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及注释、诗意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及注释、诗意
春chūn 晓xiǎo孟浩然·唐 春chūn 眠mián 不bù 觉juã 晓xiǎo , 处chù 处chù 闻wãn 啼tí 鸟niǎo 。
夜yâ来lái 风fēng 雨yǔ 声shēng ,花huā 落luî 知zhī 多duō 少shǎo。
【注释】(1)春晓:春天的清晨。
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2)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4)夜来:夜里。
【译文】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
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 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村cūn 居jū高鼎·清草cǎo 长zhǎng 莺yīng 飞fēi 二âr 月yuâ 天tiān , 拂fú 堤dī 杨yáng 柳liǔ 醉zuì 春chūn 烟yān 。
儿ãr 童tïng 散sàn 学xuã 归guī 来lái 早zǎo , 忙máng 趁chân 东dōng 风fēng 放fàng 纸zhǐ 鸢yuān 。
【注释】(1)村居:住在农村。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3)醉:迷醉,陶醉。
(4)散学:放学。
(5)纸莺:风筝。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悯mín 农nïng 李绅·唐春chūn 种zhîng 一yī 粒lí 粟sù, 秋qīu 收shōu 万wàn 颗kē 子zǐ。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注音、注释+译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注音、注释、译文)1、咏鹅【唐】骆宾王鹅é,鹅é,鹅é,曲q ǔ项xi àn ɡ向xi àn ɡ天ti ān 歌ɡē。
白b ái 毛m áo 浮f ú绿l ǜ水shu ǐ,红h ón ɡ掌zh ǎn ɡ拨b ō清q īn ɡ波b ō。
作者 简介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
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有集。
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拨:划动。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古诗赏析《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诗人把在碧波中嬉戏鸣叫的白鹅那种活泼悠然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拍案叫绝。
2、江南汉乐府江ji ān ɡ南n án 可k ě采c ǎi 莲li án,莲li án 叶y è何h é田ti án 田ti án。
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间ji ān 。
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东d ōn ɡ,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西x ī, 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南n án ,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北b ěi。
小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
小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汪伦:李白的朋友。
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4、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5、不及:不如。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疑:好像。
3、举头:抬头。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1、寻:寻访。
2、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
3、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4、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5、言:回答,说。
6、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加解释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加解释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始接触古诗词,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及其简单的解释: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月光洒在地上,如同霜一样。
诗人抬起头来仰望明月,低下头来思念远方的家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春天早晨的宁静和美好。
诗人在春天的早晨睡得很香,没有意识到天已经亮了。
周围到处都是鸟儿的叫声。
夜里听到了风雨的声音,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
3. 《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白鹅在水面上的情景。
鹅伸长脖子向天空歌唱,它的白色羽毛在绿色的水面上显得格外醒目,红色的脚掌在清澈的波浪中划动。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上鹳雀楼远眺的景象。
太阳靠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得更远,就需要再上一层楼。
5.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
农民在烈日下锄禾,汗水滴落在土地上。
而我们每天吃的粮食,每一粒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6.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升起紫色的烟雾。
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色的带子挂在山前。
水流从高处直落下来,好像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和背诵。
通过背诵这些古诗词,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
人教版语文1 6年级古诗词(带注解)
人教版语文1 6年级古诗词(带注解)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带注解)【小学一年级】第一卷:《江南》汉乐府在长江以南,荷叶可以采摘,鱼可以在荷叶间嬉戏。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王伟绘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罗斌旺《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同情农民(二)李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浪登月记(节选)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风》(唐朝):李乔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小学一年级】第二卷:《春晓》孟浩然春天睡不着黎明,鸟儿到处歌唱。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赠汪伦》李白当李白正要坐船时,他突然听到了上岸的声音。
桃花池有几千英尺深,没有王伦对我的爱那么深。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在松树下,我问男孩,他说师父出去采草药了。
就在这座山的某个地方,但深深的云层让我想知道在哪里。
《画鸡》(明)唐寅没有必要在头上砍下红色的王冠,在白雪覆盖的未来行走。
我一辈子都不敢轻率地说话。
只要我要求成千上万的家庭开门。
《静夜思》李白床前的明月被怀疑是地面上的霜。
抬起头,我看到月亮如此明亮;闭上眼睛,我的怀旧之情又来了。
《池上》白居易婴儿撑起船,把白莲花偷了回来。
我不知道把痕迹藏在哪里。
浮萍一起开放。
《小池》杨万里春天是寂静的,珍惜涓涓细流。
树荫映在水面上,喜欢细嫩的阳光。
盛开的莲花刚刚发芽;一只蜻蜓已经站在上面了。
1/9【小学二年级】第一卷:《梅花》(宋)王安石角落里有几朵梅花,只有凌寒。
我知道这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香味。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一个头发蓬乱的孩子,坐在他身旁,身上倒映着浆果和苔藓,学会了吊轮。
路人招手问问题。
他们太害怕了,不敢回应别人。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山那边的太阳闪闪发光;黄色的河水向岸边流淌。
你可以爬到更高的高度,欣赏更壮观的景色。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阳光香炉冒出紫色的烟雾,瀑布从远处悬在河边。
人教版小学1-6年级古诗词大全53首,文言文4篇带注释
