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
自评报告
浙江树人学院
二o—年-一月
目录
一、应用型院校建设的总体情况 (1)
(一)学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 (1)
(二)应用型院校建设的基本思路 (2)
二、应用型院校建设的主要成效 (4)
(一)产教融合,深化专业、课程的应用性改造 (4)
1、优化专业布局,推进专业应用性改造 (4)
2、推进课堂创新,深化应用性课程改革 (6)
3、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7)
4、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9)
(二)机制融合,共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 (11)
1、深化协同育人,大力推进行业学院建设 (11)
2、加强校企合作,积极组建订单班、虚拟班 (11)
3、拓展校地合作,加强校政校行合作育人 (12)
4、加强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12)
(三)师资融合,打造“千百”工程 (13)
1、“引培聘”并重,逐步优化师资结构 (13)
2、打造“千百”工程,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 (14)
(四)学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初显 (15)
1、实施“双轮驱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15)
2、鼓励科技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17)
三、应用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8)
(一)专业应用性建设与改造有待深化 (19)
(二)师资队伍服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有待提升 (20)
(三)合作育人仍不够深入,优质实践基地仍显不足 (21)
(四)适应应用型建设的评价考核、质量监控尚未成熟 (22)
四、今后工作的主要思路 (23)
(一)以行业学院为龙头,深化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23)
(二)紧密对接产业(行业),持续推进专业应用性改造 (24)
(三)落实“千百工程”,推进“双师双能型”师资建设 (24)
(四)实施“双轮驱动”,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25)
五、特色与示范 (25)
(一)服务产业需求,推进行业学院建设 (25)
(二)创新合作模式,“四轮驱动”架构初成 (26)
(三)推进“六个共同”,创新协同育人途径 (28)
(四)服务人才培养,行业学院成效初显 (29)
实现“四个融合”,全面推进应用型院校建设——浙江树人大学应用型试点本科高校建设自评报告
学校自2015 年底入选浙江省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院校后,进一步制定完
善了校院两级建设方案;2016 年,制订了“十三五”规划,将“完成应用型示范校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十三五”期间的四大目标之一。两年多来,学校以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为引领,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可喜成效。
目前,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42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在校学生近1.6 万人,拥有杭州拱宸桥与绍兴杨汛桥两个校区,占地1220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9 亿余元,图书馆藏书168 万余册,电子图书约88 万余种,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5个。在中国管理科学院(武书连)2016 和201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中学校综合实力均排名第一。
一、应用型院校建设的总体情况
(一)学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
学校建校33 年来,坚持“立德树人、为国植贤”的办学宗旨,打好“民办、应用”两张牌,立足杭州和绍兴、服务浙江、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综合实力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处于一流、部分学科和研究领域在全国高校中有重要影响、质量优良、特色彰显的教学服务型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应用性、服务性为特征的教学服务型高校。在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借鉴现代服务科学理论和服务理念,在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面贯彻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师生的要求。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杭州和绍兴、服务浙江、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创新做出自身的贡献。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适应能力强,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围绕“1 个目标”: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
“ 2 个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构建“ 3 大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实施“ 4 大改革”:应用型导向下的专业、课程、课堂和综合领域的改革。
(二)应用型院校建设的基本思路
两年多来,学校坚持“提升内涵、强化特色”发展主题,制定了应用型高校建设的系列举措,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要路径,着力实施了应用型本科建设“五个三”工程:
一是发挥三个优势,借力推进转型。学校充分发挥民办体制机制的优势、行业优势与院校研究优势,发挥各董事单位成员作用,努力搭建多方参与、多种形式、互惠多赢的协同创新平台,不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应用型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和理论指导。
二是推进三个对接,有效引导转型。紧密对接产业(行业),以“适应市场、优化结构、提升内涵、强化特色”为思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持续推进专业应用性改造。紧密对接职业标准,结合学分制改革,系统修订培养方案,不断加强课程的应用性改造,推进课程体系、内容与产业需求、职业标准的对接融合。继续推进“卓越计划” 、校企合作虚拟班、订单班、行业学院等与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三是三措并举,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学校注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实施“百业培师” 计划,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参加实践,提高“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继续实施“千人业师”计划,在巩固与原有业师联系的基础上,确保每年新增
100 名业师进入课堂协同教学。
四是实现三大突破,打造应用型学科平台。重点建设5 个省级一流学科,以学科为载体集聚、统筹各类科教资源;通过行业学院、产学研平台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