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
齐物论的概念
齐物论的概念《齐物论》是孟子的著作,原名《盡心論》。
《齐物论》一词出自书中的名句“齐物”之说,意为“使物界达到齐整的状态”。
全篇论述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主张“齐物而后知道”。
“齐物”被孟子定义为“推己及人者”,即通过爱恋之心去同情他人以及认知他人。
《齐物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天地与我并生”,“天地与我为一”的观念。
本文将从齐物,齐心两方面剖析《齐物论》的概念。
首先,齐物是《齐物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孟子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密切相关,人与天地万物共同生发,是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
“天地与我并生”,认为人在宇宙间是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紧密相连。
孟子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为万物是自然界发展规律的产物,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
人类和自然界是相互为因果关系的存在,因此,齐物根本就是推己及人,是均等、平等的含义。
齐物包含了孟子的伦理思想,即同情心。
《齐物论》强调通过同情心来认识他人並尊重他们的变化和追求。
孟子认为同情心是人类自身的本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驱动力。
他提出了爱恋之心,用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孟子的伦理思想。
爱恋之心是对他人的执着关怀,不仅是家庭关系的表现,更是社会关系中的主导原则,是推己及人的具体实践。
孟子认为爱恋之心可以改良人性,提升个人和社会的品质。
其次,齐心是《齐物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齐心是“齐物”的进一步发展,是将爱恋之心拓展到宏观和社会层面。
选择齐心不仅是做人的标准,也是成就道德和达到人类质量的目标。
孟子认为,齐心是指调节个人的心态和情感,与他人相互交流和理解。
个人心性之齐,社会风气也就齐,国家安定治理福利。
只有心的齐则物相齐,只有齐物才能推己及人,才能使自己进入一种有利于认知、理解他人和社会变化的状态。
在《齐物论》中,孟子用“齐物”的概念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他提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和和谐共生关系,主张人类应该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中,与自然共生共荣,通过爱恋之心和同情心来推己及人。
庄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庄子,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道家的代表。
其中,庄子的《庄子》一书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齐物论》更是其思想的核心之一。
本文将对庄子中的《齐物论》进行原文引述和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
《庄子·齐物论》中的原文如下:大哉易也!巧之至也,天下皆知之;未之有也,天下皆察之;众人皆曰善之,而不知其所以然;有天下者,亦弗知也。
此句是整篇《齐物论》的开篇,庄子以“大哉易也”来形容天地万物的无穷奥妙和无所不在的普遍性。
他认为“巧之至也,天下皆知之”,即人们普遍了解万物的瑰丽与精妙。
然而,庄子接着说:“未之有也,天下皆察之”,指出人们对万物背后的真实性质缺乏深入的了解。
众人虽然称赞万物之巧妙,但却不了解其中的原理。
即使是世界的君王,也无法完全领悟万物的奥秘。
是故寄蜉蝣于天地之间,渺沧海之一粟。
乘风而上,知天之骄,知地之愚;其出没也,亦若是夫!归脊之宇宙也,乃适其性。
这段原文中,庄子以蜉蝣为例,来比喻人类在天地间的渺小和无知。
他说蜉蝣飞上天空,看到了天的广阔和骄傲,看到了地的狭小和愚昧。
蜉蝣在天地间的行动,就如同人类在世界中的徘徊一般。
而庄子认为,人类应该归宿于自己的本性,即顺应自然,不追求虚名和功利。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者,而后乃今将欣然。
若存若亡者,而后乃今将可知也。
这段原文中,庄子强调了人类对现实的认知和对生死的体验。
他说“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表达了人们在经历了一番困苦之后,才开始怀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愿望。
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者,而后乃今将欣然”,则指出人们常常在追求过程中失去了原本的快乐。
最后,庄子提到“若存若亡者,而后乃今将可知也”,强调了人们对存在与虚无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
盖闻天地之数数也,其若夭桃之云,若白驹之飞。
甲子东,乙丑西,丙寅南,丁卯北。
撄其华,无不用心者;捃其藏,无不为力者。
齐物论 名词解释
齐物论名词解释齐物论,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唯一的传世哲学著作。
它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齐物论”这一概念,探讨了客观世界的本质。
齐物论的核心理念是“物我同源”。
他认为,世界是由许多本质相同的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被称为“我”,而“物”是指所有具有特定形式和性格的事物。
这种理论被认为是唯物主义的开端,它指出,客观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受到物质的约束,每种物质和物象都是一种不同形式的东西,具有一定的特征和本质。
亚里士多德将物质进一步划分为四种基本物质:风、火、土、水。
他认为,宇宙由这四种基本物质构成,这四种物质具有不同的属性,如重量、质量、介质等,彼此结合,形成有机体,即客观世界。
对这一理论,直到现代物理学家开始研究原子时,才被证实有误。
此外,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很多其他学说,如唯一原则、唯一原因原则,以及构成客观世界的其他元素。
他认为,这些元素是客观世界的基础,它们具有普遍的特征。
而后世著名的哲学家,如西格蒙德弗洛姆,以及许多学者相继发表了他们对齐物论的理解和研究成果,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它的发展历程和历史价值。
“齐物论”一词是由亚里士多德著名的《物质论》一书中提出的,因而被用于描述这一理论。
与后来的哲学家们认为客观世界具有多元结构不同,“齐物论”强调了客观世界本质上的单一性。
