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污染 图片
细胞培养污染拯救及预防方法

细胞培养污染拯救及预防方法概论污染是细胞培养的大敌。
预防和避免污染是细胞培养成功的关键之一。
一开始就要十分重视,防止污染,否则会前功尽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人力、物力,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一)污染的类型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污染不仅仅指微生物,而且还包括所有混入培养环境中的、对细胞生存有害或造成细胞不纯的物质,包括生物和化学物质。
1、细菌污染细菌污染是实验室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即使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了抗菌素,也可能因为操作不慎而引起污染。
最常见的有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杆菌以及大肠杆菌、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又以白色葡萄球菌较常见。
培养细胞受细菌污染后,会出现培养液变混浊,pH改变。
污染后细胞发生病理改变,胞内颗粒增多、增粗,最后变圆脱落死亡。
2、真菌污染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最常见的真菌有烟曲霉、黑曲菌、孔子霉、毛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酵母菌。
培养细胞受真菌污染后,可见培养液中漂浮着白色或浅黄色的小点,有的散在生长,培养液一般不发生混浊;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丝状、管状或树枝状的菌丝纵横交错在细胞之间或培养基中,有的呈链状排列。
真菌污染后,细胞生长变慢,但最后由于营养耗尽及毒性作用而使细胞脱落死亡。
丝状菌污染3、支原体污染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最小直径0.2μm,一般过滤除菌无法去除它,光镜下难以看清它的形态结构。
开始不易发现,能在偏碱条件下生存,对青霉素有抗药性。
多吸附于细胞表面或散在于细胞之间。
培养细胞受支原体污染后,部分敏感细胞可见细胞生长增殖变慢,部分细胞变圆,从瓶壁脱落。
但多数细胞污染后无明显变化,或略有变化,若不及时处理,还会产生交叉污染。
阳性阴性支原体污染4、病毒污染组织细胞培养过程中,如果没有除去潜在的病毒,就会产生病毒污染。
目前,从原代猴肾细胞的培养中已发现不少于20种血清性病毒。
尽管病毒污染的细胞不影响原代培养,但生产疫苗是不安全的。
Removed_细胞培养中污染的图片

细胞污染鉴别与图片细菌培养液是被洋葱佰克霍尔德菌污染了洋葱佰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cepacia)原属假单胞菌属,是植物病原菌,因引起洋葱患病而得名,是医院感染病原菌之一。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及水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革兰阴性杆菌,尤其为免疫缺陷及肺囊性纤维化患者易感染细菌之一。
它可以在无糖的培养基中生长。
在医院环境中常可污染自来水、体温表、喷雾器、静脉导管、导尿管、静脉输液管等,造成院内传播,导致多种医院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肺炎、伤口感染、深部脓肿和眼结膜炎等,尤其采用导管植入进行治疗者,更容易引起感染。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种抗菌药具有天然的耐药性。
耐药现象严重,治疗可选择复方磺胺甲繟唑、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和头孢他啶等抗菌药物。
白色念珠菌污染:(倒置)白色链球菌是常见的细胞污染革兰氏染色阳性通过革兰氏染液染色的链球菌中间长梭型的是正在分裂的念珠菌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污染电镜照片(X30k),煎蛋状和其他形状支原体污染电镜照片(X30k)支原体污染电镜照片(X12k)上面这个很明显是霉菌,确切的说应该属于丝霉,因为你可以看到明显的菌丝,有些种类是无横隔的,有的是具横隔的,培养基呈淡紫色,或不变色,但会变得粘稠。
污染来源:一般是来自实验服,并且具有季节性,像现在这种长蘑菇的季节很容易污染这种菌类。
这个是细菌污染,你在倒置显微镜下无法看到细菌的结构(需油镜),污染晚期培养基呈黄色。
污染来源:操作问题。
*这个可能是螨虫。
这个是原代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时污染的,形态呈杆状,能自主直线游动,速度相当快。
污染源:小鼠毛发中。
这个可能是酵母污染,镜下能隐约看到出芽生殖,不过不知道酵母会不会呈团聚集在一起,因为照片中那团黄色的东西也是此污染物,肉眼观察使可看到明显的白色或淡黄色颗粒状的漂浮物,同样这个污染源也是小鼠的皮肤。
