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会保障制度变迁
香港回归日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体系
香港回归日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体系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并成为特别行政区,这是香港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回归日对于香港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香港回归日后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变化与发展。
一、社会福利体系的变化香港回归日后,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社会福利改革,致力于提高香港市民的生活品质和福利待遇。
以下将从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和养老保障三个方面讨论社会福利体系的变化。
1. 医疗保障回归后,香港的医疗保障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政府增加了在香港的医疗资源投入,提高了医疗设施的级别和水平。
香港市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药品和医疗费用的补助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针对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和残疾人,政府也加大了医疗保障力度,提供了更多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2. 教育保障回归日后,香港的教育保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政府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
香港的学校设施得到了升级和改善,教育质量得到了提高。
此外,政府实行了普及高中教育的政策,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机会和教育资源,让更多的青年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3. 养老保障回归日后,香港的养老保障体系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政府建立了全面的养老保障制度,为退休的香港市民提供了稳定的养老金。
此外,政府鼓励市民参与商业养老保险,并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也得到了建立和完善,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好的社会支持和关爱。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回归日对香港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改变。
香港政府加大了社会保障的力度,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策来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1. 社会保险制度回归日后,香港政府加大了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力度。
建立了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这些制度为香港的劳动者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和福利待遇,确保他们在面临风险和困难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
2. 最低工资回归后,香港政府制定了最低工资政策,确保所有劳动者的工资不低于一定的标准。
香港回归日了解特别行政区的社会保障与健康医疗
香港回归日了解特别行政区的社会保障与健康医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这一历史性的事件对香港的社会保障与健康医疗体系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和变化。
本文将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保障和健康医疗政策,并探讨其对香港居民的影响。
一、社会保障体系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旨在保障居民的基本权益。
这个体系包括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政策。
1. 养老保险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参加养老保险是义务而不是义务。
工作的居民需每月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养老金,退休后可以享受养老金的待遇。
这一政策为香港居民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
2.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得到了广泛实施。
符合条件的居民在失业时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助,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3. 医疗保险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医疗保险系统被认为是全球最好的之一。
居民可以通过缴纳医疗保险费用,享受到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香港的医疗保险覆盖面广,医疗技术和设备先进,医疗水平高。
居民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4. 住房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还实施了一系列的住房政策,致力于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政府通过提供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和居民房屋贷款等方式,帮助居民解决住房问题。
二、健康医疗体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健康医疗体系以其公平、高效和高质量而闻名。
香港的医疗服务包括了公立医院、私立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中心等。
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服务。
1. 公立医院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一系列的公立医院,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的医疗服务。
这些医院设备齐全,医疗技术先进,医生和护士水平高。
居民可以在这里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2. 私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相比,私立医疗机构在设备和服务上更加豪华和便利。
居民可以选择在私立医疗机构享受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但相应地,费用也会更高。
3. 社区医疗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还设有一系列的社区医疗中心,旨在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香港回归日香港特区的社会福利政策与老龄化挑战
香港回归日香港特区的社会福利政策与老龄化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特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这使得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香港回归日以来,香港特区实施的社会福利政策,并探索这些政策在应对老龄化挑战方面的成效。
一、养老金制度在香港回归日之前,特区政府已经开始逐步实施养老金制度,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
回归后,香港特区不断完善养老金制度,提高了老年人的福利待遇。
政府通过增加养老金的发放金额和降低领取年龄,鼓励更多的老年人申领养老金,从而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
二、医疗保健政策香港特区的医疗保健政策十分完善,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医疗服务。
回归后,特区政府进一步提高了医疗保健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免费或者低价的医疗服务,这大大减轻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此外,特区政府还大力推动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使老年人能够更便捷地接受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三、长期护理服务随着香港特区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长期护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特区政府积极推动长期护理服务的发展。
