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学案作文审题立意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立意要新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立意要新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4a7f7787c24028905fc318.png)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立意要新颖》学案新人教版【训练目标】1、掌握作文立意新颖的方法。
2、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立意练习。
【学习过程】一、知识先导1、文章立意要做到那几点?、、、2、俗话说“千古文章意为先”,可见文章立意的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立意略胜一筹呢?如果我们仅仅做到正确是不够的,还务必要做到新颖。
3、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文章立意新颖的方法。
(1)有句古话叫“近墨者黑”,早已成为千万人的口头禅。
“近墨者黑”,这是棍打不走的吗?已经成为口头禅的东西,人们往往懒得再去想一想,就像大雄宝殿的善男信女们吟“南无阿弥陀佛”一样,很难见到某种进一步的思考。
虽然“近墨”确实会把一些东西染黑,但近墨不黑者却大有其事,大有人在。
试看西湖“曲院”的“风荷”扎根于乌黑的泥中,叶芽和花芽都从污泥中爆出来,但万叶千花,出污泥而不染,纷陈其清白的本色,绽放出红艳的花冠。
其近墨不黑的自然风范,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敬仰。
记得解放前在白区同敌人作地下斗争时,多少普通的共产党人,凭着对事业的忠诚和组织的领导,天天生活和战斗在黑暗的环境中,同“黑帮”日夜周旋,却能葆其殷红的本色。
这种近墨不黑的英雄风范,更是青史永垂。
①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中心是文中的哪一句?②这个观点与我们常说的“近墨者黑”是什么关系?(2)古语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水是流动的灵魂,水清澈无垠。
智者乐水,是爱于水的淡泊,爱于水的澄净。
人的深谙,智慧,也只有在如水的淡泊中,方能显现。
渔民,生活在海边的这群人们,深受着海水的濯洗,过的是常人眼中单调的打渔生活。
然而,渔民们在无垠的海上,被滔天的海浪磨砺着,被大海广阔的胸襟陶冶着,活得是那么简单,却又是那么质朴。
我母亲小的时候也是生活在海边的,儿时海边的回忆,总是令她无法忘怀:大海总能带给那群善良、质朴、淡泊的劳动者以简单的快乐。
于是我爱海和渔民了,,爱他们寻找着一份淡泊。
2019初中作文指导: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 审题和立意 教案.doc
![2019初中作文指导: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 审题和立意 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754dc9b9700abb68a982fb90.png)
【教学难点】
3.养成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材料的好习惯,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范文引路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航行大海,掌好舵则无惧;车驶道路,掌控好方向盘则无险;下笔千言,审准题则无畏。只有审准题,才不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所谓立意,即指写作时确定的中心思想,文章没有一个确定的中心,好比人没有主心骨,所以立意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2.捕捉、推敲题眼例如:《他也是我的老师》的题眼是“也”这个虚词。“也”字说明“他”不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学校里给自己传授知识的老师,而是指在生活中或社会上给自己知识、技能、处世的道理的人。因此,我们首先要选准对象,然后重点写出“他”不是老师,却像老师一样教育了“我”。
3.领会题目的隐含意义例如:《我的梦》关键在于对“梦”的理解。如果把“梦”理解为睡觉时做的梦,就很容易写成一篇想象文章。其实,这里的“梦”还指“梦想”“理想”。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立意更深,选材范围更广。再如《寻找》主要要写寻找的过程,这种文章普遍写法是以自己的视角写几个寻找某物的事例,最后总结,虽然很阳光向上,但不易有突破。唯一的方法是在寻找的东西上,也就是立意上有所突破,比如寻找“真正的快乐”“人们的团结心”之类深远的意义。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学语文作文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学语文作文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e7e6b33a98271fe910ef9d5.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学语文作文教案全册语文科第 周第 课时教学内容(或课题)第一单元:叙事要完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l.理解叙事文章需交代清楚的几个记叙要素,学会怎样把经过写具体。
2.理解叙事文章中顺序、插叙、倒叙的作用,并学会合理运用。
3.学会安排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学会怎样把经过写具体。
教学难点 学会安排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有这样一件事:前不久,为了能在“迎国庆歌咏比赛”上获得好成绩,某班班长决定利用假期时间集体练习,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本班同学集中到来,他百思不得其解,来到写通知的小黑板前,只见小黑板上写道:通知我班决定在本周末集中,请准时参加,不得有误!班委会9月23日这时班长才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这份通知上。
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家没来参加集体练唱的原因吗?明确:因为通知上没有交代清楚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内容。
其实,我们写“记叙文”又何尝不需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将叙事写完整。
二、合作探究(一)记叙要素1.把握概念记叙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物发展的过程交代出来。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表达方法。
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应交代清楚,内容完整,这是记叙的最基本的要求。
掌握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时间有现在、过去和将来的区别,叙述时要交代清楚。
地点: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地点包括事件发生的环境、状况和气氛。
人物:事件涉及哪些人物?因为人物是主角,所以要写得有血有肉,个性突出。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发生的经过如何?结果如何?这些是记叙文的三个重要环节。
2.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六年前赖床受罚”片段,请同学们找找它的六要素,并在课文上批注、勾画好,一会起来发言。
时间:一天早晨地点:家里和学校人物:我和爸爸起因:我赖床不起想逃学经过:我被痛打,不得不赶到学校去结果:我认识了错误,理解了父爱3. 叙事要清楚完整在“六要素”中,“经过”是事情的主体,要分几步写清楚。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5e2a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f.png)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方法。
