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
产品质量缺陷判定及分级标准

产品质量缺陷判定及分级标准(IATF16949-2016)1.0目的对来料、制程、出货等环节产品质量检测,根据接收质量限<AQL抽样表>执行抽样检查,同时给出明确有效的缺陷判定等级,使产品缺陷判定标准统一,特制定本标准。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控各环节。
3.0定义3.1缺陷Defect:未满足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即为不良,是产品质量不良等级的严重性的划分点,是产品质量没有达到标准程度的描述;缺陷可分为四个等级:致命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生产过程中极少出现或不会出现“致命缺陷”,为了加严产品质量管理,引起各环节、各部门的重视,通常把缺陷分三级来管理,把“严重缺陷”称为“致命缺陷CRI”“一般缺陷”称为“严重缺陷MAJ”“轻微缺陷”称为“轻微缺陷MIN”来进行管理。
3.2致命缺陷Fatal影响质量安全的所有缺陷,影响难以纠正的非正常的情况,全影响寿命的,会造成产品故障的或造成产品使用困难的或造成下道工序混乱的缺陷都称为致命缺陷。
3.3严重缺陷Critical可以引起易于纠正的异常情况,可能影响寿命,可能引起易于修复的故障,肯定会造成使用困难,产品外观3.4一般缺陷Major3.5轻微缺陷Minor4.0职责4.1品控部:负责本标准编制并执行。
4.2各部门:负责遵守本标准的判定结果。
5.0判定条件5.1外观检测:目视(视力1.0及以上)自然光照条件下,目视距离50cm,产品置于目视角度正前方,特殊情况需从不角度观测对比。
5.1.1外观检验依据GB7707进行判定。
5.2物理力学及化学性能:根据产品使用性能依据相应标准进行判定。
6.0质量缺陷分级为:。
产品“缺陷”、“瑕疵”、“不合格”的定义及区别

产品“缺陷”、“瑕疵”、“不合格”的定义及区别产品“缺陷”、“瑕疵”、“不合格”的定义及区别《民法通则》使用了“产品质量不合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使用了“产品缺陷”和“产品瑕疵”,《产品质量法》同时使用了“产品缺陷”、“产品瑕疵”和“产品质量不合格”三个概念,《合同法》也使用“瑕疵”来表述有关的产品质量。
一、定义:1.瑕疵:《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六条,是指产品不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或不符合以产品标准、产品说明书和实物样品等方式表示的明示担保条件,但不存在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
瑕疵是合同法上的概念,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质量标准。
瑕疵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产品必须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第三款规定:“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规定的要求,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或者未丧失原有的使用价值。
2.缺陷:《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六条,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缺陷是产品质量法上的概念,是指产品对使用者或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有危害。
3.“不合格产品”:“产品质量”的含义。
一般认为,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
主要包括产品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维修性等方面的内容;有时还包括产品的品种、规格、款式、造型、外观、包装等表面状况等。
产品不能满足上述规定要求的程度的即为产品质量不合格。
《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不合格是指产品“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和其他特性的要求”。
(1)“不合格产品”:是指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产品质量缺陷判定分级标准(严选优质)

文件编号:版本编号:文件类型编制部门产品质量缺陷判定及分级标准编制日期:页码:1.目的对来料、制程、出货等环节产品质量检测,根据接收质量限<AQL抽样表>执行抽样检查,同时给出明确有效的缺陷判定等级,使产品缺陷判定标准统一,特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控各环节.3.定义3.1缺陷Defect:未满足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即为不良,是产品质量不良等级的严重性的划分点,是产品质量没有达到标准程度的描述;缺陷可分为四个等级:致命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生产过程中极少出现或不会出现“致命缺陷”,为了加严产品质量管理,引起各环节、各部门的重视,通常把缺陷分三级来管理,把“严重缺陷”称为“致命缺陷CRI”“一般缺陷”称为“严重缺陷MAJ”“轻微缺陷”称为“轻微缺陷MIN”来进行管理。
3.2致命缺陷Fatal影响质量安全的所有缺陷,影响难以纠正的非正常的情况,全影响寿命的,会造成产品故障的或造成产品使用困难的或造成下道工序混乱的缺陷都称为致命缺陷。
3.3严重缺陷Critical可以引起易于纠正的异常情况,可能影响寿命,可能引起易于修复的故障,肯定会造成使用困难,产品外观3.4一般缺陷Major3.5轻微缺陷Minor4.职责4.1品控部:负责本标准编制并执行。
4.2各部门:负责遵守本标准的判定结果。
5.判定条件5.1外观检测:目视(视力1.0及以上) 自然光照条件下,目视距离50cm,产品置于目视角度正前方,特殊情况需从不角度观测对比。
5.1.1外观检验依据GB7707进行判定。
5.2物理力学及化学性能:根据产品使用性能依据相应标准进行判定。
5.2.16.按产品交付对客户的影响,质量缺陷分级为:缺陷类型致命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级别划分 A B C D缺陷加权分值100 50 10 1对总体性能的影响产品总体性能下降,顾客拒绝接受,国家不予认可产品性能下降,顾客可能提出严重意见和抗议对整体性能影响不大,顾客可能有意见设计考虑不周对功能特性的影响严重影响主要功能,主要技术指标不能满足要求影响产品主要功能或影响产品一般功能轻度影响产品功能,但不会明显表现出来不影响产品的功能对使用安全的影响存在不安全因素,必然会引起安全事故或造成严重损失存在一定程度不安全因素,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导致产品损坏对安全性影响不大或有轻度影响,但不会导致发生事故不影响产品使用的安全对可靠性的影响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固有可靠性低,预期故障率高对产品可靠性产生较明显的影响,预期故障率较高对可靠性不明显影响或影响轻微对产品可靠性无影响对产品寿命的影响导致使用寿命严重降低会使产品使用寿命降低,对寿命有所影响,但不严重。
