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配筋总结原则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一、引言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是指根据力学原理和钢筋的力学性能,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布置、数量和直径的选择,以满足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并保证其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设计原则。

本文将从配筋原则、布筋原则、钢筋直径选择和钢筋数量计算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

二、配筋原则1. 按混凝土受力状态进行配筋混凝土受力状态有受拉、受压和受弯三种状态。

在受拉状态下,应在混凝土中设置纵向钢筋;在受压状态下,应在混凝土中设置箍筋和纵向钢筋;在受弯状态下,应在混凝土中设置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

2. 按构件受力状态进行配筋不同构件受力状态不同,其配筋方式也应根据受力状态进行选择。

例如,梁的主要受力状态是弯曲和剪切,因此应设置梁底部的纵向钢筋和箍筋,以增加梁的抗剪能力和抗弯强度。

3. 按钢筋的屈服强度进行配筋钢筋的屈服强度是指钢筋在拉力作用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值。

在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屈服强度,并根据其屈服强度确定配筋的数量和直径。

三、布筋原则1. 确定基本布筋基本布筋是指为满足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而必须设置的钢筋。

在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要求,确定基本布筋的位置、数量和直径。

2. 适当设置附加布筋附加布筋是指为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而设置的钢筋。

在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要求,适当设置附加布筋,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和抗裂性能。

3. 确定纵向钢筋的间距和箍筋的间距纵向钢筋的间距和箍筋的间距是决定混凝土结构强度和刚度的重要参数。

在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要求,确定纵向钢筋的间距和箍筋的间距,以满足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四、钢筋直径选择1. 根据受力状态和受力大小选择钢筋直径在混凝土结构中,不同受力状态和受力大小需要不同直径的钢筋。

在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直径。

24大梁配筋上二下三

24大梁配筋上二下三

24大梁配筋上二下三
摘要:
1.24 大梁概述
2.大梁配筋的原则
3.上二下三的含义
4.应用实例
正文:
一、24 大梁概述
24 大梁,是指在建筑结构中,宽度超过24 英尺(约7.3 米)的梁。

这类梁由于尺寸较大,其受力特性和配筋要求与普通梁有所不同。

在我国建筑规范中,对24 大梁的设计和施工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大梁配筋的原则
大梁配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梁在承受荷载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配筋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均匀分布:为了避免梁的局部集中受力,配筋应尽量均匀分布在梁的截面上。

2.足够强度:配筋的强度要满足梁的承载能力要求,以确保在承受最大荷载时不发生塑性变形或破坏。

3.考虑温度变化:在设计配筋时,要考虑到温度变化引起的梁的变形,以避免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集中。

三、上二下三的含义
“上二下三”是一种常用的大梁配筋方式。

具体来说,是指在梁的上部配
置两排钢筋,下部配置三排钢筋。

这种配筋方式能够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建筑结构中。

四、应用实例
以一座跨度为10 米的简支梁为例,根据规范要求,其上部配筋应采用直径为16mm 的钢筋,间距为200mm;下部配筋应采用直径为16mm 的钢筋,间距为100mm。

在实际施工中,还需根据梁的材料、截面尺寸、荷载等因素进行具体计算和调整。

总之,24 大梁在建筑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其配筋设计要求严格。

梁板柱配筋规范最牛总结

梁板柱配筋规范最牛总结

梁板柱配筋规范最牛总结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结构设计规范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梁板柱结构作为建筑结构中常见的组合形式,在设计和构造方面要求相对较高。

本文将从规范的角度出发,总结一下梁板柱配筋规范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梁的配筋规范1.梁的受力特点:梁一般承受弯矩和剪力,因此在配筋时需要考虑受力特点和力的传递路径。

2.梁截面布置要求:梁的截面应该布置合理,能够满足受力要求,同时尽量减小截面尺寸,提高材料利用率。

3.配筋率:梁的配筋率是指钢筋面积与截面面积的比值,一般在0.01~0.08之间。

配筋率过小会导致截面受力不均匀,配筋率过大则会浪费材料。

4. 钢筋直径和数量:梁的钢筋直径和数量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一般采用直径为12mm、16mm、20mm等。

5.最小配筋率:梁的最小配筋率是指在弯矩和剪力作用下,截面中钢筋的最小面积占截面面积的比例。

一般按规范规定的数值计算。

6.钢筋的保护层:钢筋应该与混凝土表面保持一定的间距,以提供足够的保护层厚度,防止钢筋锈蚀。

二、板的配筋规范1.板的受力特点:板一般承受弯矩和剪力,因此在配筋时需要考虑受力特点和力的传递路径。

2.板的厚度和配筋率:板的厚度和配筋率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一般来说,板的厚度越大,配筋率越小。

3. 钢筋直径和数量:板的钢筋直径和数量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一般采用直径为6mm、8mm、10mm等。

4.面筋和肋筋:板的配筋主要有面筋和肋筋两种形式。

面筋一般平行于板的一侧,用于抵抗板的弯矩。

肋筋一般垂直于面筋,用于增加板的刚度和强度。

5.钢筋的保护层:与梁相同,板的钢筋也应该与混凝土表面保持一定的间距,以提供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三、柱的配筋规范1.柱的受力特点:柱一般主要承受压力,因此在配筋时需要考虑受力特点和力的传递路径。

2.柱的截面尺寸:柱的截面尺寸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一般来说,柱的截面尺寸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3.配筋率:柱的配筋率是指钢筋面积与截面面积的比值,一般在0.01~0.08之间。

