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烷烃的多相光催化选择氧化
现代化工的前景与发展
现代化工的前景与发展现代化工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和提高的几乎所有方面无论是高新尖端技术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各种支柱和支撑产业还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休闲、医疗保障无不与现代化工的发展密切相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项重大的科学发明会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
在各个化工学科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1.无机化学无机化学领域最为突出的就是支志明的“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他创立了活性钌-氧、钌-氮和钌-碳多重键配合物化学并用于揭示原子和基团向有机底物转移的反应机理最近他开拓了包括钌催化卡宾体转移反应、分子内碳-氮键的形成、用氧对应选择性氧化烯烃以及Wacker型烯烃氧化成醛等在内的一系列可应用于药物合成和精细化学品合成的技术解决了包括氮偶合反应、闭壳金属离子激发态配合物的形成和仿生物有机氧化等多个化学领域难题。
在配合物化学理论和材料方面陈小明等发现了新的原位C-C键脱氢偶联和羟基化的配体反应揭示了有机腈与氨的“一锅”环化反应的机理获得了多种具有类似无机沸石拓扑结构和良好吸附性能的新型微孔材料。
在功能材料与器件方面任咏华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丰富发光性质的可溶单核与多核金属炔和硫属过渡金属配合物阐明了他们发光机理指出其发光和光物理受金属、炔和硫属配体以及辅助配体的种类、金属-金属距离、配体成键和桥连模式等影响发现重金属嵌入有机炔和低聚炔可产生新颖高效磷光富碳材料可溶发光金属硫属簇可作为金属硫属半导体材料的模型化合物黄春辉等设计合成了高发光效率的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和铱发光材料获得了以系列具有离子识别功能的双光子荧光传感器通过组装获得了纳米凝胶材料和多种形貌的有机凝胶材料制备了高温固态的电解质材料获得了转化效率可达5的染料敏化固态太阳能电池。
2.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是物理化学的基础、经典领域。
超临界流体相行为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热力学是超临界流体的基本性质也是超临界流体理论研究和超临界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基础。
烃类晶格氧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烃类晶格氧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研究进展郭丛聪;李剑;董家丽;杨丽娜【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4(43)4【摘要】Lattice oxygen replacing gas phase oxygen is a new technology of selective oxidation and partial oxidation of hydrocarbons. Through using the technology, high selectivity can be obtained because deep oxidation can be restrained. This new technology can increase productive power as well as decrease cost because it is limited by the explosion limit. In this paper,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oxidation with lattice oxygen was introduced. Present situation of lattice oxygen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oxidation of hydrocarbons was reviewed,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lattice oxygen catalysts was discussed.%用晶格氧代替气相氧,是烃类选择性氧化一种新工艺,该工艺可以避免烃类的深度氧化,提高选择性,不受爆炸极限的限制,可以提高生产能力,降低成本。
本文介绍了晶格氧氧化的反应机理,综述了不同烃类选择性氧化中的晶格氧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现状,提出未来烃类选择性氧化的晶格氧催化剂的主要发展方向。
化工工艺学烃类选择性氧化过程
非均相催化氧化
工业上使用的有机原料:
➢ 具有π电子的化合物 烯烃 芳烃
➢ 不具有π电子的化合物 醇类 烷烃
低碳烷烃的选择性氧化: 丁烷代替苯氧化制顺酐 丙烷代替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
化学工艺学
重要的非均相氧化反应
化学工艺学
催化自氧化
具有自由基链式反应特征,能自 动加速的氧化反应。使用催化剂 加速链的引发,称为催化自氧化
工业上生产有机酸、过氧化物
化学工艺学
催化自氧化催化剂
催化剂多为Co、Mn等过渡金属离子 的盐类,溶解在液态介质中形成均相
助催化剂,又称氧化促进剂
缩短反应诱导期,加速反应的中间过程
化学工艺学
第七章 烃类选择性氧化过程
化学工艺学
主要内容
氧化反应的特点 氧化剂的种类
氧化反应类型(均相、非均相) 氧化反应的典型产品和工艺
化学工艺学
氧化反应
化学工业中氧化反应是一大类重 要化学反应,它是生产大宗化工 原料和中间体的重要反应过程
有机物氧化反应当数烃类的氧化 最有代表性
烃类氧化反应可分为完全氧化和 部分氧化两大类型
过程易燃易爆
安全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化学工艺学
氧化剂的选择
空气 纯氧 过氧化氢 其它过氧化物 反应生成的烃类过氧化物
或过氧酸
化学工艺学
烃类选择性氧化过程的分类
反应类型: 碳链不发生断裂的氧化反应 碳链发生断裂的氧化反应 氧化缩合反应
化学工艺学
烃类选择性氧化过程的分类
反应相态
催化自氧化
均相催化氧化 络合催化氧化
化学工艺学
均相催化氧化
自氧化反应机理
化学工艺学
一种处理低碳烷烃的方法
一种处理低碳烷烃的方法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石油是目前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但其开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寻找一种能够高效处理低碳烷烃的方法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低碳烷烃是指分子量较小的烷烃,主要包括甲烷、乙烷、丙烷等。
这些烷烃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分子量小、化学稳定性高,使其难以被催化氧化、分解等传统处理方法所处理。
因此,研究低碳烷烃的高效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处理低碳烷烃的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即非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
非热等离子体是指在气体中通过电场或磁场激发气体分子、原子或离子而形成的高度电离的气体。
非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低碳烷烃处理方法,可以通过激发气体中的离子和自由基来实现低碳烷烃的转化和降解。
非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高效性。
非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可以通过激发气体中的离子和自由基来实现低碳烷烃的转化和降解,处理效率高。
2. 环保性。
非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不需要使用化学试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友好。
3. 经济性。
非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的设备简单,操作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非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低碳烷烃的处理中有多种应用。
1. 甲烷化。
非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可以将甲烷转化为高级烃烃,如乙烯、丙烯、丁烯等。
2. 氧化。
非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可以将低碳烷烃氧化为CO、CO2等,从而实现低碳烷烃的降解和清洁利用。
3. 氢化。
非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可以将低碳烷烃加氢为高级烃烃或烷基化合物,如乙烯加氢制丙烷、丁烯加氢制丁烷等。
4. 聚合。
非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可以通过激发气体中的离子和自由基来实现低碳烷烃的聚合,从而制备高分子材料。
在应用非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处理低碳烷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需要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包括气体流量、电压、电流密度等。
CO2
Re e v l pm e s i h e e t v i to c ntDe e o nt n t e S l c i e Ox da i n o g t Al a s b i n f Li h k ne y Ox da t CO2
Zh g zh an Fa i
维普资讯
第 1 4卷 第 1 期 20 0 2年 1月
化 学
进
展
Vo . 4NO 1 11 .
