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等离子体诊断PPT
合集下载
等离子体诊断PPT课件
04
结果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探讨等离子体的性质和行 为机制。
05
06
结合理论模型,解释实验结果并预测等离 子体的未来行为。
05 等离子体诊断的挑战与展 望
诊断技术的局限性
诊断方法的准确度
等离子体诊断技术需要高精度的 测量和数据分析,但目前仍存在 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需要进
一步提高准确度和可靠性。
VS
详细描述
探针法利用探针插入等离子体中,通过测 量探针上的电位和电流,推导出等离子体 的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该方法具有简单 、直观的特点,但探针易受等离子体侵蚀 和污染。
激光诱导荧光法
总结词
通过测量激光诱导荧光信号的特征,分析等 离子体的成分和状态。
详细描述
激光诱导荧光法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诱导等 离子体中的原子或分子产生荧光,通过测量 荧光光谱的特征,识别等离子体的成分和状 态。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特点, 但需要精密的光学系统和光谱分析技术。
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诊断
要点一
总结词
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是等离子体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等离子 体的行为和特性有着重要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诊断的方法主要包括微波干涉法和激光 诱导荧光法。微波干涉法是通过测量微波在等离子体中的 相位和振幅变化,计算出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激光诱导 荧光法则是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激发等离子体中的原子或 分子,通过测量荧光光谱的强度和波长,计算出等离子体 的电子密度。
等离子体诊断ppt课件
目 录
• 等离子体概述 • 等离子体诊断方法 • 等离子体诊断技术 • 等离子体诊断实验与结果分析 • 等离子体诊断的挑战与展望
01 等离子体概述
第一章 等离子体概述(共50张PPT)
PECVD (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 --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 典型的工业应用:等离子体刻蚀、镀膜、表面改性、喷涂、烧结、冶炼、加热、有害物处理
1~4电等子伏,离电流子为1态~10常0安及被以上称。 为“超气态”,它和气体有很多相似之处,
集体效应起主导作用:等离子体中相互作用的电磁 力是长程的。
宇宙中90%物质处于等离子体态
人类类的的生生存存伴伴随随着着水水,,水存水在存的在环的境环是境地是球地文球明得文以明进得化以、进发化展、的发的展热 的力学的环热境力,学这环种境环,境这远种离等环离境子远体离物等态离普子遍体存物在的态状普态遍。存因在而的,状天态然。等 因离子而体,就天只然能等存离在子于远体离就人只群能的存地在方于,远以闪离电人、群极的光地的方形,式以为闪人电们、所极敬 光畏、的所形赞式叹为。人们所敬畏、所赞叹。
温度 (度)
等离子体参数空间
星云
太阳风 星际空间
日冕
霓虹灯 荧光
磁约束 聚变
氢弹
惯性聚变
太阳核心 闪电
气体 液体 固体
北极光
火焰
人类居住环境
密度(cm-3)
等1.按离存在子分:体的分类
天然等离子体:太阳、恒星、星云、极光、雷电等
人工等离子体:日光灯、霓虹灯、电火花、电弧等
2.按电离度分: 等离子体:电子(ne )、正离子(离子 ni)、中性粒子(分子、
Tonks)首先引入等离子体( Plasma )这个名称。
涉及分子间作用力,而等离子体由气态转化时需要克服原 特点是焊缝平整,可以再加工,没有氧化物杂质,焊接速度快。
人类的生存伴随着水,水存在的环境是地球文明得以进化、发展的的热力学环境,这种环境远离等离子体物态普遍存在的状态。
1~4电等子伏,离电流子为1态~10常0安及被以上称。 为“超气态”,它和气体有很多相似之处,
集体效应起主导作用:等离子体中相互作用的电磁 力是长程的。
宇宙中90%物质处于等离子体态
人类类的的生生存存伴伴随随着着水水,,水存水在存的在环的境环是境地是球地文球明得文以明进得化以、进发化展、的发的展热 的力学的环热境力,学这环种境环,境这远种离等环离境子远体离物等态离普子遍体存物在的态状普态遍。存因在而的,状天态然。等 因离子而体,就天只然能等存离在子于远体离就人只群能的存地在方于,远以闪离电人、群极的光地的方形,式以为闪人电们、所极敬 光畏、的所形赞式叹为。人们所敬畏、所赞叹。
