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与历史真实的背离A
浅析刘备的人物形象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除了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是作为“明君”来塑造的。
那么,《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呢?在这个人物身上作者又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与愿望呢?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刘备这一人物形象。
1仁德待民诚心待士1.1 仁德待民汉末天下动荡,野心家们与实力派们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混战,“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那些自树旗帜的豪杰凭借什么让天下百姓志士归顺呢?刘备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仁德待民,与那些暴虐嗜杀的军阀判然有别,因而争取到了人心。
让人们在各地军阀混战中似乎见到了一线生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刘备领平原相时,子孙民刘平不服,派刺客去刺杀他,“客不忍刺,语之而去。
其得人心如此。
”在他于荆州依附刘表期间,“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
刘备败走樊城时,成千上万的百姓扶老携幼,随他一起撤退,一同渡江。
有人劝他甩掉难民轻装逃走,他始终不肯,他说:“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吾何生哉!”,在这样生死存亡之机,哪怕有生命危险也不愿抛弃百姓,在历代开国君主中实不多见。
孟子认为,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刘备深知“成大业必先施仁德”的道理,正是坐了仁德的大船,刘备才能舟行水上,顺风远航。
刘备是一个“爱民惜物”的怀有救民于水火并心存大志的人,一个仁德的开明君主。
他当新野牧不久,就造福于民,新野之民就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进入西川后得以建立基业,真是“信以成之”。
言必行,引必果,取信于民,这正是刘备让天下子民归顺自己的真正原因。
到了西川,他的军队对老百姓秋毫不犯,受到焚香礼拜的礼遇,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百姓“丰足”,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受到人们的普遍爱戴。
当他被吕布打败,匹马逃难时,“但到处,(村民)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这正是对他仁德爱民的最好报答呀!1.2 诚心待士刘备爱民,更深知人才对自己成就大业的重要性,怎样才能让那些才华横溢的人聚在自己的身边呢?当然是刘备的诚心和义气打动了他们。
论《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
论《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作者:司江来源:《大观周刊》2011年第19期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在我国家喻户晓,在文学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国演义》在曲折紧张,舒展自如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了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周瑜等上百个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 刘备的人物形象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与作者罗贯中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拥刘贬曹"立场密不可分.本文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重德尚义,礼贤下士,计谋过人以及仁中有伪等性格特点及其成因加以分析论证, 旨在进一步了解罗贯中笔下的刘备这一个人物形象。
關键词:三国演义刘备形象《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也堪称一部妙笔传神的英雄史诗。
作者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竞起的历史题材,描绘了一群性格殊异、形象鲜明的乱世英雄,表明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贤是与” [1]主张。
小说在“拥刘反曹”的观念统帅下,着力刻画了一个以仁义和贤明匡世济民的英雄君主形象——刘备。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之林中不可多得的仁君贤主的典型,“刘备”无疑是被塑造得非常成功的这一个,这既是人物自身性格丰富的生动体现,也是作者刻画人物手法多样性。
作为代表演义小说最高水平的《三国演义》,历代学者评定不少。
目前所见论及《三国演义》有关的文章,在某些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对蜀国君主刘备的态度上,争议还是相当大的:有人说他是至高无上的贤明的君主,有人说他是具有儒家精神的儒士,又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奸雄。
他的人物形象的正确分析,要通过对《三国演义》这部文学著作反复细心的研读来进行研究。
一、明君《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豪杰,蜀汉的开国之君,既有“明君”的美誉,又有“枭雄”的称号[2]。
作为“明君”,刘备一生的作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是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二是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
三国演义中的忠诚与背叛
三国演义中的忠诚与背叛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忠诚与背叛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从刘备、关羽、张飞等忠诚的表现,到曹操、司马懿、吕布等的背叛行为,这些角色在小说中的充分展示了忠诚和背叛的复杂性。
本文将从角色的行动、动机和结果等方面探讨三国演义中的忠诚与背叛。
一、忠诚的表现1. 刘备的忠诚刘备是三国演义中具有代表性的忠诚形象。
从刘备初登场时的拜师学艺,到励精图治、广招贤士,他一直保持着对天下百姓的忠诚。
在红颜知己的劝说下,刘备多次向权力、地位低于自己的人低头,不失为一个忠诚的表现。
2. 关羽的忠诚关羽是刘备身边的忠诚战将。
他深得刘备的信任,始终为刘备效力。
关羽陷入曹操困扰时,为了救主自愿投降,却受到曹操的重用。
但关羽保持忠诚,继续为刘备效力,并最终为此付出了生命。
3. 张飞的忠诚张飞是另一位忠诚的勇将,与刘备、关羽携手三顾茅庐招揽诸葛亮,并与他们共同为蜀国打拼。
张飞在刘备去世后,对他 promise 的事情却反悔,对刘备的忠诚有所动摇。
二、背叛的行为1. 曹操的背叛曹操虽然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反派,但也展现了不同程度的背叛行为。
他曾经不顾当初的盟约,背叛了袁绍,从而成为北方最强势力的领导者。
在与刘备交手时,曹操也以明确的目的背叛张绣,迫使刘备露出破绽。
2. 司马懿的背叛司马懿是蜀汉灭亡后,魏国权臣。
他虽然曾经为刘备效力,但在刘备去世后,他逐渐积聚权力,直到篡夺魏国。
尽管司马懿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但他的背叛行为也不容忽视。
3. 吕布的背叛吕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猛将之一,但他的背叛行为多次出现在三国演义中。
吕布曾经为董卓效力,但最终在与董卓的内讧中背叛了他。
他也曾为刘备和曹操效力,但在关键时刻再次背叛。
三、忠诚与背叛的动机1. 忠诚的动机忠诚往往源自于对主人、国家或其他价值观的承诺。
刘备、关羽和张飞等树立了对天下百姓的忠诚,他们的持续奋斗和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自己对天下和人民的承诺。
《三国演义》与历史真实的差异解析
《三国演义》与历史真实的差异解析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故事。
然而,作为一本历史小说,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异。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异进行解析,并探讨其原因。
1. 人物描写与改编1.1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塑造成了一个智勇双全、威风凛凛的形象,而历史上的曹操并非如此英勇。
曹操在现实中更多地是个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致力于统一中国,有过不少政治手段和军事策略。
1.2 关羽关羽是刘备麾下重要将领,在小说中被赋予了忠诚、仁义、勇武等高尚品质。
然而,在历史中,关羽其实更为复杂。
他曾先后依附过曹操和刘备两位主公,而非《三国演义》中一直效忠于刘备。
2. 事件顺序与编排2.1 群雄割据的时期《三国演义》将群雄割据的时期简化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曹魏、蜀汉和东吴。
然而,实际上,在这个时期,有许多小国家和势力也同时活跃,且并非都属于以上三个大国。
这种简化缺少了历史真实的细节与复杂性。
2.2 战斗描写的夸张在小说中,战斗描述经常被夸张渲染,英雄们也展现出超人般的能力。
但实际上战争是残酷而艰难的,没有那么多神奇和轻松取胜。
3. 文化传统的重构3.1 儒家思想在《三国演义》中,儒家思想被强调并成为主导价值观。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并不是所有人都完全遵循儒家原则。
这种重构反映了作者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并用之来塑造故事中人物的形象。
