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我变成了一棵树》人教(部编版)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对于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看法,从而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象过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想象力的奥秘。
-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理解课文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以及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学生需要深入思考的难点,教师应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挖掘。
举例说明:
-对于生字词“变幻”,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季节树叶变化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词义,并指导学生在小组内用“变幻”造句,加深记忆。
-在激发想象力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头,如“我变成了一棵树,树叶像...”,让学生续编故事,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造独特的情节。
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增强环保意识;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想象故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字词的学习,如“变幻”、“奇妙”等,这些词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教师需通过多种方式(如词卡、游戏等)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些词汇。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一、教学内容
《我变成了一棵树》为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生字词的学习,如“变幻”、“奇妙”等;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主人公变成树的奇妙经历,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3.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想象的丰富和语言的优美;4.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尝试以“我变成了一棵xx”为题,编写自己的想象故事。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变成树后的兴奋、自豪、有趣,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我”为什么会有变成树的原因及变成后的感受。
教学难点:理解“我”变成树后的兴奋、自豪、有趣的心情。
教学准备:教师:轻音乐伴奏或歌曲《白桦林》。
学生:查找有关童话故事和读童话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激发情感。
1. 猜谜语导入新课: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伞把,自由自在满天跑。
(打一自然现象)是什么?对,就是云彩。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2. 读了课文,解开你们心中的谜团了吗?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读课文。
3. 解开了疑问,相信大家肯定有许多感受,那么课文中的“我”为什么想变成树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二、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2-3自然段)1. 指名读。
想一想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2. “我”为什么想变成树?用波浪线划下来。
3. 交流反馈。
(出示相应的句子)谁能把“我”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4. “我”想了什么好办法和小伙伴玩?并说出理由。
(分小组学习)然后交流。
并指导朗读。
5. “我”的心情怎么样?请同学们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这部分。
6. 小结过渡:是啊!变成树是那么美好!在树上睡觉、在树上讲故事、在树上吃饭等活动是多么有趣啊!请大家继续欣赏课文。
(二)学习第二部分(4-6自然段)1. 自由朗读第二部分。
边读边想,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并划出最有趣的地方。
2. 反馈交流:(1)“我”的头发长出来以后,“我”和小鸟们一起在树上唱歌跳舞是多么有趣啊!出示相关的句子,指导朗读。
“我”会和小鸟一起唱些什么歌?舞跳什么?我还想邀请谁一起来玩?(大家玩得这么开心,多有趣啊!)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部分吧!指名读,齐读。
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大单元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
课题: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会写“形状、狐理”等16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学习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过程:(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课后练习是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设置的。
课文配有插图,一棵大树上长着各种形状的鸟窝,树干上有水珠滴下来,这是变成大对想象世界的向往。
备注(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一、教学导入复习旧知,导人新课1.听写词语:秘密思绪、尴尬、穿越。
2.过渡:《宇宙的另一边)中的“我”趴在窗台前,看着浩瀚的星空,进入了自己想象的世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中,也有一个这样的“我”,坐在一棵树下,进入了自己的想象世界。
板书课题。
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借助已有经验自主识字。
第二步:互学要求教师相机提示重难点,提醒读准宇音,理解字义。
第三步:展学要求小老师教读生字。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宇宙的另一边》和《我变成了一棵树》有相似之处:“我”处在某一情境中,突发奇想,然后顺着这条线索,进入丰富的想象世界。
通过生字词语的复习检查,回顾上篇课文内容,利用相似点,导入新课。
主问题1预设答案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痒”和“肠”,对比“痒一样”“肠场”。
第二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2.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出示问题,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认识“希、痒、鳄”等8个生字,会写“状、狐、狸”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部分的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融人到美好的想象世界,感受童真童趣,同时能够懂得母爱的美好。
教学重点:读懂故事内容,感受美好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能够明白妈妈为什么是最了解“我”的。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词语卡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希、痒、鳄”等8个生字,会写“状、狐、狸”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知“我”希望变成一棵树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1.谈话交流:大家一定有不想吃饭却不得不吃的时候吧?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们都会有哪些反应呢?生:我会假装说肚子疼,吃东西更疼。