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缺陷是指产品在设计、生产、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与产品设计、制造、运送和销售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产品质量缺陷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权益,也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制度。
1.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制度应明确产品质量缺陷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
公司应设立质量缺陷管理部门或委派专人负责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工作,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质量缺陷的定义和分类:制度应明确质量缺陷的定义,包括设计缺陷、制造缺陷、运输缺陷和销售缺陷等。
同时,还应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质量缺陷进行分类,以便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3.缺陷发现和报告:制度应规定产品质量缺陷的发现和报告渠道和程序。
产品质量缺陷应及时发现并记录,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同时,制度还应明确缺陷报告的内容和形式。
4.缺陷处理和改进措施:制度应规定产品质量缺陷处理和改进的具体措施。
一旦发现产品质量缺陷,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停产整改、召回产品、处理问题产品等。
同时,还应对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5.沟通与反馈机制:制度应规定沟通与反馈机制,以保证信息畅通。
相关部门、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应当有权利和义务及时沟通和反馈质量缺陷问题,公司应做出积极响应,并及时处理问题。
6.追责和奖惩机制:制度应规定对于质量缺陷负有责任的个人和部门进行追责和奖惩。
对于严重的质量缺陷,应追究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
同时,对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个人和部门,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7.培训和教育:制度应规定产品质量缺陷管理的培训和教育计划。
企业应定期进行产品质量缺陷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产品质量缺陷管理的认识和能力,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通过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品质量缺陷,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抽样标准及缺陷定义

品质部抽样标准及缺陷定义一,缺陷定义:1,致命缺陷:对产品组装及使用造成致命影响(无法组装及使用)产品到了客户手中无法使用导致直接报废的(如:1.1产品漏工序主要表现为,漏攻牙,漏打钉,漏冲孔,漏沉头,漏折弯,漏反脚/反边)。
对使用者造成人身损害的(如:因产品确认造成漏电,短路,边缘严重毛刺对使用者在接触产品表面时会对使用者的手或身体造成严重划伤,刺穿等)。
2,严重缺陷:因产品的缺陷会对产品的结构,功能,组装不能使用的或影响产品生产使用效率的,或不能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如:产品严重变形,表面大面积刮花,划伤深且过长,产品损伤严重,压痕过深,冲压不到位,滑牙,螺丝打不进)3,轻缺陷: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及性能,但不符合规定标准的缺陷二,品质部常用的抽样验收标准(AQL)1,产品总数大于8pcs(个)小于300pcs(个),成品抽样32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0收1退,轻缺陷:0收1退2,产品总数大于301pcs(个)小于500pcs(个),成品抽样50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0收1退,轻缺陷:1收2退3,产品总数大于501pcs(个)小于1200pcs(个),成品抽样80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1收2退,轻缺陷:2收3退4,产品总数大于1201pcs(个)小于3200pcs(个),成品抽样125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2收3退,轻缺陷:3收4退5,产品总数大于3201pcs(个)小于10000pcs(个),成品抽样200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3收4退,轻缺陷:5收6退6,产品总数大于10001pcs(个)小于35000pcs(个),成品抽样315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5收6退,轻缺陷:7收8退7,产品总数大于35001pcs(个)小于150000pcs(个),成品抽样500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7收8退,轻缺陷:10收11退以上为品质部正常抽验的允收标准,如客户有特殊检验要求的依照客户要求进行检验,相应的允收标准也与客户标准一致。
缺陷管理的流程

缺陷管理的流程缺陷管理的流程缺陷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开发团队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软件产品中存在的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缺陷管理的流程。
一、缺陷定义在进行缺陷管理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缺陷。
一般来说,缺陷是指软件产品中存在的错误、瑕疵或不符合规格要求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软件产品无法正常运行或者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二、缺陷收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程序崩溃、界面错乱等等。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缺陷收集机制。
