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课题:望子成龙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分析家庭教育的误区,使家长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
教学难点: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1、生动的故事实行道理的讲解
2、互动反馈家庭教育的情况
3、家庭教育方法的生动例子表现
一、家教的重要性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点、人生观等的形成。
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
二、望子成龙的困惑
盼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凤是千百年以来父母对孩子的共同期望,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这种期望成了对孩子的一种误导,尤其是误导了孩子的成才目的,也使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只满足于“望”而疏于“教”,而“望”极易导致偏、逼、恨和叹。现实中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却面临这样那样的困惑,为什么我每天陪着孩子上学读书,孩子却显得非常厌倦?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脾气却越来越坏?日前,一位从事心理咨询多年,有着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分析了家庭教育背后存有的种种困惑和问题。
桶最薄弱的是底部
“这和家庭教育是一个道理,孩子的成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孩子的成材基础要打好。而成材的基础就是孩子的心理健康。”
所以,维护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首先要做好的事情。
“学习是一个人终生需要面对的事情,保持孩子的学习愿望,比过早的强迫孩子学到什么更重要。自愿的力量远远大于强制,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
杨洪主任说,在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做父母的对孩子承担的责任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身心健康,这才是孩子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人生基础。过早的开发孩子的智力,让他们学一些超过自身接受水平的知识和事物,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实是非常不利的。排除物质方面的因素
所以说,过早的开发儿童智力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误区。
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伴随着成长过程,它是由低到高逐步发展的,低阶段是高阶段的基础,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发展重点。所以,家庭教育的关键是把握各阶段的特点,让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划分为5个阶段:即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胎儿期的核心是避免一切可能对胎儿的大脑和身体造成损害的因素。如婚前、孕前的疾病检查,避免近亲结婚,孕期中生病、服药、烟、酒等不利于胎儿发育的因素。现在流行的胎教,其实存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一些误区。例如我们熟知的世界着名音乐家还没有听说过有一位接受过胎教。相反,倒是因为过度的孕期胎教,造成新生儿听力出现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刚刚过去的“爱耳日”里,一些医院通过对很多孩子的听力测试后发现,很多孩子对声音只能分辨出高音区,对低音区的感应则很迟钝。孕期里,胎儿需要安静的发育空间、充足的营养和孕妇良好的心情。过度的胎教其实是一种噪音。早期胎教无疑是父母们一相情愿的拔苗助长行为。
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和语言水平全面发展的阶段。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儿童感知觉的充分发展与整
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过度溺爱都会造成感知统合失调。现在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玩沙子、玩泥巴,就大呼小叫,因为怕他弄脏了衣服、弄脏了手,看到孩子捉迷藏、玩追逐游戏,就赶紧制止,因为担心孩子摔跤、出意外,因为种种限制,使孩子没有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其实,家长的过度保护会造成孩子单项水平的超常发展,但代价却是其他基础水平的弱化。有一个例子,一个3岁的孩子,不但说话流利,而且还会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不过一次大人不注意,孩子摔了一跤,居然把鼻梁骨给摔断了。因为这个孩子以前从来没有摔过跤,他连基本的摔跤时用手撑一下的反应都没有。
学龄前期(3~6岁)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孩子的口语表达水平和行为水平的培养。口语表达水平的锻炼包括:迅速扩充词汇量,促动对词义的准确理解与应用,学会表达复杂的意思,使用汉语表达不同句型,如疑问、感叹、被动、反问等。重点是规范表达和理解水平。如果过早地要求孩子学习外语,不但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而且对学习自己的母语也会造成压力。这段时期需要用行为来规范孩子的意识,不能只顾培养孩子的学习,其他事情家长都替他们包办了。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在寝室里,教学楼里,操场上贴着“请勿乱扔垃圾的标语”,难道我们的大学教育还要从学龄前教育着手吗?
学龄期(6~11至12岁)这段时期,是孩子思维迅速发展阶段,进入学校学习,面对的不但是学习,还有初级的社会关系。学习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没有人愿意自讨苦吃,但趋利避害是人的最基本行为原则,家庭教育强制的力量远远不及培养孩子自愿学习的力量。那种只要学习好其他都能够不管的家庭教育方式,只能让孩子远离伙伴,变得自私自利。
青春期(13~16至18岁)建立平等亲密的亲子关系是这个时期家庭教育的核心。到了青春期,孩子各方面都趋于成熟,家长需要摒弃一贯的“家长制”作风,从平等、尊重、宽容、理解的角度出发对待孩子。只有把孩子看成一个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接受他的不完美,站在孩子的立场与孩子沟通,才能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家长制会在无声无息中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发展机会。家长对孩子过度追求完美,最终一定是不完美。你想让你的孩子成材吗?那你千万不要损害孩子的
心理健康,不要损害孩子的学习愿望。
家庭教育没有绝招
经验证明,没有总是成功的教育模式,教育的经验只有借鉴没有模仿。孩子的心理发展本身就很复杂,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如何避免错误。但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保持学习的愿望。
其实,家庭教育的方式存有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从一杯茶,能够锻炼孩子的观察水平,色彩辨别,触摸水平,感知事物。拿起来能够感觉它的分量,尝一口,能够丰富孩子的味觉……让孩子在与伙伴的游戏中,逐步明白遵守规则、理解挫折,凡事都得自己亲自动手,既而逐步明白相互尊重与平等。
“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大树吗,切莫以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代价,你想让你的孩子成材吗,切莫以损害孩子的学习愿望为成本。”
望子成龙”莫忘孩子的人格培养。
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孩子健康、自信、豁达、坚韧、向上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更应注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人格培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父母要站在“培养完美人格”的高度重视孩子人格的培养。
一、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童年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说的都是家庭教育氛围的作用。有家电视台播放了一个节目,颇耐人寻味,主持人问一个孩子:“你最讨厌你父母做什么”答:“最讨厌我父母打架,在家打牌”。“为什么?”答:“父母经常打架,有时打完了笑,有时打完了哭。爸爸经常打牌到深夜,整天搅得我不得安宁。”试问,在这样的家庭氛围当中,又怎能“培养完美人格”呢?相反,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桌凳。他的穿着不求华贵,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都是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是得益于他的母亲,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