梁配筋注意事项总结

梁配筋注意事项总结

梁配筋中易错问题总结1.梁截面是否和模型中一致(注意变截面位置)。

2. 梁配筋是否满足计算结果。

3. 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

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9.2.1.3条4.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

对架立钢筋,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应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9.2.6条5.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但当梁宽较大时可以适当放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9.2.13条6.框架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当XL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也需满足此条)。

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6.3.3条(强条)7.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

梁的 抗剪配筋

梁的 抗剪配筋

梁的抗剪配筋
在结构工程中,为了增加梁的抗剪能力,通常会进行抗剪配筋,也就是在梁的截面内加入纵向钢筋以提高梁的抗剪承载能力。

抗剪配筋的设计涉及到纵向钢筋的布置和数量。

以下是一般的梁的抗剪配筋设计原则:
1. 主筋:
•通常在梁的底部(受拉区域)设置主筋,这些主筋主要用于承受弯矩。

主筋的布置应满足弯矩和抗弯需求。

2. 斜肋筋:
•为了增加梁的抗剪能力,会在梁截面内设置斜肋筋(也称为斜截肋筋或斜裂肋筋)。

这些筋一般沿着梁的倾角方
向布置,有助于阻止剪力破坏的扩展。

3. 横肋筋:
•横肋筋通常沿着梁的截面宽度方向布置,有助于增加截面的抗剪能力。

这些筋有助于抵抗横向裂缝的扩展。

4. 肢体筋:
•在梁的支座区域,可能需要增加肢体筋,以增加抗剪能力。

5. 间距和直径:
•钢筋的间距和直径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以确保足够的抗剪性能。

具体的抗剪配筋设计需要根据梁的几何形状、荷载条件、使用规范等因素进行详细计算。

建议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遵循相关的国家或地区建筑规范和设计规范,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性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和结构的力学性能,合理选择和布置钢筋,以增强其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提高整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以下将从钢筋布置准则、钢筋配筋率和悬臂梁的配筋原则三个方面来论述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

一、钢筋布置准则钢筋布置准则是指根据结构荷载和变形要求,合理地布置钢筋,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性能。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钢筋布置方法:1. 等距布置法:将钢筋等距离地布置于结构的受力区域,适用于对称荷载和没有特殊要求的结构。

2. 等面积布置法:将钢筋按一定面积比例布置于结构的受力区域,适用于有限空间和对称荷载的结构。

3. 等角度布置法:将钢筋按一定角度布置于结构的受力区域,适用于悬臂梁和倾斜结构。

4. 剪切钢筋布置法:在结构的剪力区域内布置剪切钢筋,以提高结构的抗剪能力。

二、钢筋配筋率钢筋配筋率是指钢筋与混凝土截面积之比,反映了结构受力区域的钢筋用量和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程度。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不同构件和受力要求具有不同的钢筋配筋率。

1. 梁的钢筋配筋率:一般梁的上部钢筋配筋率为1%,下部钢筋配筋率为0.5%。

在受弯构件的正截面主筋不足时,可以适当增加截面面积或增加配筋率。

2. 柱的钢筋配筋率:柱的钢筋配筋率一般为1%至4%,具体根据柱的荷载和长度来确定。

3. 框架结构的钢筋配筋率:框架结构的梁的钢筋配筋率为0.5%,柱的钢筋配筋率为1%至3%,具体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来确定。

三、悬臂梁的配筋原则悬臂梁是指只有一边支承的梁,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其配筋原则与其他构件有所不同。

悬臂梁的配筋原则如下:1. 主筋的布置:主筋应按受力需求布置在梁的受拉区域,以抵抗受力引起的弯矩和剪力。

2. 副筋的布置:副筋主要用于增加梁的受拉承载能力和提高抗剪能力,需均匀布置在梁的受拉区域。

3. 弯矩钢筋的布置:弯矩钢筋主要布置在悬臂梁的跨中位置,以抵抗产生的弯矩,应在梁端与跨中逐渐减小。

结构设计——梁配筋原则

结构设计——梁配筋原则

二.梁配筋平面图1. 梁配筋平面图的底版采用结构平面布置图,建议除板厚标注、配筋加筋、构柱编号、次梁定位、节点编号以外,其他的图层线都应与平面布置图一致。

2. 梁配筋放大原则:超静定次数越多,放大系数越小;超静定次数越少,放大系数越大。

这样,悬挑梁和单跨梁、框支梁应适当放大,大跨度梁可适当放大。

其它梁配筋可以少放大甚至不放大。

楼梯间的梯梁梯柱布置与平面输入可能有不符,楼梯边梁应考虑这些原因,适当放大。

另,注意三跑四跑楼梯,荷载不要漏3. 梁配筋尽量配一排;配筋大可考虑配两排;尽量避免在简单的梁里出现三排钢筋-----因外排钢筋更有效。

另可以定个这样的原则,梁高470以内不允许出现三排钢筋的配法。

4. 拉通筋尽量可以用小的钢筋-----应用在住宅等小跨度梁里。

多直径搭配直径差距不宜超过两级。

如果在公建、商铺等跨度较大、荷载较大的梁中,尽量用大钢筋拉通,以减少根数,达到第3条的要求。

5. 第4条拉通筋用小的时候,局部可考虑2ф16+2ф20、2ф16+4ф20这样的配法,以满足配筋要求以及第3条要求;梁端支座如果宽度240,尽量用16及以下的支座筋,满足锚固平直段0.4LaE的要求。