具体操作如下:1.建立缺陷收集工具:可以使用专业的缺陷管理工具或者自行开发一套简单易用的工具。
2.记录详细信息:在收集到一个新的缺陷时,需要记录详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缺陷描述、复现步骤、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
3.分类归档:根据不同的缺陷类型和严重程度,将缺陷进行分类归档,方便后续的处理和跟踪。
三、缺陷分析在收集到一定数量的缺陷后,需要对这些缺陷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具体操作如下:1.统计分析:将收集到的所有缺陷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中出现最频繁、影响最大的问题。
2.原因分析:针对每个存在问题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常用的方法包括5W1H法、鱼骨图等。
3.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建立相应的解决方案跟踪机制。
四、缺陷修复在完成了缺陷分析之后,需要对存在问题的缺陷进行修复。
具体操作如下:1.确认修复人员:根据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缺陷,确定相应负责人员,并安排其时间表。
2.制定修复计划:根据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缺陷,制定相应的修复计划,并建立相应跟踪机制。
3.测试验证:在完成修复之后,需要进行测试验证,确保缺陷已经得到完全修复。
五、缺陷验证在完成缺陷修复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验证工作,确保修复效果符合预期。
具体操作如下:1.测试验证:对已经修复的缺陷进行测试验证,并记录相应的测试结果。
产品审核缺陷等级规定

C=一般(次要)缺陷C=系数1
编制:批准/日期:
产品审核缺陷分级规定
缺陷
级别
缺陷
程度
产品审核缺陷分级
性能
外观
包装
尺寸
A级
严重(关键)缺陷
产品使用性能失效或含有害物质,顾客会提出退货或索赔。
顾客因外观质损坏的。
无法完成装配,产品不能安装的,顾客退货或索赔的。
B级
重要(主要)缺陷
不易装配或装配后影响产品功能的。
顾客可能会发现外观缺陷,并可能会提出申诉。
包装物质量达不到技术要求。
不易装配或装配后对产品功能有轻微的影响。
C级
一般(次要)缺陷
有缺陷但不影响装配和产品功能的。
顾客不会因产品外观质量提出申诉。
标识不清、错箱、标识漏放或有误。
尺寸超差不大,但在装配时不是很方便;但经安装后,对产品功能没有影响的。
附:A=严重(关键)缺陷A=系数10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作者:日期: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制订日期: 制订单位: 受控印位:总经理、技术部、生产部、品质部、仓储部、人事部、采购部KQ/Q P07-02-2012 A/02012/10/20 技术部分发予1、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 )1-52、第二章产品缺陷分类6-9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为了尽早的发现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要求每一位作业人员要进行自主检验,下面讲述行业中对一些缺陷的通用等级判定标准。
在碰到一些问题时能够触类旁通,迅速的作出准确的判定,以节省时间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首先明确什么叫检验(检查):是用目视测量、试验、测定或其它方法将需检验的产品的特征值与标准值对比的一个过程。
符合标准的即为合格品,反之,不符合标准的即为不合格品。
不符合处有可能是一处也可能是多处,但只要有一个该产品就为不合格品。
•缺陷的分类将缺陷和含有该缺陷的不合格品分为三个等级:1.2. 3.极严重缺陷(或称致命缺陷)、极严重不合格品。
与安全有关的缺陷如突出的锐角、漏电、有毒等危及人体安全与健康的均属此类。
严重缺陷、严重不合格品:与安全无关而与功能有关的缺陷、不合格品。
如产品厚度不够、功能不健全影响使用但不危及人体安全及健康。
轻微缺陷、轻微不合格品:不影响使用只影响美观性的缺陷如刮伤、色差甚至缺料但不是关键部位不影响组装、功能都均属于轻微缺陷。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分为计量检验和计数检验两种。
在下列情况下一般用抽样检验:1.需用破坏性手段去检验的,如检验产品的使用寿命,产品内部尺寸无法用检具直接测量的2.数量较多,时间上不允许的.在品管或客户只检验了一部分产品,发现了一至二个不合格品,就要整批判退.抽样检验是依据目前国际通行的GB/T2828.1-2003部分为依据.该抽样标准较为复杂,我司主要采用其中的普通单次抽样标准,另外还有普通多次、加严、放宽、减量等各种抽样方案,视质量水平的稳定性和宽严而决定采用哪一种。
产品缺陷处理管理制度

产品缺陷处理管理制度1. 缺陷定义在本文档中,产品缺陷是指在产品设计、开发、测试、部署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错误、故障或不符合功能、性能、安全或可用性要求的情况。
2. 缺陷分类产品缺陷可以按照其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具体分类如下:2.1 影响程度- 严重影响:缺陷导致产品无法正常工作或无法完成核心功能。
- 中等影响:缺陷导致产品功能受限,但仍可继续使用或工作。
- 轻微影响:缺陷存在,但不会对产品的主要功能或使用造成明显影响。
2.2 紧急程度- 紧急:需要立即修复以避免重大影响或损失。
- 高:需要在较短时间内修复,但不会对业务运营造成严重影响。
- 普通:需要修复,但不会对业务连续性或用户体验产生明显影响。
- 低:可在下一个版本或升级中修复。
3. 缺陷报告与跟踪3.1 缺陷报告任何与产品相关的缺陷应该立即报告给产品负责人或相关团队成员。
缺陷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缺陷的描述:详细描述缺陷的现象、影响和复现步骤。
- 缺陷的分类:按照2节的缺陷分类进行标记。
- 缺陷的紧急程度:确定缺陷的紧急程度,以帮助团队合理安排修复工作。
3.2 缺陷跟踪在缺陷报告后,团队应设立缺陷跟踪系统进行记录和管理。
跟踪系统可以使用项目管理工具、问题跟踪系统等。
每个缺陷应有唯一的标识号,并包括以下信息:- 缺陷的描述- 缺陷的报告者和报告时间- 缺陷的分类和紧急程度- 缺陷的分配和处理状态- 缺陷的解决方案和修复时间4. 缺陷处理流程为了保证缺陷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制定以下缺陷处理流程:4.1 缺陷报告和确认- 缺陷报告:任何用户或团队成员都可以报告缺陷。
- 缺陷确认:产品负责人或相关团队成员负责确认缺陷,评估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