P ROGRES N S I CHEM I TRY S
J n ,2 0 a. 02
Hale Waihona Puke C 选择氧化 低碳烷烃 的研究进展 O:
张法 智 徐 柏庆
c u l g o e h n o e h l n n t a e b O2 x d t e d h d 。 e a i n a d a o a i to f l h o p i fm t a e t t y e e a d e h n y C n ,o i a i e y r g n t n r m t a i n o i t v o z g a k n s b ).Die s i n i f c s d o h o e o O , n t e s l c ie o i a i e r a t n n h e a e l a e v C( , s u s o S o u e n t e r l fC i h e e t x d t e c i sa v v o d t er ltd
m e ha i m s c ns .
Ke o d g e n o s g s s C yw r s re h u e ae} O2 ;
ar m a ia i o tz ton:s e tv j a 】 ns eIc j e ox d tO
一种用于低碳烷烃氧化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优化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低碳烷烃氧化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优化方法和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陆安慧,石磊,李文翠
申请号:CN201611079084.8
申请日:20161130
公开号:CN106694017A
公开日:
201705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碳烷烃氧化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优化方法和应用,属于工业催化技术领域。
该用于低碳烷烃氧化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为固体非金属催化剂,由氮原子和硼原子构成,为sp或sp杂化的六方氮化硼、立方氮化硼、菱方氮化硼,呈现氮化硼晶体结构。
经表面官能化(优选羟基化)可优化催化剂表面结构。
催化剂用于单一组分及多组分低碳烷烃氧化脱氢制烯烃反应,烷烃转化率和烯烃选择性高,生成的CO含量小于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催化剂无需负载其他金属/金属氧化物等活性组分,工艺简单,可显著提高烯烃收率,催化剂长期稳定性好,CO排放极少,具有良好的工业开发应用前景。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地址:116024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环己烯和环己烷的光催化选择性氧化的开题报告
环己烯和环己烷的光催化选择性氧化的开题报告
选题背景:
环己烯和环己烷是有机化合物中的重要代表,广泛应用于药物、涂料、香料、塑料等多种领域中。
以环己烯为例,常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非选择性氧化、芳构化和脱
氢等,这些方法均存在选择性不高、收率低、工艺复杂等问题,不能满足工业上对特
定产物的需求。
同时,环己烯和环己烷的氧化反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们的C-H
键强度高,活性较低,需要高能量的氧化剂或高温催化剂才能实现其氧化反应。
因此,开展基于光催化氧化的反应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实用前景。
研究内容:
本研究拟通过光催化技术,实现对环己烯和环己烷的高效、高选择性氧化反应,并对反应机理进行探究。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1. 合成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并通过XRD、XPS、TEM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分析,确定其结构及表面组成;
2. 以环己烯或环己烷为底物,评价不同催化剂在紫外光或可见光辐射下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并探究反应机理;
3. 优化催化反应条件,研究反应温度、氧气压力、底物比例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寻求最优反应条件;
4. 探究催化剂的可重复性及稳定性,研究催化剂在多次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效果及其变化趋势。
研究意义:
1. 通过光催化氧化的方法实现对环己烯和环己烷的高效选择性氧化,推动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的发展。
2. 综合表征手段探究催化剂的结构及表面组成,为催化剂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3. 探究反应机理,揭示其反应过程及规律,为开展类似反应提供理论支持。
4. 研究催化剂的可重复性及稳定性,为工业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烃类选择性氧化
劣势
轴向返混严重 ,串联副反应严重 ,不利于提高X; 磨损严重,要求 催化剂强度好,旋 风器分离效果好; 气-固接触不 良,X下降,空速受 限因素多(催化剂 密度、反应器高度 、分离器回收催化 剂的能力);
改进
反应(提升管 )、再生在两个 不同区域进行; 在反应区催化 剂晶格氧(V-PO)氧化原料,无 爆炸之忧,可提 高处理量; 被还原的催化 剂在再生区吸氧 再生;
CH2 O
乙 二 环氧乙烷 水 醇
CH2
OX CH2 Y
CH2 +XY
7.4.2 环氧乙烷的生产方法
氯醇法
C 5 0°
C H 2 = C H 2 + C l2 + H 2 O
C H 2-C H 2 + H C l OH Cl
2 C H 2 C H 2 + C a (O H ) 2 OH Cl
-
1 0 0° C
活性组分主要有可变价的过渡金属钼、铋、钒、钛 、钴、锑等的氧化物+助催化剂+载体 。 工业催化剂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构成 ,克服了单一过渡金属氧化物活性和选择性不协调 变化的现象。 常用载体:氧化铝、硅胶、刚玉、活性炭
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列管式换热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
有垂直管束内构件的流化床反应器
1-烃类原料气入口; 2-空气入口; 3-气体分布器; 4-旋风分离器; 5-垂直管束; 6,7-载热体出入口
反应器特点比较
