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考历史 二战专题检测题

合集下载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14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14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1.(2016年4月浙江选考)1938年9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34%的美国人赞同向英法出售军火,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1939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66%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

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高涨B.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C.美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D.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解析材料主题是“民意测验”,并不能反映美国官方立场,排除B、C项;赞成向英法出售战略物资并不是参战,A项理解错误,排除;数据的变化体现美国民众对法西斯的扩张态度改变,故选D项。

答案 D2.右图是一幅美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漫画,标题为《一块一块》。

它反映了( )A.美国操纵日本控制中国的意图B.日本占领中国的意图C.美日联合共同侵略中国的意图D.中国被列强共同瓜分的局势解析从图中的英文“CHINA”以及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来判断,本题应当选B。

A、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题干时间。

答案 B3.(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在走向世界大战的过程中,1936年是影响巨大的一年。

这一年( )①广田弘毅在日本上台组阁②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③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④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1936年的事件是①②③。

答案 A4.(2016年9月绍兴适应性考试)下图为《二战后期重要国际会议召开地分布图》。

其中“决定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地点是在( )A.①B.②C.③D.④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决定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是德黑兰会议,会议地点在③。

答案 C5.(2016年9月嘉兴教学测试)下图所示战役的作用在于( )A.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B.使德国陆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C.使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D.导致法西斯轴心国开始解体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战役是阿拉曼战役。

浙江省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练习题

浙江省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练习题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二战复习题一、二战选考真题再现1.(2015·浙江10月选考)如图所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该战役是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库尔斯克会战D.柏林战役2.(2015·浙江10月选考)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三个主要国家签署了《开罗宣言》,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这三个国家是A.美国、苏联、中国 B.苏联、美国、英国C.中国、苏联、英国 D.美国、英国、中国3.(2016·4月浙江选考)下图所示二战中某次战役的主要作用是A.为盟军反攻保存了实力B.使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C.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D.使法西斯德国陷于东西两线作战4.(2016·4月浙江选考)1938年9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34%的美国人赞同向英法出售军火,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1939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66%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

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高涨B.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C.美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D.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5.(2016·浙江10月选考)右图所示事件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应对的举措是A.发表《大西洋宪章》,反对纳粹暴政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联盟C.开辟第二战场,实施“先欧后亚”战略D.发布《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6.(2016·10月浙江选考)1942年10月,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

过去25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

在(苏台德及其所在国)被出卖的日子里,别的大国粗暴地把它(苏联)排斥于欧洲协作之外,它就被迫同德国签订那不幸的条约。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汇编图说历史6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汇编图说历史6

《选修课图说历史(二战)》5——二战的转折2左图中A、B两地是二战中欧洲和北非战场两次重大战役的发生地。

这两大战役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各有何重大历史意义?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1.莫斯科战役(1)概况:年9月底,德军以强大兵力,向莫斯科发动进攻,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英勇作战。

12月初,苏军在将军指挥下大举反攻,德军仓皇后退100~250千米,被歼50余万人。

(2)意义:莫斯科之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重大失败,宣告德军“”的破产。

2.斯大林格勒战役(1)德军1942年夏季攻势战略意图:1942年德军的进攻重点指向南方,准备夺取苏联重要的战略物资产地。

为此必须首先攻占伏尔加河下游西岸的交通枢纽,这既可以保证德军南下高加索的安全,又可以北上迂回。

(2)过程:1942年7月,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苏联军民誓死保卫家园,利用每一寸土地,与德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11月,苏军发起反攻,从南北两侧进行强大的钳形攻势,包围德军约30万人。

1943年2月,苏军发起最后进攻,德国全军覆没。

(3)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使局势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对推动整个的变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中途岛战役1.背景:1942年4月,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的东京、横滨等城市进行了轰炸,日本举国震动。

日本军方决定进攻美国太平洋舰队重要基地中途岛,歼灭美国舰队主力。

2.战况:日军进攻中途岛损失巨大,开始丧失的战略主动权。

3.意义: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三、阿拉曼战役1942年10月,在蒙哥马利指挥下,英军集中兵力、坦克和飞机,发动大规模反攻。