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长期护理机构和服务,为需要长期照顾的老年人提供支持。
这些机构提供各种形式的护理服务,包括居家护理、社区护理以及机构护理等,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四、老年人就业政策老年人就业是香港特区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为了充分发挥老年人的劳动力潜能,特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老年人就业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鼓励企业为老年人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提供特殊的培训机会等。
通过促进老年人就业,特区政府帮助他们保持社会参与感,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香港特区在回归日后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类社会福利政策,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保障和支持。
然而,面对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和医疗护理需求,香港特区仍需不断完善和调整社会福利政策,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同时,特区政府还应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回归日纪实解读香港回归后的社会保障与福利
回归日纪实解读香港回归后的社会保障与福利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结束了一国两制的历史。
这一重要时刻不仅标志着香港的历史性转折,也带来了社会保障与福利的重大变革。
本文将对香港回归后的社会保障与福利进行解读,探讨其影响和挑战。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自回归以来,香港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可持续的福利。
首先,香港政府通过立法保障了市民的基本权益,包括工资、劳动条件、健康和安全保护等。
其次,香港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涵盖了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等领域。
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口增加的问题,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医疗保障的改革与优化香港回归后,医疗保障也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优化。
首先,香港政府增加了对医疗资源的投入,扩大了医疗保障范围,提高了市民享受医疗服务的权益。
其次,香港加强了公立医院的建设,提升了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此外,香港还推行了医保支付改革,实现了医疗费用的合理分担,减轻了市民的经济负担。
三、失业保障制度的完善回归日后,香港致力于改善失业保障制度,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香港政府通过加强就业服务、提供培训和再就业机会等措施,积极促进就业和创业,减少失业人数。
此外,香港还完善了失业救济金制度,提高了救济标准和发放速度,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社会救助制度的加强为了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香港回归后加强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
香港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确保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香港还加大了对残疾人、孤儿、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扶助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五、社会保障与福利的挑战与应对香港回归后的社会保障与福利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和医疗保障压力加大。
其次,社会保障资源分配不均衡,存在一些弱势群体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问题。
此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相连,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就业机会的不足也给社会保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中国香港的社会救助制度发展及与内地的比较
78中国香港的社会救助制度发展及与内地的比较刘诺佳 周 婷(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摘 要】我国香港地区的社会救助制度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且在香港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对中国香港的社会救助制度的介绍,与内地进行救助理念、救助内容、救助管理、救助主体方面的对比。
香港地区的社会救助制度可以在社会救助目的、服务及水平、标准给付、重视非政府机构合作方面为内地社会救助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香港;社会救助;比较一、引言中国香港是东亚福利体制代表之一,其社会保障带有强烈的自由主义,又受到传统儒家的影响。
经过长期建设,中国香港的社会保障基本架构已经建立,形成了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中国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内容有:以综援计划为主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津贴及服务,强制性公积金制度等。
社会救助在中国香港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社会救助是让受助者获得最基本的保障,从而能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整体上看,香港的社会救助已经实现其为社会成员提供的兜底的安全网的目标,保证了居民的基本生活。
其内容包括: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自力更生支援计划、公共福利金计划、交通意外伤亡援助计划、暴力及执法伤亡赔偿计划等。
根据香港社会福利署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3月31日,综援个案数目及受助人数则分别为236522宗及346709人,在2016至2017年度,根据综援计划发放的款项达223.08亿元;公共福利金计划发放的款项达221.23亿元;根据暴力及执法伤亡赔偿计划发放的赔偿金达599万元;根据交通意外伤亡援助计划发放的援助金达2.5456亿元。
二、香港社会救助体系在回归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香港政府开始介入社会保障事务。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维护香港社会稳定,香港社会保障快速发展。
在社会救助方面,1971年推行“公共援助计划”,1973年实行伤残老弱津贴,1978年实施老年经济状况调查补贴与残疾补贴制度。
回归日特刊解读香港回归后的社会保障与福利
回归日特刊解读香港回归后的社会保障与福利香港回归中国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这段时间内,香港在社会保障与福利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对香港回归后的社会保障与福利进行解读,探讨其对香港社会的影响。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回归后,香港制定了健全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保障。
根据该制度,居民可以在需要医疗服务时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减轻了医疗负担。
此外,香港还建立了完善的公立医疗机构网络,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全力保障居民的健康。
二、养老金制度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香港建立了健全的养老金制度。
根据该制度,居民在退休后可以享受到稳定的养老金收入,确保老年人的经济生活无忧。
此外,香港还推行了多项优惠政策,为老年人提供各类福利和服务,关心和照顾他们的生活需求。
三、失业保险制度为了帮助失业者渡过难关,香港建立了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
根据该制度,失业者可以获得失业金的资助,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生活。
