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新课程介绍与学科特色的展示
新课程介绍与学科特色的展示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推动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标,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操作性。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新课程的内涵以及各学科的特色和特点。
一、新课程的内涵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要求学生能主动探究、主动合作、主动评价。
新课程的实施,采用了多元评价方式,用学科素养和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评价体系。
同时,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科,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提倡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注重修辞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和文化素养。
通过多样化的写作任务和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国际理解能力等等。
三、数学学科的特色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学科,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注重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新课程提倡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3.注重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英语学科的特色英语学科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重要学科,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目标与特点
学校如何办教育要从非常宏观的背景来 看,因此我们说,有些学校专注于提高 升学率,提高升学率不是坏事情,但是 我们只做这一件事情,那就是对教育的 一种简单化,说的更不好听呢,是功利 化。
——朱慕菊报告语
新一轮课程改革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 教育目的的指向
教育指向何方——
把教育只定位于培养特定国家和社会的政 治人、经济人、社会人,无疑是一种封闭的 教育理念,其价值取向仅仅确立在社会和国 家一级而忽视了个人和人类整体这两端。这 样的教育缺乏尊重、关注个体生命的人道意 识,缺乏对教育为谁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
教育首先应该指向人,教育是人的教育。 首先应尊重和承认人作为人超越了“资源” 和“资本”的独立价值。
那么,个性是什么? 新课程认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 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新课程正是从以下三大关系来理解学 生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的,即:
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前面四条内容基本上属于这一关系),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五、六两条内容基本上属于这一关系),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第七条属于这一关系)。 这三大关系相辅相成构成了学生个性相对完整的画面。用一 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 目标,这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了新的起点。
一切的教育,都必须有一个受教育的主体,而不是 客体。
主体性:教育目的应成为学生的自我追求,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③教育目的的超越性和未来性
教育还应寻求超越,而不仅仅是适应;让“人 的教育”着眼于未来,而不是现实。
超越性:在人类越来越受功利现实羁绊、越来越受实利
限制生命意义的扩展之际,教育体现的对人类 社会最高境界的诉求,保留了对超越实利的非 功利的价值追求,至少可以寄希望于教育使人 在现实的病态和畸形中保持警觉,对人的纯功 利性的冲动起到平衡的纠正作用。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目标与特点
1、时代背景的基本特征
① 经济全球化
全球意识、国际视野 合作、交往、赞美、分享
② 信息时代
信息意识与素养、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③可持续发展
终身发展、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
④知识经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创新精神、探究意识与能力
⑤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
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基础教育竞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竞争
2.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突显)
二、教育目标重建
教育目的——国家培养人的总目标或称 (终极性) 终极教育目标
(教育方针)
教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 育 (时代性) 目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标 课程目标(学科)——各个学科、各门课程、
(学科性) 各个领域的教育目标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达成的教育目标
(活动性)(学期、章、单元、课时) (教学计划、设计或教案)
教育还应该指向人类,教育在强调为特 定国家和社会培养人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 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尊重人类的共同规范, 培养学生广阔的胸襟和视野。
教育目的指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
——把人(当然是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把学 生的个性发展当作全部教育工作的唯一出发点和 归宿。人的发展 社会进步 人类进化
1. 教育目的的指向
教育指向何方——
把教育只定位于培养特定国家和社会的政 治人、经济人、社会人,无疑是一种封闭的 教育理念,其价值取向仅仅确立在社会和国 家一级而忽视了个人和人类整体这两端。这 样的教育缺乏尊重、关注个体生命的人道意 识,缺乏对教育为谁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
教育首先应该指向人,教育是人的教育。 首先应尊重和承认人作为人超越了“资源” 和“资本”的独立价值。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一、新课改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日益深入。
新一轮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应运而生,旨在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新课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对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二、新课改培养目标概述新课改培养目标立足于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全面发展的人:新课改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长。
2.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人:新课改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4.具有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新课改强调信息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获取、分析、传播信息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新课改培养目标的现实意义新课改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新课改培养目标有助于提升我国人才的综合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
四、如何实现新课改培养目标1.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涵盖多样性学科领域,兼顾理论与实践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3.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素养,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新课改中发挥主体作用。
五、新课改培养目标的挑战与对策新课改培养目标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教学观念滞后等。
要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新课改的深入推进。
六、总结新课改培养目标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质与特点
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质与特点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
能力,把学生个体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强调实践性和综合性,凸显本土特色和文化内涵,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
这个新课程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注重素质教育。
新课程将自主创新、跨文化交流、实践操作
等方面纳入课堂教学,通过探究性学习、交互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实现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教育只关注知识
积累和应试成绩的问题。
新课程从全面培养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
和身体等维度,以培养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为目标。
三、强调教育自主性。
新课程注重自由、合作、交流和体验性的
教育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出色解决课程目标和问题。
这种
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新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素材,注
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同时也能
够扩大对其他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总之,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旨在让学生
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国家需求,发展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践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
课程目标新课标
课程目标新课标新课标指的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中针对中小学教育领域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整与改进,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其成为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性思维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基础课程,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后续学习和实践的基石,也是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
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和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持续学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最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公民素养和社会参与意识。
通过社会实践和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合作,解决团体问题,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课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为目标,使他们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我国新课程目标的特点
我国新课程目标的特点
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据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
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
第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主干内容;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内容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础知识,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剔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各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努力面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
总之,新分科课程内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从而与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统分科课程有显著区别。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综合课程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
单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两种课程组织形式各有其存在价值,因为学科的发展呈现分化和综合并驾齐驱的趋势。
新课程标准的特征
新课程标准的特征
新课程标准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强调能力培养: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
2.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
不再以学科为重点,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3. 强调学科的整合性和交叉性: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交叉,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4.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5. 引入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新课程标准鼓励使用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如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等,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总的来说,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倡学科整合和交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并引入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来支持教学。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通过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跨文化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而言,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和知识。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意识。
