小学古诗词教学基本流程
古诗文教学步骤

小学古诗文教学基本流程一.揭诗题知诗人1。
根据不同的诗文,或者教师不同的风格,采用引言,复习或者播放图画等方式揭示诗、词题.2.介绍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包括作者生平,以及诗、词作的风格特点;创作此诗、词的时代背景等。
二.解诗题读诗文。
1。
学生读题.2. 教师解释诗题目,如果是词,还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词牌名。
3.教师范读(注意朗读节奏,逻辑重音)4。
学生自读。
(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自读诗词。
)三.扣字眼释词意。
弄清个别难于理解的词的意思,诗、词句中的字、词眼,地名,生僻名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字、词的意思。
四.析诗句理诗意。
1。
填补词语。
对于诗句中残缺的成分一定要先试着补充完整,这样就有利于理解诗句的意思了。
2. 整理语序。
为了平仄,押韵,对仗等的需要,古诗词往往会有倒置的语序,比如我们所说的倒装句等,根据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对看似语序混乱的诗句,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先使语序整齐,然后就易于理解了。
3。
翻译诗句。
在有了前面准备的基础上,先根据诗句的整体感知直译,而后再做细致的意译.这样,整首诗、词的意思就更加明晰了。
五.吟诗文悟诗情明诗理。
小学所选古诗词,大多具有音韵美,节奏美,抒情美的特点,更易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当对整首诗、词的意思完全理解了之后,我们可以再次返回到吟诵诗文上面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逻辑重音,把握韵尾。
这样就可以品悟出诗文蕴含的感情,或对故乡的依恋,或对亲人的思念,或对大自然的热爱等等。
这些都可以在读诗文中得到共鸣和升华。
“文以载道”,“诗言志”,诗里面都含着哲理,含着诗人的志向等,有的重在抒情,有的重在明理,有的重在言志,有的兼而有之.在学诗文到完全理解了意思,明确了情感之后,就得挖掘更为深层的内涵了.这个是整首诗最为重要的地方,是诗眼,也是主旨。
六.重总结背诗篇拓外延。
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节课所学内容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总结时要做到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不长篇大论,然后让学生当堂对所学诗篇熟读成诵。
小学语文_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停顿、读出节奏。
2.结合注释、查阅的资料等,想象当时的画面或情景,谈谈你的感受。
3.总结三首诗词在表达思乡之情时的异同,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说出诗词意思,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感。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思乡情怀,总结三首诗词在表达思乡之情时的异同,品析用词的准确生动。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随老师一起倾听歌曲《故乡的云》。
(烘托气氛,将学生带入浓浓的思乡之情中,调动孩子的思绪。
)师:孩子们,这是一首著名的表达思乡之情的歌曲,唱出千万游子对家乡的浓浓思念。
大家有离开家乡或离开父母很久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吧。
生回答。
师:老师分享自己的游学经历。
并分享给孩子一首小诗《想家的心情》。
(师配乐朗读)其实,思乡、思亲是我们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怀。
古时候,许多诗人也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首思乡诗词。
(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诗句,并将读不准和不理解的诗词句勾画记录下来,结合工具书和和课文注释解决古诗生字词与大意;(2)示范朗读,要求学生跟读,指导学生在读诗歌时注重用“/”划出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节拍,读出情感,从而感知全诗内容,走进诗歌所表描写的情境;(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1)请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及课文注释自由讲解古诗大意。
(明确: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2)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古诗,品读古诗并思考“到底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师通过重点讲解京口、瓜洲、钟山这三者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用简笔画方式示范划出三者的方位)(3)通过诗中京口、瓜洲、钟山这三者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思考作者此刻站在什么位置,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什么?(明确:首联和颔联中,“一水”“只隔”表现了作者心里认为瓜洲、京口、钟山三者之间距离很近,同时请学生体会古代交通工具是车马、船只,了解到从瓜洲到京口再到钟山实际距离其实很远,而作者心理距离却很近,正说明诗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1. 古诗词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小学古诗教案设计

