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师说》教案备课讲稿
师说教案【最新4篇】
![师说教案【最新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b3d82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b.png)
师说教案【最新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师说教案【最新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关于师说教案三篇
![关于师说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c89df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4d.png)
关于师说教案三篇师说教案篇1分析《师说》一文所阐述的基本观点。
学习文章正反对比,有破有立的论说方法。
掌握文言实词“师、传、受、惑、贱、圣、愚、足、攻、经”的意义和用法。
一、关于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文,又称韩文公。
在文学上,他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文论证严密,气势磅礴。
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
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
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文学主张与创作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
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师说》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师说》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d81a5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4.png)
《师说》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师说》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师说》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说》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本课为第2课时,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预习,并消除了字词对理解的障碍,且已进行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把握本文文体特点。
2.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重点学习对比的论证方法。
3.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对比论证的方法。
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现实思想意义。
三、教学方法1.以读促感悟品评。
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正确、优美的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也是深刻品味作者感情的重要途径。
2.采用问题教学法。
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课文,那么这些文章从文体的角度上讲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些文章都是议论类文章,“说”是其文体的标志。
那么“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文体呢?“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也。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xx说”可以理解为:“(作者)对xx的见解”或“说说xx的道理”。
那么韩愈在《师说》中又要表达怎样的见解呢?【设计意图】可以让学生感知本文的文体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学习氛围。
㈡研习文本⒈整体感知全文学生散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精选11篇)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394fe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0.png)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韩愈《师说》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韩愈《师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设计《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
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
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4、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
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5、教师范读课文。
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7、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8、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9、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10、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1、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2、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3、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韩愈《师说》精品精品教案(通用8篇
![韩愈《师说》精品精品教案(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9b369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7.png)
韩愈《师说》精品精品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解读韩愈的《师说》。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古文阅读和分析,详细内容涉及《师说》的全文解析,包括词语释义、句式结构、文章主旨等。
具体章节为古代汉语文学经典篇目《师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师说》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并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2. 培养学生理解和领悟古代文学经典的能力,提高古文阅读水平。
3. 通过学习《师说》,使学生认识到尊师重教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师德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师说》中的句式结构、词义理解以及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重点:全文翻译、文章主旨以及古代文化背景的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古汉语词典、《师说》原文及注释、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如一位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引出尊师重教的主题,进而导入《师说》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解读《师说》的全文,分析词语释义、句式结构、文章主旨等,注重讲解与实践情景的结合。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和段落,进行翻译和解读,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师说》中的重点句子,检查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师说》中的难点和疑惑,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重点词汇、句式及翻译。
3. 文章主旨及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翻译《师说》全文,并对照注释检查。
b. 分析《师说》中的比喻手法。
c. 阐述你对尊师重教的认识。
答案:1. 略。
2.a. 传道:传授道理;受业:接受学业;解惑:解答疑惑;师道:教师的道德;尊严:威严和尊贵。
b. 《师说》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象地说明了教师的职责。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韩愈师说教案(通用
![韩愈师说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2a2f8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e.png)
韩愈师说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文观止》中的《韩愈师说》,主要讲解教材中第二篇章节《师说》的详细内容。
通过学习《师说》,让学生了解韩愈的教育观念,认识尊师重教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理解《师说》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的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以及论证方法的分析。
2.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韩愈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尊师重教的重要性。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师说》,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 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韩愈的教育观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师说》的文言文阅读题,指导解题方法和技巧。
6.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师说》的翻译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内容:作者:韩愈主题:尊师重教结构:总分总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师说》中的一段文字。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尊师重教的认识。
2. 答案:翻译题目答案:见课后附录。
讨论题目答案:开放性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韩愈集》中的其他文章,了解韩愈的文学成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1. 结构分析:《师说》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师者的作用,再分述师者的品质和求学者的态度,再次强调尊师重教的重要性。
韩愈《师说》精品优质教案(通用8篇
![韩愈《师说》精品优质教案(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2ed2b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2.png)
韩愈《师说》精品优质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韩愈的《师说》。
该文章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主要围绕“师”的主题展开,探讨师者的角色、师生关系、学习方法等内容。
详细内容涉及文章第一、二自然段,重点分析作者对师的定义、师的职能以及择师的标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师说》中的文言文词汇、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认识师者的价值和作用,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3. 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中的一些文言文句式和词汇,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
重点: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探讨师生关系,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句式,解释作者对师的定义和职能。
3.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给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主要内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择师的标准3. 重点词汇、句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文章中作者提出的择师标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否到位?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师生关系的文章,如《论语》中的相关内容,加深对师生关系、学习方法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特别是作者对师的定义、师的职能以及择师的标准。
(完整版)《师说》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师说》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1bab2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3.png)
授课时间2022年4 月 14日 第 十 周 星期 二 下午 第二节课题《师说》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照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教学设想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索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示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示诱导学生思量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量,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见 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一、检查预习二、情境导入三、作者简介、解题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1、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份)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恭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
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2、解题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索1、朗诵点拨(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评“耻学于师”的陋习。
韩愈《师说》古文教案