(LaE看《高规》6.5.5)6. 局部薄弱部位和屋面可考虑3根面筋拉通,或者局部加强。

7. 梁底筋有条件的尽量用3根,比如原来配2ф16,可考虑配成3ф14。

小梁可配成2ф14。

框架梁建议梁底不少于3ф148. 顺梁方向支座(墙、柱)宽度为240时,梁纵筋单排尽量不超过3根。

支座宽度大于梁宽不受此限制。

9. 隔墙下小梁和简支次梁,其架立筋和支座筋可用2Ф12。

局部梁支座或与剪力墙搭牢的小梁计算负筋较大,实际配筋减小时,应注意本梁的调幅以及相关搁置梁抗扭、抗弯的受力变化。

10. 注意双节点柱的计算,以及两个方向梁计算与配筋的变化,可考虑实际受弯情况和约束可能人为调整。

11. 要注意:标准层的梁高,到最上一层和最下一层(特别是下面与商铺交接的部位)是否有必要和标准层一样,这样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变截面和过小截面。

梁板柱配筋要求

梁板柱配筋要求

梁板柱配筋要求一、梁的配筋要求1.弯矩和剪力配筋:根据梁的受力情况,主筋主要承担弯矩作用,剪力筋则主要承担剪力作用。

根据受力计算,确定梁主筋和剪力筋的截面积和间距。

2.肋筋和箍筋:梁的承载力不仅与主筋有关,还与肋筋和箍筋的设置有关。

肋筋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梁的抗弯刚度和抗剪承载力,而箍筋则主要起到约束主筋和肋筋,提高梁的整体受力性能。

3.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的保护层是指钢筋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保护层的厚度应满足设计图纸和规范的要求,一般为梁宽的最小值。

4.钢筋的间距和直径:梁的钢筋间距和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要求间距不大于梁高的1/4,直径不大于梁宽的1/85.钢筋的连接和锚固:梁的钢筋连接应满足牢固可靠的要求,一般采用焊接、钢筋束或者机械连接等方式。

二、板的配筋要求1.弯矩和剪力配筋:板在竖向的弯曲和剪切力作用下,需要设置主筋来承担弯矩,剪力筋来承担剪力。

2.钢筋的间距和直径:板的钢筋间距和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要求间距不大于板厚的1/3,直径不大于板厚的1/83.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的保护层同样要满足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一般为板厚的最小值。

4.钢筋的连接和锚固:板的钢筋连接应保证牢固可靠,一般采用焊接、钢筋束或者机械连接等方式。

5.钢筋的受力构造:板的钢筋设置需要满足承载力和变形限度的要求,一般采用等距或等间距分布的方式。

三、柱的配筋要求1.纵向钢筋:柱的纵向钢筋一般采用螺旋绕筋和直筋两种形式。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纵向钢筋的间距、直径和弯起长度。

2.箍筋:柱的箍筋主要作用是约束纵向钢筋、提高柱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

箍筋的间距和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3.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柱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为柱宽的最小值,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4.钢筋的连接和锚固:柱的钢筋连接应满足牢固可靠的要求,一般采用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等方式。

5.装配式柱的配筋要求:对于装配式柱,除了以上的要求外,还需要满足模数和连接配筋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

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

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钢筋混凝土梁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承重构件之一,它承担着楼板、屋顶等各种荷载的传递和分配任务。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正确的配筋是确保梁工作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原则、方法和常见问题,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示。

首先,配筋原则是梁设计的基础。

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应满足以下要求:1)承载力要求,即梁在设计工作荷载下的强度要求;2)变形要求,即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应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3)耐久性要求,即梁的钢筋和混凝土应能够长期抵御外界的侵蚀和作用。

其次,配筋的方法有多种,但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等效受力面积法和弯矩法。

等效受力面积法是按照一定的假设条件将梁截面简化为等效受力面积,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所需的配筋面积。

而弯矩法则是根据梁截面的受力状态,通过计算梁的弯矩分布和受力计算,确定不同截面位置的配筋数量和尺寸。

在具体的配筋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受力状态,即梁在不同的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2)配筋率,即梁截面的钢筋面积与整个截面面积的比值,一般根据设计要求和构造限制确定;3)最大钢筋筋肢,即梁截面中能容许的最大钢筋面积;4)钢筋的布置和间距,即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钢筋的布置形式和间距,以保证梁的受力均匀分布和混凝土的充实程度。

此外,有一些常见的配筋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在局部受力集中的区域,如支座处或悬挑端部,需要增加配筋密度以增强承载能力;在梁的受拉区域,需要加固箍筋或绑扎箍筋以提高抗弯能力;另外,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确保钢筋的安全嵌入混凝土内部,避免出现锈蚀和腐蚀问题。

总之,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设计时,需综合考虑结构力学、材料强度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合理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只有在遵循设计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配筋计算和施工操作,才能保证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梁配筋原则总结(箴言)

梁配筋原则总结(箴言)

梁配筋原则总结
1.能放一排绝不放两排;
2.300宽以上的梁应配置4肢箍;
3.A.当梁的宽度大于400毫米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三根时,或当梁的宽度不大于400毫米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余四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B.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毫米和20倍箍筋直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毫米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各抗震等级下,均不宜大于300毫米。

4.边框梁有次梁垂直相交时,腰筋应加注N
5.纯悬挑梁不注明跨数。

5.悬挑梁端负筋至少加大一级,箍筋全加密。

6.一端与墙垂直相交,另一端不与框柱或墙平接的梁,可编为次梁,箍筋不必设置加密区。

7.梁支座筋在柱两侧宜尽量贯通。

8.主梁高跨比不宜小于1/10-1/12,次梁不宜小于1/16. 当建筑净空间使用受限、梁高取值小于经验公式时,应进行严格的刚度和强度计算、且应进行严格的刚度和强度计算、且应满足规范要求。