小学古诗教案设计小学古诗教案设计(通用11篇)古典诗词语虽短,但意境却大,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
下面是店铺精选的小学古诗教案设计,欢迎参考!小学古诗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用具】PPT【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
)(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板题】:山行杜牧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简介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3、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4、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5、小组汇报交流。
点拨: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⑵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⑶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⑷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⑸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
(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⑹坐:因为。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⑺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⑻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
古诗教学设计步骤

古诗教学设计步骤作为一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为细致的教案进行编写工作,以此保证课堂的教学活动顺利完成。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古诗教学设计步骤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诗教学设计步骤篇1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结合图片知道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中描画的情形,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古诗诗句相干图片、背景音乐教学进程:一、导入激趣,引出题目。
1.教师讲述贾岛《推敲》的故事,引发幼儿学习爱好。
2.引出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岛写的一首古诗,叫做《寻隐者不遇》。
3.初步了解题目大意二、初读古诗,知道古诗大意1.播放音乐,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幼儿观赏2.教师再次朗诵古诗3.幼儿尝试随着教师一起诵读古诗4.教师说明古诗大意我们已经一起朗诵过这首古诗,下面来听听这首古诗说的是一件什么故事。
诗人在松树下问一童子,你师傅在哪,去干什么啦?童子认真的回答说,师傅采药去了。
但我只知道,师傅在这座山里,具体在哪个地方,我也不知道。
三、精读古诗,分段知道1.(出示插图).图上画的这两个人是谁?(诗人和童子)2.诗人是在哪里碰到这个童子的?从古诗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松下”指出了事情产生的地点。
教师小结:在一棵松树下面,诗人遇到了童子,他正在问童子一些事情幼儿一起朗诵古诗第一句。
3.这个童子与隐者是什么关系?他是怎么回答诗人的?教师小结:童子说他的师傅上山采药去了。
幼儿一起朗诵古诗第二句。
4.童子的师傅到底在哪里呢?古诗里的那一句说到了?教师小结:童子的师傅就在这座山里师幼一起朗诵古诗第三句。
5.最后诗人有没有找到童子的师傅呢?答案就在最后一句里。
教师说明第四句古诗的意思:山上的云太浓了,看不清人到底在哪里。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第四句。
四、创设情境,表演古诗1.在知道的基础上诵读古诗数遍2.请幼儿扮演诗人和童子表演古诗,加深对古诗的知道。
小学古诗《山行》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古诗《山行》优秀教学设计小学古诗《山行》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小学古诗《山行》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4、学习写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此环节检查上节课所学古诗背诵情况。
2、忆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悟、想、品、诵”。
读——诗文;思——诗意;想——画面;诵——全诗。
表扬大家学习古诗的热情,今天在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山行》。
(二)出示《山行》。
1、交流作者杜牧。
资料准备:(杜牧是唐朝诗人,擅长写景,人称“小李杜”。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
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
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
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解题: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三)学习诗文。
1、初读古诗,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杜不准的地方。
(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通过学法自学古诗。
(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字典、查找资料理解。
(2)逐句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师重点准备指导:坐是“因为”的意思。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哪些方法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哪些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承载着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那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哪些方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1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一、了解写作背景,领会诗境文学作品是作者将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合而为一后的体现,所以,不论遇到古诗词还是现代文学作品,要想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略其中的文化韵味,必定要考虑作者的写作背景。
如果离开对应的时代来分析作者的作品,即使是名著,最终的解析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在为小学生讲解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应先向学生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所处时代的概貌等,让学生在了解作者的同时,来体会其创作思想。
教师的积极引导,可以很快地带领学生置身于诗人所处的情境,与之感同身受,既能让学生快速地熟悉诗歌的内容,还能深刻地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走进诗人、了解诗人。
二、品词析句,体味诗情1.标记重点词语诗歌是对语言的升华,一字一句都饱含诗人的情感,遣词造句只为达到更完美的境界。
但如果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注重整体把握而逐字逐句地解释,反倒会失去古诗原有的味道。
因此,新课标着重强调要考查:“是否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所谓的标准答案,加上教师的过多讲解,大多会使古诗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根据作者的中心思想来体味诗情。
2.发挥想象古诗的篇幅不长,但其中饱含诗人的心血,是诗人积累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教师在讲授古诗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循着诗歌所描绘的内容发挥想象,勾勒出情境。
就拿《春日偶成》这首诗来说吧,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轻轻诵读这首诗,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春游景象:在惠风和畅、杨柳轻舞的日子里,诗人于午前漫步穿梭于山水之间,鲜花遍地,流水潺潺,令人心旷神怡。
如此一来,学生就像置身其中,与诗人一同行走。
此时,让学生再次诵读诗句,感受诗人春游时的愉悦心情。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古诗词《悯农》课程教案

