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的差异共27页
西方哲学 东西方差异
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是欧洲乃至西方哲学的故乡。
古希腊哲学的最早流派米利都学派约产生于公元前7或前6世纪,在此之前,古希腊哲学也有一个漫长的孕育时期。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的前提是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在最古老的神话中,讲到了天地的开辟、众神的诞生、人类的起源等。
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神具有人的形象和人的感情。
神和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永生不死的,他们比人更高大、更有力量,而且主宰着人间的祸福和命运。
西方哲学从神话中脱胎而出之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大约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一阶段: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 认为数构成宇宙的'秩序','凡物皆数';认为唯一真实的东西是'存在','存在' 是单一的、有限的、不变的、不可分割的。
第二阶段:重点由研究自然转移到了研究人, 如苏格拉底认为存在着客观真理,认识真理也是可能的.第三阶段:进入系统化阶段。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认为现实的、可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实的,在它之外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实的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理念称之为'形式',认为'形式'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之内。
中世纪哲学: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它的作用是为信仰作理性的解释。
例如:罗马哲学家A.M.T.S.波爱修非常重视具有多样性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认为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物质性的。
爱尔兰的哲学家J.S.爱留根纳认为普遍的整体是最真实的,神就是总体,它创造一切,包罗一切,又超越一切。
神与万物不同,万物是神的部分,但神又在万物之中。
后期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两个派别。
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普遍只不过是名称,'共相'不过是人所'发出的声音',实际上并不存在。
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与对话
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与对话哲学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石,是一种探究人生、世界和宇宙本质的学科。
中西方哲学思想积淀深厚,其中包含着转变人们对世界和生命的认知方式的根本思维模式。
虽然中西方哲学思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通过对话交流,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的视角。
一、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中西方哲学思想在传统背景、思维方式以及问题关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从传统背景上看,中西方哲学思想的起源具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哲学以古希腊哲学为基石,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奠定了理性主义的基础。
而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分野则可以追溯到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儒家、道家、墨家的优越性。
从思维方式上看,中西方哲学思想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
西方哲学倾向于通过逻辑思维、理性推理等方式来解决问题,重视因果关系、证明和辩论。
而中国哲学注重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更加强调对整体的把握与感悟。
在问题关注上,中西方哲学思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哲学在20世纪以来更加注重的是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关注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而中国哲学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并强调个体对整体的义务和责任。
二、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对话尽管中西方哲学思想存在差异,但对话可以为思想的碰撞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首先是在认识论方面的对话。
中西方哲学在认识论上有不同的观点,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对立。
通过对话,可以为彼此提供不同的视角,帮助双方更加全面地认识问题本质。
例如,西方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理顺逻辑思维,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则可以提醒西方哲学思想的合宜与和谐。
其次是在伦理学方面的对话。
中西方哲学思想在伦理学上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例如西方哲学强调自由与权利,而中国哲学注重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通过对话,可以促进双方对伦理问题的全面思考,提供更加多元的伦理观和价值判断,进而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好的伦理指导。