细胞支原体污染的图片、危害、表现和怎么办

细胞支原体污染的图片、危害、表现和怎么办(2016年10月16日)一、细胞支原体污染的图片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细胞支原体污染与非污染的图片有什么区别。
如上图所示,左侧为未经支原体清除试剂处理的人Hela细胞,经DAPI染色后,除了细胞核为蓝色外,细胞质也有大量的絮状核酸物质被染成蓝色,这些处于细胞质的核酸物质就是支原体DNA,说明细胞支原体污染非常严重。
而右侧为经过本公司的支原体清除试剂2处理7天的Hela细胞,经DAPI 染色后,除了细胞核为蓝色外,细胞质没有任何絮状核酸物质被染成蓝色,说明支原体已经被清除。
(版权声明:上图来自上海易色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二、细胞支原体污染的危害和表现细胞支原体污染的危害(1)培养的细胞被支原体污染后,几乎可以改变细胞的所有功能,其可以导致细胞染色体的异常和损伤,改变细胞的代谢、生长、形状、附着,影响病毒的扩增能力和产量等等。
例如,Miller CJ等人通过Microarray的研究表明:支原体污染严重改变被污染细胞的基因表达谱 [1, 2],支原体污染后与无污染的同一细胞系相比,表达差异达2倍以上的基因就有200多个!!!(详细数据请见参考文献1)。
Edward Burnett 和 Liz Penn认为:被支原体污染的细胞系已经不是原来的细胞系,而是另外一个细胞系了 [3]!此外,严重的支原体污染将彻底摧毁一株细胞系。
从2013年开始,《Nature》期刊已正式要求投稿的文章,如涉及细胞培养都要进行支原体检测。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期刊将做出同样的支原体检测要求。
总之,在细胞系上进行生物医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如果不能保证所用的细胞系无支原体污染(Mycoplasma-free),则所得出的结论是极端不可靠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可以想象:全球范围内,每年因支原体污染导致白白浪费的科研经费的数量是多么的巨大,有人估计至少高达数十亿美金!细胞支原体污染的危害(2)1. 细胞生物学:支原体污染将直接导致最常用的MTT细胞毒性实验结果的严重错误!●结果:由于支原体对MTT的额外还原作用,对阿霉素(Doxorubicin, 一种抗肿瘤药物)的抗性,支原体污染和非污染的细胞二者相差15倍!(Due to an additional reduction of tetrazolium by mycoplasmas, contaminated cells appeared up to 15 fold resistant to doxorubicin.)●参考文献:Falsification of tetrazolium dye (MTT) based cytotoxicity assayresults due to mycoplasma contamination of cell cultures. Anticancer Res. 1999 Mar-Apr; 19(2A):1245-8.2. 免疫学:支原体污染本身将可以直接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这对于目前国内外普遍开展的人体免疫细胞的肿瘤治疗将是灾难性的。
细胞培养中霉菌污染问题

细胞培养中霉菌污染问题Julius:我的细胞被污染了,表现为培养液内有浑浊,可见很多白色粉末的东西悬浮,之前发现一瓶有,就丢了,剩下的及时换液,清洗,可在传代后的第二天就又见浑浊,仍有部分细胞是贴壁的,可以看到很多”细胞“首尾相连成一条条的线状,可细胞怎会是线状生长呢?(抱歉没有拍下照片)请问是霉菌还是细菌污染呢?如何区分细菌,霉菌及真菌的污染。
现在如何处理呢?污染控制区大家所说的用甲醛熏蒸,碘伏擦拭,或75%酒精擦拭,是用那种呢?时间要多长呢?因培养箱内还有别人的细胞,现在消毒处理时剩余的细胞该怎么办呀?还应注意什么呢?liyq_1:应该是霉菌污染.其特点正是肉眼可见白色悬浮,形态呈线状.qxlbljys:1.细菌污染液体混浊,霉菌污染可看见霉苔但液体不混,所以你的细菌和霉菌同时污染处理:扔掉,以免污染其他细胞2.你说的线状生长实际上细胞已经接近死亡3.可以将培养箱用75%的酒精擦拭,并停止细胞培养,然后用紫外消毒房间sunandsuny:由于细菌的生长分裂呈指数级的生长方式,所以细菌污染后,培养瓶很快就是浑浊的了,但一般不像霉菌污染,霉菌有菌丝,往往呈絮状漂浮,甚至有丝状突起.因此霉菌污染和细菌污染在肉眼上有时可以大体上区分,这只是一些常规的经验,如果要具体确定,还要通过涂片染色,看看是球菌或杆菌或是弧菌.叶知秋: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贴壁良好,长势旺盛,可霉菌悄然而至,大有疯长之势。
不想放弃,该如何处理,敬请指点。
ratman:配制以下5X抗生素培养液:AMP:100ug/ml, gentamycin 100ug/ml, 两性霉素B 2ug/ml, 制霉菌素1.5ug/ml, 脱氧胆酸钠10ug/ml,进行冲击,培养时间为8小时后换液,改用1X抗生素培养液进行培养,以上配方为1x配方。
每天换液。
icesugar75:别救了。
霉菌是抗拒不了地,别让这瓶细胞把其它的污染了最重要。
eming43:同意楼上的,如果细胞不是珍贵的没有了,最好是放弃。
听说你的细胞被污染了?

