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土话增补
老北京方言大全5篇

老北京方言大全5篇第一篇:老北京方言老北京方言大全.txt我都舍不得欺负的人,哪能让别人欺负?一辈子那么长,等你几年算什么我爱的人我要亲手给她幸福别人我不放心我想你的时候我一定要找得到你不许你们欺负他!全世界只有我才可以!放弃你,下辈子吧!孙儿—被泡的男孩。
尖孙—漂亮的男孩。
傍家儿—情妇,现在官称二奶。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小力笨儿---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水三儿---老北京对送水的称呼,多为山东人。
点卯---北京土话,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言语---北京的口语,即说话的意思,言语的读音是元义。
翻车---北京土话,即翻脸的意思。
炸了庙---北京土话,惊愕,急眼的意思。
练家子---北京土话,练武术的人。
理门儿---老北京一种禁烟酒的民间社会组织,形式近似reee,有“理门公所”管理事务,加入者称为“在理儿”,对外人推辞烟酒时说“我有'门坎'。
”瞎了---北京土话,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出现场---gongan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处理问题。
念央儿---北京土话,跟人说自己的意思,但又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摔咧子---北京土话,发脾气的意思。
鸡---野鸡的简称,也被称为“鸡婆”,就是暗娼。
这程子---北京土话,这一段时间的意思。
拉了胯---北京土话,服软的意思。
半不啰啰---北京土话,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大拿---北京土话,能作主管事的人。
抹不丢地---北京土话,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
有时,也说成抹咕丢的。
大限---即寿数。
过去人们迷信,认为人的寿命都是有定数的,“大限已到”就是数已到,快到死的意思。
火筷子---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
末末了儿---北京土话,最后、最终的意思,有时也简化为“末了儿”。
概儿不论---京城新土语,一概不管的意思,论,读“吝”。
颠儿了---撒腿跑了。
勺上---“勺”是北京土话,打,打架的意思。
“勺上”,就是连带着把他也给打了。
史上最全的北京黑话!混北京必备!

史上最全的北京黑话!混北京必备!其实这些都是咱老北京的“黑话”。
这些黑话充斥着老北京人的诙谐幽默。
毛兔子毛兔子不是兔子肉,在北京话里是指办事不稳重,毛手毛脚的人。
例句:二麻子这人忒不靠谱,一天到晚跟毛兔子似的。
老油条形容一个人很世故,圆滑。
例句:这人是个老油条了,从他嘴里套不出话来。
大耳帖子老北京大耳帖子不是什么北京传统小吃,而是北京黑话的一种,意思是巴掌、逼斗。
例句:就你这德性还想出头,先尝尝大耳帖子吧!怂蛋包听起来跟“荷包蛋”很像,其实是形容一个人特别窝囊、不硬气。
例句:别当个怂蛋包,谁再骂你你就还回去!菜包子不光是指素馅的包子,还可以形容人,是指没用、废物的人。
例句:不好好上学,整天琢磨有的没的,活该是个菜包子。
拌蒜是用来形容走路费劲,俩脚互相拌,身体不平衡例句:隔壁的大花打出生就腿脚不好,老拌蒜。
北京的孩子都是在“黑话”的沐浴中长大的。
今天,咱们就一起看看北京“黑话”都有哪些?北京人管对面儿不叫对面儿,叫对过儿。
北京人管从哪儿来不叫从哪儿来,叫打哪儿来。
北京人管在外面过夜不叫过夜,叫刷夜。
北京人管睡一会儿不叫睡一会儿,叫眯瞪一会儿。
北京人管倒垃圾不叫倒垃圾,叫倒土。
北京人管去餐厅吃饭不叫去餐厅吃饭,叫下馆子。
北京人管拉稀不叫拉稀,叫汆稀。
北京人管口水不叫口水,叫吐沫星子。
北京人管火柴不叫火柴,叫起灯儿。
北京人管山查不叫山楂,叫山里红。
北京人管砖头不叫砖头,叫板儿砖。
北京人管扫把不叫扫把,叫笤帚疙瘩。
北京人管被褥不叫被褥,叫铺盖卷儿。
北京人管2锅头不叫2锅头,叫2勒子。
北京人管墙角不叫墙角,叫旮旯儿。
北京人管散步不叫散步,叫遛弯儿。
北京人管隐情不叫隐情,叫猫儿腻。
北京人管急了不叫急了,叫炸猫。
北京人管叫板不叫叫板,叫拔份儿。
北京人管假急不叫假急,叫炸刺儿。
北京人管欠招不叫欠招,叫递葛。
北京人管拔腿不叫拔腿,叫撒丫子。
北京人管拿劲不叫拿劲,叫拿堂。
北京人管不给面子不叫不给面子,叫甩脸子。
北京人管起哄不叫起哄,叫搭儿哄。
【惟我独尊】老北京的土语有哪些