列 管 式 反 应 器 优势 气体在床层内流 动性接近平推流,返 混较小; 适用于副反应为 串联反应,提高选择 性; 对催化剂的强度 和耐磨性无特殊要求 。 劣势 结构复杂, 催化剂装卸困难; 空速较小,生 产能力不大; 反应器轴向温 度分布存在热点; 对催化剂的耐 热温度和最佳活性 温度影响大。 改进 原料气中加 微量抑制剂,部 分中毒,控制活 性; 入口装填惰 性载体稀释的或 老化的催化剂; 分段冷却法。
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低碳烯烃选择氧化制备醛类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2年第41卷第4期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低碳烯烃选择氧化制备醛类研究进展李庆慧1,2,宋焕玲1,赵华华1,杨建1,赵军1,闫亮1,丑凌军1,3(1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低碳烯烃选择氧化制备醛类等含氧化合物是生产有机化工中间体及产品的关键步骤,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在相关工业界和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该催化剂上选择氧化反应机制和催化反应本质等科学问题的认识尚未形成统一理论。
本文系统综述了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在催化低碳烯烃选择氧化制备醛类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催化剂微观结构的三种调控手段,即主组分钼酸铋物相结构、助剂及载体等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与总结。
最后展望了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在该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发展前景,为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修饰改性及开发高效低碳烯烃选择氧化制含氧化合物催化剂提供思路。
关键词:催化剂;多相反应;活化;丙烯;异丁烯;复合金属氧化物中图分类号:O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22)04-1873-13Selective oxidation of light olefins to aldehydes catalyzed bymolybdenum-bismuth composite metal oxidesLI Qinghui 1,2,SONG Huanling 1,ZHAO Huahua 1,YANG Jian 1,ZHAO Jun 1,YAN Liang 1,CHOU Lingjun 1,3(1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Oxo Synthesis and Selective Oxidation,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Gansu,China;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3SuzhouResearch Institute of LICP,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uzhou 215123,Jiangsu,China)Abstract:Selective oxidation of light olefins to produce the corresponding aldehydes and other 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is a key step in the production of important organic chemical intermediates and products.Molybdenum bismuth composite metal oxides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s in industry and academia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However,there is still debate on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mechanism on the catalyst and the nature of the catalytic reaction.This work systematically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using molybdenum bismuth composite metal oxides as catalyst in selective oxidation of light olefins to aldehydes.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and catalyticperformance of molybdenum bismuth composite metal oxide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ree strategiesincluding the phase structure of bismuth molybdate,additives and carriers.And the selective oxidationreaction mechanism over the molybdenum bismuth composite metal oxides is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综述与专论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1-0732收稿日期:2021-04-08;修改稿日期:2021-07-21。
C-C烷烃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C-C烷烃的选择性催化氧化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D.查德威克,L.T.默查诺
申请号:CN200980162134.0
申请日:20091029
公开号:CN102741207A
公开日:
201210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通过在气相或液相中直接转化C-C烷烃制备氧化产物的方法,这通过使选择的烷烃与过氧化氢或氢过氧化物质在位于金属氧化物载体上的基于金的非均相催化剂的存在下接触进行,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载体的形态为纳米管、纳米纤维、纳米丝、或纳米棒。