听说你的细胞被污染了?导语学会正确地进⾏细胞培养是细胞实验的基础,然⽽⼩⼼翼翼的你,怎奈何体外细胞的脆弱,百密终有⼀疏。
你偶然的⼀个喷嚏,不经意得捋捋你的头发丝,对于这些丢失体外抵抗能⼒的细胞都可能是毁灭性的灾害。
但是,并⾮所有的细胞污染都是致命的,若是及时发现,还是可以得到挽救的。
今天咱们的主题就是:教⼤家辨别各种细胞污染及如何应对。
如下图:实验室常见的细胞污染,你都知道属于哪种污染吗?细胞培养中的常见污染主要包括:细菌、霉菌、⽀原体、⿊胶⾍、病毒和交叉污染等,每⼀种污染都有各⾃的特点。
如细菌和霉菌增殖迅速,短时间就对细胞造成明显伤害;⽽⽀原体和病毒对细胞的影响则是⼀种缓慢长期的过程。
下⾯就具体看看每⼀种污染。
1. 细菌污染(较容易被发现)引起原因:操作不规范或⽆菌措施不到位等;细菌污染种类:⽩⾊葡萄球菌,⼤肠杆菌,假单孢菌、枯草杆菌等;细胞污染后的变化:①污染后由于有⼤量酸性物质产⽣,因此培养基会短时间内由红⾊变为黄⾊;②由于细菌⼤量增殖,培养基变浑浊,稍微振荡后可见培养基表⾯有漂浮物;③普通倒置显微镜⾼倍镜观察,胞浆内可见⼤量颗粒(如下图红⾊箭头);④细胞⽣长缓慢,逐渐变圆脱落。
如下图所⽰:左:悬浮细胞污染后,可见悬浮细胞个体远⼤于杆状细菌,⽽细菌呈⿊⾊颗粒状并会有较快的运动速度;右:贴壁细胞,可看到球状细菌分布于细胞周围并做剧烈运动。
细菌污染的细胞(左悬浮细胞,右贴壁细胞)图⽚来源:UNC School of Medicine处理措施:在培养液中添加双抗(P/S)处理;可⽤抗⽣素的常⽤量的5~10倍作冲击疗法,⽤药24~48h后再换常规培养液;另外添加西司他丁钠和亚胺培南(泰能)处理细胞,适⽤于培养⽤具被打翻、使⽤了污染的培养液或要培养污染的组织或者冻存细胞的污染情况[1]。
裸⿏体内接种法是⽐较有效和彻底的除菌⽅法。
主要包括腹⽔接种和⽪下荷瘤分离细胞。
既能彻底清除污染细菌,⼜能保持肿瘤细胞的来源特征和恶性特性。
细胞的细菌、真菌污染及排除

细胞的细菌、真菌污染及排除Edit By Waiting.D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其在梅雨季节进行细胞培养更易污染。
污染培养细胞的多为烟曲霉、黑曲霉、毛霉菌、孢子霉、白念珠菌、酵母菌等。
霉菌污染后多数在培养液中形成白色或浅黄色漂浮物。
一般肉眼可见,较易被发现,短期内培养液多不混浊,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于细胞之间纵横交错穿行的丝状、管状、及树枝状菌丝,并悬浮飘荡在培养液中。
很多菌丝在高倍镜可见到有链状排列的菌珠;念珠菌或酵母菌形态呈卵形,散在细胞周边和细胞之间生长。
镜下看时,要将培养瓶用酒精棉球擦干净,以防止与瓶外尤其瓶底外面生长的菌丝相混淆。
真菌污染后,细胞生长变慢,但最后由于营养耗尽及毒性作用而使细胞脱落死亡。
真菌污染细菌是一种原核细胞微生物,其大小以微米(μm)计。
常见的污染细菌有革兰氏阴性菌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中白色葡萄球菌等比较常见。
一旦发生细菌污染较易发现,多数情况下培养液短期内颜色变黄,表明有大量酸性物质产生,出现明显混浊现象;有时静置的培养液液体初看不混浊,但稍加振荡,就有很多混浊物漂起。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培养液中有大量圆球状颗粒漂浮。
必要时可取少量培养液涂片染色检查以证实细菌种类;有的培养液改变不明显而又疑有污染,可取出少量培养液用普通肉汤接种或用未加双抗药物的培养液接种,也可取10ml细胞悬液以100rpm离心5min,沉淀中加入无抗生素的培养液2ml,置于37℃培养,24h可得结果。
污染后细胞发生病理改变,胞内颗粒增多、增粗,最后变圆脱落死亡,造成试验失败和细胞株(系)丢失。
细菌污染细菌和真菌污染多在传代、换液、加样等开放性操作之后发生,而且由于增生迅速,多再发生污染48h以内就已明显。
在实验的最初两天密切观察实验样品是否有污染发生,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或排除。
培养细胞一经污染,多数较难处理。
如果污染细胞价值不大,宜弃之;有细胞株留存的或可购置的,可在寻找原因后彻底消毒操作室和二氧化碳培养箱(若发现真菌污染,可在污染孔内加入1mol/L氢氧化钠或硫酸铜溶液处理)(具体操作方法可参考细胞培养污染的预防),复苏或重新购置细胞,再培养。
细胞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细胞污染的种类有哪些1. 异物污染细胞培养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异物污染。