3. 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
4. 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写作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互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评改,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步骤: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讲解作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2. 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方法:介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写作方法。
3. 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讲解如何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作文。
4. 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介绍作文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写作练习和评价,观察学生的写作进步。
2. 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观察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和参与程度。
3. 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评改过程中的合作情况。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作文素材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写作工具。
八、教学计划:1. 第1-2周: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第3-4周:介绍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方法。
3. 第5-6周:讲解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
4. 第7-8周:介绍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5. 第9-10周:进行写作练习和评价。
九、教学实践: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写作方法。
2.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评改,提高写作水平。
十、教学反馈: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写作练习和评价,观察学生的写作进步。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写作怎样选材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写作怎样选材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aa4c3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0.png)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其对素材的选择和运用能力;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提高文章的表现力;讲解文章结构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篇幅;注重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简洁性,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运用的困难。
(3)适当使用图形、符号等元素,增加板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4)留有空白,以便于学生记录和思考。
1. 板书标题:怎样选材
2. 板书内容:
(1)生活小事:生活中的小事、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自己的独特体验等。
(2)写作技巧:描写、叙述、议论等技巧的运用。
(3)文章结构:引言、正文和结尾,段落安排。
(4)语言运用:准确性、生动性、简洁性。
3. 板书设计:
(1)标题居中,加粗字体,以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2)内容分四部分,每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以便学生区分。
3. 题目:请修改以下作文,使其选材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答案:修改后的作文见附件。
4. 题目:设计一个关于“怎样选材”的主题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并简要说明活动过程和目的。
答案:活动设计见附件。
5. 题目:请列举五个你认为适合写作选材的素材来源,并说明为什么。
答案:素材来源及原因见附件。
板书设计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怎样选材”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选材技巧。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册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8f45a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04.png)
七年级下册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自由表达思想。
3. 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作文,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学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如何写人、写事、写景、写物。
2. 第二单元:议论文写作教学目标:学会用道理和事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内容:如何立论、论证、驳论。
3. 第三单元:说明文写作教学目标:学会清晰、准确、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教学内容:如何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
4. 第四单元: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学会书写常见应用文,如书信、日记、通知等。
教学内容:应用文的格式、结构和写作要点。
5. 第五单元:想象作文写作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编写富有创意的故事。
教学内容:如何构思、编写奇幻、科幻、童话等想象作文。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性写作,让学生了解和模仿写作技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讨论,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3. 修改法:让学生通过修改自己的作文,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4. 评价法: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学生写作进步。
四、教学安排:每个单元安排2-3课时,共计10课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程度。
2. 学生对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学生作文的质量,如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表达准确等。