人教版小学1-6年级古诗词大全53首及文言文4篇(带注释)2018年6月整理【小学一年级】上册:3首1、识字一《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 p44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第1课《画》【唐】王维 p59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第6课《静夜思》【唐】李白 p7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4首1、第4课《春晓》【唐】孟浩然 p1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第4课《村居》【清】高鼎 p1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第13课《所见》【清】袁枚 p59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第13课《小池》【宋】杨万里 p5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4首1、第4课:《赠刘景文》【宋】苏轼 p1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第4课:《山行》【唐】杜牧 p1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第25课《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p115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4、第25课《赠汪伦》【唐】李白 p11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4首1、第2课《草》【唐】白居易 p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第2课《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p6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第17课《望庐山瀑布》【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p76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第17课《绝句》【唐】杜甫诗圣p7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人教部编版1-6年级上册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 (精品)
人教版古诗文鉴赏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小学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yīqùèr sān lǐ【宋】·邵雍·【sòng 】shàoyōng一去二三里,yīqùèr sān lǐ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wǔjiā亭台六七座,tíng tái liùqīzuò八九十枝花。
bājiǔshízhīhuā【注释】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题解】这是一首儿歌。
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
“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
“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
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译诗】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
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
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画huà【唐】·王维·【táng 】wáng wéi远看山有色,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近听水无声。
jìn tīng shuǐwúshēng春去花还在,chūn qùhuāháizài人来鸟不惊。
rén lái niǎo bújīng【注释】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②惊:吃惊,害怕.【译文】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大全人教版(带译文打印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下册:《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②山东:指华山以东。
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
今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注释翻译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注释翻译赏析注释】⑴所见:看到的。
⑵骑:骑乘。
⑶振:震动。
⑷樾:林荫处。
⑸意欲:想要。
⑹捕:抓。
⑺蝉:知了。
⑻闭口:停止歌唱。
【译文】牧童骑着黄牛,在林荫处高声唱歌,歌声震动山林。
他想要抓住唱歌的知了,但突然间却停止了歌唱。
鉴赏】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看到的一幅乡村牧童唱歌的画面。
前两句描写了牧童骑黄牛在林荫处唱歌的情景,用一个“振”字,一个“樾”字,把唱歌的声音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后两句叙述了牧童想要抓住唱歌的知了,但却突然停止了歌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瞬间美好的感受和珍惜。
全诗简洁明了,语言朴实自然,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
译文】漫步在崎岖的寒山石径上,___升腾之处有人家。
停下车子,坐在枫林里享受傍晚时分的美景,霜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艳。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秋时节漫步于寒山之上的情景。
诗人以“石径斜”、“白云生处”等细节描绘了山的高远和险峻,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美景的热爱和赞叹。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译文】悠悠的秋风吹动着江面和梧桐树叶,传来寒冷的声音。
这时,我想起了离家在外的旅客的思乡之情。
我听到有儿童在夜深人静的篱笆旁抓蟋蟀,只有一盏灯亮着。
鉴赏】___以深沉的思维和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景象和人情交织在一起,展现出深刻的意境。
诗中的“萧萧梧叶送寒声”表现出深秋的凄凉,而“江上秋风动客情”则表达了旅人思乡的心情。
最后,诗人通过描写儿童抓蟋蟀和篱笆旁的一盏灯,表现出夜晚的宁静和生活的朴素,使整首诗更具有生活气息。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1)潋滟:水面波光潋滟。
(2)空蒙:山色被雨雾笼罩,看不清。
(3)西湖: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是中国著名的淡水湖泊之一。
(4)西子:杭州美女的代称。
(5)淡妆浓抹:形容山色淡雅、水色浓郁。
(6)总相宜:完全相配。
译文】湖水波光粼粼,晴空万里山峦若隐若现,雨后的山色更显得神秘莫测。
一年级上册古诗词汇总(附注释+译文)-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古诗词汇总(附注释+译文)(人教版)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①咏:指用诗词等来描写、赞美某一事物。
②项:脖子。
向天歌:指鹅朝着天空叫。
③红掌:指鹅红色的脚掌。
拨:划动。
清波:清澈的水波。
【译文】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向天空唱着歌。
洁白的羽毛在碧绿的水面上浮动着,红色的脚掌在水里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①汉乐府:指由朝廷乐府机构搜集、保存下来的汉代诗歌。
②可:适宜、正好。
③何:多么。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④戏:玩耍,嬉戏。
【译文】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莲叶多么茂盛啊!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它们一会儿在莲叶的东边嬉戏,一会儿在莲叶的西边嬉戏,一会儿游到莲叶的南边嬉戏,一会儿又游到莲叶的北边嬉戏。
画佚名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②春去:春天过去。
③惊:吃惊,害怕。
这里主要是受惊飞起的意思。
【译文】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①悯:怜悯、同情。
②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指中午。
③餐:饭食。
④皆:都。
【译文】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还在田里锄禾,汗水滴滴,落入禾苗下的泥土里。
谁知道盘子里的饭食,每一粒都包含着农民的千辛万苦。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注释】①朗月行:乐府古题。
