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审美意象构成解读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的审美情感和抒情方式

《故都的秋》的审美情感和抒情方式

《故都的秋》的审美情感和抒情方式我国文学艺术悠久的抒情传统孕育了丰富的抒情母题,其中最常见的有伤春与悲秋。

因为中国传统上是个农业社会,四时代序不仅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极其密切,而且给人们的情绪变化也会带来影响。

文人们对自然征候的变化更为敏感,他们赋予春、秋某种普遍的情感价值,在季节变迁与宇宙变化、气候嬗变与人生际遇之间确立某种关系。

特别是宋玉的《九辩》,确立了悲秋的情感范式,开了悲秋的先河,久而久之,形成了传统的“悲秋”情结。

因而秋天这一季节和“秋日”这一意象,大多予人以悲愁、凄苦、冷暗、惆帐之意;肃杀的秋景,常常是昔日的文人借以抒发感伤、惆怅心情的题材。

曹植《感节赋》有“草木纷其扬英”、“感流波之悲声”之类的句子;湛方生《秋夜诗》写悲秋之感:“悲九秋之为节,物凋悴而无荣,”因此“凡有生而必周,情何感而不伤”;刘桢《赠五宫中郎将》亦云:“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

”表面上看来,原型意象陈陈相因,抒情母题了无新意,它们消灭了独立创造的空间,扼杀了抒情作家的个性才能。

其实不然。

对于同样的原型意象,同样的抒情母题,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作家照样可以灵活地运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从而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创造性。

于是,“悲哉,秋之为气”,“秋风秋雨愁杀人”之外,也有了“轻寒正是可人天”的惬意,“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是写秋游北京的体会和感受,表达他对故都之秋的礼赞和挚爱之情。

文章写了北京各名胜之地的秋色,写了家家户户的庭院秋色,写了高空下寂静的牵牛花,写了无声地飘然落地的槐花,突出北京秋色的清、静、凉。

而寒蝉凄切、风雨萧瑟是写秋声悲凉,在悲凉中又写出了京都人情的深沉、温暖,富有情味。

写到处是成熟的水果,这是写清、静、悲凉中的成熟和充实,给人生气盎然的韵味。

故都之秋的“浓色”和“深味”,加上清、静、悲凉中深沉的情味,使古今中外各处人士为之感动。

而作者则愿意以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留住北国的秋天,永驻人间,表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故都的秋》所写的景物素净、淡雅,北平的秋景应当有更值得称道之处,面对郁达夫的选择,论者几乎不约而同地认为:郁达夫笔下的素净、淡雅的景物体现了他的平民意识。

如:“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把笔触定位在下层人民和他们的普通生活,于是,北平每座低矮的家屋内外,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秋蝉’,‘茅房边上’的一株株枣树,都成了作者精心描绘的对象,这种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审美眼光,正是作者平民意识的艺术体现”。

“作者把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连在一起,表现了作者的平民意识及对民生的关注”。

“有些文学素养较高的同学从文中读到了作者的平民意识,感到了一种文化气息”。

笔者觉得这样的解读不尽妥当。

确切地说,这应该是一种传统文人的典型审美观的反映。

是历代文人,尤其是诗人对自然的深沉体悟与自我观照,是一种心物相融的精神境界,所以这是一种诗意的审美,体现的是诗人的气质。

郁达夫不仅是个会写小说与散文的作家,他还是个诗人,而且是个主要从事旧体诗创作的、“有着晋人风格的诗人”。

更有人说“平心而论,达夫的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比宋诗要好得多,这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正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所说:‘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

’”。

显然,作为诗人的达夫,在选景时是不经意间带了诗人的眼光与色彩的。

无论是秋槐的落蕊,还是秋蝉与秋雨,更或是芦花、柳影、虫唱、夜月和钟声,正是作者带着一双非同一般的诗意的慧眼,才能在平淡中创造出深沉而悠远的意境来。

更何况这些意境与意象还是传统诗词里典型的秋的意象呢,而且几乎都是悲秋的意象。

这些意象所具有的文化气质和内涵,并不是郁达夫个人的创造,而是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沉淀,是整个诗人集体共同的心灵与情感的积蓄。

《故都的秋》的审美特征和情感意蕴

《故都的秋》的审美特征和情感意蕴

《故都的秋》的审美特征和情感意蕴苏瑞黄德志郁达夫《故都的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感话语方式,它被视为现代写景抒情散文名篇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其艺术手法之精巧、情感内蕴之深厚让广大读者回味良久、爱不释手。

