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企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机械企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机械企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机械设备按其作用可分为:(一)输送设备:(压缩机、皮带运输机)(二)金属加工设备:(车床、剪切机)(三)铸造设备:(四)动力设备:(锅炉、发电机)(五)起重设备:(桥式起重机)(六)冷冻设备。

(七)分离设备。

(八)成型与包装设备。

二、机械加工企业危险因素分析1、机械伤害1)本项目使用的地盘测功仪、制动试验台、轮重试验台、侧滑试验台等设备外露的运动部件,运动的工件等与人体接触,会导致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操作者不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作业场所的光线照明不良、通道不畅、地面湿滑、物品摆放杂乱等都可能会成为机械伤害事故的诱因;在运行过程中,若检测线带病运行可能造成设备事故而引发机械伤害。

此外,在对检测设备进行检修时,设备未可靠停死、刹车失灵、误操作、未可靠断电、违章送电等,设备意外启动,也会引发机械伤害。

2)机械伤害的形式有挤压、剪切、切割或切断、缠绕、吸入或卷入、冲击、刺伤或扎穿、摩擦或磨损等。

与机械相关的滑倒、倾倒和跌落也属于机械伤害的范畴。

3)汽车检测线中有大量转动设备,若其外露的转动部件、啮合部位缺乏良好的防护措施,维修、检查时违章操作,未断电或监护不力导致设备意外启动等,人触及运转部件有可能造成绞手、卷入等机械伤害事故;正常运转过程中,人员未按规定将长发束起或未按规定穿戴工作服装等,触及运转部件有可能造成卷入等机械伤害事故。

4)在检查、检修、擦拭设备时,未悬挂“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等安全标牌,工艺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正在检修的设备突然起动,有使检修人员受机械伤害的危险。

2、电气系统危害1)汽车检测线用电量大,主要用电事故的原因有:线路短路;负荷超载引起火灾;由于设备自身故障导致过热而引起火灾;设备避雷、接地不良引起雷电火灾等。

另外,误操作,以及主要电气设备(变压器、避雷器、电缆等)没有定期检查、试验、维护而使绝缘老化也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变配电室没有挡鼠板,没有防小动物网,变配电室电缆出入口没有堵塞,有可能致使小动物窜入,从而引发短路、跳闸等故障,造成突然停电事故,有引起生产装置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变压器过载或线路短路、变压器油泄漏、设备自身故障导致过热等可引起火灾;变压器避雷、接地不良可引起雷电火灾;变压器故障可造成停电导致生产失控,可能发生火灾、爆炸、泄漏中毒事故。

机械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原因分析

机械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原因分析

机械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原因分析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

所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非常重要,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本文就机械设备本身存在或潜在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作了综合分析。

1 机械设备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是不同的概念——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破坏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作用的因素。

1.1 危险因素1.1.1 直线运动的危险,机械进行单向或往复直线运动时,当人或物处在直线运动的前方而未及时躲避,就会受到运动机械的撞击或挤压。

例如行驶中的汽车、火车、车间中的刨床或天车等。

1.1.2 旋转运动的危险。

指人体或衣物卷进机械的旋转部位而引起的伤害。

例如啮合的齿轮、皮带或链条传动、砂轮、木工机械中的园锯片或木工刨等,都极容易对人造成伤害。

1.1.3飞出物击伤人体的危险。

机床上未夹紧的刀片或工件、破裂的砂轮碎块、机械加工过程中生产的金属切屑等,容易高速飞出,击伤人体。

1.1.4 非机械性的危险因素。

很多机械是以电能为动力的,所以电击伤也是一个危险因素;有的机械工作中会产生高温,会对人体造成烫、灼伤。

1.2 机械设备的有害因素1.2.1 噪声的危害。

很多机械工作时都会产生噪声,这对设备操作人员及在设备附近的人都会造成危害,影响身体健康。

1.2.2 化学物质的伤害。

有些设备工作中会产生有害或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对人或物会造成伤害。

例如内燃机的废气、发电厂排烟以及电镀过程的废液等。

1.2.3 放射线的伤害。

有些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如X射线、γ射线等。

还有的设备会产生强烈的可见光线、红外线、紫外线以及激光等,这些也能对人造成伤害。

1.2.4 粉尘危害。

在钻探、爆破、治炼、铸造以及焊接等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如防护不当,所产生的粉尘就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机械厂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机械厂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机械厂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机械厂使用量大的是起重设备、金属加工机械设备、焊接设备、探伤设备及叉车和水平运输机械等,涉及的物料大都为金属物料,机械工厂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数量一般都很少,这就意味着机械工厂易发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电离辐射、车辆伤害、粉尘危害、噪声危害、射线辐射危害等。

1 危险因素分析(1)起重伤害机械工厂在生产运行中大多使用起重机械。

起重、吊装作业频繁,所接触的物体大部分是重量达数吨以上,大而重的钢板、钢管、零部件等物件,同时起重设备的运动方向具有矢量性,即有垂直升降运动、水平搬动运动和由大、小车同时以不同运动速度构成的合成运动。

因起重负荷大,在有限立体空间范围内运动。

如操作不慎、指挥不当、起重设备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失灵或者电气系统故障等因素,都易造成作业人员的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事故比较频繁。