德意军队处于劣势,折损过半,被迫全线西撤。

北非战场的形势也发生了转折。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的意义随着战役、阿拉曼战役和战役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开始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许多著名战役。

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2024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2024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2024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谢维扬先生说:“宗法制度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私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权和处置权。

”材料直接说明宗法制度A.具有维护私家政权的性质B.目的为巩固周天子统治C.利于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D.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矛盾2.西汉时期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其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

到东汉,黄金首先退出流通领域,而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原来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

这反映了东汉时期A.中外贸易出现严重逆差B.田庄经营影响了市场活力C.滥发钱币引发通货膨胀D.赋税征收改变了商业环境3.宋代的一些地方官在审判中重视调解,并提出情、理、法相结合的理论,不再把民事诉讼视为“民间细故”,而是认为“此其有关于朝廷上下之纪纲”。

这一做法A.促进了儒学的新发展B.推动了地方司法独立C.有利于加强地方治理D.旨在强化君主的权威4.下表是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新中国的外交空间得到了全方位拓展B.美国彻底放弃了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意义巨大D.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5.1956年以前,英国已基本撤出远东,但不打算放弃非洲。

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中,美国在联合国谴责侵略,并要求以色列停火,英法失去干涉借口,不得不撤军,这成为英国殖民史的转折点。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

西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中的墓葬有两种,一种是级别最高、最为豪华的墓葬,埋设在积石冢正中,墓室宽大,随葬玉器多,其中凤鸟形器以及玉猪龙等器物绝不见于普通墓葬;另一种墓葬规模小,随葬品也少,被安排在积石冢旁边。

这表明红山文化()A. 已有发达的青铜铸造业B. 已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C. 已形成君主专制的国家D. 已出现社会不平等现象2.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一股潮流。

这些变法()A. 强化了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B. 推动了社会转型C. 维护了分封宗法的社会秩序D. 巩固了贵族特权3. 唐宣宗尚文学,尤重科名,爱羡进士,每对朝臣,问:“登第否?”有以科名对者,必有喜,便问所赋诗赋题,并主司姓名。

或有人物优而不中第者,必叹息久之。

这反映了当时()A. 科举制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B. 选官只注重门第和家世C. 程朱理学成为考试主要内容D. 科举是唯一的选官方式4. 有者评道:“孔子集古学术思想之大成,……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

”下列项中,属于“朱子”成就的是()A. 打破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B. 编注“四书”作为儒学基础读物C. 率先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的5. 有学者评论道,鸦片战争以严酷事实“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

……这一代中国人是从地理学开始去了解西方的政治、社会、历史的。

地理学中寄托了他们经世匡时的苦心,并标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

”下列项中,寄托了“他们经世匡时的苦心”的著作是()A. 《梦溪笔谈》B. 《天工开物》C. 《徐霞客游记》D. 《海国图志》6. 洋务新政时期的一则宣传材料这样描述:“西人来,轮船开,华人局面从此推,官商协力广招徕。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总分60分)1.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A.一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B.一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C.一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D.一战中的新式武器2.1916年,德军在某地发动了一场战役,试图将其作为“碾碎法军的磨盘”。

该地位于下图中的A.①处B.②处 C.③处D.④处3.世界在进入二十世纪时出现了新的特点:既不是美国建国之初还处于弱小时期的世界,也不是英法老牌帝国主义当年称霸一时的世界。

这是一个复杂而又需要重新认识的世界。

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的威尔逊政府需要为美国制订一个与时代相适应的外交战略。

下列有关威尔逊的言行按时间顺序正确的是①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②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③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④回到美国后,他就陷入了一场与参议院就批准《凡尔赛条约》以及国联问题的斗争中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4.德国“施里芬计划”的主要战略计划是:“先在西线集中兵力,短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迅速结束战争。

”这个计划的最大缺陷是A.速战速决 B.两线作战 C.对自己估计过高,对对手估计过低 D.与德国国情不符5.一个西方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

”这种观点A.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B.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C.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D.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6.1921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日本是英国的旧友,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罗斯福新政得到广大工人的拥护,但是也有部分资本家将其称为“剥削富有者的暴政”。

