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0、1341、1342班现代工程机械课程标准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标准
《工程机械管理》课程原则课程名称:工程机械管理课程编码:10811010课程类型:理论开课部门:车辆工程学院规定课时:48一、序言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旳一门选修课,是施工机械管理方向旳关键课程,设计旳思绪重视实用性,在内容和案例旳选用上针对公路工程旳施工机械组织与管理。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既懂得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和管理,又进行现场指导机械化施工旳目旳。
本课程重要从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出发,分别简介机械化施工计划与组织、机械化施工前旳准备、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施工机械化、工程机械旳经营管理、机械旳定额管理与记录核算等内容。
本课程结合最新旳技术原则、规范、公路施工技术、施工机械等状况,课程内容与工程实践亲密结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处理实际问题旳能力。
2.课程定位本课程以“工程机械管理”为教学内容载体,以生产过程“材料→零件→机构→机械”为主线,通过任务驱动教学,综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课程教学项目和任务设计突出专业背景,注意知识点旳内在联络,优化教学内容;同步,针对不一样教学内容,遵照认知和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展开以学生为主体旳教学活动,并分阶段地开展综合项目,强调理论与实践旳联络,侧重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前导课程: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后续课程:工程机械综合维修、顶岗实习、毕业设计3.课程设计思绪本课程以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走“学校与企业结合+任务驱动和操作实训结合+顶岗实习和就业结合”旳专业课程建设道路。
在保证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用旳前提下,强化、优化专业实训、实习教学,实行“关键案例教学→模拟上岗仿真训练→工作环境适应性训练→顶岗实习过渡性训练”旳递进式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详细实行过程中,根据本课程自身条件和特点,通过企业特聘教师、本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上旳合作和互动,形成企业与学校教学平台合一,即“基础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三位一体旳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校企结合和工学交替。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是一门重要的机械工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选择和应用,以及各种成型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本课程涵盖了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
2. 了解各种成型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成型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机械工程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机械工程材料(1)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机械和工艺性能,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和牌号。
(2)钢铁材料:了解钢铁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重点掌握碳素钢和合金钢。
(3)非金属材料:了解塑料、陶瓷、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重点掌握橡胶和塑料。
(4)选材原则:了解选材的重要性,掌握一般选材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2. 成型技术(1)铸造:了解铸造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和常见缺陷,重点掌握砂型铸造和金属型铸造。
(2)锻压:了解锻造和冲压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和常见缺陷,重点掌握自由锻和模锻。
(3)焊接:了解焊接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和常见缺陷,重点掌握熔化焊和钎焊。
(4)其他成型技术:了解特种加工、超塑性成型等其他成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机械工程材料和成型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2. 组织学生参观实习,了解实际生产中的机械工程材料和成型技术应用情况。
3. 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机械工程材料和成型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效果。
4.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网络资源等途径获取相关知识。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实验操作、平时表现等方面。
《工程机械文化》课程标准
《工程机械文化》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工程机械文化》选择了现代施工工程中使用广泛的工程机械,以科技含量高、知识延展性好的国内外典型产品为例,系统阐述了工程机械发展概况,工程机械的主要构造、工作原理和基本使用技术,并介绍了常用工程机械以及国内外名牌工程机械企业概况及其内在的专业文化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工程机械有一个总体性的了解,为下一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铺垫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功能定位表1 课程功能定位分析表(二)设计思路设置依据:《工程机械文化》学习领域课程设置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相关精神,结合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09年教学计划修订意见”要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本校的办学实际,以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开设该学习领域课程。
服务项目:《工程机械文化》根据行业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学改革,其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维修工艺及检测技能,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重要的基础。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创设学习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模式:《工程机械文化》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强调在学校实训基地对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加工,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学生能力培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负责排序;教学实施按照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并进行教学加工包含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工作思维过程展开。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课程设计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工程机械的运用技术,包括工程机械的分类、特点、使用及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工程机械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及其实际运用情况,提高其对工程机械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为未来的工程施工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课程目标1.掌握工程机械的分类、特点以及使用技术。
2.学习工程机械的维护方法,了解安全操作规程。
3.了解国内外工程机械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工程施工带来的影响。
4.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安排1. 工程机械的分类与特点介绍工程机械的分类及各种类型机械的特点和用途。
学习各种机械的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以加深学生对工程机械的认知。