最后是在宇宙观方面的对话。
[西方哲学,中国,差异]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明显差异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明显差异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中外哲学史上的两大哲学家都对哲学做出重要的贡献。
他们都在中西文化各自的传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西方,苏格拉底是一个大师,特别是在伦理道德方面,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曾经有人把苏格拉底比作为西方的孔夫子,整个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始有了一个转向,从原来探讨自然界的本原转向了探讨伦理与道德问题,所以苏格拉底是一个开创性的大师。
大家都知道,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中国是具有崇高地位的。
在中西方哲学史上,各界哲学专家学者总把两位先哲在他们在时代背景、命运上、性格上、思想上、言说方式乃至生活习性等的差异都做出了比较。
我认为他们在德性上有共同的目的和共同的人生境界。
那就是孔子的为仁由己和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而且也离不开其自身的内在逻辑连贯性,但是它却与所处时代的一般文化背景有着更加直接的关联。
因此对于哲学史的研究,不仅要从特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因素和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两个角度着眼,而且更应该从广义的文化背景来考察各种哲学思想形成和演化的原因,探讨哲学思想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处于同一时期的孔子和苏格拉底来说,他们分别是东西方文化的奠基者。
两人都富于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分别是在学问基础上的经验主义和在思辨基础上的理性主义。
孔子的是求用世的实践理性;苏格拉底的是求爱智的纯粹理性。
两人都强调德性,分别志在恢复废弛的道德规范和创建崭新的生活原则。
孔子的是德性伦理和美德伦理;苏格拉底的则是知性伦理和元伦理。
两人都注重以其伦理思想影响政治。
孔子重德治和礼治;苏格拉底重理治和法治。
两人都以其文化自觉、知行合一成为彪炳千秋的光辉典范。
孔子的为仁由己。
为仁由己是孔子提出来的。
他在《论语颜渊章》中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其意是:如果人们能够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这就是仁。
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异
中西哲学的差异中西方的哲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渐渐形成了迥然各异的文化精神,从总体上来讲,中国哲学思想上体现出来的传统中国文化,非常注重现实性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主要强调学以致用,哲学上说就是有实用主义的倾向。
而西方哲学上体现出来的西方传统文化,十分注重超越性的精神思辨和批判意识,主要强调学以致知,在哲学上它往往表现为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生活而遨游于永无定论的形而上学问题的倾向。
为什么我们中国可以保持几千年的先进,而在近一百多年却落后于西方世界呢?我个人觉得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可以对这个问题作出相应的解释和回答。
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我们都知道,西方哲学是来源于古希腊文化的,第一位哲学家、被称为“哲学之父”的泰勒斯就是希腊人,其中第一个能称得上是哲学观点的思想主张就是泰勒斯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
当然,希腊哲学鼎盛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是希腊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从具体事物背后去寻求一般定义的做法,为西方哲学后来的研究方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西方为学术而学术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态度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当然,哲学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每一个现世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们的中国哲学在思想观念上有一定的超脱和先进等特点,也许这正是我们没有像西方人那种“学以致知”和“为学术而学术”的求知态度的原因所在。
如果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我们中国哲学由始至终都追求着实用性,而且很明显地中国哲学和政治有着太密切的关系了。
我们不可否认,西方人比我们中国人更适合搞学术,我们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合适搞政治,所以我们中国哲学思想让我们在各方面的学习上少走许多弯路,但是最终正是因为我们少走了一些弯路,所以没有了西方人那种刨根问底的学习精神。
中西方哲学对比PPT课件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Characteristic 特点
.
11
.
12
The producing conditions of Chinese Philosophy: 中国哲学的产生条件:
China has vast and fertile land , farming civilization to civilization mainly, and when the Chinese culture is advanced culture and its surrounding culture of the less affected, Chinese culture formed a unique, stable and perfect structure. Chinese philosophy has became a kind of philosophy of self development, which has stability.