结果在温和的条件下是有效的转化。
过氧化氢或氢过氧化物质本身可以通过使氢源和氧气在相同类型催化剂的存在下接触原位制备。
该方法可以特别用于将甲烷转化为甲醇。
申请人:帝国科技及医学学院
地址:英国伦敦
国籍:GB
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吴培善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低碳烷烃氧化脱氢和干重整的双功能负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低碳烷烃氧化脱氢和干重整的双功能负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涛,杨为民,刘志成,高焕新,杨贺勤
申请号:CN201910648823.8
申请日:20190718
公开号:CN112237918A
公开日:
202101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烷烃脱氢和干重整双功能负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催化剂重量份数计,所述催化剂包括90‑99.5份载体和0.5‑10份活性组分;所述载体包括铈氧化物,所述活性组分包括铁元素和选自镍、钴、铜、锌的至少一种元素。
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具有通过调控原料气流速调节产物中乙烯和合成气比例的特点,制备方法简单,对环境影响小,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积碳能力。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地址: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烷烃晶格氧选择性氧化活化催化裂解催化剂及其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烷烃晶格氧选择性氧化活化催化裂解催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春义,胡晓燕,杨朝合,山红红
申请号:CN200810015191.3
申请日:20080324
公开号:CN101249455A
公开日:
2008082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烷烃晶格氧选择性氧化活化催化裂解催化剂及其使用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催化剂中的晶格氧,对石脑油中的烷烃进行氧化活化,使其转化成易于裂解的含氧化合物,然后在催化剂的裂解活性位上发生裂解反应,高转化率、高选择性地转化成乙烯和丙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反应温度大幅度降低,水蒸汽用量大幅度减少(占石脑油的5wt%左右),因而反应部分的能耗大幅度下降;丙烯收率高,乙烯收率低,改善了丙烯/乙烯比;反应生成的低附加值的甲烷少,高附加值产物的收率高,有利于原料的高效利用;反应生成的甲烷、乙烷和乙烯少,使得需要进行深冷分离的物料的量大幅度下降,因而压缩、分离系统的能耗可以明显降低。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址:257061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北二路27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赵东冶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低碳烷烃在V2O5(001)表面氧化脱氢及深度氧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
低碳烷烃在V2O5(001)表面氧化脱氢及深度氧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低碳烷烃(如甲烷、乙烷等)的深度氧化转化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合适催化剂对于反应过程的控制至关重要。
V2O5是一种具有良好催化活性的氧化剂,在深度氧化反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表面性质对于介观催化颗粒的活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V2O5表面的研究和认识成为了需要探究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低碳烷烃在V2O5(001)表面氧化脱氢及深度氧化反应机理,探究V2O5表面的催化性能和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三、研究内容:
(1)建立低碳烷烃吸附在V2O5(001)表面的模型,并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吸附结构和吸附能。
(2)计算V2O5(001)表面氧化脱氢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能垒,探究反应路径和反应机理。
同时研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3)基于反应路径的研究,进一步研究低碳烷烃在V2O5(001)表面深度氧化反应的机理和特点。
分析氧化产物的生成,探究V2O5表面的催化性能和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四、研究意义:
通过对V2O5(001)表面催化机理的深入了解,可以为深度氧化转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指导,同时有助于优化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高环保技术的应用效果。
催化氧化脱烃
催化氧化脱烃
催化氧化脱烃是一种通过催化剂来促使有机化合物脱去部分碳氢化合物的过程。
在该过程中,一种氧化剂通常与催化剂一起使用,以增加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催化氧化脱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石油化工领域。
它可用于生产低碳烷烃,如丙烷和丁烷,以替代高碳烷烃。
这种转化通常涉及将高碳烷烃氧化成为碳氢链更短的烷烃,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氧化剂,可以实现高转化率和选择性。
催化氧化脱烃的反应机制与催化剂和氧化剂的选择密切相关。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过渡金属催化剂,如铂、钯、铑和钌等。
而氧化剂可以是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这些催化剂和氧化剂的组合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选择性和产物分布。
