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①试管、导管、集气瓶。
3、②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
4、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及讨论
评分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实验
名称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
目的
1.了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掌握二氧化碳对生活的影响
实验仪器及药品
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导气管、试管、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
验
步
骤
1.思考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
初中酸性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实验目的1. 了解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通过实验验证酸的酸性、腐蚀性、与金属反应等性质。
3. 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和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酸是一种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化合物。
酸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1. 酸与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蓝色石蕊试液变蓝。
2. 酸与金属反应: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
3. 酸与碱反应: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 酸与碳酸盐反应: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相应的盐。
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试管、滴管、镊子、酒精灯、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金属片(如锌片、铁片)、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浓盐酸、蒸馏水等。
2. 实验试剂: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硝酸银等。
实验步骤1. 观察酸的物理性质- 取少量盐酸于试管中,观察其颜色、气味、状态等。
- 将盐酸滴在纸上,观察是否留下痕迹。
2. 酸与指示剂反应- 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观察颜色变化。
- 取少量蓝色石蕊试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观察颜色变化。
3. 酸与金属反应- 取少量锌片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 取少量铁片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4. 酸与碱反应-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观察颜色变化。
- 取少量酚酞试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少量盐酸,观察颜色变化。
5. 酸与碳酸盐反应- 取少量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 取少量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观察沉淀产生情况。
6. 酸与盐的反应- 取少量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观察沉淀产生情况。
实验现象1. 盐酸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2. 盐酸滴在纸上,留下白色痕迹。
3. 紫色石蕊试液遇盐酸变红,蓝色石蕊试液遇盐酸变蓝。
4. 锌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铁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范文(精选18篇)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范文(精选18篇)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例是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二、仪器用具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布菊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三、实验原理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执行“站点管理站点”命令,在弹出的“管理站点”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站点”命令。
2)在弹出的“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单击“高级”选项卡。
3)在“站点名称”文本框中输入站点名称,在“默认文件夹”文本框中选择所创建的站点文件夹。
在“默认图象文件夹”文本框中选择存放图象的文件夹,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管理站点”对话框。
4)在“管理站点”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站点创建完毕。
五、实验结果六、讨论与结论实验开始之前要先建立一个根文件夹,在实验的过程中把站点存在自己建的文件夹里,这样才能使实验条理化,不至于在实验后找不到自己的站点。
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选项,计算机一般会有默认的选择,最后不要去更改,如果要更改要先充分了解清楚该选项的含义,以及它会造成的效果,否则会使实验的结果失真。
实验前先熟悉好操作软件是做好该实验的关键。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实验报告格式一、实验报告知识述要实验报告是以实验本身为研究对象,或者以实验作为主要研究手段而得出科研成果后所写出的科研文书。
实验报告具有一般科研文书的科学性、实践性、规范性等特点。
(一)实验报告的概念和用途实验报告是实验者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完整真实地记录、描述某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是对实验工作的总结和概括,是整个实验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布分,也是实验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考化学实验报告格式(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_______(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1. 了解_______(实验目的1)。
2. 掌握_______(实验目的2)。
3. 培养学生_______(实验目的3)。
三、实验原理_______(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四、实验器材1. 仪器:_______(列举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
2. 药品:_______(列举实验中所使用的药品)。
五、实验步骤1. 步骤一:_______(详细描述实验步骤一)。
2. 步骤二:_______(详细描述实验步骤二)。
3. 步骤三:_______(详细描述实验步骤三)。
4. 步骤四:_______(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四)。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数据记录:(1)_______(记录实验数据)。
(2)_______(记录实验数据)。
(3)_______(记录实验数据)。
2. 数据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_______(分析数据1)。
(2)结合实验原理,解释_______(分析数据2)。
(3)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原因_______(分析数据3)。
七、实验结果1. 实验现象:(1)_______(描述实验现象1)。
(2)_______(描述实验现象2)。
(3)_______(描述实验现象3)。
2. 实验结果:(1)_______(列出实验结果1)。
(2)_______(列出实验结果2)。
(3)_______(列出实验结果3)。
八、实验讨论1. 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
3.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九、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_______(结论1)。
2. _______(结论2)。
3. _______(结论3)。
十、实验反思1. 对实验过程中的优点进行总结。
2. 对实验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思。
3. 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
