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经典曲目观后感
昆曲观后感
昆曲观后感引言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曲艺的代表,在很多人心中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和魅力。
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昆曲演出,深深地被其艺术魅力所吸引。
以下是我对于这场演出的观后感。
演出内容这次昆曲演出的主题是《牡丹亭》,该剧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浪漫爱情悲剧,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演出以原著的故事情节为基础,通过昆曲的唱腔、表演和舞蹈,展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演出开始时,舞台上的布景和服装都展现出明代的特色,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演员们的精湛演技,让整个故事生动而真实。
他们通过昆曲独特的四艺(唱、念、做、打)来表达情感,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叹为观止。
唱腔婉转动听,表演娴熟自然,舞蹈流畅优美,让我时而陶醉、时而动容。
演出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昆曲中的唱腔。
昆曲的唱腔独具特色,采用了独特的音调和乐器伴奏,使人听后难以忘怀。
演员们娓娓道来,如诗如画,仿佛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而这样的唱腔并不是简单的娱乐表演,它承载着深沉的情感和思考,让我对于昆曲的艺术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此外,在演出中还有着精彩的舞蹈表演。
昆曲的舞蹈动作优雅华丽,配合音乐的节奏,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演员们的舞姿优美而流畅,每一个动作都准确而有力,使演出更加精彩纷呈。
表演技巧这场昆曲演出展示了良好的表演技巧,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昆曲艺术的独特之处。
以下是我对演员们的表演技巧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首先,演员们在演出中流畅地切换角色。
他们通过音调、语速、动作等手法,将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得十分清晰。
即使两个角色在同一个场景中出现,演员也能够通过表演技巧,使观众能够一眼区分出来。
这种能够准确切换角色的表演技巧,需要演员们对于各种不同角色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
其次,演员们在表演中注重细节。
昆曲的表演需要演员们在动作、表情、声音等多个方面进行精确控制,以创造出最佳的艺术效果。
在演出中,我观察到演员们对于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用心,如眼神的变化、身体的姿态、嘴唇的微动等等。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昆曲表演,剧目正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之作《牡丹亭》。
这次观演,我深深感受到了昆曲的独特魅力,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长篇杂剧,通过婉转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唱腔,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国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这场昆曲表演中,我被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技艺所折服。
他们凭借婉转动人的唱腔、精准的身段和高超的面部表情,将故事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每一次的手势舞动、脸谱变换和足尖点地,都展现出了昆曲独特的韵律美和美学意境。
观看这样一场精彩的昆曲表演,让我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有了更深的敬意和欣赏。
而昆曲中的音乐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表演中,演员们用独特而婉转的声音,演唱了一首首动听的曲调。
这些曲调以其独具特色的音乐结构和节奏,让我仿佛穿越到古代的文人雅集之中。
它们温婉而又悠扬,让我沉浸在其中,体味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演员们的表演和音乐,昆曲牡丹亭的舞台布景和道具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舞台上的道具简洁而美观,舞台布景则通过绢幕、花鸟图案和山石背景等元素,将观众带入了一个虚幻而又美丽的世界。
这些设计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美学观念,令人赞叹不已。
此外,观演中我还注意到,昆曲牡丹亭的故事情节与现代社会的许多情感和人性问题仍然息息相关。
尽管背景和时代有所不同,但爱情、友情、亲情、婚姻等主题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深刻的探讨和描绘。
这让我想到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地位,它们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与我们的生活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观看昆曲牡丹亭这场表演,让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凭借其独特的表演方式、优美的音乐和精湛的表演技艺,成为了我深深迷恋的艺术形式。
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代文化浪潮中,我们更应该珍视和传承这样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荣光。
昆曲汉宫秋观后感
昆曲汉宫秋观后感昆曲汉宫秋是中国传统戏曲昆曲中的一部经典剧目,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广受赞誉。
近期,我有幸观看了昆曲汉宫秋的演出,深深感受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和强大感染力。