2. 工程机械的使用介绍工程机械的使用方法和技术,包括操作流程、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等。
通过真实案例讲解,加深学生对工程机械使用的理解。
3. 工程机械的维护介绍工程机械的日常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习机械部件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维护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 工程机械的安全了解工程机械的安全使用规程,学习如何防范意外事件及事故的预防措施。
通过分析安全事故案例和学生亲身操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5. 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介绍国内外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创新,学习工程机械对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及应用前景。
通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促进学生关注工程机械的市场动态和趋势。
四、课程评估课程评估主要采用综合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学术作业、课堂参与,以及期末考试等。
其中,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以上。
评估结果将反馈学生课程成绩,并作为后续学习和实践的参考。
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1.《工程机械原理与应用》(张建华著)2.《土木工程机械》(朱鹏著)3.《工程机械操作与管理》(黄小涛著)参考书:1.《工程机械使用与维护》(李海沈健著)2.《工程机械市场分析》(刘勇陈娜著)3.《工程机械安全技术》(刘一凡著)六、总结工程机械是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发展与应用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标志。
气压传动教案
教学分析与对策
教学过程
二、分析任务 100分钟
1、引导思考
和学生一起分析刚才的问题,在学生的答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问题1:
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的区别?
对应参考答案:
问题2:
如何进行气压系统的安装和维护?
对应参考答案:
安装:
1)管道安装
(1)安装前彻底清理管道内的粉尘与杂物
(2)管子支架要牢固,工作时不得产生振动
(3)接管时要注意密封性,防止漏气,尤其注意接头处和焊接处
2)元件的安装
(1)注意阀的推荐安装位置和标明的安装方向
(2)逻辑元件应按控制回路的需要安装3)调试
维护:
1)使用注意事项
开机前后要放掉冷凝器中的水
2)日常维护
每个问题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学生考虑不到的部分再加以补充。
【板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学生考虑不到的部分再加以补充。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多鼓励,多肯定,多赞扬。
问题:
(1)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的区别?
(2)如何进行气压系统的安装和维护?。
机械工程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工程技术课程标准
引言
机械工程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学科,对于培养和造就具备机械设备制造、维修、调试和管理等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规范的机械工程技术课程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目标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机械工程技术课程标准,以确保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全面掌握和理解机械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内容
机械工程技术课程标准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 基础知识:学生应具备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工程原理、机械制图、机械材料等。
2. 技术技能: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机械工程技术技能,包括机械设备的操作、维护和调试等。
3. 设计能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设备设计和改进。
4. 项目实践:学生应通过实际项目实践活动,提升其机械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实施
机械工程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应考虑以下几点:
1. 教学内容:根据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需求,及时修订和更新课程标准。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等。
3. 教学资源:提供充足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和实践场所等。
4. 教师培训:加强对机械工程技术教师的培训和提升,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能力。
结论
机械工程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
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规范的课程标准,可以提升
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工程机械综合维修课程标准
工程机械综合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工程机械综合实训课程编码: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开课部门:车辆工程系规定课时: 56一、前言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公共平台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工程机械整机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工程机械整机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是工程机械维修技术人员在工程机械维修企业第一个5年需从事的重要工作。
本课程以工程机械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维修生产中具有代表性的故障为基础,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做中学”,使学生具备工程机械整机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定位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基于工程机械整机维修生产工作过程,在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基础上深入企业调研,认真分析现行国家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召开教学专家讨论会划定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以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整机故障产生的部件总成及系统为切入点,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独立任务到综合化任务的思路分层次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实施以小组学习方式,体现“做中学”,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随着学习任务进行逐步增加,每个学习任务着力体现完整工作过程,注重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在解决当前任务的情况下形成对其它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迁移能力。
课程的考核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侧重于过程性评价。
前导课程: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修等后续课程:顶岗实习、毕业设计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走“学校与企业结合+任务驱动和操作实训结合+顶岗实习和就业结合”的专业课程建设道路。