②呼作:称作。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比喻月亮又圆又大。
③瑶台: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④青云:指高空的云。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
又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挂在高空的云上面。
人教版小学1-6年级古诗词大全(带注释)
人教版小学1-6年级古诗词大全(带注释)【小学一年级】上册:1、识字一《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第1课《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第6课《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1、第4课《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第4课《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第13课《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第13课《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1、第4课:《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第4课:《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第25课《回乡偶书》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4、第25课《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1、第2课《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第2课《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第17课《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第17课《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上册:1、第9课《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1-6年级古诗词大全(带注释)
【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1-6年级古诗词大全(带注释)【小学一年级】上册:1、识字一《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第1课《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第6课《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1、第4课《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第4课《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第13课《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第13课《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1、第4课:《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第4课:《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第25课《回乡偶书》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4、第25课《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1、第2课《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第2课《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第17课《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第17课《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上册:1、第9课《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及文言文大全含注解译文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小学一年级】上册:1、一去二三里yī qù èr sān lǐ【宋】·邵雍·【sòng 】?shào yōng ?一去二三里,yī qù èr sān lǐ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 wǔ jiā亭台六七座,tíng tái liù qī zuò八九十枝花。
bā jiǔ shí zhī huā【注释】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题解】这是一首儿歌。
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
“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
“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
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译诗】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
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2、画huà【唐】·王维·【táng 】?wáng wéi ?远看山有色,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近听水无声。
jìn tīng shuǐ wú shēng春去花还在,chūn qù huā hái zài人来鸟不惊rén lái niǎo bú jīng注词释义: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②惊:吃惊,害怕。
〖译文〗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
人教版小学1-6年级古诗词大全53首,文言文4篇带注释
人教版小学1-6年级古诗词大全53首及文言文4篇(带注释)2018年6月整理【小学一年级】上册:3首1、识字一《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 p44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第1课《画》【唐】王维 p59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第6课《静夜思》【唐】李白 p7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4首1、第4课《春晓》【唐】孟浩然 p1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第4课《村居》【清】高鼎 p1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3、第13课《所见》【清】袁枚 p59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第13课《小池》【宋】杨万里 p5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学二年级】上册:4首1、第4课:《赠刘景文》【宋】苏轼 p1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第4课:《山行》【唐】杜牧 p1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第25课《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p115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2.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4、第25课《赠汪伦》【唐】李白 p11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4首1、第2课《草》【唐】白居易 p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第2课《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p6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第17课《望庐山瀑布》【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p76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第17课《绝句》【唐】杜甫诗圣p7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加注解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加注解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需要背诵,还应该理解诗词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背景。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词,以及简单的注解,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诗词。