昆曲是中国四大传统戏曲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汉宫秋作为昆曲中的佳作,讲述了汉代宫廷之间的苦闷和纷争,以及皇帝与妃子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故事。
这部剧目的台词曲调独特,旋律婉转动听,非常考验演员的演唱功底和表演技巧。
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被演员们的声音所深深吸引,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喉音、细嗓、颤音等传统唱腔技巧,使得每个角色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鲜活。
昆曲汉宫秋的表演形式独特,注重动作和表情的协调,舞台布景简约大方。
演员们紧紧围绕角色,通过独特的姿态和精准的动作来表达剧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他们的身体语言如行云流水,流畅而有力,让人感受到他们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对表演艺术的热爱。
我尤其喜欢剧中的舞蹈场景,舞姿优美、婀娜多姿,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除了表演技艺的精湛,昆曲汉宫秋也蕴含着深远的文化内涵。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宫廷生活丰富多彩,而汉宫秋这一故事则以其细腻描绘了汉代皇帝和妃子们之间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演员们通过传神的演技,将汉代宫廷的气氛和韵味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仿佛时光倒退,穿越到了汉代宫廷的世界,亲历了那段充满荣华富贵和风华绝代的岁月。
昆曲汉宫秋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中依然有着重要的地位。
正因为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近年来,昆曲汉宫秋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不少戏曲学院和文化机构纷纷组织昆曲演出,并进行相关的推广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同时,一些专业演员也积极参与昆曲汉宫秋的演出,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努力。
总之,昆曲汉宫秋这部经典剧目凭借其精湛的艺术表演、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表演形式,一直以来都深受观众的喜爱。
通过观看演出,我对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并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篇一昆曲《牡丹亭》观后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这一句经典的台词,让我对昆曲《牡丹亭》充满了期待。
当我真正坐在台下,欣赏完这场演出,内心的震撼和感动真是难以言表。
我觉得吧,这《牡丹亭》简直就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恋。
杜丽娘和柳梦梅那叫一个情比金坚,也许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很难再有这样纯粹而坚定的爱情了。
他们的爱情就像是一道光照进了我心里,让我不禁反问自己,啥才是真正的爱情?是物质的堆砌,还是那一瞬间的心动?整个舞台布置得美轮美奂,演员们的服装精致得不像话,那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充满了韵味。
我就在想,这得练多少年才能有这样的功夫啊?他们在台上唱着、舞着,仿佛真的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古代。
特别是杜丽娘那几场唱段,哎呀妈呀,那声音简直能穿透人的灵魂。
我可能不太懂那些专业的唱腔啥的,但就是能感觉到她的悲伤、她的欢喜,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这是不是就是艺术的魅力?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就能让你感同身受。
不过,说实话,中间有几段我还真有点没太看懂。
也许是我这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理解不了其中的深意。
但这并不妨碍我被它深深吸引,也许以后我得多看看这类的演出,多学习学习,才能真正领略到昆曲的博大精深。
这一场《牡丹亭》,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我觉得我们不能把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给丢了,得好好传承下去,你们说是不是?篇二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牡丹亭》,这三个字在我心里已经回荡了好久。
终于,我有机会走进剧场,去亲身感受它的魅力。
哇塞,一开场,那音乐响起,我整个人就被镇住了!这是什么神仙音乐啊,婉转悠扬,仿佛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演员们一亮相,我的眼睛都直了,那扮相,那身段,简直美炸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真的是让我又哭又笑。
有时候我就在想,他们的爱情咋就能这么惊天动地呢?在那个封建礼教束缚的时代,他们竟敢冲破一切阻碍,去追求自己的真爱,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看着舞台上的他们,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要是我穿越到那个时代,遇到了这样的爱情,我敢不敢去追求呢?也许我会害怕,害怕被世俗的眼光指责,害怕受到惩罚。
昆曲观后感
昆曲观后感第一篇:昆曲观后感观兰芽昆曲团演出的几个感受在苏州上四年大学,而且还是学的文学类的专业,如果不听听昆曲真的是大逆不道、天理不容、罪不可赦……嗯,还有什么修饰词合适呢?单一句话来说就是:太不珍惜资源了!因缘际会,这学期的《昆曲》选修课,老师特地请来了苏州兰芽昆曲剧团进行课堂表演,得益于选修课可以对昆曲近距离地接触。
出自对音乐的热爱,本能地在演出中我最关注的还是昆曲的伴奏乐器,据老师介绍,曲笛的演奏者是吹了20几年的“老手”,出生曲笛世家,今日一闻,果然非凡。
以前在电影音乐鉴赏课有老师介绍说,电影的背景音乐在电影中有不同的作用。
昆曲老师更是介绍说,曲笛是昆曲的肺。
没有肺就不能呼吸,作品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昆曲就只剩下干瘪瘪的人物对白。