据统计,我国每年起重伤害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整个工业企业因工死亡总人数的12%左右。

(2)物体打击本项目主要涉及笨重的钢板、钢管等物体,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生意外、失误等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物体打击伤害。

在检修过程中业有可能发生物体意外坠落造成物体打击的可能。

水压机水压试验时,由于试验压力较大,达15MPa,若试验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高压水冲出,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及设备的损坏事故。

(3)机械伤害本项目在生产运行中使用JCOE成型机、铣边机、预弯机、扩径机、倒棱机等运动设备。

若旋转部分防护不好或者作业人员思想不集中、配合不当,在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绞、碾、刺、割、压、戳等机械伤害。

作业后产生的废料若未及时清除,有可能引起操作人员刺伤、割伤等机械伤害事故。

项目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触电、成品钢管坍塌伤人事故及使用乙炔、汽油、煤油、柴油易燃气体液体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另外二氧化碳气体、氩气气瓶、空气储罐等可能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2 有害因素分析(1)粉尘在为工件除锈时有铁锈粉尘产生;焊接工序有焊剂粉末及电焊烟尘释放到空气中,人体吸入后,对肺部有损害,可能产生焊工尘肺。

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机械危险有害因素是制约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机械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科学分类和有效控制是保障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及其控制方法。

1. 机械运动危险机械的运动是造成机械伤害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杠杆、摆轮、齿轮、皮带和链条等未加防护的旋转部件是机械运动危险的主要来源。

在机器运转时,这些旋转部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扭矩,若接触到人体,将给人造成严重伤害。

针对机械运动危险,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加装机械防护罩,将危险部位进行封装,以防工人接触到旋转部件。

2)安装安全开关,当机械运转异常或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切断电源。

2. 动力源危险机械设备的能量来自于电、气,液压等动力源,如果这些动力源控制不当,将构成动力源危险。

比如在刹车失效或电气故障的情况下,机械设备将不受控制,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

对于动力源的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正确安装和维护控制系统,确保刹车装置等关键部位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安装电气保护,在电气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断电源。

3)加强设备保养,保障设备各部位的工作状况,避免设备出现失控情况。

3. 机械振动危险机械振动是另一个常见的机械危险因素。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振动环境中,工人可能患有振动白手指、腰椎疾病等职业病。

除此之外,机械振动还可能引起设备松动和损坏等安全事故。

对于机械振动危险,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在机械设备部位加装减振器,降低振动强度,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2)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 噪声危险噪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机械危险因素。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人会受到耳朵的损伤,引起失聪等职业病。

此外,噪声还可能引起工人精神压力、睡眠障碍和情绪不稳定等。

针对噪声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对产生噪声的机械设备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工人的影响。

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从安全系统工程学的角度来看,造成机械伤害的原因可以从人、机、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人、机、环境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出现缺陷,都有可能引起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误触开关或违章开机。

操作者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或思想过紧张而发生误操作或误动作或操作者业务技术素质低,操作不熟练,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以及监督检查不够。

2.违章作业,操作者不按规程进行操作。

违章作业一般都是因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心存侥幸造成的认为一次违章不一定会造成事故。

检修、检查机械时,忽视安全措施。

在线检修时,未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未断电作业、电源处未悬挂警示牌等。

不小心进入机械危险部位或是未与操作人员联系,盲目接触机械危险部位。

3.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二、物的不安全因素
1.设计不当致机械不符合安全要求,机械故障,防护及安全装置失灵等。

2.安全防护设施不健全或形同虚设。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无安全防护设施;二是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损坏;三是解除了机械
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四是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使用安全防护设施。

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噪声干扰、照明光线不良、无通风、温湿度不当、场地狭窄、布局不合理等。

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防护技术

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防护技术

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防护技术1.粉尘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生产性粉尘还能影响某些产品的质量,加速机器的磨损;微细粉末状原料、成品等成为粉尘到处飞扬,影响环境及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控制粉尘危害可采用湿式作业,安装密闭、通风、除尘系统。

2.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原料、辅助材料、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中存在,其形态可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烟雾等形式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了解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有助于研究毒物进人机体的途径,发病原因,且便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及选择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的采样方法。

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有:采用密闭、通风排毒系统和个体防护、替代措施。

3.噪声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音或工业噪声。

噪声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工程控制、方向和位置控制、封闭、使用消声器、外包消声材料、减振、屏蔽、吸声处理、隔离作业人员、个体防护。

4.振动振动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以中心位置为基准呈往复振荡的现象。

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

振动的控制措施有:从工艺和技术上消除或减少振动源;选用动平衡性能好、振动小、噪声低的设备;基础隔振;个体防护。

5.辐射以粒子或者波的形式进行的能量传递、传播和吸收活动,称为辐射。

工业活动中的电离辐射有α、β、γ辐射及x光射线,最常见的辐射源是x 光机和用于无损测试(NDT)中的同位素。

非电离辐射主要有: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射频辐射(由无线电设备及微波设备发射)、激光。

电离辐射的控制在于对辐射源的出现和使用进行限制,在使用时要加以封闭及使用屏障。

6.高温、低温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主要是根据各地区对限制高温作业级别的规定(例如建设项目宜消除Ⅲ、Ⅳ级高温作业)采取措施。

