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的分离纯化

合集下载

树突状细胞实验报告

树突状细胞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基本特性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2. 掌握D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

3. 学习利用DCs进行免疫调节实验。

二、实验原理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的能力。

DCs在启动、调控和维持免疫应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实验通过分离、培养和鉴定DCs,探讨DCs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1. 试剂: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DMEM培养基、双抗、TNF-α、IL-4、抗鼠CD14抗体、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抗体等。

2. 仪器: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

四、实验方法1. DCs分离与培养(1)取健康小鼠脾脏,置于DMEM培养基中,剪碎后用200目筛网过滤。

(2)将滤液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在37℃、5%CO2条件下培养。

(3)培养3天后,加入TNF-α和IL-4,继续培养至第7天。

2. DCs鉴定(1)收集培养的细胞,用抗鼠CD14抗体进行标记。

(2)用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抗体进行二次染色。

(3)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14的表达情况。

3. 免疫调节实验(1)将分离得到的DCs与抗原共同培养,观察DCs对抗原的摄取和呈递能力。

(2)将DCs与T细胞共同培养,观察DCs对T细胞的激活作用。

五、实验结果1. DCs分离与培养:培养7天后,观察到细胞形态呈树突状,符合DCs的形态特征。

2. DCs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表面CD14的表达率为(95±3)%,说明成功分离出DCs。

3. 免疫调节实验:(1)DCs对抗原的摄取和呈递:在抗原刺激下,DCs能够摄取并呈递抗原,说明DCs具有抗原摄取和呈递能力。

(2)DCs对T细胞的激活作用:在DCs与T细胞共同培养条件下,观察到T细胞增殖,说明DCs具有激活T细胞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体外分离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体外分离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体外分离扩增技术研究进展彭卫斌1综述;沙卫红2+审校摘要: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被称为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重要“哨兵”,在移植排斥、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获得大量高纯度且表型、功能典型的DC是上述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前提。

从直接分离提取到添加细胞因子诱导扩增DC研究获得很大进展,成为当今免疫学及肿瘤治疗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

本文对DC体外分离、纯化及扩增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分离;扩增;细胞培养中图分类号:Q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6912009)11-0679-04SeparationandamplificationofdendriticcellsinvitroPENGWei-bin。

SHAWei—hong”.1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GuangzhouFirstPeople,sttospital,AffiliatedtoGuangzhouMedicalCollege,Guan磐zhou510180.China;2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GuangdongGeneralHospital,Guangzhou51008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E—mail:wh-sha@163.eomAbstract:Dendriticcell(DC)whichplaysanimportantroleinallograftrejection,anti—tumor,anti—viralin-feetionsandautoimmunediseasesisknownasthemostpowerfulandprofessionalantigen-presentingcellinvi—VO.HowtocultivateandpurifyDCwithhi。

树突状细胞培养方法

树突状细胞培养方法

树突状细胞培养方法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一类免疫细胞,主要负责识别和激活T细胞,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作用。

为了进行树突状细胞的研究,科研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体外培养。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树突状细胞培养方法。

1.制备树突状细胞前驱细胞:树突状细胞前驱细胞主要存在于外周血和骨髓中。

首先,采集外周血或骨髓,并将其进行红细胞裂解。

然后,用PBS洗涤样品,离心沉淀细胞。

最后,将细胞进行培养。

2.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树突状细胞需要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目前常用的培养基有RPMI1640、DMEM等。

添加10-20%的胎牛血清(FBS)可以提供必要的生长因子和营养物质。

3.添加生长因子:在培养树突状细胞的过程中,可能需要添加一些生长因子来促进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常见的生长因子包括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IL-4(白细胞介素4)。

可以将这些生长因子添加到培养基中,以达到最佳生长条件。

4.细胞培养条件的控制:树突状细胞对培养条件非常敏感。

因此,需要对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一般来说,将细胞培养在37摄氏度、5%CO2的培养箱中。

5.细胞的分离和传代:在树突状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会不断增殖。

为了保证细胞的活力和稳定性,需要定期分离和传代细胞。

可以使用胰酶等消化酶将细胞从培养瓶中剥离,然后进行细胞计数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传代。

6.细胞质量的评估:在培养树突状细胞的过程中,需要对细胞质量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使用流式细胞仪等设备来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情况,以及细胞活力、树突状突起的形态等指标来评估细胞的质量。