温度 (度)
等离子体参数空间
星云
太阳风 星际空间
日冕
霓虹灯 荧光
磁约束 聚变
氢弹
惯性聚变
太阳核心 闪电
气体 液体 固体
北极光
火焰
人类居住环境
密度(cm-3)
等1.按离存在子分:体的分类
天然等离子体:太阳、恒星、星云、极光、雷电等
人工等离子体:日光灯、霓虹灯、电火花、电弧等
2.按电离度分: 等离子体:电子(ne )、正离子(离子 ni)、中性粒子(分子、
Tonks)首先引入等离子体( Plasma )这个名称。
涉及分子间作用力,而等离子体由气态转化时需要克服原 特点是焊缝平整,可以再加工,没有氧化物杂质,焊接速度快。
人类的生存伴随着水,水存在的环境是地球文明得以进化、发展的的热力学环境,这种环境远离等离子体物态普遍存在的状态。
等离子ppt
3 kTe v e 2
8kTe
m e
ne
4I 0
eS v e
I0 eS
2me
kT
等离子体实验数据采集
采 集 数 据
等离子体实验数据采集
剔 除 坏 点
等离子体实验数据采集
刷 新 屏 幕
等离子体实验数据采集
刷 新 屏 幕
等离子体实验数据采集
刷 新 屏 幕
等离子体实验数据采集
等离子体的主要参量
① 电子温度
② 带电粒子密度 ③ 轴向电场强度 ④ 电子平均动能 ⑤ 空间电位分布
辉光放电
等离子体的诊断----单探针法
• 探针是封入等离子体中的一 个小的金属电极(其形状可 以是平板形、圆柱形、球 形),其接法如图所示。
• 以放电管的阴极作为参考点, 改变探针电位,测出相应的 探针电流,便可得到探针电 流与其电位之间的关系,即 探针伏安特性曲线。
等离子体
太阳风等离子体对地磁场的影响 北极光
等离子体的分类
极光、日光灯 电弧、碘钨灯
冷等离子体
热等离子体
聚变、太阳核心
低 温 高 温 等离子体 100000C 等离子体 电子温度
等离子体的应用
典型的工业应用 等离子体电视,镀膜、表面改性、喷涂、烧结、冶炼、 加热、有害物处理 高技术应用 聚变、氢弹、高功率微波器件、离子源、强流束、飞 行器鞘套与尾迹
等离子体的诊断----单探针法
e U p U s 1 I N ee ne Se I 0 exp 4 kT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单探针伏安特性曲线
等离子体的诊断----单探针法
eU p ln I C kTe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课件
(1)功耗大,不便于采用电池电源(与LCD相 比)。 (2)与CRT相比,彩色发光效率低。 (3)驱动电压高(与LCD相比)。 (4)大量发光和发热元件向外产生辐射,目前 仍不能有效地在机内较好地解决高频信号处理 问题。同时对输入的视频信号接线也是考验, 差一点的色差线会产生花屏现象。
虽然PDP尚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今后研究 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必将使PDP的技术性能不 断改进。
PDP显示屏放电单元
2. PDP显示器件的显示原理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像素实际上类似于微小的氖 灯管,它的基本结构是在两片玻璃之间设有一排 一排的点阵式的驱动电极,其间充满惰性气体。 像素单元位于水平和垂直电极的交叉点,要使像 素单元发光,可在两个电极之间加上足以使气体 电离的高电压。颜色是由单元内的荧光粉发出的 光产生的。
6. 散热性能好,低噪声。 7. 采用电子寻址方式,图像失真小,没有聚焦、
会聚问题。色纯一致,不会像CRT那样产生色彩 漂移。
8. 采用了帧驱动方式,消除了行间闪烁和图像大 面积闪烁。
9. 图像惰性小,响应速度快,重显高速运动物体 不会产生拖尾等缺陷。这是LCD所不能比拟的。
•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缺点是:
接口电路所有的控制信号均由中央处理器产 生。实际电路中常使用74F574对24路RGB信号 进行锁存,对同步控制信号则用74F541进行缓 冲
图像数字信号的接口电路
时钟信号、消隐信号、垂直/水平同步信号的接口电路
色彩校正电路的主要作用:
a)进行反γ校正。进行反γ校正是为了弥补 电光转换的非线性,目前的图像信号在传输过程 中应预先进行γ校正。
b)调整PDP三基色的色域。由于PDP荧光粉是 受紫外光激励而发的光,因此其色域与自然光有 差异,为了使PDP显示器的图像更加逼近自然, 设计时必须进行色域调整。具体电路是用EPROM 以查表的方式实现的。
虽然PDP尚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今后研究 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必将使PDP的技术性能不 断改进。
PDP显示屏放电单元
2. PDP显示器件的显示原理