在确保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用的前提下,强化、优化专业实训、实习教学,实施“核心案例教学→模拟上岗仿真训练→工作环境适应性训练→顶岗实习过渡性训练”的递进式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即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分析受力和判断直杆的基本变形;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和性能,正确选用材料;熟悉常用机构的结构和特性,掌握主要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并初步掌握选用方法;了解机械零件几何精度的国家标准,理解标注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了解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的原理、特点及应用,会正确使用常用气压和液压元件,并会搭建简单常用回路;能够分析和处理一般机械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具备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具备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加机械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活动,尝试对简单机械进行维修和改进;了解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知识,具备改善润滑、降低能耗、减小噪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养成自主研究的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教学内容结构该课程由基础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和选学模块三部分组成。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不少于64学时。
综合实践模块是以典型机械拆装、调试和分析为主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
选学模块是由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的实际需要自主确定的选择性内容。
各模块中标“*”的内容,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
基础模块教学单元绪论: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研究要求。
一般机械的组成及基本要求:了解机械的组成。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了解力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力矩、力偶、力的平移:了解力矩、力偶和力的平移。
杆件的静力分析:了解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直杆轴向拉伸与压缩:了解直杆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应力分析。
教学要求与建议学生应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研究要求,并掌握机械的组成。
同时,学生应该了解力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以及力矩、力偶和力的平移。
在研究杆件的静力分析方面,学生应该了解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工程机械》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机械》课程教学大纲Construction Machinery课程编号:030302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时数:62 学分数:4 执笔者:贾粮棉一. 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工程机械》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学习工程机械底盘的结构原理和常用工程机械的使用和维修;介绍全断面掘进机(TBM)、盾构,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设备(比如900吨架桥机,900吨运梁车、提梁机),铺轨机等桥梁、隧道、线路施工机械。
包括其结构、原理、性能和使用特点;以及学习工程机械检测维修的基础知识。
设本课程可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维修常用工程机械的必备知识,通过案例教学和实物教学解析常见故障,在实验室模拟常见机械故障,现场排除。
再利用校外实习、实训机会,结合实际故障,现场分析、排除故障。
为学习有关工程机械施工化管理以及机电一体化等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助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与使用方面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未来从事现代化工程施工的专业素养。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工程机械自动控制技术概况。
2.熟悉典型底盘的构造原理及3.熟悉常用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三.教学内容1. 工程机械绪论1-1绪论1-2案例: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2.离合器2-1离合器概述2-2离合器构造原理、故障分析与维修3.液力变矩器3-1液力变矩器概述3-2液力变矩器的构造原理,特性典线3-3液力变矩器典型的结构4.变速箱4-1变速箱概述4-2机械式换挡变速箱结构与维修4-3动力换挡变速箱结构与维修5.万向传动装置5-1万向传动装置概述5-2万向节结构与维修5-3传动轴结构与维修6.轮式底盘驱动桥6-1轮式底盘驱动桥概述6-2主传动器、轮边减速器结构与维修6-3差速器工作原理结构与维修7.履带式底盘驱动桥7-1履带式底盘驱动桥概述7-2中央传动7-3转向离合器和制动器结构与维修8.履带式行驶系8-1履带式行驶系概述8-2悬架与车架8-3“四轮一带”与张紧装置9.轮式底盘行驶系9-1轮式底盘行驶系概述9-2车架与车桥10.轮式底盘转向系10-1轮式底盘转向系概述10-2转向器10-3转向传动机构结构与维修10-4液压动力转向系11.轮式底盘制动系11-1轮式底盘制动系概述11-2制动器11-3制动驱动机构结构与维修12.推土机12-1推土机概述12-2推土机工作装置12-3推土机液压系统原理与维修13.装载机13-1装载机概述13-2轮胎式装载机13-3履带式装载机14.铲运机14-1铲运机概述14-2自行式铲运机15.单斗液压挖掘概述15-1单斗液压挖掘概述15-2单斗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内容是机械制造、机械设备维修与维护、焊接技术、数控加工等职业岗位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本课程是讲授机械加工中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相关机械设备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全过程,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材料特点及其热处理方法;了解机械制造中应用到的公差与配合的知识;了解机械制造中测量技术的应用;熟悉机械加工中使用到的机床;熟悉各种机加工原理与方法,能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了解装配工艺,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加工方案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也为学生顶岗实习及上岗工作,打下必要的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基础;二课程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对机械零件图纸的进一步解读能力,熟悉机械加工中各机床的加工特点,机械加工中各类型机床使用到的不同结构、材质的刀具,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夹具,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能及加工特点,对机械零件能编制简单的加工工艺方案;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内化,为后续课程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从事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设备维护与检修、焊接工程、数控技术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通过对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学习、机械加工方案的制定与应用,机械设备的操作运用等方面的学习和实操训练,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本课程应用项目任务驱动和项目问题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遵循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设计课程;1.主要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高职学生对机械制造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精简学科理论知识,突出理论与实际的“前因后果”关系,按照“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综合利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使学生由浅入深,从具备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机械加工初步能力,到掌握机械制造的方案设计和工艺编制的工程应用能力;2.