7.树突状细胞的激活:树突状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激活T细胞。

为了使树突状细胞具备充分的抗原递呈能力,可以使用多种促进细胞激活的方法,如脂多糖、TNF-α等。

总结:树突状细胞培养方法包括制备前驱细胞、培养基选择、生长因子添加、细胞培养条件控制、细胞分离和传代、细胞质量评估以及细胞的激活等步骤。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其对T细胞的激发效应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其对T细胞的激发效应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其对T细胞的激发效应邱悦;邱玉华;蔡杰;邢卫星;何炎;季剑【期刊名称】《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1(021)003【摘要】目的建立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分离和培养方法,研究DC对T细胞的刺激效应.方法首先从外周血分离出非T细胞,再经贴壁和Metrizamide分离纯化去除巨嗜细胞、单核细胞及B细胞等,加入GM-CSF、TNF-α和IL-4培养.收获DC与异体T细胞混合培养.用MTT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L-2、IL-6及IFN-γ的分泌量.结果来源于外周血的DC前体细胞经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后,其总量可扩增18.34±6.26倍,可促进异体T 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结论来源于外周血的DC,其数量和浓度均较高,而且是一种功能性DC.【总页数】3页(P263-265)【作者】邱悦;邱玉华;蔡杰;邢卫星;何炎;季剑【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暨神经细胞生物学研究室;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免疫学研究室,;苏州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暨神经细胞生物学研究室;苏州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暨神经细胞生物学研究室;苏州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暨神经细胞生物学研究室;苏州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暨神经细胞生物学研究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1【相关文献】1.黏蛋白1基因磁转染树突状细胞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抗膀胱肿瘤免疫效应的研究[J], 孙璇;夏昕晖;廖育芬;张东方;王固新;罗刚2.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后诱导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效应 [J], 李坚;藏磊;许化溪;马斌;邵起祥3.树突状细胞与细胞融合后诱导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效应 [J], 王全楚;申德林;许丽芝;冯志华;周永兴4.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转染重组腺相关病毒诱导特异性T细胞的效应[J], 吴自勍;黄浩;尤长宣;罗荣城;Yong Liu;Paul L.Hermonat5.zVAD-fmk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初始性CD4^+T细胞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 [J], 骆志清;王毅;钱坤;罗志刚;郭军华;屈小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后树突状细胞发挥的免疫学作用

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后树突状细胞发挥的免疫学作用
p t it cm l , a b i o pe MHC I) i ly x —I 分子 和协 同刺 激分 子 C 4; .细 D0 2 胞 因子的改变 , 白细胞 介素 I-2 肿 瘤坏死 因子 T F 等 如 L1 , N一
少部分细胞 为 c 未 D 以及 c 矗 D 。在这些表达 的表 面分子 中, 最 早表达 的为 C , D 和 c l 分子( D c, 。 DJ b 仅一整夜培养 即表达 ) , 而 T F 的出现以及 c 加、 A N. D I b表达水平 的上调则要在 培养 - 4 8h后。培养后期才 出现 C 帅与 C % 原 的表 达 。从肺 泡 D D抗 组织 中分离 出的树 突装 细胞 细研究表 明, 大部分 的树 突状细
些细胞并不表达 C C ,以及淋 巴相 关的 C 。, D D D 而低水 平 表达髓系标记 F/ 0 中到高水平表达 MA 3抗原 , 48 , C 几乎所 有 细胞都高水平表达 C ,DI , D C 8以及 C 抗原 , D C C 。 D0 b D 极
身组织与脏器 , 然仅 占人外周单 个核细胞 的 1 , 有着 其虽 % 但 不容忽视 的作 用。D s根 据 其来 源 分 为 两 类 : 系 来 源 的 C 髓 D 1和淋 巴系来源 的 D 2 。树 突状 细胞是 专职抗原提呈细 C C… 胞 , 主要 功能是 抗原 的摄 取 、 理加 工 和递 呈。未 成熟 的 其 处 Ds C 受到外源刺激后 即向淋 巴结迁徙 。其迁 徙的过程还伴 随 着它功能和表型 的成熟 J包括 :.细胞 表面分 子表达增加 , , 1 其中最明显 的就是主要组织相容性 复合体 Ⅱ( ao hs cm— m j i oo r t
可 以通过阿拉伯甘露糖脂 ( A 配体抑制 巨噬细胞 对 I F L M) N一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人体内最活跃,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是人体对免疫原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之一。

DC 广泛存在于血液、淋巴、肝脾及皮肤黏膜等组织,能激活功能性淋巴细胞,并产生细胞毒作用,提高机体免疫水平。

DC对抗原和弱抗原都有很高的呈递效率,只需少量的抗原及DC即可激活T细胞,因此成为抗肿瘤和抗病毒免疫研究中的热点。

1DC的来源与分化发育DC 的产生分两个阶段:从祖细胞分化为未成熟DC和未成熟DC受外界刺激( 如细菌产物、坏死物及及各种细胞因子) 分化成熟。

1.1DC的分化体内DC 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按来源其分化途径分为两条: ①髓系分化途径。