4.2 缺陷分配和处理- 缺陷分配:产品负责人将缺陷分配给相应的开发或测试人员。
- 缺陷处理:开发或测试人员负责进行缺陷调查、复现、分析和修复。
4.3 缺陷解决和验证- 缺陷解决:开发或测试人员修复缺陷,并进行相关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解析

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解析AQL(Acceptance Quality Limit)是一种国际通用的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用于判定产品缺陷等级。
在质量控制中,合理地确定产品缺陷等级和判定基准AQL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
一、产品缺陷等级产品缺陷等级根据缺陷对产品功能和外观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通常分为主要缺陷、次要缺陷和轻微缺陷三个等级,具体定义如下:1. 主要缺陷:指对产品使用所必需的功能和性能产生重大影响,或对产品的外观、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的缺陷。
主要缺陷会大大降低产品的质量和可用性。
2. 次要缺陷:指对产品使用所必需的功能和性能产生一定影响,或对产品的外观、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一定影响的缺陷。
次要缺陷不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可用性,但需要做出合理修正。
3. 轻微缺陷:指对产品使用所必需的功能和性能产生微弱影响,或对产品的外观、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微弱影响的缺陷。
轻微缺陷对产品的质量和可用性影响较小,一般不需做出修正。
产品缺陷等级的划分有助于对缺陷进行准确地分类和定级,便于质检人员和生产厂商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
二、判定基准AQL的解析判定基准AQL是指允许的缺陷数和缺陷百分比,即在产品质检过程中,根据AQL标准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AQL采用了抽样检验的方法,通过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测,以统计样品中的缺陷数量和百分比,进而判断整批产品的质量水平。
判定基准AQL是根据产品的重要程度和客户需求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判定基准AQL有三类:严格AQL、一般AQL和宽松AQL。
1. 严格AQL:适用于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的行业,如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
此类判定基准AQL要求缺陷数量非常严格,允许的缺陷百分比一般很低。
2. 一般AQL:适用于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行业,比如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
此类判定基准AQL对缺陷数量和百分比有一定要求,能够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
3. 宽松AQL:适用于对产品质量要求相对较低的行业,如玩具、日用品等。
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制度1. 引言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以及做好产品质量缺陷的管理和处理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程和制度。
2. 质量缺陷定义在本制度中,质量缺陷是指产品在设计、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与质量相关的不符合预期要求的问题或现象。
质量缺陷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规格不符、功能不正常、材料质量不合格、产品外观不良等。
3. 质量缺陷管理流程3.1 缺陷发现与报告任何员工在发现产品质量缺陷时,应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报告,以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3.2 缺陷记录与分类质量管理部门应将收到的缺陷报告进行记录,并进行分类。
缺陷分类可按照缺陷严重程度、缺陷类型、缺陷发生环节等进行分类。
3.3 缺陷调查与分析质量管理部门应对每一条缺陷报告进行调查与分析,确定缺陷的原因和影响范围。
调查与分析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协调相关部门、收集相关数据和证据。
3.4 缺陷处理和改进措施根据缺陷调查与分析的结果,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缺陷处理和改进措施,以修复缺陷并防止类似缺陷的再次发生。
缺陷处理和改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需要协调相关部门、调整工艺流程和优化管理措施。
3.5 缺陷验证与复查质量管理部门应对缺陷处理和改进措施进行验证与复查,确保缺陷得到有效处理并防止再次出现。
验证与复查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样品测试、流程审查和文件追溯等工作。
4. 质量缺陷管理要求4.1 提前预防在产品设计、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中,应注重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
预防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培训、进行质量风险评估等。
4.2 快速反应一旦发现质量缺陷,应迅速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
及时处理缺陷可以减少损失并保护企业声誉。
4.3 组织协调在处理质量缺陷时,可能需要协调多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和资源。
因此,需要建立协调机制并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权限。
4.4 持续改进定期总结经验教训,优化缺陷管理流程和措施。
通过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缺陷管理水平。
产品缺陷的法律界定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产品缺陷的认定有极度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而认定标准的不统一,必将加剧缺陷认定的不确定性和混乱,但目前尚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二、我国产品缺陷法律界定及其评析