课程设计理念1贴近生产岗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加强实践性教学,以满足企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使本书内容与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衔接; 2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突出项目教学;3工学结合;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优良学风;突出实践,立足于实际运用;4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很多的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以图、视频、动画等方式进行展示,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5实施项目教学,直观实用,可操作性强;6突出高职教育特点,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四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标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机械加工类的职业岗位的要求是相符的,如:中高级车床操作工、中高级铣床操作工、中高级数控车床操作工、中高级数控铣床操作工、中高级焊工;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和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培养学生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场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二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制造的全过程,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熟悉各类型机械加工机床的性能特点,能熟练解读机械加工图纸,具有机械加工设备、刀具、夹具、检具及其它工艺装备的选用能力,具备热处理、机械加工、铸造、焊接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制定零件加工方案,编制零件制造工艺的能力;2方法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围绕课本,引导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生产的完整过程,并逐步对制造过程的技术方案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培养学生独自编制机械制造工艺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利用编制好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巩固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在教学中采取在教师充分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多看,多摸,多练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具备对轴类、盘类、箱体类等典型零件设定加工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螺栓、齿轮、键等标准零件的加工方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阅读机械制造基础一般专业文献及进一步提高自修能力;(3)社会能力: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1掌握机械零件图中的公差配合知识,了解标准的概念,掌握常用的配合类型,掌握尺寸公差的代号与数值转化方法,掌握形位公差的含义及检测方法,掌握工厂加工生产中常用到的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2掌握常用机械加工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掌握常用机械加工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掌握机械制造常用钢和铸铁的分类方法及性能特点、了解机械制造中常用到的非金属材料,掌握热处理原理,掌握工厂中常用的热处理的方法及热处理设备;3掌握毛坯制造中常用到的型材切割、铸、锻、焊等各方法的特点,学习铸造、焊接、锻造的基本知识,了解切割、铸、锻、焊等机械制造中使用到的设备及特点;4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掌握切削用量的要素及选用原则,熟悉各机械加工机床的加工方法、特点及加工范围,了解切削力、切削热的构成及特点,掌握刀具磨损的特点;5掌握车床、铣床、镗床、磨床、钻床等机械加工机床的结构原理、加工方式、加工类型,熟悉机械加工中使用到的刀具、夹具、量具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机械零件外圆面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掌握机械零件孔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掌握机械零件平面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掌握机械零件螺纹面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了解圆柱齿轮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掌握键槽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6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掌握零件装夹定位的知识,掌握轴类、平面内、箱体类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能编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掌握机械设备装配工艺知识;3、素质目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做事的职业习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团结协作的精神;三、内容标准本课程分为7个项目,以15个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入到项目训练中;一内容标准1、内容设计2、教学设计学习情境一:学习情境二:学习情境三:学习情境四:学习情境五:学习情境六:学习情境七:二能力技能训练项目设计三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本课程为培养在生产制造领域具有高级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的教学课时安排较紧凑,所以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坚持“理论够用、适度”的原则,注重对机械切削加工理论及机械加工设备的详尽讲解,同时重视实验和实践环节,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机械制造知识,了解各机械加工机床的加工特性,掌握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熟悉各类型刀具的加工特点,掌握常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能力,为今后学生职业发展和提高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力;课程教学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素质、知识与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科学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实现“知识+技能”的有机融合;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掌握教材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该课程是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门面向实际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课程内容按项目进行组织,每一个项目的内容均贴近实际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中着重体现工作实际;2.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育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每个项目的教学都辅以实验课程或实践课程,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实验仪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多元化的学习和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验课程的开展,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3.