《悯农》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悯农》,并尝试背诵。
2. 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农民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3. 培养学生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
难点:感受农民劳动的辛苦,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设备、生字卡片、古诗插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农民劳作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做什么?他们辛苦吗?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农民劳作的古诗——《悯农》。
(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1. 教师范读古诗,注意节奏和感情。
2.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指名朗读,教师点评并纠正发音。
三、学习生字词1. 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2. 结合古诗内容,讲解生字的意思和用法。
四、理解古诗内容1. 逐句讲解古诗内容,结合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2. 提问:古诗中哪些词语描写了农民劳作的辛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 引导学生想象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场景,感受他们的艰辛。
五、感情朗读1.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感情,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2. 分组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有感情。
3. 集体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六、拓展延伸1. 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2. 分享:你或你的家人有没有珍惜粮食的好方法?七、作业布置1. 背诵古诗《悯农》。
2. 回家向家长讲述古诗的内容,并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和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农民劳作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良好的品质。
但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高,今后需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正确的古诗词启蒙教案

正确的古诗词启蒙教案古诗词启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意义;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3.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2.学习古诗词的欣赏方法;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2.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
1.古诗词的基本特点;2.古诗词的欣赏方法;3.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培养。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古诗词的起源和发展,引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讲解。
通过对古诗词的基本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韵律、格律、意境等方面的特点。
3.示范。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进行示范朗诵,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
4.练习。
让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朗诵练习,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表达能力。
5.讨论。
通过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6.总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特点、欣赏方法和理解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特点、欣赏方法和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提高。
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够高,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古诗小学语文教案

古诗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规律; 2. 分析并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 能背诵一首古诗并朗读出来。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2.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加深对古诗的理解;3.学生能够背诵和朗读一首古诗。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古诗知识,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了解古诗的特点(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古诗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古诗的韵律、押韵和格律等特点。
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并详细解读一首古诗,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独特之处。
3. 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15分钟)选取一首简短的古诗,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逐句解读古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并引导学生思考古诗的意义和作者的用心。
4. 背诵和朗读古诗(20分钟)选择一首既有趣又能体现古诗特点的古诗,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背诵和朗读。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节奏,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课堂活动及教学资源准备1.准备展示经典古诗的PPT或幻灯片;2.预先选取需要分析的古诗和背诵的古诗;3.准备大纸张和彩色笔,以便学生在分组活动中记录分析结果;4.准备音频或视频资源,用于展示古诗的朗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和表达的方式,使学生对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分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朗读环节中,学生展现出了良好的发音和情感表达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创作和演绎。
二年级语文教案初步了解古诗词