可见曲笛在昆曲伴奏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原本认为昆曲是“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这种“雅文化”本身就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距甚远,是小众文化。
今日科普,发现昆曲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了,并且也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被人日渐重视。
昆曲在演唱上又要求极严,具有难学难传的特点,不容易普及。
但演出中有三位90后,同作为90后,有人已经在舞台上为昆曲的传承贡献一己之力,对于昆曲艺术本身,没有年轻一代的弘扬和传承,就是灾难与悲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没有年轻一代的关注,就有可能失去生存的能力与空间,更会阻碍年轻一代对祖国文化认同感的树立。
90后的加入无疑是给传统的昆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虽然他们的舞台经验、文化积累和唱功强调与前辈们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种文化传承的本身就是进步,就是令我们喜闻乐见了。
剩下来的,就是我们给予的关注了,如果我们试着接触这种小众的雅文化,我们不难发现昆曲中文化底蕴的沉淀。
昆曲中一字一句的对白都是前人反复推敲的结晶,连曲牌名的运用都有考究。
虽然昆曲扮演以文戏为主,词哑戏冷,不够热闹,综合性不如后起的京剧,但是如果我们试着了解昆曲,时间久了个人文化知识内涵与艺术鉴赏能力会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作文:昆曲观后感
作文:昆曲观后感昆曲观后感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瑰宝之一,自古以来一直承载着国人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
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昆曲表演,使我对于昆曲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这场昆曲表演以《牡丹亭》为剧目,讲述了一个唐代富商之女杜丽娘与白衣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整个表演过程中,我被昆曲独特的演唱方式、精妙的身段表演以及传统音乐的伴奏所折服。
首先,昆曲以头腔唱腔为主,演员在表演时高声吟唱,音质婉转悠扬,动听动人。
演员通过声音的高低、远近,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人物性格。
在《牡丹亭》中,杜丽娘刚刚醒来时的唱腔婉转柔和,表现出她处于梦幻状态,而柳梦梅在远行时的高亢唱腔,则表现出他的豪情壮志。
通过昆曲独有的唱腔,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内心的世界。
其次,昆曲以身段表演为一大特色。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通过优雅的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将戏剧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的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能够更加真实地传递人物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伴随着昆曲独特的韵律和舞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戏剧的世界之中。
此外,昆曲还非常注重音乐的伴奏。
演唱、演奏、舞蹈等元素在昆曲中相互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伴奏乐器包括琵琶、二胡、笙等,它们与演员的演唱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在《牡丹亭》的演出中,伴奏乐曲声声入耳,唤起了观众对于唐代时期的想象,使整个演出更具史诗般的气势。
观看完这场昆曲表演,我对于昆曲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昆曲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不仅表达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结,更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昆曲的演出需要演员具备高超的演唱和演技,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这让我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传统的智慧,给观众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
通过观看这场昆曲表演,我不仅学到了更多关于昆曲的知识,也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听后感心得体会(专业13篇)
听后感心得体会(专业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听后感心得体会(专业13篇)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反思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精简版)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篇一:昆曲《牡丹亭》开场时,一曲宛转悠扬的笛声仿佛把人立刻带入了梦境,那晚的演出令我非常兴奋,不仅仅是视觉、听觉,仿佛心灵也受到艺术美得洗礼。
我能在这么特别的文物剧场观看这么古老的昆曲传奇代表作,真的非常感谢贵公司提供的这次观演机会。
整场表演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异的美,有些场景细节更是惊艳。
比如那些蝴蝶飞向光亮,这一些都好像在梦中,或是在经历诗意的旅行。
那活生生的娇美容颜,清亮亮的婉转歌喉真的令人迷恋。
我一直认为只是年纪老的人爱看戏,年轻人并不爱看戏,但没想到来的人大部分是跟我年纪差不多的。
这次我所看的《牡丹亭》跟以前我在电视上看过的相比,有了一些不同的部分,好像这次演的《牡丹亭》是针对时代变化而改变的,和一般人以为没意思、无聊的、以前旧的《牡丹亭》不一样,它更富有幽默感,更加时尚。
这种幽默的部分,驱赶走了观众的烦恼和生活压力。
本来在我的理解上"昆曲是京剧,京剧就是昆曲",但我又不能准确的区分他们的不同。
简单的说,我对京剧的感觉是"华丽",对昆曲的感受是"优雅".我想昆曲无论从音乐的节奏,乐曲的基调,还是词曲的内容,人物的举止都表现出一种优雅平缓、温文尔雅的气氛。