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获得工作岗位技能,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不同学习阶段,教学内容中,知识能力和工作能力逐渐深入;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渐过渡到岗位知识能力和工作技能;四、考核方案一考核目的本课程考核目的是对学生系统地获得机械制造基础知识能力的评定;过程性考核的目的是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课程教学中每个项目的知识内容;实践技能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二)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由过程性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组成,其所占比重及考核内容,如下表:三考核标准1、过程性考核标准1分值:100分,在本课程学业成绩中占比20%;其中教学出勤率占30分,教学过程中的作业占70分;2安排:按项目进行,每个项目进行一次作业,共计7次作业;2、实践技能考核标准1分值:100分,在本课程学业成绩中占比30%;2安排:每个项目教学完成后进行实验,共安排15次实验;3、终结性考核标准1分值:100分,在本课程学业成绩中占比50%;2安排:每学期结束时进行考核,时间90分钟;考核的内容及要求,如下表:五、实施保障一师资保障1、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课程负责人要求: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熟悉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具有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学能力,熟悉热处理工艺的分析与制定;2、课程实训指导教师深刻理解高职教育规律,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扎实的金工理论及实践基础,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实训指导教师;3、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熟悉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熟悉相应的国家标准、工艺规范和安全标准,具有执教能力,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同时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工程系列职称证书的教师;二教学方法和手段保障本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为了充分展示教学内容,教室应配备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同时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有力学实验室,工程材料实验室,热处理实验室,机加工实训车间等作为实验和实践课程的配套设施;三教学资源保障本课程的教材建议,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0年第一版,韩绍才主编,机械制造基础;四实验实训教学条件保障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有力学实验室,工程材料实验室,热处理实验室等作为实验和实践课程的配套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应有液力拉伸机,摆锤式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工程材料实验室应有金相显微镜、典型铁碳合金标准金相试样、洛氏硬度仪、布氏硬度仪等设备;热处理实验室应有电阻式加热炉,感应式加热炉等设备,还应具有机械加工实习工厂,有车床、铣床、镗床、磨床、钻床等加工设备,同时具有相应的刀具和夹具,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塞规,卡规,块规,塞尺等测量器具;六、教学实施建议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教师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培养学生在机械制造中对加工方法选择,机床、刀具、夹具、测量器具的选用,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二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课程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做到教学相长;三针对岗位需求精选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教师要根据岗位能力需求精选教学内容,确实把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教学过程要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制作内容丰富、效果明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应做到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技术革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七、课程标准编制团队。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专业课课程标准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专业课程标准机械加工技术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组目录一、《AutoCAD教程》课程标准 (3)二、《焊接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13)三、《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23)四、《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30)五、《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42)六、《数控编程与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57)七、《CAXA制造工程师》课程标准 (67)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专业课课程标准一、《AutoCAD教程》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机械加工技术教学时间: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计划课时:每周10课时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1.课程概述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类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主要讲授AutoCAD软件的二维绘图命令。
本课程有很强的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机械设计、生产有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应用,加强实训,以培养学生“从生产实际出发”和“面向应用”的观念。
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1应用AutoCAD软件的二维功能,熟练进行平面工程图设计。
1.2初步应用AutoCAD软件进行机械产品造型、设计能力,能根据任务或客户要求,绘制产品造型图、装配图和零件图。
1.3能够CAD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学会标注尺寸,确定技术要求,初步具备中等复杂程度零部件的绘图能力。
1.4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1.5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后,能从事专业范围内的设计、CAD制图工作。
2.机械行业对《AutoCAD教程》课程要求近年来,CAD技术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尤其在机械制造行业,许多企业将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计算机绘图能力,是否持有CAD绘图员证,作为录用条件之一.因此,提高机械CAD职业技能考试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考试通过率,符合企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符合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要求.现代生产企业都要求掌握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设计软件(如Auto-CAD)及相关设备,以交互式独立、熟练地绘制产品的工程图.紧密结合专业要求,掌握绘图的基础知识、提高图形思维想象能力、绘图软件的操作能力。
机械设备维修技术课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机械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标准1 课程标准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从事机械设备装置的运行、维修、技术改造、安装调试等第一线岗位的工作。
本课程建立在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等基础上,为学生就业所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2 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2.1 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1)机械设备修理原理,工艺。
2)机床的工作原理、电气控制。
3)桥式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1)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2)机械零部件的测绘与维修。
3)机械设备零部件装配。
4)数控机床类设备的维修。
5)桥式起重机的维修。
(3)态度目标1)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 遵守工作制度;2)养成积极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和细心、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的习惯;3)培养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态度。
养成收集、整理资料,总结工作经验,进行工程文件归档等良好的工作习惯;4)培养与别人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相互信任和有效沟通等团队协作意识。