然而纵观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看到很多教师都是紧紧抓住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征和对几幅秋景图的赏析来展开教学的,并未带领学生真正徜徉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里去仔细揣摩其中的精微联系,对于该文丰富意蕴与艺术价值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全面,以致于学生难以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力求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但我们首先应该清楚地明白它包括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三个层面都必须落点且最终呈现在第一层“语言建构与运用”上。

因此,对于散文名篇《故都的秋》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浅显化的表层,而要立足文本内容,细究文章字词句的运用、行文的谋篇布局等,从而向文本更深处漫溯,用心倾听与感受文本深处发出的细微声响。

一、语言运用之美众所周知,“形散而神不散”被视为散文的基本特质,但无论散文如何变幻多姿,它都得借助语言这一基本载体来凝神聚义。

因此解读《故都的秋》首先要聚焦其语言表达与运用,正如钱理群在《品一品“故都”的“秋味”》一文结尾强调,分析一篇作品要老老实实从文本开始,“一字一句地阅读、体验、琢磨、品味”,因而笔者立足文本中的“一字一句”来细心体悟与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张力。

(一)语言的色彩美《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善于通过色彩描绘,即冷暖色调的交织来给读者呈现出北国之秋的独有景况。

文中的“碧绿的”天色、“青天”“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淡绿微黄”的枣子、“灰沉沉”的天底等就是运用冷色调的词语来描写其所选意象,与此相关联的冷色调的物还有:芦花、柳影、秋草、落蕊、灰土、秋蝉、青布单衣;暖色调的词语有:紫黑色、淡红色、红色,与之相关联的暖色调的物还有:枣子、柿子、葡萄、佳日。

《故都的秋》的情调美感解读浅析

《故都的秋》的情调美感解读浅析

身世很 自然 地联 系在一 起 。 同是 “
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 ” 人情不 自禁 地将抑郁 已久的苦 闷 和悲愤向这位素昧平生、 落魄江湖 的琵琶女倾诉 , 这引起 琵琶女的连 锁反应。 ^ 诗 . 再度相邀, “ 莫辞更坐 弹一曲”琵琶女倾情奉献, , 哀婉凄
美的琵琶 曲再度奏响。
悠悠 , 怆然而 涕下 ” 独 。琵琶女 满 腔 愁 思 惟 有 向 无 言 密 友 琵 琶 倾 吐 , 人 闲来 无 事 , 琴 弄 弦, 一 拨 以
综上所述 , 诗人仕途坎坷 , 内 心充满 悲愤苦 闷 。琵 琶女命 运 如 萍, 随波逐流。 两人同怀天涯沦落 之 感 , 同病相怜 、 那 同样孤 苦 寂寞 的心弦 ,通过 琵琶 女手 中的 琵琶
阶夜 色凉如 水 , 卧看 牵牛织 女 星” 的 诗意 ; 那 “ 而 灰沉 沉 的天底 下 ,
才能正确解读文本信息背后作者 想 要表达 的思 想感情 。“ 天 , 秋 这 北 国 的秋 天 , 留得住 的话 , 愿 若 我 意把寿命 的三 分之二 折去 ,换 得 个三分 之一 的零头 。 如 何理解 ” 作 者 这 种 宗 教 般 的情 感 和 礼 赞 呢? 笔者 以为 , 这是故 都 的今昔 之 感 和郁达 夫的个 人际 遇 、天性才
空船 , 在浔阳江中随波逐流 。 歌舞 升平 、 日月如 歌 的生 活 下 子坠 入万 丈深涧 ,今昔 生活 的强 烈反差 , 琵琶 女“ 天地 之 使 念

了京城 的繁华 喧嚣 ,呕 哑嘲 哳难 “ 为听 ”无 丝竹 以愉耳 鼓 。送客 浔 , 阳江 畔 , 听琵 琶乐 曲 , 觉驻 足 偶 不 探寻, 诚心相 邀琵 琶女 弹奏 , 以饱 耳福 , 以释愁 肠 。 琵 琶 女 正慨 叹 命 运 多舛 、 心 情苦 寂 ,忽 闻有 人相 邀弹 奏琵 琶 曲 , 正好借 机倾 吐伤感 的情 怀 。 这 含 情 琴 声 夺 人 , 未 成 曲调 先 有 “ 情 ”一 支支凄 美 绝伦 的琵 琶 曲随 , 着指 尖流 淌 。诗 人也读 懂 了她 的 “ 意” 不得 以及 “ 中无 限事 ”乐 曲 心 , 的千 变万 化正是 琵琶女 心潮 的 回 荡起伏。 琵琶曲传达出琵琶女的心 声, 同时又 引起诗 人对坎坷仕途 的 回 , 顾 琵琶声 沟通 了诗人和琵琶女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一九三四年八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文章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郁达夫对“悲凉之美”的独特情思,本文从文艺学角度试对文本进行解读。