同时,政府还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四、住房保障制度由于香港的土地资源有限,住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回归后,香港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住房保障政策,积极推进公共住房建设。
政府通过公屋租金补贴和购屋优惠等措施,帮助居民解决住房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居住条件。
五、教育保障制度回归后,香港注重发展教育事业,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扩大了教育经费的规模。
此外,香港还推行了贫困家庭教育援助计划,为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教育资助,确保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总结起来,香港回归后在社会保障与福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养老、失业、住房和教育保障制度,香港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社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回归日特刊的解读,为我们更好地了解香港回归后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香港的发展贡献力量。
香港回归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福利与医疗保障
香港回归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福利与医疗保障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服务。
本文将就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进行分析。
一、社会福利自回归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致力于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保障市民的基本权益。
香港政府通过多项措施,改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提高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加强社会救助等。
首先,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确保每个市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政府设立了医疗补助计划,帮助低收入家庭和长者获得医疗服务。
此外,香港政府还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
其次,香港特别行政区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
政府设立了社会救助计划,为困难家庭、残疾人士、老人等提供经济援助和服务支持。
香港政府还加强了对儿童福利、家庭服务、庇护中心等方面的支持,为弱势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最后,香港特别行政区重视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
政府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研究,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期望,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香港政府还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社会福利公益事业,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二、医疗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医疗保障体系健全,保障了市民的医疗需求。
香港政府致力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市民的健康权益,实行了多项政策和措施。
首先,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立了全面的医疗保险体系,确保市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政府支持和监管私人医院和公立医院,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此外,香港政府还加强了对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升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
其次,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了医疗补助计划,帮助低收入家庭和长者获得医疗服务。
政府提供了医疗费用补贴和医疗援助,减轻市民的经济负担,确保他们及时得到医疗救治。
此外,香港政府还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香港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香港简介
香港素以优良治安、自由经济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 “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著名景点有维多利亚港、海洋公园、迪士 尼乐园等。
人口概况
表1 2004年至2015年香港人口数量
数据来源:香港统计局,
人口概况
抚养比:每10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的非劳动年龄人口 性别比:每10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 数据来源:香港统计局,
需要。 • B. 补助金:
• 长期个案补助金 :有年老、残疾或经医生证明为健康欠佳成员的受助家庭,如连续领 取援助金达12个月或以上,可按家庭中这类合格成员的人数,获发每年一次的长期个 案补助金,作为更换家居用品和耐用品之用。
• 单亲补助金 :单亲家庭每月可获发单亲补助金,以顾及单亲人士独力照顾家庭所遭遇 的特别困难。
在遭受失业、疾病伤残时却求助无门。 2、港英当局以以大部分华人无意久居香港为由,拒
绝为本地居民提供任何社会服务。 因此:
这一时期社会保障主要是民间自救与互助形式。 两类民间组织承担了社会保障主要责任: 一是华人社团,其二是宗教团体。
2.建立期(1950-1988年)
背景: 1,19世纪50年代以后香港发展成为工业社 会,救济任务空前严重。 2,50、60年代自然灾害(火灾、水灾)频 发,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份不少于一年; 3.在香港总共居住
满一年(即由取得 香港居民身份至 申请日前)。居港 一年的日数无须 连续或紧接在申 请日前。在申请 日前如离港不超 过56天(不论连续 或间断)亦视为符 合居港一年的规 定。
➢居港规定
1.入息审查 (申请人及其家
香港社会保障制度变迁
香港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社会保障,意指社会成员因年老、体弱、疾病、伤残或失业等原因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时,可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的保障。
一般而言,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互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国家和社会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物质帮助,以此达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死有所恤的目的。
百余年来,香港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层次由低而高,并且明显地划分为1950年代以前、五、六十代和70年代以后三个发展阶段,本文拟对各个阶段香港社会保障的状况做一个概括性的分析和总结。
(一)在传统社会中,普通平民百姓的生、老、病、死等生活问题都是依靠家庭或宗族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而得到解决的,因而家庭或宗族便为个人生活提供了某种程度的保障。
而香港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香港开埠后,陆续吸引了大批华人前来谋生,由于前景不甚明朗,许多人将父母妻儿留在家乡,只身赴港,因此,来港的内地居民,多数为单身男性,只有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才携眷在香港居住。
根据1882年的统计,当时华人男性人数为68,000人,女性为19,000人,而家庭仅有9,724户,数量非常之少。
[i] 20世纪以后,这种情况有了某种程度的改变,但相对于内地的大家庭而言,仍然显得人单势孤。
这些海外漂流的华人失去了家庭的屏障,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纽带,当他们遭遇到失业、疾病、伤残等天灾人祸时,便会陷入求助无门的悲惨境地。
因此,香港自开埠伊始,便是一个社会保障需求十分强烈的社会,当地华人在陷入困境时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伸出援手。
然而,在1950年代以前,港英当局以人口流动性太大,大部分华人无意久居香港为借口,拒绝为本地居民提供任何社会服务。