起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起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起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起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一、起重机械故障危险因素识别起重机械故障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引发事故。

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机械故障、电气故障、液压故障等。

故障原因可能包括设备老化、超载、操作不当、维护不到位等。

这些故障可能对作业人员和设备本身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二、起重机械作业中操作不当危险因素识别起重机械作业中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常见的操作不当包括指令错误、误操作、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不当等。

这些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起重机械失控,进而引发事故。

三、起重机械作业环境危险因素识别起重机械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可能对作业人员和设备本身造成影响。

例如,地基不牢固、腐蚀性物质、高温、低温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对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这些危险因素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四、起重机械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危险因素识别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例如,疲劳驾驶、不遵守安全规程、不佩戴安全装备等都可能对作业人员和设备本身造成伤害。

这些不安全行为应当得到严格禁止,以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

五、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危险因素识别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例如,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培训不足等都可能引发事故。

这些不完善之处应当得到及时整改,以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

六、起重机械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危险因素识别起重机械在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可能存在危险因素。

例如,设计不当、制造缺陷、安装错误、改造不合理等都可能引发事故。

这些危险因素应当在各个环节得到严格控制,以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性能。

七、气候、环境等因素对起重机械安全运行造成影响的安全隐患识别气候和环境等因素可能对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例如,风力过大、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这些因素应当得到充分考虑,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

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

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引言在机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处理相关事故,对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进行分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的重要性和目的,并详细列举各类因素,以提高安全意识。

危险因素分类机械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机械伤害:机械设备的运动部分、静止部分或操作过程中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夹击、碰撞、切割、撕裂等伤害。

2.物体打击:由于物体在机械的作用下失去控制,对人体造成的冲击、砸伤等伤害。

3.触电:机械设备带电部位未采取安全措施,导致人体接触带电部位而触电。

4.噪声与振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可能导致人体听力受损和不适。

5.高处坠落:在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从高处跌落或坠落的情况。

6.机械故障:机械设备因故障而突然停机或失控,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或造成次生危害。

有害因素分类机械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噪音: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听力受损和心理压力。

2.辐射:机械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和放射性辐射,长期接触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高温与低温:机械设备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运行,可能对人体造成热损伤或冷损伤。

4.湿度:机械设备在潮湿环境下运行,可能导致人体触电或金属部件腐蚀。

5.有害粉尘与气体: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粉尘和气体,可能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机械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以下措施值得关注:1.佩戴安全设备:如耳塞、护目镜、手套、安全鞋等,以降低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的风险。

2.合理使用防护措施:如加装护罩、护栏、警告标签等,以防止机械部件对人体造成伤害。

3.加强机械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故障导致的事故。

4.噪声与振动控制:采取减振、降噪等措施,降低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5.劳动保护措施:提供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尘口罩、耳塞等,以减少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引言机械是现代生产劳动中不可缺少的设备,机械的使用为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一些机械使用不当可能会给人带来严重的伤害。

因此,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十分重要。

2.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2.1 机械动力因素机械动力因素是指机械设备在运行时所产生的能量。

例如,物体被卷入机械设备内,设备可能会对物体施加剪切力、碾压力、磨擦力、削切力、打击力等力量。

这些力量可能会对机械操作者和其它工人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对机械动力因素的控制十分必要。

2.2 机械工作面因素机械工作面是指机械设备在工作时所接触到的相关部件和材料,包括锐利的工作刀具、磨具、液压部件、轮胎、工件等。

这些物体在机械设备中工作时可能会受到损坏、变形、断裂、燃烧等影响。

这些影响不仅会危及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会对操作者和其它工人造成伤害。

因此,对机械工作面因素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2.3 机械设计因素机械设计方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的全局结构和系统性质,另一类是机械的细节结构和零部件。

对于前者,它包括机械构件的材料、制造精度、十分各系统的协调等方面;对于后者,它包括了机械活塞、刀片以及零件中螺丝、弹簧和垫圈等小配件。

机械的设计是否合理会影响机械的稳定性能,安全性等等,因此对机械设计因素进行控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4 机械操作人员因素机械操作人员因素主要是操作工人自身身体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如果操作工人疲劳、心情不好或对机械不熟悉,则可能在工作过程中犯错,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危险。

因此,需要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确保他们能在有效的保护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的基础上完成对机械的操作任务。

3.结论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这一分类的掌握,我们不仅能够充分认识到机械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还可以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在实践中,我们必须针对性的控制机械危险有害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机械运行监测,掌握机械运行状况,防止不必要的危害。

机械伤害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

机械伤害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

机械伤害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机械伤害危险因素表1.未经训练操作未经训练操作机械可能导致机械伤害、灼伤等。

当操作人员不熟悉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或不了解安全操作规程时,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如何正确操作机械,同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

2.设备维护不善设备维护不善可能导致设备故障、伤害等。

为避免这种情况,必须制定并执行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和维修。

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用手代替工具用手代替工具可能导致工具损坏、手部疼痛等。

在机械操作过程中,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手套,以保护手部免受伤害。

同时,对于用手代替工具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并纠正。

4.未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未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可能带来噪音危害、粉尘危害等。

