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教学工作有了可喜的变化。在抓常规教学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一个“实”字,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服务、督查、创新”的功能,不断强化教学管理,狠抓小专题研究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师敬业务实意识。以深化教学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教育思想,让每一位教师快乐发展。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本培训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质

本学期各教研组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指导,教师的业务学习作为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教师业务学习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师的需要,服务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提升教师的教学境界。本学期教研组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继续教育读本,切实加强小专题研究理论的学习,促进教师研究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升,使教育科研真正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同时做好继续教育学习笔记,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考试。各教研组积极上报继续教育成果,教务处认真评选上报惠农区教研室。各教研组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10月份组内进行交流学习心得体会,选出优秀体会上报教研室参评,王丽琴、麦青获惠农区一等奖,张秀英、孙建宁、栾宁获二等奖,葛建林、哈翠琴获三等奖。

2、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学校的骨干教师担当着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的艰巨重任,是学校发展必须紧密依靠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起示范和带动作用,务实进取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本学期对《骨干教师培养和考核办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骨干教师的教研任务:一是积极主动参加网络教研活动,骨干教师必须每周参加一次网络教研,上传文章和参与研讨,教务处做记录。二是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题讲座,由教研组具体安排。三是上好一节示范课或研讨课,由教研组安排。四是力争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活动。五是承担继续教育三级培训工作。六是主动承担课题研究,在小专题研究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本学期在《宁夏教育》、《惠农教育》上发表论文5篇。

3、加强新教师的岗位培训工作

新教师是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一大支柱,他们的培养是一项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我们学校确定新教师的培养一是起步训练抓“四早”,基本习惯早养成。要求新教师向优秀教师学习,做到准时上课,按时下课,穿着大方,举止文明,举首投足间流露出为人师表的良好素养和气质,在师生中树立起教师应有的风范与形象。教学基本功早磨练。鼓励新教师不但要“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一口准确的书面语,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练一手过硬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还应要求他们不断钻研,迅速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并能较科学地处理教材。课堂管理能力早形成。加强课堂管理能力的培养,要求新教师作到严而有“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育为主,表扬为主,讲求实效,作到严而有“度”,既要尊重爱护学生,又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内外都要文明守纪的习惯;作到严而有“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乐学善思,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长目标早确立。新教师在优秀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两年的努力,独立上好所教学科,再经过三至四年的努力,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进而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向学科带头人的方向努力。努力实现“一年学着干,二年比着干,三年领着干”的奋斗目标。对新教师的培养重点放在指导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上。新教师要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教学方法,体会教学风格,领会奉献精神。教研组要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对子,明确师徒关系与相互职责。指导教师要为培养教师队伍后备军出力,努力带好新教师,给他们上好示范课,指导他们在业务上尽快成长;新教师应经常去听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同伴教师的研究课。9月份进行了新教师汇报课,召开新教师工作汇报会。在学校教学精彩片段评选活动中孙萍获一等奖。在学校小专题研究成果评比中孙萍、栾宁获二等奖,郭艳、陈慧琴获三等奖。

二、校本教研

1、强化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备课要做到“三结合”,即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相结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智力开发相结合,德育渗透、知识体系及心理素质相结合。加强教学月度常规检查,教务处将常规教学检查融入平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采取分学科、分小组进行,每月检查一次,将结果及时反馈到教研组,提出具体

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和提高备课水平,确保课堂教学的容量、密度和内容能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上课过程要精细、方法要灵活。要求做到“三个不”,即不上无准备、无教案的课,不上无目的、无要求的课,不上无容量、无密度的课。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感受和反应,要教得扎实,讲得到位,练得有实效。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课堂练习的训练要及时、容量要恰当。要重视基础训练,作业分层要求,抓好错题过关,提倡“小题大做”。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加强对作业的有效控制,学生作业、练习布置要科学合理,严禁乱印乱订,教务处定期检查,严格控制,重在质量,做到有效练习,练有效果。

对学生的辅导要及时、针对性要强。要求特别重视个别辅导,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宗旨。充分发挥分类辅导、分层推进的作用,为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单元测评要科学、难度要适中,要求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次数、难度、题量,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下阶段的教学工作,重在发挥测评的诊断功能,同时九年级教师要根据中考命题的情况,深入研究,把握好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语文阅读课质量,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总结阅读课程经验,推广阅读成果。尝试数学学习辅导的方法研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强英语听力与阅读训练,提高学生会话能力与阅读能力。注重理化生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九年级要制定出优生的培养方案,确保优生的突显,带动中间生大面积提升为中考打好坚实的基础。

2、落实小专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小专题研究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教学即研究,每一教学课时的完成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束,而是课堂教学新的创造的开始,是研究的开始,教室应成为研究室。每位教师要根据小专题研究的需要,按照“确立研究点——设计教学——课堂实践——反思诊断——修改提高”的程序,植根于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观测、思考、实践、研讨,逐步形成小专题成果。小专题研究与教研活动融为一体。教研活动必须与小专题研究相结合。开学期初,教研组要经过充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