相对比较而言,以前看到的京剧更像窈窕淑女似的纯真,而且更质朴。
看了昆曲经典《牡丹亭》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明清时期的文人雅士唯独对昆曲情有独钟的原因了,昆曲实在是一个从外到内都极尽雅致的艺术。
这果然是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的原因了。
《牡丹亭》,中国史上的巅峰之作,最能体现昆曲精致浪漫的经典剧目。
它的美:讲述的是南安富家千金杜丽娘,一日去后花园游玩,春色沉醉,不觉小寐。
梦中见一俊朗书生(柳梦梅)持柳枝而来,两情欢好一晌温存。
梦醒怅然若失,感念成疾,竟至重病而亡。
弥留之际嘱丫鬟春香将她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将其自画像藏于太湖石下。
千里之外的柳梦梅亦梦有所感,因赴考路经南安,抱病淹留,机缘巧合拾得丽娘自画像,一见倾心,日日玩赏声声呼唤,叫得杜丽娘魂魄跨越阴阳前来相会,以幽魂之身荐枕于柳梦梅。
昆曲牡丹亭读后感样本(3篇)
昆曲牡丹亭读后感样本昆曲《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之作,它以爱情为主线,展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不顾一切的奋斗精神。
在阅读了《牡丹亭》之后,我深受触动,对于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我被《牡丹亭》中所展现的爱情所打动。
作品以柳梅两个角色的相爱为开端,他们坚守爱情,不顾一切地追求幸福。
尽管柳梅被迫嫁给了他人,但他们的爱情从未改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爱情的坚强与纯粹。
尤其是柳梅对于爱情的追求,她不畏压力,甘愿承受生离死别的痛苦,最终以彻底牺牲自己来完成爱情的传承,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内心。
其次,我被《牡丹亭》中所展现的人性的复杂与善良所感动。
尽管作品中有许多反面人物,但他们的思想与行为都来源于人性的复杂。
比如花草岩、刘二哥等角色,他们在柳梅遇难之后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愧疚,他们因为自己的选择而让柳梅陷入了危险之中,而这种愧疚推动着他们不顾一切地去拯救柳梅,最终他们也成为了柳梅命运中的一部分。
这其中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另外,《牡丹亭》中的音乐和舞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昆曲作为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富有独特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
而在《牡丹亭》中,音乐和舞蹈的融合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增添了情感的表达和情节的推进,让人在读剧本的时候似乎能够感受到戏剧的现场氛围。
最后,《牡丹亭》给了我对于生命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品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命运,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在一起,却又让他们无法在一起。
尤其是柳梅的命运,她作为一个女子,一直承受着许多压力和束缚,最终以自己的牺牲完成了爱情的传承,这使我深思人生和命运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它或许会让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要做的就是勇敢地面对,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内心的真正幸福。
通过阅读《牡丹亭》,我对昆曲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于爱情、人性、音乐和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这部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折射出了人们对于幸福和生命意义的追求,同时也启发了我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昆曲《牡丹亭》观后感一、剧情梗概《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经典之作,故事取材自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同名戏剧。
故事讲述了唐寅和李瓶儿之间的爱情故事。
唐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书生,而李瓶儿则是一个美丽的寡妇。
两人相识于牡丹亭,陷入了一场艳恋之中。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圆满。
最终,唐寅不得不离开,而李瓶儿则在病中离世。
二、角色分析1、唐寅:故事的男主角,才情出众,天资聪慧。
他用才华和智慧追求自己的爱情和理想,但最终不得不面对世俗的束缚而离去。
2、李瓶儿:故事的女主角,美丽善良,但受到婚姻和社会的束缚。
她深爱着唐寅,但最终却无法与他共度一生。
3、劳夫人:李瓶儿的继母,对她不太友善,但最终承认了她的爱情,并帮助她和唐寅相聚。
4、李瓶姨:李瓶儿的伯母,对她很慈爱。
她不顾家族的反对,支持李瓶儿和唐寅的爱情。
5、刘辟夜:李瓶儿的表兄,暗恋着李瓶儿,并不断阻挠她和唐寅的爱情。
三、人物关系以及其象征意义1、唐寅和李瓶儿:他们的爱情象征着纯洁和美好,但最终却受到了世俗和现实的阻碍。
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叹爱情的力量和无奈。
2、劳夫人和李瓶儿:劳夫人最初对李瓶儿不友善,但在李瓶儿病重时,她母爱的一面展露无疑。
这种关系展示了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和婚姻对女性角色的束缚。
3、李瓶姨和李瓶儿:李瓶姨是李瓶儿的亲人,她不顾家族的反对,支持李瓶儿和唐寅的爱情。
这表达了亲情之间的力量和亲人对于个人选择的支持。
四、舞台表演和音乐昆曲的舞台表演和音乐是该剧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
演员的表演技巧独特,动作优雅而细腻,表现了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
音乐则配合着剧情的发展,在观众耳边回荡着美妙的旋律,增加了戏剧的艺术感染力。
五、观后感《牡丹亭》让人深思爱情的力量和现实的无情。
剧中的人物,尤其是唐寅和李瓶儿,所经历的爱与离别,令人感叹命运的无常。