称为髓系DC( myebiod,DC1) ,最终分化为朗格汉斯细胞和间质DC两个亚群。

DC1 由髓样干细胞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 ng factor,GM-CSF)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下诱生为DC。

亦有来源于外周血单核细胞,也称为DC1 前体细胞,在GM-CSF、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4,IL-4) 作用下或穿越内皮细胞并吞噬异物后分化为DC。

②淋巴系分化途径。

为淋巴系DC( lymphoid,DC2) ,最终分化为类浆细胞DC。

DC2 的前体细胞不表达髓系抗原,也无吞噬、吞饮抗原能力,低表达GM-CSF,高表达IL-3 受体,在IL-3 刺激下分化为DC2。

目前对DC 亚群及分化的研究主要来源于体外培养的方法,体内天然DC 亚群的分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

1.2DC的表型变化DC的发育分为成熟与未成熟阶段,两者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细胞表型。

正常情况下,体内多数DC 处于未成熟阶段,其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外周组织,高表达吞噬相关受体( Fc 受体、补体受体、甘露糖受体) ,而不表达或低表达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 CD14、CD54、CD40、CD80) 。

树突状细胞培养与鉴定

树突状细胞培养与鉴定

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与鉴定【摘要】目的研究利用磁珠分离方法获取单核细胞,用细胞因子gm-csf和il-4联合诱导使之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的方法,并对培养的细胞从形态,表型,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鉴定,从而探索出一套较成熟的dcs的培养方法。

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获取白细胞悬液中的白膜层,然后通过磁珠分离的方法,收集高纯度的单核细胞。

在细胞因子gm-csf和il-4的刺激下,将细胞培养至7天左右,收集细胞进行流式分析,并进行淋巴细胞增殖实验,鉴定细胞是否为树突状细胞。

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培养第7天,大部分细胞呈单个悬浮,并有明显的毛刺样突起。

流式分析发现细胞高表达dc表面特异性抗原cd80,cd86,hla-dr,并且不再表达单核细胞表面抗原cd14,细胞纯度约为93.12%。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dcs可明显刺激初始型淋巴细胞增殖。

结论通过磁珠分离的方法获得单核细胞并利用gm-csf和il-4细胞因子诱导可成功培养出纯度高的树突状细胞。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磁珠;流式molecular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endritic cells differentiated from highly purified blood monocytes. 【abstract】 objectives:to develop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to generate human dendritic cells (dcs) from highly purified cd14 + monocytes from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ethods:monocytes were purified by negatively sorting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with dynal magnetic negative isolation kit. monocytes were then differentiated into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stimul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leukin-4 (il-4) and 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s (gm-csf) for 7days. cells were analyzed for phenotype by flow cytometry。

人子宫蜕膜树突状细胞DEC-205 +HLA-DR +CD11c +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人子宫蜕膜树突状细胞DEC-205 +HLA-DR +CD11c +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n en et t e s a dtl ac ef u . Meh d T ef s a y gs t n r~ 2w ett n d c u l s ew sdsesd or oh t to s h eh er et i 7 1 k g s i ) ei a ts a i r r l a o a o d u i p e
DEC一 0 A — 2 5 HI DR CD U c i Ad l e u n u t Ut r s
Z e- n U N a —u , E G G oqog L ogm i HU W n eg f ,Y A J nhi Z N u —i IH n- e i 2 n, (. eate tfg nc l y Seze og ag W m n ad C i rn el aeH si l 1 D p r n o y eo g, hnhnL n g n o e n h de 'H a h C r o t , m o l s t p a
(. 1 深圳 市龙 岗区 妇幼保 健 院妇科 ,广东 深 圳 5 8 7 ;2 深圳 市疾 病控 制 中心 ,广 东 深圳 5 8 2 ) 1 1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0 0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人 子 宫蜕膜 树突 状细 胞 的分 离方 法和 诱 导培 养的 最佳 条件 , 为研 究 树突 状细 胞 在母 胎 免 疫耐 受 中
te g n rtd c l r d n i e y p e oy i n u ci n lmeh d . Res l A o lo .— 3 l h e e ae el wee ie tf d b h n tp c a d f n t a to s s i o ut s tt f 10 .× 0 a

