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opal讲义毒气泄漏事故
印度博帕尔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漏事故分析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漏事故分析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4年12月4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Bhopal,Indian)的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CH3NCO,,简称MIC)毒气泄漏事故,造成12.5万人中毒,6495人死亡、20万人受伤,5万多人终身受害的让世界震惊的重大事故。
MIC是生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中间体。
甲氨基甲酸萘酯是一种杀虫剂。
MIC极不稳定,需要在低温下贮存。
博帕尔的MIC贮存在两个地下冷冻贮槽中,第三个贮槽贮存不合格的MIC。
博帕尔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建设过程正处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时期,80年代因为对杀虫剂的需求减少,UCIL装置关闭。
三个MIC贮槽的进料是用带氮气夹套的不锈钢管从精制塔送来,并用普通管道将其送到甲氨基甲酸萘酯反应器,在反应器上装有安全阀。
不合格的MIC循环至贮槽,含MIC的废物送至放空气体洗涤器(VGS)被中和。
每个MIC贮槽都有温度和压力显示仪表,以及液位指示和报警,如图7-1。
MIC贮槽上装有固定的水监视器和致冷单元。
当VGS中有大量释放时可使用燃烧系统,VGS和燃烧系统的排放高度为15~20m。
1984年6月不再使用贮槽的致冷系统,而且把致冷剂放出。
1984年12月停止生产MIC,而且裁员50 9/5。
1984年12月2日,第二班负责人命令MIC装置的操作工用水清洗管道。
在操作前应该进行隔离,但被忽略了;而且几天前刚进行了检修,加上其他可能性,冲洗水进入了其中一个贮槽。
23时贮槽的压力在正常范围,23时30分操作工发现MIc和污水从MIc贮槽的下游管道流出,O时15分贮槽的压力升至206.84kP孙(30 psi),几分钟后达到379·21kPa(55 psi),即最高极限;当操作工走近贮槽时,他听到了隆隆声并且感受到贮槽的热辐射;在控制室操作工试图启动vGS系统,并通知总指挥;当总指挥到来时命令将装置关闭;水喷淋系统已打开但只能达到15m的高度,MIC的排放高度为33m。
危化品事故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分析

危化品事故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分析危化品事故是指由于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运输、储存、处理等环节出现的意外事件,其后果严重且难以修复。
这些事故对人身安全、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避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从过往的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并进行案例分析。
1. 案例一:Bhopal化工厂泄漏事故(1984年)1984年,印度Bhopal城市的化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该化工厂生产磷酸甲酯,当时由于厂区内部操作不当导致甲酯泄漏,形成了毒性气体云,并迅速蔓延至城市。
这场事故造成了超过3800人死亡,近5万人受伤,许多人遭受了严重的长期健康问题。
经验教训:a. 事故责任:该事故暴露了化工企业过度追求利润而忽视安全的问题。
企业应当承担起事故发生后的相应责任,并进行全面的赔偿。
b. 泄漏应急措施:该化工厂在泄漏事故发生后没有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控制,导致事故后果更加严重。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持续的培训和演练。
c. 泄漏预防措施:化工企业应加强装置设备和操作工艺的改进,确保化学品的泄漏几率降到最低,同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2. 案例二: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2015年)2015年,中国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造成了至少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这起事故引发了巨大的材料损失和环境污染,并引起了社会对于危险品仓储和运输管理的关注。
经验教训:a. 违规储存:该事故揭示出危险品仓库的违规储存问题,货物的储存符合规范和安全要求非常重要。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危险品仓库的检查和监管,并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b. 培训与安全意识:事故中涉及的企业人员缺乏安全培训和危险品知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不足。
企业需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c. 相关法规修订:该事故促使政府加强危险品运输和仓储管理的法规修订,加强对企业的审核和核准程序,确保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3. 案例三: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化工厂泄露事故(2014年)2014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乙烯基氰胺泄露事故,导致数万人民众的自来水受到严重污染。