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像素实际上类似于微小的氖 灯管,它的基本结构是在两片玻璃之间设有一排 一排的点阵式的驱动电极,其间充满惰性气体。 像素单元位于水平和垂直电极的交叉点,要使像 素单元发光,可在两个电极之间加上足以使气体 电离的高电压。颜色是由单元内的荧光粉发出的 光产生的。
6. 散热性能好,低噪声。 7. 采用电子寻址方式,图像失真小,没有聚焦、
会聚问题。色纯一致,不会像CRT那样产生色彩 漂移。
8. 采用了帧驱动方式,消除了行间闪烁和图像大 面积闪烁。
9. 图像惰性小,响应速度快,重显高速运动物体 不会产生拖尾等缺陷。这是LCD所不能比拟的。
•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缺点是:
接口电路所有的控制信号均由中央处理器产 生。实际电路中常使用74F574对24路RGB信号 进行锁存,对同步控制信号则用74F541进行缓 冲
图像数字信号的接口电路
时钟信号、消隐信号、垂直/水平同步信号的接口电路
色彩校正电路的主要作用:
a)进行反γ校正。进行反γ校正是为了弥补 电光转换的非线性,目前的图像信号在传输过程 中应预先进行γ校正。
b)调整PDP三基色的色域。由于PDP荧光粉是 受紫外光激励而发的光,因此其色域与自然光有 差异,为了使PDP显示器的图像更加逼近自然, 设计时必须进行色域调整。具体电路是用EPROM 以查表的方式实现的。
等离子体PPT幻灯片课件
高温等离子体:高度电离的等 离子体,离子温度和电子温度 都很高。
3
4
2、怎样产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的形成
固体 液体 气体 等离子体
能量
能量
能量
物质的四种状态
5
方法1:对于气态的物质,温度升高到几千度 时,由于物质分子的热运动的加剧,相互间的 碰撞就会使气体的分子产生电离,这样的物质 就变成正离子和电子组成的混合物等离子体。 方法2:
14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方法一:是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等离子体,即在 低温下,通过电源以高频和高压的形式提供的高能量 产生间隙放电、沿面放电等形式,将气体介质激活、 电离形成等离子体。 方法二:是在兵器特定部位(如强散射区)涂一层放 射性同位素,它的辐射剂量应确保它的a射线电离空气 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包层具有足够的电子密度和厚度, 以确保对雷达波有最强的吸收。与前者相比,后者比 较昂贵且维护困难。
15
独特的优点:
(1)吸波频带宽、吸收率高、隐身效果好.使用简便、 使用时间长、价格极其便宜; (2)俄罗斯的实验证明,利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不但不 会影响飞行器的飞行性能.还可以减少30%以上的飞 行阻力。
存在难点:
(1)飞行速度对等离子体的影响; (2) 等离子体是一项十分复杂 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大 气等离子体技术、电磁理论与工程、空气功力学、机 械与电气工程等学科,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
6
各种等离子体的密度和温度
7
等离子体工业生产模型
低温等离子体的建立系统;水平式和垂直式
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系统
8
等离子体主要用于以下3方面:
•离子体冶炼:用于难于冶炼的材料,例如高熔点的锆(Zr) 、钛(Ti)、钽(Ta)、铌(Nb)、钒(V)、钨(W)等金属;还用于 简化工艺过程,例如直接从ZrCl、MoS、TaO和TiCl中分别 等离子体获得Zr、Mo、Ta和Ti;可开发硬的高熔点粉末, 如碳化钨-钴。 •等离子体喷涂:用等离子体沉积快速固化法可将特种材 料粉末喷入热等离子体中熔化,并喷涂到基体(部件)上 ,使之迅速冷却、固化,形成接近网状结构的表层,这可 大大提高喷涂质量。
3
4
2、怎样产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的形成
固体 液体 气体 等离子体
能量
能量
能量
物质的四种状态
5
方法1:对于气态的物质,温度升高到几千度 时,由于物质分子的热运动的加剧,相互间的 碰撞就会使气体的分子产生电离,这样的物质 就变成正离子和电子组成的混合物等离子体。 方法2:
14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方法一:是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等离子体,即在 低温下,通过电源以高频和高压的形式提供的高能量 产生间隙放电、沿面放电等形式,将气体介质激活、 电离形成等离子体。 方法二:是在兵器特定部位(如强散射区)涂一层放 射性同位素,它的辐射剂量应确保它的a射线电离空气 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包层具有足够的电子密度和厚度, 以确保对雷达波有最强的吸收。与前者相比,后者比 较昂贵且维护困难。
