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别董大说课稿4篇

别董大说课稿4篇

别董大说课稿别董大说课稿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别董大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别董大说课稿1一、说教材《别董大》这首诗是诗人高适在困境中送别朋友时所写的,但是他不仅没有气馁,反而勉励朋友自信、乐观、积极的面对人生。

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能体会到高适的这种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这首诗放在第六单元,我个人认为是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朋友”之意,感受朋友之情,因此,在教学中整节课紧紧围绕“送别”这一主题设计,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补充资料,使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丰富古诗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作铺垫。

三、说教法要引导学生走进送别的场面,让学生思考董大的忧愁是什么,你怎样开导他?如果你是董大听了朋友的劝慰你的心情怎样?董庭兰是著名的琴师,能听懂董大琴声的人不多,高适是他难得的知音。

知音相别会是怎样的.不舍?伯牙断琴别知音,董大和高适呢?将《伯牙断琴》与这首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诗句的内涵,使诗句更加富有生命力,使古诗教学鲜活起来。

要抓住重点词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感受诗中描绘的画面。

诗中只有短短的28个字,但要从这28个字中感悟出诗境是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读勾画重点词,并且指名读诗,突出重点词,逐步引导,使得学生明白诗人是在黄沙漫天、寒风凛冽、雪花纷飞的环境中和朋友话别的,为下面体会诗人的精神作铺垫。

四、说学法由环境到现实,由雁及人,体会诗人那种精神。

在那样的环境中一只大雁却在奋力高飞,不畏严寒与困难,由此引出几种对话方式,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式来发表见解,逐步感悟出这只雁实际是引喻现实中的人,雁有如此的品格,人也有如此高贵的精神,从而体会出诗人那种不断奋斗拼搏的精神。

五、说板书在“愁”、“莫愁”的对比中,在“景”、“情”中,感受朋友间的这份深情厚谊,在这送别诗里,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发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三年级古诗《别董大》教案

三年级古诗《别董大》教案

三年级古诗《别董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和背诵古诗《别董大》。

2、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在离别时的豁达胸怀。

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如“董大”“曛”等。

2、难点体会诗人以开阔的胸襟劝勉友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和朋友分别,分别时总是会有许多的不舍和祝福。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所作,那就是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正音。

4、全班齐读。

(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董大、曛、莫愁、知己2、讲解生字词的意思,重点讲解“曛”字,指夕阳西下时的昏黄景色。

(四)理解诗句意思1、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满天黄云,太阳被遮住了光辉,北风呼啸,大雁南飞,大雪纷纷扬扬。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诗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在安慰友人,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你呢?)(五)体会诗人情感1、诗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送别友人,心情是怎样的?(豁达、开朗)2、从哪里可以看出诗人的豁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当我们送别朋友时,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1、学生自由朗读,试着读出诗人的情感。

2、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3、全班齐读,读出感情。

(七)背诵古诗1、学生自由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全班齐背。

(八)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送别诗。

2、教师补充几首送别诗,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等,让学生课后自主阅读。

《别董大》教案

《别董大》教案

《别董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人对董大的各个角度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文本。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解读诗歌。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写诗表达对身边人的评价。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诗歌《别董大》的基本信息及诗意。

2. 理解诗中对董大的评价,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董大的形象。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董大的评价,自由创作。

三、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2. 课件或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董大堂音乐,让学生感受一下董大的形象。

2. 教师引发学生对董大的好奇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描述董大的外貌、性格特点等。

Step 2 学习诗歌《别董大》1. 教师出示课件,呈现《别董大》的全文,让学生阅读诗歌,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理解诗中对董大的评价,从多个角度分析董大的性格特点。

3. 随机选择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可以呈现在黑板上。

4.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理解诗中的具体意象,并解释诗中的隐喻和比喻。

5. 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Step 3 表达对董大的评价1. 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角度,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董大的评价。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小组的评价,由教师带领一起讨论,看是否有不同的看法。

3. 教师带领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董大的人,要求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写一首诗表达对这个人的评价。

Step 4 练习巩固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以这张图片中的人物为蓝本,写一首《别XXX》的诗,表达对此人的评价。

2. 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诗歌,表达对一个身边人的评价。

六、板书设计:诗歌《别董大》别董大,别董大,鸟道奇,兔飞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理解了《别董大》的意境,能够分析诗中对董大的评价。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