![韩愈《师说》古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72bbf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8.png)
韩愈《师说》古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师说》的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
2.分析《师说》中的教育观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师道。
3.领悟古文的表达技巧,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师说》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韩愈的教育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古文词汇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2.如何将《师说》的教育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韩愈的生平事迹和《师说》的背景。
2.提问:你们对“师”的理解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二、文本解读1.让学生自读《师说》,理解文章大意。
2.分组讨论:文章中提到的“师”有哪些特点?三、课堂讲解1.讲解《师说》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分析韩愈的教育观点,如尊师重道、学无常师等。
3.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师道。
四、课堂练习1.根据课堂讲解,完成《师说》的课后习题。
2.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师说》的重点内容。
2.提问:你们认为韩愈的教育观点在现代社会有哪些现实意义?二、深入分析1.分析《师说》中的教育观点,如尊师重道、学无常师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师说》的教育观点应用于现实生活中?3.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三、课堂讲解1.讲解《师说》中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排比等。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3.引导学生欣赏古文的魅力。
四、课堂练习1.根据课堂讲解,完成《师说》的课后习题。
2.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师说》的重点内容。
2.提问:你们认为《师说》对你的成长有哪些启示?二、课堂讲解1.讲解《师说》中的教育观点,如尊师重道、学无常师等。
2.分析韩愈的教育观点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师说》的教育观点付诸实践?三、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将《师说》的教育观点应用于现实生活中?1.让学生谈谈对《师说》的理解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结合《师说》的教育观点,写一篇关于尊师重道的作文。
《师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师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d195e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a.png)
《师说》教学设计《师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师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认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 理解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 体会韩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 由《马说》导入2. “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
二、韩愈与古文运动1. 骈体文起源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
讲求对偶和声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词藻,意少词多,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2.古文运动指唐代中期以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词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载道。
3.唐宋八大散文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三、研读课文(一)第一段1. 疏通文意2.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从师的重要性?你觉得老师重要吗?从教师的职能作用来正面论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道之有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1. 疏通文意2.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说课稿
![《师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9520b5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b.png)
《师说》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师说》。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
文章阐述了从师求学的道理,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这篇文章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被安排在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对于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担当精神,同时也能学习到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二、说学情我所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但对于较为复杂的文言文篇章,理解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准确翻译课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掌握文中“师”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讲解点拨法: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讲解和点拨,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师说》说课稿【优秀7篇】
![《师说》说课稿【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affff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8.png)
《师说》说课稿【优秀7篇】师说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师说》是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论说文,是高中生入学最早学习的文章。
课文不仅文言现象比较典型,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课本即范例,学习教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将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因而指导学生学好本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文中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士大夫,提倡重新树立尊师重教的风气。
在知识积累和思想知道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中对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要求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积累“师、传、道、受”等12个常用文言实词和“之、其”这两个常用的虚词;两个通假字;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常见的文言句式。
2、基本能力目标: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培养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3、德育目标: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本篇文言现象比较典型,且本篇为教材规定背诵篇目,我将该文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文言文法及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为: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教法的选择是要看对象的,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及相应的教学目标,结合高一学生的基础实际,这篇课文我安排两个课时,采用以下方法教学: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归纳法: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3。
、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及解题以韩愈的介绍导入,一方面带入情境,一方面是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一提起唐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
是他,力举复兴“古文”的大旗,一反六朝以来浮靡文风的影响,以自己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为唐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师说教案优秀3篇
![师说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8acc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c.png)
师说教案优秀3篇《师说》教案篇一师说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2、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3、培养学生的背诵激情。
教学步骤:一、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疑难,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研讨。
如下为学生课堂上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准备好。
1、解题:“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
“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
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
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
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2、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
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
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
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
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
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
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
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
《师说》讲课稿
![《师说》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d6813d0d15abe23482f4df4.png)
师说(韩愈)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二教时(一)、教学要点:解题、简单介绍作者、读讲课文第1、2两段。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
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板书课题《师说》。
2、解题:“说”是议论文的一种。
“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说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pán)的,其实也是针砭时弊之作。
3、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
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
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前者是说“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
”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后者是说“不用袭用古人现成的词句,而要尽量用自己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这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师说》说课稿
![《师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0e81f2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9.png)
《师说》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师说》。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
这篇文章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本文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语言表达上也颇具特色,句式灵活多变,论证严密有力,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作品。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师说》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重要篇目。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古代文化中的师道观念,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受到作者思想的启发,思考当今社会中教育和学习的问题。
二、说学情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但在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由于时代的差异,学生对于文中所倡导的师道精神可能缺乏直接的感受和认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自身的学习经历,深入思考文中的观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够准确翻译课文。