以下新政政策最容易引起资本家反对的是()A.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B.复兴工业,调整农牧业C.政府担保存款,恢复银行信用D.实施社会保障,缩小贫富差距2.顾炎武认为:“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

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

”由此可见,顾炎武①主张逐级分权②强调“经世致用”的价值③提出“循天下之公”④反对君主专制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3.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夫之提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者,理之依也”。

上述思想A.受到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B.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C.体现了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D.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4.杜鲁门在继任演说中建议:订立一个“大胆的计划来使我们的科学进步和工业发展能够有益于不发达地区的改善和发展”,即著名的“第四点计划”。

这一计划的王要目的是A.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B.确立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遏制共产主义在亚非拉扩张5.2009年6月11日美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计划在今后100天内创造或挽救60万个就业岗位,将是7870亿美元刺激方案实施头100天所创工作机会的四倍。

罗斯福新政时期相似的措施包括()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C.“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D.保障工人的经济政治权利6.据《国语·晋语九》记述,晋国范氏、中行氏不体恤百姓,在与赵氏斗争中失利,其子孙流落到齐国,变为在田间耕作的农夫。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2-13学年高三8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2-13学年高三8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8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请将答案涂写于答题卡上。

1.曾国藩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清末的军事家、理学家和政治家,但因其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而备受后人诟病,近年来研究曾国藩的人逐渐增多。

如果你收集了如下资料,你认为对研究曾国藩最有价值的资料是()A.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B.“文革”中出版的《曾国藩反动言论》C.关于曾国藩的史学论著D.部分曾国藩日记、奏折、书信的影印件2.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成为联结海内外钱氏宗亲的桥梁和纽带。

浙江临安钱氏重视修订族谱,说明()①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②弘扬传统美德是社会的需要③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④传统小农经济孕育了强烈的家庭观念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3.下列各图中,反映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有()①秦铜权图②半两钱③宜侯夨铜簋④虎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下列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中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最相近的是()A.中央集权制B.郡县制C.中央官制D.皇位世袭制5.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丞相B.郡守C.州牧D.刺史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7.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8.据《大清律》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

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9.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10.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中B.辛亥革命中C.义和团运动中D.新文化运动中11.日本天皇1937年9月2日发出的《宣战诏书》称:“今朕之军人,正排除万难,发扬忠勇,只为促进中华民国醒悟,迅速确立东亚之和平,别无他意。

(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世界现代文明 专题训练十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

(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世界现代文明 专题训练十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专题训练十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930年,希特勒在一次演说中说,“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那他 2 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

……(德国)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

对希特勒所谓的“空间理论”出台的背景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大危机的爆发B.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C.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D.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解析:A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30年”可知,此时的德国正值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时期,故A项正确;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是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故B项错误;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是三个标志性事件:德国吞并苏台德区、英法承认德国的“正常国家”地位、德国入侵波兰,故C项错误;法西斯轴心国建立的时间是1936年,故D项错误。

2.(2017·浙江温州期中)墨索里尼曾明确规定“事情的解决必须不迟于1936年”;在打几场胜仗之后,“要想瓦解那个帝国不应该是一桩艰难的任务”,“用这种方法就能够保证成功”。

这件“事情”指的是( )A.颠覆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B.吞并埃塞俄比亚C.建立“新罗马帝国”D.同德国缔结盟约解析:B 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被颠覆于1939年,显然与材料给定的时间点不相符,故A项错误;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于1935年10月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并于次年的5月将埃塞俄比亚吞并,故B项正确;建立“新罗马帝国”反映意大利的侵略野心,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表,故C项错误;同德国缔结盟约显然与材料内容不相符,故D项错误。

3.(2017·浙江宁波选考模拟)随着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德国加快了侵略步伐,欧洲局势一步步紧张。

在下图中,德国军队控制带圆圈数字所代表区域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解析:D 根据所学,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德国占领①苏台德地区;1938年3月,德国占领②奥地利;1939年③捷克斯洛伐克沦为德国保护国;1936年德军入侵④莱茵河非军事区,D项符合题意。