3.2 文化英雄与正统历史观《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文化英雄,并给予他们封号和礼遇。
这种现象在历史真实中并未如此高调存在,而是更加注重事实的记录与研究。
这种改变反映了作者对于正统历史观的追求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拜。
结论虽然《三国演义》是一本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但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异。
这些差异由于作者意图、时代背景等因素所导致。
我们需要认识到小说是一种创作性的文学作品,它在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时会做出一定程度上的艺术处理。
刘备人物分析
二刘备与孙权不同,刘备是三国中最早出现的领导人,也是作者罗贯中着笔最多的人物之一.应该说,刘备这个人很了不起,他出场时已然二十八岁,并且在当时众诸候中起点最低,开始只是一个卖草鞋的小贩,在赤壁之战前甚至没有自己固定的领地和基业,他所拥有的仅仅是汉室宗亲即“汉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这一空白头衔.据史学家考证,当时类似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多如牛毛,其中也不乏有比刘备起点高得多的人如荆州刘表、西川刘璋等,但最终只有刘备成了气候,与曹操和孙权长期对垒,的确有其独到之处.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笔者认为,客观的说,应该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结果.首先,刘备虽然起点低,但常以抱国救民、兴复汉室为己任.他的一片致诚,首先赢得了关羽、张飞之心,使二人愿为其效死命;也是他的一片致诚,使天下的一些英雄如赵云、魏延等贤才如孙乾、糜竺等纷纷主动前来投奔;更是他的一片致诚,打动了原本不打算出头的诸葛亮,使其为自己开辟基业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其次,刘备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如刘备助陶谦解除了曹操的威胁,陶谦想将徐州让与刘备,经过三次相让刘备方肯接受;再如刘表在病入膏肓之际,想将荆州之地让与刘备,而刘备则坚决不受……都说明了刘备是一个看重信义的正人君子.而当关羽父子命丧江东后,刘备又以倾国之兵杀向东吴,决心为关羽报仇雪恨,说明了刘备是一个重情之人.总之,从为人的角度而言,刘备是应该受到肯定的.但刘备能在诸候并起、群雄争霸之时在两手空空的情况下占据一席之地并长期矗立不倒,仅靠以上优点显然是不够的.首先,他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每当他介绍到自己时,常会重点提及自己是“汉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这一点,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看重人的出身背景的:有一位研究三国的日本同仁说过这样一句话:“诸葛亮之所以投奔刘备,就是看中了皇叔这块金字招牌.”此言可以说有相当的道理,按当时人们的观念,只有汉王朝也就是刘氏家族才是苗红根正的统治者,其余欲取天下者皆为乱臣贼子.而整部三国的主导思想之一便是褒刘贬曹,也正是源于此.其次,刘备非常会笼络人心,这一点与其说是为达到其政治目的,不如说是源于其仁厚的性格.他所到之处,无不受老百姓称颂:如在曹操攻打新野县城之时,刘备宁可放慢行军速度,也要带上百姓同行.须知“兵贵神速”,更何况当时刘备是在自身难保的前提下去逃难的,有人因此便认为刘备这是多此一举,他们的依据是曹操此行的目的是追杀刘备,不是屠杀百姓,而刘备当时如果抛弃百姓,便可顺利脱离危险.笔者认为此言差矣:首先,曹操曾杀掉吕伯奢一家,不久后又因徐州牧陶谦的部下杀了其父而兴兵攻打徐州,在此过程中大肆屠杀百姓以泄私愤,在百姓心目中已留下了残暴的印象.更何况即使曹操并非是为杀老百姓而来,在进军过程中也难保不伤及百姓.而且从老百姓都愿意跟随刘备这一点也说明,刘备确实和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刘备争夺天下必须依靠人和,因为天时和地利已分别被曹操和孙权所占据,而人和则是刘备争夺天下的唯一资本,一旦失去人和,灭亡便是刘备唯一的结果了.因此,刘备此举虽然使行军速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换回的却是更为重要的人心.而当时诸葛亮就在刘备身边,也是他出主意让刘备张贴告示号召老百姓随军同行的,而其手下的关羽、张飞等人也没有太多异议,可见这是一种长远之见.诚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文中还有一个片段令笔者倍受感动:长坂坡一战,赵云为救刘备家眷杀奔曹营,有人误认为赵云是去投降曹操了,连张飞都信以为真,只有刘备坚信赵云不会降曹.事实果然未出刘备所料,赵云非但没有降曹,还救回了甘夫人、简雍和阿斗,刘备倍受感动,感激之情一时无以言表,将儿子阿斗掷于地上,言道:“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感动得赵云这样一位万夫难当的英雄泪流满面:“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此段文字被有的人认为是刘备收买人心之举,不过是作作样子而已,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倒宁肯相信这是刘备当时一种真情的表露,试想一下,有谁会为了一个手下人而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掷于地上而当时刘备除此之外又能以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赵云的感激之情正如文中有诗云:“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此外,客观的说,刘备还是一个聪明的领导人,他清醒的认识到,论个人能力,他是不如曹操的,于是他理贤下士,到处求教于高人,并充分利用和挖掘手下人的才能:先是重用毛遂自荐的单福即徐庶,委以军师重任,单福果然不负刘备所望,几次击败曹兵;尤其是其三顾毛庐求见并聘请诸葛亮一段,更是将其求贤若渴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本不愿出山的诸葛亮感动于刘备的真诚,终于同意辅佐刘备,并助刘备成就了一番霸业.说到这,有人可能会有疑异:当时才能不在诸葛亮之下的庞统投奔刘备,一开始并未受到重用,这又如何说明刘备的礼贤下士呢其实这并不奇怪,关键在于刘备当时并不了解庞统的才能,虽然庞统手中握有诸葛亮的亲笔举荐信,但庞统更想通过自己的实际才能得到刘备的认可,因此并未向刘备出示这封信.即使是当初聘请诸葛亮,也是先通过徐庶的推荐,而后又听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一番分析,认为诸葛亮的见解确实高明,才决定聘请诸葛亮的.更何况当刘备对庞统的才能有所了解后,立即对庞也委以军师的重任.可见刘备也是有相当的主见的.有人认为刘备爱哭是软弱的表现,笔者认为此言有失偏颇.试想,刘备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白手起家,通过多年的作战成就一番伟业,没有刚强的性格能做到吗笔者举几个例子来表现刘备的英勇刚强之处:一、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和关羽合力也仅与吕布战了个平手,这时刘备出马,兄弟三人合力终于战胜了吕布,作者在描述此战的长诗中有:“枭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这样一句;而在京剧小宴中吕布的唱腔中也有:“刘玄德舞双剑浑如天神降”这样的评价,这都体现了刘备英雄的一面;二、赤壁之战时,周瑜言道:“刘备乃世之枭雄,不可不除.”可见周瑜将刘备与曹操并列为东吴的两大威胁,而眼前的是曹操,长远的则为刘备,因此想假借刘备过江议事之机欲加害刘备.而刘备明知此行有险,但出于全局考虑,依然应邀赴约,但同时他带上关羽同往,做了较为周密的安排.当诸葛亮听说刘备过江时都吃了一惊,慌忙前去察看,发现关羽在旁护驾时,方才长出一口气.在关羽的威慑下,周瑜始终未敢轻动.这段文字表现了刘备的胆识及处事的周密.而最能体现刘备雄才大略的描写莫过于“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段了:曹操见树上结满青梅,便请刘备来到小亭来品梅饮酒,借机试探刘备,在席间曹操请刘备试举天下英雄,刘备举出了袁术、袁绍、刘表、孙策等人,皆被曹操一一否定,最后曹操认为:“今天下英雄,惟刘使君与操耳.”要知道曹操是非常善于识人的,以曹操当时的地位、能力,尚把刘备与自己并列,可见刘备确非等闲之辈.当时刘备闻言大吃一惊,手中的匙箸不禁落地,此时恰巧天空打了一个惊雷,刘备从容地拾起匙箸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言:“丈夫亦畏雷乎”刘备道:“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巧妙地把自己惊慌的神情掩视过去了.同时给了曹操一个假象,使曹操认为刘备是一个胆怯懦弱的人,放松了对刘备的戒备,为自己以后逃离虎穴创造了先决条件.这段文字不仅通过曹操之口表现了刘备的雄心壮志,更直接地表现了刘备的机敏.而后来事态的发展也正应验了曹操的预言,刘备果真成了曹操欲统一天下的最强劲的对手.写到这,有人不禁要问:“刘备本身有这么多优点,而且论谋士,得一而安天下的卧龙凤雏即诸葛亮和庞统都在其帐下为其出谋划策;论武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及魏延等,皆有万夫不当之勇;论兵力,占据西川时的刘备要强过孙权,而与曹操不相上下,为什么他没有统一天下呢”这正是笔者下面将要提到的刘备的缺点:笔者前面曾言,刘备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但成语“过犹不及”正是刘备致命的弱点.作为一个普通人,重情重义是优点;但作为一个领导人,过分的看重情义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且看以下几个片段:片段一:刘备帮助陶谦保住了徐州,于是陶谦想将徐州交付与刘备,但刘备却坚辞不受,直到第三次陶谦临终前再次托付,刘备方才领受.其实前两次陶谦的托付也是十分挚诚的,如果刘备在陶谦第一次托付时就接受,以徐州为自己的根据地来发展,想来会在以后的斗争中主动得多.虽然最终刘备接受了徐州,但也错过了治理的最佳时期.他之所以迟迟不受,无碍乎一个“义”字,其实,他这是对“义”字的理解过于狭隘了.