尽管如此,它对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实践哲学中,像梦想派和现实主义,都继承了它的基本思想。
齐物论是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因为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宏观观点,即客观世界是由一种基本物质组成的,而且这种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齐物论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框架,允许人们更多的思考和理解客观世界。
这种宏观的框架也为人们更多地探索客观世界提供了可能性,为后人进一步理解客观世界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因此,可以说,齐物论的启示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综上,齐物论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唯一的传世哲学著作,它将客观世界分解为由四种基本物质组成的单一整体,认为客观世界是由“物”和“我”组成的,这种单一性也使这一理论成为后世哲学发展的基础,为人们探索客观世界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齐物论理解
齐物论理解
“齐物论”,即整齐万物之论。
庄子提倡齐一万事万物,在他看来,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动物是无差别的,正确与错误是无差别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
本篇表现的是庄子对世俗的否定,和对无差别的自由境界的向往。
庄子认为,要达到无差别的精神自由之境,就必须超脱世俗观念的束缚,忘掉物我之别,忘掉是非之辩。
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是“万物齐一”,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1、齐彼是。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2、齐是非。
“是”、“非”的存在,是以“彼是”的存在为前提的。
3、齐物我。
庄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人与物,我与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来自“道”。
4、齐生死。
庄子的生死观是辩证的生死观。
死与生都是以对方为依据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
论言论“齐物论”的三层内涵
论言论“齐物论”的三层内涵一、概述《论言论“齐物论”的三层内涵》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庄子齐物论》中“齐物论”思想的文章。
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其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在《齐物论》篇中,庄子提出了“齐物”的观点,即万物齐一,无差别、无对立。
本文将从三个层面解析“齐物论”的内涵,分别是哲学层面的本体论思考,方法论层面的认识论探索,以及实践层面的道德伦理观。
通过对这三个层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的“齐物论”思想,以及它在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哲学本体论层面,“齐物论”强调万物本源的统一性,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源于同一个本体,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是非对错之别。
这种思想体现了庄子对于宇宙万物的整体性认识,以及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度洞察。
在方法论的认识论层面,“齐物论”提倡一种超越是非、对立的思维方式。
庄子认为,人们常常因为主观偏见和固有观念而产生对事物的错误认识,这种认识往往导致人们无法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
他提倡通过消除偏见和对立来达到对事物的全面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实践层面的道德伦理观上,“齐物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
庄子认为,既然万物本质上都是齐一的,那么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平等相待,尊重彼此的差异和多样性。
这种道德伦理观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它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摒弃偏见和歧视,以平等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
通过对“齐物论”三层内涵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独特地位。
同时,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世界、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1. 简要介绍《论语》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齐物论的意思
齐物论的意思
齐物论是道家思想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讲述了“齐物”的概念和实现方法。
它的意思是要让自己的心境与自然界的万物相通,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
例子:
1. 齐物论中提到:“天地之大,大无不包,小无不容。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 齐物论中还提到:“物无贵贱,自有所适。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摒弃物质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真实。
3. 齐物论中还提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学会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自然的气息,从而达到与自然的融合。
4. 齐物论中还提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万物的存在,不要随意破坏自然的平衡。
5. 齐物论中还提到:“物不足以相害,而禽兽为害。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然,不要让人类的行为对自然造成伤害。