中国有广袤和肥沃的土地 , 以农耕文明为主要文明 , 而且当 时的中国文化是先进文化,其周边文化对其影响较小 , 中国文化 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和完善的结构。中国哲学便表现成一种 封闭的自我发展的哲学,具有稳定性。
中西方哲学对比 PPT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ctive and the individual , the Chinese philosophy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group and the moral, the western philosophy takes the individual and the utility.在集体与个体的关系方面, 中国哲学重视群体与道义,西方哲学重视个体与功利。
• In the aspect of dialectics, Chinese philosophy focuses on dialectical thinking, western philosophy focuses on logical thinking. 在辩证法方面,中国哲学侧 重于辩证思维,西方哲学侧重于逻辑思维。
• In application of philosophy, Chinese philosoph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harmony,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western philosophy emphasis on competition, "man can conquer nature".在哲学的应用方面,中国哲学 重视和谐,“天人合一”;西方哲学重视竞争,“人定胜天”。
东西方哲学的差异
东西方哲学的差异中国人的哲学,向来都推崇天人合一,以世界和谐为原则,从大处去观察世界,从宏观上去把握世界.而西方的哲学,特别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世界观,向来便是以严谨谨慎的态度,从小处去研究世界,从微观上去了解世界.东西方哲学的巨大差异哲学中的元存在问题,又称为本体论、本原论等等。
对它的认识,主要有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元论哲学包括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二元论哲学在西方哲学家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康德等等。
当今中国大陆的学人对一元论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哲学大都已经耳熟能详,而对于二元论哲学大多数没有听说过,这是教育的偏激所致,哲学教育应当以哲学史启发和激励诘问、反思、批判、否定和超越的思维能力和勇气,因为哲学和其中蕴含的真理是在争论中不断地成长着的,在哲学界,任何一家之言都不能代表真理,更不能穷尽真理。
伯拉图的二元论哲学指存在着感性世界和睿智世界。
笛卡尔的二元论是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独立的存在。
莱布尼茨的二元论则是现实的和可能的两种存在。
康德的二元论简单的说是可知的现象和不可知的物自体两种存在。
一元论哲学的本体论简单的说是存在和思维两者是统一的,唯心主义哲学认为思维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哲学则相反。
这就是哲学史中千年争论的主题。
但是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当中,发现居然有具体存在和抽象存在两个概念反复出现。
将以上的哲学大师们的意见汇总和归纳一下会发现,二元存在是共同的认识,但对二元的理解有很大的区别,对两者的关系的认识有很大的区别。
能不能统一起来呢?应当能,因为存在属于自然的真理,人类的认识与它相吻合时才接近真理,"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是人类认识的必然。
西方哲学博大精深而且精微细腻,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但是,西方哲学家们并不了解中华哲学,例如在1995年出版的《剑桥哲学辞典》中,居然没有伏羲和周文王。
当然就不可能了解《易经》的哲学真谛了。
中西哲学差异
浅析中西哲学差异提起中西哲学的差异,感觉有很多要说的。
可真要说出个子丑寅卯,又无从说起。
何也?哲学涉及的领域可谓庞杂,如果单说其纯哲学又是不确切的。
西方哲学是和宗教分不开的,正如讲国哲学只讲道家哲学而不讲儒学是一样的。
所以,只说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不够的。
教父哲学、经院哲学在当时才是主流。
中国亦是如此,儒家的哲学是正统。
故我主要讲中西方哲学对中西方国际地位变化的作用。
西方哲学经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发展,遂成为两大主流。
柏拉图为一派,亚里士多德为一派,也成为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的理论基础。
可以说这两派的哲学思想成为西方哲学的两大洪流影响至今。
雅典之后,罗马兴起。
自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至马帝国分为东西,宗教哲学笼罩西方。
文艺复兴至启蒙思想运动,是希腊雅典哲学获得新生的时期,当然这时的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为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西方哲学关注人与自然,是由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西欧处于中高纬,资源相对缺乏决定了其不得不向自然索取。
即使是希腊雅典时期,希腊诸邦工商业相对发达,而其商业是与海洋分不开的。
尤其是到了近代,随着宗教改革的进行,对上帝的怀疑,西方哲学对自然的关注摆脱了上帝造万物的桎梏。
正是理性的对待自然,科学的产生以及发展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当然,西方哲学一直都在关注自然,但宗教也一直在限制其发展。
西方一直落后东方,是与中西方哲学关注对象不同造成的。
中国哲学从老子时开始系统的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经》的道经讲的就是宇宙万物。
然而中国哲学更看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儒家哲学是代表。
儒家讲伦理,注重人的现实生活。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的哲学理论更为有用且先进。