作为争夺天下之人,应该妥善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必要时就应该舍小义而取大利,刘备显然忽略了这一点;片段二:刘备暂居刘表处,刘表欲将荆州托付于刘备,诸葛亮以眼神示意刘备接受,而刘备出于感情用事未与答应.后来蔡氏姐弟违背刘表临终前欲将荆州传于长子刘琦之意,私立次子刘琮为荆州之主,并欲将荆州献与曹操,刘琦派伊籍去找刘备商量对策,伊籍建议刘备以吊丧为名智取荆州,诸葛亮也认为此计甚妙,而刘备认为此乃不义之举,不肯听从.这再次表现了刘备对“义”字理解的狭隘性:首先,蔡氏姐弟私改刘表遗嘱,并欲将荆州献与曹操,此为不忠,刘备伐之此乃代兄讨逆,这才是大义之举;何况,刘备夺取荆州之后,完全可以把荆州交与长子刘琦,要知道,刘琦是与刘备同心的,而且刘琦自身又缺乏主见,必会对刘备言听计从,从而使刘备掌握荆州的实权,这既不违背忠义之道,又得以实惠,又何乐而不为呢而刘备偏偏目光短浅,放弃了这一良机.要知道,当时荆襄九郡不仅地域辽阔,而且兵精粮足,拥有“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共二十八万.大小战船七千余只”蔡瑁语,如此雄厚之实力,已大大超过了只有三万水军的东吴.而在赤壁之战时,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这其中荆州的降兵就超过了三分之一,而这部分军队又是占据地利,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如果刘备当时掌握了荆州,甚至不与东吴联合,就有击败曹操的可能,而且也可以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这一大好良机被其放弃,造成了后来处处被动的形势.若非后来孙刘联盟,集周瑜、诸葛亮及庞统等数位高人之合力,加之曹操自身用兵出现失误,恐怕当时天下就被曹操统一了.由此足见感情用事这弊端.写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及刘备最重大的失误,即为给关羽报仇而兴兵东吴,引发历史上着名的彝陵之战.其实,刘备在此之前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庞统命丧西川后,他派关平送信给荆州的诸葛亮,请诸葛亮前来救援.信中虽未明言让谁驻守荆州,但由于是派关平送信,其实是在暗示诸葛亮让关羽来守荆州.按诸葛亮的本意是想派赵云来把守荆州,因为赵云能屈能伸,他能充分实施诸葛亮“南联孙吴,北拒曹魏”的战略思想.而关羽虽有帅才,但他性骄气傲的性格使其不屑于与东吴联盟.最终诸葛亮顺从了刘备的意愿,留关羽把守荆州,但他始终不放心.果不出诸葛亮所料,荆州落入东吴之手.此举打乱了诸葛亮先前之计划,诸葛亮的战略是:占据西川,以西川为根据地北拒曹魏,而荆州作为西川的门户有两个作用:一是防备牵制东吴,更重要的是将来北伐曹魏时与西川两路同时进兵,使曹魏首尾难顾.而荆州一失,诸葛亮的这一计划便无法实施,但这时如果不攻打东吴,尚有补救的措施.但刘备一意孤行,不听他人良言相劝,执意挥兵南下,先是张飞、黄忠丧命,后又被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致使七十万大军化为乌有,全系刘备一人之过.这一战使蜀国大伤元气,从此再也无力与曹魏争夺天下了,只能居于西川这弹丸之地苟延残喘.孙子兵法中指出,在作战中只要遵循五点即可百战百胜,为“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识众寡之道者;以虞待不虞者;上下同欲者;将能而君不能御者.”而这五条刘备可以说一条都没有做到,因此他的失败也就是注定的了.有人通过这件事认为刘备并不充分信任诸葛亮,笔者认为此言有些偏颇.要看到,在大多数情况下,刘备对诸葛亮还是言听计从的,不然诸葛亮也不会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只是人都有弱点,刘备的弱点便是感情用事,一旦涉及到这方面,他往往不能用理智加以克服.彝陵之战后,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表现了他对诸葛亮的充分信任,同时向诸葛亮深深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其情其景感人至深,正所谓“人这将死,其言也善.”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刘备的确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仁人君子,但缺乏一个政治家所必须的理智和冷静三国演义人物分析篇第四章三国演义人物分析之刘备刘备爱惜人才,尤其对诸葛亮十分敬重,正是因为他敬重诸葛亮,听从没有被张飞关羽劝说,才发生了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场大胜仗----博望坡之战.狠狠的打击了曹操80万大军南下的锐气80万节选于三国演义,具体三国志上如何说,本人不知.之后,他对张飞说到:“我将诸葛亮视为老师”大概意思是这样.后来,他几乎将兵权完全交给了诸葛亮,于是有了后来的哭借荆州,征讨两川,直到最后他的儿子刘禅即位后的着名的六出祁山,并将诸葛亮推荐的人才几乎一一重用.但是,历史上,刘备也是一个十分奸诈的人:他在公孙瓒与袁绍交战之时,自己却一曹操讨伐徐州的名义,带着关羽,张飞来到徐州来救援陶膁.等曹操因为自己的大本营濮阳被袭,自己退兵时,刘备按理来说应速速赶回公孙瓒身旁帮助他对抗袁绍,可是他并没有回去,只是把赵云打发回去后,自己温坐于徐州要塞---小沛,直到陶膁三让徐州后病逝,刘备当上徐州太守.但是在这时候,公孙瓒几乎被袁绍要消灭掉了.而刘备却也没有只字提到回去救援公孙瓒,而当初就是公孙瓒保荐刘备当上了平原县令.而此时刘备已经把这个完全忘记了.还有一点我们不可否认----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我们举个最明显的例子:荆州这个最肥沃的地区.当初,周瑜派重兵攻打这里,经过着名的彝陵之战等一系列悲壮战役,将曹操打出了荆州地区,可适当周瑜率军来到荆州城下时,城门紧闭,,当先锋周泰叫门时,城门上旌旗竖起,原来刘备陈曹吴交战之时,听从诸葛亮之计,将荆州三郡拿下.这时,吴侯孙权派鲁肃来讨要荆州,但是刘备见面就哭,一句话也不说,从而鲁肃同意带刘备夺下东川时归还.但是当刘备夺下东川时,吴侯派诸葛亮的弟弟诸葛瑾前来讨要,刘备假惺惺的说马上奉还,写好书信给镇守荆州的关羽,但是关羽坚持不给,甚至要杀诸葛瑾,于是诸葛瑾狼狈逃回,刘备说等我攻下西川,派关羽镇守那里,必当奉还.但是当他攻打下西川,鲁肃前来讨要时,他又哭着不给,于是没有办法.以致到最后东吴伐荆州,败走麦城.而且,刘备的有些人才也是哭来的,我们可以文举孔明,武举子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与它讨论了天下之事,但刘备欲请诸葛亮出山之时,诸葛亮以“自是乡野闲人,懒散惯了,不愿理会朝政”推托,可是刘备当场就泪沾湿袍,痛哭流涕道:“先生若不出山,东汉江山如何是好天下百姓如何是好”感动了刘备,于是便出山辅佐刘备.刘备爱才不惜才:例如在刘备准备出兵伐吴之时,诸葛亮也劝说过:“当务之急乃北伐曹贼,恢复汉室.情义之事,可以推后”但刘备不听,坚持要起全国之兵,消灭吴国,以祭关羽在天之灵.于是就出现了火烧连营700里,病死在白帝城的惨剧.话说刘备,并不是一个好人,但也并不是一个枭雄:他的好总结为一字一句:“仁”可以举刘璋为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说明了他的本质.刘备的阴暗一面:骗术太多:骗荆州,骗袁绍,骗曹操等.其实历史上的刘备,那真的是一位响当当的英雄人物,若非生在群雄并起的时代,一定可以扫平寰宇,一统山河.阮步兵有句话“时无英雄,遂教竖子成名”,“竖子”说的是汉高祖刘邦.但刘备的时代,“英雄”却似乎走俏得很,苏东坡的千古风流人物好象都挤到三国的赤壁战场上了,虽然范仲淹笑话他们说“费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但范公显然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在那个乱石穿空的年代,最终能够壁立千仞无非曹刘与孙仲谋三人.说起来,孙权其实是个后辈,而曹刘并称,事实上也确实有相通之处,黄巾寇起,曹刘俱能乘势而起;平吕布后,这两人惺惺相惜,同乘同座;以及后来的火烧赤壁与火烧连营,失败的命运都如此相似.但是,刘备比之曹操以及最终战胜自己的孙权,毕竟更胜一筹:曹操父亲曹嵩为宦官养子,早已进入东汉外戚.宦官的顶级权利阶层,因此曹操与袁绍一样,出身公卿,少时便能彼此交好,引为援就;孙权则世为江东富豪,父亲孙坚以勇御众,饶有郡产,史书明言孙权是“承父兄之基业”;而刘备不然,他虽托名汉室宗亲,实则渺远难追,祖父和父亲虽做过县官之类小官,到刘备时却跌落到了最惨淡处,所以只能和母亲织席贩履来糊口.事实上当时人对刘备的“汉室宗亲”是嗤之以鼻的,难保历史上就没有人如江东陆绩那般诘难诸葛亮,说“汉室宗亲”云云谁知道是真是假但刘备竟能以如此卑微的出身,取得与曹孙抗鼎的局面,实在不简单.而刘备的成功,足以被万世景仰,因此虽然由于晋朝因承魏而兴,故陈寿等奉魏为正朔,后代很多史家却表达了不同观念,如习凿齿、朱熹、肃常、郝经等人,均以蜀汉为正统;三国演义等文学着作,更是拼命抑曹尊刘,虽然在客观上“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但刘备的人格魅力实在是胜过了曹操,怪不得曹操如此看好他刘备的过人之处,有几个重要的方面.首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刘备起兵不仅仅是投机,也实在是有清平宇内之志.黄巾之乱,兼以瘟疫横行,全中国的人口剧减,“十裁一二在”,不过才六、七百万,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点都不夸张.刘备称帝时,蜀国统共才二十万户,九十万人.国家当此危难,如司马徽那样的好好先生、许汜那样的求田问舍者比比皆是,连诸葛亮都不愿轻出茅庐,而刘备卒能以天下为念,崛起于寻常巷陌,以绵薄之力捐助国家,正是大好男儿所当为.而且,在被曹操收并后,虽被厚待,但由于深知曹操将不利于汉室,于是看轻个人的名声安危,接受密诏,然后又毅然与曹操决裂.下得西川后,又不遗余力进攻曹操,誓要“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因此,千古以来,尤其是三国演义出现以前的文人墨客,讴歌刘备的诗篇并不少于曹操,着名的如吕温刘郎浦:“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辛弃疾水龙吟:“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等等,刘备不仅是个英雄形象,且被称作“刘郎”,其英雄的翩翩仪表,可与“周郎”同证.其雄心壮志,甚至也非刘邦“大丈夫当如是”、项羽“彼可取而代也”这样的草莽人物所可比攀.其次,刘备重视“人”的观念,保人意识强烈,用人水平高超,因而也就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这一点从他撤离荆州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三国演义着重写道了百姓对他的追随,三国志也载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而实际上,追随他的又何止百姓.