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分析诗句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可贵,珍惜身边的朋友。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内容:《别董大》是一首描写诗人与友人离别情景的诗歌。

诗人通过描绘风景和表达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2.2 教学重点:诗句的理解和朗读。

诗句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的分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诗人杜甫的背景和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意义和离别的感受。

3.2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

强调朗读的节奏和韵律,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句的意境。

3.3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讨论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评价:观察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表现,评估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2 学生文本分析的评价:评估学生对诗句结构和韵律的理解能力。

评价学生对诗句意象和情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友谊的价值观的表达。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友情和离别的情感。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修辞手法,提升创作能力。

5.2 友情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友情活动,如小组讨论、分享友情故事等。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文本材料:提供《别董大》的原文及其注释版本,便于学生理解和查阅。

提供诗人杜甫的简介,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6.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别董大》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小学语文2. 年级:四年级3. 课文:《别董大》4. 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了解诗人杜甫及其作品《别董大》的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力量,珍惜友谊。

(2)懂得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别董大》。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及诗句的意义。

2. 难点:(1)诗句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诗人杜甫及其作品《别董大》。

(2)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培养文学素养。

(2)对比学习其他类似题材的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所学,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背诵《别董大》,阅读其他杜甫的诗作。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别董大》。

2. 选择一首杜甫的其他诗作进行阅读,了解其写作风格,体会诗文中的情感。

3.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友谊的认识和珍惜友谊的决心。

六、教学过程(续)5. 情感教育:(1)通过诗句的解析,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分别的无奈。

(2)讨论在生活中如何维护友谊,以及在面对困难时如何相互支持。

6. 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

(2)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小诗,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别董大》公开课教案

《别董大》公开课教案

《别董大》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2)理解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3. 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诗人杜甫的图片和简介、相关背景资料等。

2. 准备《别董大》的朗读和背诵音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别董大》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朗读与背诵(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重音和语气。

(2)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节奏和情感。

(3)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背诵,提供帮助和指导。

3. 文本分析(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黄云白日曛”、“北风卷地白草折”等。

(2)学生讨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如对比、夸张等。

4. 深层含义解读(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感悟。

5. 小结与作业(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别董大》为例,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深层含义。

3. 采用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和交流。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诗歌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效果。

《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别董大》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别董大》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别董大》这个故事,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Step 2 阅读和理解(20分钟)1.让学生阅读故事《别董大》,并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学生自主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

Step 3 分析和总结(20分钟)1.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2.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自己对故事的总结。

Step 4 创作(30分钟)1.让学生以《别董大》为基础,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类似的故事。

2.学生可以选择故事的背景、人物和情节,但要保证故事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意义。

3.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Step 5 展示和分享(20分钟)1.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向其他同学和教师展示自己的成果。

2.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教学扩展1.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艺术作品,并和学生一起欣赏和分析。

2.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别董大》中的主题和意义。

3.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五、教学评估1.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

2.学生通过展示和分享,得到同学和教师的反馈。

3.学生写下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创作过程。

六、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故事《别董大》及相关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影片。

2.学生可以准备纸和笔进行自己的创作。

3.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七、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通过创作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别董大》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别董大》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别董大》教案设计《别董大》教案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别董大》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别董大》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高适,理解诗句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诵全诗,背诵全诗,并能积累几首此类离别诗。

3、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豪壮的气概,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境,体会诗情。

难点:体会诗中景物描写与抒发情感的关系。

三、教学环节:(一)导入1、你有没有和好友分别的经历呀?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2、同学们,你知道吗?在一千多年前的一天,唐代的大诗人高适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情和自己的好友分别的,为了永远地记录自己这片惜别之情,他还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别董大》3、齐读全诗(二)知诗人课前老师和大家共同查找了关于诗人高适的资料。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记住了多少.《别董大》的作者是xx时期著名的xx诗人。