印度博帕尔泄漏事故分析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漏事故分析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4年12月4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Bhopal,Indian)的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CH3NCO,,简称MIC)毒气泄漏事故,造成12.5万人中毒,6495人死亡、20万人受伤,5万多人终身受害的让世界震惊的重大事故。
MIC是生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中间体。
甲氨基甲酸萘酯是一种杀虫剂。
MIC极不稳定,需要在低温下贮存。
博帕尔的MIC贮存在两个地下冷冻贮槽中,第三个贮槽贮存不合格的MIC。
博帕尔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建设过程正处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时期,80年代因为对杀虫剂的需求减少,UCIL装置关闭。
三个MIC贮槽的进料是用带氮气夹套的不锈钢管从精制塔送来,并用普通管道将其送到甲氨基甲酸萘酯反应器,在反应器上装有安全阀。
不合格的MIC循环至贮槽,含MIC的废物送至放空气体洗涤器(VGS)被中和。
每个MIC贮槽都有温度和压力显示仪表,以及液位指示和报警,如图7-1。
MIC 贮槽上装有固定的水监视器和致冷单元。
当VGS中有大量释放时可使用燃烧系统,VGS和燃烧系统的排放高度为15~20m。
1984年6月不再使用贮槽的致冷系统,而且把致冷剂放出。
1984年12月停止生产MIC,而且裁员50 9/5。
1984年12月2日,第二班负责人命令MIC装置的操作工用水清洗管道。
在操作前应该进行隔离,但被忽略了;而且几天前刚进行了检修,加上其他可能性,冲洗水进入了其中一个贮槽。
23时贮槽的压力在正常范围,23时30分操作工发现MIc 和污水从MIc贮槽的下游管道流出,O时15分贮槽的压力升至206.84kP孙(30 psi),几分钟后达到379·21kPa(55 psi),即最高极限;当操作工走近贮槽时,他听到了隆隆声并且感受到贮槽的热辐射;在控制室操作工试图启动vGS系统,并通知总指挥;当总指挥到来时命令将装置关闭;水喷淋系统已打开但只能达到15m的高度,MIC的排放高度为33m。
案例分析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故2讲课文档

管理 层面
第二十四页,共24页。
培训 方面
减裁 员工 安全 认知
维护 维修
应急 效率
缩短员工培训由 6个月减至15天
不设班组主管,领班由三 人减至1人 , 操作工由 12减至 2名。 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与抢 险救灾的能力,对产品的 认识不够
减少工艺设备的维护与维 修(包括关键安全设施)
如:
第六页,共24页。
第六页,共24页。
(1)缩短员工的培训时间。最初的人事政策,要求聘请受过高等教育并获 得学位者担任操作员,并为他们提供长达6个月的脱产培训。为了节约成本,
工厂放弃了这一政策,将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由6个月减少至15天。
(2)减少员工数量。原本每个班组有1名班组主管、3名领班、12名操作工 和2名维修工,后来减至1名领班和6名操作工,不再设班组主管。
事故前,储罐内MIC的实际温度约为15~20℃(环境温度); 蒸气量超过洗涤器洗涤能力200倍。
火炬系统正处于维修当中,没有燃烧。
第十页,共24页。
第十页,共24页。
12月3日凌晨00时15分,储罐内压力迅速升高,有人在工 艺区内发现了泄漏出的MIC。于是,一名操作人员前往 现场查看,他听到储罐内发出隆隆声,并感受到来自储 罐的辐射热,他立即尝试启动洗涤器,但没有成功。
由于政治等各种原因,1980年公司决定由一名印度本地员工接替厂 长职务。新厂长有很好的财务背景,但是对于安全和生产知之甚少。 从1982年起,由于干旱等原因,印度国内市场对于该工厂的产品需求减少,1983 年工厂的销售额下降了23%。在本次事故发生之前,由于市场需求疲软, 工厂停产了6个月。期间,工厂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节约成本,诸
艺系统分开了。另一项安全设施是喷淋水系统,在3日凌 晨1时,操作人员启动了喷淋水,但是最高只能喷到 离地面15m处,而泄漏的MIC蒸气达到了离地面50m
印度Bhopal毒气泄漏事故

西维因生产工艺
原料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 甲胺 Monomethylamine (MMA) 氯Chlorine (Cl2) 萘酚 Alpha-Napthol (AN)
工艺路线
CH3NH2+COCL2
CH3N=C=O+2HCL 异氰酸甲酯 氯化氢
O
OH
甲胺
光气
O—CNHCH3
事故经过
养,储槽的温度计及压力表一直不正常, 操作工都怀疑仪表的真实性。 23时,操作工发现槽内压力已达到 0.75Kg/cm2,未检查原因,也没有汇报领 班。事实上,此时透气管上的排气压力阀 已打开了, MIC 已经过VGS向空中排放。 23时30分,操作工发现MIC贮槽的下 游管道有MIC气体逸出,并有黄水流出, 23时45分 ,报告了领班,领班没有立即派 人调查泄漏的原因并采取措施。
事故后续
• 联合碳化公司不单没有作出妥善的事故应 急及善后处理,反而逃避责任. • 经过五年的诉讼,联合碳化公司最终在89 年与印度政府达成协议,支付了4亿7千万 美元的赔偿费. • 每个受害人只拿到370至533美元的赔偿费, 还不够支付伤者5年的医疗费用. • 美孚石油公司为1989年阿拉斯加瓦尔迪兹 石油漏油事件支付了50亿美元惩罚性赔偿 金,美孚公司为清洗每一只被石油污染的水 獭花费940美元.