实验报告撰写人: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第2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化学实验报告上册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9篇)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9篇)化学实验报告篇11:实验目的,具体写该次实验要达到的要求和实现的任务。
2:实验原理,是写你这次实验操作是依据什么来完成的,一般你的实验书上都有,你总结一下就行。
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所用器材,液体和固体药品等。
4:实验步骤:5: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问题分析及讨论化学实验报告篇2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
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h2c2o4+2naoh===na2c2o4+2h2o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cook-cooh+naoh===-cook-coona+h2o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实验编号123备注mkhc8h4o4/g始读数终读数结果vnaoh/ml始读数终读数结果cnaoh/mol·l-1naoh/mol·l-1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二、h2c2o4含量测定实验编号123备注cnaoh/mol·l-1m样/gv样/ml20.0020.0020.00vnaoh/ml始读数终读数结果ωh2c2o4h2c2o4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化学实验报告篇3实验步骤(1) 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2) 加热实验(1)的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3)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2g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4) 待实验(3)的试管内液体不再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热3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该步骤实验可以反复多次)(5) 实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称量。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共7篇)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共7篇)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实验报告模板_______课程实验名称姓名学号班级实验地点实验日期评分指导老师同组其他成员一、实验内容:二、实验目的三、涉及实验的相关情况介绍:四、实验结果:初中化学实验汇总1.常用仪器的名称、形状和主要用途。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和称量给物质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仪器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仪器的洗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及收集三种气体的制备三种气体的收集方法4.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常见气体的检验及鉴别两酸、两碱及盐的鉴别5.化学基本实验的综合把握好以上这些知识点的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化学实验就要动手,要进入化学实验室,参与化学实践的一切活动。
在实验室要观察各种各样各具用途的实验仪器、实验用品、实验药品试剂,各种各类药品,它们的状态、气味、颜色、名称、使用注意事项。
还要观察各种各类成套的实验装置。
在老师指导下,自己也应动手做所要求完成的各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去观察和记忆。
例如:①各种仪器的名称、形状、特点,主要用途,如何正确使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②无论做什么内容的实验都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因此,要熟练掌握各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明确操作的方法、操作的注意事项,且能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
③还应注意观察各种实验现象,这是培养观察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开始的一步。
下面还要进一步详细说明。
④动手做记录,因为在实验活动中感性知识很多,如不做记录,可能被遗忘或遗漏。
这都不利于对实验的分析和判断。
如何做好观察观察能力是同学们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之一,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最直接的手段,学会观察事物,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受益匪浅的基本素质。
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的现象更要求学会观察,要求:观察要全面、观察要准确,观察要有重点,观察时还要动脑思考。
①观察实验现象要全面。
一般应包括,反应物的颜色、状态,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光、焰、声、色、放热、沉淀、气味等变化、反应剧烈的程度等。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观察和理解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用品1、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集气瓶、铁架台(带铁夹)、水槽等。
2、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红磷、镁条、稀盐酸、锌粒、硫酸铜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一)氧气的制取与性质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将导管伸入装满水的集气瓶中,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取出正放在桌面上。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组装仪器: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加热制取氧气: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3、氧气的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然后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燃烧结束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1、二氧化碳的制取(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加入稀盐酸,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将导管另一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二氧化碳。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2、二氧化碳的性质(1)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2)向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少量水,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篇一: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全一册共19个实验)化学实验报告目录友情提示: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后,鼠标点击下列蓝色字体,即可到达所需要的实验报告单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18、19、20、化学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1、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实验目的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一、实验器材、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1.检查仪器、药品。
2.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
3.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4.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实验装置图疑问讨论评语教师签名化学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2、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实验目的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实验器材、药品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实验步骤1.检查仪器、药品。