齐物论的意思
齐物论的意思
《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一篇重要著作,主要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道的关系。
它以讨论齐物(万物平等)为主题,表达了庄子对于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平等关系的看法。
《齐物论》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齐物观念: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
贱之分。
人与自然界的万物应该相互尊重,不应当给予特殊
的偏爱或歧视。
2.自然随遇而安:《齐物论》提倡人应该像自然界的万物
一样,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不追求功名利禄或社会地位的
过分追逐,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3.大道无形:庄子认为存在一种无所不在的宇宙道德法则
,称之为“大道“,它是超越个体和社会的绝对存在。
人应当
遵循大道,追求内心的自由和道德境界。
总之,庄子的《齐物论》通过论述齐物、自然和大道的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人们摆脱功利主义和追逐名利的困扰,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齐物论的翻译文言文翻译
《齐物论》曰:“天地大美,宇宙长存。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故曰:‘天地大德,生而无有。
’”夫道,无为而治,无为而成。
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皆得其所,而天下自正。
是以圣人无为而治,无为而安,无为而久,无为而大。
物之生也,若浮云之出岫,若日月之行天。
日月星辰,昼夜不息,而万物自得其所。
天地之间,莫不有美,莫不有恶。
美恶相成,善恶相生。
是以圣人审物之性,察物之情,因物之宜,顺物之理。
夫天下之治,必先治身。
身正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是以圣人治身,先治其心。
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世之治也,有德者居上,有才者居下。
德者,才之基也;才者,德之华也。
是以圣人养德,而后求才。
德薄而才盛,必失其本;才薄而德盛,必失其末。
是以圣人德才兼备,而后天下治。
夫天下之物,有形者生于无形,有声者生于无声。
无形无象,为天地之始;有声无声,为万物之本。
是以圣人求道,不拘于形,不泥于象,不限于声,不拘于色。
求道于无形,求道于无声,求道于无象,求道于无色。
天地之大德,生而无有,成而无毁。
是以圣人以天地为师,以自然为法。
天地之道,无为而治,无为而成。
是以圣人无为而治,无为而安,无为而久,无为而大。
《齐物论》终,庄子之意已明。
夫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天地万物,莫不有道。
圣人求道,不遗其细,不遗其大。
是以圣人能知天地之变,能知万物之情,能知天下之治。
夫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唯圣人能得之,唯圣人能行之。
故曰:“天地大德,生而无有。
”。
墨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
墨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墨子(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名翟,字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工程师。
他的代表作《墨子》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中的齐物论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解析墨子中的齐物论原文,并对其思想进行分析。
齐物论是墨子《墨子·非儒墨》篇中的一段重要文字,以下是其原文:“齐天者,物也。
齐地者,物也。
齐山者,物也。
齐石者,物也。
齐竹者,物也。
齐井者,物也。
齐木者,物也。
齐心者,物也。
故万物皆物也,物物相齐也。
”在这段文字中,墨子通过列举不同的事物,如天、地、山、石、竹、井、木等,来强调它们都是物,它们都有相同的本质。
墨子认为,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都具备同样的属性,即物。
通过这种观点,墨子否定了各种等级和差异,强调了万物平等的思想。
齐物论的核心思想是齐物观,即一切事物具有平等的本质。
墨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上下之分。
他用不同的事物来说明这一观点,目的是让人们意识到,虽然每个人的外部条件不同,但内在的本质是相同的。
墨子强调,人们不应该因为外在条件的差异而歧视他人,而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
墨子的齐物观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他主张彼此关心、互助共处,摒弃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和压迫。
墨子强调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提倡人们摒弃利己主义的观念,追求公平和正义。
这一观点在墨子的时代虽然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但对于后世的思想启示和道德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齐物论,我们可以对其中的几个例子进行进一步的解析。
墨子列举了天、地、山、石、竹、井、木等不同种类的物体,它们之间本质上没有差异,都是物。
通过这些例子,墨子试图让人们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应该平等对待,不应该因为外在的差异而对某些事物抱有偏见或者歧视。
齐物论也包含了墨子对于心的讨论。
他认为,心也是一种物,因此与其他事物一样具备平等的本质。
墨子强调了心的重要性,他认为心是人类行为和道德的根源。
《庄子.齐物论》全文、白话翻译及简介
《庄⼦.齐物论》全⽂、⽩话翻译及简介⼀、简介《齐物论》是庄⼦哲学思想的代表作,是《庄⼦·内篇》的第⼆篇。
“齐物”的意思是:⼀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美丑、善恶、贵贱之分。
庄⼦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转化,因⽽没有区别。
全篇共有七个主要寓⾔,分别是:南郭⼦綦隐机⽽坐、狙公赋芧、尧问于舜、啮缺问乎王倪、瞿鹊⼦问于长梧⼦、罔两问景及庄周梦蝶。