二年级语文教案初步了解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初步了解古诗词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二年级语文教案中,如何初步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什么是古诗词,以及古诗词的特点;2. 通过欣赏名句、名篇,初步感受古诗词的美;3. 学习背诵一首简单的古诗词。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可提前准备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范本,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2. 准备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图片,用于学生观察和思考;3. 配置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音乐,如古筝、古琴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古筝音乐,营造古代文化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呈现:展示一些古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物、景物等元素,并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之处?”3. 探究:通过对学生观察的结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如用字简洁、意象丰富、情感深沉等。
4. 欣赏:教师朗读一两首简单的古诗词,如《静夜思》、《登鹳雀楼》。
读完后,观察学生的反应,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5. 学习:选择一首简单的古诗词,如《白日依山尽》。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背诵,并重点解释一些生词和句子的含义。
6. 操练:分组进行朗读和背诵的比赛,增强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力。
7. 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古诗词的认识和感受,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8. 展示:将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四、教学延伸1. 在家长会或者班级展示活动中,让学生再次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与家长和同学分享。
2. 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古诗词动画或音频,进一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受。
3.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古诗词。
原创小学语文古诗教案

原创小学语文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古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古诗的分类和代表作品;•古诗的欣赏和鉴赏技巧;•创作小学古诗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古诗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步入主题(1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古诗的五言、七言和律诗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古诗,并举例说明。
3. 鉴赏古诗(15分钟)教师选取数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让学生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让学生形容自己的感受。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讨论,讨论古诗的意境、主题、表达方式等。
5. 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并解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6. 古诗创作(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古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写一首古诗,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7. 交流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古诗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分享,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创作的古诗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创作的能力和表达的情感等。
五、教学延伸在学生掌握了古诗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后,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历史和古典文学,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反思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评价和反思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古诗词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古诗词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古诗词教学基本流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老师可以采用间接导课和直接导课两种方式。
其中,间接导课可以通过讲故事、提出问题、预、介绍背景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所要研究的课题,并在黑板上标明课题。
环节二]:了解背景,介绍作者
在课程开始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汇报自己对诗词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的预内容。
这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增强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环节三]:理解诗题,读通诗句
在这一环节,老师可以指名学生自读诗词的题目,并简单介绍一下词牌的相关知识。
随后,老师可以指名读诗词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词,同时强调诗词中的生字生词。
最后,老师可以范读诗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节奏和重音。
环节四]:自主研究,弄懂诗意
在这一环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书上的图画、注释或其他工具书等帮助理解诗词的意思。
对于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同桌合作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
同时,老师可以指名逐句解释,全班补充,并强调个别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环节五]: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在这一环节,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画面、视频等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一起齐读诗词,体会诗词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进行背诵的练。
环节六]:拓展延伸,以诗带诗
在这一环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词的研究,拓展延伸,了解更多相关的诗词知识,以诗带诗,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诗词。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 了解古诗的基本特征和表达方式; 2. 掌握古诗的背诵技巧; 3. 能够理解和解释古诗中的意象和意义;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古诗并进行创作。
二、教学重点1.古诗的基本特征和表达方式;2.古诗的背诵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语文教材(含古诗部分);2.多媒体设备;3.黑板和粉笔;4.课堂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的图片或背景音乐,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2.提问:“你们平时喜欢听诗吗?你们能背诵一首古诗吗?”引导学生谈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
新知呈现(10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首简短的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2.解释古诗中的生词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义。
操作演练(15分钟)1.分发课堂练习题,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古诗背诵,并互相表演背诵的成果;3.老师逐一点评学生的表演,给予肯定和指导。
深化拓展(1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意义,开展小组合作活动;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语言重写一首古诗,并进行小组展示。
归纳总结(10分钟)1.整理古诗的基本特征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2.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回答课堂小结问题,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课堂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背诵一首古诗,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解读;2.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练习自己创作一首古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讨论和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背诵古诗,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但在操作演练环节,由于时间紧迫,有些学生未能表演自己的背诵成果,下次可以适当安排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展示机会。
此外,深化拓展环节的小组合作活动需要教师提前规划好,确保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合作、互相学习。
总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年级课堂古诗韵律教案