我国《产品质量法》关于产品缺陷认定存在两个标准,即:是否存在不合理危险的一般标准和是否符合有关国家、行业标准的安全标准。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方式逐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种产品要经历生产、运输、仓储、批发、零售等许多环节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把产品责任的主体仅限于有直接契约关系的当事人间,实际上大大限制了那些遭受人身和财产损害的消费者获得损害赔偿的可能性。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我国在认定产品缺陷时,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主要根据产品缺陷的定义木身来认定产品是否存在缺陷,即产品是否存在不合理危险标准和生产标准二者的结合,且以不符合生产标准为优先适用。即产品是否存在缺陷首先要考虑该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符合则无缺陷,不符合则有缺陷。但如何衡量产品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危险没有标准,主要由法官白由裁量对于这一认定标准,我国立法借鉴了国外立法的经验,避免了因具体罗列缺陷种类而可能导致的法律疏漏。值得商榷的是这样的规定不利于保护消费者。
产品质量法缺陷认定

产品质量法缺陷认定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背景下,产品质量法针对产品缺陷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和相应的认定程序。
本文将深入探讨产品质量法对缺陷认定的相关内容。
一、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作为我国专门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确立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如依法兴业、质量第一、谁生产谁负责等,旨在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保护消费者权益。
该法适用于生产、经营、进口、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产品。
二、产品质量法对缺陷的定义和分类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缺陷是指产品在正常或合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符合安全要求或者不符合与该产品在正常情况下合理期望的情况。
缺陷可以分为质量缺陷和安全缺陷两类。
质量缺陷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如质量不稳定、使用寿命短、产品可靠性低等。
而安全缺陷则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三、产品质量法的缺陷认定程序当消费者认为购买的产品存在缺陷时,可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缺陷认定:1. 提供证据:消费者需要提供能够证明产品存在缺陷的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照片、视频等。
证据的充分性和可信度将对缺陷认定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2. 专业鉴定:消费者可以向相关的行业监督部门或第三方专业机构申请产品质量鉴定。
由专业人士对产品缺陷进行检测和鉴定,提供客观、中立的意见。
3. 咨询投诉: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邮件、信函等方式向相关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咨询和投诉。
部门将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处理。
4. 维权途径:消费者可以选择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情况不同,消费者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通过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四、产品质量法的缺陷认定结果及责任追究在产品缺陷认定完成后,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可做出以下结果:1. 召回产品:对于存在缺陷的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应立即采取措施,对产品进行召回。
成品外观、缺陷定义及判定检验标准

成品外观、缺陷定义及判定标准
成品外观、缺陷定义及判定标准
物体外观刮伤、污点等检验(可接受,要求不见底色)
缺黑 名称
检验规格
A级面
B级面
C级面
刮伤 割伤 擦伤
长:≦3mm,宽:≦0.2mm 长:3-5mm, 宽:0.2-0.3mm 长: ≧5mm, 宽:
1
0
0
0
黑点 杂点 斑点
见底色
看出。
V
3 溢漆
A、B级面:凸出或溢出须小于0.5mm,C:级面:凸出或溢出须小于1.0mm, 且不可影响组装。
V
4 喷漆颗粒
1) 以标准板或Sample为准。
2) 若无则以表面面积来区分:A<1.0mm2,B级面<3.0 mm2,C级面<
面积:≦0.2mm2 面积:0.2~0.5mm2 面积: ≧ 0.5mm2
1
1
2
0
1
1
0
0
0
凹凸点 撞伤点 压痕
直径:≦0.1mm 直径:0.1~0.3mm 直径:≧0.3mm
1
1
1
0
0
1
0
0
0
成品外观、缺陷定义及判定标准
注塑本身杂质(可接受)
(A)杂质直径须小于0.4mm且两杂点距离大于5CM。
B级面:产品的侧面(左右面)及后面所能见到的部分。
C级面:产品的底面或使用上须移动或掀开才能见到的部 分。
D级面:成品组装后或产品包装后的内部,需以徒手掀开 可见的部分(产品包装后)。
成品外观、缺陷定义及判定标准
缺陷等级
严重缺陷(Critical—CR)
主要缺陷(Major—MA)
次要缺陷(Minor—MI)
产品缺点判定标准

◎
核准
审查
制表
日期
联亚五金塑胶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系统名称SYSTEM:
品质管理系统
主题SUBJECT:
产品缺点判定标准
文件编号DOCUMENT NO:
1of5
REV
A0
1.适用范围
有关制程检验、成品检验及包装检验均适用本检验规范.
2.缺点定义
2-1严重缺点(CRITICAL DEFECT)
不良缺点足使产品完全失去功能或特殊限定之缺点为客户所不能接受者.(如:短
◎
◎
◎
成型不全(短射)、
(模槽射料不足
致成型品不全)
齿形成型不全(齿短射)
客户特殊要求判CRI;缺失总厚度<1/4总齿厚判MIN;缺失厚度≥1/3总齿厚判CRI,MAJ.