惟我独尊】老北京的土语有哪些老北京土语有哪些北京城圈子里的人们,语言丰富多彩、生动鲜活,而且是言简意赅,无论是家长里短儿,还是损人、骂人的话都透着那股子幽默、风趣劲儿,而且经(音:JIN 读一声)的住捉摸。
可惜了,现而今说的人少了。
这程子,废老大劲搜罗下面儿这些个老北京土话,您在茶余饭后的瞜瞜,按老北京的发音叨唠叨唠。
当然,下面儿的话里那些个不太文明的话,没往上搁,您多担待。
老北京的城,老北京的人,就得有老北京的话,是不是这个理儿您恁。
【一个字】端、闪、轴、横、号、葛、kei 、瞧、瞅、老、特、甭、掰、傍、暴、办、得、过、毁、崴、怹、CEI (左卒右瓦)。
【二个字】老赶、翻扯、点卯、挑费、抻掇、侧歪、砸窑、人灯、块儿、言语、大拿、横是、咕容、迟累、遭践、业障、猫着、怯勺、扫听、熬头、攒了、打卦、白话、呛着、倒腾、操蛋、卖葱、瓢儿、出溜、倒窖、胡抡、抖搂、贫嘴、忽捋、概搂、扯淡、嚼谷、闲话、筋道、裹乱、露怯、递葛、扯臊、日咕、拌蒜、不吝、勺儿、放鹰、错来、碎催、见天、正型、敢情、硌应、瓷器、搁着、候着、套桩、晕菜、擎着、局器、鸡贼、消停、吧唧、倒饬、迷瞪、喇迷、上算、咬吃、瞜瞜、迟登、见天、棒槌、走营、崴泥、顽主、零揪、齐活、得活、毛窝、搬山、勺上、KEICHI 、KUCHI 。
【三个字】不老少、拔塞子、零揪儿、塔儿哄、一绷子、褃节儿、嘬瘪子、把不住、忤窝子、拿大顶、瞅冷子、发小儿、担儿挑、放份儿、南蛮子、不碍得、颠儿了、老家儿、盒儿钱、这会子、王老五、迄小儿、卖山音、上赶着、走迹了、勾儿的、姥姥的、擎小儿、掉链子、吃黑枣、抽抽儿、褶溜子、丢身子、瞎勒勒、打油飞、溜肩膀、抠门儿、二把刀、跌份儿、二五眼、二百五、假招子、走了眼、硌窝儿、拉和儿、不顺把、嚼舌头、姑母(音:mo,读四声)俩、假科里、独闷儿、蹭棱子、半彪子、碍事儿、碎嘴子、齁着了、吊腰子、麻利儿、套着喂、老家贼、环儿着、打联联、底儿掉、颠儿了、念秧儿、炸了庙、这程子、拉了胯、打漂儿、练家子、理门儿、摔咧子、火筷子、傍家儿、塔儿哄、唏溜儿、点儿背、骨碌儿、猫盖屎、来不来、板锹儿、姥姥的、擎好儿、零叽咕、大马趴、屁股沉、黑锅底、零完了、脏口儿、大发了、大概齐、蔫儿坏、蔫有准、蔫不唧、蔫土匪、鞋巴儿。
老北京方言话系列

老北京方言话系列老北京的方言土语极具地域特点,但不是所有土语都能用文字表达,有时需要借字音,无替代字的只能用拼音做书面表达:大肚子denlendenlen的、椅子经(jin,一声)不住你gayou、大块红烧肉真往嘴里"口歹"(dai,三声)。
您再往下读:【老北京方言话(1)】新买的毛窝,瞅不冷子就外头绕世界欻,这大雨天儿,欻的精湿吧渣酱的不说,要是淋(lun,二声)病了,这不还是罪孽(ni,三声)吗。
零完了(lou,四声)还得怪我没看(kan,一声)好。
【老北京方言话(2)】老刘从炕桌儿上绰起把儿缸子,咕嘟咕嘟的喝了几口,对打外面儿进屋的妞子说:"馒头在锅里、熥熥吃,橱柜儿里还有水疙瘩。
"便不再说话。
妞子顺手扽过把椅子,端已经冻皴了的手,拿到嘴边哈着气,不大会觉着暖和了。
妞子并不言语,半晌的功夫才说,头晚儿我再搋点面,明儿个蒸屉懒龙。
说完薅了薅散下的头发,冲着炕沿儿上的老刘,没好气儿的叨唠:"胡同口四耙子整天吃傻呆苶的,瞅见我就犯憷。
都这起儿了,晌午洗的炕单儿和褂子还没酘哪。
","这家子,也不撒脬尿照照是个什么揍性。
"老刘只顾抽着纸烟,并没接妞子的话茬儿。
他知道,老娘们儿的唠叨永接不得,凭她独个儿说。
接不好就得窜沿子。
【老北京方言话(3)】这丫真他妈不局气,昨儿个伙着买的六合彩,今儿中了丫就砸窑。
得亏听头条的水三儿说了,要不都得蒙鼓里。
起小撒尿和泥的,见钱了丫掉腰子。
【老北京方言话(4)】这程子,前院儿的见我老是抹不丢地,就为年下(cue,四声)那(nei,四声)档子事。
说了归其,谁都有抹不开的时候。
再者说了,也没他三嫂那样儿的,这点子事儿,整天家(jie,四声)在前院哪儿日咕,传老婆舌头。
我一看她二闺女(ni,四声)那苍果样就来气。
咱家火筷子哪,我得捅捅炉子。
【老北京方言话(5)】得,您回去问怹好。
等怹身子骨儿灵便了,到我那儿坐坐,还得跟怹喝两盅哪。
老北京土话大全