2.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__年级第__组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月_日实验名称: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索实验目的:蜡烛点燃前、点燃蜡烛、熄灭蜡烛现象及燃烧生成的物质。
一、实验器材、药品:蜡烛、火柴、烧杯(两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闻一闻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判断蜡的密度与水比较大小。
3. 点燃蜡烛,子细观察燃着的蜡烛,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取一根炎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 1S后取出,观察火焰分几层,哪层最璀璨,哪层最暗?4.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子细观察烧杯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5. 熄灭蜡烛,观察蜡烛熄灭时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6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评语教师签名:__年级第__组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月_日实验名称: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实验目的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一、实验器材、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者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做好用排水法采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
3. 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采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放在桌面上。
4. 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 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
6 .分别向两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
7 .向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另一干燥玻璃片放在空气中。
8. 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9.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评语:教师签名:__年级第__组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月_日实验名称:块状药品的取用、粉末药品的取用、液体的取用及碳酸钠、锌粒分别与盐酸的反应、洗涤玻璃仪器实验目的:正确取用块状、粉末、液体药品,如何正确洗涤玻璃仪器实验器材:试管架、试管(4支)、镊子、锌粒、纸巾、药匙、纸巾、纸槽、碳酸钠粉末、量筒、胶头滴管、药匙、纸槽、纸巾、镊子、锌粒、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单本实验中的步骤和现象描述都比较清晰明了,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有问题的段落。
但可以对部分语句进行改写,如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改为“将试管夹在试管架上”。
同时,可以在实验目的中加入“培养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操作的能力”。
实验现象说明了分子的运动现象。
酚酞溶液中的分子在试管中不断运动,当浓氨水滴在棉花上时,氨气分子开始向上运动,与酚酞溶液中的分子碰撞,使得酚酞分子的运动更加剧烈,从而导致颜色的变化。
这表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并且运动越剧烈,颜色变化就越明显。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子的运动规律。
1、将两个汽水瓶中分别加入纯净水,一个汽水瓶中加入食盐水,另一个汽水瓶中不加水。
2、将两个酒瓶塞分别塞在两个加水的汽水瓶中,另两个汽水瓶不塞酒瓶塞。
3、用电吹风分别对四个汽水瓶进行加热。
4、观察每个汽水瓶内铁生锈的情况。
实验结论: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加入食盐水的汽水瓶中的铁最易生锈,未加水的汽水瓶中的铁次易生锈,加入纯净水的汽水瓶中的铁最难生锈。
2、加热能促进铁生锈的速度。
3、在有酒瓶塞的汽水瓶中,铁生锈的速度比没有酒瓶塞的汽水瓶中要慢。
实验名称: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实验器材及药品:汽水瓶4个,酒瓶塞2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1、将两个汽水瓶中分别加入纯净水,一个汽水瓶中加入食盐水,另一个汽水瓶中不加水。
2、将两个酒瓶塞分别塞在两个加水的汽水瓶中,另两个汽水瓶不塞酒瓶塞。
3、分别用电吹风对四个汽水瓶进行加热。
4、观察每个汽水瓶内铁生锈的情况。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加入食盐水的汽水瓶中的铁最易生锈,未加水的汽水瓶中的铁次易生锈,加入纯净水的汽水瓶中的铁最难生锈。
2、加热能促进铁生锈的速度。
3、在有酒瓶塞的汽水瓶中,铁生锈的速度比没有酒瓶塞的汽水瓶中要慢。
实验名称:制作简易灭火器实验原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化学实验安全实验报告(8篇)

化学实验安全实验报告(8篇)化学实验安全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知道成功在什么的作用下会生成美好的物质实验器材:成功溶液、懒惰溶液、半途而废溶液、奋斗溶液、牺牲溶液各一瓶,试管若干支,滴管实验过程:取四支装有成功溶液的试管,分别标有A、B、C、D第一步:取A试管,用滴管吸取懒惰溶液,滴入A试管,振荡,发现A试管内液体变得浑浊,生成了墨绿色的粘稠状沉淀。
第二步:取B试管,用滴管吸取半途而废溶液,滴入B试管,振荡,观察到B试管中生成了黑色沉淀同时还有臭味生成。
第三步:取C试管,用滴管吸取奋斗溶液,滴入C试管,振荡,发现C试管中有气体生成,闻到一种叫做胜利的气体。
第四步:取D试管,用滴管吸取牺牲溶液,滴入D试管,振荡,发现D试管中生成了一种明亮的红色物质。
补充实验:取A、B试管中生成的物质,分别加入奋斗溶液和牺牲溶液,振荡,发现A、B试管中的沉淀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蓝色,类似水晶的颜色,还有香气生成。
实验结论:成功可以和奋斗,和牺牲生成美好的物质;和懒惰,和半途而废只会生成难看的物质。
此实验告诉我们,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你是否选对了条件辅助它,如果你选择了奋斗和牺牲,那么恭喜你,你收获了;如果你选择了懒惰和半途而废,那么很不幸,你失败了。
化学实验安全实验报告2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建筑系把实验教学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来看待。
为了确保实验室及建筑测量室的安全,我系于4月x日对各实验室进行了安全检查,现具体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建筑系专业教师配备齐全,实验室有专人专管,且实验室及建筑测量室各项配备齐全,在各方面做好实验室及建筑测量室的相应工作。
1、以防护为主,确保实验教学安全确保实验室安全是为了育人,育人必须安全。
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共5篇) 篇一: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篇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化学实验报告上册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5篇

化学实验报告范例5篇化学实验报告范例11.准备工作(1) 清洗容量瓶,移液官及需用的玻璃器皿。
(2) 配制铁标溶液和其他辅助试剂。
(3) 开机并试至工作状态,操作步骤见附录。
(4) 检查仪器波长的正确性和吸收他的配套性。
2. 铁标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3417g铁盐NH4Fe(SO4)·12H2O 置于烧杯中,加入10mlHCL加少量水。
溶解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容量瓶刻度。
