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在品德和日常生活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惯。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他人。

课程内容与要求1. 课堂活动- 研究品德故事和优秀人物的榜样故事,培养正直诚实、守纪守法的品质。

- 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和分享精神。

- 进行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家庭作业- 家长配合完成作业,加强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 完成与品德与生活相关的作业,加深对道德与生活的理解与应用。

3. 主题研究- 研究关于环保、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研究社交礼仪和互助关爱,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4. 实践活动- 参观社区、市区等地方,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参与公益活动,如捐款捐物、义务劳动等,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

评价标准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发展将通过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 日常行为表现评价,包括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参与实践活动的程度和表现评价,包括实践活动参与度、表现等。

3. 考试评价,包括针对品德与生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考试评估。

系统推行为了有效推行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培训师资,确保教师具备相关知识和教学能力。

2.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 加强家校合作,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发展。

以上为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概述。

希望这些标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总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分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与方法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三)知识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最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新课程标准

最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新课程标准

最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新课程标准该文档旨在介绍最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的新课程标准。

以下是其主要内容:一、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惯- 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 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二、课程内容1. 道德与生活道德与生活- 研究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包括尊重他人、奉献和互助等- 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如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坚持等2. 人际交往与情感教育人际交往与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如友善、宽容和关爱等- 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沟通、合作和感恩等3. 思维品质与创育思维品质与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等-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问题解决和实践探索等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利用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道德问题2.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3. 情景模拟情景模拟- 通过模拟真实情景,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实际应对能力四、评价方法1. 日常表现评价日常表现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如言行举止和态度等,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2. 案例分析评价案例分析评价- 根据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解答,评价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五、研究要求- 学生要保持积极主动的研究态度,关注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 学生应当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并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探索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新课程标准的概要介绍。

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和教师的指导。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其基本理念分别是:《品德与生活》基本理念《品德与社会》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

3.要诊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要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3.教育的基础性与有效性是本课程的追求。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要努力体现以上的课程特点和基本理念。

为了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课程理念、实施要求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有关课堂教学建议,提出以下实施细则。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

教学准备要求做到以下6条:第1条学习课标。

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思路,把握教材的内在结构,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钻研教材。

通读《品德与生活(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

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与目标。

了解学生。

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保护童心,有效地开展教学。

第4条制定计划。

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

整体设计、规划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与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协调后,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5条开始备课。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基本理念诠释
一、生活是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途 径
●思想品德在本质上不是形而上的抽象的教条, 而是对与儿童生活密切相联的各种情境和事件的 浓缩和概括。这些情境和事件都蕴含了丰富的道 德内涵。 ●在生活中,儿童将逐步形成对各种事物和现象 的价值判断,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情 感、道德意志以及自觉的道德行为。 ●以生活为途径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没 有淡化或消弱德育的功能,反而极大地提高了德 育的实效性。
课程实施建议
1、把握课标精神,树立新课程理 念下的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 2、实践课程标准,探索品德生活 教育的优良途径和课堂教学策略 3、优化课程资源,注重实践与体 验,提高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 和实效性 4、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促 进经验交流与共享
谢谢大家 !
●四个层面的生活分别有侧重地体现了 不同的教育价值 健康安全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生活教 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愉快积极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生活教 育和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侧重反映了 社会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侧重反映了 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 (参看课标)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 它是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思想品德、 自然(或科学)、社会课程和活动课 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新 的课程。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并非传 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程,其中,品 德与生活课程它兼具品德教育、科学 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 价值;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品德教育 和社会教育的双重价值。
二相关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1课程设置状况品德课程与社会课程科学课程与生活课程在内容上分别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复生活教育不被重视致使生活课程很少开设或形同虚设2课程实施状况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强调学生对教条式内容的识记忽视了学生经验与体验的获得其实一说到传统很多人想到落后其实我告诉你我们餐饮现在已经不落后了因为我们现在有了很时髦的武器

三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三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三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目标本文档旨在为三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制定标准,以帮助学生发展良好品德和实用生活技能。

品德研究目标1.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态度,树立良好的品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公正和诚实,建立正直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培养学生的关心他人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生活技能研究目标1. 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如整理书包、排队等。

2. 培养学生的健康与安全意识,了解基本急救知识和消防常识。

3. 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惯,如饮食健康和个人卫生等。

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内容1. 品德研究- 尊重他人:研究如何尊重他人的观点、文化背景和隐私。

- 诚实守信:研究诚实与守信的重要性,并掌握说实话和履行承诺的能力。

- 合作与沟通:研究如何与他人合作、倾听和表达观点。

- 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2. 生活技能研究- 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常见的生活任务,如整理书包和保持个人卫生。

- 健康与安全:研究基本的急救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了解常见的安全风险。

- 日常生活惯:培养良好的饮食惯、睡眠规律和个人卫生惯等。

- 环境保护:研究如何节约能源、减少废物和保护环境。

教学方法1. 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课程内容,提升实践能力。

2.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让学生互相帮助、分享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

3. 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和竞赛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品德和生活技能。

4. 视频教学: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视频,让学生以视听方式研究相关知识和技能。

请注意:本文档为初步设想,请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修改和补充,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学生的实际受益。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涵盖了学生的学术能力,更关注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生活素养。

通过这一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对各种挑战。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知识,更是在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生活技能。