故事与故事之间似乎没有外在联系,但却是为着表达同⼀个观点,有着统⼀的主题思想贯穿着,⽽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呈现出⼀种似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这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和是⾮相对和不可知论,既谈到了从⽆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表现的是庄⼦对世俗的否定,和对⽆差别的⾃由境界的向往。
庄⼦认为,要达到⽆差别的精神⾃由之境,就必须超脱世俗观念的束缚,忘掉物我之别,忘掉是⾮之辩。
⼆、正⽂南郭⼦綦隐机⽽坐,仰天⽽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游⽴侍乎前,⽈:“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昔之隐机者也。
”⼦綦⽈:“偃,不亦善乎,⽽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闻⼈籁⽽未闻地籁,⼥闻地籁⽽未闻天籁夫!” ⼦游⽈:“敢问其⽅。
”⼦綦⽈:“夫⼤块噫⽓,其名为风。
是唯⽆作,作则万窍怒呺,⽽独不闻之翏翏乎?⼭林之畏佳,⼤⽊百围之窍⽳,似⿐,似⼝,似⽿,似枅,似圈,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夭}者,咬者,前者唱于⽽随者唱喁,泠风则⼩和,飘风则⼤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独不见之调调、之⼑⼑乎?” ⼦游⽈:“地籁则众窍是已,⼈籁则⽐⽵是已,敢问天籁。
”⼦綦⽈:“夫吹万不同,⽽使其⾃已也,咸其⾃取,怒者其谁邪?” ⼤知闲闲,⼩知间间;⼤⾔炎炎,⼩⾔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以⼼⽃:缦者,窖者,密者。
庄子齐物论讲解
庄子齐物论讲解
庄子齐物论是庄子的哲学思想之一,主要阐述了庄子对“物论”的看法,主张万物平等,反对将事物分为高低贵贱。
庄子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应该超越事物的表象,追求事物的本质。
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物”,是指万物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庄子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应该超越事物的表象,追求事物的本质。
庄子通过“庄周梦蝶”的故事来说明这一观点,他认为自己和蝴蝶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庄子齐物论中的“论”,是指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
庄子反对将事物分为高低贵贱,认为这样会导致人们对事物产生偏见和执着。
庄子主张“物物而不物于物”,即应该尊重事物的本性,不被事物所左右。
庄子齐物论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道家和禅宗的影响最为显著。
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物”思想,启示人们应该超越事物的表象,追求事物的本质,同时也启示人们应该尊重事物的本性,不被事物所左右。
庄子齐物论译文
庄子齐物论译文
庄子齐物论的一种译文可以是:
万物彼此相容,各自存在各自的方式,而互不干涉,这就是齐物论。
仿佛天上的云彩飘逸自由,山川河流自主流淌。
它们没有争斗或者相互排斥,存在着各自的自由和独立。
世间万物,没有任何一种可以说是绝对的上位还是下位。
无论是高山还是深海,无论是苍天还是地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质和存在。
没有哪一种生命可以完全取代另一种生命,在所有生物中没有上下之分。
所以,我们不能根据外在的表象来给予事物价值,因为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
我们要超越善恶的二元对立,不要被境况和形式所限制。
我们要看到万物都是无私、自由和平等的。
万物生活在这个宇宙之中,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永恒不变的。
宇宙运行着各自独特的规律,没有什么是可以改变或者抵挡的。
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和适应这种无限的变化,而不是试图去控制它们。
当我们接受事物的真实本质,我们就能够突破形而上的束缚。
我们会意识到事物的内在和外在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我们会明白自然规律是普遍的,跟我们自身的生命一样重要。
这样,我们将能够体验到真正的和谐和平衡。
总而言之,庄子的齐物论是一种超越对立和划分的哲学观点,
它教导我们要超越表面的形式和境况,去发现万物中的真实本质。
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万物都是平等的、相互关联的,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和内在的自由。
(注:以上译文个别句子或词语的表达可能有所调整,以保证整体的表达清晰和流畅。
)。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译文庄子齐物论原文:夫言非吹也。
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故曰莫若以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恶乎然?然于然。
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
恶乎可?可于可。
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
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齐物论名词解释
齐物论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齐物论,是庄子后学对《庄子》一书的解说。
主要思想: 1、认为人的本质,尤其是精神的自由自在,只能在人所特有的精神境界中寻求,离开人所特有的精神境界,便无法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2、认为真正的自由应当表现在行为上,即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3、认为养生之道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吃饱喝足,而在于把握精神的自由和闲适。
4、认为人的最高智慧是神秘莫测的“道”。
根本主张: 1、以相对主义为基础,认为天地万物都各有所长,相反相成。
2、以“齐物”为根本,提出“吾丧我”、“不知生焉知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的命题。
庄子简介: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
他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同时而稍晚于老子。