一年级课堂古诗韵律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韵律结构。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韵律结构。
2.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古诗教材、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纸笔。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播放古诗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讲解。
教师向学生介绍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韵律结构,包括古诗的字数、句式、韵脚等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的形式和特点。
3.示范。
教师向学生示范朗诵一首古诗,并解释其中的韵律结构和意境,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感和韵律之美。
4.练习。
让学生分组进行古诗朗诵练习,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朗诵,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感。
5.巩固。
教师布置古诗韵律结构的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首古诗,并在下节课进行朗诵和分享。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韵律结构,培养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七、课后作业。
1.完成古诗韵律结构的作业。
2.背诵一首古诗。
八、板书设计。
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韵律结构。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韵律结构,培养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在小学语文中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

在小学语文中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下面我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介绍在小学语文中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
一、课程设置古诗词教学应该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引入不同类型的古诗词。
一年级可以从唐诗宋词中选取简短的儿童诗歌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熟悉古诗词的韵律和格律。
二年级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节日诗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和含义。
三年级可以开始学习较长的古诗词,了解其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四年级可以学习一些与自然景色相关的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五年级可以学习一些有哲理和情感表达的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
六年级可以学习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方法1.趣味性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起他们的兴趣。
可以通过播放古诗词的音频、演唱或合唱古诗词以及通过图片展示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
同时,要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观察景物等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联想,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2.注重口头表达和朗诵。
在古诗词教学中,口头表达和朗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口头表达和朗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还可以加深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朗诵,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古诗词的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追根溯源,了解背后的故事。
古诗词背后往往有着丰富的故事和人物。
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读懂古诗词的表面意思外,还要引导学生去追寻古诗词的前因后果,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古诗歌朗诵低年级教案