老北京土话大全
1、言语(yányu):招呼,回答,开口。
2、雁么虎:指的是蝙蝠。
3、捯饬(dáochì):修饰,打扮。
4、腿儿着:溜达。
5、搓火儿(kuǎi):生气,憋气。
6、抽不冷:指的是突如其来的意思。
7、掉金豆子:意味着掉眼泪。
8、变着方儿:想方设法(偏贬义)。
如下:
1、言语(yányu):招呼,回答,开口。
2、雁么虎:指的是蝙蝠。
3、捯饬(dáochì):修饰,打扮。
4、腿儿着:溜达。
5、搓火儿(kuǎi):生气,憋气。
6、抽不冷:指的是突如其来的意思。
7、掉金豆子:意味着掉眼泪。
8、变着方儿:想方设法(偏贬义)。
9、捅娄子:惹出事了。
10、这程子:指的是这些日子。
11、眼力见儿:指的是懂眼色。
12、发小儿: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
13、撒癔症:没睡醒,夜间到处乱逛。
14、底儿掉:揭老底儿。
15、打狼:人多,这一帮人打狼的似的。
16、裹乱:添乱、捣乱。
17、闷得儿蜜:指的是独自享受。
18、借光儿:麻烦人行个方便,让一下路。
19、大发:指的是过量,过了。
20、打水漂儿:指的是钱白花了。
老北京方言土语(地道土话大全)[图]
![老北京方言土语(地道土话大全)[图]](https://img.taocdn.com/s3/m/aea2301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7.png)
⽼北京⽅⾔⼟语(地道⼟话⼤全)[图]遛⼉早⼉:早晨起来散步。
例:早上出门见⾯时打招呼:“遛早⼉去呀?”歇着吧:(1)休息之意,例:您歇着吧,我来。
(2)阻⽌之意。
例:你歇着吧,别再给我⿎捣坏了。
抖机灵⼉:显⽰⾃⼰,特指轻浮表现,含贬意。
例:(1)你别在我这⼉抖机灵了。
例(2)“瞧,来了新领导,他⼜该抖机灵了。
”搓⽕⼉:⽣⽓、憋⽓。
例:“今⼉这事⼉,真让⼈搓⽕⼉。
”逗闷⼦:开玩笑。
例:“没事⼉别在这⼉逗闷⼦。
”抖搂:“搂”读轻声,⼀般此词叠⽤。
(1)摆弄、抖动之意。
例:“那⼏件⽪⾐服在箱⼦⾥放了好长时间了,拿出来抖搂抖搂吧,见见风。
” (2)说⼀说,亮出来之意。
例:“⼀肚⼦委屈,全抖搂出来了”。
“他那点⼉事⼉,给他抖搂抖搂。
”那主⼉:“那”读⾳nei。
指那个⼈,含贬意。
例:“那主⼉脾⽓可⼤呢,少招惹他。
”陏陏:看看。
例:“你那本书看完了,让咱也陏陏 ”。
满世界:到处。
“界”轻读。
例:“他⼀天到晚满世界瞎跑,不知他忙什么呢。
”套瓷:油⼉:滑头。
含贬意。
例:“嘿,他可油⼉着呢,你可⽃不过他。
”谁跟谁呀:表⽰关系特别好。
例:“咱俩谁跟谁呀,不⽤这么客⽓。
”侃,侃爷:吹⽜。
能吹⽜的⼈,能说的⼈。
例:(1)“你去跟他聊聊,他可能侃呢。
”(2)“那主⼉整个⼀个侃爷,没⼏句真的。
”⽼北京城墙街景颠⼉:⾛跑。
例:“吃饱了,颠⼉吧!”各⾊:特别,与众不同,怪癖。
含贬意,例:“那位可各⾊着呢,谁也不爱搭理他!”⾻碌⼉:“⾻”读gu。
⼀节⼉,⼀段的意思。
例:“这杠⼦上添了⼀⾻碌⼉红颜⾊。
”⼤⽼爷⼉们⼉:⼤男⼈。
例:“你⼀个⼤⽼爷⼉们⼉,怎么这么⼩⽓呀!”抠门⼉:⼩⽓,吝啬。
例:“这⼈可抠门⼉呢,跟他可借不出什么东西。
”⽼爷⼉:太阳。
例:“⽼爷⼉下⼭了,天快⿊了。
”最后。
例:“末了⼉,还挨了⼀顿批评。
”念秧⼉:求别⼈,但⼜不直说,⽽是在闲聊时总提及某事,给⼈暗⽰。
例:“他那是跟你念秧⼉呢,想让你帮帮他。
”半熟脸⼉:有些⾯熟。
老北京土话大全

老北京土话大全????鸡贼——形容小气、吝啬,暗藏私心。
????局器——形容仗义、大方、豪爽。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小力笨儿——形容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水三儿——老北京对送水人的称呼,多为山东人。
????点卯——形容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就走的意思。
????言语——即说话的意思,言语的读音是“元义”。
????翻车——即翻脸的意思。
????炸了庙——形容惊愕、急眼的意思。
????练家子——形容练武术的人。
????瞎了——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念央儿——形容跟人说自己的意思,但又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甩咧子——发脾气的意思。
????这程子——这一段时间的意思。
????拉了胯——形容服软的意思。
????半不——形容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大拿——形容能作主、管事的人。
????抹不丢地——形容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
????大限——即寿数。
过去人们迷信,认为人的寿命都是有定数的,“大限已到”就是快要到死的时候了。
????火筷子——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
????末了儿——形容最后、最终的意思。
????概儿不论——京城新土语,一概不管的意思,“论”读“吝”。
????颠儿了——形容撒腿跑了。
????勺上——“勺”是北京土话,打,打架的意思。
“勺上”,就是连带着把别人也给打了。
????横——“横是”的简化音,“横是”是“横竖”的变读,有大概、反正、也许的意思。
????唏溜儿——形容说话用鼻子吸气,即不利落的意思。
也可写作“吸溜儿”。
????点儿背——“点儿”,指不幸的遭遇、运气;即所谓的背时。
“点儿背”的意思是运气不好,倒霉。
????咕容——在地上蠕动的意思。
????遭践——形容埋没、糟蹋的意思,自己把自己给毁了,即自杀的含义。
????业障——作孽、罪过。
????一绷子——形容即很长时间的意思。
有时也说“一绷儿”。
????号——监狱或拘留所的别称。
老北京方言大全

老北京方言大全.txt我都舍不得欺负的人,哪能让别人欺负?一辈子那么长,等你几年算什么我爱的人我要亲手给她幸福别人我不放心我想你的时候我一定要找得到你不许你们欺负他!全世界只有我才可以!放弃你,下辈子吧!!孙儿—被泡的男孩。
尖孙—漂亮的男孩。
傍家儿—情妇,现在官称二奶。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小力笨儿---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水三儿---老北京对送水的称呼,多为山东人。
点卯---北京土话,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言语---北京的口语,即说话的意思,言语的读音是元义。
翻车---北京土话,即翻脸的意思。
炸了庙---北京土话,惊愕,急眼的意思。
练家子---北京土话,练武术的人。
理门儿---老北京一种禁烟酒的民间社会组织,形式近似reee,有"理门公所"管理事务,加入者称为"在理儿",对外人推辞烟酒时说"我有'门坎'。
"瞎了---北京土话,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出现场---gongan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处理问题。
念央儿---北京土话,跟人说自己的意思,但又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摔咧子---北京土话,发脾气的意思。
鸡---野鸡的简称,也被称为"鸡婆",就是暗娼。
这程子---北京土话,这一段时间的意思。
拉了胯---北京土话,服软的意思。
半不啰啰---北京土话,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大拿---北京土话,能作主管事的人。
抹不丢地---北京土话,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
有时,也说成抹咕丢的。
大限---即寿数。
过去人们迷信,认为人的寿命都是有定数的,"大限已到"就是数已到,快到死的意思。
火筷子---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
末末了儿---北京土话,最后、最终的意思,有时也简化为"末了儿"。
概儿不论---京城新土语,一概不管的意思,论,读"吝"。
老北京的方言和俗语