DC细胞概述

DC细胞概述
自从 1868 年 Langerhans 第一次描述了皮肤存在的树突状细胞以来,人类就开始了漫长的探索树突状细胞 的功能的征程。1973 年 Steinman 和 Cohn 确认了小鼠脾脏中的树突状细胞,并用一系列实验证明了淋巴 组织源性的树突状细胞是强有力的初始免疫反应的激发者。随后有学者发现类似的细胞在非淋巴组织中也 存在,它们都在心脏和肾脏移植的排斥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兴 趣。然而由于树突状细胞标记物的不足,很难把它从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中分离,在树突状细胞的纯化问 题上科学家举步唯艰。但还是有几个实验中心坚持不懈直至得出这样的结论:树突状细胞是一个专职的递 呈抗原,并能激发初始(和二次)T 细胞免疫反应的白细胞群体。 现在,人工培养树突状细胞以不成问题,第一个能与人树突状细胞结合的单克隆抗体也已获得。树突状细 胞的趋化很可能是在一大群中介分子完成。新近数据表明 T 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反馈作用使后者获得递呈 抗原的特异性。这些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认识为其临床应用于骨髓移植、实质器官的移植及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治疗提供了契机。一套针对肿瘤抗原和感染因子的免疫方案正试图利用树突状细胞的特性来研制一种 最佳的治疗性疫苗。 血液学家面临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关于树突状细胞的定义。再者,我们对它 的功能、发生、群体间相互作用知之甚少。另外,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形态、表型都随其激活和分化状态 不同而改变。这些都给我们进一步认识树突状细胞制造了困难。这篇综述将主要探讨髓系树突状细胞,它 跟淋巴组织中的 T 细胞紧密相连,能将抗原递呈和激活特异性 T 细胞。滤泡状 DCs 存在于 B 淋巴滤泡,有 不同的表型,能长时间地保留抗原,因而重复刺激 B(或 T)细胞,在这里不做讨论。上皮源性的 DCs, 实质是一种 T 细胞的亚型,多见于小鼠上皮,有广泛的细胞膜突起,在这里也不做讨论。髓系 DCs 应该同 胸腺 DCs 区别。后者似乎起源于淋巴样干细胞,能清除成熟中的 T 细胞,并且可能有不同于髓系 DCs 的特 性。髓系 DCs 的主要共能包括:(1)摄取、加工和递呈抗原 (2)选择性趋化 (3)介导 T 细胞反应。树 突状细胞可能是唯一能激活处女型 T 细胞的 APC。此外,树突状细胞间存在通过膜突起的相互作用,这些 作用在其分化的后期有可能是必需的。正是凭借以上的特点来将树突状细胞从单核巨噬细胞中区分。

树突状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分选

树突状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分选

03
树突状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分选的方法
基于表面标志的分选方法
总结词
基于表面标志的分选方法是最常用的树突状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分选方法,通过抗体与细胞表面抗原的 特异性结合,将目标细胞从混合细胞群体中分离出来。
详细描述
这种方法利用树突状细胞及其前体细胞表面特有的抗原标记,如CD11c、CD123等,通过与相应抗体 结合后进行磁性分离或流式细胞仪分选。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有效地分离出纯度 较高的目标细胞。
02
通过分选树突状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可以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 ,为免疫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03
树突状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分选还有助于开发新的免疫疗法和疫苗,为人类健康 和疾病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树突状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分选的应用
在疫苗研发中,通过分选特定类型的树突状细胞,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 疫苗,提高免疫应答的效果和持久性。
基于细胞活力的分选方法
总结词
基于细胞活力的分选方法是根据细胞活力的差异,将活力较高的树突状细胞及 其前体细胞分离出来的方法。
详细描述
该方法利用不同细胞活力的特点,通过特定的染色或标记技术,将活力较高的 树突状细胞及其前体细胞选择性地分离出来。该方法能够保证细胞的活性,有 利于后续的实验和应用。
基于细胞大小和密度的分选方法
免疫荧光染色
利用特异性抗体对分选后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 色,通过显过检测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评估分选后细胞 的纯度和功能状态。
分选结果的应用前景
疾病治疗
利用分选得到的树突状细胞及其前体细胞进行疾病治疗,如肿瘤 免疫治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药物筛选
将分选得到的细胞用于药物筛选,以发现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药物 分子。

bmdc细胞提取步骤

bmdc细胞提取步骤

bmdc细胞提取步骤BMDC(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的提取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a.高效细胞培养基: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常见的包括RPMI-1640培养基、DMEM等。

b.包含20%胎牛血清(FBS)的细胞培养基。

c.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刀、剪刀、镊子和注射器等。

d.消化酶:常用的有胰蛋白酶和胶原酶等。

e.细胞培养条件:包括恒温恒湿的细胞培养箱以及含5%CO2的细胞培养箱。

2.动物准备:a.选择符合实验要求的动物(常用小鼠)。

b.按照实验室动物管理规定进行麻醉和安乐死操作。

c.用70%乙醇对动物表面进行消毒。

3.BMDC提取:a.彻底消毒动物表面后,在操作实验纸上将动物放置在耳板的背面。

b.使用消毒的剪刀和镊子,从动物的骨髓中提取骨骼。

c.将提取的骨骼置于含有培养基的试管中,并用注射器吸入10mL的培养基,将髓腔彻底清洁。

d.将清洗后的骨骼放在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孵育24小时。

4.BMDC筛选和分离:a.24小时后,将培养皿中的骨骼取出,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进行胶原酶消化处理。