可以说这也支撑中国在近代之前引领世界。
中国哲学关注人际关系也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中国处于中纬,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人民主要从事农业。
人们多感谢自然,崇拜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正是这种农业文明决定了政治上的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东西方哲学的差异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的阶段,产生的过程也许不是明朗的,相反却有可能是模糊不清的。
这就需要去探寻事物产生的源头,从头开始,厘清事物发展的脉络并且试图预期事物的未来发展,哲学也不例外。
在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中,古希腊是不能抛开的一个必经环节,古希腊哲学就是西方哲学的源头。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并且经历过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哲学问题也在不断地变化,先后出现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两次转向,近代西方哲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认识论方面,而现代西方哲学则开始向人本主义转变(当代的哲学特征并不明显,以后现代命名的宽泛的文化更分布在文艺批评、人类学以及一些边缘的问题研究,但仍然处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阶段),尽管在古希腊之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不尽相同,但其承继的仍然是古希腊的哲学精神——都表现为对各种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和对确定性的追求;而中国哲学的产生,并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可以找到明确的起点,也没有出现类似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试图截然与传统分开或创立新的传统。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哲学是从《易经》开始甚至可以上溯到更早的阴阳五行等观念,而此后中国哲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理论依据往往都来自于这些传统观念。
纵观整个中国哲学,各种学说的前后相继性很明显,各个学派所讨论的问题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主要都集中在政治伦理方面,即都表现为对人的关怀和规范。
哲学的产生需要一定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作为西方哲学初始阶段的古希腊哲学如此,中国哲学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古希腊典籍的缺乏,资料不齐全,所流传下来的往往是一些传记学家或者是哲学家的零碎记载形成的残篇,这对于全面了解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中西哲学的对比有很大限制。
以下所进行的主要是古希腊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产生之初的条件对比,以此试图揭示中西方哲学在源头之处的不同,从而更好地理解两个哲学的方向和发展,最终达到两者相互的交流和融合:第一,自然条件:古希腊境内多山,不具备农耕的条件,没有如同多数文明古国那样有丰饶的土地,但是却适合种植果树,其尤为盛产的是葡萄和橄榄,其生产的葡萄酒和橄榄油多数用于对外出口,因此从根本上说,古希腊还是农本经济,而不是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商品经济。
东西方哲学之比较/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有什么不同?
东西方哲学之比较/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有什么不同?东西方哲学之比较东、西方哲学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其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哲学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由直观感性或臆想到理性思考,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朴素、简单到系统化理论的发展过程。
二、哲学的发展自始至终充满了激烈的斗争。
就世界构成“本体”而言,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就认识论而言,是反映论与先验论之争;就方法而言,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争。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辩证法。
四、唯心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官方哲学和宗教哲学,通过官方和宗教势力大肆进行灌输和传播。
唯物主义作为非官方的民间哲学,长期受到压抑,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
五、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哲学倾向的贯彻,是为一定的阶级、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东、西方哲学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在思维方式上,东方哲学偏重综合,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力求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其渊源出自“天人合一”观念。
天人合一观念最早出现在《易经》,经春秋时期孔子、战国时期庄子、西汉时期董仲舒阐释并发展,形成了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哲学体系,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自宋代以后,中国的各个哲学派别,包括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在内,都接受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唯心主义同唯物主义走到了一起。