4.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第六单元:人物描写作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教学内容:如何进行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七、第七单元:景物描写作文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营造氛围、表达情感。
教学内容:如何进行自然景物、社会景物、场面描写等。
八、第八单元:文学创作作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文学创作热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二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二单元作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0f6c1b7375a417866f8f75.png)
期教学设计年级七科目作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 3.9 课题第二单元作文学习抒情授课类型作文课标依据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3、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3.懂得什么是真情实感的描写,并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运用到作文中去,努力培养真善美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
教学难点描写真情实感,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运用到作文中去教学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编号:过程第一课时一、上次作文反馈1、总体的优点和缺点反馈。
2、老师表扬优秀作文,范读并分析。
3、学生认真阅读自己的作文,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好的作文:罗小倩、张曼琳(范读后学生相互评价,指出优点和缺点。
)存在典型性问题的作文:周莹莹、徐潸(不能围绕中心选材)二、方法指导1、以学生范文及《黄河颂》、《土地的誓言》为例,分析抒发真情实感的重要性。
2、以《黄河颂》、《土地的誓言》为例,再次学习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不同。
三、布置作文: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小故事。
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少于500字。
提示:1、写“烦恼”的时候,要把事情、原因写清楚,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你的处境和心情。
2、注意叙事、描写与抒情的结合,尝试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
第二课时写作实践:学生完成作文,老师巡视(一节课时间)讲评侧重叙事的详略以及恰当的抒情、议论总结上次得失,吸取教训。
引导学生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作文提示,指明训练重点40分钟内完成一篇作文,训练速读作文。
七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册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d9e8e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d.png)
七年级下册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方法3. 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4. 作文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5. 作文的评价标准和修改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方法。
2. 教学难点: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实践训练法: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动手实践,指导学生修改提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第二课时:记叙文写作方法3. 第三课时:议论文写作方法4. 第四课时:说明文写作方法5. 第五课时: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六、教学内容:6. 第六课时:作文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1)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讲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通过例文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丰富作文内容7. 第七课时:作文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2)继续讲解其他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反问等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八、教学内容:8. 第八课时:作文的评价标准和修改方法介绍作文的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教授如何自我修改作文,提高作文质量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九、教学内容:9. 第九课时: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素材,培养观察力讲解素材的整理和运用方法练习运用素材进行作文创作十、教学内容:10. 第十课时:作文的创新与独立思考强调创新意识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讲解如何进行独立思考,提出独特见解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十一、教学内容:11. 第十一课时:写作文的步骤与习惯讲解写作文的整体步骤,包括选题、构思、写作、修改等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写作文的正确步骤和习惯十二、教学内容:12. 第十二课时:文从字顺与表达清晰讲解文从字顺的原则,让学生作文条理清晰练习如何表达清晰、简洁的思想和情感通过例文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使作文更加通顺易懂十三、教学内容:13. 第十三课时:情感真挚与表达真实强调作文中表达真实情感的重要性讲解如何真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十四、教学内容:14. 第十四课时:综合训练与提升写作能力进行综合性的作文训练,包括不同文体和题材的写作通过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多写作、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十五、教学内容:15. 第十五课时:总结与反馈对本学期的作文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学生反馈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写作的热情,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7b314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7.png)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通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作文技巧和方法的讲解与实践2. 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指导3. 作文修改和评价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技巧和方法,分析范文。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进行作文练习。