师:给自己找一个拒绝吃饭的理由。
生:我会直接跟妈妈说自己不饿,吃不下去。
师:你是个诚实的孩子,敢于直接说出理由。
生:我会乖乖地先盛饭,然后趁他们不注意再偷偷地把饭倒回去。
师:但是记住一点,我们千万不能浪费粮食,那可是农民伯伯们用汗水换来的呢。
师: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跟我们一样的问题,想知道她又是如何做的吗?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故事《我变成了一棵树》。
2.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由题质疑,教师简单梳理(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1.同桌间交流检查自主阅读课文情况,注意字词的读音。
看看哪些句子读得不够准确,注意及时予以标记、纠正。
2.班内交流自主读文情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及时发现并张贴易读错的词语(丁零、狐狸、继续、秘密),指导他们凄准:“丁零”两个字都读后鼻音;“狸”在“狐狸”一词中读轻声;“继”要注意与“断”准确区分;“秘密”两个字都读第四声,且读音相同。
同时注意指导朗读部分句子。
3.引导学生认真读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哪些问题的答案(读题质疑的几个问题,也可以是其他内容)。
《我变成了一棵树》完整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精读课二、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儿童是最有活力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涌动着探索的欲望,尤其有着大胆的、梦幻般的想象力。
教学时教师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师要在文本与学生能力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大胆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
《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之后发生的一连串神奇而有趣的事情。
本文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四、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由此可知,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最后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五、教学目标(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等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并写一写。
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七、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乐八、教学方法讲授法、想象法、讨论法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大家都认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如果你也拥有这项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生自由说)2、揭示课题:一位叫英英的小朋友,他想变成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去看看吧!3、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训练学生说句子这两个目标较好地融为一体。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17.我变成了一棵树
1.认识“希、痒”等8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会写“吃饭、形状”等18个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上节课同学们一定被小真的奇思妙想吸引住了。
你们还想听这样的故事吗?2.课件出示:教材插图。
师:有一位小朋友,希望自己变成树。
当他真的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奇妙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画出生字、词语。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重点指导:字音:“肠”是翘舌音;“醋”是平舌音;“痒、丁、零、肠”都是后鼻音。
字形:比较“状”与“壮”;强调“继”字的笔顺;“狐”左窄右宽,注意反犬旁的书写;“秘”右部不要少写撇。
词语:理解“秘密、巧克力、香肠”等词语的意思,教师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3.巩固生字,会读会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2)“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5.汇报成果。
(1)因为贪玩,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我”希望变成一棵树。
(2)“我”变成一棵树后,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窝里住满了小动物,妈妈也住了进来。
他们在一起吃东西,馋得“我”直流口水。
“我”开始想念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啦。
- 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词语。
2.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这节课,重点看一下“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趣事,感受想象的神奇。
二、边读边想象,重点感悟。
师:“我”变成了一棵树,接下来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
一边读课文,一边把文中有意思的想象画出来,互相交流。
1.课件出示: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出自部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大胆想象”为主题,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文章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我”变成了一棵长满鸟窝的树。
然后具体描述了“我”变成树之后发生的趣事:小动物们住进各种形状的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
“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事情非常有趣,是因为作者善于想象,使得“我”在想象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课后练习是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设置的。
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第二题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课文配有插图,一棵大树上长着各种形状的鸟窝,树干上有水珠滴下来,这是变成大树的“我”流出的口水。
充满童趣的生动画面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并激发他们对想象世界的向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
但还需要老师通过检查对个别同学进行一定的指导。
学生们都喜欢读童话故事,阅读应该没有什么障碍。
而且,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想象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依托文中内容展开想象。