b.消化结束后,用细胞培养基将胶原酶停止消化,并通过筛选筛除未消化的骨骼颗粒。

c.将筛选后的纯化细胞放入含有培养基的96孔培养板中,每孔种植一定数量的细胞。

d.将种植后的培养板放入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进行细胞培养和观察。

5.细胞培养和扩增:a.用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每2-3天更换一次培养基。

b.确保培养皿内有适当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c.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用胰蛋白酶进行细胞裂解。

d.细胞数目达到要求后,用所需的方式进行实验或培养。

BMDC的提取过程需要严格的操作和分离步骤,确保获取纯化的树突状细胞,这对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小鼠肺间质树突状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小鼠肺间质树突状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B L / 小 鼠肺组织经 I A Bc 型胶原酶消化 、 密度梯度离心 、D l 免疫磁珠分选纯化 D s流式细胞术鉴定分选 D s C 1c C, C 纯度 , 倒置相 差显微 镜观察孵 育细胞生长状态 , 扫描 电镜和透射 电镜观察 D s C 超微形态 , 流式细胞术 检测肺 间质 D s C 1cC 1bC 8 C 的 D l、 D l 、D 6 和 I 表型。结果 : 一 分选获得 的肺问质 D s C 经鉴定 , 纯度 为 9 .9 ±5 6 %, R MI 4 培养基 中生长状态 良好 , 25% .2 在 P 10 6 少数 细胞 形成小 细胞集落 。D s C 超微形 态观 察显 示细胞 表 面多见 长 1 a 集 的树枝 状 突起 , 胞器 不 发达 , ~2b 密 m 细 细胞 核 形不 规则 。 9 %以上肺间质 D s o C 为未成熟状态或前体 D s低表达成熟标 志物 I b C 8 , C, . 和 D 6 并具 有异质性 , 4 %起源 于髓 系细胞分化 。 A 近 0
中 国 免疫 学 杂 志 2 1 年 第 10 —8 X.0 1 0 . 1 o:0 3 6 / . s .0 04 4 2 1 .9 0 2 s

免疫 学 技术 与 方法 ・
小 鼠肺 间质 树 突 状细 胞 的分 离 、 纯化 与鉴 定①
王 宏伟 陆 江 阳 田 光② 刘 茜 赵 敏 杨 毅 康 佳 蕊
( 解放 军 总 医院第 一附属 (0 ) 34 医院病 理科 , 京 10 4 ) 北 0 0 8
中国图书分 类号 R6. 3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8X(010.840 0044 2 1 )90 1. 5
[ 摘
要 ] 目的 : 建立肺间质树 突状细胞( C ) D s的分离 与纯 化方法 , 为肺 间质 D s C 的相关 研究提供实验基 础。方法 : 性 雄

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c l rdD s x rse X 2 ( e re t C ) n ot aueD s x rse ao i 00 p t it ut e C pesd0 6 t kr f a D s ,a dm s m tr C pesdm jr s c m ai ly u e h ma or e ht b i
髓细胞诱导 D C及其培养 、纯化 的方法 ,为下一 步 的研 究提供 基 础 .
Hopt u mig u m n u n 5 0 ,C ia s i l K n n ,K n igY n a 6 0 1 ao f n 1 hn )
[ bat Obe t e T xlr tosf sl i , clr ga d ieti t go a bn A s c] r jci oepoeme d o i an v h r o t g ut i n dnic i frt oe un fan
Z HANG S e g— nn ”, L i , RAN Ja g—h a”, S h n ig I L in u HAO J n c u , L h i - h n a I u”, L U Jn ’ Z I ig‘
()D p.fN . p tblr acet ugr; 2)D p.fTsn aoao ,Te1t epes 1 eto o Hea iayP nracS rey o i i eto etgLbr r i t y h s Pol’
[ 键 词 ] 大 鼠 ;树 突状 细 胞 ;骨 髓 关
[ 中图分类号]R 9 . [ 321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编号] 10 — 7 6 (0 8 2— 0 1 4 0 3 4 0 20 )0 0 4 —0
I ol i s at on, Cul ur nd de i c t on tBone t ea I nt f a i i ofRa M a r w . r ved e ro . . de i D ndr t c Ce l i i ls

dc细胞培养方法

dc细胞培养方法

dc细胞培养方法(原创版3篇)《dc细胞培养方法》篇1DC 细胞(树突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机体内发挥着呈递抗原和启动免疫应答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DC 细胞在体内分布散,含量少,分离和扩增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体外扩增和培养DC 细胞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必经之路。