3 .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波长取两支50ml干净容量瓶,移取100μ g m l-1铁标准溶液2.50ml 容量瓶中,然后在两个容量瓶中各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放置2min后各加入1.0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吸收池,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40nm间,每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4.工作曲线的绘制取50ml的容量瓶7个,各加入100.00μɡ ml-1铁标准0.00,0.20,0.40,0.60,0.80,1.00,1.20ml,然后分别加入0.5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2cm 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在选定波长下测定并记录各溶液光度,记当格式参考下表:5.铁含量的测定取1支洁净的50ml容量瓶,加人2.5ml含铁未知试液,按步骤(6 )显色,测量吸光度并记录.K=268.1 B= -2.205 R*R=0.9945 CONC. =K *ABS+B C = 44.55mol ml-16.结束工作测量完毕,关闭电源插头,取出吸收池, 清洗晾干后人盆保存.清理工作台,罩上一仪器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仪器并放回原处.化学实验报告范例2723型操作步骤1、插上插座,按后面开关开机2、机器自检吸光度和波长,至显示500。
3、按OTO键,输入测定波长数值按回车键。
初中化学家庭实验报告

初中化学家庭实验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初中化学家庭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和碱相互中和的反应过程,了解酸碱中和的化学性质及其相关常识。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材料:1. 盐酸(盐酸是一种强酸,切勿接触皮肤或衣物)2. 碳酸氢钠(碱性物质)3. 蓝色石蕊试纸4. 玻璃杯5. 水实验步骤:1. 在玻璃杯中分别倒入一定量的盐酸和碳酸氢钠。
2. 用蓝色石蕊试纸分别测试盐酸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蓝色石蕊试纸会在酸性溶液中变红,在碱性溶液中变蓝。
3. 将盐酸和碳酸氢钠混合在一起,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混合溶液的性质。
4. 观察酸碱中和反应后产生的物质,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1. 盐酸和碳酸氢钠混合反应后,会产生气体。
这是因为盐酸和碳酸氢钠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和水以及碳酸盐。
2. 实验中使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混合溶液的性质可以看出,中和后的混合溶液呈现中性状态。
实验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
盐酸是一种强酸,碳酸氢钠是一种碱性物质,它们之间的中和反应产生了氯化氢气体和水以及碳酸盐。
在中和后的混合溶液中,pH值接近中性,这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可以将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羟离子中和成水分子。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酸碱中和的化学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胃酸和胃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可以保持人体消化系统的PH值稳定;又如,酸雨对环境的破坏就是一种典型的酸碱中和反应。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相关常识,并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酸碱物质,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不良后果。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篇示例:初中化学家庭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利用酵母发酵制作酵母发酵液实验目的:1. 了解酵母发酵的原理及过程;2. 掌握酵母发酵制备酵母发酵液的方法;3. 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化学实验报告含摘要(3篇)

第1篇实验名称:硫酸铜与铁的置换反应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硫酸铜溶液与铁的置换反应,观察并分析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现象,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并探究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铁能够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且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1. 观察硫酸铜与铁的置换反应现象。
2.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3. 探究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的活动性高于铜,因此铁能够将硫酸铜中的铜离子置换出来,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反应方程式如下:Fe + CuSO4 → FeSO4 + Cu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铁钉、试管、漏斗、滤纸、镊子、滴管、酒精灯、温度计、计时器。
2. 试剂:硫酸铜溶液、稀硫酸、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取一烧杯,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
2. 将铁钉放入烧杯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 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记录反应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和沉淀的形成。
4. 取另一烧杯,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5. 将铁钉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和沉淀的形成。
6. 取另一烧杯,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加入适量蒸馏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7. 将铁钉放入烧杯中,用计时器记录反应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同时有红色固体(铜)析出。
2. 加入稀硫酸后,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但反应速率加快。
3. 加热后,溶液颜色变化加快,反应速率明显提高。
4. 加入蒸馏水后,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反应速率基本无变化。
六、结论1. 铁能够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2. 稀硫酸和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3. 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和沉淀的形成。
2. 加热时,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__年级第__组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月_日
化学实验报告
__年级第__组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月_日
化学实验报告
__年级第__组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月_日
化学实验报告
__年级第__组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月_日
化学实验报告
__年级第__组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月_日
化学实验报告
__年级第__组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月_日
化学实验报告
__年级第__组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月_日
化学实验报告
__年级第__组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月_日
1. 检查仪器、药品。
2. 酸和指示剂作用
在点滴板上分别滴入稀盐酸和稀硫酸然后分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1)稀盐酸与紫色石蕊溶液
(2)稀硫酸与无色酚酞溶液
3. 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向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的镁条、铝片、锌粒然后分别加入5ML稀盐酸,观察现象。
4. 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取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2ML的稀盐酸,过一段时间后把铁钉取出,观察现象。
5.酸与某些盐的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硝酸银溶液,然后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6.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
__年级第__组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月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