文章题目为“故都的秋”,而提到“故”字,我们常联想到“故乡”,“故”字饱含了眷恋之感,从题目我们就能感受到作者对北平的怀念之情。

作者不是北平人,却把北平称做“故都”。

郁达夫的出生地浙江富阳,是一处风景秀美之地。

南朝文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开篇写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可以想见,南国之秋自然也是极美的。

可是作者却选择了北国之秋。

北国之秋可写之物也很多,有皇家宫殿、园林,远近郊区也有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但作者并没有对这些景物进行细致描摹,而是把目光投射在普通的、破败的低矮的家屋内外,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苍渺的天空里,驯鸽的飞声里。

在言语形式上,作者既有典雅的表述,又有口语化的表述,尤其是语气词的运用,给人一种平易之感。

例如第一段“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在这里,如果没有“啊”字,读起来就会显得生硬,这里加上“啊”,读起来从容舒缓,就像是作者在直接与读者对话,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同时表达作者谈话时悠闲的韵味。

文章第三段“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这里的“吧”字能使人联想到作者写作时轻松闲适的心境,将自己看作普通的归乡之人。

文章第六段“还有秋雨哩”,这里的“哩”不仅写出了作者写作时的轻松自如,同时也带有一丝俏皮幽默的意味,暗示出作者内心的闲趣。

作者用闲适写意的笔法借悲秋之景流露出当时复杂的心境。

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作者所到之处北平是当时的大城市,但是在郁达夫的笔下,却没有商业的繁华和政治的喧闹,而是选择“租一椽破屋”,破屋给人一种沧桑之感,暗示了清寂的心境。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故都的秋》是一首描写北京秋天景色的诗歌,它以物哀之美的手法,描绘出了大自然在秋天退去的生气和姿态,使读者品味到了秋天所独有的淡然与哀愁之美。

首先,诗人以“黄昏”为开篇,表现了秋天日短夜长,落日余晖渐渐消失的景象。

在这个时刻,万物都开始暗淡下来,光和影相互交替,当初的光荣和绚烂开始褪去,而这使得人们不禁感到一丝心酸。

诗人巧妙地利用对黄昏的描绘,开启了整篇诗的物哀之美。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天空中的“星斗”和“寒鸦”,展现了这个季节的凄凉感。

随着夜幕的降临,天空里出现的星星,似乎都是为了照亮寂静无声的夜晚,让被寒意所笼罩的人们感到几分温暖。

而寒鸦的“啼鸣”,更是一副哀歌,它们用最悲伤的音符,为秋天的离去和万物的凋零而唱哭。

紧接着,诗人描写了自己“徜徉”在“庭园里”,触摸着“枯草、水、亭台”,从而表达了人类在秋天对万物的无奈和哀怨。

庭园本应是夏天的花园,可如今,花已经谢落,草木黄散,空气中充满着凉意和潮湿,令人感到十分失落。

然而这种失落感,又带着一份浓厚的怀旧情绪,少许诗人对那些已逝去的美好过往深深的思念。

最后,诗人借助“古堡、烽火台”等形象,给人们一种历史长河的感觉,表达了时间的无声流逝。

在古老的城堡和烽火台上,历史的印记和岁月的沉淀让人们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无情。

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那些荣耀与辉煌都已归于尘土,唯有凄凉和哀愁的余音,化为秋天里的一缕缕烟气在永恒中缭绕着。

在《故都的秋》中,诗人运用物哀之美的手法,刻画出了秋天的凄凉、哀伤,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慨与情感。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这个季节中独有的淡然与哀愁之美。

这种最朴素、最真实的感受,如同一阵轻轻的秋风,轻轻吹拂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叹息于时间的无情,感叹于花开花落,铭记那些曾经随着岁月消逝的岁月。

简析《故都的秋》的美学价值

简析《故都的秋》的美学价值

简析《故都的秋》的美学价值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风格独特的散文。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落寞感。

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

(一)意境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用前人的这一标准来欣赏郁达夫的散文,不难看出,他的散文便属于“有境界”一类,这从《故都的秋》里也可领略到。

当时的作者由于受到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威胁等原因,从上海移居杭州,从斗争的前线撤退到游玩山水、隐逸闲适的生活之间,思想苦闷,其内心世界自然也是以“清”、“静”、“悲凉”为主旋律的,因而,他便对合乎这种内心色调的北国之秋充满了感情,借助秋天的“清”、“静”、“悲凉”宣泄胸中的苦闷,并且达到了人和物的共鸣。