CH3N=C=O +
异氰酸甲酯
a-萘酚
胺甲萘
更好的工艺路线
OH
+ COCL2 a-萘酚 O O—C—CL + CH3NH2
氯甲酸萘酯
O
O—C—CL + HCL 氯甲酸萘酯 O O—CNHCH3 + HCL 氯化氢
Bhopal事故

印度Bhopal化学品泄漏 (para.16)1984年12月3日发生在印度博帕尔的甲基异氰酸酯(methyl isocyanate,以下简称MIC)泄漏事故,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工业安全事故。
MIC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化学品,在事故过程中,从一个储罐泄漏了约25t MIC,造成大量人员和牲畜死亡,具体的死亡人数难以统计。
有报道指出,当地80万人口中有约20万人暴露于有毒气体中,并且在事故发生后的两天内,约有5000人死亡,最终总的死亡人数可能有2万人,另外有6万余人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印度政府在1991年公布的一份报告称,本次事故导致了3800多人死亡和11000余人残疾)。
一、事故背景事故工厂隶属于联合碳化公司(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在印度的一家合资公司,即联合碳化印度有限公司,联合碳化占该公司50.9%的股份。
当时,联合碳化公司是财富500强企业之一,也是仅次于杜邦和道化学(Dow Chemical)的世界第三大化学公司(本次事故后,联合碳化公司被拆分,其中部分被道化学兼并)。
事故工厂始建于1969年,从1980年起生产杀虫剂西维因(SEVIN)。
MIC是生产该杀虫剂的一种中间产品,它是一种挥发性的、有毒和易燃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57.05,室温时为无色液体;沸点39.1C,20℃时对水的相对密度为0.96,蒸气压为6.0kPa;能与水发生放热反应。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规定的8h允许暴露极限浓度是0.047mg/m3。
工厂投产初期,联合碳化总部委派了一名有良好安全意识和操作经验的雇员担任厂长,并且实现了50万人工时无误工事故的优良安全纪录。
由于政治等各种原因,1980年公司决定由一名印度本地员工接替厂长职务。
新厂长有很好的财务背景,但是对于安全和生产知之甚少。
从1982年起,由于干旱等原因,印度国内市场对于该工厂的产品需求减少,1983年工厂的销售额下降了23%。
印度博帕尔泄漏事故分析ppt课件

结果
对生产的影响:事件发生后, 印度政府下令 关闭了这家工广, 并派警察接管。同时下令 全国以甲基异氰酸酯为原料的农药停止生产,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也命令设在世界各地以 甲基异氰酸酯为原料的工厂停止生产
管理 层面
培训 方面
减裁 员工
安全 认知
维护 维修
应急 效率
缩短员工培训由 6个月减至15天
不设版组主管,领班由三 人减至1人 , 操作工由 12减至 2名。 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与抢 险救灾的能力,对产品的 认识不够
减少工艺设备的维护与维 修(包括关键安全设施)
MIC泄露2h才拉响警报, 其泄露持续了45至60min
二、事故起因
直接 丙原烯因酸
原因
(1)总公司负责安全卫士的主管分析,事故原因 是贮罐中注入了1000-2000磅的水,水与异氰酸激 烈反应产热,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
主环要氧 原丙因烷
(2)印度中央调查局和中央邦首府警察当的调查 认为,造成贮罐内温度、压力增高的原因是工厂将 原设计中,互不连通的安全阀排气孔总管与工艺排 气孔总管用软管连通,致使异氰酸甲酯贮罐进水, 引起化学反应。而对于1982年5月该厂安全检查中 发现的隐患没有采取改进措施,仅有的安全防护设 施并没有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解决了“应该去做”的问题,紧接着的问题是“如何去做”
为了防止灾难性的事故,工厂需要做好管理与技术两个方面的 工作:一是需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系统;二是管理人员、工程师 及操作和维修人员需要具备必要的技术能力。
案例分析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故讲义 PPT

(5)应急反应低效率。在该工厂,少量得泄漏
早已司空见惯,而且储罐上得压力计早先已经出现 故障,操作人员不再相信它们得结果。事故发生之 初,工厂操作人员忽视了所发生得泄漏,在发现泄漏 2h后才拉响警报。MIC得泄漏持续了约45~ 60min,在这期间,居住在工厂周围得许多人,因为眼 睛与喉咙受到刺激从睡梦中惊醒,并很快丧失了生 命。
重气扩散
2008年10月08日,因安徽司机赵师傅疲劳驾驶,装有29吨浓硝酸得槽罐 车转弯时撞到护栏侧翻,顿时,黄雾弥漫,硝酸泄漏了。事发杭甬高速公 路宁波段塘出口处。
3、造成事故严重后果得因素
(1)工厂位置不合适。工厂建造在城市近郊,离火车站 只有1km,距工厂3km范围内有两家医院。