3. 互动法:学生之间的作文互评和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设计有10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教案内容请继续补充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作文技巧和方法的讲解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激发写作兴趣。
2. 讲解:介绍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叙事、描写、议论等。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作文技巧的应用。
第2-4课时: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指导1. 记叙文写作指导:讲解记叙文的结构、情节安排等。
2. 议论文写作指导:讲解议论文的观点阐述、论证方法等。
3. 说明文写作指导:讲解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等。
第5-7课时:作文修改和评价的方法1. 自我修改: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表达能力。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文,交流写作心得。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出指导建议。
第8-10课时:综合练习与提升1. 命题作文:给学生命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作文。
2. 开放性作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写作。
3. 作文展示:挑选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七、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作文技巧,完成一篇练笔作文。
2. 收集生活中的素材,为下次作文写作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观察学生的写作进步。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e2470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0.png)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2. 常见的作文类型及写作技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3. 作文的修改与评价:self-editing and peer-reviewing.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要求、类型及写作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互动法:分组讨论、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要求、类型及写作技巧。
3. 练习:布置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
4. 展示: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5. 评价: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点评,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观察学生的写作进步。
2. 学生参与度和合作能力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同伴评价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反馈。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经验。
3. 激励机制:设立作文比赛、奖励优秀作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作文题目与主题:1. 题目设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作文题目。
2. 主题选择: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主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八、作文修改与评价:1. self-editing: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修正的能力,提高写作质量。
2. peer-reviewing: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七年级语文教案下册作文教案设计——写作指导
![七年级语文教案下册作文教案设计——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4c8d4fb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8.png)
七年级语文教案下册作文教案设计——写作指导在七年级语文课程中,写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中写作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教师需要对学生提供全面的写作指导,让学生受益终身。
本篇教案设计旨在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份全面、有序的教学框架,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阅读及写作连贯和逻辑有条理;2.按题意要求写出完整、明确的文章;3.熟悉并运用基础写作知识;4.发挥创造力并表达独特的个人观点;5.培养写作时的注意力、耐心和细致,发扬“严谨、准确、有效”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熟悉常见的文体,如议论文、说明文和叙述文等,并能够根据相应的语言特点和写作目标进行写作。
特别是在结构上,可以灵活运用“开端、过渡、结尾”的原则,写出具备连贯性和展现个人风彩的文章。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使文章的组织结构合理而生动;2.如何在写作过程中注意细节,做到语言优美、简明、准确。
四、教学内容1.阅读完整的范文。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已经发表的文章是开始自己写作的关键。
范文的选择应当是在学习材料、切实可行、针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选择真实、优秀的作品与学生进行分享和探讨。
2.分析写作主题,确定写作角度与立意。
写作主题是指文章要为读者呈现的中心思想。
在明确主题后,学生需要找到与它相关的观点和思想、细节和例子,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意义。
在确定写作角度和立意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多种写作方式和技巧。
在课堂上演示,根据讲解思路动态的调整未来的写作方向,并给予相应的写作指导。
3.制定提纲,编写初稿。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最好是采用头脑风暴,先将想要写的内容列成提纲,再将其扩展为具体内容,写出初稿。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提纲或第一稿交给教师,教师可以对其进行一些评论和建议,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文章和提高写作水准。
4.互相评阅,修改到的草稿。