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困,却著述甚丰,主要有《庄子》一书,用来发挥和阐述他的哲学思想。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把哲学称为“哲学之父”,认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无穷无尽的争斗中摆脱出来”。
亚里士多德更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顶峰”,它“比一切宗教更具有普遍性”。
到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形成了两大哲学体系,即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
近代中国哲学史,经历了鸦片战争的惨败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打击之后,也面临着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即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进逼下的洋务运动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的戊戌维新变法。
这时期中国传统哲学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新兴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哲学思想又没有能够建立起独立的理论体系,中国哲学陷入了空前绝后的危机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向何处去?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再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这条道路是当时人们首先考虑的。
中国战国时期,唯物主义哲学开始在中国流行。
主要代表有:荀子和韩非子。
荀子是继老子、墨子之后战国时期的又一位思想家,后世称为“荀卿”,赵国人。
他一生从事传统儒家经典著作《诗》、《书》、《礼》、《易》、《春秋》的整理工作。
韩非为法家集大成者,他总结了商鞅、申不害等法家的思想和学说,著成《韩非子》一书,后世称为“韩子”,秦国人。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在本体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也有某些唯物主义因素;在认识论问题上,主要表现是万物齐一和否定是非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分三个层次:从“南郭子綦”到“怒者其谁邪,”论述了“吾丧我”的精神境界,指出诸家争鸣都是各持己见的结果,要想停止纷争,就得做到“忘我”。
第二部分,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竟”,是作者在本文中论述的中心内容。
这一部分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使,要想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第三部分,用“罔两问景”和“庄周梦胡蝶”两个故事来说明万物融化为一的“物化”过程,得出“物化”的万物齐一的结论。
1、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译文:南郭子綦靠几静坐,仰面朝天,缓漫吐气,形体木然,仿佛精神脱离了身躯。
颜成子游立侍在跟前,问道:“您怎么这个样子啊,形体安定本来可以使它像枯干的树木,而精神岂能可以使它像熄灭的灰烬呢,您现在靠几而坐的情况,不是您过去靠几而坐的情况了。
”2、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译文:子綦回答说:“偃,你问的问题,不也是很好的吗~如今我忘掉了功名利禄,你知道这一点吗,你听到过人造的萧声,却没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你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却没听到过天空中自然形成的音响吧~”3、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齐物论》译文
《齐物论》译文齐物论,即达观齐物之道。
孔子夫子所说:“君子独立不怍。
”此言道也。
君子之道,即为与天地同寿。
天地有序,物自得其所。
齐物者,即是将自身与万物融合,实现与天地之道相吻合,实现与万物相通的境界。
以下是齐物论的译文。
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起初,天地为万物之母,若乳儿之怀抱。
未示斯象,岂有万象之生。
吾不悟其常理,而莫知其所以然。
惟观天地之大成,方知其精妙奥妙。
夫天地者,天如圆盖,地如方履。
宇宙之气聚于其中,五行之灵生焉。
轻者上浮,重者下沉,各获其所。
信玄黄之元气,养白日之生命,此为精妙之妙也。
故形而上者为天,形而下者为地。
天地同根,万物同源;天地之道,同归一。
二、天人之才,本非乔木可比;赵雍曰:“魏不观潜鱼,知人之深浅焉。
”君子知死不矣!夫天地者,大浩瀚者也。
善用者丰饶,不善用者穷愁。
夫人者,天之子也,与天地相似而生活于其间。
人能齐物,以达天地之妙道。
人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千古流芳。
夫君子者,志于道者也,立其志则行之。
夫行者,天行也。
人能与四时共舞,家庭如舞蹈。
人能顺势而为,运筹帷幄;治国安邦,如指挥若定。
人能平凡而行,天地无不利之。
三、天地之道,不偏不越,不变不化,方所以长久不衰也。
为人之道,亦宜如是。
夫君子者,使身不曲于俗,不依于俗。
使邪行有所共战,可谓之君子哉!然吾知其难矣,吾善骑马,然欲以鹰反哺,吾知不可也。
非我之众也,欲与天地无与伦比常人。
然吾知其可矣,吾能识天地之大;能知四时德行,能览百穀成熟。
善顺势者,善齐物者,上与天地相通,令心灵从容。
此君子之道也,非骄慢也。
故君子欲齐天地之道,欲通万物之气,先齐其心与天地,再通万物。
心齐乃可齐物,心齐则天地协调。
四、天行有常,不改其道。
君子者,宜修德行,顺天之德,以达物之美。
此君子之道也。
君子愈修身之道,愈获天地之道,愈能达观齐物之境。
君子欲获天地之道,必先齐其心以达物之美。
物美则天地同喜,天地同喜则四时调和。
庄子·齐物论译文
庄子·齐物论译文《庄子·齐物论》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以下是其中的一段译文:“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啮缺问王倪:“你知道万物有共同的标准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呢!”啮缺又问:“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东西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呢!”啮缺接着问:“那么万物就无法知道了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呢!虽然这样,我还是试着来回答你的问题。