◎
◎
◎
其它部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型不全
成型不全影响功能判MAJ或CRI.
成型不全无影响功能,目视距离30cm不易发现判MIN.
◎
◎
◎
成型缩水(成型表面有凹陷的现象)
◎
◎
成型混料(塑胶料混入异物成型后浮于表面)
白色或透明产品异物范围>0.5mm判MAJ.
◎
黑色产品异物目视距离30cm不明显
◎
成型进料点凸出
进料点余肉影响功能
◎
进料点余肉高出(非功能区)平面0.3mm判MAJ.
◎
◎
成型进料点
过深或穿孔
进胶口穿孔(且影响功能者).
◎
进胶口穿孔或过深(不影响功能者),穿孔时判MAJ.
功能者判CRI,外观明显不良者判MAJ.
◎
◎
◎
产品质量缺陷标准

文件编制部门文件类型页数工程部三级制度文件共8 页第1 页对来料检查、制程检查、出货检查等等在质量检查时要依据公司《AQL 抽样表》 (见附件一)执行抽样检查,同时给出明确的有效的质量检查缺陷判定等级标准;使质量判定标准在统一的水准下使用,提升公司及品牌品质形象,为此特制定本文件。
二、凡本公司质量管控的各环节,在进行质量检查时,遇到产品缺陷判定时均可使用。
未满足与预期或者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即为不良,是产品质量不良等级的严重性的划分点,是产品质量没有达到标准程度的描述;质量缺陷分为四个等级:致命缺陷、严重缺陷、普通缺陷、轻微缺陷;公司在生产时严格控制,必须使“致命缺陷”零发生,为了加严管理,提高品管级别, 引起重视,公司产品缺陷分三级来管理,把“严重缺陷”合并为“致命缺陷”来管理,即“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都为“致命缺陷”; “普通缺陷”称为“严重缺陷”来管理; “轻微缺陷”还称为“轻微缺陷”来管理。
影响安全的所有缺陷;影响产品失去应有功能故障、造成部份功能缺失的或者可能影响到产品的部份功能但可以正常使用到其他产品;造成产品后工序不能装配的或者产品影响装配的或者装配需要另行处理的;产品颜色出错或者产品颜色有较大偏差的;导致产品装配不良或者不能按照正常程序装配的.产品有涉及到外观的气泡、色粉点、黑点的;可能影响到装配,但通过简单后续工艺就能够得到解决的;产品轻微变形但不影响安全、功能、使用和外观的;产品有轻微色差的。
产品有不会涉及到产品整体外观的气泡、黑点等外观缺陷;产品有普通缺陷但被其他配件遮盖且不影响安全、功能、使用及配合的。
页数共8 页第2 页产品应在摹拟实际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实施检验;产品在做跌落、强迫变形等试验时应使用相关设施并有明确的量化。
产品在做相关理化检验时应根据相关相应的国标、地标行企标实施。
产品在生产单一配件是就应该做产品整体功能及配合度的检验;产品的功能及配合检验应高于该产品的实际使用环境条件;外观检验产品应该在光线良好在环境下实施;实色产品应在距离30CM 摆布平视检验;透明或者半透产品应在距离30CM 透光检验。
产品缺陷的定义、判断和管理.doc

产品缺陷的定义、判断和管理。
产品缺陷定义和判断管理文件。
KQ/QP07-KQ/QP07: A/0制定日期:2012/10/20制定单位:技术部控制印刷位置:制定审核和批准修订历史页面修订页码修订内容概述审核和批准生效日期A/0所有新版本2012-2012/10/20制定单位:技术部控制印刷位置:制作审核批准修订历史页面修订页码修订内容概述生效日期制作审核批准A/0所有新版本2012:通过视觉测量、测试、测定或其他方法将待检验产品的特征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的过程。
符合标准的为合格产品,不符合标准的为不合格产品。
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不符合项,但只要有一个,产品就是不合格的。
二.缺陷分类缺陷和包含缺陷的不合格产品分为三个等级:1.极其严重的缺陷(或致命缺陷)和极其严重的不合格产品。
与安全相关的缺陷,如突出的锐角、漏电、毒性以及对人类安全和健康的其他危害都属于这种类型。
2.严重缺陷和不合格产品:与安全无关但与功能有关的缺陷和不合格产品。
如果产品不够厚,功能不完善,会影响使用,但不会危及人体安全和健康。
3.轻微缺陷和轻微不合格:不影响使用但只会影响美观的缺陷,如划痕、色差,甚至缺少材料,但不是不影响装配和功能的关键零件,属于轻微缺陷。
三、抽样检验抽样检验分为计量检验和计数检验。
抽样检验一般用于以下情况:1.如果检验需要破坏性手段,例如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产品的内部尺寸不能由检验工具直接测量。
2.如果数量大,时间不允许,如果质量控制部门或顾客只检查了产品的一部分,发现有一个或两个不合格的产品,该产品将被拒收。
抽样检验依据现行国际通用的GB/T 2828.1——符合标准的为合格产品,不符合标准的为不合格产品。
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不符合项,但只要有一个,产品就是不合格的。
二.缺陷分类缺陷和包含缺陷的不合格产品分为三个等级:1.极其严重的缺陷(或致命缺陷)和极其严重的不合格产品。
与安全相关的缺陷,如突出的锐角、漏电、毒性以及对人类安全和健康的其他危害都属于这种类型。
缺陷管理奖罚制度