西方哲学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偏重分析,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休谟、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一直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重分析的传统一脉相承。
西方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和斗争,强调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开拓性,力求征服自然界和客观世界。
就矛盾的两个本质属性即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而言,东方哲学强调同一性,西方哲学强调斗争性。
由于哲学导向不同,因此,在处理社会矛盾、人与人之间矛盾时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东方侧重和平方式,和解方式,缓和矛盾,化解矛盾,求同存异。
谈谈中西方哲学思想的认知差异
谈谈中西方哲学思想的认知差异很多人说中国没有哲学,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人们谈起“哲学”,往往自然联想到西方那种极致调用人类理性,运用严谨的逻辑思维递进式追问事物本源的方式。
但哲学乃至哲学研究的本质与重点,并非在于寻找知晓事物本源的方式,而在于本源本身。
之所以现在的人们“谈哲即西”,否认中国哲学,正是因为人们对理性思维的盲目迷信。
比如人们绞尽脑汁也无法在黑格尔的逻辑中找到任何漏洞,这种逻辑的极致严谨性误使人们认为这便是真理。
但严谨的逻辑最终可以运用于数学,发展出科学,但对于探索事物的终极原因以及本源问题,至少直到现在它已表现出无能为力。
甚至哲学今日进步缓慢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因逻辑思路而带来的追问循环,这显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可人们并不愿承认自我理性的局限性,依然选择继续借用科学的手段,妄图以认知的增加来寻找逻辑的突破点。
但人们忽略了科学本就是逻辑的产物,科学严格遵守着逻辑的规则。
所以试图运用科学研究来突破哲学问题注定会陷入逻辑的“鬼打墙”中。
最终人们为了终结这种“鬼打墙”便只会走上两条路,第一条便是引入武断,可一旦武断,便等于向哲学追问投了降。
而另一条路便是走向神学,当逻辑的递进式追问走到一定程度,便势必不能够再进行下去了,这个时候便唯有引入神的存在了。
例如哲学经典论题,世界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其中的逻辑很简单,也就是蛋孵鸡,鸡生蛋。
而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去追问到底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那么无论这个逻辑推演到什么程度,都不会有结论。
所以想要让这个逻辑循环终止,无非就只有直接断定先有鸡或是先有蛋,这就叫武断。
或是相信有一种存统摄这个逻辑的力量,是这种力量开启了这个逻辑,这种力量人们称之为“神”、“造物主”或是“上帝”,如此这个命题也可以终止。
历史上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晚年都遇到了他们穷尽自己身为人类的最高智商却依然感到无能为力的问题,但他们又不愿向逻辑低头,于是便只能走向了神学。
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异
自然哲 学
”
。
最早
、
的 希腊 哲 学 家 同 时也是 自然 科学 家
,
例如
,
米 利 都 学 派 的 代表人 物泰勒 斯 就 善 于 观 测 天 文
,
,
气象 他的 弟 子 阿拉 克 西 曼 德善于 绘 制地 图 毕达哥 拉斯 是 著名 的 数学 家 德 漠 克 利 特 可 谓 原 子 学说 之父 阿 拉 克 萨 哥 拉 是最 早研 究天 体 物理 的 人 恩 培 多克勒 是 希腊 医 学 的始 祖 亚
”
一
、
、
中 国人倾 向
“
“
天 人相 应
、
” ,
西 方人 重
夭人 相 争
,
、
,
二
、
中 国 立足于
,
“ “
社会 哲学
” ,
西方 立足于
”
自然 哲 学、 三
中 国 哲 学 的神学 西方 形 而 上 学 较
成 分较 少
盛, 五
西方 经院 哲学 纯 粹 是
神学 的 蟀女
,
四
中 国 辩证 思 想 发达
。
,
中 国人 惯 于 直 觉 思 维
鸡 犬 升天
,
所以
,
建 功立 业 是 为 了 光 宗 耀 祖
,
、
“
” 一 人 得 势 便可
” ,
一 人 当罪
,
”
、
则要
“
株 连 九族
”。
个 人 的 思 想 言行 要 严 格 规
、 、
范
” 人 际 关 系 家族 关 系 政治关 系上 浮 到 社 会 表 层 正 心 诚 意 修 身 治 国 平天下 成 , 了 哲 学 研 究 的重 大 课 题 因 而需 要 人 生 哲 学 伦 理 哲 学 政 治 哲 学 历 史 哲 学 和 宗 教 哲 学 一
中西方哲学思想对比
中西方哲学思想对比哲学是研究存在、真理、价值等基础概念和原则的学问,是一种思辨性的学问,同时也是一种理性思考的方式。
中西方哲学思想源远流长,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下面就中西方哲学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一、人的本质中西方对人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认识。
中西方哲学思想都认为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性的,但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
中国传统哲学中,认为人的本质是有情有性、有知有德、有灵有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性”和“道德”。
而西方哲学中,认为人的本质主要是指“自由意志”和“本能”。
中西方哲学对于人的本质的认知不同,也决定了它们的思想理念和文化传统各具特色。
二、世界观中西方哲学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存在着不同。
中国传统哲学中,认为世界是有道有法、有韵有节、有序有理的,意味着宇宙是一种有序和谐的整体;而西方哲学中,则强调“人”是宇宙的中心和意义所在,宇宙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具有神性和意义的存在。