你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你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道不是知道呢?我且问你: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部患病甚至半身不遂,泥鳅会这样吗?人住在树上就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猿猴会这样吗?这三者究竟谁最懂得居处的标准呢?人吃刍草和牲畜的肉,麋鹿吃青草,蜈蚣喜欢吃蛇肉,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人、麋鹿、蜈蚣、猫头鹰和乌鸦这四种动物究竟谁才懂得真正的美味?猿猴把猵狙当作配偶,麋与鹿交配,泥鳅则与鱼交尾。
毛嫱和丽姬,是人们公认的美女,可是鱼见了她们就潜入水底,鸟见了她们就飞到高空,麋鹿见了她们就迅速逃离,这四种动物究竟谁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在我看来,仁义的端倪,是非的途径,纷然错乱,我怎么能知道它们之间的分别呢!”这段话表达了庄子对于知识、真理和价值的看法。
他认为,人们所认为的知识和真理往往是主观的、相对的,而且受到个人经验和背景的影响。
因此,人们很难确定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和真理。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齐物论原文及翻译《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
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齐物论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题解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
“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
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
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
“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谁邪”,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
第二部分至“吾独且奈何哉”,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
第三部分至“此之谓以明”,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
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
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
第四部分至“此之谓葆光”,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
第五部分至“而况利害之端乎”,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
第六部分至“故寓诸无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
余下为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原文: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太息者也?”子綦曰:“偃,你心偏狭,怎么明白大道呢?你试体察事物的真谛。
天下方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人若能通达此理,就能洞察一切,就不会被外界所困扰了。
”子游曰:“请问具体如何体察?”子綦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是万物存在的形态;无,是万物的根源。
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物虽多,却都源于这个玄妙的境界。
你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做到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
”子游曰:“请问如何做到心如止水?”子綦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物虽多,却都源于这个玄妙的境界。
你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做到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
”译文: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太息者也?”子綦曰:“偃,你心偏狭,怎么明白大道呢?你试体察事物的真谛。
天下方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人若能通达此理,就能洞察一切,就不会被外界所困扰了。
”子游曰:“请问具体如何体察?”子綦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是万物存在的形态;无,是万物的根源。
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物虽多,却都源于这个玄妙的境界。
你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做到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
”子游曰:“请问如何做到心如止水?”子綦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物虽多,却都源于这个玄妙的境界。
你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做到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
”。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解析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解析庄子的《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对《庄子齐物论》的原文内容进行解析,探讨其中的思想观点和哲学理念。
《庄子齐物论》的原文如下:南郭子綦隐机而坐,观于牆内之鹿。
肥而不祥,出而不犯。
邻人之有馀资,亦足以趋。
舍而不与,近之事也。
南郭子綦曰:“善哉善哉!赤子之手,持赤子之耳,百无禁乎!而况于鹿乎?今我且过于此室,彼且过于尧舜。
虽然,奚众所同而我独异也?不但人将困于求其所不能,而且有亡其所能。
使天下之人莫不乐夫自为,而莫夫乐人之为也,其孰能久矣!乐夫天命者,不以呼而应之。
行天之道,忽略而不见;行人之道,忽略而不见。
芒然失者,忽在其中矣!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非长生之谓惟无疆也。