设计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依托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体会课文人物的情感变化,抓住变成树后的有趣情节,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 我变成了一棵树 优质教案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想象的神奇,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大胆想象并说说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思维能力: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审美创造:感受课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的童趣,以及想象的神奇与乐趣。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我国当代童话作家顾鹰。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因为不想自己在玩的时候有人叫“我”吃饭,所有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另一个奇妙想象的世界,也表明了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妈妈。
本文将人与动物、植物的相遇与相处,描绘的如同一种真实的存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世间的和谐与美好。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关注课题:本课题目新颖,吸引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起到了概括文章内容的作用。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我”的愿望,从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描述了发生的一系列奇特、有趣的事情。
关注课文:课文中作者在想象的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引导学生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章中丰富的想象。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述的情景,进而感受课文想象的有趣。
比如:“我”变成的这棵树有什么奇特之处?小动物们是怎么住进鸟窝的?关注想象:文中“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想象世界的神奇有趣。
教师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
指导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鼓励学生通过想象,让自己的愿望在想象世界里得到实现。
关注字词: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或随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认读。
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教学目标】1.认识“痒、鳄”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2个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第1篇】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
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复习,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被小真的奇思妙想深深地吸引了。
你们还想听这样的故事吗?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3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生词,排火车读。
痒痒的椭圆形菱形鳄鱼香肠糖醋排骨丁零丁零秘密3.排火车接读课文。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状:认识爿字旁,了解爿字旁的含义。
与“壮”字进行对比。
2.继续:强调“继”字的笔顺。
3.狐狸:左窄右宽,反犬旁的笔顺。
4.秘密:理解两个同音字的意思。
秘: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
可组词秘方、秘诀、神秘、奥秘。
密:不公开的,不公开的事物。
组词保密、密信、密谋、密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了解偏旁含义,形近字区分和同音字的不同含义来区分相像的汉字,加深学生印象。
】5.在田字格中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6.当堂听写。
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感知大意1.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哪些情节写得很有意思?2.师范读课文。
3.交流写得有意思的情节。
预设:(1)第四段①指名读。
②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是啊,“痒痒的”和“冒”我把变成树的感觉写活了。
③再读,读出有意思。
(2)第五段①生读。
②交流有意思的描写:树上长鸟窝(3)第六段①鸟窝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②还会有什么形状?③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④出示句子练习: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 !我变成了一棵的树:……。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如果自己能变成任何事物,会选择变成什么。
接着,教师可以介绍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并指导学生认读8个生字和写13个生字,如狐狸、继续、秘密等。
在研究生字时,可以使用形近字、猜谜语和同音字对比等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如果自己能变成任何事物,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无明显问题的段落,无需删除。
这节课我们初步研究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主题是“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的事情。
这个故事一定很有趣吧!课后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如果你可以变成任何东西,你想变成什么呢?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来深入研读这篇课文,看看“我”变成树后发生的趣事。
首先,想象一下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会是什么样子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我”告诉我们他想变成树的原因是因为这样就没人会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下普通的树上都会长些什么。
花、叶、水果……而“我”变成的树上却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等等。
在这些鸟窝里,有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等小动物。
但当妈妈来了,我的心却“嗵嗵地跳着”,因为我害怕妈妈发现这棵树是我变成的。
妈妈要求住进三角形的鸟窝,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高兴的是因为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可以尽情地玩;失望的是因为妈妈居然不认识我了。
最后,妈妈从背包里拿出了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等好吃的东西。
课文巧妙地描写了“我”馋得流口水的情景,通过狐狸、天空、小鳄鱼、小松鼠、小白兔的猜测来勾起读者的好奇心,最后由“我”亲自揭晓答案,含蓄地点明了“我”是馋得流口水。
