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概述共78页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4、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1)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3)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 . 叶天士 — “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 案》 吴鞠通—“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
二、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又称“疫气”、 “疫毒”、“戾气”、“乖戾之气”等。 1.疠气的致病特点: ①传染性强 ②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③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2.疠气形成及疫病流行原因: ①气候反常 ②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 ③预防隔离工作不好 ④社会因素
第六节 病因与发病
一、六淫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在 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 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外感性 季节性 地区性 ④相兼性 ⑤转化性 1.风: ①轻扬开泄(浮越)——病位在上,病位在表 ②善行数变 ——病位游走不定;症状变化多端 ③主动——肢体异常运动 ④为百病之长——多兼邪致病 2.寒: ①寒为阴邪——伤阳气 ②凝滞——气血运行迟滞甚至凝结不通产生疼痛 ③收引——腠理汗孔收缩;筋脉牵引拘急
2、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 (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 病机学专著。 (2)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宋代 .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 说” 宋代 .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河间)— 寒凉派 李 杲(东垣)— 补土派 张从正(子河)— 攻邪派 朱震亨(丹溪)— 养阴派
第四节 藏象
一、概述
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脏:肝、心、脾、肺、肾 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中医基础理论简易讲课文档
第8页,共125页。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2.阴阳的互根互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第9页,共125页。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 阴阳的消长
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 此长彼长 此消彼消
宣发 外达皮毛,汗、呼气
脾胃
水谷
津液 脾
肺 肃降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肾(膀胱)
尿
第31页,共125页。
第三节 藏象
二、肺
1. 生理功能
4)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 ---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吸清,呼 浊,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全身。实质:助心行血。
主治节 --- 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的呼吸及全身 之气、血、水的作用。
五:金木水火土(五材)
行:运动变化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第16页,共125页。
第二节 五行学说 内容
1.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2.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3.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
第17页,共125页。
第二节 五行学说 内容
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第10页,共125页。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手
阳
表
上
左
外 侧
腰 背
背
胸
六 腑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医药大学绪论一、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 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方法的传统医学。
二、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科, 为专业基础课性质。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理论体系的形成1、形成标志2、《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
3、体系的确立《难经》: 阐释并发展《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第一部临床辨证论治专著。
(《伤寒论》)、(《金匮要略》)。
(二)《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中药学专著。
(三)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 针灸学专著。
《脉经》: 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 病因学专著。
2.宋、金、元时期《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学专著。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 寒凉派张从正: 攻下派李杲: 补土派朱震亨: 滋阴派3.明清时期温病学: 温热邪气导致的外感热病理论。
《瘟疫论》: 戾气导致外感热病理论。
《医林改错》:重视实践, 发展瘀血致病理论。
4.近现代时期四、中西汇通: 主张西学中用。
五、中西医结合: 中医现代化。
六、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指一个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组织结构上不可分割。
➢在生理上互相联系。
➢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在诊断上要综合分析。
➢在治疗上要整体考虑。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联系(1)季节气候的影响生理: 夏季多汗而少尿, 冬季少汗而多尿。
病理:冬春季多呼吸道疾病, 夏秋季多消化道疾病。
(2)昼夜晨昏的影响生理: 白天人体阳气盛, 夜晚阳气较衰。
病理:白天病情较轻, 夜晚病情较重。
(3)地方区域的影响(二)生理: 南方人腠理多疏松, 北方人腠理多致密。
(三)病理:地方病, 如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辨别证候, 讨论确立治则、治法。
➢证候: 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状: 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人体是有机是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辩证论治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发病的不同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第二单元精气学说概念又称精气,在古代哲学中,指充塞于宇宙之中运动不息而又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与“气”同义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精气的运动变化第三单元阴阳学说概念阴阳,是指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包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阴阳的转化阴阳的自和与平衡第四单元五行学说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以及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索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五行的特征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水的特性,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火的特征,凡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土的特性,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金的特性,凡具有肃杀、收敛、沉降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木的特性,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木——火——土——金——水——木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木水火金土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五行制化与胜复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胜复,指五行之中一行亢盛,引起所不胜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稳定五行相乘与相侮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相克太过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五行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第五单元五脏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泄”“满而不能实”第六单元六腑生理功能:受盛传化水谷第八单元精、气、血、津液、神精一、概念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二、功能繁衍生命、濡养作用、化血作用、化气作用、化神作用三、代谢产生:人体之精,是以先天之精为本,并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而生成,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辅助。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