同学之间的阅读和点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6da97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2.png)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精心构思、认真修改的良好写作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写作:学会抓住人物、事件、环境的特点进行描写,使文章生动、具体。
2. 议论文写作:学会立意、论证和反驳,使文章有理有据。
3. 说明文写作:学会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作用,使文章清晰、易懂。
4. 应用文写作:学会书信、日记、请假条等文体的写作格式和技巧。
5. 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写科幻、寓言、童话等类型的作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学生写作实践。
2. 教学难点:如何使文章富有创意,写出个性化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 练习写作:课后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
4. 修改润色: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提高作文质量。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记叙文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2. 第二周:议论文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3. 第三周:说明文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4. 第四周:应用文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5. 第五周:创意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互动中的参与程度。
3. 学生作品质量:评估学生在各个阶段的作文,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4.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教学resources1. 教材:采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相关作文教学内容。
2. 参考资料:优秀作文选集、写作技巧书籍、网络资源等。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e9e24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f.png)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 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文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介绍作文的基本要求,包括题目、开头、、结尾等。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2. 第二课时:观察和思考教学内容:如何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3. 第三课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教学内容:如何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4. 第四课时:语言的运用教学内容: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包括词汇、句式、修辞等。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5. 第五课时:作文的评价教学内容:如何评价一篇作文,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作文,让学生了解和模仿优秀的写作方法。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4. 练习法: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定期进行写作测试,检查学生的写作进步。
3.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作文比赛,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讲解作文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文的基本格式和结构。
2. 第二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并能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思考。
3. 第三周:讲解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包括词汇、句式、修辞等。
4. 第四周:讲解如何评价一篇作文,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5. 第五周: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下册 写作 审题立意 学案
![七年级下册 写作 审题立意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6892b51ed9ad51f11df237.png)
写作课审题立意学案【学习内容】审题立意【写作目标】1.熟悉各种作文题型,学会准确审题。
2.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确定作文的立意。
3.掌握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一、【写作指导】1、什么是审题?就是了解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审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
2、审什么内容?(1)审写作重点——抓题眼(2)审写作对象——挖题蕴(3)审文章体裁——看标记二、如何审题?不同类型的作文当有不同的审题之法,我们要分类来分析。
1.命题作文(1)捕捉题眼,推敲限定词“题眼”是题目的灵魂。
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题目的核心与重点。
有些题目会设置一些限定条件,这些限定条件往往确定了题材的范围或者写作的注意点,千万不可忽视。
以《冬天的回忆》为例:“回忆”是“题眼”,写作时要侧重记叙回忆中的人或事对自己的触动。
“冬天”是限定词,文章的内容要是冬天发生的,并由“ 冬天”的内容引申开去。
(2)挖掘题目的内涵有些作文题目中的词语除了具有表面意义之外,还具有某种深刻含义,对于这类文题要仔细寻找其背后隐含的深刻意义。
例如《风景》,仅仅理解为“清风明月”“奇山异水”之类的自然风光固然可行,但若深入探究,将其理解为“美好的心灵、操守、社会风尚”等人文风景,则更有意义。
(3)半命题作文的补题需讲究补题时,所补内容要符合汉语语法习惯;要积极、健康、向上;要兼顾文章体裁;要兼顾新颖性。
如《______,我要对你说》这一作文题,如果写“爸爸”“妈妈”“朋友”之类,则显得普通;但如果写“孔子”,另辟蹊径,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作为倾诉的对象,就显得新颖别致。
题目醒目,立意新颖,作文才能出彩。
2.材料作文(话题作文)(1)要准确把握材料内涵。
读懂材料、把握中心是写作的重要前提。
(2)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倾向,并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三、写作立意1、什么是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 “意”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讲 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讲 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75b9e26bd97f192379e973.png)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立意,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