异物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一些外部因素导致培养器具或培养介质中出现的异物。
这些异物可能包括灰尘、纤维、酵母、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异物不仅会干扰细胞的生长和功能,还可能引起未知的变化和不确定的结果。
因此,在进行细胞培养实验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异物污染。
2. 细胞污染细胞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细胞本身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污染,从而导致细胞的变异、功能受损甚至细胞死亡。
细胞污染可以由以下几种常见的污染源引起:a. 细菌污染细菌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污染之一。
常见的细菌污染源包括实验环境中的空气、实验器具、培养介质等。
细菌污染会导致细胞生长受阻、感染和细胞凋亡等,严重时甚至会使细胞无法继续培养和使用。
b. 真菌污染真菌污染是指一些真菌,如酵母菌等进入细胞培养环境中并污染细胞。
真菌污染会引起细胞外观的改变、生长受阻、功能受损等问题。
在细胞培养实验中,应特别注意真菌污染的防控。
c. 病毒污染病毒污染在细胞培养中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对细胞的影响极大。
病毒污染会导致细胞的变异、功能失调甚至细胞死亡。
因此,进行细胞培养实验时,必须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避免病毒污染的发生。
d. 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株之间或批次之间发生的互相污染。
细胞培养实验室中经常同时进行多个细胞系的培养,因此,交叉污染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交叉污染会导致细胞株的混杂和受污染细胞株的功能异常。
为了避免交叉污染,实验室应有严格的实验室操作流程,并定期检测细胞株的纯度。
3. 其他污染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细胞污染,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污染也可能影响到细胞培养实验的结果,例如:•化学物质污染:来自培养介质、溶液、培养基等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细胞产生毒性影响,导致细胞的变异或死亡。
•辐射污染: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来自辐射源的污染,这可能会对细胞的遗传物质和生理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细胞培养中常见污染

最近看到不少问有关细胞培养污染的事,正好我看到了一个有关这方面的总结,很全很好很强大,跟大家分享下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总结如下:常见的污染如下: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足够,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检查一下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的现象!可在培养液中加相应的抗生素处理2、霉菌:培养液是清亮的,倒置显微镜下无杂质,37度孵箱培养2-3天,仍清亮,但出现絮状杂质,镜下可见呈细丝状的团状漂浮物,可看到明显的菌丝,细胞仍可生长,但时间长之后,细胞的活力状态变差,用硫酸铜溶液擦拭CO2孵箱内,再把水盘里也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
或者在培养箱的托盘加入饱和的消毒磷酸氢二钠高盐液体,可以防止霉菌污染。
CO2孵箱被霉菌污染后,可把所有细胞暂时转移,采用过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
并把过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内一个小时,使其蒸汽弥漫。
待过氧乙酸的气味消散后,再移入细胞。
孵箱应定期清洁(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