(三)解诗题1、诗人要送别的好友是谁?他们为何分别?请你结合查到的资料讲讲诗题的意思。

(董庭兰由于宫中盛行胡乐而得不到赏识,失意离京。

)2、设想一下诗人和董大此时心情。

3、带此理解再读诗句。

(四)明诗意、悟诗情1、下面我们就深入地体味一下诗人高适是为何吟咏自己与好友离别的感伤情怀的。

按照学习提示先自学再合作交流:个人学习:(1)读全诗(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意合作学习:(1)交流对诗句的理解(2)共同选出最感兴趣的两行诗(3)各人分工准备汇报:A、读诗句B、解字义讲句意C、体会感情D、提问应答2、学生自学交流。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重点指导:千里黄云白日曛:(1)白云、乌云都见过,黄云是什么?(2)小组再读,让我们仿佛看到黄沙遮天蔽日。

(3)指读、齐读。

北风吹雁雪纷纷:(1)在这黄沙漫天,一望无际的塞外,却有几只大雁迎着风雪吃力地向前飞着,读。

《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领悟诗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送别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送别情境。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经历过送别吗?送别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从而引出课题《别董大》。

(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三)理解诗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歌的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各自在理解上的疑问。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情况,重点讲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的含义。

(四)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送别董大时,心情是怎样的?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诗的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烘托出诗人与董大分别时的凄凉心境;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表现出诗人对董大的鼓励和安慰,展现出一种豁达的胸怀。

(五)朗读指导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出前两句的凄凉和后两句的豪迈。

2、学生个别朗读,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全班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

(六)写作手法分析1、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2、教师讲解:诗歌前两句借景抒情,通过描绘黄云、白日、北风、雁、雪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烘托出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和忧伤;后两句则直抒胸臆,用豪迈的语言鼓励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七)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过的送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等,比较它们在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别董大》。

(2)理解古诗《别董大》的诗意和背景,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别董大》。

2. 理解古诗的诗意和背景,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 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古诗《别董大》的内容和画面。

2. 相关背景资料,用于帮助学生了解诗人和古诗的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古诗《别董大》的题目和作者。

(2)简要介绍诗人和古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古诗(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别董大》。

(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节奏和韵律,提高朗读水平。

3. 解析诗意(1)解释古诗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4. 背诵古诗(1)组织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和背诵,巩固记忆。

(2)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展示自己的背诵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5.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话表达古诗中的情感。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6.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汲取珍惜友情,关心他人的品质。

(2)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种品质,引导学生付诸实践。

7.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别董大》的诗意和背景。

(2)强调学生要珍惜友情,关心他人,做一个有情感的人。

8.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古诗《别董大》。

六年级语文《别董大》教案

六年级语文《别董大》教案

六年级语文《别董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别董大》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掌握《别董大》这篇课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和方法。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文《别董大》的课本或复印件。

2.听力设备以及相关的录音材料。

3.教学辅助工具,如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等。

4.设计好的教案及相关教学资源。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利用黑板或投影仪展示课文《别董大》的标题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并提问他们对董大这个人物的印象。

2.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别董大》的前情提纲,帮助他们温习课文的基本情节。

步骤二:阅读理解(30分钟)1.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阅读课文《别董大》。

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记,以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2.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意思。

3.配发练习题或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

步骤三:课文讲解与讨论(30分钟)1.分析课文结构,介绍故事的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使用图片或动画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的道德和情感问题,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

3.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句和词汇,总结归纳文章的重点和要点。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30分钟)1.分发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个人完成。

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进行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模拟情景对话或再现故事情节。

3.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步骤五:作业布置(10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材料,扩展课外阅读的范围,并找出与《别董大》主题相关的文章或故事。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别董大》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的友谊和离别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诗人高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解释诗歌题目“别董大”的含义。

2.2 诗歌内容解析:解读诗歌中的字词和句子,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3 诗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离别情感,讨论友谊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共鸣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诗人高适和《别董大》的背景。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发思考。

3.2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3.3 讨论与分析: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析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表现。

4.2 作业与练习:布置相关的写作或绘画作业,让学生表达对诗歌的感受。

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相关文学作品的拓展:推荐其他有关友谊和离别的诗歌或文学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扩展阅读面。

5.2 创意表达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或戏剧表演,发挥创造力。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友谊和离别的看法。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与参考资料:采用官方推荐的小学语文教材,结合相关注释和译文。

收集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评论和解析,供教师参考。

6.2 教学工具与材料:使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诗歌和相关图片。

别董大等首古诗教案

别董大等首古诗教案

别董大等首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等首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2)学会通过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会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喜欢传统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品质;(3)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别董大》等首古诗;2. 理解诗句的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 体会诗人情感,描绘古诗画面。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分享喜欢的诗句;(2)介绍《别董大》等首古诗的背景及作者。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跟随课件或黑板,朗读古诗;(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3)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描绘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3. 体会情感:(1)让学生讨论诗句中所表达的情感;(2)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生字词,创作一个小故事或描绘一个场景;(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