老北京的方言和俗语老北京的方言和俗语可太有意思了,就像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老北京人儿站在你跟前唠嗑儿似的。
一、“倍儿”这词儿在老北京话里就是“非常”的意思。
比如说,“今儿这天儿倍儿冷”,就像冬天的风直接往骨头缝儿里钻,冷得人直打哆嗦,你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冷的程度。
二、“得嘞”这是一种很爽快的答应声。
就像街坊邻里互相帮忙的时候,一人说“您受累给我看会儿摊儿”,另一个立马就回“得嘞”,透着那股子干脆劲儿,好像事情交到他手上就特放心。
三、“瓷器”这可不是说咱们吃饭用的瓷器。
在老北京话里,这是形容铁哥们儿的。
我和我那发小儿,那就是“瓷器”。
我俩一块儿长大,有啥好事儿第一个想到对方,就像一对儿秤不离砣的好兄弟。
四、“局气”就是形容人仗义、大方、守规矩。
我有一朋友,那可真是“局气”。
大家出去吃饭,每次他都抢着买单,还特照顾人,就像老北京胡同里那特靠谱的大哥。
五、“幺蛾子”指的是一些鬼点子或者坏主意。
我那调皮捣蛋的表弟,整天净出“幺蛾子”。
一会儿把奶奶的老花镜藏起来,一会儿又在爷爷的茶壶里放个小玩具,就像个调皮的小猴子。
六、“果儿”老北京话里有时候指年轻漂亮的姑娘。
我走在胡同里,看见一“果儿”穿着花布衣裳,扎着俩小辫儿,就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一样好看。
七、“颠儿了”就是跑了、走了的意思。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在胡同里玩儿,一听到老妈喊吃饭,立马“颠儿了”回家,那速度就像后面有狼撵似的。
八、“盖了帽儿了”表示非常好,棒极了。
我看京剧名角儿唱戏的时候,那唱腔、那身段,真真是“盖了帽儿了”。
就像天上的星星里最亮的那一颗,特别耀眼。
九、“眼力见儿”说的是一个人有没有察言观色的能力。
在老北京的茶馆里,那些机灵的小伙计就特有“眼力见儿”。
客人刚一抬手,他就知道是要添茶了,就像肚子里的蛔虫一样知道别人的心思。
十、“怯勺”形容人没见过世面。
我刚到大城市的时候,啥都不懂,别人看我就像个“怯勺”。
去高级餐厅吃饭,连餐具都不会用,真丢人,感觉自己就像个土老帽儿。
【9A文】老北京土话大全

【9A文】老北京土话大全老北京土话是北京方言中特有的一部分,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老北京土话的常用词汇和表达,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老北京的风俗民情。
1. 巴适:形容好吃好喝,好玩好看,或者心情好。
例句:这家饭馆的菜巴适极了!2. 老铁:形容朋友或者兄弟。
例句:这个人是我的老铁。
3. 碰头炕:指的是北京胡同中独特的传统建筑,是胡同里人们交流聚会的地方。
例句:我们明天晚上在碰头炕见面吧。
4. 走串儿:一起出去玩或者逛街。
例句:我找几个朋友一起走串儿去吧。
5. 哎呀妈呀:表示惊讶或者高兴。
例句:哎呀妈呀,你怎么来了!6. 撒娇:以一种可爱的方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心情。
例句:她总是喜欢撒娇,让人很容易心软。
7. 二愣子:形容一个人愚笨或者傻乎乎的样子。
例句:他真是个二愣子,什么都不懂。
8. 拽:形容一个人很酷或者很有个性。
例句:他穿着很拽,走路都有型。
9. 搓衣板:指的是旧时代用来捶打衣物的木板,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身材平板。
例句:她的身材真是搓衣板。
10. 瞅:看。
例句:你瞅什么呢?11. 捧个场:指的是在别人演出或者表演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例句:我们去捧个场给他。
12. 风马牛不相及:形容两件事情毫无关联。
例句:这两个话题风马牛不相及。
13. 拉稀:指的是腹泻。
例句:我昨天吃坏了肚子拉稀。
14. 拎包入住:指的是住在酒店不带行李,只带一个小包就可以入住。
例句:我出差只带了一个小包,可以拎包入住。
15. 摸鱼:指的是偷懒或者偷工减料。
例句:他每天都在摸鱼,一点也不认真工作。
老北京方言大全

老北京方言大全.txt我都舍不得欺负的人,哪能让别人欺负?一辈子那么长,等你几年算什么我爱的人我要亲手给她幸福别人我不放心我想你的时候我一定要找得到你不许你们欺负他!全世界只有我才可以!放弃你,下辈子吧!!孙儿—被泡的男孩。
尖孙—漂亮的男孩。
傍家儿—情妇,现在官称二奶。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小力笨儿---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水三儿---老北京对送水的称呼,多为山东人。
点卯---北京土话,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言语---北京的口语,即说话的意思,言语的读音是元义。
翻车---北京土话,即翻脸的意思。
炸了庙---北京土话,惊愕,急眼的意思。
练家子---北京土话,练武术的人。
理门儿---老北京一种禁烟酒的民间社会组织,形式近似reee,有"理门公所"管理事务,加入者称为"在理儿",对外人推辞烟酒时说"我有'门坎'。
"瞎了---北京土话,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出现场---gongan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处理问题。
念央儿---北京土话,跟人说自己的意思,但又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摔咧子---北京土话,发脾气的意思。
鸡---野鸡的简称,也被称为"鸡婆",就是暗娼。
这程子---北京土话,这一段时间的意思。
拉了胯---北京土话,服软的意思。
半不啰啰---北京土话,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大拿---北京土话,能作主管事的人。
抹不丢地---北京土话,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
有时,也说成抹咕丢的。
大限---即寿数。
过去人们迷信,认为人的寿命都是有定数的,"大限已到"就是数已到,快到死的意思。
火筷子---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
末末了儿---北京土话,最后、最终的意思,有时也简化为"末了儿"。
概儿不论---京城新土语,一概不管的意思,论,读"吝"。
《老北京的方言土语》