最后,我们来猜想一下,妈妈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呢?2.让学生看一张图片,引导他们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 狐狸丁零继续抬起2.壮丽形状克服兄弟肠子场子秘密蜜蜂第二课时1.(1)扑通-扑通扑通呼噜-呼噜呼噜哗啦-哗啦哗啦咕咚-咕咚咕咚叮当-叮当叮当轰隆-轰隆轰隆(2)沉甸甸、白花花、绿油油、笑嘻嘻、乱哄哄、轻飘飘、红彤彤、雾朦朦、喜盈盈、亮晶晶、黄灿灿、孤零零2.钓鱼、套牛、当被子、晾衣服当滑梯、栓小偷、当锚、当秋千3.(1)要是把长辫子拴在狗狗的脖子上,就可以遛狗了。
这样我就不用花钱去买狗链子了。
(2)要是把长辫子拴在门前的大树上,就可以荡秋千了。
我就不用天天去公园了。
4.(1)假如我会变,我要变一条条河流,流向沙漠,流向田野、流向水库,流向大海,真正为人类解决水的问题,让沙漠成为绿洲。
(2)假如我会变,我要变一座漂亮的教学楼,给山里没有教室上课的孩子,让他们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本领。
(3)假如我会变,我要变成一位能医治百病的医生,给那些缺医少药的人,那些看不起病的人,送医送药送健康。
(4)假如我会变,我会变成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我要用手术刀从死亡线上挽回一个又一个生命;我要用双手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特效药;我要用仪器为每一个患者检查出病因,让他们不再受煎熬;我要攻克一个又一个不治之症;我要解救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
我要尽到一个白衣天使的义务!(5)假如我会变,我将变成一台清除垃圾的机器人,为地球环保服务!只要它是垃圾,我都会把它吃进肚子里。
他们要经过特殊的处理,然后排放出新鲜的空气。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文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鸟窝里的事。
教学中,要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同时,关注文章写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语言美、想象美,练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第1篇】一、激情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屏显大树的,学生畅想凝望大树的感想。
树是秀颀,也是崇高;树是从容,也是智慧;树是高大,更是伟大。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作家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去体味诗人笔下的树的形象。
二、初读,进入诗歌意境1、学生自由朗读,扫清字词障碍;2、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可小声跟读;3、同座位交替朗读指定章节。
三、再读,感知形象美1、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1)、诗中“骄傲”一词的含义(2)、作为“一棵树”,“我”有哪些骄傲的资本?(3)、我的这些骄傲的资本是从那里获得的?2、男女生交替朗读第二部分。
思考:(1)、在这一部分中,大家还发现了“我”的那些骄傲资本?(2)、“我”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明确:“我”来自于人民,所以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
“我”为得到而骄傲,更为付出而骄傲。
3、小结形象(1)、请为“我”这棵树取一个名字。
明确:奉献之树(2)、小结:这就是作者通过“一棵树”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美好品质——为人民服务,也揭示了本诗的主旨。
这种手法就是——象征手法。
四、三读,品味语言美1、本诗通篇采用象征手法诗中处处抓住树的特点,但处处都是用来表现人的精神和情怀、理想和品格。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是炎黄子孙的化身。
2、除了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中作者还多处运用修辞,跳读全诗,勾画圈点出使用修辞手法的句段,并简单批注进行赏析,之后展示。
要求:大声而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再说出理由。
五、赛读,领略意境诗歌以美的语言描绘美的形象,塑造美的灵魂,从而营造美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之美需要我们用心去聆听、去感受六、借鉴写法,迁移写作1、我是一棵树,我是炎黄子孙,我有丰富的阅历,我有美好的品格——我骄傲。
我是一棵树,我热爱生活,我关心他人,我与人民血肉相连——我骄傲。
如果我是一颗小草,我还可以骄傲吗?我有哪些骄傲的资本?2、(多媒体展示)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小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反思这一课时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一是充分准备,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确保了自己能够清晰地向学生传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二是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三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
二、研读文本
1.(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标注。
(3)学生由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2.(1)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记住“鳄”字。
(2)学生朗读课件上的句子。
(3)学生按照顺序记忆生字,记忆儿歌。
生读课件上的段落。
(4)学生回忆自己执导的象声词,小组内分享,练写。
(5)学生学习“痒”“醋”“馋”,尝试练写。
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出自第五单元,一个以“大胆想象”为主题的习作单元。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主人公的想象,讲述了自己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教材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同时提升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和想象的年龄阶段。通过前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对想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依托文本内容展开想象。然而,在思维方面,三年级的学生还相对单一,创新能力和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时,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让学生在家中找一棵树木,观察并记录它的生长过程,了解树木对环境的影响。
-让学生思考一下,如果他们变成了一棵树,他们会希望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为什么?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小王子》:这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通过小王子在不同星球的冒险,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环保手册》:提供一份环保手册,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和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通过阅读手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
2.思维能力:通过课文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审美情感:通过课文中的插图和文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插图,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文化认同: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护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