浙江省高中历史学考选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复习提纲(填空含答案)

浙江省高中历史学考选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复习提纲(填空含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提纲(一)填空: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1)社会根源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之间的矛盾。

②市场供需矛盾(相对过剩):一方面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供大);另一方面美国国内贫富差距扩大,贫苦家庭比例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求小)。

③投机狂热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2)主要影响①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增多、收入降低)。

②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普遍的群众运动、势力猖獗)。

③大危机导致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临近崩溃。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全球空前的经济战( 战、贸易战、货币战)。

④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方式和道路。

(美: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了建立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2.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原因:(1)经济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国内矛盾空前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丧失所有殖民地——《凡尔赛和约》;国内市场狭小;严重依赖以美国为主的外国资本——受美国等国经济危机冲击)(2)当时的德国政府束手无策(3)垄断资产阶级(统治阶级中主要力量)倾向建立独裁政府,德国极右翼势力抬头(4) 领导法西斯组织纳粹党进行活动,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经过:(1)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2)1933年希特勒成为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3)希特勒上台后疯狂扩军备战(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兵役制; 年占领莱茵非军事区——莱茵河东岸)3.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原因:(1)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十分沉重(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2)日本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影响最大的是法西斯势力(直接听命于天皇,政府无权过问)经过:(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2)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对内专制,对外扩张,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3)1937年, 上台组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二、走向世界大战1.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2)主要表现①纵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联调查后只确认侵略。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考历史复习专题汇编图说历史5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考历史复习专题汇编图说历史5

——二战的扩大1.下图是某一时期的欧洲地图(局部)。

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1916—1917年 B.1940—1941年C.1942—1943年 D.1946—1947年一、德国入侵苏联1.目的: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和的决定性步骤。

2.背景(1)德国的准备: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为了扫清进攻苏联的侧翼,德军又先后占领了和;至此,希特勒已经占领和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2)苏联备战的严重问题和失误:战争爆发前,大规模的部队没有组建起来,也缺乏的指挥员;第21题图欧洲战争爆发后,苏联为了改善战略地位,把自己的疆界向西移动了150~400千米,建立了“”;苏联对德国发动进攻的估计错误,战备迟缓,主力部队的部署也过于靠近。

3.苏德战争爆发: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分三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

4.初期战况:战争初期,苏军英勇作战,但遭受了;开战两个月后,北路德军包围了,中路德军攻占,南路德军攻占基辅,苏联丧失了大片领土。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背景(1)德国在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本的野心。

(2)1940年7月,日本提出建立“”的侵略计划,妄图以日本为中心,把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这严重威胁到等国的利益。

(3)英美等国对日本的制裁:日本于1940年9月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美国迅速采取措施,宣布对日本实行,美国还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荷兰等国也采取了一致行动,1941年10月,日本主战派代表、陆军大将组阁,积极准备进行战争。

2.过程: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发动突然袭击,美军损失惨重,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

在袭击珍珠港的同时,日军向和地区发动进攻。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名师点拨:一战后,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的矛盾决定了太平洋战争爆发是一种必然。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卷含答案

高二历史科试卷本试卷共分为二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即形成了A.对法国的两面夹击 B.进攻苏联的桥头堡C.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三面包围 D.统一的德国2.戈培尔在日记中写:“1939的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这个计划是A.吞并奥地利 B.灭亡法国 C.进攻波兰 D.吞并捷克斯洛伐克3.希特勒强调:“只有我们在西线腾出手来的时候才能反对俄国。

”这里“腾出手来的时候”是指A.敦刻尔克大撤退B.不列颠之战C.法国投降D.轴心国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4.二战开始以后,苏联建立“东方战线”A.是为了阻止德国的侵略B.是确保一些小国的安全C.是对一些国家的侵略D.是配合德国法西斯的进攻5.“二战”初期,法西斯德国占领丹麦、挪威的主要意图是①占领英国②控制波罗的海与北海交通要道③为发动西线攻势作好准备④控制瑞典铁矿输往德国的交通要道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二战”时波兰灭亡与法国溃败的共同原因是A.希特勒的突然袭击B.都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C.意大利趁火打劫D.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战术7.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些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敦刻尔克)撤退而赢得的。