中西方哲学的世界观差异,同时也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趋向,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差异和思想特点。
三、价值取向中西方哲学在价值取向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价值取向是以“德”为核心,倡导“仁爱”、“忠诚”、“诚信”等为人处世的准则;而西方哲学则强调“自由”、“平等”、“个性”的价值,认为自由是最重要的人权和国家政策目标。
中西方哲学的价值取向不同,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在人生态度、社会伦理和政治理论等领域的差异和特点。
四、思想方法中西方哲学在思想方法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倾向。
中国传统哲学倡导“思维反思”,以“以治其国,必先齐其家;以齐其家,必先修其身”为出发点,强调“自我的完善”,有“反思”、“内省”、“静虑”、“修身”等重要理念;而西方哲学则强调“逻辑推理”,强调科学和实证,在理解人和世界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来验证结论。
中西方哲学思想方法不同,也反映出两种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和哲学传统,特别是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向等领域的差别。
中西古代哲学思想比较_图文
❖由于出现在墨家学派、名家学派、 阴阳五行学派以及儒家的荀况学 派那里,并且作为一个重要的思 想因素事实上一直存在于古代的 中国之中,而理性的特殊一维即 伦理理性和政治理性则始终存在 于居统治地位的儒家学派和未断 绝过的法家学派那里。
38
❖ 进入到公元6世纪后,也就是在古典世 界衰微的时期,不仅科学甚至一般的理 论理性在西方也同样走向了衰微。人们 通常把这一古典文化在古代晚期的衰微 归结为蛮族的入侵,从而把它看成是一 个单纯偶然的事件。事实上,蛮族对古 典文化的破坏是极其轻微和外在的,相 反,是基督教的兴起并最终取得了在西 方世界的统治地位,才直接造成了科学 理性在西方世界趋于停滞和消失。
❖ 2.中国哲学诠释学研究的是哪些问题?它有 哪些特点与形态?
❖ 3.儒家思想是否一种“宗教”?假如说是, 儒家思想的宗教性有何特点?
❖ 4.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 5.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含义及其现代转
化。如此等等。这种研究方法不像一般的 中西哲学比较那样流于空泛。
19
❖逻辑思维是西方人哲学 的命脉。他们不但辩论, 而且从辩论中总结出普 遍而必然的规律,这就 是他们奉为圭臬的逻辑。
35
❖当人们指出理性萌芽于 古希腊、科学也萌芽于 古希腊时,不要忽略了 这种理性的萌芽形态也 一定程度上出现于中国 的先秦。
36
❖出现在墨家学派、名家学派、阴 阳五行学派以及儒家的荀况学派 那里,并且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 因素事实上一直存在于古代的中 国之中,而理性的特殊一维即伦 理理性和政治理性则始终存在于 居统治地位的儒家学派和未断绝 过的法家学派那里。
41
❖尽管科学精神萌 芽于古希腊,但 其根本的发展却 在近现代。
42
中西方哲学对比
中西方哲学对比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爱智慧”。
一谈到哲学,你可能就会感到高深莫测;但是一谈到智慧,你就会很感兴趣。
殊不知,哲学就是“爱智慧”的学说。
人们常说,学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慧而又有智慧。
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也可能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了。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就不聪慧,学过哲学的人也不一定就有智慧。
事实上,按照哲学的本性而论,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缺少智慧,因而去追求智慧的学说。
二、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什么?哲学追求“真、善、美”。
真就是真理,是就客观推断而言的。
善就是道德,是就价值推断而言的。
美就是境地,是就感观推断而言的。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说过一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但真理也有普遍性和特别性的问题。
比如西方哲学有真理,ZG哲学也有真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别性。
那哪个真理更真,他们之间有没有普遍性?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孔子讲“仁”,他并不是仅对着XX国的人讲,也不是只对ZG人讲,他是看到了人性的根本,所以是面向全世界的。
中西哲学的特别性则是由于文化传统和起源的不同,没有逻辑上的必定性,只有历史必定性和道德的必定性。
三、哲学的分类按地域分为西方哲学、ZG哲学、东方哲学等;按广义和狭义分类。
广义的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历史哲学、认识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伦理学)、艺术哲学(美学)、宗教哲学、人生哲学等;而狭义的哲学一般是专指过去哲学里的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亦称第一哲学(由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纯粹哲学。
四、哲学的特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决定了哲学的特点。
哲学的任务在于探究世界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它涉足于众多的领域,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中纷繁的现象和形式,最后的归宿是要探明世界的本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
这就决定了哲学的极端概括性和极端抽象性。
五、西方哲学和ZG哲学的进展过程从西方哲学的进展历程来看,西方哲学经历的三个不同的阶段代表着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哲学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