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师说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

【教学目标】

1.梳理、归纳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事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

3.以《师说》为蓝本,学习议论文写作规范,为后阶段议论文写作服务。

4.引导学生人格发展,尊师重道,为终身学习奠定思想基础。

【教学重点】

1.梳理、归纳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事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1.以《师说》为蓝本,学习议论文写作规范,为后阶段议论文写作服务。

2.引导学生人格发展,尊师重道,为终身学习奠定思想基础。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设想】

串讲与研读相结合。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着了。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是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各地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这就是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这个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于是,在一段段师生佳话中,成就了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和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该如何尊师重教,那些人又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韩愈的《师说》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二.预习检查

句读(dòu)经传(zhuàn)或不焉(fǒu)

读书(dú)传道(chuán)不能(bù)

老聃(dān)李蟠(pán)长幼(zhǎn g)

冉冉(rǎn)潘婷(pān)苌弘(chán g)

近谀(yú)庸知(yōn g)贻笑大方(yí)

须臾(yú)郯子(tán)甘之如饴(yí)

其可怪也欤(yú)怡然自得(yí)

三.背景介绍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①魏晋氏以下:魏晋南北朝时以九品中正制选官,在各州郡查访评定州郡士人,将他们分成九等,造

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此风气至唐仍有所沿袭,大家子都入弘文馆、国子监,学与不学都可为官。

②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

③指目:手指而目视。

④牵引:拉拉扯扯状。

⑤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

四.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

称韩文公。他是中唐古文革新运动的主将,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

其并称为“韩柳”。

他的文章最受后人推崇,常和杜甫的诗相提并论;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宏伟,

追求散文化的语言风格,而且韩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

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

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他的论说文《原道》、《师说》、《谏佛骨表》、《进学解》,赠序《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叙述文《<张中丞传>后叙》,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祭文《祭十二郎文》以及传奇小说《毛颖传》等都是公认的名篇,对后代散文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韩愈的诗也有独特的成就。他的诗吸收了杜甫诗中某些新的特点,把散文篇章结构用于诗歌写作,把少量的议论引进诗中,创造出“以议论为诗”“以赋为诗”的独特风格,但也带来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

●链接——“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链接——“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诸子、史传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章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体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以看作提倡古文的宣言。

五.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与“议”相比要随意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些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六.课后作业

结合注释,译注全文,将不明白的地方圈画下来。

第二课时

一.解读第1段

●古之学者

..必有师。

者,辅助性代词,这里指“人”。

学者:即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

..。

..传道受业

...解惑也

⑴虚词

者:辅助性代词代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的语气。

“……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所以1、表示“‥‥‥的原因”。

2、表示“用来‥‥‥的东西”。

⑵实词

道:道理,指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

受业:教授学业。受,通“授”,教授,传授。

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

..者,孰.能无惑.?

知:动词,懂得,明白。

之:代词,代道理,知识。

孰:谁,疑问代词。

惑:名词,疑难问题。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从:动词,跟随,追随。

为:动词,作为,成为。

解:理解、解决。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乎:介词,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