3 教学组织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会熟练地运用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零件的加工等技术,并能对机械设备设备装置调试,维护和检修。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设计学习项目和任务,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的6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17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教学组织表4 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4.1 项目一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1) 项目概述该项目主要介绍机械设备修理前的准备、方案的确定、机械零件失效及修理更换的原则等,完成该项目需要12个学时,包含3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2) 项目的任务任务1 机械设备修理的一般过程任务2 机械零件失效及修理更换的原则任务3 机械设备的拆卸和清洗。
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
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引言:机械设备维修作为一项技巧,要求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维修和维护工作。
而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旨在提供全面的指导,使学员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提高机械设备维修的能力和水平。
本文将从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的制定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开展前期调研:在制定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之前,需要开展前期调研,详细了解当前维修市场的需求和机械设备维修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以便更好地把握制定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的方向和重点。
2. 确定标准制定组:标准制定组是指由相关专家、技术骨干、行业协会等组成的标准制定组,负责具体的标准制定事宜。
3. 制定标准编写规范: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的编写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比如规定标准的体系结构、编写格式、标准术语等。
4. 制定标准体系:针对机械设备维修课程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和不同技能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
具体而言,标准体系应包括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标准发布日期、标准引用等。
5. 编写标准内容: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的内容应该涵盖维修基础知识、维修技能和实践能力等内容。
同时,标准应该根据不同技能级别、不同维修对象等因素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需求和技能要求。
6. 提交审批:完成标准编写后,需要将标准提交至行业相关的标准委员会进行审核和审批,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二、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的实施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依托于一定的机构和机制,以确保标准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具体而言,机械设备维修课程标准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编制实施规划:需要针对制定标准的实施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时间和实施负责人等方面作出详细的实施规划。
2. 建立标准推广机制:标准的有效推广需要借助于各种渠道和平台,比如行业协会、学校、企业等。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机械基础课程的标准,以提供学生全面掌握机械基础知识的机会。
课程内容机械基础课程将包括以下内容:1. 机械工程导论:介绍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领域。
2. 材料力学:讲解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应力分析,涵盖静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力学。
3. 流体力学:介绍流体的力学行为、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4. 热力学:涵盖能量转换、热力循环和热力学性质。
5. 机械设计:讲解机械元件和机械装置的基本设计原理和方法。
6. 机械制造工艺:介绍机械制造过程和机械加工方法。
7. 自动控制原理:涵盖机械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方法。
研究目标通过完成机械基础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研究目标:1. 理解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力分析方法。
3. 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流体行为。
4. 熟悉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循环。
5.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6. 理解机械制造的工艺和加工方法。
7.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方法。
评估方法为确保学生达到研究目标,下面的评估方法将被采用:1. 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和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综合理解能力。
参考资料为辅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掌握机械基础知识,以下参考资料可作为教材:1. 《机械工程导论》2. 《材料力学教程》3. 《流体力学原理与应用》4. 《热力学基础》5. 《机械设计基础》6. 《机械制造工艺学》7. 《自动控制原理与技术》结束语本文档为机械基础课程的标准,目的是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机械基础知识。
通过参与该课程,学生将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评估机制,以实现学习目标。
机械工程课程标准
机械工程课程标准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分析、设计和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2.1 基础知识- 机械工程基础概念- 材料力学和力学原理- 热力学基础- 流体力学基础- 控制工程基础2.2 专业课程-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加工与自动化- 机械系统动力学- 机器人与自动控制- 航空航天工程- 汽车工程2.3 实践教学- 实验室实践- 项目设计- 实地考察3. 课程目标3.1 知识目标- 掌握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原理- 理解材料力学、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等相关概念- 熟悉机械设计和制造、机械加工与自动化等专业领域知识3.2 技能目标- 具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掌握机械加工和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技能- 能够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3.3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4.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实验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小组讨论与项目设计相结合- 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研究相结合5. 教学评估- 课堂作业和实验报告- 平时表现和课堂参与-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项目设计成果评估6. 参考教材- 《机械工程基础》-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加工与自动化》- 《机械系统动力学》- 《机器人技术与控制工程》以上为机械工程课程的标准内容及目标,并提供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供参考。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会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能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初步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熟悉常用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机器的基本概念,掌握机器的组成;2.