他们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思考:爱情是否能够超越现实的限制?是否存在一种纯粹和理想的爱情?六、附件[此处插入附件的介绍,如附有演出照片等]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指作品创作人对其作品享有的权益,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等。
昆曲窦娥冤观后感
昆曲窦娥冤观后感《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充满了悲愤和思考的作品。
近日,我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昆曲表演《窦娥冤》,深受触动。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观后感。
首先,这部戏曲让我对古代封建社会的压迫和不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故事中,窦娥因为婚姻不合而不得不离婚,并且还被流放。
这一系列的不公对待加重了窦娥内心的痛苦和对社会的不满。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非常低下,她们无权无势,只能忍受各种虐待和压迫。
观看这场表演后,我对历史中妇女的命运感到十分震惊和心痛。
其次,昆曲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昆曲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在表演中,演员们通过精湛的唱腔、舞蹈和表情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特别是“昆曲十怒”,演员们的表演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历史时期,能够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愤怒和无奈。
在现代戏剧中很难找到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这也是昆曲独特的魅力所在。
此外,我也深深被剧中的人物形象所吸引。
窦娥是一个坚强而伟大的女性形象,她不仅忍受了婚姻的压迫和流放的痛苦,还没有放弃对正义的追求。
她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内心的真理,成为了经典文学中的英雄人物。
与此同时,王寅成为了窦娥冤案中的化身,他为了还原真相不断努力,最终成功平反窦娥的冤情。
这些人物形象让我思考了正义与勇气的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现代社会中的平等和公正。
最后,我想提到这场演出所带给我的情绪上的冲击。
在看完整个故事后,我感到心情沉重而复杂。
对于窦娥遭受的不公和冤情,我感到悲愤。
而剧中最后王寅平反窦娥冤案的一幕,则给我带来了一丝安慰和希望。
这些情绪的交织让我反思了生活中的正义与不正义,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和追问。
综上所述,《窦娥冤》这部昆曲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观看这场演出,我对古代封建社会的不公和压迫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感受到了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也让我思考了正义与勇气的力量,激发了我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作为一位戏曲爱好者,我近日有幸观赏了中国古代四大名剧之一的《牡丹亭》昆曲版演出。
在这次观剧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昆曲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之美。
首先,昆曲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吸引了我的注意。
在昆曲中,演员们通过高亢激昂的唱腔、变化多端的音调,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动情激昂的戏曲唱段,还是温柔细致的抑扬顿挫,都展现出中国戏曲独特的音乐氛围。
在牡丹亭中,演员们用娴熟的唱腔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我如痴如醉。
其次,昆曲的表演形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昆曲表演注重修身养性,追求细腻、协调和美感。
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身段和婉约的动作,将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变化通过身体语言传达给观众。
他们的手势、舞蹈和面部表情都展现出了戏曲表演的独特之美。
特别是牡丹亭中高平转角、龟甲蜈蚣步等昆曲的独特表演功底更加突出,让我不禁赞叹演员的技艺和专注。
值得一提的是,昆曲在舞台布景和道具设计方面也十分讲究。
《牡丹亭》的舞台美术设计充满诗意和唯美主义的风格,将观众带入一个优雅而迷人的世界。
精致的华服、精心打造的舞台布景、精美的道具无一不彰显出古代戏曲的精致和高雅。
观剧过程中,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牡丹亭中,亲眼目睹了白梅和唐伯虎之间跌宕起伏的情感纠葛。
此外,昆曲的剧情和人物塑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牡丹亭》是一部以爱情为主线的戏曲,描述了白梅和唐伯虎之间的感情故事。
白梅是一个富有魅力和智慧的女子,而唐伯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书法家。
他们之间的相爱相杀、错失和重逢,展现出了浓郁的人性情感和人生哲理。
通过这一故事,昆曲传递了爱情的坚持、勇气和无悔的价值观,引发了观众们对人生中真爱和抉择的思考。
在整个观剧过程中,我不禁被昆曲所带来的视听盛宴所震撼。
昆曲独特的表演形式、精湛的唱腔、精美的舞台美术设计以及深情动人的剧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珍贵遗产,引领着观众们进入一个富有艺术感和情感共鸣的世界。
听昆曲牡丹亭的观后感
听昆曲牡丹亭的观后感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篇一6.1在上海大剧院观看昆曲《牡丹亭》,座位在三层3排14座。
看昆曲的想法源于蒋勋老师对于昆曲的描述:昆曲是戏曲里面难度最大的,因为它的要求很高,同时要求“唱”和“做”,也许这就是他没落的原因。
之前没有接触过昆曲,这是我第一次看昆曲。
对于戏曲的印象大概还停留在小时候家乡的黄梅戏,少不更事,以为戏曲就是咿咿呀呀的一通乱唱。
今天看这个昆曲倒是真的很惊艳,不仅有现场演员,还有现场的演奏者。
第一次接触昆曲,其实不太能判断表演的好坏,印象最深的是,花旦一人连演了三幕戏,中间不曾停过,大概有40分钟左右。
这是我很佩服的一点。