在这一时期,社会保障主要以民间自救与互济的形式出现,具体而言,有两类民间组织承担了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其一是华人社团,其二是宗教团体。
在形形色色的华人社会组织中,面向全体民众的慈善团体首推东华三院和保良局。
香港回归祖国实现香港居民的社会福利保障
香港回归祖国实现香港居民的社会福利保障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这次历史性的回归使得香港居民享受到了更全面和可持续的社会福利保障。
本文将从医疗保健、教育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分别探讨香港回归祖国后居民社会福利保障的实现情况。
医疗保健香港回归以后,全国一体化的医疗保健体系使香港居民享受到了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
无论是在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疗机构,香港居民都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回归后,中央政府加大了对香港医疗行业的投入,提高了卫生设施的建设和医疗设备的更新,为香港居民提供了更先进、更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教育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香港的教育事业,投入大量资源来改善教育环境和提升教育质量。
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高等教育方面,中央政府鼓励香港与内地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香港居民提供更多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学习机会。
这些举措使得香港居民在教育上享受到了更加平等、多元和高质量的保障。
社会保障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保障了香港居民的社会福利权益。
在就业保障方面,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积极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为香港居民提供稳定的就业环境。
在社会保险方面,中央政府积极推动香港居民参加国家的社会保险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使香港居民享受到与内地居民相当的社会保障待遇。
此外,中央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扶贫和住房保障政策,帮助香港居民改善生活条件。
香港回归祖国以后,中央政府致力于实现香港居民的社会福利保障,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优质和可持续的社会福利服务。
香港的医疗保健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教育水平得到了提升,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健全,香港居民的福利待遇也得到了提高。
香港回归祖国之后,香港居民能够分享到中国快速发展的成果,享受到更好的社会福利保障,实现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香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和启示
香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和启示——添加日期:2008-11-24 | 作者:张国超| 录入者:| 出处:社会学网| 点击次数:1597内容摘要:社会保障是香港广义社会福利体系的内容之一,为救助型的制度社会设计。
香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源于香港的社会背景和宏观环境以及价值理念。
探索香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和发展逻辑,可以为完善中国内地社会保障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保障;模式;理念;借鉴;香港一上世纪60年代以前,香港在政治上实行殖民地封闭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实行低税率,不干预的自由主义制度,政府对社会福利领域介入很少,负有限责任。
20世纪60年代初,香港经济发展开始进入转型期,制造业兴起并逐步走向成熟,人口数量伴随着大规模的移民而剧增,香港逐渐成为一个人口密集、工厂林立的大都会。
社会结构发生变革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社会服务的需求增加,要求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6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开始逐步建立起向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提供援助的杜会福利计划,是补缺型的社会安全制度。
1965年香港政府发布了第一个社会福利政策白皮书,标志着香港社会保障事业的真正起步,从此进入发展阶段。
较之于东亚其它国家和地区,香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较为特殊,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在香港发展非常有限,而社会救助制度则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鉴于香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变,使得原有的家庭保障濒于崩溃,传统的由家庭照顾老人、儿童、失业者的功能开始削弱的趋势的出现,为缓和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在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下,香港政府从70年代初开始逐步建立起独特的社会福利体系,社会保障则作为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内容而嵌入其中。
概括地说,社会福利是指国家或地区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制度。
通常意义上的社会福利主要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一般具有四个特点:社会福利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每一项社会福利计划的出台总是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目的,总是以缓和某些突出的社会矛盾为终极目标;社会福利具有普遍性,社会福利是为所有公民提供的;利益投向呈一维性,即不要求被服务对象缴纳费用,只要公民属于立法和政策划定的范围之内,就能按规定得到应该享受的津贴服务;社会福利较其它社会保障制度而言是较高层次的具有发展性的安全制度,它是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既定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力提高被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并为其社会成员的发展提供支持。
香港回归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事务与民生保障
香港回归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事务与民生保障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香港社会事务与民生保障迎来了新的篇章。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就香港回归后社会事务与民生保障的发展进行探讨。
一、教育事务自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务,并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程度。
特区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和政策措施,加大了教育经费投入,并推动了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幼儿教育方面,政府推行了免费幼儿教育计划,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机会。
中小学教育方面,政府大力提升教师素质,完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香港特区政府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选择。
二、就业和劳工权益保障香港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维护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劳工权益的保护。
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劳动法律法规,确保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特区政府积极推动创业环境的改善,鼓励创新创业,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政府加强了劳工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支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竞争力。