4.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等。
5.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情感体验的培养。
6.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学科知识,使学生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竞争能力。
此外,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还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摘要:一、新课改的背景二、新课改的培养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新课改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四、新课改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五、新课改面临的挑战与展望正文:新课改的培养目标是基于我国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新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这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新课改还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新课改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这意味着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要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再者,新课改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这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新课改还要求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推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了教育内容的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然而,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师观念的转变、教育资源分配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
总之,新课改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模版)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模版)第一篇: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模版)2、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① 公民意识;② 价值观念;③ 社会责任感;④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⑤ 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⑥ 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⑦ 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⑧ 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3、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① 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
② 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③ 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④ 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第二篇: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广、工作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一定专业技能的园林建设与管理人才,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园林学概论、美术、植物学、园林工程制图、测量学、设计初步、计算机辅助设计上海五大园林之一、园林设计导论(双语教学)、环境艺术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建筑学、园林设计学、园林工程学、园林植物概论(双语教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草坪学、园林植物保护、园林施工操作等。
毕业生应具备知识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备扎实的园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一定的绘画技能及美学知识 , 能应用相应的艺术理论及设计手法对自然景观、植物材料进行艺术创造。
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
4、具备风景区、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5、掌握必要的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技术。
6、具备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与科学研究,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7、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管理保护及城市环境与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新课程培养目标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①公民意识;②价值观念;③社会责任感;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⑤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⑥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⑦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⑧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①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 ②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③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④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2、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新课程结构特点第一,提出了课程的“综合性”; 首先,课程结构“综合性”的目的是,打破长期以来的学科本位,这既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又是当代世界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第二,提出了课程的“选择性”;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第三,提出了课程的“均衡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依据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思想而提出的,即我国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完整”的人;课程结构“均衡性”的内涵主要从三个层面上体现出来:1对学习领域的规划和设计,或者对学科与活动的规划和设计必须全面、均衡;2对各学习领域,或者学科与活动的课时安排必须均衡;3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均衡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两部分;总纲规定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学科的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教学时数表和教学通则等;分科课程标准规定各科教学目标和教材纲要、教学要点和教学时间的分配、应有最低限度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方法和其他应注意的事项;课程标准的总纲部分,相当于中国现行的学校教学计划;它的分科课程标准,相当于曾经使用的分科教学大纲见教学计划、教学大纲;4、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基本程序⑴说课标说课标就是要把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作为本课题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从课程论的高度驾驭教材和指导教学设计;说课标,要重点说明有关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操作等在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到用力的依据;说课标,可以结合到说教材中去进行;⑵说教材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能否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合乎实际地处理教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也是说课的首要环节;说教材的要求有:①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②说明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课时目标是课时备课时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分析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③说明如何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④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⑤说明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⑶说学法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实施课程标准后,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基于这一转变,说课者就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从教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课改精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具体要说清两大问题: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的,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倒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⑷说教法说教法,应说出“怎么教”的办法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根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②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而定的;要注意实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③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④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⑸说教程教程即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教程要求做到:①说出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即起始——过程——收束的内容安排;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②重点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过渡衔接及时间安排;③说明如何针对课型特点及教学法要求,在不同教学阶段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是怎样协调统一的;④要对教学过程作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以上五个方面,只是为说课内容提供一个大致的范围,并不意味着具体说课时都要面面俱到,逐项说来,应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便在有限是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陈述,该展开的内容充分地展开,该说透的道理尽量去说透,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新课程标准对说课的基本要求新标准教材在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着重学生思想方法的培养,注重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语文课要求学生通过试验操作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能力;针对以上要求,教师说课时就应该作到一下几点: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作用;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求;3、说清本课时的教学目标;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5、教学过程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6、教学效果的评估;5、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至少在口头上,几乎任何人都认为学生是人,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做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这涉及一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第一,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阐述,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第二,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这种未完成性是指: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6、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11、能力类型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2、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4、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1液体能力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2晶体能力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简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简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体发展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体发展。