DC 细胞的培养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获取原始DC 细胞:可以从外周血、骨髓、脾脏等组织中分离获取DC 细胞。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抗CD14 和抗CD3 的磁珠负选,然后再使用抗CD11c 和抗CD19 的抗体阳性选择,从而得到纯化的DC 细胞。

2. 细胞培养:将分离得到的DC 细胞接种到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完全培养基(如RPMI-1640、DMEM 等)和细胞因子(如IL-4、IL-12、GM-CSF 等),然后在37℃的培养箱中培养。

通常情况下,DC 细胞在体外可以持续培养数天至数十天,但需要注意定期更换培养液和检查细胞生长状态。

3. 细胞分化:在培养过程中,DC 细胞会逐渐分化为成熟的DC 细胞。

为了评估DC 细胞的分化程度,可以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如CD11c、CD19、CD80、CD86 等。

4. 细胞扩增: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入细胞因子、激素、细胞激活剂等物质来促进DC 细胞的扩增。

此外,也可以使用体外扩增技术,如流式细胞术、激光激活细胞扩增技术等来增加DC 细胞的数量。

《dc细胞培养方法》篇2DC 细胞(树突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机体内发挥着呈递抗原和启动免疫应答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DC 细胞在体内分布散,含量少,且从体内分离费时费力,得到的数量也很少,因此体外扩增成为研究和应用的必经之路。

DC 细胞的培养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获取原始材料:可以从外周血、骨髓、脐带血等来源中获取DC 细胞。

2. 细胞分离: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免疫磁性分选等方法,从混合细胞中分离出DC 细胞。

用于树突状细胞治疗的单个核细胞分离与纯化技术研究现状

用于树突状细胞治疗的单个核细胞分离与纯化技术研究现状

24 ( rsnu ) 等 ,机 内预 设 有 多 种 针 对 不 同 细 胞 成 分 的 0 F ee is 采 集程 序 。基 于治 疗 的外 周 血 单 个 核 细 胞 采 集 属 于 白细 胞 采
【 中图 分 类 号1 R3 2 3 【 献 标 识 码】 A 9.3 文 【 文章 编 号 1 1 0 — 6 0 2 1 ) l0 9 —2 0 2 2 0 ( 0 0 O 一 0 20
树 突状 细 胞 ( ediccl C) 是 目前 已 知 人 体 内 功 d n r i e ,D t l 能 最 强 大 、唯 一 能 激 活 静 息 期 T 细 胞 的专 职 抗 原 呈 递 细 胞 ,
用 于 树 突 状 细 胞 治 疗 的 单 个 核 细 胞 分 离 与 纯 化 技 术 研 究 现 状
福 建 省 血 液 中心 ( 州 3 0 0 ) 福 5 0 4 曾 嘉 郭永建 陈 颖
【 键 词】 树 突 细 胞 ; 单个 核 细 胞 ;细 胞 分 离 ;免 疫 磁 化 分 离 关
今 ,血 细胞 分 离 技 术 已相 当成 熟 和 完 善 ,血 液 成 分 的 分 离 采 集已应 用 到 临 床 各 个 领 域 。现 常 用 血 细 胞 分 离 机 有 C - S
3 0 、 Amiu ( x e ) S CTOR ( mb o) AS TE 00 c s Ba t r 、 PE Ga r 、 . C
9 2
福 建 医药 杂 志 2 1 00年 2月 第 3 2卷 第 1 期
F j nMe , e ray2 1 , l 2 No 1 ui dJF bu r 0 0 Vo 3 , . a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高中生物】灏洋生物向您介绍几种细胞的分离方法

【高中生物】灏洋生物向您介绍几种细胞的分离方法

(生物科技行业)灏洋生物向您介绍几种细胞的分离方法灏洋生物向您介绍几种细胞的分离方法:白细的胞分离:(加速红细胞沉降法)加速红细胞沉降法利用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促使红细胞凝聚成串钱状,从而加速红细胞沉降,使之与白细胞分离。

常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有明胶、右旋糖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甲基纤维素等。

(1)试剂及配制3%明胶(灏洋生物产)(粘度为25泊以上):选取优质明胶,用生理盐水配成3%溶液,置沸水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蒸汽灭菌8磅15-20min.6%右旋糖酐(灏洋生物产)(分子量200-400KD):用生理盐水配制。