2.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3.课文主要内容:小男孩变成了一棵树,体会到了树木的感受和价值
4.重点词汇:变化、感受、价值
5.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课文插图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插图,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7.课后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如何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课堂小结:
2.当堂检测: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认“痒、鳄”等生字,会写“狐、狸”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与价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的《我想》这首小诗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诵《我想》。
小作者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展开遐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和这首诗有些相像,快打开书读一读吧!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2)出示新词“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抬头、秘密”等词语。
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这些字词,并思考:你觉得“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开心吗?为什么?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
2.细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妈妈的嗓门为什么“又大了许多”。
思考:这部分主要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学习课文第5~8自然段。
1.分段朗读课文,找出“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分组交流。
把自己勾画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2.通过朗读这一部分内容,你觉得“我”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我”很细心的词句。
3.自由朗读第5~8自然段,边读边在书上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4.集体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四、积累词语,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希、痒、鳄、丁、零、肠、醋”认读,自己想办法记住。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l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ABB”结构的词语,如“毛嘟嘟、草绿绿”等;能够正确读写生字,理解词语,体会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词语学习:ABB 结构的词语,如“毛嘟嘟、草绿绿”等。
2. 课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变成一棵树后的所见所想。
3. 阅读拓展: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文章,拓宽学生视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变成一棵树后的所见所想。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插图、词语卡片、黑板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树木,激发学生对树木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词语学习:学习ABB 结构的词语,如“毛嘟嘟、草绿绿”等,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3. 课文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变成一棵树后的所见所想。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4. 朗读感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6.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爱生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词语:毛嘟嘟、草绿绿、树叶沙沙、小鸟喳喳3. 课文内容:作者变成一棵树后的所见所想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生字、词语,熟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神奇。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学习重点
理解作者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事,体会想象的神奇。
学前准备
课文内容相关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听写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师板书课题)
1.学生听写词语。
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4.听写词语。
6.细细品味第21~23自然段,明白:母亲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绝对不会被错认。
5.仿写拟声词。
咕噜噜
__________________
哗啦哗啦
_________ _________
6.“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一篇想象作文或画一个场景。
8.写想象作文或画出自己想象的一个场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课件展示,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最后安排的写或画的内容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片段
◆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教学拓展点)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的哪些想象非常奇特呢?
(学生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生1:作者想变成一棵树,就很快感觉到树枝从身上冒出来了,真神奇!
生2:作者变成的树上还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我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树,太让我惊喜了。
生3:作者想得真周到,担心小动物们上不去,还会弯下腰让小动物住进自己喜爱的窝里。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的10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想象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温暖,懂得关爱家人。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理解并体验“我”变成树后的奇妙经历。
2.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深入感受文本的意境。