虽然,窃据物象而窥於天宇,有见吾德之所在矣!”南郭子綦发表了他对齐物的观点,并以境外的鹿为例来表明。
他认为鹿的肥美代表着和谐与无为,它自然而然地过度生长而没有损害他人。
他称赞了鹿的自然本性,并将之与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
南郭子綦强调,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应当注重与他人的和谐相处,而不是仅仅关注自己的得失。
南郭子綦接着提出了他的独特观点,他认为人们往往陷入追求欲望和追求他们无法实现的东西的困境中。
他认为这种追求是没有尽头的,而且会带来无尽的不满。
相反,南郭子綦主张人们应该享受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不仅仅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
他认为顺应天命的人不需要刻意追求,而是顺其自然地行事。
他还指出,人们常常失去了与天地自然和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忽略了内心的宝藏。
庄子齐物论原文表达了庄子深邃的思想,包括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与他人和谐相处等。
他主张与自然界、社会和谐共生,认为追求欲望和个人的得失只会让人陷入困境。
他强调了顺其自然、顺应天道的重要性,以及发现并珍视自己内心的美好。
通过对庄子齐物论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
他以鹿为例,表达了他对无为而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赏析“齐物论”,即整齐万物之论。
庄子提倡齐一万事万物,在他看来,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动物是无差别的,正确与错误是无差别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
本篇表现的是庄子对世俗的否定,和对无差别的自由境界的向往。
庄子认为,要达到无差别的精神自由之境,就必须超脱世俗观念的束缚,忘掉物我之别,忘掉是非之辩。
南郭子綦与颜成子游的对话是全篇的开头部分。
在这里,南郭子綦提出了一个“吾丧我”的境界。
所谓的“吾丧我”,“吾”是指超脱世俗、进入到高度精神自由的境界、精神得以升华的自我,是精神上的自我,“丧我”的“我”,则是肉体的、现实中的、有名利是非观念的凡人“我”。
“丧”是遗落。
因而,“吾丧我”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他忘掉了物的存在、自我的存在,混同了物我界限,合二者为一体。
接下来,是他对颜成子游谈天籁、地籁、人籁、他着重对地籁与天籁的描述。
他对地籁的描述是实写,对天籁的描述则用虚写。
他最终要点明的是,声音之所以千差万别,全是由于各孔窍的自然状态所致。
所谓天籁,其实就是因任自然的声响。
天籁与“吾丧我”有什么关系呢?在子綦看来,二者同属顺任自然的境界。
第二则故事写的是王倪对啮缺谈至人超越世俗利害是非的观点。
啮缺问王倪是否存在共同的是非标准,即真理标准。
对此,王倪用各种不同的动物对居处、味道、美色有各自不同的反应,以此为喻,说明不同的人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同一事物肯定有不同的是非标准。
庄子混同是非,齐一万物的观点在这里论述得很充分,他赞美了至人的超凡脱俗,表现了他对至人精神自由境界的追求。
长梧子与瞿鹊子的对话,主旨是否定世俗的是非观,主张因任自然,长梧子以梦为喻,说明世俗中人对生死利害的追求实际上就像在迷梦中一样,只有得道的至人才能顺乎自然而清醒地看问题。
庄周梦蝶这一故事广为人知。
这种物我的合一,是一种无我的境界,类似开头“吾丧我”的境界。
其文辞之有没,想象之奇幻,深为后人所称道。
思想内容一、对概念的存在以表现“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凡事凡物都有相对的两面,都以“偶”的形式存在。
庄子齐物思想涉及是非,寿夭,成毁,美丑,彼此,物我,身心,大小,利害,安危,生死,有无等对待概念,庄子认为这些对待性的概念都具有相对性,表面性和不真实性,而相对性是相对于比较的方面,角度,标准,时间和地点等等。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莫不大莫不小,从与道同体的至人的观点看,根本不存在所谓此物与彼物的区分,因此更不存在所谓的贵贱之别。
但是,作为万物中之一物的人总是以己为贵,以人为贱。
正是因为凡事凡物都有“偶”,都以”两行”的形式存在,所以人们观点不一,面对生活与现实,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情态,“然疲役而不之其所归”“其行尽如驰而莫知能止”。
但事实无论怎样争执,“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所以莫不如以道观之,万物齐一。
而事实上万物内含的彼此对待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指出凡事凡物都有“彼我”,没有“彼”就没有“我”,反过来,如果没有“我”,“彼”也无法得到呈现,“彼我”相辅相成,无法分离,说明对待概念相互依存。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这里提到了是非的对立存在。
有了是非以后,人们自以为“是”,否定他人观点,“是其所非”,“非其所是”。
这一句式已经不仅仅反应相对概念互相依存的状态,而是说相对概念开始交叉开始互相起作用。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更加深刻的说明“彼是”相因,“彼是”构成“物”,“彼是”无法分开,相互依存,面对这种情况,再做“孰是孰非”的定论,就没有意义了。
人们在这多样化的世界里“与接为构……与物相刃相靡”,与其这样,还不如“游心于物之初”,与道为一,与道同体,逍遥自在。
二、主张超越对待概念,实现“道通为一”,达于“齐物”面对对待概念的存在,主张“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以“同是非”“同然否”的态度去对待人们所作出的是非,然否的区分,这样便可以休心于天(作为整体的世界或道)这个巨大无比的转轮之上(即安命)。
面对是非彼此的区分,庄子给出这个道的层面上的方法,需要以心体道。
面对是非纷扰的世事,与其沉浸在“此是彼非”之中,不若派遣施肥,超越彼我,泯灭“对待”,而实现“道通为一”。
把天地间的万物齐一观之,没有是非,彼此,对待,这样就少了世事的纷扰,少了“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也少了“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道通为一”和”齐物论”的本质是超越是非,生死等对待的概念,允许不同方面的差异性的存在,各任其分,各足其性。
肯定,允许并包容这些差异性的存在,以“不齐”为“齐”,亦是“吹万不同,咸其自取也。
”“齐”并不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共相,也并不是建立什么主宰万物的“真宰”,而是一种超越的精神,是同于大通的境界。
只有超越世俗施肥彼此的辨争,才能获得对天地万物与人生的全面澄明,才能通“是非,彼此,成毁,生死”为一,随化适境而无待逍遥。
三、“以明”是“齐万物”的方法和境界齐物论主张超越是非彼此,实现道通为一,达于“齐物”。