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思考文中的师道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尊师重道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尊重老师的良好品德。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文意。
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中师道观念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语文《师说》教案(优秀篇)
![语文《师说》教案(优秀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f4d83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8.png)
语文《师说》教案(优秀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山草香分享了11篇语文《师说》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师说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师说》教案篇一导标显示屏幕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4.背诵课文。
导学点拨窗口【探海导航】韩愈的《师说》一文针对性很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
学习中,可先参照课文注解和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
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观点,特别要重点理解第一段观点的新颖和第二段对比论证的有力。
在此基础上,反复读熟课文直至背诵。
背诵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句的停顿、词语的连属、声调的抑扬等。
如有不正确,则说明在理解上有误差,应该及时纠正。
词语方面重点要辨析传、师、道、惑、益、从、也、则、于、乎、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
可先做好后面的跟踪试题。
【思路结构】子从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
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结构图: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理论论据)演绎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归纳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呼应印证(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疑难指津】·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
《师说》的教案【8篇】
![《师说》的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19311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9.png)
《师说》的教案【优秀8篇】《师说》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作品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解题]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教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教师的尊重。
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
“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
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
那么,教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2、关于“说”“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作品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作品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
”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
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作品。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作品有:《爱莲说》、《马说》等。
3 、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变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师说教案(优秀8篇)
![师说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33a2f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1.png)
师说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师说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师说》公开课教案(含五篇)
![《师说》公开课教案(含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91c0f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d.png)
《师说》公开课教案(含五篇)第一篇:《师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二、教学程序: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句读()或不焉()六艺经传()贻()谀()2、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吾从而师之答案:1、du fǒu zhuàn yí yú2、(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1、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3、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
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韩愈师说教案通用
![韩愈师说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587b5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2.png)
韩愈师说教案通用教案:《韩愈师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韩愈师说》,该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议论文。
文章主要论述了师道的必要性和师者的责任。
文章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师者的使命和责任。
文章通过对比古今,指出当时士人忽视师道,导致社会风气败坏,提出恢复师道的必要性。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韩愈师说》的主要内容,了解韩愈的文学地位和影响力。
2. 学生能够领会师道的意义,树立尊敬师长的观念。
3. 学生能够通过文言文的阅读,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韩愈师说》的主要内容,了解韩愈的文学地位和影响力。
难点:学生能够领会师道的意义,树立尊敬师长的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韩愈的画像,引导学生了解韩愈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 内容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分析韩愈的论点及其论证过程。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对师道的理解和看法。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6.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7.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师道的感想。
六、板书设计板书《韩愈师说》板书内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韩愈师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韩愈师说》主要论述了师道的必要性和师者的责任。
文章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师者的使命和责任。
文章通过对比古今,指出当时士人忽视师道,导致社会风气败坏,提出恢复师道的必要性。
2. 请谈谈你对师道的理解和看法。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韩愈师说》,让学生了解了韩愈的文学地位和影响力,使学生领会了师道的意义,树立了尊敬师长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古:无论今:常用义为“没有”。
今之众人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许多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五)、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师”作动词的三种情况,前面已讲。)
2、意动用法
③、小学而大遗小的问题,大的问题
(六)、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七)、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两句均为判断句
2、不拘于时“于”表被动,被动句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由“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4、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师不必贤于弟子三句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⑵、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②、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四)、学习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句读: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学习今:专门的一个求学阶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特殊的指示代词,相当于“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②、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③、做“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①、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②、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教学方法:
诵读发、导读法。
布置预习: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2、初步理解课文。
3、参考注释翻译课文,不会译的用红笔把原句抄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这一堂课着重掌握课文重点字词句,背诵课文。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们觉得教师应该受尊敬吗?
说明:从文革中的“臭老九”到今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地位一天天升高,可是在教师倍受尊敬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教师已经越来越职业化,跟一般的职业没什么两样,因此不需要特别尊敬。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先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精彩的论说,虽然针对的情况不一样,但有些道理是千古不变的,尊师重教的风气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①、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③、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④、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⑶、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①、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③、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①、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②、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③、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④、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
4、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
1、理解《师说》中关于从师学习的论述,抓住对比手法分析课文,体会作者
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背诵全文,掌握文中的语法知识。
3、认清本文的层次结构,同时培养阅读语感。
三、写作背景简介:
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韩愈也因此落得个疯子的名声。结果住在长安,常常连饭都没煮熟,就被赶走了。所以说有的时候维护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四、解题:
韩愈《师说》教案
韩愈《师说》教案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
教学目标:
1、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从、道、惑、受、贱、孰、贻、圣、愚、群、足、攻、
经”等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了解“也、则、于、乎、
所以”这些文言虚词。
3、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字、词,掌握文中出现的特殊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唐代河阳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②、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③、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名词以……为师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相师为耻
3、形容词作名词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放在动词“解”后面作宾语,意为疑惑的问题。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和“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意为圣人、愚人。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反问,意为“难道……吗?”
六、布置作业:
五、分析课文:
(一)、读准字音。
(二)、疏通文意。
请同学翻译课文,遇到重点字词句或译错的地方插进去讲。
(三)、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①、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作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作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