•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体会情感变化。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含生字词、课文内容、相关图片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过什么奇妙的想象吗?假如你能变成一种东西,你会变成什么?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充满想象力的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相机正音。
3.分段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一读,了解“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
•想象“我”变成树后的样子,说一说。
2.学习第二至十二自然段:•默读,圈出“我”变成树后发生的有趣事情。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全班分享,教师点拨引导,深入感受想象的奇妙和语言的生动。
3.学习第十三至十四自然段:•读一读,了解“我”从树上下来后的感受。
•思考:“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想象:如果“我”再次变成一棵树,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2.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1.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想象之旅,感受到了想象的无限可能和亲情的温暖。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3.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过程与方法1.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妈妈永远是最了解孩子的,体会伟大的母爱。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假如你可以变,你会变成什么?是自由快乐的小鸟,还是五彩缤纷的花朵;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还是美丽可爱的小蜻蜓……可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却很奇特,她想变成一棵树,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吧,相信学完本课,你一定会为这个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叫好。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状、丁、零、肠” 。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状、零、巧、肠、续、抬”时,可以使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狐、克、继”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狸、秘、密”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状:大地穿新装,山峰显异状,壮美令人叹,大雪巧梳妆。
丁:原来露出紫丁香的山,今天又要寻遍,旱地也要干了。
字谜示例:有的狗不是狗,靠左边的瓜走,而且天生很狡猾,被老虎吓到了。
(谜底:狐)同音字歌示例:河狸:一只小狸猫想摘一个大梨,爬上青竹篱笆,但还有一段距离。
(2)对需要书写的文字进行书写说明。
书写指导:“状”左窄右宽,右部捺画伸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默读课文,用“____”画出你觉得有意思的语句。
2.同桌间探讨这些语句为什么有意思。
(二)全班交流
根据回答,相机相关句段
1、“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预设: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想象力了,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竟然是从身上冒出树枝,还“痒痒的”。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生字,开小火车领读、相机拼音及组词)
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
继续抬头秘密痒痒鳄鱼
2.识词游戏:狐狸找面包,齐读。
3.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还记得课文里藏着一个什么故事吗?指名回答。
明确:主要写的是“我”为了逃避吃饭而变成了一棵树,变成树很有趣,可也有麻烦的地方。
四、复习
1、结构梳理图,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脉络层次。
2、填空题,一起概括本文的主题。
五、拓展延伸
关于想象的名言,指名几生朗读。齐读。
板书设计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变成树: 痒痒的 冒出来
长满鸟窝: 各种形状 想象奇妙、有趣
住满: 小兔子、小松鼠、妈妈……
课后反思
例:“狐狸”两个字。
“狐狸”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的偏旁相同)
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兽类有关。
师范写:先写好反犬旁,看,第一笔“撇”和第二笔“弯钩”的交叉点,要同钩对齐。再写“瓜”,横撇要平要短,竖撇不能长于反犬旁,竖提要写在竖中线上,点长在“钩”上,就像一个小瓜,捺要写出笔锋。你们看——(师作出一条辅助线,让学生观察竖撇、竖提和捺。)
3.(预设)梳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2)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①因为贪玩,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想变成一棵树。
②我变成一棵树后,树上长满了鸟窝,奇形怪状的。窝里住满了我的朋友,还有妈妈,他们在一块吃东西,馋得我口水直流。(关键词并板书:长满鸟窝住满朋友、分享食物)
2、(一棵大树的图)
喏,这就是新朋友,但是,这位新朋友原来可不长这模样,她和你们一样,白白净净、清清爽爽,是一个叫英英的小孩子,那她怎么会变成这样子呢?咱们一起到文中寻寻答案。
(并板书课题、作者)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要求)
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预习中阻碍过你的生字,请和它多打几次招呼,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师:不能浮现呀,那让我们再来一次。/能浮现就说明记住了。还有什么字难记吗?生继续提出生字,师生一起分析,识记。
3、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抄写几遍,能做到听写无误,那就抄几遍。(生抄写生字词)
师:现在我说生字词,同学们能写出来吗?(能)
师:能,那就不听写了,相信同学们。
4、师再着重强调几个学生未讲到的并且容易写错的生字。(如果在学生自己已提出难写之字时,师相机指导,无需放在此环节)。微 信 搜索并关注公 众号:好老 师好 童学教 学团队,每日持续更新分 享教学教 辅资料
6.但是没有人理会“我”,没人会想到变成大树的我,还要和他们一样吃东西,以至于——
(我的口水流下来了),从哪里看出来?
相机“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水珠原来是口水,那小动物们把水珠当成什么?
相机明确答案。
7、说一说:英英这么饿,她的妈妈知道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加以梳理。
教学课题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希、鳄”等7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想象的趣味。
3.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4.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5.感受“我”变成树的乐趣。
重点难点
1.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师:妈妈和小动物们一起在鸟窝里吃东西呢,咱们一齐大声朗读这段话,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师:是呀,妈妈和小动物们一起在鸟窝里吃东西,看得我们都有点馋了,嘴巴不自觉地想跟着啧吧啧吧地吃起来。
这画面真有趣。
(3)师:他们在大树上边吃,还可能会说些什么话呢?
生自由发言,师可补充答案。
5.小馋猫可不仅仅你们,还有谁也犯馋了?