常人如果唱个40分钟的通俗歌曲估计早已累得趴下,她竟然还要连续延长难度如此之高的昆曲,其毅力以及唱功可见一斑。
而且看这个青年花旦的简介,已经唱昆曲有十几个年头,并且不断得拜师学艺。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还能如此坚守自己的理想,实属不易。
演员表演的舞台前段有一段下沉的小小演奏厅。
以前见识的黄梅戏中现场演奏的乐器只有单调的二胡跟锣,这个演奏厅却是包罗中国的很多的古典乐器:鼓、笛、笙、二胡、琵琶、扬琴、古筝、中阮、小锣、铙钹、大锣。
现场演奏的效果很好,虽然他们不属于观众观看的对象,但是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也认认真真做好自己小螺丝钉的角色,恪尽职守。
表演晚上7点一刻开场,9点中场休息,10点半结束。
也许是因为表演不足以吸引人,很多人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悄然离场。
我因为明天还要上班的缘故,也悄悄离场。
衷心得希望昆曲这种国粹可以不再没落,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并且喜欢上昆曲,给予昆曲创作者更多的鼓励。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篇二她的男人姗姗来迟,让她等足了三年。
我们必须相信,某些人的命运,暗自有着奇妙的呼应和重合。
虽然相隔万里,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行进着,冥冥中却息息相连,他们处境相似,心境相通。
一旦相遇了,就会像齿轮一样紧紧咬合在一起。
“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这一答是牡丹亭畔。
昆曲白毛女观后感
昆曲白毛女观后感昆曲《白毛女》观后感昆曲《白毛女》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部经典作品,在表演艺术、剧情、音乐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昆曲《白毛女》演出,让我对昆曲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首先,昆曲《白毛女》的演员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精湛的表演技巧和扎实的演绎功底让我不禁为之倾倒。
他们身着华丽的戏服,优雅地舞动着身体,细腻地演绎着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他们不仅通过婉转的唱腔和优美的舞姿,传达了剧情中人物的情绪与命运,更通过精准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展现了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他们的演出给我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仿佛能亲眼目睹故事中所发生的一切。
其次,昆曲《白毛女》的剧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该剧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基础,讲述了农村女子白毛女因为贫穷而被富豪劳资所追逐,最终迫于生存压力而被迫卖身为妾的故事。
剧中通过白毛女的坚持和奋斗,展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贫富差距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等问题。
我从中深刻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环境对人们命运的巨大影响。
同时也让我深感对贫困人群的同情之情,对社会不公的呼吁之声。
再次,昆曲《白毛女》的音乐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享受。
昆曲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吸引了我。
音乐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乐器如琵琶、古筝、柳琴等,使整个演出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
演员们的歌唱也是一种享受,他们婉转悠扬的唱腔既抒发了人物的情感,又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在演出过程中,我仿佛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能够从音乐中得到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寄托。
最后,昆曲《白毛女》的舞美布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舞台布景精美绝伦,每一个场景都给人一种很美的感觉。
无论是乡村的景色,还是市井的喧嚣,都通过舞美布景巧妙地表现出来。
舞美的效果与音乐、演员的表演完美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幕幕精彩的画面。
整个演出通过独特的舞美设计,使观众仿佛进入了一个艺术的世界,沉浸其中,享受着美的洗礼。
有关昆曲的观后感600字(精选11篇)
有关昆曲的观后感600字(精选11篇)有关昆曲的观后感600字(精选11篇)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昆曲的观后感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曲的观后感600字篇1细细一想,将昆曲比作牡丹并不妥当。
只是一来《牡丹亭》是昆曲中数一数二的经典剧目,二来自己十分偏爱,便取其中二字用以取代了。
昆曲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惊世骇俗,她雅致,恬淡,即便是像《长生殿》这样的宫廷大戏,也会不知不觉早早流露出苍凉末世之感。
她没有木棉的赤瓣玲珑,比水仙少几分萧然清冷,较丁香多几分端庄素雅,又不及玉兰冰肌柔弱。
在我看来,它更像一株空谷幽兰,在了无人迹的峡谷中,茕然一身散发幽香,不孤寂,不沮丧,不高傲,不张扬。
只静静的等待着相隔数百年的知音,踏着晨露而来,欣喜地因她的美流下热泪。
很多同龄人不理解我对昆曲的喜爱。
他们常带着同样诧异的表情,说出同样的理由:“那是老年人才看的东西。
”更有人说:“那是早该淘汰掉的。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凉透了。
无法想象若昆曲在将来的一天彻底为我们抛弃,中国还有哪些文化值得我们如此义无反顾的坚守,传承下去;中国人向外国人介绍戏曲之母时头脑会否一片空白。
毫无疑问的是,后者这种情况在大部分青少年甚至中年人身上早已出现了。
昆曲,这门曾经风靡全国如同今日流行乐且整个社会为其显现出集体痴迷的古老艺术,在今日的中国,竟一度出现“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的现象,其原因显而易见,又令人匪夷所思。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量吸收西方文化。