好的立意应该具备的条件:准确、鲜明集中、深刻、新颖。
二、复习预习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一半的内容,然后留出一半的内容由考生自己填写的作文命题形式。
从本质上说,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X围,而把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作者。
1、半命题作文的形式(1)前空式,如“__________给我带来快乐”“__________的日子”。
(2)中空式,如“都是__________惹的祸”“那一次,我__________了”。
(3)后空式,如“我终于战胜了__________”“这件事让我_________”。
(4)双空式,如“把_______带给_______”“_______变_________”.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审题立意的方法:1、抓住“题眼”确定中心题眼是作文题目中,能够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出重点的词语。
审题时抓住了题眼,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
题眼在哪里,怎样抓住题眼呢?①句子型。
例如:《我的家乡美》《这件事真有趣》《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少年》这三个题目,都是由一句话组成的。
它们的题眼,就是各个句子中回答“怎么样”“是什么”的关键词语,即“美”、“真有趣”、“乐于助人”。
抓住了这些词语,也就抓住了这些题目的题眼,抓住了这几篇作文的中心。
②词组型,题眼一般在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的词语上。
例如:《生动的一堂语文课》《闲不住的爷爷》《美丽的小山村》这三个题目,都是由词组构成的。
它们的题眼就是题目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即“生动”、“闲不住”、“美丽”。
在这三篇作文中,突出了这三个内容,就是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③作文题目如果是一个词,它的题眼一般在这个词的重点字上。
例如:《春游》《巨变》《晨读》《后悔》这些题目都是用词构成的。
它们的题眼分别在这些词的重点字上,即“游”、“变”、“读”、“悔”。
2023最新-初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的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初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的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c1bb0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b.png)
初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的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初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的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篇一中考作文复习之审题和立意审题和立意一:训练目的凡文皆有题,命题作文必须切合题意。
因此,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审题,谨慎立意。
这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第一件大事,容不得丝毫粗心大意。
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要看到标题对文章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
这两个方面考虑的周密、细致,就不至于出现思路阻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
这是审题的关键。
审题要点:1: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
2:要认真对待多重限制条件。
3:在把握标题重心的基础上,作细致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标题的含义。
此外,如果碰上给文字材料作文(含自拟文题的话题作文)之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的意图,不要想到一点就匆忙下笔。
再说立意。
立意,指的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的过程,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材料、构思、表达都必须为主题服务。
立意有时跟审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先审题而后立意。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立意也由它特殊讲究。
1:立意要深刻。
要对所写的事物作一点分析。
立意不是直觉的思维活动,不能单凭个人的意愿办事。
立意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
要挖掘出题目包含的深层含义,必须和社会、时代联系起来,揭示出文章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立意深刻,才能发人深思;发人深省,才能给人教育。
2:立意要新颖。
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无论写什么,都要有点创新。
表现的主题与众不同,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人云亦云的文章是没有品味的文章,没有品位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3:立意要真实。
要在审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感悟最深的主题来写才最有表现力。
照抄别人的思想、因循守旧都不能写出好文章。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全期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全期](https://img.taocdn.com/s3/m/fcb0c3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f.png)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全期第一章:作文的基本概念与要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定义与分类。
2. 作文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步骤1. 引入作文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作文的本质。
2. 分析不同类型的作文,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多样性。
3. 详细讲解作文的基本要求,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四、课后作业1. 复习作文的基本概念和要求。
2. 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作文。
第二章:审题与立意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立意,使作文有新意。
二、教学内容1. 审题的方法与技巧。
2. 立意的方法与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审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审题。
2. 介绍立意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创新。
四、课后作业1. 练习审题,找出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进行写作。
2. 练习立意,以“我的梦想”为主题,进行作文创作。