5. 总结课堂:(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强调课后要加强背诵,巩固知识点;(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古诗,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6. 布置作业:(1)背诵《别董大》等首古诗;(2)写一篇关于友情的小作文;(3)搜集其他描写友情的古诗,进行欣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进入诗歌情境;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诗句的深层含义。

《别董大》公开课教案

《别董大》公开课教案

《别董大》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友情、离别的情感表达。

(3)学习生字词,扩展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情,正确面对离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别董大》。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诗文情感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入诗人情感世界。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文、图片、音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黑板、粉笔:用于板书重点内容、生字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别董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描绘的景象。

(2)播放古典音乐,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文:(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文,注意停顿、语调、情感的把握。

(2)学生自主练习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诗文:(1)学生自主翻译诗文,组内讨论。

(2)教师讲解诗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情感。

5. 情感体验:(1)学生谈自己对诗文情感的理解,分享感受。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情,正确面对离别。

6.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别董大》。

(2)写一篇关于友情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情感。

《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别董大》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别董大》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别董大》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期,盛行胡乐,喜欢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董大因此受到冷落,很不得意。

而此时,高适也很不得志,30年漂泊在外,常处于贫困的境遇之中。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阔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充满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相信自己,去奋斗,去拼搏,去直面迷茫的人生,着实令人感动。

学情分析学生还有两个多月就要毕业,离开朝夕相处了六年的老师和同学,此时,学习这两首送别诗,显得更有意义。

学生在感受古人那诚挚、关切的深厚友情之时,会引发他们珍惜与同学、老师的情谊,从而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另外,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与积淀,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对占诗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感悟的能力,因此,读通、读顺,借助资料和工具书读懂诗意并不困难。

但是,作者在自己身处人生困境之时,却能以慷慨激昂的语言、乐观豪迈的情怀去激励董大,这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和点拨。

教学理念为了落实课标精神,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力求学有实效,在设计教学时我力图体现以下教学理念:1. 充分体现学科特点,遵循诗文的阅读规律,加强整体综合的感知,整体人手,分句感悟,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2.加强朗读、吟诵的指导和训练。

在吟诵中品味语言、积累词语、想象情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逐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并能与文本内容有机整合进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能够形成这种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能够读准生字“曛”的读音,并能够正确书写与运用。

2.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容,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别董大》公开课教案

《别董大》公开课教案

《别董大》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这首诗;(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3)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2)学会珍惜友谊,懂得关爱他人;(3)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提高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别董大》;(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3)掌握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境的理解;(2)生字词的准确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文情境;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文的韵律美;3.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4. 实践教学法: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诗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3. 讨论话题:提前准备与诗文相关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2)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关注诗文内容;(3)简介诗人董大,引出《别董大》这首诗。

2. 朗读诗文(1)引导学生朗读诗文,注意停顿和语气;(2)分析诗文韵律,体会诗歌的美感;(3)学生展示朗读,互相评价。

3. 理解内容(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2)回答问题,巩固对诗文内容的理解;4.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2)分析生字词用法,讲解字词含义;(3)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进行练习。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情感;(2)讨论如何珍惜友谊,关爱他人;(3)分享自己的友谊故事,引导学生感悟情感。

《别董大》教学设计6篇

《别董大》教学设计6篇

《别董大》教学设计6篇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景”,所表达的“情”,以及“写景”与“表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别董大》抒发的并非学浓得化不开的离别愁绪,而是满怀豪情,豁达乐观的心境。

教具预备:课件、小资料。

一、课件导入、激活思维。

首先播放一般以先苍凉后激越的音乐为背景的配乐课件,内容为漂泊流浪中的诗人高适送别满怀失落之感的好友――玄宗时最闻名的琴手董大的情景。

师相机以简笔画的形式板书,创设情景,抓住学生学习新学问的热忱和欲望,到达了了解诗人与诗题《别董大》的目的。

进而引出诗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二、小组学习争论,抓字眼、明诗意。

诗句流畅明白,内容平中风奇,节奏明快,风格明朗,先让学生借助课件、解释、插图,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诗所描绘的画面,抓住重点词语,自主学习,理解诗意。