正因为作者是用真情来描绘物体的,因而使得一切秋景都蒙上了作者沉郁的主观色彩,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了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全文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着力表现那“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的“一丝一丝”的日光,那满地的槐树“落蕊”,还有那“在破壁腰中”的“牵牛花的蓝朵”,以及花下“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那“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秋蝉,以及它所发出的、作为“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残声”;那透着凉意、速来速去的秋雨,以及穿着秋衣的“都市闲人”在雨后话秋凉的感叹,分明从哀、忧、愁的角度渲染与点化出北国之秋的落寞、萧瑟与深沉。

让读者看饱、尝透故都的“秋色”、“秋味”,将读者带进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优美意境之中。

(二)画面美如果说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幅色彩欲滴的油画,那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便是一幅素淡典雅的水墨画了,仿佛是借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给人以动感。

1.秋园小景。

在北国,秋天的夜似乎比秋天的白日来得更清,来得更静,来得更悲凉。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其篇名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交融。

从整篇散文看,作者对自我感觉知觉和自我情感的定位,也多求助于空间和时间的多方比较上。

首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给“故都的秋”定性呢?他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可见,他对故都之秋的感怀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清”、“静”、“悲凉”。

那么,他又是如何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写出深情来呢?如果按照辞书上对“悲凉”的最“准确”的定义,即使描述得“准确”,但对这个感觉的形容也是有限的,无法敷衍成一篇文章。

那么,应该如何写故都之秋的“悲凉”呢?有一种办法是将历史上写秋的“悲”、秋的“萧瑟”的文章作为拓展作者自我感觉的手段,将故都秋的悲凉、秋的落寂作为一个审美趣味方面的“考古”对象,通过“考古”的比较,为属于作者自我的故都之秋的审美的感觉知觉寻找到合适的定位。

然而,郁达夫似乎不是太愿意对秋的愁绪进行一番今人所言的“文化研究”。

他说:“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但他终究没有认真细致地追究各位文人笔下的秋的幽远或萧索之间的细微差别。

或者说,就历史的维度而言,作者并没有花太多的心力推敲故都之秋在文人诗文中的印迹。

郁达夫对秋的感觉知觉的定位,从表面上看,多围绕着地理空间的比较辨析而展开。

秋的意味,秋所引动作者的思绪,作者极少用直接形容的方式展开。

那么,故都的秋到底是什么模样?作者所承诺的对故都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的展示,将以什么方式与读者达成交流呢?笔者以为,关于《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的审美趣味定位,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加以辨析。

第一个层次,是地理空间层面上的秋的比较。

作者以“生活在别处”的心态,感慨“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故都的秋》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一、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故都的秋》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如“秋天的早晨,阳光斜射在庭院中,树叶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影子,鸟雀在树梢上欢快地歌唱着。

”这样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故都的秋天之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清新和宁静。

同时,作者通过对秋天特有的景物如菊花、槐树等的描绘,使得故都秋天的景色更加鲜明、生动。

二、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的表达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这种情感在文中多次出现,如“在秋天,我总是想起故都的那片天空,那片金黄的稻田,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表达,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故都深深的情感纽带,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自己故乡的美好和温暖。

三、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不同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他特别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如“那片金黄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稻穗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这样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也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和创作魅力。

四、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认为,秋天是自然的转折点,是收获和离别的交织,也是生命与死亡的轮回。

这样的思考和感悟,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五、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故都的秋》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具表现力。

同时,文章中的情感表达也十分真挚、浓烈。

例如,“我想念那个秋天,想念那片天空,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整篇文章的情感氛围浓烈、感人肺腑。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故都的秋》是一幅以故都的秋天为题材的山水画作。

它以浓烈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描绘了秋天的故都景象,展现出了一种深沉的物哀之美。

整幅画面被浓妆淡抹的秋天所覆盖,无边无际的秋叶铺满了醇厚的土地,树木在微风中轻摇着枝干,给人以安静而悠远的感觉。

画面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那几株古老的枯树,它们苍劲有力,宛如顽强生命的象征。

枯树似乎在讲述着故都的兴衰荣辱,他们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也在悄悄地诉说着自己的悲苦。

故都的秋天是一种寂寥的季节,画面中并没有人物的存在,只有几只飞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那是唯一的生命的存在。

画面中的寂寞和孤独正是故都秋天的真实写照,它昭示着城市中的人们在繁忙的生活和追逐中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寂寞和深处的孤独。

如同故都的秋天,人们总是匆匆忙忙地过日子,往往需要一副画作,一首乐曲,一首诗词来提醒自己,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画面中以暗色调为主,黑、灰、棕等色彩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