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根本观点的体系。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
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
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更确立了中医学的整体的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XXX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
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哲学概念和范畴通过中医学的诊疗实践,得到了探索、验证和深化,从而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理论。
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而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
2.社会自然科学的渗透: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各种文化学术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派展开了学术争鸣与交流,学术上呈现出“诸子百家”的繁荣景象。
通过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交流与交融,出现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局面,从而奠定子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科学、社会历史基础,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一时期,它广泛地吸收、移植、渗透和交融了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学说、各个学派的先进成就,诸如哲学、数学、化学、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地理学、声学、物候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文化技术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概要
血的功能
血能够滋养脏腑、肌肉、皮肤、 毛发等,维持人体各脏腑的正常
生理功能。
血的生成与运行
血由水谷之精微所化生,通过经 络系统在全身运行,为人体提供
充足的营养和氧气。
津液
津液的概念
01
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津液的功能
02
津液能够滋润皮肤、肌肉、关节等,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包 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 经、足三阳经,每条经脉都连接
着不同的脏腑器官。
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沟通内 外、调节平衡等作用,对于维护 人体生理功能和健康具有重要意
义。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和循行路线 是有规律的,对于针灸、推拿等 中医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
奇经八脉
中医的发展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随着历史的演变,中医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健 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医的基本原则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 组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诊断和治疗时 ,需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而非仅针对 某一症状。
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 的诊断,辨别病因、病机,制定针对性的治 疗方案。
中医基础理论概要
目录
•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 • 中医的脏腑理论 • 中医的气血津液理论 • 中医的经络理论 • 中医的诊断方法 • 中医的治疗方法
0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医不断吸收各种医学流派的思想和经验, 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医学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等。
这些基础理论构建了中医的
独特思维模式和诊断治疗方法。
下面将对中医的基础理论进行概述。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阐述了宇宙万物的二元对立性质。
阴阳
起源于自然界对立的现象,阐释了一切事物的相互依赖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并通过保持平衡来维持生命的
正常运行。
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阴阳学说被应用于理解疾病的本质、辨
证施治和调节人体健康状态。
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
与病变。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内部的基本组织结构,其功能与病理变化
与全身各部位的相互关系密切相关。
中医通过研究脏腑的解剖、生理、病
理变化,可以诊断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中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健康状态与气、血、津、液的运行和充盈有关。
气
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失调将导致疾病的产生。
中医通过调理气血津液的平衡来促进身体的健康。
总之,中医的基础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
说和气血津液学说等。
这些理论贯穿于中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体系中,
为中医的独特治疗方法和理念提供了理论根据。
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传承对
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第十页,共八十一页。
2. 晋、隋、唐时期 晋代王叔和:《脉经》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第十一页,共八十一页。
3.宋、金、元时期
金元四大家: •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
药365(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养生、治 病、有毒无毒分上、中、下三品.总结了药物四气、五味、有毒无毒、
配伍法度、服药方法等基础原则
上品120种,无毒。大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如人参、甘草、地黄、
大枣等,可以久服。中品120种,无毒或有毒,其中有的能补虚扶弱,
如百合、当归、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
(1)含义: 症:即症状,是疾病的表面现象,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
痛、发热、咳嗽等。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则称为体征,如舌苔、脉象等。广义的症状 包括体征 病:疾病,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因正虚邪凑到之机体内外失调,阴阳失和,气血紊 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适应能力下降的异常生命过程。表现为症 状和体征,由证候体现
• 同病异治 同一种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 或病人体质有异,反映出证候不同,因此治疗不同
• 异病同治
不同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可采用相同方 法治疗
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一页。
中医基础理论:关于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
学科。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学的哲 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养身和诊 疗疾病的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传承中医文化,培养中医人才希望更多人能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学习中医,认识中医。
一、精炁(气)学说炁(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
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二、阴阳学说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阴为“体”,阳为“用”;阴为有形之“体”,阳为无形之“用”。
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三、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物质的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
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
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四、藏象学说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
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形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象”,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
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以心为例:
心主血液,而血液的运行又需得到
脾气的统摄和肺气的推动;心血充足,
人体全身得到血液营养,各脏腑行使正
常功能。
结论: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都是
在其他脏腑密切配合下进行的,相辅相
成、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人体统一的机
能活动。