但是,在这些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

”这句话的确切意义是:A.英国远征军避免了毁灭的灾难 B.鼓舞了英法军民反法西斯的斗志C.为日后英国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 D.加强了英法军队的联系和合作8.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丘吉尔曾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到手术台上。

”这说明丘吉尔①既痛恨资本主义也痛恨社会主义②既反对法西斯主义也反对苏联③对德国人和俄国人同样仇视,毫无二致④维护英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A.①②B. ①②③C. ②④D. ②③④9.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有①对战争蓄谋已久,准备比较充分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战备松懈③法西斯采取“闪电战”的战术④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不如德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10.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阶段特征明显,下列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描述正确的是①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成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②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并自食其果③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④法西斯同盟形成A. ①②③B. 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法西斯国家结盟以“反共”作招牌,最主要的目的是A.不愿过早地刺激西方大国 B.苏联援助西班牙共和国对它们不利C.打破共产国际倡导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D.英法美都受经济危机困扰12.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将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以一切可能的援助。

历史二战考试题库及答案

历史二战考试题库及答案

历史二战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A. 德国入侵波兰B. 日本偷袭珍珠港C.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D. 德国进攻苏联答案:A2. 二战期间,以下哪个国家没有加入轴心国集团?A. 德国B. 意大利C. 日本D. 西班牙答案:D3.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的哪个军事基地?A. 珍珠港B. 菲律宾C. 马尼拉D. 关岛答案:A4. 二战中,以下哪个战役不是发生在欧洲战场?A. 斯大林格勒战役B. 诺曼底登陆C. 阿拉曼战役D. 硫磺岛战役答案:D5. 二战结束后,以下哪个国家没有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A. 美国B. 苏联C. 英国D. 德国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二战中,以下哪些国家是同盟国成员?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苏联答案:A, B, D2. 二战期间,以下哪些战役是苏联红军参与的?A. 莫斯科保卫战B. 斯大林格勒战役C. 柏林战役D. 诺曼底登陆答案:A, B, C3. 二战中,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战争的结束?A.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B.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C. 珍珠港事件D. 诺曼底登陆答案:A, B三、判断题1. 二战中,德国首先对波兰发动了侵略战争。

(对)2. 二战期间,美国一直保持中立,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才加入战争。

(错)3. 二战结束后,联合国成立,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对)四、简答题1. 简述二战中诺曼底登陆的历史意义。

答案:诺曼底登陆是二战中盟军在欧洲战场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它标志着盟军在欧洲大陆开辟了第二战场,对德国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势力奠定了基础。

2. 简述二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要性。

答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它不仅阻止了德军进一步南下的战略企图,而且使苏军开始转入反攻,为最终击败纳粹德国奠定了基础。

五、论述题1. 论述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二战专题检测题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二战专题检测题

高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卷1 .1929 年,美国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首先开始于( )A.金融领域B .工业领域 C .农业领域 D .外贸领域2.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缓解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的恢复B.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C.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3.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

”此说依据的事实是( )A.纳粹党的对外政策获得德国人的普遍支持B.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执政党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 D .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4.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直接违背了( )①《国联盟约》②《凡尔赛和约》③《四国条约》④《九国公约》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D.①④5.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表现在( )①各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矛盾日趋尖锐②各国加紧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③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④资本主义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6.下列对1929~1933 年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由经济危机引起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B.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而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C.面对危机,各国解决危机的选择不一样,有的国家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各国进一步降低关税壁垒,刺激出口7.1933 年德国国会通过的《授权法》规定:“法律由政府规定,只要不影响国会和参政院的地位,可以与宪法相违背,内阁总理发布的法律于次日生效。

”这项法案( )A.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道路B.使希特勒获得独裁统治的权力C.是针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内容规定的 D .是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进一步完善8.20 世纪30 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 B .法西斯集团的欺骗性的宣传活动C.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的尖锐D.企图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9.希特勒利用民族主义宣传成功,主要是利用了( )A.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反感B.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C.德意志民族的传统优越感 D .资产阶级扩大市场的愿望10 .广田弘毅是靖国神社中的甲级战犯,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中被处以绞刑的7 名日本甲级战犯中惟一的文官。