寒气袭人,无限忧伤。

作家用笔墨巧妙地描绘出了这种压抑的氛围。

画家也利用了暗淡的色彩来衬托出秋天所特有的金黄色调,这种金黄色充满了生机,又透露着一种沉默的悲凉。

整幅画呈现出一种暗淡而寂寥的美感,给人以沉思与敏感。

物哀之美源于人类对生老病死的感悟。

故都的秋天正是这种感叹的最佳表现。

画家在画中巧妙地捕捉了这种感悟,以山水画的形式,展现了物哀之美的深度和广度。

画中的枯树丛中流露出的秋意深长,勾勒出了城市变迁的印记。

故都的秋天出淤泥而不染,它典雅而庄重,是繁华世界中寻找安宁的一片净土。

画家用自己的笔触来描绘这种美感,将故都的秋天呈现在观者眼前。

故都的秋天是一幅展现物哀之美的优秀山水画。

画家通过浓烈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描绘了寂静而悲凉的秋天景象,勾勒出了城市的历史和变迁。

这幅画作让观者感受到故都秋天的沧桑和内心的寂寞,引发观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困惑。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情的意境让人心神荡漾。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意境清静、幽远,悲凉、落寞。

作者在开头这样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从中可以感受到作家把秋的悲凉作为美的审美情趣和作家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

在郁达夫笔下,五幅画卷有一个共同的元素:穿越时空的意象,深远地传达出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唤醒了人们对生命衰亡的深沉思考,这就是悲凉的本质。

郁达夫写此文时,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久违了这个大城市,郁达夫所怀念的,仅是非常朴素的芦花、幽静的陶然亭、平淡的柳影、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由此而知,作者所要追求的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但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到了故都,他却只是一笔带过。

因为故都,历史漫长,文化积淀不在这些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表面上的名胜上,外来人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所以作家对于北平秋天着力去描写的是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那些景象。

在晨院赏秋图中,“碧空、驯鸽、牵牛花”,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写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原始美。

而郁达夫对于色彩的欣赏:牵牛花。

以蓝色或者白色者为佳,作家显然是在追求色彩的“冷清”,这种冷色调表现了作家内心的孤独、冷清与淡淡的悲凉。

作家欣赏的是残败的生命:“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用枯草的疏落的形象反衬悲凉,促人联想起欧阳子的“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枯草表现生命的衰败,直面生命的衰败的感受,启示沉思生命的周期,引起悲凉之感,这正是郁达夫的悲凉美所在。

把秋的悲凉当作美来欣赏是有难度的,所以郁达夫强调要有一种喝浓茶的悠闲的心情和姿态,要细细体会才有味道。

皇城中的一椽破屋透出沧桑破败之感。

以“皇城”为代表的老大帝国的破落而颓废的人文景观象征暗示着中华“故都”的可悲,于貌似客观地再现中充溢着作者精神的“自叙传”和主观的外化,景犹如此,人何以堪?写北平秋槐的落蕊,郁达夫选中的是不起眼、丧失了生命活力“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

《故都的秋》赏析范文

《故都的秋》赏析范文

《故都的秋》赏析范文首先,从文本的角度来看,黄石运用丰富的比喻、象征和意象手法,将故都秋天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比如,他将秋天的阳光描绘为“沉醉的琥珀”,这是一种美丽的象征;他将枫叶比作“一把把火焰”,这是一种鲜明的比喻。

同时,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事物,如用“蜿蜒的小巷”来描绘古城区的街道,用“老旧的观音庙”来描绘古建筑,这些积极的形象和描绘,让读者产生了对故都秋天的真实感受和强烈的共鸣。

其次,从情感的角度来看,黄石巧妙地将故都秋天的景色与他的思绪和情感融合,给予了作品情感的色彩。

他在描写故都的秋天时,不仅仅是在描述景色,更是在倾诉他对故都的思念和热爱。

此外,他还透过对一些事物的关注和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例如,在描写校园时,他发现曾经的操场已成了建筑工地,这让他感触颇深,他写道:“这个熟悉的造型,就这样消失在我眼前,我的眼泪很近,但我没有办法让它滚落。

”这种感伤和描写,让读者对故都秋天的美丽充满了共情之情。

最后,从主题的角度来看,《故都的秋》不仅仅是一篇描写故都秋天的散文,更是一种对故都文化和历史的反思和思考。

通过对古建筑和古迹的描绘,黄石展现了故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故都文化和历史的珍视和呵护,希望能够保留下其中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他写道:“校园里远近草绿色的垂柳…"我们的构思中,是不是有结实的长木桌、全套的白色水杯和红色拖鞋、带锁的柜子、枣红色的教学楼?”这充满了对故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怀念和思考。