此外,特区政府注重保障劳工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并加强对劳资纠纷的调解和仲裁。
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了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福利,香港特区政府着力建设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特区政府通过不断增加社会福利开支,提高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
在医疗保障方面,香港特区政府全面推行了公共医疗保险制度,保障了市民的医疗需求。
政府还积极提高医疗资源和服务水平,改善了公共医疗设施的条件。
特区政府还重视老年人的养老和护理问题,积极推进长者福利政策。
政府加大了对养老院和护理院的投资,提供更多的床位和优质的养老服务。
四、社区建设和文化事务香港特区政府非常重视社区建设和文化事务,积极鼓励市民参与社区和文化活动,提高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力。
香港回归后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体系
香港回归后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体系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标志着香港成为特别行政区。
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对香港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香港回归后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发展和变化,以及香港政府在这一领域所做的努力。
一、社会福利1. 教育福利香港回归后,教育福利得到了大幅改善。
政府投入更多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学校设施建设,并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继续深造。
此外,教育普及率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使更多的香港市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 医疗福利香港回归后,医疗福利得到了显著改善。
政府不断加大医疗资源投入,提高医疗设施和技术水平,并推出了全民医保计划,使每个香港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此外,政府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和预防保健服务,提高了人们对健康的意识和素养。
3. 住房福利香港回归后,住房福利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住房问题,包括增加公共住房建设、开展保障性住房项目,并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补贴和贷款补贴。
这些举措使更多的香港市民能够享受到安全、舒适的住房条件。
二、社会保障体系1. 养老保障香港回归后,养老保障体系得到了全面建立和完善。
政府设立了养老金制度,为年满65岁的香港居民提供基本养老金,同时鼓励市民自愿参加企业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养老储蓄计划,以增加退休金的收入。
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香港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2. 医疗保障香港回归后,医疗保障体系得到了加强和拓展。
政府推出了全民医保计划,为每个香港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包括住院费用报销、基本医疗费用报销等。
此外,政府还鼓励市民自愿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以提高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3. 失业保障香港回归后,失业保障体系得到了加强和完善。
政府设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失业救济金,并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咨询等服务,帮助失业人员尽快重新就业。
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失业问题带来的经济困难。
从香港回归到今天回顾香港的发展历程
从香港回归到今天回顾香港的发展历程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从1997年7月1日开始,香港恢复了中国的主权,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自回归以来,香港发生了很多变化和发展,经济、政治和社会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将回顾香港自回归以来的发展历程。
一、回归后的政治变化香港回归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政治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行政、立法、司法、财政等方面享有广泛的自治权,香港居民也享有法治、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和保障。
在香港回归后的20多年时间里,香港政治发生了很多变化。
由于香港和内地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香港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政治分歧和对立。
例如,2019年“修例风波”就引起了香港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揭示出香港社会一些矛盾和问题。
二、经济变化回归后,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了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香港的经济主要以服务业为主,香港的金融、航运、贸易、旅游等领域发展迅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同时,香港也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经济的发展,香港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香港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保健、教育、住房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香港的居民也拥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创业的机会。
香港的人口整体素质也明显提高,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三、文化变化香港的文化多元化,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并存,回归后,香港政府也非常注重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香港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艺创作得到了发展和推广,香港的电影、音乐、文学、艺术等领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人才。
同时,香港也吸引了众多国际文化活动和展览进入香港,成为了东亚乃至全球的文化中心之一。
四、社会变化在回归后的20多年间,香港社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香港的社会结构经历了逐渐变化的过程,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香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时代背景