总的来说,催化氧化脱烃是一种重要的反应过程,可以实现有机化合物的脱烃和降级,对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卷第6期分 子 催 化V ol.14,N o.6 2000年12月J O U RN A L O F M O L ECU L A R CA T A L YSI S(CHIN A)Dec. 2000 文章编号:1001-3555(2000)06-0477-06低碳烷烃的多相光催化选择氧化陈希慧1,2),李树本1)*(1.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2.广西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南宁530004)关 键 词:光催化;烷烃;选择氧化中图分类号:O643.32 文献标识码:A 许多含氧有机物如醇、醛、酮等,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利用分子氧氧化烷烃生产含氧有机物,是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过程.低碳烷烃催化部分氧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初级产物的自氧化,从而导致选择性降低.为了减少反应初级产物的自氧化,反应必须维持在烷烃低转化的条件下进行[1].设计并合成直接将低碳烷烃中的C-H键有效地选择活化的催化剂,是目前催化学科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2,3].对于光催化来说,一度被寄于厚望的、以金属有机复合物及盐类[4~6]催化低碳烷烃选择氧化为含氧有机物的需氧氧化过程也面临许多困难[7],作为研究克服需氧氧化过程存在问题的一种方法,以氧化物或负载在多孔载体上的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低碳烷烃选择氧化,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们将介绍近年来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低碳烷烃选择氧化研究方面的进展.1环己烷的光催化选择氧化Mu[8]、李树本[9]等用TiO2(P25)、Pt/P25及TiO2/TS-1(Si/Ti=44),在室温下催化环己烷光氧化,其产物分布随催化剂的不同而改变(见表1). Mu等人认为,TiO2(P25)光催化氧化环己烷,在反应条件下初级产物环己醇高选择性被光氧化为环己酮(环己醇光氧化速率为环己酮的 1.3倍);在P25上负载Pt,可使催化环己烷光氧化为环己醇的选择性增加.Pt的负载,可使吸附于TiO2表面的O-ads 物种的量增加,而该物种在环己烷氧化为环己醇的反应步骤中起决定性作用.表1环己烷在TiO2和TiO2/TS-1催化剂上光氧化的选择性Table1Selectiv ity fo r pho to ox idation of cyclohex aneo v er TiO2a nd TiO2/T S-1catalystsCatalystSelectivity(%)Cyclohex anol Cy cloh ex ano ne CO2 TiO2(P25)583120.5%Pt/P252476 -TiO2/T S-1a ca.45ca.50ca.5 Reactio n co nditions:P2570mg;TiO2/T S-180mg;T iO2∶T S-1(mass ratio)=3∶5;U V light;ro omtemperatur e a:CH3CN a s so lv ent;C6H12∶C H3CN(v o lume ra tio)=1∶12丙烷的光催化选择氧化Ro berg e[10]、Wada[7,11,12]及Yoshida[13~16]等将M oO3、V2O5、TiO2负载在多孔的SiO2上,制得M oO3/SiO2、V2O5/SiO2、M2O-V2O5/SiO2(M= Na+、K+、Rb+)、TiO2/SiO2催化剂,并用于光催化丙烷的选择氧化(表2).对于M oO3/SiO2, Ro berg e[10]根据催化剂的紫外漫反射光谱及反应结果,提出了如Scheme1所示的反应机理.他们认为,丙烷选择氧化产物的选择性与催化剂中MoO3的含量有关.当Mo O3的含量低于2%(质量分数)时,M oO3分散于SiO2表面,形成配位数不饱和的M o-O物种,该物种吸收250~290nm的光并激发,催化丙烷氧化为CH3(CO·)CH3和·O(CH2)-C H3自由基,最终产物为丙酮和丙醇;当M oO3的收稿日期:1998-09-27;修回日期:1999-08-02.作者简介:陈希慧,女,40岁,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通讯联系人.表2不同氧化物光催化选择氧化丙烷的反应结果T able 2Selectiv e pho to oxidatio n of pro pa ne ov er ox ides a nd ox ide /SiO 2ca taly stsCata ly st T (K )Conv ersio n (%)Yield (μmo l /h )C 3H 6C 2H 5CHO (CH 3)2CO C H 3CHO CO x O thers 2.5%M o O 3/SiO 2a5160.67 -10(38.3)7.0(26.8) 6.1(23.4)3(11.5)-4390.47 -15(35.6)9.8(22.2)15(35.6)3(6.6)-2.5%V 2O 5/SiO 2b30863.4 4.4(10) 5.3(12)7.1(16)7.5(17)18.6(42) 1.3(3)Na 2O -V S b30883.8 2.4(4)0.6(1)19.4(33) 1.2(2)32.8(56) 2.3(4)K 2O -V S b30885.2 1.2(2)0.6(1)22(37)0.6(1)34(57)0.6(1)Rb 2O -V S b30888.50.7(1)0(0)20.4(33)0.7(1)39(63)0.7(1)0.64%TiO 2/SiO 2c r.t.12.00.08(1) T race 8.8(95)0.08(1)0(0)0.2(2)4.2%TiO 2/SiO 2cr.t.12.00.5(6) T race 4.8(57)0.25(3) 2.5(30)0.2(4)ZnO d 4932.6 -57(29.4)56(28.9)27(13.9)54(27.8)-TiO 2(A)d4930.22 -0.3(1.8) 2.2(13.2)2(12)12(71.9)-4090.61 - 1.3(2.8)9.1(19.7)4.7(10.1)31(67.2)- a.Ca taly st 0.025g;C 3H 8feed ra te 7.5mmo l /h;C 3H 8∶O 2∶He=3∶1∶10;200W hig h pressure mer cur y lamp;b .Cataly st 0.5g ;C 3H 870μmol ;O 2140μmo l ;250W ult rahigh pr essur e mercur y la mp λ= 310~380nm,irr adiate fo r 1h;r.t.:r oo m temperatur e;c.Cata ly st 0.5g;C 3H 870μmol;O 270μmol;250W ultrahigh pressure me rcury lamp,λ=200~300nm, r eactio n time 1h ;d .Catalyst 0.25g ;C 3H 8feed ra te 7.5mmo l /h ;C 3H 8∶O 2∶He =3∶1∶10;200W hig h pressure mer cur y lamp .