古诗歌朗诵低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古诗歌的基本意思。
2. 能够朗读古诗歌,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3. 能够通过朗诵古诗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古诗歌的基本意思。
2. 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能够通过朗诵古诗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
1. 选取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古诗歌,如《咏鹅》、《静夜思》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歌的意境。
3. 准备相关的朗诵教材,包括发音、语调等方面的指导。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古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或者意境,引发学生对古诗歌的兴趣。
2. 学习古诗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选取的古诗歌,讲解古诗歌的背景和意思,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诗歌的内容。
3. 朗诵训练。
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朗诵古诗歌,包括语调、停顿等技巧。
然后让学生跟读,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
4. 分组朗诵。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练习朗诵古诗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朗诵比赛。
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朗诵成果,激发他们对古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诵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古诗歌的意思,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古诗歌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在朗诵时发音不准确,需要加强训练。
因此,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七、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者博物馆参观,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古诗歌的背景和意境。
2. 组织学生到戏剧院观看古诗歌改编的舞台剧,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感受古诗歌的魅力。
3. 组织学生到自然风景区进行写生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来感悟古诗歌的意境。
八、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朗诵技巧。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加强学生对古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有哪些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古诗词有哪些教学方法1小学语文古诗词有哪些教学方法一、让学生熟读成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意也。
”朱熹的这句话给我们指出诵读对于理解文意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诵读这一重要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要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先对应背篇目熟读成诵,这样,在接下来的理解文意环节,学生就轻松多了。
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开发学生的记忆。
在古诗词背诵这一环节上,不必要求每个学生都弄懂诗词大意。
对那+些语文学习兴趣浓、基础好的学生,可适当给其限定较短的时间,加大背诵量,而且要求他们尽量掌握诗词背景及其大意。
先背诵一定的篇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慢慢地会从记忆中拾起那些曾经积累下的名句名篇,七岁时背过的诗词,可能到八九岁时才对起意思明白八九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有目标、有计划,定期抽查,温故知新教师应给学生制订一个近期目标,让学生按计划完成诵读任务。
教师还应定期抽查,背诵新篇目的时候要求学生随时复习已背过的篇目,这样,可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而不至于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抓了这个,丢了那个。
四、读写结合,强化记忆古人强调,学习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就是说只有多读还达不到积累古诗词的目的,在读的同时还必须勤动手。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在古诗词教学中,每首古诗词应尽量让大部分学生能及时默写下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用古诗词来陶冶情操的目的。
2小学语文古诗词有哪些教学方法一(一)探明诗意要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朗读等多种方式初步感知诗意。
一方面,理解字词和诗意。
古诗语言精当确切,凝练含蓄,要让学生进入古诗,就要帮助学生先读懂诗局。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一、教学目标•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欣赏方式;•掌握古诗的常见结构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能够准确地朗读古诗,理解其深层含义。
二、教学准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古诗选集;•教具:投影仪、黑板、粉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幅古代山水画,并简要介绍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表现方式。
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古诗的初步兴趣。
2. 导入新课(10分钟)首先,通过示范给学生朗读一首古诗,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体味古诗的韵律和押韵的感觉。
然后,向学生介绍古诗的基本特点,如短小精悍、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等。
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3. 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古诗的常见结构和韵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古诗的对仗和押韵等。
讲解时,结合具体的古诗例子进行说明,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独特魅力。
同时,给学生分发古诗选集,让他们自己阅读和品味,并标注诗句中的韵律和押韵。
4. 创作体验(20分钟)要求学生以古代山水画为灵感,自由创作一首古诗。
可以借鉴已学过的古诗结构和韵律,也可以自由发挥。
鼓励学生多思考大自然的美好,如山水、花草、动物等,并尽量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
5. 分享与展示(10分钟)邀请学生逐一分享自己创作的古诗,并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和同学可以一起品味、赏析,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展示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欣赏与鼓励。
6.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古诗,准备朗诵表演。
鼓励学生通过模仿、背诵等方式,进一步深入体验古诗的美妙之处。
学生可以在课后准备时间内,组织小组朗诵比赛,增加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热爱。
四、教学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收获。
鼓励学生继续开展古诗创作和朗诵的活动,并加以指导和支持。
以上是一份针对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模板,通过该教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小学古诗词教学基本流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学建议:
古诗词导入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
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
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预习导入法,背景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
[环节二]:了解背景,介绍作者
教学建议:
1、组织学会交流汇报自己课前搜集的诗词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
(交流预习内容)
2、学生相互补充。
[环节三]:理解诗题,读通诗句。
教学建议:
1、学生自读题目。
2、指名理解诗词的题目,教师补充(如果是词,简单介绍一下词牌的有关知识)。
3、学生自读。
(将诗词读通读顺)
4、指名读诗词,教师正音。
(强调诗词中的生字生词,易读错的字词)
5、教师范读(注意朗读节奏、重音)
6、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再读诗词。
(读出节奏)
[环节四]:自主学习,弄懂诗意。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利用书上的图画,注释或其他工具书等帮助理解诗词的意思。
2、学生自读自悟,对于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同桌合作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
3、指名逐句解释,全班补充。
4、教师强调个别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环节五]: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教学建议:
1、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画面,视频等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指名说一说。
2、教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可通过自读、范读、诵读、配乐读、演读等方式使学生能读出诗的意境。
3、相互评价。
4、齐读诗词,体会诗词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5、练习背诵。
[环节六]:拓展延伸,以诗带诗。
教学建议:
1、教师多媒体出示提前搜集与本节课相关联的诗词。
(可以是同
一作者,同一题材,同一时期等)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读。
4、教师指导理解诗词的大意。
5、引导学生明确两首诗词相关联之处。
6、背诵并积累名句。
[环节七]:总结概括,推荐阅读。
教学建议:
1、教师对整节课所学内容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做到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不长篇大论,然后让学生当堂对所学诗篇熟读成诵。
2、推荐学生背诵类似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