其它培养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
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3u/ml的两性霉素或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但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
,将环境彻底消毒,如果所有细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统污染,检查一下培养基和器材,如果只是个别污染,可能是操作问题,就要注意操作3、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
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
用泰乐菌素,兽用支原体病的药,但可用于细胞培养,无任何不良反应。
细胞培养常见污染

整理总结:细胞培养中的第一大害——————————污染★★★lwf991229(金币+3,VIP+0):不错,很详细,不过有的图片打不开~~污染是细胞培养第一大害!预防和避免污染是细胞培养成功的关键之一。
小木虫还没有相关帖子,故而整理和虫子们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繁荣小木虫,虫子们觉得好请顺手回个贴!本页图片太多,个别打不开请刷新一下就好了。
细胞污染的类型一、细菌污染细菌污染是实验室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
一开始就要十分重视,防止污染,否则会前功尽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人力、物力,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即使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了抗菌素(一般为预防剂量),也可能因为操作不慎而引起污染。
最常见的有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杆菌以及大肠杆菌、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又以白色葡萄球菌较常见。
培养细胞受细菌污染后,会出现培养液变混浊,pH改变而呈现黄色。
也有的培养液肉眼观察无多少改变,只能在镜下发现菌体才知污染。
所以,每天应仔细观察。
污染后细胞发生病理改变,胞内颗粒增多、增粗,最后变圆脱落死亡,造成试验失败和细胞株(系)丢失。
一般细菌污染进程很快,大约污染一两天后肉眼就能显著观察到。
二、真菌污染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其在霉雨季节进行细胞培养更易污染。
最常见的真菌有烟曲霉、黑曲菌、孔子霉、毛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酵母菌。
培养细胞受真菌污染后,可见培养液中漂浮着白色或浅黄色的小点,有的散在生长,培养液一般不发生混浊;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丝状、管状或树枝状的菌丝纵横交错在细胞之间或培养基中,有的呈链状排列。
念珠菌和酵母菌呈卵圆形散在细胞周边和细胞之间(发生卵圆形物体污染的几率很大)。
个体细小,有增多趋势。
镜下看时,要将培养瓶用酒精棉球擦干净,以防止与瓶外尤其瓶底外面生长的菌丝相混淆。
真菌污染后,细胞生长变慢,但最后由于营养耗尽及毒性作用而使细胞脱落死亡。
三、支原体污染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最小直径0.2μm,一般过滤除菌无法去除它,光镜下难以看清它的形态结构。
细胞培养的污染

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不易被察觉和干扰实验结果的一种污染。是 细胞培养研究中重点预防对象。 (1)支原体生物学性状: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目前所知能独立生活的最小 微生物。可通过除菌滤器。 多形态性,光镜下难以看清其结构。 多吸附于细胞表面或散在细胞之间。 对青霉素普遍有抗药性。
(2)对细胞的影响:多数细胞受污染后,无明显变化,或有微细变化却由于 传代和换液而被缓解。
化学性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预防