由于过去香港在政治上实行殖民地封闭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实行低税率,不干预的自由港制度,政府对社会福利的承担很有限.较之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香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较为特殊,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在香港发展非常有限,而社会救助制度则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鉴于香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变,使得原有的家庭保障濒于崩溃,传统的由家庭照顾老人,儿童残弱,失业者的功能开始削弱的趋势的出现,香港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在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下,香港政府从70年代初开始建立社会救助制度——公共援助制度.1971年公布了两种救助标准,1973年政府公布了"香港福利未来发展计划",以后香港政府又发布了多次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白皮书,从法律上奠定了社会救助的基础.它提出了香港政府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香港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至80年代,港督麦理浩致力发展公屋计划和医疗计划,香港的社会福利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与"福利社会"相比,香港的社会福利仍是有限的.除教育,医疗,房屋三类属于社会服务的项目以外,政府目前所承担的社会福利项目只包括:公共援助,家庭及儿童福利,老人服务,康复,过犯辅导,社区发展及青少年七项.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综合社会保障援助金计划,公共福利金计划,交通意外伤亡援助计划,暴力或执法伤亡赔偿计划和紧急救援服务,后三项也可同称为"意外事故赔偿计划",另有专门机构负责,各地区的社会保障办事处只管理前两项计划.其中,公共援助制度从1993年改为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分为三大类:一是"基本标准援助",以应付日常生活必需的费用;二是"长期个案补助金",发放给长期领取"标准援助"的认识,以补助其购置大型耐用消费品;三是特别津贴以支付个人或家庭的特别需要.香港的社会救助是涵盖全体公民的,是普及式的,是要经过收入审查的,达不到基本援助金额标准的公民, 均可获得综合援助金,还有大量人口无须收入审查的公共福利金.香港政府对于社会保障的理解为,由政府对有必要的人士提供的现金援助或津贴,它是与社会服务并列为社会福利的概念的.其基本原则是由香港地区政府为社会上遭受不幸的成员提供适当的经济和物质援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后,其社会政策的主导思想仍是力求减少政府责任,加大个人的自我保障.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1月12日下午在立法会发表题为《合力发展经济共建和谐社会》的2005年施政报告时强调,政府的施政理念是,首先致力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其次是通过教育和培训,让每个市民都有机会发挥所长,提升自己,摆脱贫困.同时,政府在公共房屋,医疗,教育和福利(包括综援计划)等方面投放资源,编织可靠的社会安全网,给有困难的市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香港的社会保障有着较高的社会化程序.香港在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前,主要是教会团体在做一些福利性的社会救助工作.这就为香港社会保障制度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归前香港从事社会保障服务的社会团体已经发展到200多家,其中包括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和社会福利署资助机构在内的各种老人服务机构就有170个.遍布港岛,九龙和新界的各个地区,它们开展各种形式的设施服务,成为香港政府开展社会保障服务的得力助手.香港的社会服务,社区服务,主要依靠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去操作,工作人员大多数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且富有开拓精神,这点与中国目前的社区服务多为居委会的老大爷,大娘操作有着明显的区别.在香港受到社会团体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涉及老年入,青年人,少儿等社会上需要帮助的成员,其中近70%是老人.对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的服务,一方面是通过各种服务及举办有益的活动,来鼓励他们重新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则通过照顾服务使年迈,体弱,行动不便或缺乏照料的老人得以安度晚年,而这些照顾服务主要包括家务助理,日间护理服务和社区支援服务等.通过多元化的,综合性的服务,使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对象享受到政府的社会福利救济.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日臻完善,其具有的以下几个优点是值得中国内地学习和借鉴的:第一,体现了物质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它除了给贫困群众以现金援助外,还针对老人,伤残人,青年人,儿童,妇女,有犯罪倾向的人士和新移民等群体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第二,尊重受援助者的人权,尊严与隐私.香港政府将受援助人称为"顾客",社会保障办事处工作人员则为服务员,需要达到"顾客"满意才算做好工作.另外,把救助金直接汇到被救助人的银行帐户上,也是尊重被援助人的隐私权.第三,社会保障工作的高质量和快捷性.社会福利署在全港19个地区设立了33个办事处受理救助申请,并公布了整套的工作程序和制作宣传册,录影,录音带,还设置了热线电话讲解社会保障的申请资格和手续,让前来办理社会保障事务的人更了解其工作程序,体现了其高质量和快捷性.。
香港回归日香港特区的社会福利改善与发展
香港回归日香港特区的社会福利改善与发展香港回归日是指1997年7月1日,香港从英国回归中国的日子。
自此之后,香港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社会福利事务的管理和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香港特区一直致力于改善和发展社会福利,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
本文将探讨香港回归日后香港特区在社会福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分析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一、香港特区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1. 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香港特区在回归后建立了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
特区政府通过设立社会保险基金,确保市民能够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提高生活保障水平。
2. 健康和医疗改革回归后,特区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投入,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特区政府还推出了各种医疗福利计划,为贫困和弱势群体提供经济支援和医疗援助。
二、教育和就业政策的改善1. 提高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性香港特区注重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以提高教育公平性。
特区政府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机会,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2. 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特区政府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和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市民提高就业技能和竞争力。
特区政府还鼓励创业和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社会福利改善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尽管香港特区在社会福利改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 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香港特区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增加,养老和医疗保障压力将愈发凸显。
特区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全面和可持续的长期护理政策,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需求。
2. 解决住房和贫困问题香港特区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特区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确保市民能够安居乐业。
3. 加强社会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特区政府需要加强社会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的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更好地满足市民多样化的社会福利需求。
香港回归日的社会保障与养老金制度
香港回归日的社会保障与养老金制度香港回归日是指1997年7月1日,英国将香港交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历史时刻。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重视发展香港的社会保障与养老金制度,以保障香港市民的权益和福祉。