10.梁大垮接小垮时,小垮梁负筋宜拉通。

其余情况,除架立筋外,负筋不得随意拉通。

11.
12.新高规增加连梁最大、最小配筋率要求。

13.剪力墙结构连梁中,非抗震设计时,顶面及底面单侧纵向钢筋的最大配筋率不宜大于2.5%;抗震设计时,顶面及底
面单侧纵向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宜符合下表,不符合则按实配钢筋进行连梁强剪弱弯的验算。

14.一端与墙或柱连接、另一端与梁连接的梁,如何编号及构造。

梁配筋原则

梁配筋原则

梁配筋原则本工程为二级框架,纵筋、箍筋全部采用二级钢筋φ。

1、底筋按计算结果的0.95~1.1As配置,不要超配太多,并进行适当选筋,例如As=21cm2,可以配3φ25+2φ20(或者3φ25+2φ22),不要配5φ25。

配筋率不得大于2.5%,在计算中有部分框架梁配筋率略大于2.5%,在配筋时将之调整到2.5%以下,差额部分加到面筋上。

2、面筋按计算结果的0.95.0~1.05As配置,注意框架梁、连梁的配筋率不得大于2.5%,在计算中有部分框架梁配筋率略大于2.5%,在配筋时将之调整到2.5%以下,差额部分加到底筋上。

框架梁面筋必须25%通长,梁宽大于350mm时,至少4条面筋通长。

连梁面筋全部直通。

首层次梁中间加架立筋2φ12,二层C、D区的平台花园部分次梁至少25%通长(消防车),其它加架立筋2φ12。

3、腰筋若是构造时不标注,统一按说明要求加腰筋。

4、箍筋最小直径取φ8a、计算是按φ级钢筋、@100输入的,连梁、框架梁加密区间距取@100,注意区分连梁与框架梁,两端与墙相接且跨高比小于5一般定义为连梁,连梁箍筋全跨加密。

b、梁宽b>300mm时箍筋取4肢,b≤300mm取2肢。

c、次梁按计算结果配箍筋,例如最大处(一般在支座)Asv≤0.5cm2时则全跨φ8@200,0.5<Asv≤0.67cm2时则配φ8@150/200,依次类推。

若有较大集中力作用则全跨按最大处的计算结果通长配箍筋。

d、无集中荷载作用时框架梁箍筋间距取@100/200,有较大荷载作用时若根据计算结果@150(@200)最大处(一般在支座)能满足,则配@100/150(@100/200)。

e、框架梁、连梁的配筋率(底筋或者面筋,此配筋率为实际配筋,而不是计算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最小直径为φ10。

5、加密箍、吊筋a、框架梁一般按说明加加密箍、吊筋,集中力特别大时另外标注。

b、有集中力作用的次梁另外标注,一般6个加密箍能满足要求。

6米的承重梁的常规配筋

6米的承重梁的常规配筋

6米的承重梁的常规配筋(原创实用版)目录1.6 米承重梁的概述2.承重梁的配筋原则3.常规配筋方式4.配筋量的计算5.结论正文【1.6 米承重梁的概述】6 米承重梁,顾名思义,是一种长度为 6 米的承重结构梁。

在建筑结构中,梁是承担楼板、屋顶等荷载的重要构件,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对于 6 米承重梁的设计和配筋,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原则。

【2.承重梁的配筋原则】在设计承重梁的配筋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梁的抗弯强度:梁在承受荷载时,主要产生弯曲应力,因此需要配置足够的钢筋来抵抗弯曲应力。

(2)保证梁的抗剪强度:梁在承受荷载时,还会产生剪切应力,需要在梁的两侧配置钢筋来抵抗剪切应力。

(3)控制梁的裂缝宽度:为了保证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需要控制梁的裂缝宽度,这需要合理配置钢筋。

【3.常规配筋方式】对于 6 米承重梁的常规配筋,一般采用以下方式:(1)在梁的底部配置主筋,主筋的间距一般为 200-300mm,根据梁的荷载和梁的截面尺寸来确定主筋的直径和根数。

(2)在梁的两侧配置副筋,副筋的间距一般为 100-200mm,根据梁的荷载和梁的截面尺寸来确定副筋的直径和根数。

(3)在梁的顶部配置分布筋,分布筋的间距一般为 200-300mm,根据梁的荷载和梁的截面尺寸来确定分布筋的直径和根数。

【4.配筋量的计算】配筋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梁的荷载、梁的截面尺寸、钢筋的强度等。

一般来说,配筋量的计算需要按照设计规范进行,例如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就提供了详细的配筋计算方法。

【5.结论】对于 6 米承重梁的配筋,需要严格遵循设计规范和原则,采用合理的配筋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合适的配筋量。

新规范梁板柱配筋要求汇总

新规范梁板柱配筋要求汇总

新规范梁板柱配筋要求汇总梁板柱配筋是建筑结构中关键的一环,配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梁板柱配筋的设计与施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新规范要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配筋规范。

一、梁板配筋要求:1.梁的最小配筋率:新规范中规定了梁的最小配筋率,该值是指梁截面钢筋面积与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比值。