资治通鉴说到,曹操进攻荆州,荆州士子如云一般追随刘备.刘表治下的荆州,不仅相对太平繁荣,而且由于刘表本人为清流的缘故,吸纳了大量的名士,而因刘表志大才疏,这些人大多暗恋刘备,即便是刘表本人,也对刘备推心置腹.其他如公孙瓒、袁绍、曹操、吕布等,都是天下一等一的英雄,却也对刘备趋之若骛,比如吕布,明明利欲熏心袭击了刘备,却不忍心伤害刘备的家小,且最终又接纳了刘备,要换了是曹操,只怕早被剁成肉酱了.可见刘备的人格魅力实在无法抵挡.刘备善待士卒,在入主西川之前,刘备没有一寸土地,却始终有相当实力的军队没有离散,这是他凝聚力的表现;张世平、苏双等“见而异之”,马上就能“多与之金财”用来“合徒众”,而陶谦与刘备接触未久,便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徐州也”,都可见其人格魅力和社交能力;早年遇刺客,刺客竟然不忍刺,并“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刘琮束手,刘备“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可见其震慑力和吸引力;刘备逃出荆州,百姓扶老带幼跟随,可见其政治魅力,这是对曹操的战胜,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的民心向背;刘备入川,刘璋旧臣不计前嫌一概录用,可见其胸襟广大……以上罗列这么一大堆,无不是刘备的好,试问曹操、孙权得到这么多赞誉吗.而他在用人方面,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连诸葛亮都大有不如,此处不再赘述.再次,刘备有大才.当时称其为“枭雄”,其才华表现在多方面,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战略眼光.乘势而起便是有眼光的表现,后来不断骚扰曹操后方,令操如芒刺在背,更是表现了远远超过袁绍和刘表的见识,当时也只有曹操等少数几人才能意识到他的能量.另外,在具体的战役中,刘备也不是等闲之辈,三国志明言其“善用兵”,在结识诸葛亮前,已经身经百战,并在征战中不断地壮大着自己,拥甲一直在数万以上,是各诸侯争相拉拢的对象.且诛车胄、杀蔡阳、烧博望、战赤壁、征四郡、收西川、取汉中……这都是刘备亲自指挥的胜仗,比如取汉中,战局一直按照刘备的预谋进行,兹录于下:“二十四年春,自。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形象分析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1)江渚上(2),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篇《临江仙》把我们带入了奇妙的三国世界,在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个性十足。
先来说说蜀王刘备吧。
刘备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作为明君来描述的人物形象。
作者重点刻画了他的宽仁爱民、敬贤爱士和足智多谋等性格特点。
一、宽仁爱民在《演义》第一回,写刘关张桃园结义时,其誓词便赫然标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八个大字。
这既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又是他们高高举起的一面道德旗帜。
从此,宽仁爱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刘备区别于其他政治集团领袖的显著标志。
二、敬贤爱士作品竭力渲染了刘备的敬贤爱士,知人善任。
其中就有三顾茅庐的故事。
历史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之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仅有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而《演义》却以两回半的篇幅,精心设计,将三顾的过程写得委婉曲折,令人悠然神往。
刘备不辞辛劳,不顾两位义弟的埋怨,锲而不舍地三次往访诸葛亮。
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扑了空,途中每遇到诸葛亮的亲友,就误以为是诸葛亮本人,前后达四次之多。
这些充满理想色彩的细节,把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渲染得淋漓尽致。
二、足智多谋刘备投靠曹操时,曹一时兴起,曾邀刘备煮青梅酒以论当世英雄。
当曹一再请刘备指出当世英雄时,刘备先后指出过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这里刘备为什么不提自己呢?因为按曹操的观点,凡英雄都是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英雄当是不甘屈居人下者。
刘备若自称英雄,就等于表明自己不甘久居曹操之下,必然引起曹操对他的警惕,自己非但永无出头之日,还将有性命危险。
宽仁爱民和敬贤爱士这两大品格的充分表现,使《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成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明君范型。
三国演义-刘备分析论刘备之枭雄谭冲(09级汉语言文学200903505017)关键词:刘备、狡诈、权术、枭雄。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的对比分析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的对比分析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经典之一,以描绘了三国时期乱世英雄的故事而闻名于世。
在这部作品中,许多人物形象是基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然而,三国演义对历史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夸张和虚构,以满足文学作品的需要。
本文将通过对比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的异同,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一、刘备:仁德之君与现实政治家的差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描绘成了仁德之君,儒雅有德,备受百姓爱戴。
然而,历史上的刘备实际上是一个更加复杂的人物。
他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能力,但并非完美的圣人形象。
首先,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几乎没有任何缺点和错误。
他被描绘成一个完美的君主,对百姓极其关怀,从不辜负他们对他的期望。
然而,历史上的刘备在政治上也有一些失误,例如他在与曹操联盟时未能洞察曹操的真实意图,为后来的火烧赤壁之战埋下了伏笔。
其次,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并不像历史上那样善于利用他人的才能。
他在平定张鲁割据之后,没有好好利用张杰的能力,而是将其牺牲。
历史上的刘备则更注重个人的荣誉和长期目标,更多地重用有才华和能力的人,尤其是诸葛亮。
由此可见,刘备形象的夸张与虚构主要是为了符合文学作品的需要。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更加简单化和理想化,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相信他的仁德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
二、曹操:政治家与恶霸形象的塑造相比于刘备的仁德之君形象,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为一个冷酷无情的恶霸。
他被认为是政治家,但却常常以残忍和权谋著称。
然而,历史上的曹操并非完全如文学作品中那样冷血无情。
曹操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的人物,他是建立魏国的关键人物。
他在统一北方时与民生息息相关,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改善民众生活。
他也很注重人才的重用,例如他提拔了荀彧和郭嘉这样的智囊团来辅佐他的统治。
然而,三国演义将曹操形象夸大成了一个极其残忍和权谋的政治家。
这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表达对刘备及蜀汉的赞扬,为刘备在演义故事中的胜利提供更大的反差。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与历史价值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与历史价值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被誉为中国古代长篇文学的巅峰之作。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这些英雄形象不仅具有文学性,更体现了历史的价值。
本文将从刘备、曹操和诸葛亮三个角度来探讨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与历史价值。
一、刘备形象的英雄性与历史价值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他被塑造成了一个仁义宽厚、忠诚有义气的英雄形象。
刘备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政治智慧,他通过与刘表、孙权等人的联姻,扩大其势力范围,最终成功建立了蜀汉政权。
刘备在剿灭黄巾军,与曹操展开长达数十年的斗争中,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谋略,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英雄。
刘备的形象在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建立的蜀汉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巴蜀地区为中心的政权,对后来的政治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刘备在历史上也被视为一个仁义之君的代表,他通过注重军民关系、加强政治治理等方面的努力,为后来的政治家树立了榜样。