多媒体课件出示:1、通过眼看,耳听,脑想,心读,你的眼前消失了哪些景物?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a:眼前消失一幅荒芜的画面。

学生b:我眼前消失一幅凄凉的画面。

……依据问题的争论,师相机引导。

2、在这好友将要天各一方之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他指“董大”)学生a:他的心情是苦痛的。

学生b:他的心情是悲伤的。

师相机引出下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让学生争论:透过诗句,诗人的态度如何呢?学生a:诗人是昂扬的。

学生b:是豪迈向上的。

学生c:是豁达乐观的。

三、用情朗读,赏析千古名句。

诗中的前半局部所描绘的是“景”(板书:“景”),用哪些词语能说出这些景物的风格呢?a、消沉b、苍凉c、沉郁诗中的后半局部所描绘的是“情”(板书:“情”),用哪些词能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呢?a、昂扬b、豪迈c、乐观让学生争论:我们应怎样读才能把诗人独特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呢?请同学们兴奋精神和诗人一起送董大。

让学生用各种敏捷的方式制造性地去朗读诗,体验诗的意境。

(可采纳单人读、分组读或竞赛等方式去朗读。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

小学语文《别董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这首诗。

2.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

3.学习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诗句的含义。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别董大》。

2.请大家跟我一起读一下诗的题目:“别董大”,这里的“别”是什么意思呢?(告别、离别)二、自主探究1.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这首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读完之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三、课堂讲解1.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首诗的意思。

看第一句:“千里黄云白日曛”,这句话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天空阴沉,黄云密布,白日暗淡)2.接着看第二句:“北风吹雁雪纷纷”,这句话又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北风呼啸,雪花飘飘,大雁南飞)3.第三句:“莫愁前路无知己”,这里的“莫愁”是什么意思?(不要担心)4.一句:“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对友人的赞美和离别的不舍)四、朗读训练1.现在,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朗读这首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读完之后,请同学们尝试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别董大》这首诗,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2.下面,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诗。

二、深入学习1.现在,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情感。

请大家思考一下,诗人在这里为什么要表达离别之情?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三、课堂小结1.通过讨论,我们了解到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赞美,也启示我们要珍惜友情,勇敢面对离别。

四、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将这首诗抄写一遍,注意书写的规范和美观。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离别的小作文,题目自拟。

《别董大》公开课教案

《别董大》公开课教案

《别董大》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别董大》。

(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情感以及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3)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学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理解友谊的可贵。

(2)学会关爱他人,珍惜身边的人际关系。

(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民族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别董大》。

(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情感。

(3)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美。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 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高适及其作品《别董大》。

(2)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引导students 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赏析与创作:(1)引导学生从意境美、语言美等方面赏析诗歌。

(2)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别董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赏析创作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别董大》这首诗歌。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了友谊的可贵,提高了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董大的音乐表演,让学生感受诗歌中描绘的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董大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

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

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

3、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价值上指航向。

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教学说明】
本课主要以《别董大》这首诗为主,设计送别诗主题教学。

主题不仅是一个“话题”,更是一种意境,一种文化。

古往今来,离情别意,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肝肠寸断,留下了千古传唱的不朽之作。

送别,已经不仅作为一种仪式,一个话题,它已经衍生成为一种“送别文化”。

我们教学的目标,是要引导学生走近这种文化,感受这种文化。

【教学准备】以卡书写辅助教学的其余几首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照例进行班级的课前热身操——古诗词推介会
一、诵读导入,整体感知。

1、教师一句话小结诗词推介会,这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的一首送别之词。

(板书:别)从这这首词中我们感受着作者浓浓的别愁离绪。

古代不比现在有汽车、飞机,还可以发电子邮件,因为交通的不方便,所以一旦分离,要想再见上一面就很难了,真的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因此,他们只能把这种别离的愁思深深地蕴藏心底,化作一句句真情的诗。

2、古代写送别的诗词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和著名诗人高适一起去送一位好朋友。

知道他叫什么吗?(板书古诗《别董大》)
3、请大家自己小声地读读古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了。

有什么疑惑也好,感受也罢,随手写在旁边。

并且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4、指名读,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齐读。