《老北京方言》A碍事儿:不方便熬鹰:也做熬大鹰,不得已而彻夜不能睡眠。
主要跟当时人喜欢玩鹰有关,因为鹰习性凶猛,刚捉回来后不让鹰睡觉,一连几天,鹰的野性被消磨碍眼:指讨厌B背:倒霉"走背字""你怎么这么背呀"拔塞子:指放屁白斋:白吃白喝的意思不开面儿:不给人留情面迸磁儿:闹别扭棒棰:外行半熟脸儿:有些面熟把得紧:控制的紧。
"谁的钱都把得特紧"不老少:表示多"还真不老少"倍儿:特别、非常的意思。
"我们俩倍儿瓷"办:解决不论(音lin):不管不顾甭:不用闭了眼:死亡拔谱儿:挺胸,扬眉吐气的样子,也表示强硬蛮横的态度扳杠:固执己见,纠缠不清拌蒜:因累或多饮,行走艰难变着方儿:想尽各种办法"变着方儿给我找事"不得劲儿:不是滋味。
得,dêi,三声"这些天老觉着不得劲儿"拔份儿:高人一筹掰:断交"那人是个二百五,我早就跟他掰了"板儿爷:骑三轮车的人傍:依靠"傍大款"暴:过量"昨天有人请客,暴搓一顿"不吝:不在乎"这人什么都不吝"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疏远"我跟他八竿子打不着"白霍:说话不着边际"没事尽瞎白霍"C菜了:完了。
"死菜了"慈悲:心地善良搓火儿:生气、憋气。
例:"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成心:存心,故意。
"你不是成心吗"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
"我也知道设若我不肯笑,她也得吃挂落"处窝子:见人不敢说话彩儿:精彩"语言上得有彩儿"残:残废"手都写残了"操蛋:没有起色、出息,没有良心cei(瘥):打败了的意思。
"是不是让人给cei了"蹭:不花钱的享受"蹭饭、蹭吃蹭喝"叉:交通混乱堵塞"路都叉上了"抄:碰巧"你可算抄上了"趁:拥有"别看他不起眼,趁好几百万"攒:编写"刚攒了个本子"撮:吃饭"今天去撮海鲜"车轱辘话:总是说重复的话"你怎么老说车轱辘话"吃心:多心"人家说别的事儿,你吃什么心啊"抽抽:缩短及收缩变小"我的这件衣服已经洗得抽抽不能再穿了"出溜:滑动,动作迅速"这小孩真讨,跟地出溜似的"呲的人:斥责别人,而被别人训斥叫挨呲迟累:负担"带着你真是个迟累"磁儿:也有叫"磁器"的,表示儿俩好D段子:一段故事或笑话的简称大拿:某方面的专家大马金刀:言其举止大方,不羞怯,不畏缩打奔儿:奔儿是吻的意思,打奔儿指结吻底儿掉:非常彻底"赔了个底儿掉""家里被翻了个底儿掉"点儿背:运气不好的意思点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老北京土话大全

老北京土话大全老北京土话大全-测测看能看懂多少?我大概能看懂85%[A]1 奥不噔的:形容东西太甜不好吃的意思。
2 熬鹰:没有休息。
3 熬头:心里烦恼的意思,也写作熬慆。
4 熬可---北京土话,煎熬的意思。
[B]1 巴不能够儿:求之不得非常希望的意思。
2 把不住:把,是动词,管束不住自己的意思。
3 把不住边:说话没谱儿,爱吹善侃的意思。
4 拔脯儿:挺胸,扬眉吐气的样子,也表示强硬蛮横的态度。
5 白案儿:厨行术语,做面食的。
6 白斋:白吃白喝的意思。
7 白薯脚:经过改造的小脚,也叫“解放脚”,比一般“缠足”要大一些。
8 摆不开镊子:指某人某件事想不通。
9 摆普:臭显配。
10 百年:死的意思。
11 拜把子:即盟兄弟,也可直呼拜把兄弟。
12 半彪子:不庄重,好开玩笑的人。
13 半不啰啰:北京土话,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14 板儿锹:铁锹。
15 办:北京新流行语,把犯罪嫌疑人关押起来的意思。
16 包堆:全包了,意思是把这些衣服全买了去。
17 报销:即完了,没了的意思。
18 暴撮:北京新流行语,请客吃饭。
19 棒槌:外行。
20 傍家儿:情妇,现在官称二奶。
21 奔饭去:指上班挣钱去。
22 甭提了:不再说了。
23 迸磁儿:双方发生抵触。
也就是闹别扭。
24 闭了眼:死亡。
25 别几,甭:就是不要的意思。
26 不得烟儿抽──行容被歧视,受到冷落的意思。
27 不论(lin)秧子──不管不顾的意思。
28 不醒腔──不明白的意思。
29 不顺把:事业上不顺利的意思。
30 不着三不着两:即没头没脑的意思。
31 不开面儿:不给人留情面。
[C]1 苍果(或涩果):难看的女孩。
2 藏蒙哥儿──捉迷藏的意思。
3 蹭棱子──消极怠工的意思。
4 抻掇:批评、数落的意思。
5 嗔掇:责备、责怪的意思。
6 吃猛了:吃撑着了。
7 吃铺眼儿:受雇于商家铺户。
8 吃黑枣:挨枪子。
9 迟登:犹豫的意思。
10 迟累:北京土话,负担的意思。
【惟我独尊】老北京地土语有哪些