():Selectivity;V S :V 2O 5/SiO2Sch eme 1含量高于2%时,在SiO 2表面上形成八面体配位数的多聚Mo 物种,该物种吸收320~330nm 的光并激发,催化丙烷氧化生成C 3H 7·自由基,最终产物为醛(乙醛和丙醛).Wada 等[7]用激光Laman 、X RD 、XPS 等光谱技术,对不同钒含量的V 2O 5/SiO 2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钒含量低于 1.7%(摩尔分数)时,催化剂中的钒氧物种以VO 4的结构形式存在,该类V-O 物种吸收波长范围为220~350nm 的光并激发产生电荷转移三重激发态.Yoshida[13,14]用荧光发射光谱研究V 2O 5/SiO 2、M 2O-V 2O 5/SiO 2(M =Na +、K +、Rb +)催化剂,发现 2.5%(质量分数)V 2O 5/SiO 2可吸收λ<310nm 的光,产生激发态;M 2O -V 2O 5/SiO 2吸收波长范围在310~400nm 的光并激发,催化丙烷氧化生成丙酮的选择性明显增加,因M 2O 的加入可能使催化剂产生吸收λ>390nm 光激发的新物种.文献[15,16]报导,用不同钛源制备的TiO 2/SiO 2,光催化丙烷氧化生成丙酮的选择478分 子 催 化 第14卷 表3丙烷在TiO 2(P25)和TiO 2/SiO 2催化剂上的光催化氧化Ta ble 3Photo ox idatio n of pro pa ne ov e r TiO 2(P 25)a nd TiO 2/SiO 2catalystsCatalyst Selectiv ity (%)C 3H 6C 2H 4C H 3CHO C 2H 5CHO(CH 3)2COCO x TiO 2(P25)21 trace 01384HD -TiO 2/SiO 2931212646LD-TiO 2/SiO 2973152818HA -TiO 2/S iO 273813942L A-TiO 2/SiO 245195670HI -TiO 2/SiO 2643 trace 5730L I-TiO 2/SiO 2121 trace95 Reac tion conditio ns :catalyst P 250.2g ;TiO 2/SiO 20.5g ;pro pane 70m mol ;O 270mmo lH.TiO 2loading ~4.2%; L.T iO 2loading ~0.64%;D.Pr ecursor of TiO 2:Ti(DPM )2(O -i Pr)2(diisopr ox y-dipiv ar oy lme tha na to titamium(Ⅳ));A .Precur so r o f TiO 2:TiO (acac )2; I .Pr ecursor of TiO 2:Ti (O -i Pr )4(te rt -isopro x ytitanium (Ⅳ)).性不同(表3).根据TiO 2/SiO 2的X AFS 表征结果可知,以不同钛源制备的TiO 2/SiO 2催化剂,其图1在超高度分散的TiO 2/S iO 2中TiO 2簇的模式Fig .1The models o f TiO 2cluster in ultra disper sed TiO 2/SiO 2pr epa red by v a rio us Ti sour cea .Pr ecur sor of TiO 2:Ti (D PM )2(O -i Pr )2(diisopr ox y -dipiv ar oy lmetha nato tita mium (Ⅳ));b.Precurso r o f TiO 2:TiO (acac)2;c .Precurso r of TiO 2:Ti (O -i Pr )4(tert -isopro x ytitanium (Ⅳ))TiO 2lo ading :~0.64%TiO 2分散形成结构不同的簇(图1),这些TiO 2簇光催化丙烷氧化的选择性不同,其中以TiO 6为单元的之字链组成的TiO 2簇(图1c )表现出最好的选择性.3乙烷的光催化选择氧化Wada 等[7,11,12,17,18]以MoO 3/SiO 2、V 2O 5/SiO 2、MoO 3/ZnO 、ZnO 等光催化乙烷选择氧化,产物分布见表4.根据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合光谱表征结果,他们对 2.5%(质量分数)MoO 3/SiO 2、 1.5%V 2O 5/SiO 2催化乙烷选择氧化生成乙醛,提出如Scheme 2和Shem e 3所示的反应机理.将Scheme 2与3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分散于载体表面的活性物种K 吸收一定波长的光,激发产生电荷转移三重激发态K *,K *与烷烃分子RH 作用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K *…RH ;在有分子氧存在下,氧分子参与复合物RH-K-O 2·-的形成,而导致选择性生成乙醛.4甲烷的光催化选择氧化1988年,Gra tzel 等[19]报导,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TiO 2(P25)光催化甲烷与O 2反应生成CO 2;4%Mo O 3/P25光催化甲烷与O 2反应生成几乎相等量的CO 和CO 2;4%M oO 3+15%H 4SiW 12O 40/479第6期 陈希慧等:低碳烷烃的多相光催化选择氧化表4不同氧化物上乙烷光催化选择氧化的反应结果Ta ble 4Selectiv e pho too xida tio n o f ethane o ve r ox ides and o xide suppo r ted catalysts Ca ta ly st Co nv er sion (%)Yield (μmo l /h )CH 3CHO C 2H 5O H HCHO CO x 2.5%M o O 3/S iO 2a0.9138(55.8) 3.1(4.6)20(29.4)7(10.2)2.2%M oO 3/SiO 20.7742(57.5)-22(30.1)9(12.3)3%W O 3/SiO 20.043(100)-0(0) trace 0.5%V 2O 5/SiO 20.8962(86.1)-7.0(9.7)3(4.2)ZnO b 1.8877(54.5) 3.0(2.1) 4.2(3.1)57(40.4)5%ZnO /TiO 2(A)b,c1.219(21.1)- 1.7(1.9)69(76.9)5%M o O 3/ZnO0.3614(51.9) trace5(18.5)8(29.6) Reac tion conditio ns :U V ir radia tio n 200W hig h-pressure me rcury v apor la mp;reactiontempera ture 493K;C 2H 6∶O 2∶He=3∶1∶10(a :6∶1∶21);C 2H 6feed ra te 7.5mmo l ·h -1;catalyst 0.025g (b :0.25g ; c:anatase );():selectivity Sch eme2Sch eme 3480分 子 催 化 第14卷 P25光催化甲烷与O2反应,产物为CO.