在机械操作过程中,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护目镜、口罩和手套等,以保护操作者的健康。

同时,企业应提供必要的健康检查和培训,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5.忽视安全警示标志忽视安全警示标志可能导致误触、设备故障等。

在机械附近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危险”、“禁止触摸”等,提醒操作者注意安全事项。

同时,应加强安全巡查,防止未经允许的操作者接近机械。

6.设备设计缺陷设备设计缺陷可能导致设备结构不合理、设备故障等。

在选购机械时,应选择具有良好设计和制造工艺的设备,避免购买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械。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设计缺陷,应及时向厂家反映并配合进行改进。

7.意外启动或操作失误意外启动或操作失误可能导致设备故障、人员伤害等。

操作者在机械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疲劳和分心。

同时,应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操作者在操作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防止意外启动或操作失误的发生。

8.疲惫或注意力不集中疲惫或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导致操作失误、反应迟钝等。

操作者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机械。

机械企业(行业)常见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机械企业(行业)常见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3、正确选择刨削量。经常检查,随时修理有缺陷夹具、刀具。
4、正确装卡刀具和工件,使之牢固。
5、摇把、板子、手柄等用后及时取下。
6、不在机床工作台表面浮放工具和工件。
7、平衡摆放工具,工件。
8、与起重机司机共同遵守起重作业安全规定。
9、穿戴好防护用品。
10、提高技术和操作水平。
11、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12、常检查接地线,检查照明线,使用安全电压。
4
镗床
1、滑块楔铁、刀杆顶丝销子松动,转动的偏心盘滑动、刃具飞出,镗杆有突出螺钉伤人。
2、工作台未开到机床中心位置,有关人员未站在安全位置,回转台转动工件时挤伤人。
3、螺栓、压板、垫铁、方箱等摆放位置不当,坠落伤人。
4、未穿防护鞋,脚的防护失效易被砸伤。
1、按规定使用防护罩。
2、认真检查已淘汰有缺陷的砂轮。
3、正确安装砂轮。
4、正确选择磨削量和行程速度。
5、及时检查设备,排除故障。
6、正确装卡工件。
7、不使用有缺陷的胎具、顶尖。
8、不在工作台表面浮放工具和工件。
9、要平衡地摆放工具,工件。
10、与起重机司机共同遵守起重作业安全规定。
11、经常检查接地线,检查照明线,使用安全电压。
11、操作不当,产生不安全隐患。
12、机床接地不好,照明灯线裸露,未采用安全电压,易造成触电伤害。
1、正确使防护用品,严禁戴手套操作和手拿棉纱操作。
2、不准在加工过程中测量工件、拆卸工件、擦轼机床及用手清理铁屑。
3、正确掌握进给量。
4、认真检查,及时淘汰有缺陷夹具,刀具。
5、正确装卡刀具和工件。
6、不在机床工作台表面浮放工具和工件。
机械企业(行业)常见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机械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引发事故原因的分析

机械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引发事故原因的分析

机械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引发事故原因的分析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

所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非常重要,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本文就机械设备本身存在或潜在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作综合分析。

1 机械设备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是不同的概念——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破坏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作用的因素。

1.1 危险因素
1.1.1 直线运动的危险,机械进行单向或往复直线运动时,当人或物处在直线运动的前方而未及时躲避,就会受到运动机械的撞击或挤压。

例如行驶中的汽车、火车、车间中的刨床或天车等。

1.1.2 旋转运动的危险。

指人体或衣物卷进机械的旋转部位而引起的伤害。

例如啮合的齿轮、皮带或链条传动、砂轮、木工机械中的园锯片或木工刨等,都极容易对人造成伤害。

1.1.3飞出物击伤人体的危险。

机床上未夹紧的刀片或工件、破裂的砂轮碎块、机械加工过程中生产的金属切屑等,容易高速飞出,击伤人体。

1.1.4 非机械性的危险因素。

很多机械是以电能为动力的,所以电击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机械加工危险、危害因素与控制措施

机械加工危险、危害因素与控制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机械加工危险、危害因素与控制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5 页机械加工危险、危害因素与控制措施(1)机械伤害。

由于设备旋转部位(齿轮、联轴节、工具、工件等)无防护装置或失效、人员操作不当等可能导致发生切伤、割伤、卷入等伤害;由于设备维护不良、工件装夹不牢固等操作失误,造成工件、工具或零部件飞出伤人:由于设备之间的距离或与墙、柱的距离过小,活动机件运动时造成人员挤伤;由于切削加工时长屑未断屑或短屑防护不当造成割伤或崩伤;冲剪压作业时由于防护装置失灵、手误人冲剪压区等造成伤手事故;机械设备上的尖角、锐边等可能引起划伤;检修过程中防护措施不到位,人员配合失误,未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等,可能导致碰伤、划伤、砸伤。

(2)触电。

由于设备漏电,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电位联结等)或措施失效,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等,可能导致人员触电。

(3)起重伤害。

由于起重设备质量缺陷、安全装置失灵、操作失误、管理缺陷等因素均可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4)火灾。