传统的课程目标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核,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而新课程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2. 强调能力培养,注重实践操作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能力培养,注重实践操作。
传统的课程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学习,而新课程培养目标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和掌握知识,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强调核心素养,注重综合发展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新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4. 强调学科融合,注重跨学科学习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第四个特点是强调学科融合,注重跨学科学习。
传统的课程目标往往注重学科的分割和专业化,忽视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而新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来培养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互动,使学生能够跨学科地学习和应用知识。
5. 强调情感价值,注重人文关怀新课程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强调情感价值,注重人文关怀。
传统的课程目标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人文关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核。
而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情感价值观和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价值观念。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情感、有责任心的社会人才。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培养、注重核心素养、强调学科融合和强调情感价值。
修订后课标培训课程的目标与特色
04
课程效果
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程度提升
01 理解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通过培训,教师能够深入理解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和创构
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修订后课标的课程结构, 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为后续 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
力。
课程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 员在模拟真实情境中掌握知识和
技能。
案例分析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课程引入大量案例分析,通过对 实际案例的剖析和讨论,帮助学 员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安排了实际操作环节,让学 员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和实践,培 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
培养教师实施新课标的能力
01 针对新课标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 训课程和实践项目。
02 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观摩、小组讨论等形式,培 养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策略和技巧。
02 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其教学 创新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促进教师对新课标的认同感
强调新课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教师认识到其对于学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意义。
力。
课程注重案例的多样性和实际操 作的实用性,使学员能够掌握不 同情境下的应对策略和操作技巧。
专家指导与教师互动相结合
课程邀请业内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 通过专家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 学员提供高水平的指导和建议。
课程还安排了专家与学员的互动环节, 让学员有机会与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 探讨,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 力。
教师能够创设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情境,提 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 解和应用知识。
03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课程培养目标
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培养目标是指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为学生制定的预期学习成果和发展目标。
通过设立明确的课程培养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清晰了解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个好的课程培养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目标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应该清晰明确,具体描述了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的预期发展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学习目标,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2. 可量化:课程培养目标可以用具体的指标或标准来衡量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设定可量化的目标,可以更好地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可达成性:课程培养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达到的,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
目标过高会让学生感到压力过大,目标过低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 综合性:课程培养目标应该综合考虑知识、能力和素养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具备全面培养学生的意义。
通过设计综合性的目标,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课程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学生的需求,以下是一个关于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示例:1. 知识与理解:学生应该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对数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
2. 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应该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处理各种问题,并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探究与创新能力: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能够主动思考和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探索。
4. 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应该培养合理的数学思维方式,能够进行推理和证明,思维敏捷,逻辑缜密。
5. 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应该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协作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6. 数学素养:学生应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能够欣赏数学的美学和应用价值,培养数学素养和数学文化意识。
通过以上目标的设定,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全面发展,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的解析
新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的解析当前,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教育越来越超越“单一任务”或“双重任务”的主张,逐渐摆脱工具化倾向,而追求培养公民基本素养和健全的人格。
新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具体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要素。
1.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素质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都必须达到的要求。
人的素质包含的内容很多,有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艺术素质、科学素质等。
就普通高中来说,可以把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概括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四个基本方面。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一直比较重视普通高中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了培育人应有素质的本体价值。
新课程方案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从“工具论”与“本体论”的结合上来考虑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
以发展人的素质为基点,以全面提高人的社会效能为最终目的,培育普通高中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且具人本主义特性的多种素质。
将提高学生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这与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相反,它强调人的发展、人的潜能的发挥,体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2.扩展学生的基础学力普通高中的性质属于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因此,要注重扩展学生的基础学力的范围,增强未来学力的发展。
这是由高中学生未来所要担负的多重社会角色的属性所决定的。
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创业者”、“劳动者”,客观上要求他们在高中阶段既要具有一定基础性、专业性的学术性知识,又要他们掌握一定的实用性知识,为其今后不同的分流发展、个性需要、职业生活打好不同的基础。
为此,高中学生的“基础”的内容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我国笼统的“双基”教育内容,而要求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拓展。
在基础知识方面,不仅掌握学术性知识,而且要注重实用性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仅仅局限于掌握认知领域知识,而且在情感、态度方面也应加以扩展。
在基本技术专业方面,不仅仅要掌握读写算的技能,还要掌握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等。
新知小学新课标
新知小学新课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知小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新知小学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课程目标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培养。
具体目标包括: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扎实的学科基础。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和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知识: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基础学科,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 跨学科主题:设置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如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实践活动:增加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主要教学方法包括:1.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体验。
3. 项目学习: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四、评价方式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过程性,主要包括: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度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自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
五、课程资源新课标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材,注重教材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2. 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3. 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新课程学习总结
新课程学习总结一、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新课程致力于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以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的个体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会做人、能学习、懂合作、有担当,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新课程的具体变化新课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评价体系的改革等方面。
新课程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基础上,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联系,同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
三、新课程的学习收获1.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听的形式,而是要采用多种形式,如讨论、探究、实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4. 评价方式发生了变化。
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同时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四、新课程的反思与建议1.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