这一结果表明,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通过改变TiO2基催化剂的组成,可以改变甲烷氧化的产物分布.W ada 等人[7,11,17,20]以Mo O3/SiO2、V2O5/SiO2、ZnO等光催化甲烷选择氧化,结果列于表 5.对于氧化物光催化甲烷选择氧化,目前仍未有人提出反应机理.表5不同氧化物光催化甲烷的选择氧化反应结果T able5Selectiv e pho to oxidatio n of methane ov er o xides a nd ox ide suppor ted ca ta ly stsCatalystT(K)Conv er sio n(%)Yield(μmol/h)HC HO C H3O H CO x4.4%M oO3/SiO2a4930.085.8(96.7)0.2(3.3) -2.2%M o O3/SiO2b,c4930.2426(72.2) -10(27.8)5%M oO3/ZnO c5480.08 4.8(81.4)0.1(1.7)1(16.9)1.5%V2O5/SiO2b,c4930.6062(69) -28(31)por ous V oxide/SiO2d493 1.20139(81) -32(19) ZnO c5480.46 3.1(9)0.4(1.2)31(89.8) 10%H3PM o12O44/S iO2e4930.03 2.2(84.6)0.4(15.4) - a.Ca talyst0.025g,CH4feed ra te7.5mmo l·h-1,C H4∶O2∶He=2∶6∶25;b.Ca ta ly st0.025g,C H4feed rate7.5mmol·h-1,CH4∶O2∶He=3∶1∶10;c.Ca ta ly st0.25g;d.Cataly st0.05g;to tal ga s flow r ate20m L·min-1;CH4∶O2∶He=12∶1∶11, precur so r o f catalyst:v anadium-containing o lig o silsesquio xa ne;e.Ca taly st0.05g,C H4feed r ate7.5m mol·h-1,CH4∶O2∶He=2∶3∶17, 200W hig h-pressure me rcury lamp;():selectiv ityWada等人认为,V2O5/SiO2催化甲烷选择氧化为甲醛,起作用的是高度分散于SiO2网络内、具有VO4构型的V-O物种.从已报导的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低碳烷烃与分子氧反应选择性地生成含氧有机物的研究结果看, V2O5/SiO2光催化乙烷及甲烷氧化,无相应的醇生成;MoO3/SiO2、M oO3/ZnO、ZnO光催化乙烷及甲烷氧化,主要生成醛,生成醇的选择性很低.氧化物催化甲烷的热氧化,也有类似的结果[22].氧化物能否催化甲烷与分子氧反应较高选择性地生成甲醇,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23,24].Wada等人[11]曾报导,在493K时,Mo O3/SiO2催化醇选择氧化为醛;无氧存在时,在紫外光照射下,吸附水或烷烃分子的M oO3/SiO2催化剂颜色变蓝,意味着水分子能与催化剂中钼氧物种的电荷转移三重激发态相作用.Mo O3/SiO2光催化甲烷及乙烷氧化生成的醇选择性很低,目前尚未见对其原因研究的报导.Anpo等人[25]利用动态荧光光谱,研究氧及水分子对V2O5/SiO2电荷转移三重激发态的影响时发现,O2可有效地淬灭配位数为Td的钒氧物种的电荷转移三重激发态,而水分子只与基态的钒氧物种作用使其配位数改变.水对不同氧化物电荷转移三重激发态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是否成为影响氧化物光催化乙烷及甲烷氧化生成醇的一个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氧化物半导体吸收光激发为电荷转移三重激发态的过程,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烷烃分子与氧化物的电荷转移三重激发态作用,形成的电荷转移复合物使烷烃的C-H键活化,与分子氧共存时,氧分子参与复合物的形成,导致烷烃选择氧化为含氧有机物.这一途径可以使烷烃的C-H键在温和的条件下活化.如何使低碳烷烃的C-H键更有效地活化并以高的选择性生成某一含氧有机物,不仅是光催化,也是其它催化过程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借鉴其它相关学科的新思想和新技术,从催化剂制备、反应选择性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预计将成为光催化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参考文献[1] Fr ei H,Blat ter F,Sun H.Pho tocataly zed O xida tiono f Hy drocar bons in Zeolite Cag es[J].C H EMT EC H,1996,26(6):24[2] M ella N,Freuero M,Albini A.Pho toinduced SE Tfo r the Func tio nali zatio n o f Alkanes[J].J Chem Soc,Chem Commun,1995,41[3] M ichalakos P M,Birkela nd K,K ung H H.Selectiv eOxidatio n of Pentane ov er Al2O3-and S iO2-Suppo r t-481第6期 陈希慧等:低碳烷烃的多相光催化选择氧化ed V anadia Catalysts[J].J Catal,1996,158:349 [4] Shul’pin P M,Bochkov a M M,Nizov a G V.Pho toin-duced Reactions o f O rg anic Co mpounds with M etalComplexes30.Aer obic Oxidatio n o f Satura ted Hy-drocar bons into Alkyl Hydro per ox ides Induced byVisible Lig ht and Cataly zed by a Quino ne-Co ppe r Ac-etate Sy stem[J].J Chem Soc,Perkin Tran I,1995,2:1465[5] N izov a G V,Shul’pin G B.Aero bic O xida tio n o fCumene Pho toca ta ly zed by Ir on Sa lts[J].Iz v AkadN auk Ser Khim,1996,1422[6] N izov a G V,Shul’pin G B.Ae robic Pho to ox y-genation o f Alkanes Sensitized by Py razine Deriva tiv e[J].Ibid,1995,2065[7] W ada K,Ya mada H,W ata nabe Y,et al.Selectiv ePho to-asso ciated Ca ta ly tic Oxidatio n o f M ethane andEthane