在这个课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

这包括了诸如诚实、守时、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品德素养,以及解决问题、批判思维、沟通能力等生活技能。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一课程,学生可以在学校和社会中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更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术知识,更需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生活技能,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更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生活素养。

通过这一课程,学生可以成为有品德、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教师也需要在实施这一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更多有品德、有担当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也逐渐受到关注。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生活新课程标准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围绕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标准。

首先,小学品德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传统的美德故事以及身边的榜样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讲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德的力量,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其次,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生活实践性的课程或活动,如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同时,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如科技发明、文化创作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此外,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课堂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尊重他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志愿者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需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对于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标准,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为未来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全体教师和学校能够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品德与生活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素养,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健康心理的公民,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首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校应当通过课程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珍视自然,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自律和坚韧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

学校应当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再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校应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学会有效应对挫折和压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最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应当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热情,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健康心理的公民,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素质和生活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12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012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部分前言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

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品德与社会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的制定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就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1.1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品德教育,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辨是非,学会尊重他人,培养爱心和奉献精神,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1.2增强社会责任感品德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人生观,培养公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

1.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品德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道德品质、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习方法、身心健康等方面取得全面的提高。

三、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2.1立足国情和时代特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国家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和教育方针政策,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使之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2科学性和系统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科学、系统,注重课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确保学生在不同学段不同阶段的素质教育能够有机衔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2.3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4注重多元化和灵活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多元化和灵活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创新,使之符合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实验稿的课程内容和设置3.1课程设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应当包括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素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使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能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1、国内外学者从哪三种视角来界定有效教学?2、用“三有论”的观点来描述一下“有效教学”。

3、界定“有效教学”的内涵,必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4、有效教学的内涵是什么?5、什么是高效教学、低效教学、无效教学、负效教学?6、学生要具备哪两个前提条件才能促成有效教学的产生?7、在有效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哪两个特征?8、在有效教学中,教学中介应具备哪两个特征?9、有效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行为特征是什么?10、有效教学的积极意义有哪些?11、探寻有效教学策略的原则。

12、有效备课有哪些基本要求?13、为什么确立教学目标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14、课堂教学的预设,可以采用哪些方法?15、简述于漪老师倡导的“三备法”的基本内容。

16、怎样做才能提高集体备课的时效性?17、课后反思记录哪些内容?18、有效指导的本质及有效指导的特征是什么?19、教学中的有效指导具体包括哪些教学行为?20、有效提问应遵循的标准、操作技巧有哪些?21、什么是有效互动?有效互动具有什么样的特征?22、课堂中师生和生生的哪些行为表现属于无效互动的范畴?23、有效管理包括哪三个层面的管理?什么是有效的课堂管理?24、实施有效管理的课堂管理策略有哪些?25、课堂练习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26、选择具体的教学策略时,要着重考虑哪几个因素?27、“有效”的教学策略必须满足哪三个基本条件?28、什么是教学智慧?有效形成自己教学智慧的渠道是什么?29、有效教学评价的对象有哪三类?30、叶澜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提出的“五个实”是什么?31、什么是说课?说课可以从几方面着手展开?32、评课时应该把握哪三点?33、什么是教师的“教育机智”?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处理的技巧有哪些?34、怎样撰写教学日记?注意哪些原则?35、为什么要进行教师合作?如何进行教师合作?36、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指什么?37、课程结构的均衡化有哪三方面的任务?38、新课程体系依据课程内容的抽象程度,安排了哪三类课程?39、为了加强综合性,新课程体系采取了哪三个方面的做法?40、新课程体系的选择性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41、课程综合化的途径是什么?学科教学的综合化有哪两种渠道?42、“回归生活”的学科教学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和要求?43、什么是综合课程?44、综合课程所采用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哪些?4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4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什么?47、国家指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四大内容领域是什么?48、教育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怎样管理?49、什么是研究性学习?50、反思性教学有哪几个主要特征?1、国内外学者从哪三种视角来界定有效教学?答:第一从教师教学行为的角度来看质量的高低。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部分前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为了提高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部分前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为了提高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

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

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三、设计思路(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参见下图)。

(二)课程结构框架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1.讨论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

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资料调查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儿童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儿童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通过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

调查活动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

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

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5.操作性、实践性活动这类活动包括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的劳动本领等方面的活动。

小实验、小制作等类型的活动可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作为课后的实践或专题活动进行。

饲养、栽培等活动一般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应加强过程指导,并可与班级、学校的其他活动配合进行。

6.教学游戏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

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

7.参观访问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

如参观烈士陵园、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以及各种社会设施,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

可在了解家乡的变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培养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应用这种活动形式。

8.欣赏这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

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儿童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

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利用雪景、星空、春色等来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儿童通过讲述同学的优点或自己的成长来欣赏自己和同学的进步等等。

9.练习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儿童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正确的阅读姿势或刷牙方法,自己整理书包等。

10.讲故事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

作为教学活动的讲故事可有多种形式,如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把讲故事与角色表演相结合;举行“故事大王”演讲会等。

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儿童能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理。

11.讲授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

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分了解儿童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儿童积极性的方法。

(五)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二、评价建议本课程的评价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一)评价的特点1.过程化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化──主体多样化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角度多样化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尺度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重视质性评价“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视对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二)评价方法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