15
独特的优点:
(1)吸波频带宽、吸收率高、隐身效果好.使用简便、 使用时间长、价格极其便宜; (2)俄罗斯的实验证明,利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不但不 会影响飞行器的飞行性能.还可以减少30%以上的飞 行阻力。
存在难点:
(1)飞行速度对等离子体的影响; (2) 等离子体是一项十分复杂 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大 气等离子体技术、电磁理论与工程、空气功力学、机 械与电气工程等学科,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
6
各种等离子体的密度和温度
7
等离子体工业生产模型
低温等离子体的建立系统;水平式和垂直式
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系统
8
等离子体主要用于以下3方面:
•离子体冶炼:用于难于冶炼的材料,例如高熔点的锆(Zr) 、钛(Ti)、钽(Ta)、铌(Nb)、钒(V)、钨(W)等金属;还用于 简化工艺过程,例如直接从ZrCl、MoS、TaO和TiCl中分别 等离子体获得Zr、Mo、Ta和Ti;可开发硬的高熔点粉末, 如碳化钨-钴。 •等离子体喷涂:用等离子体沉积快速固化法可将特种材 料粉末喷入热等离子体中熔化,并喷涂到基体(部件)上 ,使之迅速冷却、固化,形成接近网状结构的表层,这可 大大提高喷涂质量。
《等离子体诊断》课件
环境领域
研究等离子体在环境污染 治理方面的应用,如废气 处理、水处理等,推动环 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3
等离子体诊断实验
实验设备与材料
01
实验设备
微波等离子体发生器、光谱分析仪、电导率计、 质谱仪等。
02
实验材料
不同种类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样品。
实验步骤与操作
步骤一
准备实验设备与材料,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工作。
步骤三
进行等离子体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步骤二
设置等离子体参数,如功率、气压等。
步骤四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等离子体诊断》 PPT课件
目录
• 等离子体概述 • 等离子体诊断方法 • 等离子体诊断实验 • 等离子体诊断的应用实例 • 等离子体诊断的未来发展
01
等离子体概述
等离子体的定义
总结词
等离子体是由大量自由电子和离子组成的宏观上呈中性 的电离气体
详细描述
等离子体是由气体经过电离过程后形成的,其中包含大 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这些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得等离子体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物理状态。
02
开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等离子体诊断系统,减少人为误差和操
作复杂度。
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的诊断技术
03
研究在高温、高压、高辐射等极端条件下等离子体的特性,拓
展等离子体诊断技术的应用范围。
等离子体诊断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应用
01
02
03
与光谱学结合
利用光谱学技术对等离子 体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 ,提高对等离子体的认识 。
等离子体的性质
总结词
等离子体具有导电性、热传导性、光谱特征等特性
等离子体显示ppt课件
R
电源
阴
阳
极
极
10
等离子体显示原理
• 所谓等离子体显示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即 利用气体放电发光进行显示的平面显示板,可以看成是由 大量小型并排构成的。
• 日光灯: 水银蒸汽,气体放电,紫外线,荧光粉
• 所谓等离子体(plasma),是指正负电荷共存,处于电 中性的放电气体的状态。稀薄气体放电的正光柱部分,即 处于等离子体状态。
• DC型PDP的电极不加保护层,而是直接暴露在放电空间中, 放电电流为直流(direct current,DC)。为防止电极磨 损、提高寿命,要通过电阻限制放电电流,而且封入气体 的压力也较高。
DC型和AC型PDP中气体放电的区别
AC型PDP:离子向电极入射时,先与介电质层表面积蓄的电 荷发生复合,失去部分能量后,以较低的能量轰击介电质 层的表面;
产生放电。
R
电源
阴
阳
极
极
9