培养环境中许多化学物质都可以引起细胞的污染。化学物质并不总是抑 制细胞的生长,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就可促进细胞的生长。不同细胞对化学
物质污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未纯化的物质、试剂、水、血清、生长辅助因 子及储存试剂的容器都可能成为化学性污染的来源。细胞培养的必需养分, 如氨基酸,若浓度超过了合适的范围,也会对细胞产生毒性。玻璃制品清洗 过程中残留的变性剂或肥皂是最常见的化学性污染。水是唯一一种在凝固时 膨胀的化合物。因此在选择冻存细胞的容器时应考虑到这个因素。容器因水 的膨胀而发生破裂是引起试剂污染的重要原因。为了避免金属离子、有机分 子、细胞内毒素等物质对水的污染,在配制液体,清洗容器时必须使用不含 杂质的超纯水。需要注意的是,超纯水放置过久其纯度会下降。在高压蒸气 灭菌及蒸馏水时水经常被污染,因为高压蒸气锅及纯水机的常规维护后可能 有少量的化学物质残留。为了保证水的纯度,我们应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化学 物质的残留。
2、从物品、用品消毒灭菌着手
细胞培养所用物品清洗、消毒要彻底,各种溶液灭菌除菌要仔细, 并在无菌试验阴性后才能使用。
3、操作室及剩余的无菌器材要定期清洁消毒灭菌。
4、 防止细胞交叉污染
在进行多种细胞培养操作时,所用器具要严格区分。
在进行换液或传代操作时,注射器和滴管不要触及细胞培养瓶瓶口,
细胞培养污染图片及甲醛熏蒸

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操作法:
1.准备、计算、称取甲醛与高锰酸钾量:10ml甲醛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
3-5g;
2.取一不锈钢容器,容积大小应为甲醛量的3-4倍; 3.在容器内加入全量的高锰酸钾,用纱布或滤布将容器口蒙住;
4.将容器放入空调送风口,快速倒入全量的甲醛溶液,关上空调机组门;
5.启动空调,关闭新风口,循环运行1-2小时,(视甲醛的反应速度); 6.关闭空调,取出容器,空调及房间密闭8小时以上; 7.生产前4小时,打开空调,关闭回风阀进行空调全排风运行,直至空 调无甲醛气味后,空调按常规操作运行。(除甲醛时,可在空调送风口加 入适量的氨水,以快速中和残留甲醛) 操作中注意事项:甲醛加入高锰酸钾中,会迅速产生高温至溶液沸腾, 因此容器应大并应做好防护工作,以免混合的棕红色溶液溅出而污染机组。
细胞培养污染图片
2010.12.6
中间长梭形是正在分裂的念珠菌
真菌污染
真菌污染后,细胞生长变慢,但最后由于营养耗尽及毒
性作用而使细胞脱落死亡。
细菌污染
培养细胞受细菌污染后,会出现培养液变混浊,pH改变。污染后 细胞发生病理改变,胞内颗粒增多、增粗,最后变圆脱落死亡。
支原体污染电镜照片(x30K),煎蛋形状
入高锰酸钾,搅拌均匀;再加入甲醛;加入甲醛后人立即离开,密闭房间。
注意顺序:是将甲醛倒入高锰酸钾溶液内。 ⑤消毒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⑥消毒后要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这里说的甲醛就是40%的甲醛溶液,也就是
福尔马林,一般包装上写的是37%。
检测你的细胞是否有支原体污染

检测你的细胞是否有支原体污染告诉你们这一桌年夜饭都是我做的哦(得意脸)。
一般实验做的好的人,做饭也不会太差。
今年跟大家分享的最后一个帖子就是怎么检测细胞支原体污染。
支原体感染的细胞样子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支原体污染经常出现且不易消除,95%以上是由口腔支原体造成(所以细胞培养戴口罩是很必要的,感觉你再怎么小心对待你的细胞都不为过)。
1.支原体污染初期, 在高倍显微镜下(400倍),虽然细胞无明显变化,但是在细胞膜周围或细胞间隙可以发现细小黑色颗粒。
2.细胞培养时间延长, 尽管培养液不浑浊(一般细菌污染培养液会变浑浊), 但培养液pH值变化明显然后颜色变黄(虽然一般的细胞培养培养基也会变黄,但是速度要慢很多)。
3.在支原体感染较重的时候可以引起细胞变形。
4.如果你们实验室没有常规杀除支原体的操作,那么我相信只要你们在用细胞培养标本去送RNA-seq、LncRNA测序、CirRNA测序时,公司给出的结果都会有支原体污染。
下图是nature杂志给出的如果用细胞系做的实验,需要提供无支原体污染的证据(果子老师,重新ATCC购买细胞哦)Nature.jpg因此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进行支原体检测与防治十分必要。