因此,刘备的英雄形象与历史价值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二、曹操形象的英雄性与历史价值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他被塑造成了一个智谋超群、胆略过人的英雄形象。
曹操具有冷静果断、善于用兵的特点,他以其出众的军事才能统一了中原地区,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政治集团。
曹操在三国时期的战争中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计谋谋略,成为了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英雄。
曹操的形象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他的统一战争以及建立的曹魏政权为后来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操所倡导的法治思想和重视政治手段,在后来的政治发展中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此,曹操的英雄形象与历史价值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精确的描绘。
三、诸葛亮形象的英雄性与历史价值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他被塑造成了一个聪明睿智、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具有才华横溢的政治智慧和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为刘备提供了许多明智的建议和战略规划,对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备》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刘备》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尽管与曹操这个不朽的艺术典型相比,刘备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要苍白得多,但他却是寄寓思想的人物,是倾心塑造的正面人物之一。
刘备,字玄德,汉末涿县楼桑人。
他早年丧父,家道贫寒,以“贩履织席为业”。
但他“平生不甚乐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
少言语,礼下于人,喜怒不形于色”。
又“好交游天下豪杰,素有大志”。
据言“年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羽葆车盖’”。
他“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
”是一个很有“福分” “贵相”的人,自从桃园结义得关、张二人后,便开始艰难地于汉末乱世创大业,举大事。
最终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不失为一个天下英雄。
“仁义”是小说中刘备性格的主导方面,正是因为刘备处处躬行仁义,使得他深得人心,成为蜀国之主。
他时时以一个“明君”的形象出现,“宽仁长厚”、“爱民如子”,百姓因而都拥戴他。
陶恭祖让徐州于他,他推辞,而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他每到一地便广施“仁政”,与民“秋毫无犯”。
当他败于曹操,樊城撤退时,派人晓谕百姓: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
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
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刘备见之,难过得欲投江而死。
虽诸葛亮和众将劝其弃民而逃,他却不愿,并言:“举大事者以人为本。
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而伤感。
他治新野时,老百姓歌颂他说:“新野牧,刘皇叔。
自到此,民丰足。
”可见其与民有着鱼水般关系。
刘备的“仁义”、“宽厚”使得他吸引了当世的杰出人才如“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也使得众文臣武将均矢志于他。
他对关羽、张飞,“情同骨肉”、“生死与共”,因而即使在他最失意落魄之时,二人也不背叛他,曹操虽厚遇关羽,几乎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与美女、金银、宝马,封以高官重爵,关羽还是“过五关斩六将”,离之而走,最终回到刘备身边。
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精品范文】
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刘备是中国老百姓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关于其仁义、忠厚、有情有义的事迹也一直都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是从事实的角度看,一个仅仅有以上特点的人,是不可能在当时的乱世中取得成功的。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基础,通过对书中关于刘备事迹描述的分析,从伪装的汉室忠臣、伪造的仁义君子、伪饰的君臣情谊、伪善的王道统治四个层面,揭示出刘备以虚伪成就功业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刘备虚伪《三国演义》刘备,做为《三国演义》极力推崇和褒扬的封建理想君主的化身,作者罗贯中在塑造和刻画时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这也使得刘备成为《三国演义》中继曹操、诸葛亮、关羽之后最为出彩的人物形象之一。
但所谓“过犹不及”,作者的热心过度,一意的追求“高大全”,反而使得刘备的形象变得单纯和虚无飘渺,成为一种类型化的形象,仿佛文学上的扁平人物形象,其所作所为也尽显得虚伪,使得人们不由自主的对形象本身产生怀疑。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的评价,可以说是精辟独到、入木三分。
诚然,结合刘备成功的经验,细细品味一部《三国演义》,似乎极尽刘备虚伪之能事。
一、伪装的汉室忠臣刘备的形象,最突出的表现是汉室正统的忠实捍卫者。
的确,这个时时处处不忘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汉室宗胄”,无时无刻不在惦记汉室安危的大汉“皇叔”,无论如何与“伪装的忠臣”这几个字是沾不上边的。
但是事实偏偏就是如此。
早在“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第一回)先不说这句话是有心还是无意,单是这句话本身,在当时封建统治下,就是大逆不道之言,足以满门抄斩、祸延九族。
因此,要说这句话是刘备孩童时的嬉戏之言,几乎绝无可能。
这还不算奇,奇的是“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
”(第一回)才真正称得上奇。
刘备的话虽然大逆不道,还勉强可以“孩童无知”敷衍过去,而做为一个成年人的刘元起听到这句话,不仅不加阻止,反而“常资给之”,在当时黄巾之乱尚未发生,天下还算安定的条件下,就不能不使人怀疑起刘备的家族来。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及其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及其历史背景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部经典之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小说。
这部小说以中国历史时期的三国时代为背景,描绘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战争与英雄豪杰的故事。
在小说中,各种人物形象丰富多样,其中英雄形象是最引人注目的。
本文将介绍《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并解读其背后的历史背景。
英雄形象一:刘备刘备的背景与形象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主要英雄人物,也是当时蜀汉的创立者。
他是汉末时期的名门世家出身,具有卓越的才华与领导能力。
刘备的形象被塑造成仁义之君、仁爱之人,他以平易近人、关心百姓的形象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刘备的历史背景刘备的形象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在东汉末年,中央政权的动荡导致了地方势力的分裂与割据。
刘备利用时势,以其仁德和领导才能,在蜀汉地区树立了自己的势力。
刘备所在的蜀汉势力与魏、吴两大势力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最终导致了三国之争。
刘备形象对读者的启示刘备形象的塑造给读者带来的启示是,作为一个领导者,要以仁义和仁爱为准则,关心民生,坚持正义。
刘备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尊为“伟大的仁君”。
英雄形象二:关羽关羽的背景与形象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重要英雄形象,也是刘备的义弟。
关羽是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将领,被尊为“武圣”。
他以忠诚、勇敢、正直的形象深入人心,被赞誉为“义薄云天”。
关羽的武艺高强,在小说中的形象被赋予了超人的力量和英雄的气概。
关羽的历史背景关羽的形象与历史背景紧密相连。
在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是敌对关系,关羽是刘备的将领,在对抗曹操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关羽身上的刀剑是其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代表了他的武勇和忠诚。
关羽形象对读者的启示关羽的形象给读者带来的启示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应该有忠诚、勇敢、正直的品质。
关羽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尊为“武圣关公”。