气体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加速下获得足够高的速度 (动能),再与中性气体原子碰撞,使其释放出另一 个电子,失去一个电子的气体原子形成带正电的离子。 离子带正电后受阴极的吸引,而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 反,也会与电子一样获得加速运动。最后撞击阴极, 使其发射电子。这样气体中产生大量带电粒子,形成 电流,即气体放电。
DC型PDP:较高能量的离子直接碰撞作为阴极的电极表面, 离子所带的能量全部释放在阴极中,结果离子对阴极表面 产生溅射作用,并造成很大损伤。
16
17
18
放电胞发光机理
• 放电胞发光机理:在2块玻璃基板上分别形成相 互正交的电极,通过在其上施加电压或定时控制 使放电胞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发光,见图3-3。 其中行电极为扫描电极,在PDP的横向施加电压; 列电极为信号电极,在PDP的纵向施加电压
(东南大学)等离子体显示PPT课件-电子书
3.离子体具有很高的温度。一般说来,即使温 度在 1 万℃左右,物质中等离子体所占的比例约 为1%。因此,在我们生存的空间,等离子体现象 很少见。然而宇宙中大量的物质均以等离子体的形 式存在,等离子体约占宇宙物质的99%,甚至更 多,这是因为宇宙中大部分物质都集中在恒星内, 而恒星的温度都比较高,如太阳中心的温度高达1 千万℃,那里的物质显然都以等离子体的形式存在。 离子体物理是研究等离子体的性质及其和外界相 互作用的学科。
等离子体又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它是由电子 和正离子组成的一种物质的聚集态。众所周知, 物质的聚集态随着物质温度的升高会发生由固态 到液态最后到气态的变化。然而,这只是常温状 态下的情况,如果温度升高,达到几万度甚至几 十万度,则分子和原子之间已难以相互束缚,原 子中的电子也会摆脱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 这样原来的气体就变成了一团由电子和核离子组 成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就称为等离子体。等离 子体是一种全新的物质的状态,它与气体有本质 的区别。
五、降低功耗 功耗大是PDP的一个弱点,对此,世界各 PDP厂家都做了许多工作。例如美国Plasma公 司通过采用减少PDP用电容的恢复支持电路, PDP 使其研制的21英寸彩色PDP的功耗减少了100W。 日本先锋公司在其PDP产品中使用了4个先进的 系统集成电路,也有效地降低了功耗。 世界各 PDP厂家的近期目标是把目前的300~500W功 耗降到200~300W的水平。
七、改进对比度
在彩色PDP中,需要利用预放电信号光(背景辉光)稳定 PDP的发光。但是这样,在显示暗场时,屏上会出现模糊 的光,从而降低了对比度。这就需要降低这种背景光,以 确保PDP的暗场对比度。日本富士通公司已对此提出了一 种子场寻址技术,用以降低PDP的背景辉光。这种技术就 是把显示的每一帧图像分成一系列与灰度密度相对应的子 场,以显示连续灰度的图像。在对选中的子场进行写入操 作时,需要擦除前面子场的信息,并建立正常的壁电荷, 而这个擦除与建立的过程是由能减少背景辉光的子场发微 光微弱气体放电完成的。采用这种技术,美国Plasma公司 在其PDP产品上实现了200∶1的暗场对比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离子体判据
等离 成为等离子体 的判据:
1 德拜长度远小于系统的特征长度,即 λD << L 。 2 等离子体频率必须大于电子和中性粒子的碰撞频 率,即 ƒp > νi 。 3 德拜球内的带电粒子数目必须远大于1,即 ND >> 1。
1、判断是否为等离子体: 沙哈公式:
加拿大于2001年6月加入ITER计划,后因ITER场址问题退出该计划。2003年2 月18日,美国宣布重新加入ITER计划,中国也同时宣布作为全权独立成员加 入ITER计划。此后,韩国和印度分别于2003年6月和2005年12月加入ITER计 划。 2003年12月20日,ITER各参与国讨论核聚变反应堆的选址问题。欧盟、 中国和俄罗斯主张把反应堆建在法国的卡达拉什,而美国、韩国和日本则主张 建在日本的六所村。因为没有选择加拿大作为反应堆候选国,加拿大政府随后 宣布,由于缺乏资金退出该计划。至此,ITER的参与国只剩下欧盟、美国、 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中国6方,并且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
等离子体诊断
等离子体(Plasma) — 物质第四态
> 99%
热量 电能 紫外光 可见光 (激光)
William Crookes (1879, English physicist )
准中性的电离气体。有人 也称之为“超气态”
Irving Langmuir (1929, American chemist and physicist).