今天先跟大家分享支原体怎么检测,也就是你怎么检测你的细胞有无支原体污染。
常见的支原体检测方法有直接培养法和间接法。
直接培养法这个方法其实对于不做支原体研究的人来说基本用不上,这里就不细讲。
如果需要可以留言交流。
间接法1. DNA荧光染色法在免疫荧光那一期没有具体介绍活细胞怎么做免疫荧光。
这里稍微讲讲活细胞怎么染核。
活细胞可以用Hoechst染色。
可将DNA标示,此种染色方式也可以用来辨识DNA,意思就是细胞内有DNA的都可以识别出来,在正常细胞中就是细胞核及线粒体可以被识别。
那支原体污染时的染色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支原体有自己的基因组,所以,如果有支原体污染的情况,会在细胞表面或者培养基中发现有小点或者碎片状的荧光,有时候会形成连续的一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色念珠菌污染
革兰氏染色阳性
中间长梭型的是正在分裂的念珠菌
生命经纬网友布兰卡的观点为:
我个人感觉,操作之前酒精擦手消毒非常重要,因为环境再差,无菌台里一般是没问题的,但是,污染往往在这里操作时发生,因此,个人手的卫生非常重要,白色念珠菌是人体霉菌感染的常见霉菌种类(尽管我们有时感觉不到,但它就在你我的身边甚至身上存在着),我认为绝大多数污染是我们自己带进去的,因此,如果环境不是太差,那就找找自身的原因。
生命经纬网友dsh1205的观点为:
灭菌水,是否有必要我也不太肯定。
其实这一点是很容易办到的,有总比没有好。
多注意一些可能的因素,对细胞总是有力的。
被污染总是很麻烦的,细胞长得不好不说,还影响实验进程。
我认为有两个环节很重要,操作台及温相。
我们操作前、后都要紫外杀菌30min,而且保持操作台通风设施正常。
我们的温相好像从来没有用酒精擦过,更没用紫外照射。
我们开温相时,先清洁剂洗手,在酒精擦手,范围与手术洗手差不多,时间一般在几秒内。
另外,我自己将瓶放回相中时,还对瓶体进行酒精擦洗。
当然还有给细胞换液也要注意了,吸管尽量不要深入瓶内,要深入瓶内的最好先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等等。
HepG2细胞,荧光染色检测支原体
支原体污染检测
在上面的支原体检测图片里没大片的针状点,但不敢肯定个别细胞核外的小点是不是支原体,可是要有也不应该就这么几个啊?(细胞一共培养了40小时)生命经纬网友bianmin8024认为:
这么大面积的污染,你可以看看是不是做这批细胞时操作上出了问题,要不然就是培养基的问题。
其实我觉得在每次试验前,最好简略写一下操作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可以避免实验中的忙乱。
既然现在已经污染了,就全部更换你的器皿。
培养箱的水没有必要用无菌水,但最起码要是蒸馏水。
以上图片细胞系念珠菌污染
处理办法:扔掉,善后办法,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的习惯,拿70%酒精擦手,擦超净台,擦培养瓶,擦培养基瓶,各种瓶子的口多拿火焰烧灼。
就不再会发生细菌污染。
支原体污染电镜照片(X30k),煎蛋状和其他形状
支原体污染电镜照片(X30k)
支原体污染电镜照片(X12k)
支原体污染电镜照片(X12k)
支原体污染电镜照片(X12k)
你的培养液应该一两天内很快变混浊.刚开始小虫杆状成串,不怎么动,多了以后就不成串了,移动迅速,是这样吗?如果是,细菌培养液是被洋葱佰克霍尔德菌污染了。
洋葱佰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cepacia)原属假单胞菌属,是植物病原菌,因引起洋葱患病而得名,是医院感染病原菌之一。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及水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革兰阴性杆菌,尤其为免疫缺陷及肺囊性纤维化患者易感染细菌之一。
它可以在无糖的培养基中生长。
在医院环境中常可污染自来水、体温表、喷雾器、静脉导管、导尿管、静脉输液管等,造成院内传播,导致多种医院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肺炎、伤口感染、深部脓肿和眼结膜炎等,尤其采用导管植入进行治疗者,更容易引起感染。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种抗菌药具有天然的耐药性。