浙江高三历史练习题

浙江高三历史练习题

浙江高三历史练习题1. 题目:谈谈南京大屠杀对二战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影响。

二战期间的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战中最具争议和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之一。

这场血腥的大屠杀对于二战及战后国际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中日关系,也对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警示。

2. 影响二战期间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期间,日军在短短数周内对南京城内的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和掠夺。

这场暴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残忍的侵略本质,也激发了中国民众的反抗情绪,对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南京大屠杀也引起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关注和同情,对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3. 影响战后国际秩序南京大屠杀影响着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南京大屠杀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决心,为中国在战后争取国际地位奠定了基础。

其次,南京大屠杀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对日本侵略行为的谴责,并促使国际社会加大对日本战争罪行的追究力度。

同时,南京大屠杀也成为国际社会对侵略战争和战争罪行的警示,为战后国际秩序中建立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4. 中日关系影响南京大屠杀给中日关系蒙上了沉重的阴影,成为两国关系中重要的历史遗留问题。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南京大屠杀是他们历史记忆中不容忘怀的伤痛,也是两国关系中的一块心结。

南京大屠杀的否认和教育中的遗漏使得中日关系时常紧张,难以真正发展和友好。

然而,历史伤痛无法改变,我们应该通过正确认识历史,尊重历史事实,促进中日关系的和平发展,共同应对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

5. 总结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最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对战后国际秩序及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推动了国际社会对日本侵略行为的谴责,并推动了国际秩序中建立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

对于中日关系而言,南京大屠杀是一块尚未平复的历史伤口,通过正确认识历史,加深友谊交流,可以促进两国关系的和平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卷1. 1929年,美国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首先开始于( )A.金融领域 B.工业领域 C.农业领域 D.外贸领域2.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缓解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的恢复B.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C.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3.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

”此说依据的事实是( )A.纳粹党的对外政策获得德国人的普遍支持B.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执政党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 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4.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直接违背了( )①《国联盟约》②《凡尔赛和约》③《四国条约》④《九国公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5.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表现在( )①各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矛盾日趋尖锐②各国加紧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③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④资本主义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6.下列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由经济危机引起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B.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而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C.面对危机,各国解决危机的选择不一样,有的国家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各国进一步降低关税壁垒,刺激出口7.1933年德国国会通过的《授权法》规定:“法律由政府规定,只要不影响国会和参政院的地位,可以与宪法相违背,内阁总理发布的法律于次日生效。

”这项法案( )A.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道路B.使希特勒获得独裁统治的权力C.是针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内容规定的 D.是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进一步完善8.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 B.法西斯集团的欺骗性的宣传活动C.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的尖锐D.企图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9.希特勒利用民族主义宣传成功,主要是利用了( )A.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反感B.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C.德意志民族的传统优越感 D.资产阶级扩大市场的愿望10.广田弘毅是靖国神社中的甲级战犯,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中被处以绞刑的7名日本甲级战犯中惟一的文官。

1936年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

规定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具,禁止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颁布了全面侵略中国、并进一步南北并进大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纲要》,使日本进行所谓的“准战时体制”。

以上措施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发动九一八事变 B.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C.亚洲出现世界大战的策源地D.日本军部出现了“北进派”“南进派”的分歧11.二战爆发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B.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C.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D.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2.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主要目的在于( )A.显示强大的军事实力 B.配合德国和日本的侵略C.满足人民的强烈要求D.抢占有利的战略位置13.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 )A.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战争 B.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民族革命C.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D.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公开较量14.“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的标志是( )A.德意签订“柏林协定” B.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C.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D.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15.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发展到全民族抗日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C.国共两党阶级立场趋于一致 D.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起统一战线16.下列对于20世纪30年代埃塞俄比亚遭受意大利侵略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埃军曾一度控制全国战局 B.埃军虽英勇抵抗但未能粉碎意军速战企图C.埃塞俄比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力弱D.埃塞俄比亚得到了国际力量的大力支持17.二战爆发之初,西方小国担惊受怕!它们坐在岸上颤抖地说:“我们只要保持安静就会是安全的。