操作方法分为2种。

第一种:①取抗凝静脉血加入等量3%明胶盐水溶液中,混匀或用3份血液与1份3%明胶溶液混匀;②将试管直立静置室温或37℃温箱中30-60min,利用明胶与红细胞的粘合作用,促使红细胞快速下沉,而白细胞留在明胶溶液中;③用毛细吸管吸取富含白细胞的上层液,移入另一试管中;④按自然沉降法④-⑤操作。

第二种:①取1份右旋糖酐溶液加等量抗凝血,混匀;②按操作方法1的②-④操作。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试剂:(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体积、形状和比重与其他细胞不同,红细胞和多核细胞比重较大,为1.092左右,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重为1.075左右。

利用比重1.077左右的分层液作密度梯度离心,使一定比重的细胞按相应密度梯度分布,从而将各种血细胞加以分离。

1.试剂及配制⑴聚蔗糖泛影葡胺分层液(LTS1077):(灏洋生物有成品供应),比重为1.077±0.001⑵台盼蓝染液:称取4g台盼蓝,于研钵中用少量双蒸水研磨,加双蒸水至100ml,1500r/min离心15min,吸出上层液,即为4%水溶液。

用前,1.8%氯化钠溶液1倍,即为2%台盼蓝染液。

2.操作方法⑴取静脉血放入抗凝管,摇允,用Ph7.2-7.6Hank液稀释血液1-2倍。

小鼠dc细胞提取原理

小鼠dc细胞提取原理

小鼠dc细胞提取原理小鼠DC细胞提取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小鼠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简称为DC细胞)。

DC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抗原呈现细胞,具有调节和激活免疫反应的功能。

以下是小鼠DC细胞提取的原理和步骤。

1. 小鼠准备:选择适合的小鼠品系,根据需要的DC细胞类型进行选择。

小鼠可以通过麻醉和牺牲来收集组织。

2. 组织切割:使用无菌器械将收集的小鼠组织切割成小块,并将其转移到称重器皿中,以便进一步分类和处理。

3. 组织消化:将组织块置于含有适当酶解酶的消化液中(如胰蛋白酶),并在37摄氏度的恒温搅拌条件下进行消化。

消化时间根据组织类型和实验需求而定。

4. 细胞分离:经过适当的消化时间后,将消化液过筛或过滤,并使用无菌操作将细胞转移到离心管中。

离心操作可分离细胞悬浮液和残留的组织碎片。

5. 密度梯度离心:为了分离出DC细胞,可以将细胞悬浮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分离不同细胞类型。

常用的密度梯度离心介质有离心液(如Ficoll)。

6. DC细胞纯化:通过离心梯度离心后,可以通过其他细胞纯化方法(如磁分选或流式细胞术)进一步纯化DC细胞,以获得更纯的细胞群体。

7. DC细胞检测:通过染色或使用特定的抗体标记方法,可以对提取的DC细胞进行检测和鉴定。

这可以包括对DC细胞特异标志物的检测,如CD11c、CD11b、CD80和CD86等。

小鼠DC细胞提取原理涉及多个步骤,从选择小鼠到最后的细胞检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正确操作和技术的运用将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纯净的小鼠DC细胞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

树突细胞疫苗题型

树突细胞疫苗题型

树突细胞疫苗题型树突细胞疫苗是一种新型的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方法,它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树突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它们在识别外来病原体和异常细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搜集患者体内的树突细胞,将其处理、激活和重新注射到患者体内,可以激发患者自身的免疫反应,帮助身体识别和摧毁肿瘤细胞。

树突细胞疫苗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树突细胞的采集:从患者体内采集树突细胞样本,通常采用外周血或骨髓中的树突细胞。

2. 树突细胞的处理:将采集到的树突细胞进行分离和纯化,去除其他细胞成分,获得较纯的树突细胞。

3. 树突细胞的激活:通过给树突细胞添加适当的激活因子,使其激活并成为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活跃细胞。

4. 树突细胞的重注射:将经过激活处理的树突细胞重新注射到患者体内,让其与体内的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引发免疫反应。

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可以根据病人的免疫系统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与传统的放化疗方法相比,树突细胞疫苗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太大伤害。

树突细胞疫苗的疗效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已经有许多临床试验表明,树突细胞疫苗对某些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轻疾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树突细胞疫苗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制备树突细胞疫苗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其次,目前树突细胞疫苗的应用范围还比较有限,只适用于某些癌症类型和患者群体,仍需要更多研究来拓展其应用领域。