(2)未按本质安全得原则进行工厂设计。根据“本质安 全”得原则,宜尽量采用无毒或毒性小得化学品替代 毒性大得化学品,MIC就是该工厂生产工艺过程中得 中间产物,在工厂设计阶段,可以考虑其她工艺路线 以避免产生如此毒性得中间产物;当时,已有两家类 似得工厂采用了其她替代得工艺路线,从而成功地避 免了在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MIC。
(6)管理层缺乏安全意识。工厂得管理层为了
节约成本,不惜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就是导致一系 列不安全条件与不安全行为得重要原因。
4、事故启示
(1)管理层对于安全得认可就是实现工厂安全得根本 前提。管理层得认可不仅利于落实日常得安全管理, 也就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得重要推动力。就实现安 全无事故得目标而言,如果没有管理层得承诺,再好 得管理系统与技术能力都没有现实得意义。
技术层面
安全 原则
冷却 系统
厂址 设计
安全 设施
未按本质安全的原则进行设计 操作,有毒中间品替代,储量 过大。
冷却系统不足,出事时 一套处 于检修状态,而另一套不够用
Bhopal毒气泄漏事故课件PPT

环境与生态影响
空气污染
泄漏的有毒气体对空气造 成了严重污染,影响了周 围地区的空气质量。
水污染
有毒物质流入地下水和其 他水源,对水体造成了严 重污染。
土壤污染
有毒物质散播到土壤中, 对土壤造成了长期污染和 生态破坏。
社会与经济影响
社会恐慌
事故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恐慌,人 们对化学工厂的安全问题产生了
• 尽管救援人员采取了多种措施,但由于毒气泄漏量巨大,加上当时的技术条件 限制,毒气仍然对博帕尔市及周边地区的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统计,事 故造成数千人死亡,数万人受伤,其中许多人后来因中毒后遗症而死亡。
• 事故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了长期的影响,许多地区至今仍受到污染和生态 破坏的困扰。
03
事故发生后,印度政府和国际社会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和解 决这一事故带来的影响。
事故概述
01
02
03
04
事故地点
印度比哈尔邦的联合碳化物公 司下属的农药厂。
事故时间
1984年12月3日凌晨。
事故原因
工厂管道出现裂痕,导致有毒 气体泄漏。
事故后果
大量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对 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了长期影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和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 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企业社会责任的反思
强化企业道德责任
企业应强化道德责任,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要 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
公开透明运营
企业应公开透明地运营,及时披露环境影响和安 全生产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响。
02
bhopal毒气泄漏事故经过
事故发生时间与地点
案例分析 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故讲解

1.事故背景 事故工厂隶属于联合碳化公司(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在 印度的一家合资公司,即联合碳化印度有限公司,联合碳化占 该公司50.9% 的股份。
事故工厂始建于 1969年,从1980年起生产杀虫剂西维因 (SEVIN )。
投产初期由联合碳化总部委派了一名有良好安全意识和操作经 验的雇员担任厂长,并且实现了 50万人工时无误工事故的优良 安全纪录。
9
12月3日凌晨00时15分,储罐内压力迅速升高,有 人在工艺区内发现了泄漏出的 MIC 。于是,一名操 作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他听到储罐内发出隆隆声, 并感受到来自储罐的辐射热,他立即尝试启动洗涤 器,但没有成功。
凌晨00时45分,储罐超压、安全阀起跳,随即大量 MIC 泄漏到周围环境中。在 2h内,约25t MIC 进入 大气中,工厂下风向 8km 内的区域都暴露在泄漏的 化学品中,短时间内造成周围居民大量伤亡。事故 发生后,应急反应系统没有有效运转,当地医院不 知道泄漏的是什么气体,对泄漏气体可能造成的后 果及急救措施也毫不了解。
3
甲基异氰酸酯性质简介:
名 称:甲基异氰酸酯,又称为异氰酸甲酯,简称 MIC (methyl isocyanate )。 分子式:CH 3NCO ,分子量 57.06。 物理性质 :沸点39.1℃,蒸气密度 1.42,蒸气压 46.39kPa (348mmHg 20 ℃)。 化学性质 :容易与包含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如胺、水、醇、 酸发生反应。与水反应生成 甲胺、二氧化碳 ;在过量水存在时 , 甲胺再与 MIC 反应生成 1,3-二甲基脲 ,在过量MIC 时则形成 1,3,5三甲基缩二脲。这二个反应均为 放热反应 。遇碱分解。 燃爆特性 :闪点< -15℃(闭杯),爆炸极限 5.3% ~26% ,自燃点 534℃。 毒理学性质 :本品属剧毒化学品。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 (OSHA )规定的 8h允许暴露极限浓度是 0.047mg/m 3。
印度Bhopal毒气泄漏事故(1984-12-3)

印度 Bhopal
整个城市的慌乱景象就象是一 场科学幻想小说中的梦魇,许 多人被毒气弄瞎了眼睛,许多 人在逃命的途中即倒在路旁死 去,尸体成堆。
印度 Bhopal —事故后果
事故发生后,地下储气罐中的剧毒气体异氰酸甲脂由于压力 过大泄漏,阵阵毒气向市区扩散。
当天早晨,已有269人中毒身亡,3000头牲畜倒毙,几千人失去 知觉送往医院抢救.农药厂在漏气后几分钟关闭设备,但30吨 毒气已经弥漫于城市上空,全市80万人口中至少有60万人受 到影响,其中12.5万人中毒,今后将有更多的人死亡,5万多人 可能终生失明。
事实上,当晚的惨剧只能说是灾难的开始。联合碳化公司 在意外发生之后不单没有作出妥善的事后处理,反而尝试 逃避意外造成的人命伤亡及污染环境的责任。 经过五年的法庭诉讼的争论,联合碳化公司最终在89年与 印度政府达成协议,只付出了4亿7千万美元,就解决了所 有的民事追讨费用。
印度 Bhopal —事故后果
陶氏化学公司不单买入联合碳化公司的资产,其实亦承继 它的债务,换言之陶氏化学公司对博帕尔灾难的受害人必 须付上责任。
O
OH
甲胺
光气
O—CNHCH3
CH3N=C=O +
异氰酸甲酯
a-萘酚
胺甲萘
更好的工艺路线
OH
+ COCL2 a-萘酚 O O—C—CL + CH3NH2
氯甲酸萘酯
O O—C—CL + HCL
光气
氯甲酸萘酯 O
氯化氢
O—CNHCH3 + HCL
甲胺
胺甲萘
氯化氢
印度 Bhopal -MIC性质
M I C 危险性
印度 Bhopal
中海油印度博帕尔事故教育PPT

人口密集区
人口密集区
一、事故单位简要情况
• 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UCIL)始建于1969年,开始主要从中间体甲基异氰酸酯(MIC)由联合碳化公司美国工厂进口。1979 年建成了MIC生产装置。
•
•
生产工艺简介:
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采用的是由一甲胺、光气制取MIC的经 典方法:一甲胺和光气按比例混合,分别预热后进入反应器, 在高温和高压下合成得到MIC,通过精制,储存在专门罐区内。 储罐内的MIC再输送到农药生产装置,与1-萘酚等物料反应得到 西维因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启示
印度博帕尔事故
事故简要情况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的中央联邦首府博帕尔的美国联
合碳化公司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有近40吨剧毒的甲基异氰
酸酯(MIC)及其反应物在2小时内冲向天空,顺着每小时7.4公里 的西北风,向东南方向飘荡,刹时间毒气弥漫,覆盖了相当部分
市区(约64.7平方公里)。
事发后短短几天之内造成3000多人死亡,5万多人双目失 明, 15 万人受伤害。有 20 多万人受伤需要治疗。孕妇流产、 胎儿畸形、肺功能受损者不计其数。截至 2004 年,死亡人数 已升至20000人,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危险化学品事 故。事故的影响至今未能完全消除。
事故发生时风向
人口密集区
2.建立和切实执行工艺系统的变更管理制度,严肃对待工艺系统和操作/维 修程序的变更。 工艺系统的重要安全设施之所以存在,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工艺意图,不 能随意取消或绕过它们;如果确实需要这样做,应事先按照变更管理程序的要 求,对新的做法进行必要的危害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落实必要的安全措施。
五、事故启示 2、就工艺安全而言: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漏事故分析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漏事故分析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4年12月4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Bhopal,Indian)的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CH3NCO,,简称MIC)毒气泄漏事故,造成12.5万人中毒,6495人死亡、20万人受伤,5万多人终身受害的让世界震惊的重大事故。