”(NEUTRALIT Y意为“中立”)右图所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西方小国认为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B.西方小国为自身安全意欲结成反侵略联盟C.西方小国对英法等盟国失去信心D.法西斯德国和苏联联合对外侵略18.有一种观点认为,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二战的彩排”。

这主要是因为A.西班牙战争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B.西班牙成为参加二战的举足轻重的国家C.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变成了一场国际冲突19.二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进行勾结的主要前提是( )A.三国之间不存在矛盾B.都要求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C.都把苏联作为首要敌人 D.三国都退出国联20.希特勒对外强调“反对赤祸”,却在国内许诺要实行“社会主义”,其实质是( )A.调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B.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在国际上反对社会主义C.欺骗德国民众和英法等国D.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实行“中立”21.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C.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D.欧亚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22.“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C.《四国条约》的签订 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23.二战爆发前夕,关于苏德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同盟国B.各自承认对方的势力范围C.剑拔弩张,矛盾尖锐 D.处于观望状态,无固定关系24.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B.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的欲望C.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D.赢得备战的有利时机,准备与法西斯斗争25.观察右面漫画,该漫画( )A.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B.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C.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 D.反映了法德两国之间的矛盾26.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 )A.从根本上维护了美国的利益B.混淆了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C.打击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D.使美国彻底远离了世界战争27.慕尼黑会议违背了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B.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C.带有强权政治的色彩D.禁止当事国参加28.《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表明( )A.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B.英法为本国利益而牺牲小国利益的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C.英法与德国为同一阵营的侵略者D.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民族矛盾尖锐29. 1939年,德国外交部长在但泽对获胜的德国人说:“你们并没有做什么,只不过是补救那些严重的后果而己,这些后果是由历史上强加于一个国家……各种毫无道理的指令所导致的。

”材料中“毫无道理的指令”主要应出自于下列条约中的( )A.《布列斯特和约》 B.《国际联盟盟约》C.《凡尔赛和约》D.《四国条约》30.1939年,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没有实质性结果,原因有( )①慕尼黑阴谋加深了英法与苏联的猜疑与分歧②双方在确定义务和履行义务的条件等一系列问题上意见相左③苏联不愿与英法合作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还未触及到其根本利益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31.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英国考虑的是( )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B.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C.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32.标志英国放弃绥靖政策的事件是( )A.英国对德宣战 B.不列颠之战C.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D.《大西洋宪章》发表33.意大利在北非与英军展开激战,意军的目标是( )A.抢夺英国殖民地,企图建立“新罗马帝国”B.维护轴心国的影响C.保持北非这块战略要地 D.实现与德国的结盟34.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有( )①德、意、日结成三国军事同盟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战备松懈③法西斯采取了“闪电战”的战术④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不及德国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35.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中欧帝国” B.迷惑苏联 C.孤立法国D.迫使英国屈服36.敦刻尔克撤退( )①是一次成功的撤退②为反击法西斯保存了实力③是英法两军的联合行动④从比利时撤到英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这是二战初期英国领导人的一段演说。

这段话表明英国( )A.继续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B.要坚决抗击法西斯的侵略C.继续维持“静坐战争”局面 D.以此恐吓德国而阻止侵略38.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 )A.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C.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39.二战中获得“沙漠之狐”称号的是德国的( )A.隆美尔B.曼施坦因 C.蒙哥马利 D.戈林40.二战初期,在北非战场上的交战国军队有( )①意大利军队②德国法西斯军队③英国军队④美国军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1.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是( )A.打败法国B.占领英国C.消灭苏联 D.消灭美国42.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在军事上失利的原因是( )①苏联领导人对希特勒的冒险性估计不足②德国侵占了欧洲许多国家,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发展③二战初期,英美支持德国进攻苏联④德军战术先进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43.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这表明( )A.妄图欺骗国际舆论B.英苏面临共同的敌人C.给德国施加压力 D.美国对苏联态度转变44.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