耐药现象严重,治疗可选择复方磺胺甲懒唑、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和头孢他啶等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洋葱伯克霍尔德菌86株的分布与耐药性尤荣开,等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年2月28日第3卷第1期
生命经纬网友wangyz认为:
看到上面很多战友细胞都被霉菌污染了,而很多是由于培养箱污染的原故,我想说的是其实这种污染是很容易避免的,我养细胞近一年了,养过很多种细胞,还从来没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培养箱的水如上面有位战友所讲,加叠氮钠使其浓度到千分之零点二的(有剧毒,配置是小心勿沾到皮肤上)就可以防腐了,我们在第一使用培养箱或万一被污染的情况下通常的做法是在常规的用千分之一新洁尔灭和75%的酒精搽拭培养箱后,加入消毒过的水(普通的双蒸水高压即可,叠氮钠可先配成1%贮存浓度,用不着消毒因为微生物是不能成活的),在往培养箱中加水前放细胞室开紫外灯照20-30分钟,此时每500毫升的水加1毫升的贮存浓度叠氮钠,混匀,到入培养箱中即可。
上面的过程我想很多人是这么做的,应该没问题,至少你首次不会带入污染,我想提醒的是在每次从培养箱中取出细胞到显微镜下观察前,一定要打开细胞室的紫外灯照20-30分钟(手伸进培养箱前当然要用酒精棉球搽拭,不过一般都能做到),观察完将细胞放入培养箱前用酒精棉球搽拭细胞培养瓶后再放入。
我经常看到有些人是一去细胞室先从培养箱中取出细胞观察,再做决定,如果需要处理则再开始打开细胞室的紫外等消毒。
这样做是省事但极易带入细菌、霉菌等造成污染,因为你衣服上(哪怕你穿细胞室的工作服但没照过)以及细胞间的环境中就有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当打开培养时空气一流通这些微生物就有可能进入,而培养箱内的环境又极适合微生物的生长。
所以我说宁可麻烦一点,但也值得!实验只要不因失误重做哪怕准备时间长一点做起来都算快的。
支原体污染
传说中的黑焦虫,长得暴快。
24小时就满视野都是了。
用PBS洗洗,细胞竟然还活着。
下面是20倍镜下得视野。
垂体瘤原代培养真菌污染
生命经纬网友炉灰渣认为:
污染是细胞培养中一个大敌,一旦污染,前功尽弃!但对新手来说,又满头雾水!来说说我的经验,决定要进行细胞培养,首先一定要有强烈的无菌意识!操作中要求自己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不要怕麻烦,越细心越好,越“罗嗦”越好!
我发现在提取需要组织时,往往头会距离组织很近,所以带口罩很重要!还要换无菌衣(紫外照过的白大褂)
另外,每次开始实验前,先用紫外照无菌台和实验室20分,用酒精擦手,台面,不消毒的器械(如移液枪,冰块等);实验中,如允许,尽量多过火,开起或盖盖都靠近火焰或在无菌台深处进行;使用无菌台后,再用酒精擦全台面,紫外照20分!
还有,做到绝对无菌,那不可能!但我们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含菌量!
使用完的东西尽快移出无菌台!另外无菌台上的器械,试剂摆放,也尽量遵循一定的顺序!依污染可能程度依次向外摆。
包装腺病毒所培养的293细胞出现污染,拿到医院检测中心检测证实为格兰氏阳性杆菌。
经过摸排,认定罪魁祸首是转染试剂盒已遭污染。
HSC-T6真菌污染
真菌污染,树枝状的。
高倍镜
真菌污染,树枝状的真菌污染:(倒置)
油镜下杆菌的污染,图片经瑞氏染色
霉菌污染
白色念球菌
特征:似乎无处不在,而且顽固的很。
长的暴快(12h就能让细胞上面密布)。
培养液澄清。
低倍显微镜下像黑色的沙子铺在细胞上,高倍镜下呈树枝状或葡萄状。
生命经纬网友belindafly认为:
我们实验室细胞培养的条件比较差,因此细胞培养箱很少像大家说的那样经常用酒精擦拭和更换水盘,但是平时细胞却极少发生污染,我们的经验是在关键
的操作上要特别小心,例如
1.滴管不要接触瓶口,吸取废液及加入新鲜培养基时都要注意不要滴在瓶口上等等。
2.凡是接触瓶口后都要用酒精灯烧烧。
3.初学者一般可以用培养瓶养细胞,个人认为瓶污染的机率要比皿小。
4.注意配制完全培养基时不要发生污染,在使用前一定要做无菌培养,因为一般应用污染后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后,很快就会发生特别严重的污染。
5.操作时一定按照实验室的要求,切忌粗心大意。
细胞细菌污染高倍镜图片(1000倍),瑞氏染色
典型的霉菌污染,肉眼看到白色的团块或白点,镜下呈丝状。
400倍图片如下:
转染了腺病毒4天的293细胞可能是葡萄球菌污染吧我猜得不是太清楚,100倍这是在内皮细胞培养中发现的一个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