梁的最小配筋率要根据结构的类型和使用条件来确定,通常在1%~3%之间。

2.梁的最大配筋率:新规范中也规定了梁的最大配筋率,该值是指梁截面钢筋面积与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最大比值。

梁的最大配筋率要根据构件尺寸和受力要求来确定,一般不超过5%。

3.钢筋的最小间距:梁截面的受力性能与钢筋的间距密切相关。

新规范规定了梁中钢筋的最小间距,以确保钢筋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混凝土中。

最小间距根据钢筋直径和梁的尺寸来确定。

4.钢筋的最大间距:为了充分利用钢筋的作用,梁截面中的钢筋应尽可能均匀地分布。

新规范规定了梁中钢筋的最大间距,以避免出现钢筋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的情况。

最大间距要根据受力要求和混凝土质量等因素来确定。

二、柱配筋要求:1.柱截面尺寸:新规范规定了柱截面的尺寸范围,以确保柱的受力性能和稳定性。

柱截面的尺寸要根据受力要求和建筑结构的使用条件来确定,一般要求柱的宽度和高度比不得超过1:52.柱的配筋率:柱的配筋率是指钢筋的面积与柱截面混凝土面积的比值。

新规范中规定了柱的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要根据柱的受力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来确定,通常在0.8%~1.5%之间。

最大配筋率要根据结构形式和受力条件来确定,一般不超过4%。

3.钢筋的直径和间距:新规范中规定了柱中钢筋的直径和间距范围。

钢筋的直径要根据受力要求和柱截面尺寸来确定。

柱截面中钢筋的最小间距要保证钢筋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混凝土中,而最大间距要避免钢筋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

综上所述,新规范对于梁板柱配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干货】结构施工图梁配筋原则

【干货】结构施工图梁配筋原则

结构施工图梁配筋原则1:使用钢筋:除拉结筋采用HPB300钢筋外,所有钢筋采用HRB400钢筋,C区大跨度范围受力筋可采用HRB500钢筋。

2:梁配筋:2.1:编号顺序:先沿Y向,后沿X向;先左侧,后右侧;先下侧,后上侧。

位于同一线上的梁,按同一编号+a、b、c...,(如KL11a、KL11b)以便编辑。

2.2:拉通筋:所有框架梁均设置拉通钢筋,拉通钢筋根数同箍筋肢数,按支座筋直径拉通,若支座筋相差较大,可拉通小直径支座筋,1/3处焊接,如800宽的梁设置5肢箍,则拉通5根面筋。

所有次梁设置拉通钢筋,拉通筋根数为两根,直径同支座面筋,超过两肢箍时,设置架立筋,架立筋同下表。

2.3:铰接支座按除按拉通筋配置外,且应满足不小于底筋面积1/4;单跨简支梁支座面筋210212214210(157)310(236)210+112(270)210+114(311)212(226)312(339)212+114(380)212+116(427)214(308)314(461)214+116(509)214+118(562)注:根面筋,300、350时设三根,不小于400设四根支座面筋。

)350宽设置三肢箍。

2.4:腰筋配置:①非抗扭梁不必标注腰筋,腰筋配置详《腰筋表》;②抗扭梁应标注腰筋N***;当仅有个别梁高于1000时可采用以下简化表:2.5:箍筋配置:①箍筋原则上不标注,详《箍筋表》,但应按计算结果复核《箍筋表》配置是否满足计算要求,箍筋表仅按规范要求最小值配置;②连梁应全长加密(强条)(表中已经注明);③跨高比(净跨/梁高)不大于5的框架梁应注明箍筋全长加密;④当梁纵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最小直径为10(强条)。

2.6:跨度较大的梁应复核挠度裂缝。

2.7:梁纵筋根数:注:1、优先采用25以下的钢筋2、优先采用:"最优先单排最大放置根数"-->"次优先单排最大放置根数",实在放不下才考虑:"极限根数"。

梁配筋原则

梁配筋原则

梁配筋原则1、底筋(可适当提高)底筋按计算书配,略大于计算书,钢筋之间级差不宜大于2级,配筋率通常小于2%,2、面筋(不低于计算结果即可)底筋与面筋面积比:一级抗震0.5;二、三级抗震0.3 [除按计算确定外,还要注意的事项] 即框架梁:面筋=计算结果次梁:底筋=计算结果悬臂梁:面筋=计算结果底筋≥1/3面筋面筋≥1/4底筋底筋≥1/4面筋对于小次梁跨度Lo<3m,采用统一截面150×400,上2 12,下2 14,底筋或面筋要配三层时,宜考虑加大截面,近量避免三层的配筋。

3、架立筋(统一于说明中)选取:一、二级抗震:≥ 14;三、四级抗震:≥ 12;跨度L≥7m时,用 16;当与负筋相差不大时,拉通;架立筋配筋面积≥1/4Max(面筋,底筋)(不存在此问题)4、箍筋(统一于说明表中)纵筋配筋率ρs>2%时,提高一级直径(即直径从φ8→φ10);梁宽b<350mm时用2肢箍;b≥350mm时用4肢箍以上(含4肢箍);梁中受力处优选加密箍3φ(每边);计算结果中如G1.0以上用φ10,以下用φ85、腰筋G(统一于说明表中)[抗扭筋N]注:每侧腰筋配筋面积A s= 0.001×b×h W [hw=ho-hf(hf为楼板厚)ho=h-as《砼规》10.2.16]腰筋G与抗扭筋N布置一样,但锚固长度不一样,腰筋G为15d与抗扭筋N为Lae[G是N的构造配筋]主梁上剪力小于127 KN时该主梁不要再加吊筋, 每侧用3根附加 8双肢箍筋即可,即每根 8双肢附加箍筋能承受的集中力为:127/6=21.1)。