n n ( 2 m kT ) 2 g e i e e i kT e 3 n g h 0 0 3 2
E i
10-122
2、判断是否为等离子体:
e n
电子的碰撞频率与中性粒子的碰撞频率相近, 这时一般ne~0.1n0
3、判断是否为等离子体: 气体足够稠密,以致德拜球尺度λ D远小 于L 。
等离子体与应用
High efficiency lighting Manufacturing of semiconductors for home computers TVs and electronics Flat-panel displays Surface treatment of synthetic cloth for dye adhesion.
2005年6月28日,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和韩国6个ITER计 划谈判参与国再次讨论了ITER场址问题。由于欧盟和日本在场址问题上 的争执,ITER场址一直未能确定下来,经过长达1年多的谈判,6个计划 参与国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确定法国的卡达拉什为ITER计划场址,并签 署了联合宣言。
2006年5月24日上午,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日本和印度等 7方科技部长分别代表各国政府草签了协定。根据谈判结果,反应堆将建 在法国的卡达拉什,项目预计持续30年,前10年用于建设,后20年用于 操作实验。这一项目总花费预计约为100亿美元,欧盟承担50%的费用, 其余6方分别承担10%,超出预计总花费10%的费用将用于支付建设过程 中由于物价等因素造成的预算超支。此外,参与各国完全平等地享有项目 的所有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
等离子体物理的三大发展方向
以自然等离子体为研究 对象如:太阳、磁暴 、太阳风等
天体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 1)等离子体约束问题 2)等离子体辐射损失 3)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问题
受控核聚变
低温等离子体
应用:电弧等离子体 切割、焊接、溅射、刻 蚀等
ITER
ITER是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的简写,全称国 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也被人们形象 地称为人造太阳,地点设在法国的南部 小城卡达拉舍。为欧盟、美国、中国、 日本、韩国、瑞士和俄罗斯等七方共同 参与。
等离子体按电离度不同分类:
电离度电离度β = ne / (ne + nn),以此来 衡量等离子体的电离程度。 β =1的等离子体称为完全电离等离子体。
例如:日冕、核聚变中的高温等离子体
的电离度都是100%, 强电离等离子体:电离度大于1%
(β≥10-2 ) 例如:火焰中的等离子体
大多数:等离子体为中性粒子(β <10-3 ), 称之为弱电离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按温度分类
高温等离子体 Te ~ Ti ~Tn ~ 104K 低温等离子体 Tn << Te ~ 104K
接近于大气压的高气压条件下,电子、离子、中性粒子会 通过激烈碰撞而充分交换动能,使等离子体达到热平衡状 态。 高温等离子体中:大气压下或更高,阴极和阳极间的电弧 放电作用使得流入的工作气体发生电离,输出的等离子体 呈喷射状,可用作等离子体射流(plasma jet)、等离子体喷 焰(plasma torch)等。 数百帕以下的低气压等离子体处于非热平衡状态。电子在 与离子或中性粒子的碰撞过程中几乎不损失能量,有 Te>>Ti , Te>>Tn。这样的等离子体称为低温等离子体 (cold plasma)。即使是在高气压下,低温等离子体还可以 通过不产生热效应的短脉冲放电模式来生成。
中国政府宣布投入10亿美元参与ITER计 划的运作,这是迄今中国投入最大的国 际大科学工程。参与该计划研究工作的 包括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中国研究机构。 氘氚聚变反应能够释放出大量能量
ITER计划的发展过程
1985年,在美、苏首脑的倡仪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简称IAEA)的赞同下,” 国际热核实验堆(简称ITER)” 确立,其目标是要建造一个可持续燃烧的托卡 马克聚变实验堆以验证聚变反应堆的工程可行性。由欧、美、日、俄四方共同承 建,并于1998年完成了ITER的工程设计,预算造价约100亿美元。由于国内聚变 研究政策的调整,美国曾于1998年退出ITER计划,但欧、日、俄三方仍然全力推 进,2001年已完成新的设计及大部分部件与技术的研发。新的设计保留了ITER原 设计的主要目标,经费却降至约4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