【惟我独尊】老北京的土语有哪些老北京土语有哪些北京城圈子里的人们,语言丰富多彩、生动鲜活,而且是言简意赅,无论是家长里短儿,还是损人、骂人的话都透着那股子幽默、风趣劲儿,而且经(音:JIN读一声)的住捉摸。
可惜了,现而今说的人少了。
这程子,废老大劲搜罗下面儿这些个老北京土话,您在茶余饭后的瞜瞜,按老北京的发音叨唠叨唠。
当然,下面儿的话里那些个不太文明的话,没往上搁,您多担待。
老北京的城,老北京的人,就得有老北京的话,是不是这个理儿您恁。
【一个字】端、闪、轴、横、号、葛、kei、瞧、瞅、老、特、甭、掰、傍、暴、办、得、过、毁、崴、怹、CEI(左卒右瓦)。
【二个字】老赶、翻扯、点卯、挑费、抻掇、侧歪、砸窑、人灯、块儿、言语、大拿、横是、咕容、迟累、遭践、业障、猫着、怯勺、扫听、熬头、攒了、打卦、白话、呛着、倒腾、操蛋、卖葱、瓢儿、出溜、倒窖、胡抡、抖搂、贫嘴、忽捋、概搂、扯淡、嚼谷、闲话、筋道、裹乱、露怯、递葛、扯臊、日咕、拌蒜、不吝、勺儿、放鹰、错来、碎催、见天、正型、敢情、硌应、瓷器、搁着、候着、套桩、晕菜、擎着、局器、鸡贼、消停、吧唧、倒饬、迷瞪、喇迷、上算、咬吃、瞜瞜、迟登、见天、棒槌、走营、崴泥、顽主、零揪、齐活、得活、毛窝、搬山、勺上、KEICHI、KUCHI。
【三个字】不老少、拔塞子、零揪儿、塔儿哄、一绷子、褃节儿、嘬瘪子、把不住、忤窝子、拿大顶、瞅冷子、发小儿、担儿挑、放份儿、南蛮子、不碍得、颠儿了、老家儿、盒儿钱、这会子、王老五、迄小儿、卖山音、上赶着、走迹了、勾儿的、姥姥的、擎小儿、掉链子、吃黑枣、抽抽儿、褶溜子、丢身子、瞎勒勒、打油飞、溜肩膀、抠门儿、二把刀、跌份儿、二五眼、二百五、假招子、走了眼、硌窝儿、拉和儿、不顺把、嚼舌头、姑母(音:mo,读四声)俩、假科里、独闷儿、蹭棱子、半彪子、碍事儿、碎嘴子、齁着了、吊腰子、麻利儿、套着喂、老家贼、环儿着、打联联、底儿掉、颠儿了、念秧儿、炸了庙、这程子、拉了胯、打漂儿、练家子、理门儿、摔咧子、火筷子、傍家儿、塔儿哄、唏溜儿、点儿背、骨碌儿、猫盖屎、来不来、板锹儿、姥姥的、擎好儿、零叽咕、大马趴、屁股沉、黑锅底、零完了、脏口儿、大发了、大概齐、蔫儿坏、蔫有准、蔫不唧、蔫土匪、鞋巴儿。
老北京土话集录及评注

老北京土话集录及评注前言:在陶然亭公园举办的第七届陶然文化节现场,展示了许多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其中有老北京土话。
本人从现场逐一抄录了这些土话(每一条土话的说明中都有“老北京土话”一句话,本人抄录时从略),集录于此,并就我所知对这些土话及其说明加以评注。
因水平所限,或有错误,谨供参考。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或作补充。
麻利儿:赶快,快点的意思。
这个说法现在常用,与“麻利”意思相同。
例如:“炒菜没酱油了,你麻利儿跑一趟。
”注意其读音:“利”要读li第一声,而不是如“胜利”的“利”读第四声。
不用儿化音的“麻利”,“利”要读li第四声。
例如:“他干活很麻利。
”丑儿:京剧里的丑角。
不仅京剧里的丑角这样称呼,马戏团里也有小丑儿,另常引申用于对表现低劣的人的讽刺。
这会子:时间很长,即这么半天的意思。
现在这种说法比较少了。
“这会子”与“这会儿”不同。
例如:“他老早就出去了,这会子还没回来。
”(嫌时间长了的意思。
“会”读hui第三声。
)再如:“他出发一个钟头了,这会儿快要到了。
”(说的是现时。
)点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的意思。
这个说法现在常用。
例如:“我到厂里点卯之后就来你这儿了。
”见天:天天的意思。
“天”字常使用儿化音。
例如:“他生意很忙,见天儿往外跑。
”走了眼:把东西看错了。
可引申为分析问题不正确。
在文物收藏界对花大价钱买了赝品,叫作看走了眼。
引申用法如:“没想他会犯错误,我真是看走了眼。
”框外的事:即出格的事,带有违法乱纪的意思。
老北京人常使用这种说法。
例如:“我这人从来不做框外的事。
”又如:“他从来不做框外的事,你放心吧。
”张着神:即留心,留意。
这一说法较少见。
“神”应使用儿化音。
老着脸:舍脸的意思。
“老”在这里即“厚”的意思,老着脸即厚着脸皮。
例如:“说不得我得老着脸见她一面了。
”翻扯:发急,发火的意思。
此解释似有不妥。
发急,发火应是“翻车”(见另条)。
“翻扯”似应解释为乱翻东西,或引申用于重提旧事。
老北京土话增补

老北京土话增补前言:继《老北京土话集录及评注》之后,又收集到一些老北京土话,特汇集如下,作为前文的增补。
因个人水平有限,难免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嚼谷:口粮。
解放前这种叫法比较常用。
例如:“家里没嚼谷,只好出去要饭。
”嘬瘪子:遇到难题,不好办,没办法。
这种说法现在也常用。
例如“这事让我嘬瘪子了。
”捂汗包:形容人衣服穿得多。
这种说法现在也常用。
例如:“大热天穿这么多,捂汗包呢!”糗着:指长时间在一处呆着。
这种说法现在也常用。
例如“你别老在家里糗着,出去活动活动!”再如:“别老在办公室糗着,到基层去摸摸情况!”贴边儿:接近。
原指接近器物或设施的边缘,在这里是一种引伸的用法,指出的主意比较好,或分析问题接近事情的真相。
现在也有这种说法。
例如:“这个分析有点贴边儿了。
”落听:原为麻将牌中的术语,专等一张牌就和牌(获胜)时,叫落听。
落,读音为lao第四声;听,读音为ting第四声。
在这里是一种引伸的用法,是说某件事或某项工作大局已定,即将完成。
例如:“筹建幼儿园的事已经落听了,就等明天开工了。
”气迷心:精神病。
早先人们对精神病缺少科学知识,以为是因气愤迷住了心窍而产生的,所以把精神病患者叫气迷心。
例如:“丈夫死了,儿子又被狼叼走了,她就成了气迷心了。
”褶子了:坏事了,麻烦了。
这话现在也常用。
例如:“我把张三得罪了,这下可褶子了,事情不好办了。
”垫补点儿:在正餐之前少吃一点东西。
这话现在也常用。
垫,读音为dian第二声。
例如:“晚饭还得等会儿,这儿有小笼包子,你先垫补点儿。
”上板儿:(店铺)关门了,下班了。
现在这种说法基本上没有了。
早先,油盐店等店铺关门时,要用一块块木板把门窗挡起来,上锁,为的是防盗。
这就是上板儿。
现在这种形式的店铺已经没有了,这种说法也就没有了。
烧包儿:手里有点钱存不住,急着买东西。
这种说法现在也常用。
例如:“你这人真够烧包儿的,刚发了工资就去买衣服。
”有时,对一些存放不住东西的人也说“烧包儿”。
老北京方言土语(20)