缺陷管理奖罚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缺陷发生,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缺陷识别和管理,特制定本缺陷管理奖罚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和项目管理等相关部门。
三、缺陷定义缺陷是指产品在设计、生产、测试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质量标准或用户需求的问题。
四、奖励机制1. 缺陷识别奖励:员工在日常工作发现并报告缺陷,经确认后,根据缺陷严重性和影响范围给予奖励。
2. 缺陷预防奖励:员工提出有效的缺陷预防措施,经采纳并实施后显著降低缺陷率的,给予奖励。
3. 缺陷解决奖励:员工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并成功修复缺陷,根据修复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给予奖励。
五、惩罚机制1. 缺陷隐瞒惩罚:员工发现缺陷故意隐瞒不报,或报告不实信息,一经发现,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惩罚。
2. 缺陷重复惩罚:因工作疏忽导致同一缺陷重复发生,根据重复次数和影响范围给予惩罚。
3. 缺陷管理不当惩罚:管理层未能有效管理缺陷,导致缺陷未能及时发现或修复,给予惩罚。
六、缺陷报告流程1. 缺陷报告:员工发现缺陷后,应立即填写缺陷报告表,并提交给质量管理部门。
2. 缺陷评估:质量管理部门对提交的缺陷进行评估,确定缺陷等级和影响范围。
3. 缺陷处理:相关部门根据缺陷报告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并负责实施。
七、奖励和惩罚标准1. 奖励标准:根据缺陷的严重性、发现的及时性和解决方案的有效性,设定不同等级的奖励金额。
2. 惩罚标准:根据缺陷隐瞒、重复发生或管理不当的具体情况,设定相应的惩罚措施。
八、执行与监督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工作。
2. 所有员工均有责任遵守本制度,并积极参与缺陷管理。
九、制度修订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十、附则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冲突,以法律法规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文件编号:KQ/QP07-02-2012
文件版本:A/0
制订日期:2012/10/20
制订单位:技术部
目录
1、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1-5
2、第二章产品缺陷分类-----------------------------------------------------6-9
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为了尽早的发现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要求每一位作业人员要进行自主检验,下面讲述行业中对一些缺陷的通用等级判定标准。
在碰到一些问题时能够触类旁通,迅速的作出准确的判定,以节省时间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一.首先明确什么叫检验(检查):是用目视测量、试验、测定或其它方法将需检验的产品的特征值与标准值对比的一个过程。
符合标准的即为合格品,反之,不符合标准的即为不合格品。
不符合处有可能是一处也可能是多处,但只要有一个该产品就为不合格品。
二.缺陷的分类
将缺陷和含有该缺陷的不合格品分为三个等级:
1.极严重缺陷(或称致命缺陷)、极严重不合格品。
与安全有关的缺陷如突出的锐角、漏电、有毒等危及人体安全与健康的均属此类。
2.严重缺陷、严重不合格品:与安全无关而与功能有关的缺陷、不合格品。
如产品厚度不够、功能不健全影响使用但不危及人体安全及健康。
3.轻微缺陷、轻微不合格品:不影响使用只影响美观性的缺陷如刮伤、色差甚至缺料但不是关键部位不影响组装、功能都均属于轻微缺陷。
三、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分为计量检验和计数检验两种。
在下列情况下一般用抽样检验:
1.需用破坏性手段去检验的,如检验产品的使用寿命,产品内部尺寸无法用检具直接测量的
2.数量较多,时间上不允许的.在品管或客户只检验了一部分产品,发现了一至二个不合格品,就要整批判退. 抽样检验是依据目前国际通行的GB/T2828.1-2003部分为依据.该抽样标准较为复杂,我司主要采用其中的普通单次抽样标准,另外还有普通多次、加严、放宽、减量等各种抽样方案,视质量水平的稳定性和宽严而决定采用哪一种。
㈠表格的认识
1.批量: 送检的总数,实际制程中可视一箱或半箱为一个
批量.
2.样本: 根据批量的大小所应抽取检验的数量.
3.AQL值:如0、0.2、0.4等均为AQL值.
A Q L
Accept Quality Levese
允收质量水平可接受的质量水平
前面讲述缺陷的三个等级,这些值就是以这三个等级来进行对应规定的,根据各个厂的实际情况,我厂规定极严重为0 、严重0.65、轻微1.5
4.允收极限: AC RE 允收缺陷个数的极限。
㈡使用范例
假设我厂有一批水阀芯1200PCS送检该如何使用抽样
查表来判定呢?