本文将就香港回归后的社会保障与养老金制度进行探讨。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回归后,香港政府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其中,医疗保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政府通过设置医疗保健计划,为香港市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这一计划涵盖了绝大多数香港市民,并提供了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基本的疾病治疗、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等。
此外,政府还致力于提供更多的长期护理服务,确保年长者和有专业护理需求的人群得到适当的照料。
二、养老金制度的完善回归后,香港的养老金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市民能够在退休后获得足够的养老金。
首先,建立了强制性公积金制度,即「强制性公积金计划」。
该计划要求雇主和雇员根据一定比例向公积金账户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个人养老金储备。
其次,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抚恤金和退休金的发放力度,确保残疾人、贫困家庭和退休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养老金支持。
三、过渡期的适应性安排回归后的过渡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与养老金制度的重要阶段。
为了确保市民在过渡期间能够适应新的制度,香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适应性安排。
首先,过渡期内保留了英国时期的一些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市民权益的连续性。
其次,政府加强了宣传和教育力度,向市民普及新制度的相关信息和政策,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了解。
四、制度的优化与改进香港回归以来,政府一直致力于改进和优化社会保障与养老金制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和市民需求。
政府通过与社会各方的广泛沟通和协商,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
另外,政府还加强了与内地的合作交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为香港的社会保障与养老金制度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
总结:香港回归日的社会保障与养老金制度是回归后的重要政策之一。
香港退休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功能变迁
香港退休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功能变迁作者:赵环严骏夫梁昆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1期[摘要]本文探讨了香港退休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安排,以全民退休保障的制度建构为线索,梳理香港老年社会政策的演进过程,揭示香港退休保障系统内在的制度理念与困境。
文章指出,从强积金计划诞生到全民退休保障计划的再次勃兴,彰显的变革逻辑是在转化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等“存量”的基础上,建立全民老年金的“增量”,这不仅是香港老年社会福利体系从单一的个人责任本位向社会共同责任本位转变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可能是残辅式福利体制走向瓦解的临界点。
面对政策纷争,现时比较合理的做法,是让公众体悟政策制定的复杂性与现实考量,在理性的氛围中弥合裂痕,迈出坚实步伐。
[关键词]香港老年社会政策强积金全民退休保障[作者简介]赵环(1976-),男,上海金山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副系主任,香港大学社会福利哲学博士,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研究员;严骏夫(1990-),湖北襄阳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学博士研究生;梁昆(1984-),男,河南淮阳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香港大学社会福利哲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6)01-0117-082014年8月,香港社福界著名学者周永新教授向特区政府提交了名为《香港退休保障的未来发展》的研究报告,激起了香港社会的大讨论。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早前接受了政府扶贫委员会的委托,旨在研究和评估不同退休保障方案后提出政策建议。
在这份研究报告及最终提交港府的行政报告中,课题组建议推出金额统一的“全民老年金”:在不设经济收入审查的前提下,向65岁及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按月发放 3000元港币,并开征“薪俸老年税”,雇主和雇员按雇员薪金数额分四个等级缴纳税款。
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
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
王昌硕
【期刊名称】《中国改革》
【年(卷),期】1997(000)005
【摘要】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王昌硕香港在1965年发表第一部社会福利白皮书《香港社会福利工作之目标与政策》之前,没有社会保障制度。
即使在第一部社会福利白皮书中,对社会保障仍持保守态度,将贫穷、体弱、灾祸等问题视为个人问题,主要靠家庭解决。
1966年,香港政府邀...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王昌硕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2
【相关文献】
1.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2000年12月1日香港实施强制性公积金制度 [J], 廖鸿
2.把更大的自主权留给个人--香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启示录 [J], 梁彦颖
3.论中国传统福利观对社会保障实践的影响——以中国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例[J], 王如冰
4.香港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J], 辛荣环
5.香港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启示 [J], 李礼;李毅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社会保障,意指社会成员因年老、体弱、疾病、伤残或失业等原因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时,可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的保障。
一般而言,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互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国家和社会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物质帮助,以此达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死有所恤的目的。
百余年来,香港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层次由低而高,并且明显地划分为1950年代以前、五、六十代和70年代以后三个发展阶段,本文拟对各个阶段香港社会保障的状况做一个概括性的分析和总结。
(一)在传统社会中,普通平民百姓的生、老、病、死等生活问题都是依靠家庭或宗族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而得到解决的,因而家庭或宗族便为个人生活提供了某种程度的保障。
而香港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香港开埠后,陆续吸引了大批华人前来谋生,由于前景不甚明朗,许多人将父母妻儿留在家乡,只身赴港,因此,来港的内地居民,多数为单身男性,只有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才携眷在香港居住。
根据1882年的统计,当时华人男性人数为68,000人,女性为19,000人,而家庭仅有9,724户,数量非常之少。
[i] 20世纪以后,这种情况有了某种程度的改变,但相对于内地的大家庭而言,仍然显得人单势孤。
这些海外漂流的华人失去了家庭的屏障,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纽带,当他们遭遇到失业、疾病、伤残等天灾人祸时,便会陷入求助无门的悲惨境地。
因此,香港自开埠伊始,便是一个社会保障需求十分强烈的社会,当地华人在陷入困境时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伸出援手。
然而,在1950年代以前,港英当局以人口流动性太大,大部分华人无意久居香港为借口,拒绝为本地居民提供任何社会服务。
在这一时期,社会保障主要以民间自救与互济的形式出现,具体而言,有两类民间组织承担了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其一是华人社团,其二是宗教团体。