综上所述,树突细胞疫苗作为一种个性化的癌症免疫治疗方法,具有很大的治疗潜力和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相信树突细胞疫苗在未来会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物理法:1.根据细胞的黏附性进行分离 • 2.根据胞的大小比重进行分离
• 免疫法:淘汰法、流式细胞术法、磁性细 胞分离术
免疫磁珠技术原理
• 免疫磁珠法分离细胞是基于细胞表面抗原能与连接有磁珠 的特异性单抗相结合,在外加磁场中,通过抗体与磁珠相 连的细胞被吸附而滞留在磁场中,无该种表面抗原的细胞 由于不能与连接着磁珠的特异性单抗结合而没有磁性,不 在磁场中停留,从而使细胞得以分离。 • 免疫磁珠法分为阳性分离法和阴性分离法: 阳性分离法-磁珠结合的细胞就是所要分离获得的细胞 阴性分离法-磁珠结合不需要的细胞,游离于磁场的细 胞为所需细胞
CD4+ 血液树突状细胞的直接 、阳性选择
1.将富含树突状细胞的悬液离心 1.将富含树突状细胞的悬液离心 2.加磁珠标记的CD4单克隆抗体 2.加磁珠标记的CD4单克隆抗体 3.离心 3.离心 4.分离柱冲洗 4.分离柱冲洗 冲出即为CD4标记的树突状细胞 冲出即为CD4标记的树突状细胞

用FITC 标记HLA-DR, 与表达HLA-DR 细胞结合,通过与 对照组相比去除假阳性率 M1, M2为所测样本阳性细胞百 分比。在 PBMC 中HLA-DR+细胞占13%左右( 图1) ,而在 纯化的CD4+DC细胞中HLA-DR 的表达率达到80%以上 (图1) 。
•谢谢
DC的应用
• 通过不同形式的肿瘤抗原致敏的DC体内注 射后 可诱导出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但肿 瘤患者DC功能均存在一定缺陷 ,应用肿瘤 的各种抗原 ,诸如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 关抗原及完全性细胞抗原 ,以各种手段修饰 DC制成疫苗 ,以此免疫荷瘤宿主 ,可产生抗 肿瘤免疫。
DC分离纯化方法
Steinman
Steinman因他在“树突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 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取得成就,获 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1/2.
• 拉尔夫·斯坦曼于麦吉尔大学学习生物学和化学获 得学士学位后,曾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并于196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70年起就职于 洛克菲勒大学,他在1973年提出了树突状细胞的 概念,其时他在赞威尔·A·科恩的实验室做博士后。 1988年起任该大学免疫学教授,同时担任其免疫 学和免疫疾病中心主任 。 • 虽然专家并不同意斯坦曼依靠自己的治疗方案把 寿命延长了4.5年这种说法,但斯坦曼实验室的同 事这样相信(好同事呀……)。斯坦曼得的是胰 腺癌,一般说来,只有不到5%的人能够多活1年。
DC的来源和分布
DC分布全身各组织脏器(除脑组织外)。 langgerhans cells(LC) ,分布于表皮、胃肠道上皮 interstitial DC,分布于心、肝、肺、肾等脏器 follicular dendritic DC(FDC),分布于淋巴结滤泡区 interdigitating cell(IDC ),胸腺依赖区和胸腺髓质
Discussion
斯坦曼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说明了现在科学 界对通过免疫治疗各种疾病是十分有信心 的。 免疫磁珠方法选择性很强,但选择性强的 话干扰就变大了,我们可以在这一方面入 手。
References
• 唐岩,唐军民,李银生,伊焕发,戴燕。 免疫磁珠技术在分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中的应用。解剖学通报,2003 • 陈向荣,石汉平。树突状细胞的分离纯化 与鉴定。上海免疫学杂志,2001 • 伊焕发,唐 岩,甄昱,唐军民,孙红亚。 人外周血 CD4+树突状细胞的纯化及鉴定。 解剖科学进展,2003
免疫磁珠的分离原理
抗CD3磁球 磁球 加入B和 细 加入 和T细 胞中 磁球结合T细 磁球结合 细 胞 磁架进行分离
正向选择 负向选择
人外周血树突细胞分离纯化
T细胞 NK细胞 单核细胞的去除
CD4+ 血液树突状细胞的直接 、阳性选择
T细胞 NK细胞 单核细胞的去除 NK细胞
1.取新鲜的人抗凝外周血 , 用密度梯 1.取新鲜的人抗凝外周血 度离心法从中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 2.加入阻断剂及连有半抗原的抗体 2.加入阻断剂及连有半抗原的抗体 3.MACS磁珠标记的抗半抗原抗体 5.细胞分离柱冲洗 5.细胞分离柱冲洗
树突状细胞
•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 DC)是Steinman 在 1973 年首先发现 ,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 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它的表面表 达丰富的与抗原呈递有关的MHCⅠ 类和 Ⅱ 类分子以及多种共刺激分子 ,可能高效地摄 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 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DC处于 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