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描写和思考,黄石传达了对故都文化和历史的珍视和呵护,并呼吁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保护故都的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故都的秋》以其细腻的描写、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故都秋天的美丽和特点。

通过描绘故都秋天的景色和情感,呈现了故都文化和历史的底蕴和内涵。

这篇散文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描写和思考,传达了对故都文化的怀念和呵护,并呼吁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保护故都的文化遗产。

郁达夫《故都的秋》之美分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之美分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之美分析现行高中语文第三册选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它集中笔墨赞美了北国的秋天,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怀。

现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它所蕴含的美:一、整体建构的对称美《故都的秋》涉笔记述游踪、写江南之秋、颂北国之秋三方面的内容。

从层次安排上看,作者采取了这样的程序:记游——江南秋色——北国之秋的浓色·北国之秋的深味——江南秋色——记游。

从笔墨详略上看,处于正中地位的北国之秋的浓色、深味泼墨最多,多镜头,多角度,精雕细刻,极尽描绘、渲染之能事,从而构成了全文的主体;处于两翼的江南之秋,则描述得相当简略、概括,显然是作为主体的铺垫、陪衬而出现的;而处于两端的开头和结尾,写故都之行的理由和游览后的感受,则只是作为主体的引线和收束而涉笔的,所以写得最为简略。

这不仅仅是个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问题。

更值得玩索的是,整篇文章就像一架镶嵌得十分对称、得体的风景画一样,主体画面居中,外围先染上一层可以反衬中心画面的底色,然后再镶上一个镜框。

这种中间粗两头细的对称结构,既能给人以整体设计美的感受,又具有突出中心画面的作用。

二、惹人心醉的“色”、“味”美《故都的秋》写秋景,着眼于秋色和秋味两个方面,以“色”、“味”二字贯串始终。

首段先写“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出“色”;后写“我”“上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故都的秋味”,点出“味”。

第二段写出江南之秋,说“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倒数第二段写江南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用衬托,对比手法突出北国之秋的“色浓”、“味永”。

中间部分极写了北国之秋的色、味。

看,“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出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摘要】《故都的秋》展现出了物哀之美,古建筑的凄美、落叶的沉寂、寒风的哀愁、荒凉的氛围和时光的流逝,构成了这幅凄美而哀怨的画面。

这种美深深触动人心,让人感叹岁月流转和生命消逝的无常。

在这片荒凉的景色中,寄托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惆怅。

《故都的秋》不仅是一幅描绘秋天景色的作品,更是一首关于生命和时光的挽歌。

通过描绘这种物哀之美,艺术家表达了他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这种美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同时也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体会到生命中的美好和珍贵。

在这片凄美的景色中,人们仿佛能听见岁月的深沉呼唤,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宝贵。

【关键词】《故都的秋》、物哀之美、古建筑、凄美、落叶、沉寂、寒风、哀愁、荒凉、氛围、时光、流逝、触动、无声呐喊、岁月、生命、深深1. 引言1.1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是一种深沉而纯粹的美,蕴含着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褪色。

在这个作品中,作者通过古建筑的凄美、落叶的沉寂、寒风的哀愁、荒凉的氛围以及时光的流逝,展现了一种悲凉而又绚烂的秋之美。

古建筑的凄美,是岁月痕迹的凝望,是历史沉淀的沉重。

在秋日里,这些古老的建筑仿佛变得更加孤寂和落寞,砖瓦斑驳,斑驳沾满了时光的风霜,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岁月的沧桑。

落叶的沉寂,是大地的哀思,是生命的轮回。

在秋风中,树叶纷纷飘落,悄然落地,覆盖着整个地面,形成了一片金黄的地毯。

这些落叶仿佛是大自然对生命消逝的默哀。

寒风的哀愁,是大地的呼喊,是风的悲怆。

在秋天的寒风中,呼啸的风声带着一丝丝凄凉和哀愁,吹拂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荒凉的氛围,是岁月的沉淀,是时光的凝视。

在秋日的黄昏,大地笼罩着一层朦胧的薄雾,弥漫着一种荒凉的气息,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时光的流逝,是生命的逝去,是岁月的残痕。

在这个作品中,时间仿佛是一个无情的刽子手,不断地剥夺着人们的青春和美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故都的秋》中的民族审美传统

《故都的秋》中的民族审美传统

读写频道《故都的秋》中的民族审美传统□梁琴摘要:《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极负盛名的一篇散文,现收录在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分析写景状物散文中所折射出的民族审美传统。

本文拟就这一话题做一点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故都的秋》;悲秋;爱国情怀;审美传统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1]秋风乍起,万物萧条,连空气中都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触景生情,极易产生“悲秋”之感。