在形形色色的华人社会组织中,面向全体民众的慈善团体首推东华三院和保良局。
在华人思想观念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所以,当香港“发展为一个繁盛的商埠后,对类似的集体慈善制度的需求与时俱增,这需求便由地方上的社会贤达设立慈善团体来解决。
”[ii] 1869年的太平山义祠事件直接促成了首家华人慈善团体的问世。
其时,香港设有义祠,用以安奉亡故贫苦华人的牌位,以待其亲属来港时迎回故里,叶落归根。
然而,久而久之,义祠变成了病人等死的场所。
1869年4月,太平山附近的一所义祠尸体横陈,臭气熏天,引起周围居民骚动,闻讯前去采访的西报记者将义祠描绘为人间地狱。
当年,来自不同行业的华人杰出人物便筹划建立一所华人医院,1872年,医院落成。
东华医院的主要工作包括医疗、救济、教育、接生、丧葬五大类。
它救贫治病、办义学、设产房、施棺木、置坟场,在发生灾害时组织救济,如1906年的台风风灾、1918年的马场大火、1934年石塘咀煤气爆炸等灾变发生后,救济工作都是由该院主持的,[iii] 东华医院由此成为惠及全体市民的慈善组织。
1878年,以“防范诱拐、保障妇孺”为宗旨的华人慈善机构-保良局成立。
东华医院和保良局在为香港华人解危济困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除东华医院和保良局外,同乡会、宗亲会也是提供社会服务的机构。
在香港社会,血缘团体和地缘团体为数众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华人文化传统中家族观念与乡土观念深厚,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漂泊异乡的现实需要。
同乡会等社团组织多以救助同乡为宗旨,如旅港福建商会和福建同乡会均以“谋同乡福利”为主要会务,旅港潮州同乡会则明确指出:“本会为吾潮侨港同乡之集团,即同乡之家庭也;故所负使命为赞襄社会公益,拱护桑梓安宁,辅助同乡事业,排解同乡纠纷,联络同乡情谊,救济同乡疾苦……”。
[iv] 这些团体所提供的实际服务包括排难解纷、职业介绍、金钱接济等。
有些组织完善的同乡会还举办赠医施药,开办义学、遣送棺柩骨骸回籍等。
如旅港福建商会的主要工作为创办义学、为同乡贫苦无法殡殓者施棺、救济来港难民、为本港及内地慈善事业捐款等等。
[v] 宗亲社团是传统的社会保障形式在城市环境中的延续,虽然其救助的对象往往局限于同乡、同宗,但由于20世纪以后此类社团大量涌现,其保障服务亦可以覆盖很多的人口。
另一类提供社会救助的组织是教会所属的各种机构。
教会在香港创办有医院、诊所、孤儿院、老人院,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收容被遗弃的人。
教会还向穷人提供形式不同的救济,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贫穷无依者渡过困境。
(二)50年代以后,香港开始了工业化,经过十数年的奋斗,香港成为一个工业化社会。
在此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香港的社会保障事业也有所进步。
50年代,香港社会所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人口爆炸所引发的生存危机,据统计,1946年香港人口恢复到二战以前的水平,为160万人,其后,由于国内战争的影响,大量难民蜂涌而至,1950年春估计达到236万人。
当时香港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而且又处于从贸易港转向工业化城市的起步阶段,一下子消化吸收如此众多的人口十分困难,所以,许多人的生活陷入困顿,连最起码的衣食住都难以得到保障。
而且,屋漏偏逢连阴雨,五、六十年代香港各种灾害频频发生,火灾、水灾、风灾,不一而足,动辄便使数万人无处栖身,衣食无着。
因而,解决人的基本生存问题便成为社会救助的主题。
在这一非常时期,民众能够得到的社会救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华人社会组织。
原有的东华三院、保良局、宗亲会、同乡会等组织宝刀不老,继续发挥作用。
此外,街坊福利会在社会救助方面显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战以后,香港政府大力支持民间组织街坊福利会的发展。
到1960年,香港共有60个街坊福利会,中心工作是办理义学以救济失学、赠医施药以济贫病,派送棉衣、派发粮食以救饥寒。
每当有天灾发生时,街坊会都会挺身而出,到场协助救援。
[vi]其次是国际救援组织,国际志愿团体活跃是香港社会五、六十年代所特有的现象。
大批难民涌入香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香港原有一些国际性的救济机构,此时有更多类似机构出现。
它们得到海外的财政支持,可以在本地举办救济活动。
如红十字会、救世军等团体从总部分配到了更多的物资。
60年代以后,许多国际团体认为香港已经摆脱了困境,便陆陆续续撤走了。
最后是香港政府。
50年代,在社会救助任务空前繁剧的情况下,各志愿机构颇感力不从心。
当时的香港总督葛量洪(1947-1957年)承认,“社会福利事业已不是华民科和志愿团体的服务所能应付的了。
”[vi i] 有鉴于此,香港政府终于改变了过去袖手旁观的态度,开始有限度地介入社会服务。
这是社会保障方面一个最明显的变化。
香港政府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修建公共房屋。
1953年圣诞节,九龙石峡尾木屋区发生大火,区内木屋毁于一旦,5万人无家可归。
事件发生后,香港政府一方面意识到此次来港难民不再是匆匆过客,一方面迫于灾民的强烈要求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决定实行大规模公共工程,以解决居民住房问题。
此后,在港府改善社会福利的各项计划中,房屋计划一直居于首位。
政府修建了大量公共房屋,用以安置居住条件特别恶劣的居民。
到1964年3月,共建成徙置大厦247座,新区居民达到60多万人。
到1965年底,徙置居民将近80万人,这意味着每5位居民中就有1人住在徙置楼宇中。
到1968年,港府总计动用6亿港元,开辟了21个新区,建成了449座徙置大厦。
[viii] 获准入住新区的居民主要包括灾民、贫苦家庭、危楼居民、木屋居民。
新区楼宇的租金只等于私人楼宇租金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大批低收入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而经济上并没有增加负担。
第二、参与社会救济。
二战后,香港政府成立了社会局,1958年改为社会福利署。
该机构以救助受灾人口和贫困人口为主要任务,实施应急式的社会救济。
“当一场木屋大火或其他天灾发生,社会福利署便会立即派发食物、衣服及其他物品给灾民”。
[ix] 如1956年九龙暴动发生后,暴乱所及地区贫苦居民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社会局曾展开大规模救济,受益达2.6万人。
[x] 1960年,在港九两地,社会福利署下设了6个社会服务处,每天为1万多人供应救济膳食,救济对象为因失业、疾病,年老无依、残废、或施手术而一时无法生活者。
[xi] 1963年社会福利署救助了天灾、火警、危楼倒塌、覆舟等不测灾祸的受害者。
是年12月,坚尼地城发生爆炸事件,福利署在事发翌日即以公款购买干粮给予亟需救济的死伤者家属。
[xii] 除应付突发性的各种灾变外,政府对社会特殊人群的救助也开始施行。
社会福利署下设公共援助部,负责经常性的援助工作,主要是向赤贫者提供物质资助。
但这种援助规模小,水平低,如根据1970年的规定,在港居住5年以上,其收入扣除房租和学费后不足33元的人方可领取援助,据此只有7300个家庭与个人得到资助,而资助的主要形式是发放干粮和熟食,当时港府每年用于公共援助的资金仅为500万港元。
由于资助标准极为可怜,此项公援仅仅是聊胜于无。
第三、推行公医制度。
沿袭英国的公医制度,香港政府在各地区设立收费低廉的公立诊所和公立医院,保证市民病有所医。
五、六十年代中,各种各样的社会救助措施帮助香港民众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尤其是香港政府积极推进公共房屋建设,惠及了大批普通百姓,因而许多人认为政府的公屋政策是一种最大的社会福利政策。
[xiii] 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仍然是一种“救火队”式的紧急援助,并不能为民众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香港政府的理想做法仍是要借用民间团体的力量,解决种种社会问题。
港府社会福利署虽然参预了多项福利工作,但正如港督葛量洪所说,“它谨慎地避免取代或控制志愿机构的工作。
这个部门主要是提供指导及统筹工作”。
香港政府因袭战前的观念,将社会服务视为一种施惠,而不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
慈善团体的救济再加上政府的援助,香港的社会服务充满着悲天悯人的慈善味道。
曾经有学者对此大加抨击,认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不需要慈善机关,需要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福利制度;一个正常的社会的公民不需要他人的怜悯,需要的是就业的机会,与疾病、意外、失业时的生活保障”,[xiv] 这一分析可以说是切中要害的。
社会保障理论认为,大工业瓦解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社会结构,同时也破坏了家庭的保障职能,从而产生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维持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
在香港转变为一个工业化社会以后,这种以社会互助和社会救济为基调的社会保障愈益显得落后陈旧,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状况。
然而,变革现有的社会保障模式则意味着政府要大幅度增加对社会服务事业的投入,而当时的港府关心财富的创造甚于关心财富的分配,无意在社会保障方面作更大的投资。
60年代末期,香港爆发了大规模的社会冲突。
1966年,天星轮渡加价引发骚乱,1967年,几桩工潮又引发了范围广泛的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