机械设备使用的润滑油属于易燃物品,在有外界火源作用下可能引起火灾;由于电气设备故障、电线绝缘老化、电气设备检查维护不到位第 2 页共 5 页等还可能引起电气火灾。

(5)车辆伤害。

(6)噪声。

(7)振动。

(8)高处坠落。

2.金属切削机床的安全防护装置(1)防护罩(隔离外露的旋转部件)/防护网(防止人体通过)。

(2)防护挡板:隔离磨屑、切屑和冷却润滑液,避免其飞溅伤人。

(3)防护栏杆:防工作台往复运动时伤人。

(4)保险装置和控制装置。

超负荷保险装置:工作中发生超负荷情况时使机床停止运行。

行程限位装置:当工作台到达预定位置时,用档块或行程限位器压下行程开关,工作台就自动停止或返回。

顺序动作连锁装置:控制各运动按顺序进行,上一个动作未完成前,下一个动作不能进行。

机械行业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机械行业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机械行业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机械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两大类不安全因素。

一类是机械危害,包括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危害;另一种称为非机械危害,它包括了电气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危害、温度危害等。

在机械行业,存在以下主要危险和危害:(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造成的伤亡事故。

不包括起重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

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超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重物)、打击等造成的伤害。

(5)、触电:包括各种设备、设施的触电,电工作业的触电,雷击等。

(6)、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

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伤害:包括火灾造成的烧伤和死亡。

(8)、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

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9)、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筑物坍塌等。

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0)、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1)、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接触引爆物体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等)、。

机械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引发事故原因的分析(标准版)

机械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引发事故原因的分析(标准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机械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引发事故原因的分析(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机械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引发事故原因的分析(标准版)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

所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非常重要,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本文就机械设备本身存在或潜在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作综合分析。

1机械设备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是不同的概念——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破坏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作用的因素。

1.1危险因素1.1.1直线运动的危险,机械进行单向或往复直线运动时,当人或物处在直线运动的前方而未及时躲避,就会受到运动机械的撞击或挤压。

例如行驶中的汽车、火车、车间中的刨床或天车等。

1.1.2旋转运动的危险。

指人体或衣物卷进机械的旋转部位而引起的伤害。

例如啮合的齿轮、皮带或链条传动、砂轮、木工机械中的园锯片或木工刨等,都极容易对人造成伤害。

1.1.3飞出物击伤人体的危险。

机床上未夹紧的刀片或工件、破裂的砂轮碎块、机械加工过程中生产的金属切屑等,容易高速飞出,击伤人体。

1.1.4非机械性的危险因素。

很多机械是以电能为动力的,所以电击伤也是一个危险因素;有的机械工作中会产生高温,会对人体造成烫、灼伤。

1.2机械设备的有害因素1.2.1噪声的危害。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机械行业是一个行业类别众多、设备品种繁杂、工种以及涉及的加工技术关联到机械力、热力、电力、光、化学、粉尘、有毒成分等众多因素,危及操作者或有关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下尝试列举机械行业部分分行业的危险源如下:一、金属切削机床产生的危险源(车、铣、磨、刨、镗等):1、直线运动的危险:由机械的往复或接近对人身造成伤害,如刨床、内外圆磨床的往复运动、铣床的升降运动等;旋转运动的危险:机械的旋转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如机床的主轴、卡盘、丝杆,磨削的砂轮,切削刃具---钻头、铣刀锯片等在旋转时伤人;2、静止危险:人接触或与静止的设备产生相对运动,如被设备的尖锐部位或部件划伤、撞伤;3、飞出物击伤:a,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具、工件、破碎的砂轮在高速旋转中飞出伤人;b,飞出的金属切屑:如连续的或破散飞出的切屑飞出伤人;4、机械加工中的烫伤:高温金属切屑对人体的烫伤;5、切屑对眼睛的伤害:切屑高速飞入眼中造成伤害;6、机械加工中的电气伤害。

二、钣金机械产生的危险源(冲、剪、压设备):1、冲、剪、压设备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运转失灵;2、冲、剪、压设备未设计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设计不合理;3、冲压模具对操作者的伤害:模具开合时,未能防止操作者手或人体一部分进入模具之间,可能造成伤害;4、冲压工件飞边对操作者的伤害:划伤;5、剪板机及其他设备的传动带、飞轮等运动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6、剪板机脚踏开关误操作:剪板机一般由二人同时操作,脚踏开关易误操作造成人体肢体、皮肤等伤害。

7、冲压,特别是高速冲产生的高分贝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8、冲、剪、压设备使用中的电气伤害。

三、铸造过程的危险源:(造型、熔炼、落砂清理)1、造型中起重、运输的起重伤害、机械伤害;2、铸造设备对人体的伤害:包括撞伤、旋转部件将人体卷入(如混砂设备隔离罩电气连锁装置失灵或设计不合理);3、铸造过程中的电气伤害;4、造型中粉尘伤害造成的矽肺、尘肺等职业病;5、造型中的噪声伤害;6、熔炼过程现场的金属、焦炭及其他辅助材料的运输、起重、堆放、破碎加工中造成的事故伤害;7、铸造熔炼过程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水蒸气等对人体的伤害8、铸造熔炼过程中熔炉高温对炉前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9、铸造熔炼过程中高温对浇注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10、落砂清理过程中的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11、落砂清理过程中的粉尘造成的矽肺等职业病;12、落砂清理过程中飞砂对人眼、皮肤的伤害等。