英雄形象三:张飞张飞的背景与形象张飞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著名英雄形象,也是刘备的义弟。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分析中国的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所表达的是“拥刘反曹”的主题思想,通过故事情节将晋唐时期中国民众阶层的价值观、伦理观和历史观体现出来。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立场突出,以刘备为正面角色颂扬其为“仁君”,刘备的言行举止中都渗透着“仁义”。
事实上,在《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劉备形象是多面性的,《三国志》中大量有关刘备的素材经过删减之后,使得刘备的正面化形象更为突出,满足了众多读者的需求。
刘备本是“枭雄”,在《三国演义》被塑造为“仁君”的形象,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仁德爱民”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仁德爱民”的形象,突出刘备是一个备受民众爱戴的仁君,“刘玄德携民渡江”中就将刘备如何“仁德爱民”刻画出来。
当曹操的部队已经临近樊城的时候,诸葛亮让刘备快速地撤离樊城,但是,刘备不忍心离开百姓,就对诸葛亮说:这里的百姓已经相随已久,实在是不忍心舍弃。
这里的百姓也说,我们愿意随着去,死也是无憾的。
罗贯中这样描绘就是借助百姓的言行举止对刘备的形象进行塑造,使得刘备“仁德爱民”的形象被烘托出来。
在《三国演义》的三十六回,曹操为了得到徐庶,知道徐庶是个孝子,就将其母亲胁持。
情急之下,徐庶只能到曹操这边来。
刘备是满心的不舍。
当时,孙乾建议刘备将徐庶留下,如果曹操将徐庶的母亲杀了,徐庶就必然会与曹操为敌,对刘备也会更加死心塌地了。
对此,刘备拒绝了,说,让曹操杀了徐庶的母亲,我用她的儿子,这是不仁道的。
留下徐庶而不让他去,不可以这么做。
我宁可死去,也不会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情。
罗贯中用孙乾的谏言将刘备的仁德形象衬托出来。
二、《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义重如山”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的整篇小说中都贯穿着“义”。
第一回“桃园三结义”中,就将“义”突出出来。
刘备是皇叔,帝王血统,身份尊贵,但是在行为举止方面都更为有情有义,对人际之间的情感看得非常重要。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中,就表现了刘备对兄弟的情义是非常看重的。
刘备的悲剧人生与他的性格弱点
刘备的悲剧人生与他的性格弱点刘备是一个没落的东汉皇族,出身卑微,没有显赫的家世,自己在仕途也没有任何功名,可以说是两手空空的白衣,但他最后却成为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占据一方,三国鼎立。
历史上的刘皇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在丛多的评论中,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仁君,爱民如子,这从火烧新野,携民过江看得出;更是一个重义诚信的好长兄,这表现在他与关羽、张飞的交情:还是一个爱戴部下的好领导,赵云千里走单骑救下刘阿斗,他却摔阿斗。
刘玄德果真是一个像上述所讲的人么?笔者却不这样认为,他其实是一个心狠手辣,骄奢淫逸的奸雄,因为他的这些性格弱点,也葬送了他造就的刘氏王朝。
一、刘备之伪刘备虚伪的性格让很多人为他效力。
首先当推他在《三国演义》四十一回中的表现。
赵子龙好不容易千里走单骑救下了他的嫡长子,而他却当着众将士的面把阿斗摔在地上,并且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1]P187他不爱阿斗,为什么最后还传位给他呢?这分明是在笼络军心,骗得赵云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1]P187之后在八十五回永安托孤时,他泪流满面的诉说让孔明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
他是这样对丞相说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无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1]P377这不是言不由衷么?让卧龙死心塌地辅佐后主,难怪明朝文学家李贽会大呼:“只此一语,便得孔明之魄,玄德真奸雄哉! ”还有在第十九回中也看出刘备虚伪的性格。
吕布被擒,求刘备为之讲情:“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1]P89刘备点头答应,但一转眼又劝曹操杀吕布,一点不念其辕门射戟之情,此等忘恩负义之人又岂能称得上仁义呢?所以作者仍不免跳出来借吕布的口骂道:“是儿最无信者!”[1]P89同样的,当他被曹操打败,只身投奔冀州,答应表示招关羽来归,可结果是他使奸计欺骗了袁绍。
[2]P84关云长连杀袁本初两名上将颜良和文丑,他为了与兄弟见面在袁绍面前搬弄是非,硬是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大摇大摆地走了。
浅析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
浅析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摘要】刘备军事才能不及孙权,更不及曹操;计谋与此二人更不能同日而语。
尽管这样,他所到之处还是受到许多人的尊重和款待,这和他礼贤下士的作风是分不开的。
刘备起自微贱,完全靠他坚忍不拔的主观努力,而借乱世而成英雄,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一份执著的追求而成就霸业。
【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形象《三国演义》叙写了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的历史故事,艺术的再现了汉末魏,蜀,吴三国之间90余年的历史。
作者以刘姓为正统,违反了《三国志》“帝魏寇蜀”的历史真实,而通篇小说是通过“尊刘抑曹”来体现出尊善抑恶的本质。
通篇以蜀汉为中心,小说反映出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计争,通篇竭力吹捧刘备。
客观的反映出刘备的人物形象。
一、刘备的仁义刘备中仁义这个典型在当时是人们对君王的理想要求,恰好和背负着“奸臣”、“歼贼”形成对比,就更能显示出刘备之“仁义”。
而刘备之所以能和曹操,孙权抗衡,最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就是因为他凭借着“仁义”之心去赢得了“人和”。
(一)兄弟之义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事情,为后世学习和效仿,成为一个范本。
自结义后,始终都是以义为先。
关张二人忠心耿耿的追随刘备打天下,刘备也待二人如亲兄弟,甚至比亲兄弟还亲,后来他们三人实际上是兄弟,名义上是君臣。
刘备曾说:兄弟入手足,女人如衣服。
我们不管刘备是真心的还是为了收买此二人之心,但这话毕竟是从刘备嘴里说出来的,也确有其事。
从日后也可看出,当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杀了以后,刘备未得此噩耗时,做了一梦,梦见二弟关羽哭泣相告,愿兄起兵,为他报仇。
《三国演义》中第八十一会对此有详细的描述。
后来得到这一死讯,刘备先是先杀了不肯发兵的孟达和刘封,而后就大兵攻吴,被陆逊所败,退守白帝城。
刘封虽不是他亲生的,但始终有儿子的名分,而刘封都被他杀了,对此,不难看出他对兄弟的情义。
连平时最听诸葛亮的话的刘备,而这次却一意孤行,誓为兄弟报仇,最后为吴所败,七十多万大军被陆逊一把火就给烧了,从此蜀就成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了,刘备白帝城拖孤,也随兄弟而去了,由此可见他对兄弟之情之深。
三国演义之刘备分析
三国演义之刘备分析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蜀汉的开国皇帝,被誉为仁义之主,是中国历史上备受赞誉的英雄之一。
他在三国演义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现在我们来分析刘备的性格特点、智勇才略以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作用。
一、刘备的性格特点刘备具有宽厚仁义的性格特点,他以仁爱之心待人,时刻以民众福祉为念。
他对待部下宽容大度,善于激励他们,并且坚定地信守诺言,以示诚信。
同时,他对待敌人也保持了一定的善意和宽宏大量的态度。
这种宽厚仁义的性格特点使得他得以凝聚力量,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支持。
二、刘备的智勇才略刘备具备出众的智勇才略,他以智取大将之名。
他深谙兵法,懂得善于伺机而动,对战局的变化有准确的预测和判断。
刘备的谋略和智勇使得他能够在困境中抉择和决断,出人意表地取得战局的胜利。
他以智取荆州、草船借箭等一系列策略见长,令人叹为观止。
三、刘备在历史背景下的作用刘备在三国乱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以仁义之心,一度成为中国民众心目中的理想君主。
他通过联合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系列贤才,建立了蜀汉政权,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他在政治上极力推动士人向政府逐步崛起,加强国家治理。
同时,他展现出对待敌对势力的和平主义一面,不断尝试和平疏导,以避免战乱给民众带来的痛苦。
他的种种作为为后代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刘备以其宽厚仁义的性格特点,智勇才略以及历史背景下的重要作用,使得他成为三国演义中值得赞叹的英雄形象。
他的故事和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具有学习价值,也承载了人们对于仁爱和正义的向往。
他的形象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一座精神丰碑。
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争斗、战争和人物命运,被誉为中国小说中的巅峰之作。