MIC是生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中间体。
甲氨基甲酸萘酯是一种杀虫剂。
MIC极不稳定,需要在低温下贮存。
博帕尔的MIC贮存在两个地下冷冻贮槽中,第三个贮槽贮存不合格的MIC。
博帕尔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建设过程正处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时期,80年代因为对杀虫剂的需求减少,UCIL装置关闭。
三个MIC贮槽的进料是用带氮气夹套的不锈钢管从精制塔送来,并用普通管道将其送到甲氨基甲酸萘酯反应器,在反应器上装有安全阀。
不合格的MIC循环至贮槽,含MIC的废物送至放空气体洗涤器(VGS)被中和。
每个MIC贮槽都有温度和压力显示仪表,以及液位指示和报警,如图7-1。
MIC贮槽上装有固定的水监视器和致冷单元。
当VGS中有大量释放时可使用燃烧系统,VGS和燃烧系统的排放高度为15~20m。
1984年6月不再使用贮槽的致冷系统,而且把致冷剂放出。
1984年12月停止生产MIC,而且裁员50 9/5。
1984年12月2日,第二班负责人命令MIC装置的操作工用水清洗管道。
在操作前应该进行隔离,但被忽略了;而且几天前刚进行了检修,加上其他可能性,冲洗水进入了其中一个贮槽。
23时贮槽的压力在正常范围,23时30分操作工发现MIc和污水从MIc贮槽的下游管道流出,O时15分贮槽的压力升至206.84kP孙(30 psi),几分钟后达到379·21kPa(55 psi),即最高极限;当操作工走近贮槽时,他听到了隆隆声并且感受到贮槽的热辐射;在控制室操作工试图启动vGS系统,并通知总指挥;当总指挥到来时命令将装置关闭;水喷淋系统已打开但只能达到15m的高度,MIC的排放高度为33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聆听!
Bhopal毒气泄漏事故
Bhopal is a city in the center of Indian. The city was known as the "City of Lakes "
Bhopal Capitol of Madhya Pradesh
UCIL and Its product
the pesticide Sevin.
O
O—CNHCH3
胺甲萘(Sevin)
UCIL's process route
target product:Sevin
CH3NH2+COCL2
CH3N=C=O+2HCL
used by Nazi to kill jews
CH3N=C=O +
MIC(异氰酸甲酯)
December 2,1984
To VCS
RWH Line
To VGS and FVH
FVH Line
Jumper Line
跨线
MRS MIC 反应系统 RVVH 泄压阀排放口 PVH 工艺阀排放口
VGS 尾气洗涤塔 FVH 火炬排放口
水进入的路线
这里必须
To
设置盲板
VCS 让水进入的阀门
PI
N2 头道隔离阀 安全阀
In 1969, the Union Carbide India Limited(UCIL)
factory was established near Bhopal. 50.9% was
owned by Union Carbide Corpration (UCC ) and
49.1% by various Indian investor. UCIL produced
PI 爆破片 40 PSI
来自制冷系统 来自MIC精馏系统
水 来源 区域
Quench-Filter pressure safety valve lines (at ground level)
PhosphenSetrippin- g Still Filt-eprressure safety valve lines (at ground level)
O
OH
O—CNHCH3
Sevin
Property of MIC
Boiling point: 39℃ Melting point: -45℃
Vapor Density: About twice as heavy as air
React with water, and produce heat
Flamable
Another route O
OH
O—C—C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COCL2
+ HCL
O O—C—CL
+ CH3NH2
O O—CNHCH3
+ HCL
plant's location near a densely population area
flare tower scrubber
40 tons
refrigeration system
Water Drain
制冷单元
储T罐anNk oN.o6.16010
至反应器调节装置
混凝土地下坑
Educator
最后水进入罐
Closed
Over 500,000 people were exposed to poisonous gas. 15000 people died an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ere injured. The people of Bhopal are still suffering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dis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