to Ox yg enates U sing Suppor ted V anadiumO xide Ca taly sts[J].J Chem Soc,Faraday T rans,1998,94:1771[8] M u W,Her rmann J M,Picha t P.Ro o m T empe ratur ePho tocata ly tic O xidatio n of Liquide Cyclo hexa ne intoCyclohax anone ov er N ea t a nd M o dified TiO2[J].Catal Lett,1989,3:73[9] Lu G,Gao H,Li S,et al.Cataly tic Ox idatio n of Cy-cloh ex ane into Cyclo hexa no l and Cyclo hexa no ne ov era T S-1System by Dio xy ge n under U V Irr adia tio n[J].J Chem Soc,Chem Commun,1994,2423[10]M a rcinkow ska K,Kaliag uine S,Ro be rg e P C.Pho-toca ta ly tic O xida tio n o f Proa pane by O x yg en on Sup-po r ted M o/SiO2Ca taly sts[J].J Catal,1984,90:49 [11]W ada K,Yo shida K,W ata nabe Y.Selectiv e Pho-too xida tio n of Ligh t Alka ne to O x yg ena tes U singSuppo rted M o lybdenum O xide Ca ta ly sts[J].J ChemSoc,Faraday T rans,1995,91:1647[12]W ada K,Yoshida K,Wa tana be Y,et al.Selectiv ePho to-ox idation o f Ligh t Alkane Using So lid M etalO xide Semico nductor s[J].Appl Catal A:G eneral,1993,99:21[13]Ta na ka T,T akena ka S,Funabiki T,et al.Selectiv ePho too xida tio n o f Pro pa ne to Pro po ne ov er Alka li-io nM o dified Silica-suppo rted V a nadium O xide[J].ChemLett,1994,1585[14]Takenaka S,Kuriyama T,T anaka T,et al.Pho-too xida tio n of Pro pa ne ov er Alkali-io n M o difiedV2O5/SiO2Ca ta ly sts[J].J Catal,1995,155:196 [15]Yo shida S.X A FS o f Pho toca ta ly sts Comprised ofHighly Disper sed M etal Oxides o n Suppo rts[J].表面科学(日),1997,18:109[16]Yo shida S,Takenaka S,T anaka T,et al.Hig hlyDispersed Titanium O xide o n Silica:Pr epar atio n,Cha racteriza tio n by X A FS and Pho tocatalysis[J].Stud Surf Sci Catal,1996,101:871[17]W ada K,Yo shida K,W atanabe Y,et al.Selectiv ePho to ox idation o f M etha ne and Ethane w ith O xy geno v er Zinc Ox ide and M o lybdena-lo aded Zinc Ox ideCa ta ly sts[J].J Chem Soc,Chem Commun,1991,726[18]W ada K,Yo shida K,W atanabe Y,et al.Selectiv eCo nv er sion of Ethane into Aceta ldeh yde by Pho to-ca ta ly tic O xida tio n with Ox y gen ov er a Suppo r tedM olybdenum Cataly st[J].Appl Catal,1991,74:L1 [19]Thampi K R,Kiwi J,Gra tzel M.Ro om Tempera turePho to activ atio n of M etha ne o n TiO2Suppo r tedM olybdena[J].Catal L ett,1988,1:109[20]Suzuki T,Wa da K,Wa tanabe Y,et al.Ph otoin-duced Par tial O xida tio n of M ethane into Fo rma lde-hy de on Silica-suppo rted M o lybdena[J].J Chem Soc,Chem Commun,1990,1059[21]W ada K,Na ka shita M,Yamamo to A,et al.Activ eCa ta ly sts Prepa red Using a V anadium-containingOlig osilsesquiox ane for Selectiv e Pho to-assisted O xi-datio n of M e tha ne into M ethanal[J].Chem Comm,1998,133[22]Ar ana F,Gio rdano N,Pa rmaliana A.Wo r kingM echa nism o f Ox ide Catalysts in the Pa rtial O xida-tion o f M ethane to Fo rmaldehy de[J].J Catal,1997,167:57[23]Hutching s G J,Justin S J H,Jo yner R W,et al.ANov el A ppro ach to the Scientific Desig n of Ox ide Ca t-aly sts fo r th e Par tial O xida tio n o f M e tha ne toM ethanol[J].Stud Surf Sci Catal,1997,107:41 [24]Ka zuna ri Y,Y oshihito S,To kio Y.Reaction Pathsfor th e Co nv ersio n o f M ethane to M ethanol Ca taly zedby FeO+[J].Chem Eur J,1997,3:1160[25]Anpo M,Sunamo to M,Fujii T,et al.Dynamic Pho-toluminescene Studies o f V a nadium O xide Ancho r edo n SiO2and Effects o f Added O2a nd H2O[J].ResChem Inter,1989,11:245482分 子 催 化 第14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