●生理功能方面 各脏腑、形体、官窍有着各自不同的功 能。
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些不同 受到整体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的机能 又影响到其他机能活动,表现 出整体统一性
●诊断治疗方面 △诊察疾病 依据“有诸内,必形诸外”(《孟 子》),从整体出发,察外知内。 整体变化必然反映于相应的形 体官窍 从局部病变可测知整体气血 盛衰
诊断疾病
例: 面色苍白、舌淡、脉细无力
血不足
心
结论:中医诊病,不仅重视局部病变 或症状,更重视通过病变的部位或脏腑 分析它与整体的关系,把局部与整体相 结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确诊断结果。
绪 论
重点: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内容提要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中医学 ●是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 防治及其摄生康复,具有独特理论体系 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 ●是中医学的基础医学,本课程是中医学的 入门课程。 ●内含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 的认识(生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病 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 ●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 础。
至此, 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诊
治的理论和方法,使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
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近代与现代:医学成就主要是收集整理
前人成果及中西汇通,然后走向中西医结合的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气一元论第二节阴阳学说第三节五行学说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三章脏象第一节五脏第二节六腑第三节奇恒之府第四节形体官窍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第一节精第二节气第三节血第四节津液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第五章经络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第二节十二经脉第三节奇经八脉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六章体质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体质的形成第三节体质的分类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第七章病因第一节外感病因第二节内伤病因第三节病理性因素第四节其他病因第八章病机第一节发病机理第二节基本病机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第四节脏腑病机第五节经络病机第六节疾病的传变第七节疾病的转归第九章养生与防治第一节养生第二节预防第三节治则[附]五运六气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第二节标本中气第三节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中医基础理论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在整个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积累(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3)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4)唐·孙思邈编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2.宋金元时期(1)南宋陈言(字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理论(2)金元四大家a. 刘完素(字守真)—火热论—寒凉派—《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b.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邪去正自安—攻邪派—《儒门事亲》c.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温补脾胃—补土派—《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d.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滋阴降火—滋阴派—《格致余论》3.明清时期(1)温病四大家a. 吴有性(字又可)—《温疫论》—“戾气”说b. 叶桂(字天士)—《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卫气营血辨证c. 薛雪(字生白)—《湿热条辨》—对湿热病做出一定贡献d. 吴瑭(字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2)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发展淤血理论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中医基础理论
综合调理
中药方剂和针灸疗法结合应用还 可以综合调理身体内部功能。通 过中药方剂的调理和针灸的刺激 ,可以改善身体内部的气血平衡 和功能状况,提高身体的自愈能 力和抵抗力。
06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
中医预防的基本原则
适应自然环境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因此 要顺应四季变化,合理安排起居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 绪波动。
治则治法
治则治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 法,包括扶正祛邪、调理阴阳等。
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的比较
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在理论 体系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强调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后者注重
解剖、生理和病理学。
治疗方法
中医和现代医学在治疗方法上也存 在不同,中医注重调理身体、预防 疾病,而现代医学更注重药物治疗 和手术治疗。
指导治疗
中医根据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如“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预防疾病
中医强调通过调理五脏平衡来预防疾病,如饮食调理、锻炼等。
03
中医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的基本功能
心
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 面。
肺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 在志为忧,在液为痰,在体合 皮,其华在毛。
虚实
反映患者正邪盛衰和病情轻重的情 况。
03
02
表里
反映患者病位深浅和病势轻重的情 况。
阴阳
反映患者整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 的情况。
04
八纲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判断疾病性质
通过八纲分析,判断疾病性质是寒证还是热证,是虚证还是实证,从而为治疗 提供依据。
指导治疗
中医基础理论(全)
绪论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2.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整体医学模式。
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间),主张“火热论“,属寒凉派;李东垣,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属补土派;张从正,主张“治病先以驱邪为要”,属攻邪派;朱丹溪,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属滋阴派。
4.中医四大经典丛书: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伤寒杂病论》④《神农本草经》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病及证的区别)6.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病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各异,这叫做“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发生了相同的病理变化,出现了具有相同性质的证,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叫做“异病同治”;它们的判断依据是“证”的异同。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精气学说1.精及气的基本概念:精及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源,也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动力源泉。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运动是精气的基本属性;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1.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的特征: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可分性。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1.五行的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3.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注:色脉相符其病顺,反之,得克之脉则死,得生之脉则生。
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⑴五行的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根据相生规律可确定“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之法,一般认为,疾病按相生规律转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较轻,反之,病情较重;根据相克规律可确定“抑强”及“扶弱”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