集中荷载处加密箍,宜优先考虑箍筋,不足时,再用吊筋。

主次梁同高或相差很小时,集中荷载主要由吊筋承担。

查看PKPM的剪力结果书,用主梁上的剪力同号相减后得的绝对值跟上表核对,查出相应的配筋。

1。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钢筋配筋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决定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还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和延性等方面。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合理的钢筋配筋原则是确保结构安全可靠的关键所在。

一、强度设计原则钢筋配筋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时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强度设计中,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遵循:1. 强度匹配原则:钢筋的抗拉强度应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相匹配。

一般而言,钢筋的强度应大于混凝土的强度,以保证在结构发生破坏时,先发生的是钢筋的屈服而不是混凝土的压碎。

2. 强度逐级递减原则:结构的不同部位受力情况不同,需要根据受力需求在相应部位设置适当的强度和配筋量。

常见的递减原则是从底部到顶部,由大到小递减。

3. 平衡原则:结构的内力应在各组件之间保持平衡,避免因配筋不均匀而导致的内力集中。

在布设钢筋时,需要根据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荷载特点,合理分配钢筋的数量和位置。

二、稳定性设计原则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发生整体或局部失稳的能力。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以下原则需要考虑:1. 拉杆效应原则:钢筋的布设应满足承受受拉力部分的需要。

通过在梁的底部设置下弯区的主筋和箍筋,实现承受受拉力、扭转力和剪力的要求。

2. 剪力加强原则:在混凝土结构中,剪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破坏形式。

为了增强结构的抗剪能力,通常在受剪部位设置适量的钢筋。

常用的方式包括设置剪力筋和剪力加固带等措施。

3. 抗折性能原则:为了提高梁的抗弯承载能力,需要合理设置梁的截面形状和钢筋布设方式。

在梁的受压区域增加受压钢筋和箍筋,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弯承载能力和延性。

三、耐久性设计原则钢筋配筋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有重要影响。

以下原则可帮助提高结构的耐久性:1. 防止钢筋锈蚀:在设计中,需考虑到结构受到潮湿、腐蚀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防止钢筋锈蚀,常规措施包括使用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钢材、合理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一、梁板柱配筋的基本原则1.承载力原则:梁板柱的配筋应满足承载力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能。

2.经济性原则: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钢筋用量,保证结构的经济性。

3.可施工性原则:配筋应符合施工工艺要求,方便施工操作。

二、梁板柱配筋的具体规范要求1.钢筋的种类和规格:(1)采用HRB或HPB等钢筋,一般为Φ6-Φ50,根据结构要求选择适当的规格。

(2)钢筋的强度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2.钢筋的保护措施:(1)钢筋应与混凝土保持足够的保护层,以防止钢筋锈蚀。

(2)钢筋与混凝土的附着性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梁的配筋规范要求:(1)梁的主筋一般布置在底面,受力方向为横向。

主筋的直径、间距和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梁的箍筋应按设计要求布置,具有足够的抗剪能力。

(3)梁的温度和收缩应力筋的布置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4.板的配筋规范要求:(1)板的主筋应按设计要求布置,在板的底面受拉区布置钢筋,便于抵消弯矩产生的拉应力。

(2)板的箍筋应按设计要求布置,具有足够的抗剪能力。

(3)板的温度和收缩应力筋的布置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5.柱的配筋规范要求:(1)柱的主筋应按设计要求布置,通常布置在柱的四个角上,具有足够的抗弯能力。

(2)柱的箍筋应按设计要求布置,具有足够的抗剪能力和抗弯刚度。

(3)柱的温度和收缩应力筋的布置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三、配筋施工质量要求1.钢筋的长度、直径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的转角、弯曲半径和锚长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钢筋的预留孔洞和穿越板缝的处理应符合规范要求。

4.钢筋的连接应牢固可靠,焊接和扭转机械连接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5.配筋的过渡和连接处应满足规范的要求,避免钢筋的净挠和局部破坏。

通过以上规范要求,能够确保梁板柱配筋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为结构的稳定和可靠提供保障,并且能够提高结构的经济性和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

梁配筋总结原则

梁配筋总结原则

梁配筋框架梁的有关规定抗震结构截面要求纵向钢筋计算要求目的:通过“强柱弱梁”措施引导框架中的塑性铰首先在梁端形成,控制梁端塑性铰具有较大的塑性转动能力,以保证框架梁端截面具有足够的曲率延性。

在确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时,可把截面内的受压钢筋计算在内。

构造要求【配筋面积】《混规》11.3.6、《抗规》6.3.3条文2【钢筋间距、直径要求】《混规》9.2.1注:条文说明【框架梁钢筋选筋直径要求】(1)应考虑在边柱内的水平端锚固长度不小于0.41 l ae,例如:边柱的边长为300,则梁上下纵筋的最大直径为16mm(2)本着经济性原则,框架梁上部贯穿钢筋尽量用小直径钢筋,例如:支座处计算值贯通筋可采用<10cm2C14;10~12 cm2C16;12~15 cm2C18;15~18 cm2C20;配筋率要求1、非抗震《混规》8.5.12、有抗震要求《混规》11.3.6《混规》11.3.7《混规》9.2.6适用于框架梁、次梁、连梁等形式的梁特别注意点铰接的次梁应当满足!!!!受扭纵筋《混规》9.2.5注:构造要求1、通长钢筋注:通长钢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至少是搭接,且两端需受拉锚固的直线钢筋。