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即尊奉汉室皇帝刘备,而贬低曹操及其后代。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人物塑造和价值观等角度,探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一、历史背景下的尊刘贬曹思想倾向《三国演义》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其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变化。
汉朝灭亡后,天下分裂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而在这三个国家中,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显然是最得人心的。
因为蜀汉是由汉室皇室后代所建立的,一直以来都有着执掌天下的理想,而这也是尊刘贬曹思想倾向的主要来源。
义烈元年(196年),曹操夺取了汉献帝,开始了他的割据自立。
此后的五十年中,曹操及其后代一直执掌魏国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然而,曹操的统治并不得民心,他的政治手段常常十分残酷,对敌人也十分狠毒,同时还极力鼓吹儒家道德伦理,自封“曹文化”。
相对而言,刘备在人民心目中更具有威望,他率领着黄巾起义军起义,深得百姓拥护。
同时,刘备所倡导的政治思想,民众也更为认同,如“舍生取义”、“仁者无敌”等,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因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逐渐形成并发展。
二、人物塑造中的尊刘贬曹思想表现《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一个英雄形象,他具有高尚崇高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
相比之下,曹操则被描绘成了一个凶狠、奸诈的反派形象,而且他的儒家思想也被渲染成虚伪、伪善。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人物塑造中的尊刘贬曹思想表现。
1、刘备的英雄形象刘备作为《三国演义》的主角之一,其英雄形象被描绘得十分鲜明。
在小说中,刘备被描绘成一个高尚的君子,他有着纯真正直、仁爱之心和舍身取义的精神。
他对朋友和部下很为关怀,经常向他们倾听意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安危。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与历史真实性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与历史真实性《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历史小说,以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战争与政治斗争为主线,展现了一众英雄豪杰的形象。
然而,许多读者对小说中英雄形象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
在本文中,将对《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进行剖析,并试图探讨这些形象与历史真实性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曹操:智勇双全的政治家《三国演义》将曹操塑造为一个足智多谋、勇猛精明的政治家。
他拥有出众的军事才能和独到的战略眼光,征战沙场,势力遍布中原。
然而,历史记载并未完全证实曹操的这些才能。
事实上,曹操在政治上的才干和他的武功成就相比,有着明显的夸大。
尽管如此,曹操仍然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智勇形象在小说中被完美呈现,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章刘备:仁德的君主形象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名英雄形象,被描绘成一个仁德宽厚的君主。
他对待百姓仁慈,言行举止充满了仁义之气。
然而,历史上刘备的仁德形象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夸张。
事实上,刘备的政绩和仁德并不完全符合小说中的形象。
刘备在一些关键时刻表现出的犹豫和优柔寡断,与小说中仁德的形象有所出入。
尽管如此,小说中的刘备形象激发了读者对仁德君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章关羽:忠诚勇敢的武将形象关羽是小说中备受推崇的英雄形象之一。
他被描绘成一个忠诚勇敢、义薄云天的武将。
小说中关羽出征四方,无往而不胜,更是与刘备、张飞结义,结下了深厚的义气。
然而,历史上关羽的忠诚与勇敢也存在一些争议。
尽管小说中的形象更加符合古人心目中关羽的形象,但与历史事实相比,关羽的形象显得有些理想化。
第四章孔明:聪明智慧的谋士形象孔明是《三国演义》中知名的角色之一,被视为谋士中的佼佼者。
他被描绘成一个卓越智慧,能够千方百计制胜的谋士。
小说中的孔明常常运筹帷幄,出奇制胜,为刘备尽心尽力。
然而,历史上的孔明形象并没有那么夸张。
他尽管聪明智慧,但在一些重要决策上也存在一些失误。
尽管如此,小说中的孔明形象激发了读者对智慧和智者形象的认同。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开题报告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开题报告
题目:《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朝作家罗贯中创作。
全书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其中,刘备作为蜀汉的创立者和首任皇帝,其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刘备的人物形象复杂而丰富,他既有仁慈宽厚的君主形象,又有英勇善战的将领形象,同时还具备深思熟虑、机智过人的政治家形象。
他的人格魅力和领导才能,使他在三国历史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领导者。
因此,对刘备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刘备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1. 刘备的个人品质:通过对刘备言行举止的描述,分析他的仁慈、宽厚、英勇、智谋等个人品质。
2. 刘备的领导才能:通过对刘备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的表现,分析他的领导才能和政治智慧。
3. 刘备的人格魅力:通过对刘备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分析他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三国演义》原著的深入研究,结合历史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对刘备的人物形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三、预期目标: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刘备的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揭示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领导风格,以期能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三国演义》这部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与历史真实的背离摘要:历史小说家罗贯中笔下的刘备被塑造成一个前半生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一辈子畏畏缩缩,令人忍俊不禁的胆小鬼、可怜虫形象;其看家本领似乎只有一“跑”(大事不好,拔腿就跑),二“哭”(遭遇险情,掩面大哭),三“抛弃”(危急关头,抛妻弃子)。
历史上的刘备真的如此这般吗?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只会哭鼻子的人,肯定是做不了什么大事的,更不可能让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矢志不移地追随终身。
其实,刘备是一个终生胸怀大志、坚持原则、有胆有识、有情有义的大男人。
易中天称刘备“有英雄之气、英雄之魂、英雄之义、英雄之志”,这才是刘备的历史真实形象。
关键词:志向;胆识;情义;智慧;耐性刘备是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人乱世出英雄,但并不是谁都能成为英雄,成为英雄者必有其英雄之志。
作为三国那个异彩纷呈的乱世,刘备的志向是坚定的,理想是远大的。
作为没落贵族的刘备,当他在地摊上卖草鞋时,相信他的心里一定非常憋屈。
在遭遇逆境的时候,许多人往往是怨天尤人,在生活的重压和磨砺下失去了棱角,失去了自我,最终变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而刘备不是常人,而是英雄,英雄会在逆境中越挫越勇,他心底的信念会更加坚定,更加明确。
他相信总有一天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要机会到来,他就一定会成功。
据陈寿在《三国志》里记载,刘备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游戏时,曾对小伙伴们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其叔刘子敬赶紧制止他说:“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这句话并不能完全证明刘备少有大志,可能象今天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别人问起他有什么远大理想时,有不少小朋友会说我长大了要当总统,要当国家主席等,不能太当真。
但被世人称之为奸雄的曹操所作的评价,就肯定有很高的含金量了。
曹操在“青梅煮酒”时和刘备评论当时的天下英雄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吓得刘备筷子都掉在了地上。
可能是刘备根本就没有想到,我已经如此韬光养晦了,还是被你曹操看穿了我的心思。
曹操啊,你真是一个可怕的对手,我要赶快离开你才行。
还有请看刘备给他的儿子取的名字:刘封、刘禅。
封禅,这是什么人才做的事情,这是只有皇帝才做的事情。