机械加工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机械加工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机械加工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机械加工设备是高效生产的关键设备,能够完成许多工业制造任务。

然而,与此同时,机械加工设备也带来了相应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显著增加了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难度和工作强度,也增加了事故和疾病的风险。

本文将对机械加工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可能的危害性。

一、机械加工设备的物理危险物理危险是指由于机械加工设备的构造、运行和使用方式而引起的危险。

这类危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机械部件的旋转和运动:许多机械设备在操作时会产生旋转和运动,这将带来不小的危险。

例如,旋转的机械部件可能会使人受伤或造成严重的割伤和挤压,也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2.高温和高压:许多机械加工设备使用极高温度和压力。

在使用中,这些温度和压力可能会瞬间释放,危及人员安全。

例如,锅炉、压力罐和熔炉等设备会产生高温高压,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起爆炸事故。

3.机械设备的噪声:高噪声对人员的听力、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引起听力下降、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紊乱等疾病。

二、化学危害化学危害主要指机械加工设备使用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机械加工设备在操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少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比如气体、液体或固体会在工作环境中释放出来,极易危害工人的健康甚至致命。

常见的化学危害物质有:1.重金属:许多工业生产中使用的重金属,如铬、铅、铜、锌等,都是有害物质。

这些重金属一旦被人体摄入过多,将导致健康损害或中毒。

2.有机化合物:许多机械加工设备使用的有机化合物,如涂料、溶剂、油漆等,也容易形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极易造成中毒。

3.卤素元素化合物:卤素元素化合物是化学物质的一种类型,如氯气、氢氟酸等,在工作环境中容易释放出来,对人体危害很大。

三、电气危险电气危险主要指与机械加工设备使用的电流有关的危险。

机械产品的电气危险包括电击、电焊火花、电短路等,即使使用低压电流的机械设备,也有可能对人员造成危险。

机电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机电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机电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机电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对工人和设备造成危害和伤害的各种因素,如机械设备的工作压强、高温、高噪声、机械冲击、静电等。

了解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可以有效地应对和预防这些危险因素,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机电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机械危险因素机械危险因素是指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运转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伤害因素。

如机械设备上的旋转轴、带齿轮、传动带、链条、飞轮等零部件可能在运转中产生的旋转、推挤、撞击等因素,从而造成机械危险。

机械设备的危险源主要包括机械缺陷、设备故障、机械损坏、不安全操作等,使用机械设备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步骤,同时也需要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2. 电气危险因素电气危险因素是指在电气设备运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伤害因素,如电击、电火花、静电等,伤害严重程度与电流大小直接相关。

因此,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要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步骤,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和保护设施,并确保电气设备的地线接地正常,并注意维护设备的绝缘性能。

3. 化学危险因素化学危险因素主要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例如化学物质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眼睛灼痛、呼吸困难等健康问题,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使用化学物质时,必须要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步骤,使用符合标准的化学品和化学设备,并确保对化学品进行正确的储存和处理。

4. 辐射危险因素辐射危险因素是指放射性物质和非电离辐射等各种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辐射危险因素可引起疾病、遗传损伤和癌症等。

因此,在使用辐射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步骤,掌握正确的防护技能和防护设施,确保正确的使用辐射设备,避免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5. 环境危害因素环境危害因素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噪声、耗能等情况。

如工业废水、废气、噪声、震动、辐射等,这些危害因素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机械制造业危害因素

机械制造业危害因素

“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工艺,均存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同时机械制造业涉及范围广泛,产业工人队伍庞大,因此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日益突出。

那么,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危害因素有哪些?又该该如何防治?危害因素机械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铸造工艺、锻压工艺、热处理工艺、机械加工工艺(钻、铣、镗、车、刨、磨等)、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焊接与气割工艺、涂装工艺和组装。

铸造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等。

模样制造、铸件的落砂与清理过程中产生型砂尘,浇注过程中产生金属烟尘.用树脂做胶黏剂制芯时可接触酚、甲醛和氨;煤炉作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在震实、压实等机械设备运行中产生噪声、振动。

砂型和砂芯烘干设备、合金熔炼设备、浇筑过程中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采用高频感应炉或微波炉加热时产生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

锻压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振动、高温与热辐射.锻造炉、锻锤工序中加料、出炉、锻造过程可产生金属粉尘、煤尘和炉渣尘等.燃烧锻炉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镁件时可产生氧化镁烟.冲床、剪床可产生高强度噪声,一般为脉冲式噪声.加热炉产生高温与强辐射热.热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噪声、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

在渗碳、渗氮等过程中产生,如氮化过程产生氨气、氢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在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噪声。

各种加热炉和被加热的工件会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高频电炉运行时产生高频电磁场。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化学毒物。