⽼北京⽅⾔⼟语(20)图⽚说明:今天⼀说起“扭秧歌”或“民间花会”就想到公园⾥⼿拿花扇⽼太太们臃硕的舞姿,或者郊区农民节⽇⾥花枝招展的聚会表演。
其实⽼北京市区也有各种有组织的民间花会和秧歌表演集团,每年正⽉⼗五上元节、七⽉⼗五中元节、⼗⽉⼗五下元节,就组织起来⼤张旗⿎的沿街表演,⽼百姓可以免费的观看各种各样的民间花会⼀饱眼福!⽼北京的花会组织是由商业⾏当,地域关系划分,⽐如:北京澡堂⼦洗浴业和煤炭销售业是由河北省定兴商会组织;副⾷油盐调料业是由⼭西省商会组织;饭庄酒楼红⽩案是由⼭东商会组织;绸缎布匹⿇纺织造业由江浙商会组织······,这些花会既宣传壮⼤了⾃⼰的⾏当,⼜增强了乡亲之间的乡情关系。
⽼北京民间花会称为“⾹会”,细分有“⽂会”和“武会”两⼤类。
“⽂会”⼜分“坐棚”和“⾏⾹”两种。
它们主要是为寺庙、⾹会、⾹客及游⼈义务服务的民间组织。
“武会”主要在节庆时献艺表演,由各个商会⾃⼰推选演员,这些演员都是男性,根据⾃⾝条件扮演男⼥⽼少⾓⾊齐全,演男刚毅,扮⼥婀娜,⽼翁慈祥,婆⼦风趣!演出服装也是由商会收集各个商家的捐款统⼀添置,花会演出虽然业余,但演员们⾝怀绝技,且⼤都年轻⼒壮⽂武兼备,能歌善舞⾯相俊俏,所有演出⼀丝不苟,真正是雅俗共赏,俗得可爱,俗得⾼尚,绝对没有今天的秧歌瞎穿乱戴,胡抹乱描,群魔乱舞,丑态百出,今天的民间秧歌已经把“俗”降低到了最低限,有丑化劳动⼈民的嫌疑。
⽼北京花会演出形式⼀般是河北⼤秧歌;打花棍;武狮⼦;⾼跷会;跑旱船,⼩车会;跑驴;五虎棍;少林棍;耍叉⼦;中幡;吵⼦⼤镲;太平⿎······演绎各种民间故事。
过去的花会表演都是在北京的主要街道当作舞台,街上的主要商店⼤铺事先得到通知今天举⾏花会,所以⼀⼤早商家们就在⾃⼰店铺门前设坛摆桌,有的供起祖师爷;有的供起赵元帅;点烛燃⾹,点⼼茶⽔。
老北京的俗语(7)