“巧”字,第三笔是提。
“继”,字注意右旁的笔顺,先写米字,再写竖折,请跟老师书写一遍。
5.请把这几个字认真地书写三遍。在写的时候,你也可以把课文中其他一些你认为难写的或容易写错的生字,认真地练写三遍。
6.生练写,师巡视指导,针对书写不正确的字进行点评,并让没写这个字的同学也把这个字仔细地练写一遍。
第二课时
2.读懂课文,体会想象的乐趣。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
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今天天气不错,老师带你们去户外认识一位新朋友吧。(树图)
停在最后一张。
师:一棵棵树,挺拔而茂盛,它们能静静地欣赏周围的风景,又能静静地自我欣赏。这也是一种玩耍。不过,这些树,其中一棵是本课的主人公……
(2)“鳄鱼”见过吗?(图片)一般生活中哪里?是的,生活在水里,所以鳄字是“鱼”字旁,但其实鳄鱼是爬行类动物,只是它能像鱼一样在水里嬉戏而已,故而得名鳄鱼。微 信 搜索并关注公,众号:好老 师好 童学教 学团队 每日持续更新分 享教学教 辅资料
除了鳄鱼,还有——图片及词语:鳄龟,以及你们常见甚至常吃的“鳄梨”,它又叫牛油果。
预设:惊喜,那你惊喜地读一读这句话。(标红“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评:听得出你的确又惊又喜。
有点惊吓,那你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评:看来真有点被吓到了。
4、过渡语:更有趣的事情还在后头,咱们继续往下读故事吧。微 信 搜索并关注公 众号:好老 师好 童学教 学团队 每日持续更新分 享教学教 辅资料
二、边读边想象,重点感悟
②忘标出自然段的同学,请将自然段序号标好。
2.依次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
希痒鳄丁零肠醋秘
依次指名领读,并组词,相机强调记错的生字。
(1)“挠痒痒”一词和图片,“挠过痒痒”吗?身体可难受了,所以需要用手挠一挠,因此“痒”是病字头,可别记成广字头啦。一般代表身体不舒服或生病的字还有哪些?(相机:病、瘫、痛、疼、癌等)一起来读一读,牢牢地认准“痒”字。
预设回答:
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小动物居然爬到树上居住,而不是一些鸟儿。
(适时动画效果)咱们现在就去参观一下小动物的新家吧。好玩吗?是呀,看着是挺好玩的,树上多热闹呀!
4.更为神奇的还不是这个,最神奇的是,妈妈居然也来到了树上,还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妈妈到来,还带来了好吃和大家一起分享。
(1)师相机“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相机)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为什么“我”的肚子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因为正是该吃饭的时候,我很饿了。)
我想邀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13、14自然段,大家注意听听,他读得够不够饿?
相机指导:朗读时,注意象声词的语气,要读得快而响,如“咕噜噜”,强调出“我”饿的程度,重读“怪怪的声音”“越来越响”。
明确:原来妈妈早就知道我是那棵树!
8、进一步提问:既然妈妈一早就知道我是那棵树,为什么还故意端来美味的食物馋我?
9、综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了解了原来课文中藏着这么多有意思的地方。(,进行小结)
10、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想一想,前后左右的四个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指名几生来说一说,师可补充自己答案。
播放风铃的图片与声音,听起来像什么?(丁零丁零)喜欢风铃的声音吗?那咱们美美地读读这个词吧。
“肠”一般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它是——月字旁。香肠味很美,其实它也是猪肉做成的。爱吃香肠的同学们,好好读准“肠”的后鼻音吧。读,Cháng,香肠香肠。
“醋”可是家中必背的调味品,你喝过的就有白醋、陈醋、香醋、糯米醋等。看清楚、瞧仔细,醋字左边可不是西字,而是一个——圈出“酉”字。再一起叫叫它的几个名字吧。(读词)
师:“我”——这棵大树,看到妈妈来,有何反应?(相机圈出关键词句)从这些词句能看出当时我的心情怎么样呀?(相机:激动而又忐忑)
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一定要让我们听出激动不安的心情哟!(指名读)
(2)顺势直接引出第12自然段
师:紧接着——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它们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啧吧啧吧地吃了起来。
改后的句子句意断层,朗读跳跃性太大,不顺畅。
(3)省略号还省略了哪些形状的鸟窝?
(梯形、星形、心形等)
(4)仿照文中冒号的作用,写一句话。
师相机补充句子。
生练写,师巡视指导、点评。
3.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板书:住满:小兔子、小松鼠)
你认为这句话有趣在哪里?
5.相机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层次,将长长的文章梳理清楚。
(1)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变树的原因呢?(生自读课文,指名说,加以明确:(1-4段)写“我”不想回家吃饭,想变成一棵树,结果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2)哪些自然段写的是我变树后的遭遇?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意见:
一种是(5-23段)写我变成树经历的趣事。
另一种是(5-12段)写“我”变成的树上长满了鸟窝,妈妈也住进了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