第三章: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素材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素材的积累方法和技巧。
3. 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素材,使作文更有说服力。
二、教学内容1. 素材的重要性。
2. 素材的积累方法和技巧。
3. 素材的运用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素材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素材在作文中的作用。
2. 介绍素材的积累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
3. 讲解素材的运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素材。
四、课后作业1. 积累关于“亲情”的素材,包括故事、名言等。
2. 以“我的父母”为主题,运用积累的素材,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第四章:写作技巧与手法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常见的写作技巧。
2.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写作技巧。
2. 不同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常见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技巧。
2. 介绍不同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2019初中作文指导: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 审题和立意 主课件配套教案.doc
![2019初中作文指导: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 审题和立意 主课件配套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d603d9ed3186bceb18e8bb07.png)
第一单元写作审题和立意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评和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训练要点,反思上次作文中的不足,并适当加以修改;总结近期作文中出现的审题立意问题,并加以指导和训练。
过程与方法:通过个性作文展示和比较分析,理解“故事新编”的写作原则;指导学生加强审题和立意的写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试题中分析思想意义的能力,努力使作文具有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全文点评前2篇,片断点评其他篇目,突出每篇作文的特点,适当兼及不足之处。
教学重点:1、总结近期作文中出现的审题立意问题,并加以指导和训练。
2、培养从试题中分析思想意义的能力,使作文具有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从试题中分析思想意义的能力。
教法学法:讲授法,示例法,实践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审题审题是作文过程的第一步。
如果没有审好题,即使再优美的语言,再生动的材料,也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面对形形色色的作文题目,我们该怎么审题呢?一、紧扣题眼法: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深入挖掘题目中的含义。
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告诉我们,重点要写家庭中发生的事的细、琐、杂特点。
二、添加要素法:通过增补一些附加的成分,让原来的作文题结构更完整,内容更具体,题意更鲜明。
如“笑声”这个题目,如果我们在题目前添加上地点或人物,使之成为“教室里的笑声”或“爸爸的笑声”等,写作范围就明朗化了;如果在题目后面添加事件,使之成为“笑声激励了我”或“笑声化解了矛盾”等,这样写作的重点就明确了。
三、引申题意法:对有些题目,我们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将题目意思引申。
如“路”“脚印”“春风”等题目都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路”更应该指“成长的历程”;“脚印”更应该指“人生的足迹”;“春风”更应该指“轻言细语的教诲”。
四、小题大做法:依据题目提供的范围进行联想或挖掘,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如“一份答卷”这样的小题,我们不能只想到考试时的答卷,还要想到生活中的“答卷”:对某次艰苦历程所完成的答卷,在严峻考验面前所做出的表现,在诱惑面前所提交的答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分作文是这样“炼”出来的——审题篇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1、什么是作文?作文是鼓励自己的话语。
在失落或受到挫败时,拿起笔,写下一些激励自己的话,使自己重新变得自信,燃起奋斗的意志,从失败走向成功。
作文是发泄愤怒的最好方式,一天下来,受了委屈,憋了一肚子的火,不知怎样才能消气。
这时,拿起笔,把你所有的愤怒都写下来,发泄在之上,是否决的心情已经好多了呢?作文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人关心着我们,爱护着我们。
我们也曾经被他们所感动。
感动的感觉也许一晃而过,但我们把这些事写下来,就能永远地记下这些事,永永远远地去感谢他们。
作文是心灵的释放。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许多话我们说不出口,但我们可以用写的呀!对父母的感谢不知该如何说出口,就写一封信给我们吧!对同学的抱歉,说出对不起,会脸红害羞,没关系,用写的吧,相信同学能够理解而且会很感动,因此你们的友情将更坚固!作文离我们并不遥远,不,应该说就在我们身边。
感叹吧!能有写作这么一个好方法,可以记下我们精彩的人生!2、作文的题型: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3、写作的基本程序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修改4、、中考作文审题技巧____六审四瞄看分明所谓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
审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
一、审题眼要善于锁定题目最核心的词语,即中心词。
找找下面题目的中心词。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温暖的时刻”“我眼中的色彩”1、“那一幕,我难以忘怀”,“难以忘怀”也就是印象深刻,为什么印象深刻呢,你得给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写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觉得可怜,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有爱心,就“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了,那就没写出这个题目应有的震撼度。
2、“温暖的时刻”,“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3、“我眼中的色彩”,“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
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汶川地震,表现我们这个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审对象少年不知愁滋味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最可敬的人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我的快乐之旅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洒进____的雨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那天,我捡到快乐的钥匙”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三、审范围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你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