工艺过程中通常产生酸雾、碱(硫酸、盐酸、磷酸、氢氧化钠、二氧化氮、铬酸盐),有些工艺会使用氰化物、镍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氧化锌、氯化物、苯、二甲苯、乙二醇等化学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备按其作用可分为:(一)输送设备:(压缩机、皮带运输机)(二)金属加工设备:(车床、剪切机)(三)铸造设备:(四)动力设备:(锅炉、发电机)(五)起重设备:(桥式起重机)(六)冷冻设备。

(七)分离设备。

(八)成型与包装设备。

二、机械加工企业危险因素分析1、机械伤害1)本项目使用的地盘测功仪、制动试验台、轮重试验台、侧滑试验台等设备外露的运动部件,运动的工件等与人体接触,会导致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操作者不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作业场所的光线照明不良、通道不畅、地面湿滑、物品摆放杂乱等都可能会成为机械伤害事故的诱因;在运行过程中,若检测线带病运行可能造成设备事故而引发机械伤害。

此外,在对检测设备进行检修时,设备未可靠停死、刹车失灵、误操作、未可靠断电、违章送电等,设备意外启动,也会引发机械伤害。

2)机械伤害的形式有挤压、剪切、切割或切断、缠绕、吸入或卷入、冲击、刺伤或扎穿、摩擦或磨损等。

与机械相关的滑倒、倾倒和跌落也属于机械伤害的范畴。

3)汽车检测线中有大量转动设备,若其外露的转动部件、啮合部位缺乏良好的防护措施,维修、检查时违章操作,未断电或监护不力导致设备意外启动等,人触及运转部件有可能造成绞手、卷入等机械伤害事故;正常运转过程中,人员未按规定将长发束起或未按规定穿戴工作服装等,触及运转部件有可能造成卷入等机械伤害事故。

4)在检查、检修、擦拭设备时,未悬挂“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等安全标牌,工艺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正在检修的设备突然起动,有使检修人员受机械伤害的危险。

2、电气系统危害1)汽车检测线用电量大,主要用电事故的原因有:线路短路;负荷超载引起火灾;由于设备自身故障导致过热而引起火灾;设备避雷、接地不良引起雷电火灾等。

另外,误操作,以及主要电气设备(变压器、避雷器、电缆等)没有定期检查、试验、维护而使绝缘老化也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变配电室没有挡鼠板,没有防小动物网,变配电室电缆出入口没有堵塞,有可能致使小动物窜入,从而引发短路、跳闸等故障,造成突然停电事故,有引起生产装置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变压器过载或线路短路、变压器油泄漏、设备自身故障导致过热等可引起火灾;变压器避雷、接地不良可引起雷电火灾;变压器故障可造成停电导致生产失控,可能发生火灾、爆炸、泄漏中毒事故。

3)电缆、电力输送线以及各种机泵的电动机(包括配套的启动柜),当存在设备选型不当、材质不合格、安装质量不好,以及电缆沟被车辆压坏等情况时,能发生短路或漏电,或由于电负荷过载,均能导致电气设施过度发热,引发电器、电缆的绝缘材料或附着物(如油脂、有机易燃物等)着火而发生火灾。

埋地电缆如果在地面没有明显标示,动土时没有电气人员配合,就容易造成电缆短路,发生事故。

电气设备或线路的原因如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散热不良或使用不当等,会引发火灾。

4)电动机过负荷运行;金属物体及其他固体掉进电动机内造成绝缘受损;绕组受潮、高压击穿绝缘、电动机接线处各接线点接触不良或松动时;电动机单相运行、接触电阻过大或轴承过热、电动机的引线不牢,熔断器过大及其配电设施不符等,均有可能引起电器火灾或触电事故。

3、噪声。

1)本项目的噪音主要是地盘测功仪、制动试验台、轮重试验台、侧滑试验台、各种机、泵等转动设备。

噪声会引起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疾病,噪声同时干扰、影响信息的交流,导致操作失误率上升。

2)在满足工艺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并增设消音装置,在项目设计中采用隔音处理降低噪音。

通过厂区围墙、道路两旁、厂前区与生产区之间设置的绿化带,减少噪音对厂界以外的影响4、火灾爆炸、中毒、粉尘有害因素分析如工人违规操作、车间通风不良或设备有缺陷可能发生火灾、中毒、爆炸事故。

如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

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若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防护用品选型不对或失效,当发生有毒气体超标时,都有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如果工作环境通风不良,人员长期在有毒物质浓度超标的环境中作业,粗放操作,则易造成人体的慢性中毒。

车间的等工序,会产生大量粉尘,如不重视通风和个人有效防护会给职工造成尘毒危害。

5、起重伤害车间使用起重设备,未经有关部门检验,未取得设备运行许可证;作业人员未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就投入运行;没有保证正确安装和试车;没有严格遵守“十不吊”;没有做好起重机及其辅助设施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定期小修、中修和大修;以及超载起重,交叉作业均可发生起重机伤害事故。

6、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1)若通向高处平台的斜梯和平台栏杆未按照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制造、安装,造成强度不够、扶手、踏板不符合要求,可能会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2)操作人员上班时注意力不集中,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可能会不慎跌落3)不遵守有关登高作业的安全规定,未佩戴相应的防护设施,可能会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4)高处作业时工具材料上下投掷、交叉作业时,不设置牢固的隔离设施或明显标志等,容易发生物体打击伤害。