在音乐领域,从七八十年代的迪斯科,霹雳舞到今天的摇滚,重金属如LinkinPark,AvrilLavigne,无一例外的冲击着青少年的耳膜,再把他们迷得晕头转向的同时,中国的这门传统艺术也在逐渐失去自己的定位。
所幸,老艺术家们力挽狂澜终于使得昆曲得以保留,在各地亦成立了昆剧院,培养新一代人才。
然而,昆曲仍一直处于一种少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似空守闺房的思妇,形销骨立,恹恹然清冷。
昆剧《牡丹亭》观后感5篇
昆剧《牡丹亭》观后感5篇第一篇:昆剧《牡丹亭》观后感昆剧《牡丹亭》观后感很荣幸能够在学校欣赏到上海昆剧团表演的《牡丹亭》,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完整的看一段戏曲。
以前总觉得国内的剧种很多很繁复,咿咿呀呀听不懂,可是这一次,尝试着认真去听去感受,真的发现中国的戏曲如此婉转而优美,戏曲演员的表演丝丝入扣,动情至深。
这次在舞台上演的有《游园》、《惊梦》、《寻梦》、《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共九折戏。
先是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郁闷,去花园中游玩,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醒后因相思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
在《寻梦》中,杜丽娘坚持寻找梦中的自由爱情,然而现实中却无处可寻,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让她郁郁而终。
然而这并没有结束,她的冤魂感染了地府的判官,得到了还魂的机会。
并以鬼之身与书生柳梦梅结为连理,当书生发现她是非人之身时,也勇敢地接受了她,并帮助她还魂,成就了美满姻缘。
他们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充分地表现了他们不服从于封建制度的反叛精神。
跌宕起伏的剧情加上昆剧演员的精湛技艺,让人深深陶醉在这个充满矛盾的爱情故事中。
昆剧严守格律、板眼,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婉转优美,加上华美的服饰,精致的妆容,堪称一次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感触最深的是能够在一次戏剧中感受到中国戏曲文化的魅力,深深的陶醉其中,不再觉得与古代戏种格格不入,而是希望更多的了解。
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更多地关注、欣赏中国的戏曲,保留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第二篇:昆剧红楼梦观后感《红楼梦》昆剧观后感大型昆曲经典《红楼梦》由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孔爱萍、李鸿良携全国昆曲十佳新秀单雯、张争耀等领衔主演,几乎囊括了江苏省昆剧院各行当的最强阵容,是省昆三代昆曲人联手打造的精品剧目。
昆剧本就有悠久的历史,这次在艺术课上得到了票,决定好好欣赏一下。
牡丹亭的观后感
牡丹亭的观后感牡丹亭的观后感(精选11篇)牡丹亭的观后感篇1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欣赏昆曲表演。
没想到第一次就可以看到李鸿良等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参与演出的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
走进剧院,亲身观感后我为《牡丹亭》的美而震惊。
无论从音乐的节奏,乐曲的基调,还是曲词的整饬,人物的举止,程式化的动作都透露出一种优雅平缓、温文尔雅的气息,好似一个大家闺秀在娓娓道来一段欲说还羞的往事。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明清时期的文人雅士为何独独对昆曲情有独钟的原因了,昆曲实在是一个从外到内都极其唯美的艺术。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毫无疑问,《牡丹亭》代表了汤显祖戏剧的最高成就。
故事美——它讲述了一个在明媚的春天里开始的故事:南安太守杜宝家的后花园是一片姹紫嫣红,但是他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被牢牢地关在闺房里。
姹紫嫣红的后花园作为《牡丹亭》的基本背景,主人公杜丽娘在百花争艳、春心荡漾的季节里接受一个六十多岁、咳嗽多病的老学究陈最良关于《诗经》的讲议,灌注贤达、风化的教义。
不妨说,在《牡丹亭》的开头作者扳开了封建礼教的重闸,放进一丝新鲜的气流,然而让我们可怜的女主角倾刻间迷醉和眩晕了。
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她竟然吃惊地发现《诗经》中还有坦率表达男女恋情的诗句,她竟然在每日囚禁着自己的闺房后面看到了袒露得不加任何掩饰的春光!因此,丽娘虽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教伦理道德的熏陶,却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
我国明代就有如此浪漫爱情故事,可见当时的文明程度。
汉民族的含蓄和年轻人追求爱情的勇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放到现在都堪称典范!当我们现代人还在讨论清朝留下的封建礼教的时候,从元代的年轻人张生和莺莺到明代青年柳梦梅和杜丽娘已经实践着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了!唱词、唱腔、台词美——曲词,与昆曲唱腔的婉转、柔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配合现代感台词仿佛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痴情的柳梦梅对丽娘的呼唤,好像喊出的是我们曾经的呼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昆曲桃花扇观后感
昆曲桃花扇观后感昆曲《桃花扇》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由传统艺术团体演出的《桃花扇》,深深地被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所打动。
以下是我对这次观演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要说的是昆曲中表演者的全身心投入。
在演员的演出中,他们不仅仅是在扮演角色,更是在用自己的情感和灵魂去诠释那个角色。
他们通过舞蹈、唱腔和肢体语言,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完美地展现出来,使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共鸣。
