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美起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美起来
【摘要】:课堂教学是进行“美”的熏陶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教学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有意识地将课文中所蕴含的各种美挖掘、传播,形成一种情感与艺术的氛围,起到“美能导真”的作用,让师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享受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设;享受;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教学实践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时时刻刻影响着人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

一节课文,我们可以尽情地去品味语言美,欣赏自然美,领悟人格美,剖析竟境美,训练表达美,那么,课堂上应如何创设美的情境,营造美的氛围呢?
一、语言要讲究
一堂语文课,语言规范流利、简洁严密、错落抑扬,听来能让人如坐春风,心情舒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

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实际上,于漪在这里不仅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锤炼问题,而且也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美感问题,强调语言要有优雅动人,回肠荡气的美感效应。

二、关系要平等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面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

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

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

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

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工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

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

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

对一篇文章须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同离合。

如在教学《宋定伯捉鬼》时要学生说说对宋定伯的看法,教参上说:“他大胆,沉着,随机应变,很有智慧,令人喜爱。

”我的一个学生却说:“我觉得宋定伯这个人很阴险、狡猾。

”一语惊四座,惊讶之余,我问:“你能不能说说理由?”这个学生说道,其实鬼并没有伤害宋定伯,反倒是宋定
伯先套出鬼的忌讳,然后把鬼变成羊,最后还去卖钱。

如果没有平时的平等,如果没有平时的宽松,这时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会大胆说出来吗?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

三、方式要合作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各展所长,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互相启发。

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

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

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

四、过程要流畅
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没有任何的块快感,它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

在教学时,我总是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缩短。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使我中有书,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境界。

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

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比较多、跳跃性比较大的时候,处理不好,教学过程就会出现块状的感觉。

我们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精心编排问题的顺序,并在问题的过渡上花心思。

五、内容要充实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

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终生不弃。

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语文教材
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也留给老师许多发展的空间。

语文课堂教学,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许多老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

我以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

为此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

如朱自清的《春》,学生被《春》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

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静写春天。

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化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写春游踏青的乐趣。

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以色写春天。

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
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六、板书要策划
教师从事“粉笔生涯”无疑离港开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的艺术再创造。

板书设计要求科学、精当、醒目、规范、易记,必须有鲜明的目的性,一定的针对性,高度的概括性和清晰的条理性,周密的计划性适当的灵活性,通过文字、符号、线条、图案等再现、强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实现美化效应,达到最佳效果。

语文犹如浩瀚无边的海洋,它的内容包罗万象、绚丽多姿,可谓熔百科于一炉,雅俗兼而有之。

当我们观赏语文教材中那些精心选择的名篇名作时,或如视一册长长的画卷,令人怡然自得;或如欣赏一幅卷轴,愈展愈动人心魄,在美的享受中,有时使人心境豪迈开阔,有时又使人情绪凄然悲怆……可见,语文教材中处处蕴涵着美,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享受美的过程。

可以说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师则应是美的使者。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吕叔湘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陈毛美、郑蓉芳,《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东北师大出版社,1990年2月版。

3、刘清涌,《语文教学情理趣》,三环出版社,1990年8月版。

4、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中心,《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

6、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