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市场适应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市场适应性分析【摘要】在高考录取率不断攀高和生存压力加大的背景下,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走出计划体制的束缚,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开展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市场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05-03

我国高校目前可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应用型和职业

技能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应的人才培养类型也不同。2002年,教育部首次明确提出新建本科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建本科院校走入应用型本科院校行列,他们将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是这类院校的重任,为了完成这一重任,学科专业建设需要适应市场的需求。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市场适应性的必要性分析

1.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需要学科专业建设适应市场

(1)学科基础薄弱。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是从专科升格或合并而成,形成了既有师范专业又有非师范专业,既有文科又有理工科专业的多科性院校,其学科体系基本上是从专科层次演变而来,学科基础薄弱单一,难以在短期形成整体优势和专业核心竞争力。

这种学科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集中控制和统一计划、高校缺乏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情况下完成的,抑制了高校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积极性,限制了社会力量参与专业设置的作用,忽略了社会和市场的适应性。

(2)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大多是在1999年高校扩张以后升格为本科的,在很短的时间内招生的规模就急剧膨胀,还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其教学压力相当大,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大都是抄袭传统院校的现成材料,培养的毕业生与传统院校相比,没有特色,培养内容一致,培养质量总体较低。

(3)师资力量单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一部分是原有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近几年才进校的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社会实践经验较少,社会行业技能缺乏,难以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4)就业压力大。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介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与职业技能型之间,既要提高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很难在这几个方面平衡好关系,所以培养的学生可能是研究水平不高、知识掌握不牢靠、职业技能不足的情况同时出现,在就业市场上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以及如何提升其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方面所面临的任务急为迫切。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是高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也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能否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所培养人才的市场和社会适应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与市场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

2.学科专业建设的市场适应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位置,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决定》中强调的增强学生的四种能力为新形势下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院校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这一问题,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从而提出了高校在确定自身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社会责任问题。

(1)实践能力。学以致用,大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要把学习能力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要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创造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是我国持久竞争力培育的关键,没有创新型人才就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创新型人才的核心就是拥有创造能

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方法。

(3)就业能力。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体现了学习的综合效果,需要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对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正确判断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

(4)创业能力。大学生的创业过程的要求更高,不仅是综合能力的运用,更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次考验。

3.高等学校竞争态势的到来和分层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适龄儿童人数在递减,而高校扩招的惯性仍然存在,高校招生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逐渐到来,一些省份已出现招生计划不能完成的情况,高校必然为争夺生源展开竞争,高校会出现“分化”和“分层”。应用型高校数量众多,但总体上,生源质量、教育资源、师资业务素质、学风、管理水平等与重点大学和名牌高校相比,都存在差异。如果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考虑上述差异,还是力求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实行趋同的发展战略,迟早会失去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走进死胡同。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面向人才需求市场,推进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

安徽省2004年到2008年的高考报名人数一直出现增长趋势,但从2009年开始,高考报名人数逐渐下降,安徽省高考录取率2008年为51%,2011年接近80%。在录取率攀升的同时,就业率相对平

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程度不断加强,一些省份已将就业率(或签约率)与新专业设置和招生联系起来。在高校教育资源数量上已不是稀缺资源的情况下,从需求角度看,高中毕业生对高校和专业的选择余地加大,选择的必要性也加强,只有选择有实力的高校和专业,就业的实现程度才更高。安徽省教育厅规定从2012年开始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4.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高校学科专业市场适应性建设的管理

教育部2012年9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要求“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将高校专业自主设置范围扩大到《专业目录》中除国家控制布点的所有专业,将原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专业改为高校自主设置。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专业门类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新增了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原来的635种(其中目录内专业249种、目录外专业386种)调减到506种,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对一些专业的设置实行严控,包括财政学、金融学、宗教学、法学、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信息安全、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刑事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