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技巧和对细节的严谨追求,让我不禁对昆曲表演的艺术魅力感到惊叹。
其次,昆曲中的音乐尤为引人注目。
昆曲是一种声腔戏曲,它以独特的唱腔和音调著称。
在《桃花扇》中,音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起到了衬托情境和人物性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传递出了戏剧中的情感和冲突。
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观众在音乐的陪伴下,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故事的意义和角色的心理变化。
此外,《桃花扇》这部剧目通过其精心构建的剧情和角色塑造,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人性的复杂性。
剧中的主要人物桃花扇、文妃以及各个配角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各自的命运。
他们通过对权谋、爱情和友情的追求与抉择,展示了人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态度和命运选择。
这些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不仅令人着迷,也引发了我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对于我来说,观看昆曲《桃花扇》更多地是一次文化的体验和历史的感悟。
昆曲作为中国戏曲的杰出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剧中所展示的宫廷文化、社会风俗、人物命运等都让我深入了解了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昆曲艺术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艺术的手段和载体,通过人物和故事的演绎,向观众传达了开放心思和审视现实的精神。
总的来说,《桃花扇》给我带来了视觉、听觉和思想上的享受。
2024年昆曲牡丹亭读后感范文
2024年昆曲牡丹亭读后感范文《牡丹亭》是中国昆曲的经典之作,是明代昆曲大师汤显祖的代表作品。
该剧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却遭到了家族的阻拦,最终以梁祝双双殉情的悲剧结局。
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和无奈,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对于我来说,观看昆曲版的《牡丹亭》之后,让我感受到了独特的美与哀。
首先,昆曲剧中的唱腔和表演形式令人赞叹。
在《牡丹亭》中,演员们以曲调悠扬、婉转动人的方式进行唱腔,表达了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情感变化。
他们在舞台上用身体语言、韵律动作和唱腔音调,完美地呈现了梁祝之间的爱情纠葛和悲剧命运。
每一个动作和音符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和训练,让观众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尤其是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中的“思凡”、“白头吟”等情节,更是将昆曲的唯美和悲哀发挥到了极致。
其次,昆曲版的《牡丹亭》给人一种优雅和高贵的感觉。
昆曲是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其表演风格典雅、端庄而不失纤细。
观看昆曲时,演员们身穿华丽的戏服,精心打扮,舞台布置精美,营造出了一种古典美和精致的氛围。
演员们的动作优雅,姿态得体,给人以高贵的感受。
这种优雅与高贵的感觉与梁祝之间的纯洁爱情相得益彰,让观众产生了一种应有的共鸣。
再次,昆曲版的《牡丹亭》通过唯美的场景和细腻的表演,让观众能够深入地感受到悲剧的人性困境。
梁祝之间的爱情是纯真而充满美好的,然而梁山伯的父亲却将梁祝分开,祝英台被迫订婚,而梁山伯则被父亲软禁在家中,无法再见到心爱的人。
这种不幸的分离和命运的无情,让观众感受到了深深的悲伤和绝望。
演员们通过精彩的表演,将悲剧的情感传达给观众,让人不禁为梁祝的命运感到惋惜和无奈。
最后,昆曲版的《牡丹亭》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昆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追求。
通过观看昆曲版的《牡丹亭》,我对昆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我了解到昆曲有着复杂的唱腔结构和丰富的表演技巧,对演员的技艺要求非常高,更了解到昆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曲经典曲目观后感
《牡丹亭》情字贯穿全本正如剧本题词所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长生殿》如果忽略他的历史背景和剧本所要表达的寓意它还是蛮感人的爱情故事看至此时不由想起白居易的<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桃花扇》和长生殿都是昆曲中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通过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与南明的兴亡相结合但是我觉得历史寓意在剧本为首来表达正如剧本开头所唱: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相传是作者在外偶遇南明之臣对南明的所见所闻所写
《玉簪记》是一本实实在在地爱情剧也是才子佳人的故事更像是才子调戏佳人本人的观后感所要表达的是才子佳人打破礼教和宗教规制和约束其实剧本的文词和意境都很浪漫看来大明的人还没有被礼教给绑架但是又一次看了一个版本的玉簪记惊奇的是刚开始舞台背景显示为女贞观而且剧中的那个女尼也自称是女贞观观主可是后来那个大家闺秀遁入空门时却是皈依三宝难道是剧本改了
其实看牡丹亭我只记得那句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那次听过苏州大学昆曲教授周秦老师的牡丹亭视频讲解他就说过这句话
他说牡丹亭所表达的爱情观很伟大不但生的时候要爱而且为了爱的人可以死而且死了也要爱为了爱的人你也要活过来老师就说过我们中国人的爱情很了不起的为了爱的人我们可以为他生为他死比起西方人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死了就没法爱了一切都结束了但是我们中国的杜丽娘与柳梦梅杜丽娘爱柳梦梅可以死但是当她明白了一切为了爱情她又力争活过来并且和柳梦梅喜结连理筑就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