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应用;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应用;4.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了解轮系的分类与应用,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5.掌握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轴系零件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及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合理选择材料、确定零件热处理方法的能力;2.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3.初步具有使用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4.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基本能力;5.初步具有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具有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情感与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德;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并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5.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处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参考学时108学时。
四、课程学分6学分。
材料的种类、应用及特点6.了解非金属材料的种类及特点奇心;钢铁材料的生产过程可以通过视频来了解3 常用机构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基本类型及应用2.掌握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的判定方法,能准确判定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3.掌握凸轮机构,能区分凸轮机构的类型4.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间歇性运动机构的组成、特点、类型及应用建议采用实践课,安排在陈列室中进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各种机构的工作过程,加深理解机构的功用及原理161.了解轴的分类和应用特点:掌握轴的结构及轴1.教师应结合机械设备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中的安装、维护和润滑的问题,能区别常用的滚动轴承类型,会解释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3.了解键连接的类型、特点及应用4.了解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应用5.掌握螺纹及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和特点,能正确装配螺纹连接,能对其进行预紧和防松用3.采用实践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1.理解带传动的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会分析带传动的运动特1.教师应结合机械设备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2.组织1~2护保养相关问题2.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了解滚子链的结构,会分析链传动的运动特性3.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及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条件,能够对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进行计算,了解齿轮的失效形式、失效原因和预防措施4.了解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5.了解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类置传动装置的故障,让学生检查并排除,以锻炼学生对传动装置的维护能力六、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l.应通过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机械基础”课程是为更好地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工程机电》课程标准
《工程机电》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工程机电》课程标准课程编码:35202 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10审核:建工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10.23批准: 批准日期2022.10.25(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限选课。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施工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施工员等岗位,所需要的各种施工机械的认识应用,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后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应用力学》,《道路建筑材料》,《桥梁设计施工1》等,后续课程有《桥梁设计施工2》,《桥梁设计施工2技能实训》。
二、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各种施工机械的认识应用,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后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讲述土方机械施工、石方机械施工、路面机械施工、压实机械施工、桥梁机械施工和养护机械施工这六个模块,最终是学生具备保养和操作工程机械的能力。
1)掌握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的施工流程;2)掌握静力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的施工流程;3)掌握桩工机械、排水机械、水泥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的施工流程;三、课程设计本课程以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施工过程所接触的工程机械为载体,针对岗位任职要求,与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选取5个典型的案例作为学习情境;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本课程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学习情境,融入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课程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全面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工作态度等。
表1学习领域的内容与学时分配表2课程总体设计表3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1土石方工程机械教学设计学习情境2设计主梁的腹筋教学设计学习情境3验算主梁跨中挠度和裂缝宽度教学设计五、课程考核给出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考核标准及评价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工程机械》课程标准
一、管理信息
二、课程性质
三、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现代工程机械的使用和维护能力、设备的检修能力、设备的管理能力。
(二)知识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工程机械的基本知识,掌握各种现代工程机械基本结构、性能指标、施工作业过程。
了解现代工程机械的资产管理、安全保护条例、事故处理及救援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工程机械常见故障的排除及设备检修。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学习领域结构与学时分配
五、学习情境设计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七、教师要求
教师应对现代工程机械方面的知识全面了解,掌握各种现代工程机械基本结构、性能指标、施工作业过程。
能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现场工作经验。
八、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使用教材
1、现代公路施工机械教材
2、编者刘厚菊
教材出版者及版次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6
二、参考资料
现代施工工程机械/张洪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训练/胡建德. 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