1. 《春晓》- 作者:孟浩然- 诗词内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注解: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诗人在睡梦中被鸟鸣声唤醒,夜晚的风雨过后,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吹落。
2. 《静夜思》- 作者:李白- 诗词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注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思念家乡的情感。
月光洒在床前,让诗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抬头看向明月,不禁想起远方的家乡。
3.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诗词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注解: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远眺,看到太阳落山,黄河流入大海的壮阔景象。
表达了诗人想要看得更远,就需要站得更高的愿望。
4. 《江雪》- 作者:柳宗元- 诗词内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注解: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雪景,所有的鸟儿都已经飞走,没有人的踪迹,只有一位老翁在江上独自垂钓,展现了一种孤独和宁静的意境。
5. 《悯农》(其一)- 作者:李绅- 诗词内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注解:这首诗通过描述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和对粮食来之不易的感慨。
6. 《绝句》- 作者:杜甫- 诗词内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注解: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远方的向往。
7.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诗词内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注解:诗人以庐山瀑布为背景,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古诗词全集-含译文及注释(可直接打印)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全集一年级(上下册)智建领航者江南汉乐府〔两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正好”的意思。
静夜思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注释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
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
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
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
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
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
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释义、译文和鉴赏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大全(带注释、译文、鉴赏) 【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 )疑:好像。
(3)举头:抬头。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鉴赏】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下册: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1.春晓:春天的早晨。
2.闻:听。
【译文】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鉴赏】《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
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
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⑪村居:住在农村。
⑫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⑬醉:迷醉,陶醉。
⑭散学:放学。
⑮纸鸢:鸢:老鹰。
纸鸢:风筝。
【译文】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
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
【鉴赏】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
后两句叙写了儿童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人教部编版1-6年级上册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优质)
人教版古诗文鉴赏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小学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yīqùèr sān lǐ【宋】·邵雍·【sòng 】shàoyōng一去二三里,yīqùèr sān lǐ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wǔjiā亭台六七座,tíng tái liùqīzuò八九十枝花。
bājiǔshízhīhuā【注释】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题解】这是一首儿歌。
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
“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
“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
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译诗】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
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
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画huà【唐】·王维·【táng 】wáng wéi远看山有色,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近听水无声。
jìn tīng shuǐwúshēng春去花还在,chūn qùhuāháizài人来鸟不惊。
rén lái niǎo bújīng【注释】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②惊:吃惊,害怕.【译文】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大全(带译文)解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大全【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②山东:指华山以东。
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
今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
小学一年级古诗及注解【人教版】
精心整理
小学一年级古诗及注解【人教版】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整理了小学一年级古诗及注解【人教版】,供大家参考。
枝。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咏鹅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睡眠舒畅,不知不觉已经天亮,醒来后听到小鸟在处处鸣唱。
昨夜风雨声一直没有停,不知道有多少花被风雨打落了呢!
村居
清
所见
清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
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举:抬
【译文】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
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
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村居高鼎.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1)村居:住在农村。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3)醉:迷醉,陶醉。
(4)散学:放学。
(5)纸莺:风筝。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所见袁枚.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小池杨万里.南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