给他的儿子们取这些名字时,他还不是蜀汉皇帝,还在四处奔波,可他还是坚信自己有一天一定能封禅于某座名山。
刘备是一个胆识过人的人在那个时代,科举考试还没有兴起,要做官,只有靠别人举荐,可那都是有权有势的官僚们的游戏。
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要想通过别人举荐做官,那简直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不过还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走沙场建功这条路,以军功起家。
作为胸怀大志的刘备,也只有走这条路才有可能成功。
当他带领着铁哥们儿关羽、张飞等和一帮乡里的有志之士踏上征途的时候,他们心里肯定也充满着感慨和迷茫:眼前这条路充满了曲折艰险,可他们必须坚定的走下去,只有走下去,他们才有改变自身命运、实现自身理想的机会。
当刘备带领着自己的队伍面对强大的张角起义军时,他心里的信念是坚定的,虽然敌众我寡,但必须奋勇向前,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勇者才能赢得这场胜仗。
不过很多时候战争是残酷的,敌我兵力悬殊太大,要以弱胜强有时也难如登天,难免会遭遇到这样那样的失利。
虽然打了败仗,但刘备至少带领着自己的队伍英勇地拼搏过,比起那些畏畏缩缩、临阵退缩的政府军,刘备和他的弟兄们是好样的。
在公元194年,曹操打着为父报仇的幌子,带领着强大的队伍直奔徐州城,这可吓坏了只善理民、不善军事的徐州牧陶谦。
不过他和他的部下都想到了一个人——不久前见义勇为救援过孔融的刘备。
这时的刘备和曹操从势力上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但刘备还是来了,义无反顾地来了。
如果不来,那他就不是刘备。
失败算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至多成仁取义。
如果失去了勇气,就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以及一切的可能。
刘备此去,是他生平第一次对抗曹操,试图从曹操的屠刀下救出陶谦及面临着灾难的徐州百姓。
战斗的结果是让人失望的,他们挡不住曹操强大的攻势。
不过历史也会出现偶然,这个偶然救了他们,吕布偷袭曹操的老巢,曹操撤退了,刘备和他的队伍逃脱了覆灭的命运。
但我想即使杀身成仁,刘备也会坦然面对。
刘备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刘备自身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领导、好大哥。
如果不是他的重情重义,他的一帮铁杆兄弟也不会至死都追随着他。
他的这种重情重义的人格魁力,让他的弟兄下属们永铭于心,也因此才成就了他的蜀汉帝国。
关羽失而复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曹操对关羽多好,金银财宝、高官厚禄、美女宝马,而刘备肯定是无法给予他这些东西的。
如按人之常情揣度,关羽应该对曹操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可这丝毫改变不了关羽誓死追随刘备的决心。
当然,这并不是关羽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只是曹操给予关羽的,只是“利”而已,而刘备给予关羽的是“情”,情义无价。
曹操和关羽的这种关系,就像今天企业的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你给我这么高的薪水,只不过觉得我是一个人才,要笼络我、利用我为你卖命罢了。
当然你的这份情我是不会忘记的,有机会我一定会还你的。
但是你曹操所给予我的这些,是无法和我刘备大哥的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之情相比的。
所以当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的阵营里时,毅然离开了曹操奔向了刘备。
如果刘备和关羽间没有深厚的情义,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那关羽肯定不会至死都追随于他,在曹操阵营时就“跳槽”了。
当然也就不会有诸多的民间的、野史的关羽的光辉形象。
在刘备集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军师诸葛亮也一样,他看中的也是刘备的重情重义。
试想当时的局势,论实力,曹操已跃居第一,而且最有望统一全国、成就霸业的就是他。
作为一个有杰出才能的人,相信大多会选择曹操作为自己的老板。
可诸葛亮并没有选择曹操,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的政治见解不一样,还有就是诸葛亮已看清了曹操的所作所为,曹操并不是他等待的明主,即使他投效了曹操,也不一定能得到重用。
按照地域观念而言,诸葛亮应该在刘表麾下效力。
不过我想他也很了解刘表,如果处在太平盛世,刘表也还算得上是一个贤臣,可在这个群雄兼并的乱世,刘表实在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所以诸葛亮卧居隆中多年也没有为刘表效力。
当然诸葛亮也不可能选择孙权,因为孙权的麾下已有周瑜、鲁肃、张昭等优秀人才,如果投效孙权,也有很大可能得不到重用。
而且江东集团的政治主张和他的也不一样。
其实,诸葛亮和刘备一样,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那为何刘备在荆州居住那么长时间,诸葛亮才和他走到一起,携手去实现他们共同的理想呢?因为诸葛亮同时也是一个行事谨慎的人,他要用时间来证明刘备是不是真的重情重义,以天下苍生为重。
因为如果刘备只是一个只会做秀、假仁假义、欺世盗名之徒,那是不值得他效力的。
同时,他也担心自己投效刘备以后得不到重用,因为刘备三兄弟的关系太密切了。
据《三国志》记载,他们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如此铁的关系,根本容不得他人插足。
而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他要做的是管仲、乐毅所做的那类事情,没有把握,他是不肯轻易出山的。
当然刘备肯定也在考察、观望诸葛亮到底是不是一个虚有其表、夸夸其谈之辈,国为要一个四十六岁的人轻易认同一个二十六岁的人,那绝对不是“一见钟情”的事。
经过长期的观察、了解,刘备和诸葛亮终于互相认同了对方。
共同的奋斗目标——兴复汉室,共同的性情——重情重义,使刘备和诸葛亮终于携手,共同为他们的理想的而奋斗。
也因为刘备的重情重义,使他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当关羽正攻打襄阳、樊城时,江东集团的吕蒙、陆逊却在密谋夺取荆州,逼得关羽败走麦城,最终兵败而亡。
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荆州,更为了替自己的兄弟关羽报仇,刘备决定亲自带领军队征伐东吴。
当他准备出发时,噩耗再次传来,张飞又被属下暗害了,而且叛徒竟提着张飞的头投靠了东吴。
这更让他痛心,自己最亲的两位兄弟相继遭到了毒手,都和东吴有关,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于是他不顾众人的反对,率兵进攻东吴。
感情用事的结果当然是不好的,刘备所率军队被陆逊一把火烧得哭爹喊娘,大败于猇亭。
如果按常规来说,当时曹丕已经篡汉,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刘备应该率兵讨伐的是曹丕,但他如果对关羽、张飞的死无动于衷,不率兵为关羽、张飞报仇,那他就不是重情重义的刘备。
或许刘备也明白,他的报仇行动很难成功,但他的性情使他义无反顾地把行动坚持到底。
公元222年,刘备兵败猇亭,退守白帝城,这时的刘备,既心力交瘁,又身染疾病,而且一病不起。
刘备好像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托孤于诸葛亮,希望诸葛亮代他完成未竟之伟业。
《三国志》是这样叙述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自取之。
”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刘备在临死前试探诸葛亮,看诸葛亮是否在他逝世后还忠诚于他,如果诸葛亮露出丝毫的马脚,他就不会把重任交给诸葛亮。
同时也在逼迫诸葛亮表明自己的忠诚。
弄得诸葛亮只好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并且说:“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其实这是以人性本恶的观点来揣测人心,我认为刘备与诸葛亮所说的话都发自内心,从诸葛亮以后的表现中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诸葛亮在蜀汉后期是位高权重的,地位和曹操生前不相上下。
不过和曹操不相同的地方是:曹操的很多爵位是自封的,而诸葛亮的爵位是刘禅封给的。
曹操到后期还册封了曹丕作世子作为继承人,而诸葛亮并没有这样做,他的后代并没有因他位高权重而享有特殊待遇。
可以说诸葛亮终其一生,始终都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感恩在心,一生都在为蜀汉帝国的事业而努力。
刘禅确实不是什么明主,而诸葛亮也可以取而代之,但他并没有这样做。
因为诸葛亮和刘备一样,都是重情重义的人,刘备对待他的这份情义,他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是一个极具智慧的人刘备绝对不是一个遇事只会哭的无能之辈。
虽然他武不及关、张、赵,专业素质不及诸葛亮,但他绝对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个具有高智慧的人。
一个没有大智慧的人,是无法驾驭那么多优秀的下属的“是无法在逆境中蛰伏那么多年并伺机生存发展的;是无法最终成就自己霸业的。
首先,刘备懂得为自己造势。
从他懂事开始,他就有效地利用自己是皇室之后这个优势。
或许开始他说自己是皇室之后时,人们并不一定认同他的身份,但当当今天子和他翻对家谱,并认他为皇叔之后,那他的皇室成员的身份就不容质疑了。
以身份而言,曹操和孙权跟他相比就有点逊色了。
曹操是宦官之后,很多人瞧不起他的出身;而孙权的祖上也没有什么威望全靠父亲和哥哥的奋斗才有了一片基业。
所以刘备可以名正言顺的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去招贤纳士。
当曹丕篡汉自立后,他可以顺理成章地称帝,继承属于他们刘家的天下。
而孙权则不敢轻易称帝,直到很多年时机成熟以后才称帝。
同时,刘备也很善于保护自己。
从他拉起队伍那一天,他就让自己的队伍保持了独立性,不管在投奔谁的时候都是一样。
作为义军在刘焉帐下效力时一样;投奔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时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