老北京的俗语(7)153、这会子──北京土话,“会”字读“悔”。
这会子表示时间很长,即这么半天的意思。
154、童蛋子儿──童贞之意。
155、硌窝儿──北京方言,指鸡蛋、鸭蛋在出窝之前受到破损。
156、迟登──北京土话,犹豫的意思。
157、熬可──北京土话,煎熬的意思。
158、联手儿──北京土话,合伙、合作人。
159、正行──北京土话,调皮,没正经的意思。
行,读'形'。
160、王老五──单身汉的谑称。
161、麻利儿──北京土话,赶快,快点的意思。
此语必须加儿化韵,“利儿”读轻声。
162、嘿喽儿着──让小孩骑在自己的脖子上。
163、忤窝子──北京土话,生性怯懦,腼腆,胆儿小的意思。
164、闪了──北京新流行语,闪开,躲避,舍弃的意思。
165、张八样儿──北京土话,不稳重的意思。
166、错来──北京土话,其实的意思。
167、老着脸──北京土话,舍脸的意思。
168、不顺把──北京土话,事业上不顺利的意思。
169、披虱子袄──北京土话,形容遇到了扯缠不清的麻烦事。
170、二意思思──北京土话,犹豫不决,三心二意的意思。
171、晕了菜──北京土话,晕眩的意思。
172、见天──北京土话,天天的意思。
173、轴──北京方言,指脾气执拗。
174、不着三不着两──北京人常说的俗语,即没头没脑的意思。
175、甩片汤话──甩闲话。
176、说话要走──就是马上,很快的意思,这是北京人常用的口语。
177、鸡贼──小气,吝啬,暗藏私心。
178、砸窑──为了不与大家分享偷偷藏起来。
179、局器──仗义,大方,豪爽。
180、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181、小力笨儿──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182、水三儿──老北京对送水的称呼,多为山东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北京土话增补
前言:继《老北京土话集录及评注》之后,又收集到一些老北京土话,特汇集如下,作为前文的增补。
因个人水平有限,难免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嚼谷:口粮。
解放前这种叫法比较常用。
例如:“家里没嚼谷,只好出去要饭。
”
嘬瘪子:遇到难题,不好办,没办法。
这种说法现在也常用。
例如“这事让我嘬瘪子了。
”
捂汗包:形容人衣服穿得多。
这种说法现在也常用。
例如:“大热天穿这么多,捂汗包呢!”
糗着:指长时间在一处呆着。
这种说法现在也常用。
例如“你别老在家里糗着,出去活动活动!”再如:“别老在办公室糗着,到基层去摸摸情况!”
贴边儿:接近。
原指接近器物或设施的边缘,在这里是一种引伸的用法,指出的主意比较好,或分析问题接近事情的真相。
现在也有这种说法。
例如:“这个分析有点贴边儿了。
”
落听:原为麻将牌中的术语,专等一张牌就和牌(获胜)时,叫落听。
落,读音为lao第四声;听,读音为ting第四声。
在这里是一种引伸的用法,是说某件事或某项工作大局已定,即将完成。
例如:“筹建幼儿园的事已经落听了,就等明天开工了。
”
气迷心:精神病。
早先人们对精神病缺少科学知识,以为是因气愤迷住了心窍而产生的,所以把精神病患者叫气迷心。
例如:“丈夫死了,儿子又被狼叼走了,她就成了气迷心了。
”
褶子了:坏事了,麻烦了。
这话现在也常用。
例如:“我把张三得罪
了,这下可褶子了,事情不好办了。
”
垫补点儿:在正餐之前少吃一点东西。
这话现在也常用。
垫,读音为dian第二声。
例如:“晚饭还得等会儿,这儿有小笼包子,你先垫补点儿。
”
上板儿:(店铺)关门了,下班了。
现在这种说法基本上没有了。
早先,油盐店等店铺关门时,要用一块块木板把门窗挡起来,上锁,为的是防盗。
这就是上板儿。
现在这种形式的店铺已经没有了,这种说法也就没有了。
烧包儿:手里有点钱存不住,急着买东西。
这种说法现在也常用。
例如:“你这人真够烧包儿的,刚发了工资就去买衣服。
”有时,对一些存放不住东西的人也说“烧包儿”。
例如:“刚买的西服就穿着上班去,你真是烧包儿!”
勺道:形容人说话办事不合时宜,不得体。
例如:“这老太太真够勺道的,大家都在专心听广播,她在这儿胡闹。
”现在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了,素养提高了,那种对环境、语境缺乏认知的情况很少了,所以“勺道”的人基本不见了。
没落子:没有生活来源。
解放前说这话的多。
穷人生活困难,失业了更是没有生活来源,说起来就是没落子。
例如:“工厂把我辞了,没落子,就靠打零工挣点窝头钱。
”
娘娘驾:不结实,不牢靠,华而不实。
现在也有这种说法。
例如:“你做的这玩意儿,整个儿一娘娘驾,一碰就得坏。
”
钱板儿:洗衣用的搓板。
古时买卖物品使用圆形的钱币(一般为外圆内方的铜钱),为方便整理和计数钱币,人们发明制造了带有沟槽状的专用的木板,称为钱板儿。
后来仿照钱板儿形状制造的洗衣用的木板也叫钱板儿。
嘬牙花子:因遇到难办的事而着急时,不自主地出现的一种嘴里的
动作。
现在也常有这种说法。
例如:“他妈妈生病了,必须马上回去,可是没有车了,急得他直嘬牙花子。
”
拔创:代人出头。
这话现在也用。
例如:“平时老受人欺负,这回有人给他拔创了。
”“创”读chuang第四声。
犯机器:死硬,不通情理。
这话现在常用。
例如:“这事本来很好办,可这会儿队长犯机器,就是不同意。
”
关饷:领取薪金、工资。
例如:“我今天关饷了。
”这是早年的说法,现在已经没有这么说的了。
饷即军饷,饷银。
军人领取饷银叫作关饷。
政府机关、民间机构人员领取薪金、工资也称关饷,是一种引伸用法。
落台帮子:在旧社会,把不成器,不务正业,到处混吃混喝的人称作落台帮子。
例如“他是个落台帮子,到现在还没成家呢。
”“落”读lao 第四声。
“台”读轻声。
耍胳膊根儿:展示、威胁使用强力。
这话现在也用。
一般是说某人以身体强壮、有武功来威慑、恐吓别人。
例如:两个闹矛盾的人,其中一人捋胳膊挽袖子,作欲进攻状,另一人便说:“你想在这儿耍胳膊根儿是怎么着,我不怕你!”
隔壁儿:即隔壁。
“隔”在老北京土话中常读作jie,第一声。
例如:“隔代人”、“隔着一层”等都是这样。
在“隔壁儿”当中,读法又有变化:“隔”读jie第四声;“壁”读bi第三声,儿化音。
连读如“借彼儿”。
对过儿:对面。
这话现在常用。
例如:“车站在马路对过儿。
”“他家就在我家对过儿。
”
起腻:过于亲腻,有点儿烦人的行为。
这种说法现在常用。
例如:“一边玩去,别跟我这儿起腻!”
腻歪:反感,讨厌。
这话现在常用。
例如:“他真让人腻歪。
”;“这事真让我腻歪。
”
打小儿:从小。
这话现在常用。
例如:“这孩子打小儿就聪明。
”再
如:“我俩打小儿就认识。
”
后尾儿:最后。
这话现在常用。
例如:“本来我俩合作挺好的,后尾儿他不干了。
”“尾”读yi第三声,而不读wei。
二乎:说不准,记不清。
这话现在也用。
例如:“他今年多大岁数我也二乎了。
”
带手儿:顺便,捎带。
这话现在常用。
例如:“你去买东西带手儿把报纸取回来。
”有时也说“捎带手儿”。
呲嗒:训斥,责备。
这是比较常用的说法。
例如:“我这活儿没干好,师傅把我呲嗒一顿。
”有时也说“呲儿”,意思比“呲嗒”略轻。
瞅不冷子:突然。
这种说法现在也用。
例如:“他瞅不冷子从后边拍我一巴掌,吓了我一跳。
”有时也简化说“瞅冷子”。
挨:在。
把在哪儿说“挨”哪儿,现在也常有。
例如:“您现在挨哪儿住呢?”再如:“我正挨家看电视呢!”
摘兑:借(钱)。
这种说法现在也常用。
例如:“这钱是我刚从朋友那儿摘兑来的。
”这种说法一般只用于借钱。
对于物品则不这样说。
眯瞪:打盹儿,小睡。
现在也常有这个说法。
例如:“我太累了,先让我眯瞪一会儿。
”再如:“我太困了,开会的时候我眯瞪了一阵儿。
”
匀:请求别人把东西(按价)分给自己的客气的说法。
这种说法现在常用。
例如:“您买的大葱挺多的,匀点儿给我吧。
”再如:“这东西您不想要了就匀给我吧。
”
老爷儿:太阳。
早年人们把太阳叫“老爷儿”。
例如:“连阴了好几天,今儿个老爷儿出来了。
”再如:“别在老爷儿底下晒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