中国古代文士往往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

这些迟暮不遇之士,通称秋士。

古代有风骨的文士因秋生感,对秋抒怀,写下许多寓情于秋的传世之作,形成文人悲秋的传统。

他们在抒写个人失意的同时,又能突破小我局限,将个人际遇与家国命运相结合,不失赤子情怀。

《故都的秋》虽为现代散文,却最大程度地展现了郁达夫作为传统文人特有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

一、美在意象:咏物之什,缘物抒情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细细描绘了北平的秋色,盛赞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自己对故都之秋的向往与眷恋之情。

开篇直言自己不远千里赶上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清与静是表象,悲凉才是内核。

“悲秋”,自屈原在《九歌》中吟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始,便成为中国文人几千年来借由笔墨抒发种种人生况味的传统。

《故都的秋》中抒写的物象亦未跳脱出传统诗歌意象。

秋草、落蕊、秋蝉、秋雨无一不是自古秋士悲秋所钟情的意象。

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外化。

中国文人追求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传统。

郁达夫在文中刻意表现“种种衰亡的生命”,呈现出的却是一种悲凉的美感。

他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只是“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静对牵牛花,静听驯鸽声,于皇城人海中倍感寂寥。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发布时间:2021-06-17T16:42:25.15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月下作者:林清惠[导读] 《故都的秋》这篇散文所选取的景象都是经过郁达夫个人独特情感的筛选和淘洗,意象统一营造了“清、静、悲凉”的意境。

但值得注意的是,郁达夫并未打算陷入一味的悲凉中,而是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去欣赏这衰败的秋天,以悲凉为美。

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林清惠 528000摘要:《故都的秋》这篇散文所选取的景象都是经过郁达夫个人独特情感的筛选和淘洗,意象统一营造了“清、静、悲凉”的意境。

但值得注意的是,郁达夫并未打算陷入一味的悲凉中,而是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去欣赏这衰败的秋天,以悲凉为美。

其语言虽处处体现着高雅的文人心态,但也穿插了带有世俗色彩的俗趣,形成大俗大雅的语言风格。

从意境和语言入手去分析《故都的秋》,能够更好地把握这篇散文的意蕴。

关键词:故都的秋;郁达夫;意境;语言秋天,在马致远的眼里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叶少翁的眼里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在刘彻的笔下是“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文人骚客们笔下的秋天是带有悲情色彩的,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

郁达夫对于秋的感悟亦是带有悲凉的意味,但同时,他的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相互交织着。

郁达夫笔下的“秋”是体现了个人气质、人生体验、文学意趣的秋味。

一、别具一格的意境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提出,“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境生于象而超乎象”[1]。

《故都的秋》这篇散文,同样也是具有诗意美。

郁达夫认为秋天的妙处在于具有“清、静、悲凉”的意境。

这种意境的营造在于选取了别具一格的意象,从而传达不落窠臼的秋意氛围。

文章描写的五幅秋景图,所选取的景象不是多人关注的所见所闻,而是带有作者本人独特的审美经验。

这些景象的选择是有意识的,是经过作者美学审美的筛选和淘洗,渗透了作者的情思和生命的意蕴。

故都的秋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

故都的秋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

《故都的秋》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故都的秋》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如下:审美心理: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北国秋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忧郁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受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在描写自然景观时,作者注重细节,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读者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审美特点:1.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注重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例如,“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概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段文字既描写了北国秋天的细节,又融入了作者对秋天的情感。

2.历史感与文化底蕴:作者在描写北国秋天的美景时,也不断提及故都的历史文化。

这使得文章不仅具有自然美的描写,还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例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段文字既描写了北国秋天的特点,也融入了对中国历史文化中关于秋天的理解。

3.音乐美:文章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语言,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例如,“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这段文字运用了韵律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音乐的美感。

总之,《故都的秋》是一篇充满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的散文佳作。

作者通过对北国秋天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同时,文章中运用优美的语言和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很强的音乐感和文化底蕴。

这些特点使得《故都的秋》成为了一篇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的散文作品。

谈《故都的秋》的审美情趣

谈《故都的秋》的审美情趣

谈《故都的秋》的审美情趣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其篇名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交触。

从整篇散文看,极具审美情趣。

一.另辟蹊径,讴歌悲凉。

春华秋实,秋是丰收的象征:田野里庄稼陆续成熟,果园里硕果满枝。

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

秋风萧瑟,秋又是悲凉的象征。

枝头上黄叶纷飞,田野里白露为霜,树树秋声、山山寒色,令人心绪悲凉。

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有赞美秋的,如“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或赞美秋的丰收,或赞美秋的红叶,或赞美秋水的清澈等。