5)如防护栏杆下部未按照《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GB4053.3-1993的要求设置挡板,可能会致使物件从底部滑落,造成物体打击伤人事件。

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见图1-2机械伤害防护措施1.采用本质安全技术(1)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

在不影响预定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应尽量避免设计成会引起损伤的锐边、尖角以及粗糙的、凸凹不平的表面和较突出的部分。

金属薄片的棱边应倒钝、折边或修圆,可能引起刮伤的开口端应包覆。

(2)安全距离的原则。

利用安全距离防止人体触及危险部位或进入危险区,是减小或消除机械风险的一种方法。

在规定安全距离时,必须考虑使用机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有关人体的测量数据、技术和应用等因素。

(3)限制有关因素的物理量。

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根据各类机械的不同特点,限制某些可能引起危险的物理量值来减小危险。

例如,将操纵力限制到最低值,使操作件不会因破坏而产生机械危险;限制运动件的质量或速度,以减小运动件的动能;限制噪声和振动等。

(4)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对预定在**环境中使用的机器,应采用全气动或全液压控制系统和操纵机构,或“本质安全”电气装置,也可采用电压低于“功能特低电压”的电源,以及在机器的液压装置中使用阻燃和无毒液体。

2.限制机械应力机械选用材料的性能数据、设计规程、计算方法和试验规则,都应该符合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专业标准或规范的要求,使零件的机械应力不超过许用值,保证安全系数,以防止由于零件应力过大而被破坏或失效,避免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控制连接、受力和运动状态来限制应力。

3.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用以制造机器的材料、燃料和加工材料在使用期间不得危及面临人员的安全或健康。

4.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在机械设计中,通过合理分配人机功能、适应人体特性、人机界面设计、作业空间的布置等方面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提高机器的操作性能和可靠性,使操作者的体力消耗和心理压力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小操作差错。

5.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典型的危险工况有意外启动、速度变化失控、运动不能停止、运动机器零件或工件飞出、安全装置的功能受阻等。

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各种作业的操作模式或采用故障显示装置,使操作者可以安全进行干预的措施,并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机构启动及变速的实现方式。

机构的启动或加速运动应通过施加或增大电压或流体压力去实现,若采用二进制逻辑元件,应通过由“0”状态到“1’’状态去实现;相反,停机或降速应通过去除或降低电压或流体压力去实现,若采用二进制逻辑元件,应通过“1”状态到“0”状态去实现。

(2)重新启动的原则。

动力中断后重新接通时,如果机器自发启动会产生危险,应采取措施,使动力重新接通时机器不会自行启动,只有再次操作启动装置机器才能运转。

(3)零部件的可靠性。

这应作为安全功能完备性的基础,使用的零部件应能承受在预定使用条件下的各种干扰和应力,不会因失效而使机器产生危险的误动作。

(4)定向失效模式。

这是指部件或系统主要失效模式是预先已知的,而且只要失效总是这些部件或系统,就可以事先针对其失效模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关键件的加倍(或冗余)。

控制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可以通过备份的方法,即当一个零部件万一失效,用备份件接替以实现预定功能。

当与自动监控相结合时,自动监控应采用不同的设计工艺,以避免共因失效。

(6)自动监控。

自动监控的功能是保证当部件或元件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减弱或加工条件变化而产生危险时,以下安全措施开始起作用:停止危险过程,防止故障停机后自行再启动,触发报警器。

(7)可重编程序控制系统中安全功能的保护。

在关键的安全控制系统中,应注意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储存程序被有意或无意改变。

可能的话,应采用故障检验系统来检查由于改变程序而引起的差错。

6.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是通过采用安全装置、防护装置或其他手段,对一些机械危险进行预防的安全技术措施,其目的是防止机器在运行时产生各种对人员的接触伤害。

防护装置和安全装置有时也统称为安全防护装置。

安全防护的重点是机械的传动部分、操作区、高处作业区、机械的其他运动部分、移动机械的移动区域,以及某些机器由于特殊危险形式需要采取的特殊防护等。

采用何种手段防护,应根据对具体机器进行风险评价的结果未决定。

安全防护装置必须满足与其保护功能相适应的安全技术要求,其基本安全要求如下:(1)结构的形式和布局设计合理,具有切实的保护功能,以确保人体不受到伤害。

(2)结构要坚固耐用,不易损坏;安装可靠,不易拆卸。

(3)装置表面应光滑、无尖棱利角,不增加任何附加危险,不应成为新的危险源。

(4)装置不容易被绕过或避开,不应出现漏保护区。

(5)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使人体各部位(特别是手或脚)无法接触危险。

(6)不影响正常操作,不得与机械的任何可动零部件接触;对人的视线障碍最小。

(7)便于检查和修理。

二、事故案例分析戴手套操作机器伤手2002年4月11日下午5点40分左右,船体设备操作者宋某开动三辊卷板机为钢板卷制弧型,船体联谊队刘某配合作业。

在卷制过程中,联谊队工人刘某卷制弧度过大,便用左手拿样板准备对照测量,宋某此时将卷板机停了下来,但卷板机由于惯性继续在转,这时钢板突然动了一下,左手食指远端被带进卷板机,左手食指远端挤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