2、钢筋直径要求《抗规》6.3.4柱截面为400*400时,钢筋直径应小于20原柱布置时应居中布置《混规》9.2.64、梁纵向钢筋连接位置图集06G901 1-1图集06G901 2-23、腰筋《混规》9.2.13受扭腰筋:《混规》9.2.5箍筋1、配置要求《混规》9.2.9梁高在150~300区间时,箍筋间距宜取150mm。

第1条第2条第3条次梁没有抗震要求,最低要求满足本条即可。

2、加密区要求《混规》9.2.13注:(1)对于300的框架梁,工程默认不论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一般取两肢箍,对于梁宽大于300的梁,一般用四肢箍。

(2)当框架等级为一级时,如梁纵筋选用C16或C14,则加密箍筋间距分别不大于84mm及96mm。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施工形式之一,其优点包括强度高、抗震性能好、耐久性强等。

配筋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构件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总结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手算的方法。

1.梁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弯矩:根据悬臂梁或简支梁的荷载情况,可以计算出梁上各截面的弯矩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荷载大小和构件的长度等因素,确定梁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弯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梁的截面图上。

2.柱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轴力:根据柱的截面尺寸和荷载情况,计算柱上各截面的轴力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轴力大小和构件的长度等因素,确定柱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柱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压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柱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柱的截面图上。

3.板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弯矩:根据板的荷载情况,可以计算出板上各截面的弯矩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荷载大小和板的长度、宽度等因素,确定板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弯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板的截面图上。

在进行配筋手算时,需要根据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计算,并遵循以下原则:保证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尽量简化施工过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配筋框架梁的有关规定抗震结构截面要求纵向钢筋计算要求目的:通过“强柱弱梁”措施引导框架中的塑性铰首先在梁端形成,控制梁端塑性铰具有较大的塑性转动能力,以保证框架梁端截面具有足够的曲率延性。

在确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时,可把截面内的受压钢筋计算在内。

构造要求【配筋面积】《混规》、《抗规》条文2【钢筋间距、直径要求】《混规》注:条文说明【框架梁钢筋选筋直径要求】(1)应考虑在边柱内的水平端锚固长度不小于l ae,例如:边柱的边长为300,则梁上下纵筋的最大直径为16mm(2)本着经济性原则,框架梁上部贯穿钢筋尽量用小直径钢筋,例如:支座处计算值贯通筋可采用<10cm2C14;10~12 cm2C16;12~15 cm2C18;15~18 cm2C20;配筋率要求1、非抗震2、《混规》有抗震要求《混规》《混规》《混规》适用于框架梁、次梁、连梁等形式的梁特别注意点铰接的次梁应当满足!!!!受扭纵筋《混规》注:构造要求1、通长钢筋注:通长钢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至少是搭接,且两端需受拉锚固的直线钢筋。

2、钢筋直径要求《抗规》柱截面为400*400时,钢筋直径应小于20原柱布置时应居中布置3、架立钢筋(一般次梁需用)《混规》4、图集06G901 1-1图集06G901 2-23、腰筋《混规》受扭腰筋:《混规》箍筋1、配置要求《混规》梁高在150~300区间时,箍筋间距宜取150mm。

第1条第2条第3条次梁没有抗震要求,最低要求满足本条即可。

2、加密区要求《混规》注:(1)对于300的框架梁,工程默认不论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一般取两肢箍,对于梁宽大于300的梁,一般用四肢箍。

(2)当框架等级为一级时,如梁纵筋选用C16或C14,则加密箍筋间距分别不大于84mm及96mm。

(≤6d)3、非加密区注意点梁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不易小于加密区的50%,但箍筋直径可以取不同值。

例如:某三级框架梁端配筋率大于2%,则加密区箍筋为C10@100(2),非加密区在满足计算要求的情况下可配C8@200(2),图中配筋方式为C10@200(2)/ C8@200(2)”。

4、箍筋肢距《混规》对于一级框架梁,梁宽取值不宜采用300mm(梁宽300双肢箍肢距不够,浪费!)梁宽≥350mm时通常采用四肢箍。

4、面积配筋率要求《混规》、弯剪扭构件的配置要求.、SATWE计算参数输入中,梁箍筋强度按三级钢,梁箍筋间距统一取100mm。

箍筋计算结果箍筋计算结果箍筋计算结果Φ6-200 (2)G Φ8-200 (2)G Φ8-200 (4)GΦ6-150 (2)G Φ8-150 (2)G Φ8-150 (4)Φ6-100 (2)G Φ8-100 (2)G Φ8-100 (4)G箍筋计算结果箍筋计算结果Φ10-200 (2)G Φ10-200 (4)GΦ10-150 (2)G Φ10-150 (4)GΦ10-100 (2)Φ10-100 (4)G配筋简图“”,其中“5”表示计算所需抗扭纵筋总面积,可配置NC14;其中“”表示梁受扭所需周边箍筋的单根钢筋面积,周边箍筋必须用C10。