那么,“以明”是达于“齐物”的方法。
“以明”概念是在反面论证中提出来的,作者首先指出世人执着于是是非非的争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而不能达到齐物逍遥境界。
于是作者提出“以明”做为达到“齐物”的方法。
从事物自性来看,天理是齐同的,“以明”就是要物各任其分,在其本性范围内尽兴发挥,呈现本然天理,从这个角度看,万物是一齐的。
“以明”就是要求人们作到“以道观物”,看到事物本源,因为从本原来看,万物都是一样的,无所谓施肥,这样就能泯灭是非,齐同万物,达到齐物逍遥的境界。
四、以“道”观物,以“心”观”道”“以明”是达到“齐物”的方法,那么要使人们在心灵上作到“以明”,进而去发现万物的本然之理就是要以“道”观物,以“心”观道。
“道”与“道枢”,“环中”等概念相关。
《齐物论》篇云:“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从“道枢”和“环中”两个概念可以看出来“道”是超越是非彼此,立于枢要和环中位置的,不陷入是非无明的争论之中。
那么,用这样的“道”来观照万物,则万物无是无非,无彼无此,万物一齐。
庄子提出“齐物论”思想,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认为“道”超越是非界限,泯灭一切差别。
同时,庄子以心观道并体道。
首先,他认为事物的彼此差别没有客观标准。
文中说明,事物的差别没有客观标准,差别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而是完全由人的主观决定,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有差别。
这便是以心观道,以主观的变化来看待万物。
认为一切客观标准都不存在,一切都是随主观而转移。
其次,庄子否认认识的可能和必要。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这些话否定认识的可能和必要,认为顺其自然是最好的,不要动用神明或智识以及喜怒等情感,这样才能得“道”以保全生命,享尽天年。
总之,以“道”观之,就是让事物以本然状态存在,顺应天理自然,各任其分,在“道”的层面上,万物是一齐的。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事物,差异性很大,如何面对有着巨大差异性的现实事物又能体会到“道”的存在,进而认为万物一齐呢,只能以心观道体道。
“齐物”并不是一种实然的践履,而只是一种关于道的境界的感受。
“齐物论思想要求人的世界观的转变,放弃任何自我中心的态度,看待万有自然性和自足性”。
思想主旨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是“万物齐一”,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1、齐彼是。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认为,凡物都存在对立面,如果从彼面看不到的话,从此面看则能看清楚。
所以说,彼出于此,此出于彼,进一步说,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此就是彼,彼就是此。
二者的存在,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论缺少哪一方,各自均不会存在。
“彼此彼此”,也是这个道理。
庄子不是把“齐彼是”看做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命题,当作一种重要的方法而对待。
“彼是,方生之说也。
”“彼是”是一种学说,一种理论,一种不断变化、不断新生的学说和理论。
“齐彼是”还是一种方法论。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彼与是不互相对立,就叫做“道枢”,“道枢”就是循环,就是围绕“道”这个中心而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道枢”就是“齐彼是”的方法论。
2、齐是非。
“是”、“非”的存在,是以“彼是”的存在为前提的。
既然“彼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那么,“是非”也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因为有了“是”,所以就有“非”;相反,因为有“非”存在,所以才有“是”的存在;没有“是”也就没有“非”,没有“非”,就没有“是”,二者互相依存,对立而统一。
既然“是非”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就不必要把二者分那么清楚圣人们都是不由分说而“照之于天”,就像日月普照那样自然而然,原因就在于此。
庄子是把“齐是非”当作一种方法论来倡导的,正确的是无穷的,错误的也是无穷,与其劳神伤身地去探究“无穷”,不如“以明”,像日月那样无为自然,普照天下。
“以明”就是庄子“齐是非”的方法论。
3、齐物我。
庄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或“天下母”,人与物,我与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来自“道”。
所以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没有它就没有我,没有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来体现它。
为了把这个道理说明,庄子连续用了几个比喻,“故为是举莛与楹……道通为一”。
不论是小草还是大柱,不论丑妇还是美女,不论恢弘的还是稀奇古怪的,从“道”的高度来看,它们都是一样的。
“唯达者知通为一”,只有通达的人才能通晓“道通为一”的道理。
经过铺垫之后,庄子抛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一结论。
从“道”的观念来看,天、地与人是同等、共存的,万物与我是一样的,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庄子不仅将人上升到崇高的地位,与天地同辉,而且还怀有博大胸怀,将万物与人并列,打破了“以人类为中心”的桎梏,破除了人类的无知与傲慢,将人与物平等对待,具有深刻的生态价值和普适的伦理价值,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
4、齐生死。
庄子的生死观是辩证的生死观。
“方生方死……方不可方可。
”死与生都是以对方为依据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
死与?生与?天地并与?”无形元状,变化无常,庄子把死与生看成和天地一样自然。
能把生死当作自然的旅程看待,其实要有高超的胸襟。
“予恶乎……不知归者邪!”从这样的反问句来看,庄子对“生”并不感到高兴,对“死”也并不感到厌恶,对生、死是一视同仁的。
不仅如此,庄子甚至还将死当作“至乐”来看待。
[21]思想定性《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其中涉及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辩证法是研究事物本身矛盾的学问。
庄子对于他所研究的对象,普遍采取了揭露矛盾的方法,由此提出了“彼”与“是”的矛盾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