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染色质或染色体(chromosome):指细胞间期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洋红、苏木精等)染色的纤细网状物质,现在是指真核细胞间期核中DNA、组蛋白、非组蛋白、以及少量RNA组成的一串念珠状的复合体。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便螺旋化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

2. 染色单体(Chromatids):复制时产生的染色体拷贝。此名字通常用来形容处于随后的细胞分裂期它们分开的之前的染色体。

3、姊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d):在配对(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

4、非姐妹染色单体(nonsister chromatid):在配对(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由不同着丝点相连的染色单体就叫非姐妹染色单体.

5、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s):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6.常染色质(euchromatin):指染色体上螺旋化程度较低,染色较浅的区域,称常染色质区域。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相反。

7、染色体组(genome):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或者说是指细胞内一套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在个体发育时彼此协调一致,缺一不可的染色体。

8、单倍体(haploid):具有配子(精于或卵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或个体。如,植物中经花药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物。

9、二倍体(diploid):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大多,数植物均属此类。

10.单价体(univalent):指真核生物的减数分裂前期没有联会配对的,成单的染色体

11、二价体(bivalent):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配对的图象。

12、联会(synapsis):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13、性状(traits):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14、单位性状(unit traits):把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这些分开来的性状称为。

15.相对性状(contrasting trait):不同的个体在每个单位性状上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

16、显性性状(dominant trait):当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出现的一个亲本性状。

17、隐性性状(recessive traits):子一代未出现的另一个亲本的性状,即子一代处于隐蔽状态的性状。

18、基因位点(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臵。

19、等位基因(allele):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

20、纯合体(homozygote) :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上的两基因成员完全一致(双显或双隐) ,具这种基因型的个体为纯合体。如:CC。

21、杂合体(heterozygote):等位基因中的两个成员又一致的个体称为杂合体。

22、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一对相对性状差别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的表现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这样的显性表现,称作完全显性。

23、不完全显性(imcomplete dominance):是指F1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

24、共显性(co-dominance):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如人类的ABO血型和MN血型。

25、基因型(genotype):也称遗传型,生物体全部遗传物质的组成,是性状发育的内因。

26、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27、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effect):当两对基因中都有显性基因存在时,个体表现为一种性状,当两对基因中只有一对基因为显性或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个体表现为另一种性状的基因互作类型。

28、积加作用(additive effect):指当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互作时,显性基因对数累积愈多,性状表现愈明显的现象。例如,南瓜果形遗传。

29、重叠作用(duplicate effect):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只要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中存在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显性性状,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个体表现隐性性状的基因互作类型。

30、上位作用(epistatic effect):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

31、显性上位(dominant epistasis):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起遮盖作用的是显性基因称为显性上位。

32、隐性上位(recessive epistasis):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则称为隐性上位。

33、抑制作用(inhibiting effect):指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却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起作用。

34、干扰(interference):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的现象。

35.正干扰(positive interference):符合系数小于1,即一次交换的发生使第二次发生交换的频率减少。

36.负干扰(negative interference):符合系数大于1,即一次交换的发生使第二次发生交换的频率增加了。

37、符合系数(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指理论交换值与实际交换值的比值,符合系数经常变动于0—1之间。

38、性染色体(sex-chromosome):与性别决定有直接关系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39. 常染色体(autosome):性染色体以外其他的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

40、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是指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

41、从性遗传(sex-influenced inheritance):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的影响,只出现于雌方或雄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

42、缺失(deletion或deficiency):是指染色体本身丢失了一段。

43、重复(duplication):染色体上增加了相同的某个区段因而引起变异的现象。

44、倒位(inversion):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某一区段发生颠倒,而后又愈合的一类染色体变异。

45、易位(translocation):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节段转移的现象。

46、整倍体(Euploid):指具有基本染色体数的完整倍数的细胞、组织和个体。

47、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s):由同一染色体组加倍而成的含有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同源多倍体。

48、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指染色体组来自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的杂种经染色体加倍而来的。

49、非整倍体(aneuploid):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上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的细胞,组织和个体,称为非整倍体。

50、超倍体(hyperploid);染色体数多于2n的细胞,组织和个体。如:三体、四体、双三体等。

51、亚倍体(hypaploid):染色体数少于2n的细胞,组织和个体。如:单体,缺体,双单体等。

52、缺体(nullosomic):缺掉一对或一对以上同源染色体的个体,2n-2或(n-1)”表示。

53、单体(monosomic):缺失掉一条染色体的个体。表示为:2n-1。

54、三体(trisomy):指二倍体的染色体组中多一条染色体的个体。表示为:2n+1。

55、四体(tetrasomic):比正常个体多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表示为:2n+2。

56.双单体(double monosomic):比正常个体少两条染色体。表示为:2n-1-1。

57.双三体(double trisomy):比正常个体多两条染色体。表示为:2n+1+1。

58、接合(coniugation):指遗传物质从供体—“雄性”转移到受体—“雌性”的过程。

59、性导(sexduction):细菌细胞在接合时,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的过程。

60、F因子(Fertility factor):即致育因子,能使细菌在接合中作为基因传递供体。

61、F’因子(F prime factor):整合到染色体上F因子,在切除中分离出携带部分染色体片段,这种带有染色体基因的附加体称为F’。

62、转导(transduction):以噬菌体为媒介,把一个细菌的基因导入另一个细菌的过程。即细菌的一段染色体被错误地包装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内,通过感染转移到另一受体菌中。

63、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能够转导细菌染色体上的任何基因。

64.特殊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这类噬菌体只转移细菌染色体的特定部分。

65、F+菌株(F+ cell):带有F因子的菌株作供体,提供遗传物质。

66、F-菌株(F-cell):不带有F因子的菌株,只能作为受体,接受遗传物质。

67、Hfr菌株(high frequency recombination):高频重组菌株,F因子通过配对交换,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

68、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应关系。

69、复等位基因( multiple alleles ):由同一基因位点经多方向突变产生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一个基因座位内不同位点改变形成许多等位基因,即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是基因内部不同碱基改变的结果。

70、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生物的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称为。

71、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

72、杂种优势(heterosis):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品种(或品系)杂交,F1代在生活力、繁殖力、抗病力等方面都超过双亲的平均值,甚至比两个亲本各自的水平都高的现象。

73、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臵称数量性状基因座。

74、遗传率(遗传力heritability):指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是用来测量一个群体内某一性状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变异在表现型变异中所占的百分率。即:遗传方差/总方差的比值。

75、广义遗传率(broad-sense heritability):h2B = 遗传方差/ 总方差(表现型方差)×100%

76、狭义遗传率(narrow-sense heritability):h2N= 基因加性方差/总方差×100%

77、现实遗传力(realized hertability):选择反应与选择差的比值。

78、选择差(selection differential):在人工选种过程中,选中的亲本个体平均表现值与群体平均值的差。

79、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共有的全部基因。(指一个群体所包含的基因总数)。

80、基因型频率(genotypic frequency):在一个群体内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