附加箍筋《混规》其他1、悬挑构件《混规》箍筋要全长加密!!!!!2、简支构件3、配置表层钢筋网片《混规》、特殊构件《混规》4、扁梁理解及应用:梁配筋要求梁纵向受力钢筋1、基本要求(1)《混规》伸入支座的根数不应少于2根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距不应小于30mm和(d>20时取下部不应小于25mm和d(d>25时取d)各层钢筋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和d d 为钢筋的最大直径(2)《混规》悬臂梁应有不少于根上部钢筋伸至悬臂梁的外端(3)《混构造手册》P152纵向受力钢筋至直径通长取12~25(12一般为架立钢筋和构造钢筋)不宜大于28同一根梁内纵向钢筋直径的种类不宜多于2种等级相差不宜大于2级(4)《抗规》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柱一般用到450、500以上因此钢筋直径可以用到25注意400宽的柱梁贯通纵筋只能用到20)2、最小配筋率要求《混规》抗震框架梁、《混规》受弯构件受拉钢筋(非抗震框架梁) 三级钢(HRB400)梁最小配筋率(bh)抗震等级支座跨中<C40 C40 C45 C50 <C40 C40 C45 C50一级二级三四级非抗框3、最大配筋率要求《混规》两段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bh0)。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均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于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抗震框架梁底部和顶部均应有通长筋非抗震框架梁也考虑有) 受力筋最大面积通长筋2根14 2根16 2根18 2根20 2根22 2根25 2根18通长筋面积308 402 509 628 760 982 1232受力筋面积1232 1608 2036 2512 3040 3928 4928 4、纵筋要求(1) 《混规》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一级不应小于二三级不应小于(在支座顶面钢筋配筋量较大时应该注意检查)(2)《高规》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大于%时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梁架立钢筋《混规》架立钢筋直径跨度小于4m 时取84~6m 时取10大于6m 时取12(架立钢筋主要考虑梁多肢箍转角无受力钢筋时布置一般采用12)梁构造钢筋1、《混规》当梁端按简支计算而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面积的1/4且不少于2根(该条主要针对非抗震框架梁因为框架梁已在支座上部设置通长筋)2、《混规》梁的腹板高度不小于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的%(矩形腹板高度取h0)梁腹板构造钢筋选用表梁受扭钢筋梁受扭纵筋最小配筋率参考《混规》间距不大于200及梁短边尺寸三级钢(HRB400)梁受扭最小配筋率(bh)按T/vb=2一般不会这么大C30 C35 C40 C45配筋率% % % % 箍筋1、基本要求(1)《混规》截面大于800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的梁不宜小于6mm。

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纵向受压钢筋最大直径(2)《高规》非抗震框架梁当梁截面宽度大于400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余3根时或梁截面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2、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非抗震框架梁(1)箍筋最大间距见《混规》(2)间距调整《混规》当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并不应大于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并且直径大于18mm时(受压钢筋面积为127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 d 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抗震框架梁(1)《混规》柱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纵向钢筋最小d12 14 16 18 >18箍筋最小直径一级72 84 96(80) 100 100 10二级96 100 100 100 100 8三级96 112(100) 128(100) 144(130) 150 8四级96 112(100) 128(100) 144(130) 150 6调整(框架梁一般不这么小)梁高300 350间距75(60) (80) 《混规》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2)箍筋直径调整《混规》当两端纵向受拉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梁受拉配筋率2%的钢筋面积宽度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700 800200 12 14 16 18 20 22 24 28 32250 15 20 25 30 35 40300 18 21 24 27 30 33 36 42 48350 21 28 35 42 49 56400 24 28 32 36 40 44 48 56 64450 27 36 45 54 63 72500 30 35 40 45 50 55 6 70 80 3、加密区箍筋肢距《混规》一级不大于200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和20倍箍筋直径较大值各抗震等级下均不宜大于300(本条针对框架梁300宽框架梁可以用两肢箍大于300应做复合箍);4、箍筋最小面积配筋率《混规》梁全长箍筋面积配筋率不应大于下表(一级)、(二级)、(三四级)《混规》非抗震框架梁箍筋配筋率《混规》受扭箍筋配筋率梁箍筋面积配筋率(%) 三级钢C30,二级抗震算出箍筋As/s%) 宽度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As/s注意事项(1)框架梁指的是两端与框架柱相连以及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抗震框架梁是指即抗震(大于等于6度)又是框架梁的情况次梁以及非抗震区的框架梁都按非抗震框架梁要求走(2)多跨梁上部和下部各自的钢筋种类不宜多于2钢筋等级不宜相差2级(3)梁端的经济配筋率为%~%跨中%~%(4)挑梁底部钢筋与顶部钢筋之比也考虑满足的要求同时应加强配筋(2倍)箍筋全加密(5)梁支座负筋伸出柱边的长度为两边计算跨度较大值的1/4见101梁配筋图两端支座钢筋在跨内碰头时(<200mm)考虑贯通(6)第二排钢筋最好2根不要出现1根或者3根这样中间那根钢筋不能绑扎(7)注意顶部贯通纵筋要大于所有跨中顶部受压面积不满足时考虑原位标注(8)箍筋算法非加密区如果为则表示100范围(计算时设定为100)内的箍筋面积为691000长度范围内为690如果为3只箍则每只箍1000长度范围为230,查板宽1000mm内各种间距时钢筋截面面积表可得O6@120、O8@200、O10@300(9)构造钢筋采用腹板高度计算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T形截面取截面高度减去翼缘高度有楼板梁按T 形截面算应减去楼板厚度(10)主次梁相交有构造箍筋吊筋按计算结果走没有时图中和说明不表示(11)梁加腋按高层走非高层不加腋(12)大跨度梁考虑到挠度和裂缝要求宜将底部纵筋计算结果放大倍配筋(13)小跨度次梁由于支座为主梁顶部支座和底部钢筋尽量采用直径小的钢筋(如14)以免纵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够(11G101-1P86为1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