有怨恨秋的,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清?陶澹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或怨恨时间流逝、暮年将至,或怨恨秋风秋雨无情,或怨恨秋日漂泊与别离等。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要赞美秋,这是无庸置疑的,开篇便是:“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好的”。

结尾更是情不自禁地喊出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但郁达夫赞美秋的角度又绝对不同于一般人,不是丰收的喜悦,不是红叶的灿烂,不是桂花和秋菊的缤纷,而是秋天的“清”、“静”、“悲凉”。

如果说,“清”让我们联想到“清丽、清澈、清爽、清新”等,“静”让我们联想到“静谧、闲静、清静、宁静”等,赞美之,自有足够的理由。

而“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而郁达夫却对其大加赞赏,真可谓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

二.别致的画面,形象的悲凉。

郁达夫在文中写道:“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在这里,郁达夫不写西山火般的红叶,不写昆明湖清澈的湖水,不写钓鱼台常青的松柏,而难以忘怀的却是芦花、柳影等。

原因何在?因为芦花的色彩是白的,白色为冷色,令人想到苍凉和悲哀;秋天的柳影,令人联想到枯枝残叶、衰落和凄凉。

《故都的秋》审美意象构成解读

《故都的秋》审美意象构成解读

《故都的秋》审美意象构成解读苏金良《故都的秋》中的诸多意象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据传达感情暗示思想的需要,按照某种向心力而相互呼应粘合形成的意象群体。

笔者认为,解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可以从以下四组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去赏析:第一组意象--萦绕着皇家气息的故都的秋的意象。

这之中突出的是“故都”,凸显的是“气息”。

如果剔除特指的“故都”,北方秋的意蕴、气息、味道还会是作者心中所思、所梦、所念的吗?虽然全篇没有着意进行酣畅淋漓、泼墨重彩的描绘,只是在不经意间有所流露,如“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字里行间无不弥漫着、萦绕着、暗含着这股故都的气息、皇家的气息、文化的气息。

第二组意象--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的意象。

这里面,作者是在拿南方的秋的纤细柔弱与北方的秋的雄迈豪放、悲壮苍凉作对比,凸现的是北方的秋的“雄”气、“雄”味、“雄”魂。

“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而江南的秋,“草木凋的慢,空气来的润,天空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所以作者“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第三组意象--秋声、秋色、秋味、秋姿、秋形,凸现的是“秋味”。

①号镜头--北国的秋槐。

粗犷中见细腻,极尽其柔软的感觉。

②号镜头--秋蝉的残声。

是否是秋的残缺的美呢?抑或是忍隐在“秋日胜春朝”当中的一丝哀怨呢?③号镜头--秋雨。

其实是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雨,所以,“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为北方的秋增添了一层平平仄仄的韵律……④号镜头--北方的果树。

使灰冷、肃杀、苍凉、清寂的北国之秋拥有了金黄色的、绝好的时日,也使故都的秋笼罩了一层皇家气派而更加显得浑厚、深沉、磅礴、生机无限……第四组意象--以“天”作为大的背景。

秋风秋雨,秋树秋花,秋情秋怨,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可以尽情地在这个背景中描摹挥洒,也只有在这个背景中,才更能表现出故都的秋的意境和作者对故都的秋所特有的钟情、怀恋、寄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金良
《故都的秋》中的诸多意象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据传达感情暗示思想的需要,按照某种向心力而相互呼应粘合形成的意象群体。

笔者认为,解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可以从以下四组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去赏析:
第三组意象——秋声、秋色、秋味、秋姿、秋形,凸现的是“秋味”。

①号镜头——北国的秋槐。

粗犷中见细腻,极尽其柔软的感觉。

②号镜头——秋蝉的残声。

是否是秋的残缺的美呢?抑或是忍隐在“秋日胜春朝”当中的一丝哀怨呢?
③号镜头——秋雨。

其实是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雨,所以,“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为北方的秋增添了一层平平仄仄的韵律……
④号镜头——北方的果树。

使灰冷、肃杀、苍凉、清寂的北国之秋拥有了金黄色的、绝好的时日,也使故都的秋笼罩了一层皇家气派而更加显得浑厚、深沉、磅礴、生机无限……
《故都的秋》采取色彩意象和姿态意象构成了立体的多彩多姿的和谐的秋的意象,遵循读者的阅读审美规律——意象的组合依照某种外在的可感的顺序或联系进行有层次有步骤的更替与转换。

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排斥意象的跳跃、叠加与交叉,但从这些意象组合的过程中可以找出一条明确的轨迹来。

①从整体上看其意象营构的手法:历历在目→层层浸染→声声入心→点点关情。

③拟人拟态拟物,一幅南北情侣秋天对话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