最近两年,为了防范套作,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加强限制,这一趋势,我们不能不察。
“美丽的瞬间”,你写的内容就得是瞬间发生的,不能像“三年前……一年前……现在”这样娓娓道来。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你就只能写一个场景,不能“家里……街头”写上好几幕,我们写过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如此。
“雨后”“上中学后的第一天”“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请同学们特别注意题目里的时间词,如:“一天“冬天”;地点词,如“校园”“窗外”;数量词,如“那一刻”“一件事”“第二次”。
小练习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这道题目中的“我”可以怎么理解?(既“我”的范围) “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中的“我”又该怎么理解?刚才的题目是2008年江苏常州题“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非作者自己。
比如可以虚拟“我”为项羽,项羽对虞姬说“你在我心里”;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是“我”,非作者本人莫属了。
虚拟成别人,就跑到圈外了,会被红牌罚下。
四、审修饰词副词初看不起眼,其实极重要。
这两年出现较多的副词有“其实”“然”“真”“也”“最”。
如“门其实开着”“其实很快乐”“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
如“我依然__________”“依然”,包含一种无怨无悔,即使错了,即使亏了,也不改初衷。
如:“下雨天,真好” , “______ ,真有趣”, “有时,我也想______ ” , “______,最美的数字” ,“我最好的朋友”···“真”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思,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情;“也”表明曾经没有想过,经历过,现在却想怎么样······“最”包含一种对比,比较后确定这才是“最”那不是“最”。
所以,要用“那些”来突出“这一个”。
五、审句式题目如果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永远的歌声”,这项审查可略过。
题目里如果出现关联词语,或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就需要辨析其中的内部联系了。
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呢?“生活因思考而精彩”“失去后才知道可贵”又如:“我参与,我快乐”因为“参与”所以“快乐”,我们可以理解为“参与”是“快乐”的原因,“快乐”是“参与”后必然的情绪反映。
你行文时,就需要注意两方面的联系,既描述“参与”的过程和细节,也抒发“快乐”的情绪和感悟,两者缺一不可,只写一点,都不完整。
六、审题意近两年,比喻入题、象征入题的现象很普遍。
这样的题目要审清题目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如“水总有澄清的一天”,“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收藏阳光”,“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让——像门前小河般流过”,“心中有盏红绿灯”我们要善于由虚到实,把题目里的比喻词跟自己成长的具体感悟链接起来。
一、瞄体裁中考作文命题已经好多年“文体不限”了,“文体不限”其实也不是什么文体都可以写,有时题目本身的规定性就把某些文体排除在外了。
如:“十六岁的我”,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最方便写洋溢青春激情的抒情文,叙事文,而议论文、说明文就不好写。
二、瞄情感最近两年,中考命题老师都变成“情种”了,以往那种“马克思主义老太太”的淡漠不多见了。
你看这些题“你还会吗” ,“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让我握住你的手”你得体会这里面的一往情深再看这些题目,“向前,向前,向前!”,“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战胜自己,坚强起来”你得领悟其中蕴含的积极、进取、不屈的精神力量。
而所有的体会、领悟,最后又得落实在你饱蘸情感的笔触里。
三、瞄人称中考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
再如:“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你误会了我”,这样的命题对叙述的口吻就有特别要求,强调倾诉性。
若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这帮人”“那一刻,我们······”,这类作文你就不能太个人英雄主义,要突出“们”,突出群体。
四、瞄字数字数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你少了50字,会被扣2分,少100字,基本上就会被划拨到最糟糕的作文里了。
一般是“不少于600字”或者“600字左右”。
从写的角度,应该比题目规定的字数下限略多写几十字,这样不仅内容更显得丰富,也可见你行文的优裕。
审题练习:1、审题(选择正确答案并打“√”)题目:《我经历的一件有意义的事》(1)该写成一篇 A、记叙文() B、应用文() C、说明文() D、议论文()(2)题目的关键词是 A、我() B、一件() C、有意义() D、事()(3)文章应以()为主 A、叙事() B、写人()C、写景() D、说理()(4)这篇文章该用()人称来写 A、第一() B、第二() C、第三()(5)题目限制数量的词是 A、经历() B、一件()2、一般题目都有关键词,它是写作的重点。
选出下列题目中的关键词打“√”(1)说说我的“傻”二舅 A、“傻”() B、二舅() C、我()(2)不知疲倦的爸爸 A、爸爸() B、不知疲倦()(3)一个既幽默又有正义感的人 A、幽默()B、有正义感()C、人()D、既幽默又有正义感()(4)脾气暴躁的妈妈A、脾气() B、暴躁() C、脾气暴躁()(5)夸夸我的妈妈 A、夸夸() B、我() C、妈妈()(6)第二课堂趣味性多 A、第二课堂() B、趣味() C、多()(7)解放军舍身救落水少年 A、解放军() B、舍身() C、救() D、落水少年(2、审题。
划出“题眼”,并指出哪个题目点明了中心思想。
(1)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2)他家富起来了(3)红领巾鼓舞着我(4)童年生活回忆点明中心的有3、根据审题填空(1)《放学回家的路上》是篇的文章,题目上的时间限制是,地点限制是。
(2)《我尊敬的一位长辈》是篇的文章,题目上的对象限制是,内容限制是,数量限制是。
(3)《他为我做了件好事》是篇的文章。
题目上的对象限制是,数量限制是,内容限制是。
4、判断下面的审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摔倒以后》重点应写“我”怎么摔倒的。
()(2)《咱班的新事多》应写发生在自己班里的新事,而且要写几件事。
()(3)《放学以后》和《放学回家的路上》的要求是相同的,都是写放学后发生的事。
()(4)《我的爷爷》和《我爱爷爷》两个题目的要求一致,都是写爷爷。
()(5)《爸爸笑了》一文的重点应该写爸爸是怎样笑的。
()(6)《秋天的傍晚》是要求写秋天傍晚时的美丽景色,不能写傍晚时发生的事情。
()(7)《变》这个题目只能写同学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取得进步的事。
()(8)《衣料服弄脏了》和《衣服弄脏以后》这这两篇课文重点相同,都是写衣服是怎么弄脏的.( ) (9)《欢乐的“六·一”节》要求写“六·一”节这天的事,必须突出“欢乐”,表明在节日里过得十分欢快、喜悦。
()5、比较下列各组题的的异同我的同桌(1)我与同桌我和同桌之间的事我的同桌二、三事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一件新事(2)一件喜事一件趣事一件小事相同之处:不同之处:6、设想一下,《她值得我学习》这个题目可以表达哪些中心?照样子填写三个中心在下面的横线上。
例:他刻苦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