1.首先明确AQL值:我厂为严重0.65、轻微1.5。
2.确定送检的批量数:1200PCS。
3.查表得出应抽检的样本数:80PCS。
4.得出检验结果并记录:假设为缩水4PCS、功能柱粘模1PCS或者缩水2PCS、功能柱粘模2PCS。
5.查表找出0.65和1.5的允收值:严重AC 1、RE 2,轻微AC 3、RE 4。
6.与检验结果相对照,在第一种假设中表面刮伤属外观问题属轻微等级,孔位不对为严重等级,对应查表的结果,轻微问题4个大于AQL值3个的允收极限,那么此1200PCS当判退,虽然孔
位不对为严重问题,未超出允收极限但二者只要有一项不符均不可。
在第二种假设中轻微问题
在允收范围内但严重问题超范围最终结果批退。
第二章产品缺陷分类
一、铸造产生的缺陷,可能发现的及定义
1.1外观质量检查的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划分:
在检验产品外观质量时(抛光,电镀,组装),其外观质量要求因其表面所处的位置及装配情况不同而质量要求不同,本公司将以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将产品外表分为如下四种面:
A面:从安装位置上看,人可正视面得为A面,表面要求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B面:产品安装好后,人需侧面方看到的面为B面,表面质量要求较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C面:产品安装好后,人无法或很难看到的面为C面,表面质量要求一般,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D面:组装时可被其它配件挡住面为D面,此面无要求。
1.2缺陷在产品上的标识
在所发生缺陷的产品上(专用于制程中主体,配件,把手发生的不合格),写明缺陷标识加箭头指向缺陷位置表示,同时在缺陷处画较缺陷大一些的圆圈。
二、抛光产生的缺陷,可能发现的部门及定义
1.1外观质量检查的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划分:
在检验产品外观质量时(抛光,电镀,组装),其外观质量要求因其表面所处的位置及装配情况不同而质量要求不同,本公司将以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将产品外表分为如下四种面:
A面:从安装位置上看,人可正视面得为A面,表面要求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B面:产品安装好后,人需侧面方看到的面为B面,表面质量要求较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C面:产品安装好后,人无法或很难看到的面为C面,表面质量要求一般,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D面:组装时可被其它配件挡住面为D面,此面无要求。
1.2缺陷在产品上的标识
在所发生缺陷的产品上(专用于制程中主体,配件,把手发生的不合格),写明缺陷标识加箭头指向缺陷位置表
三、电镀产生的缺陷,可能发现的部门及定义
1.1外观质量检查的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划分:
在检验产品外观质量时(抛光,电镀,组装),其外观质量要求因其表面所处的位置及装配情况不同而质量要求不同,本公司将以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将产品外表分为如下四种面:
A面:从安装位置上看,人可正视面得为A面,表面要求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B面:产品安装好后,人需侧面方看到的面为B面,表面质量要求较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C面:产品安装好后,人无法或很难看到的面为C面,表面质量要求一般,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D面:组装时可被其它配件挡住面为D面,此面无要求。
1.2缺陷在产品上的标识
在所发生缺陷的产品上(专用于制程中主体,配件,把手发生的不合格),写明缺陷标识加箭头指向缺陷位置表示,同时在缺陷处画较缺陷大一些的圆圈。
四、机加焊接产生的缺陷,可能发现的部门及定义
1.1外观质量检查的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划分:
在检验产品外观质量时(抛光,电镀,组装),其外观质量要求因其表面所处的位置及装配情况不同而质量要求不同,本公司将以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将产品外表分为如下四种面:
A面:从安装位置上看,人可正视面得为A面,表面要求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B面:产品安装好后,人需侧面方看到的面为B面,表面质量要求较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C面:产品安装好后,人无法或很难看到的面为C面,表面质量要求一般,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D面:组装时可被其它配件挡住面为D面,此面无要求。
1.2缺陷在产品上的标识
在所发生缺陷的产品上(专用于制程中主体,配件,把手发生的不合格),写明缺陷标识加箭头指向缺陷位置表示,同时在缺陷处画较缺陷大一些的圆圈。
五、组装产生的缺陷可能发现的部门及定义
1.1外观质量检查的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划分:
在检验产品外观质量时(抛光,电镀,组装),其外观质量要求因其表面所处的位置及装配情况不同而质
量要求不同,本公司将以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将产品外表分为如下四种面:
A面:从安装位置上看,人可正视面得为A面,表面要求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B面:产品安装好后,人需侧面方看到的面为B面,表面质量要求较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C面:产品安装好后,人无法或很难看到的面为C面,表面质量要求一般,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D面:组装时可被其它配件挡住面为D面,此面无要求。
1.2缺陷在产品上的标识
在所发生缺陷的产品上(专用于制程中主体,配件,把手发生的不合格),写明缺陷标识加箭头指向缺陷位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