5、通过自学,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点出“曛”等重点词,并追问:你是如何理解诗句意思的,简要归纳理解古诗的方法,如:借助注释,反复诵读,请教别人等。

师生交流,补充介绍这是高适写给董大的一首送别诗。

董大名叫董庭兰,因为在家居老大,所以又叫董大,王维的好友元二也是因为在家排行老二而得名。

董大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曾经得到宰相房琯的赏识与宠信。

据说董大善古琴,可是当时举国上下却盛行胡乐,能欣赏古琴这类古乐的人并不多。

董大受到冷落,觉得京城再也无法呆下去了,失意至极,便决定离开。

他的好朋友高适给他送行。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送别好朋友的呢?品读前两句。

(1)指名读前两句诗。

(2)你从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什么?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发现理解这两句诗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指导抓住如下重点:
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点拨,当时他们分别地点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你能把这句诗读一下吗?啊,我看到了一片黄云悠闲地向我飘来。

谁能再读一下?这一回我看到了两片了。

谁愿意再来试试?(突出“千里”)。

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好一派黄云蔽空、天地间一片昏黄的情景!
在你们的眼前还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呢?第二句谁来读一下?学生读——见机点拔:(我感觉到的是微风,好舒服啊!你读的“北风”能再猛一些吗?你读的雪能再大一些吗?)(学生读)
两句连起来读。

(个别读,小组读)
同学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此情此景,你注意到那奋力高飞的大雁了吗?它又有何感受呢?
(3)小结:是啊,已近黄昏,夕阳西下,北风呼啸,雁阵迁移,大雪纷纷,凄凄惨惨戚戚,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2、在我们这位董大的心里,自己就好像是这只被北风和大雪包围着的孤独的大雁。

大雁尚且还有南飞的目标,而自己却要漂泊他乡。

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高适又是如何安慰他的呢?品读后两句。

(1)指名读。

(2)听了这样的话语,董大还继续陷入无边无际的忧愁之中吗?这句话有何神奇的的力量,竟然能让处于抑郁悲伤之中的董大精神抖擞地踏上别途呢?(生谈感受,同时让他们再次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3)从这真情的话语中,你体会高适对董大的鼓励了吗?假如此刻你也在场,你又会如何鼓励即将离别的董大,你会说些什么?
(4)说得多好,说得多轻松啊!同学们,可是你们毕竟不是高适,又如何体会他的苦衷阿!董大落魄,高适当时情况又是如何?(师生补充:好友董大受到冷落,高适送别他,可这时也正是诗人自己失意落魄的时候啊!高适一生无人赏识近30年。

这时的高适也到处流浪,陷入贫贱的境地之中。

他在另一首《别董大》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一个穷困潦倒到连买酒的钱都没有的人,在困境面前依然是那么自信,那么乐观,那么积极地面对着人生。

他在鼓励董大,同时也在——鼓励着自己!)
(5)面对即将远行的董大,诗人充满深情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
谁人不识君。

面对即将远行的董大,诗人满怀豪气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面对已经消失在茫茫风沙之中的董大,诗人依然在心底祝福,依然在心底高声呐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如果你是董大,面对好友的赠言,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4、过渡:情由景生,但情不能完全被景控制,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诗人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

似乎只有诗人高适,才能以如此开阔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的赠言说得如此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5、再读整首古诗。

6、假如生活中你的好朋友遇到了挫折,你会怎么劝慰他们呢?
7、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失落,都会有悲哀。

所以在失意时,我们会要对别人说:——生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我们遭受挫折、满怀忧愁时,我们会对自己说:——生读
当我们无处施展自己的才情、伤心落魄时,我们会对自己说:——生再读
三、对比参读,积累感悟。

过渡: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送别主题的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随手也抄了几首。

(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任意选上一首,跟今天学的《别董大》比一比,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1、生自己比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汇报。

(这里让学生各抒己见,感受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小结: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

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说到底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板书:以心相送以情相送)
让我们怀着和诗人一样的心情吟诵这四首送别古诗吧。

4、你还积累了哪些送别诗词,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介绍,并将诗词中送别的名句板书
到黑板上)
5、指导诵读送别名句。

四、实践尝试,拓展延伸。

1、尝试整理送别诗词名句专辑。

2、结合《暮江吟》,搜集下节课山水主题古诗教学的相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