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美术基础教程教案(第2版)

合集下载

《美术基础2》教学大纲

《美术基础2》教学大纲
十七、家校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
3.建立家校联系册,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状况,为家长提供教育建议;
4.针对学生的特殊需求,与家长共同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十八、毕业要求
1.学生需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达到规定学分;
2.学生需参加毕业展览,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
3.学生需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证明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4.学生需满足学校规定的其他毕业要求,获得美术专业学历证书。
十九、教师队伍建设
1.招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背景的教师,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
2.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
3.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4.第九周至第十二周,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每周安排一次创作思路分享;
5.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进行美术鉴赏,每周安排一次作品分析讨论。
九、教学要求
1.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学生需定期提交学习心得,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艺术实践,提升综合素养。
二十五、持续改进与未来规划
1.根据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创作和展示的机会;
3.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实习和就业渠道;
4.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美术基础2》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美术基本技能、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为核心,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同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

人教版美术第二册教案

人教版美术第二册教案

第一课影子的游戏教学目标: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

2、通过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的皮影戏。

2、寻找影子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造型。

3、描画的影子清晰并且造型基本准确。

课前准备:1、收集剪影作品2、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在投影仪的照射下,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影子造型)。

3、收集马蒂斯的剪纸作品。

4、浏览中国皮影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肯定看过《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小朋友有没有觉得它和其他的卡通片不同呢?我们给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做皮影戏,这些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

那小朋友知道有关皮影戏的哪些知识呢?二、讲授新课介绍皮影“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

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

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

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

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

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案(下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案(下册)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引导学生大胆作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小结
鼓励有独特创意的作业。
教 学 过 程
五、课后拓展、结束功课
1、设想在其他季节、地点进行此类活动,并在春游、秋游或班队活动中实施。
2、通知下节课需带的作画工具。
教学后记
课 题
3花地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领 域
设计·应用
教学对象
一年级
教学目的
教具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沙、石、瓶盖等排列材料。
教学分析
通过对沙雕、冰雕、岩画等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自然界中唾手可得的材料。发扬小组合作精神。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沙子也可以用来做雕塑吗?我们聪明的艺术家们把软软的沙子雕成一座座城堡、一个个人、一只只动物……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上的图片以及其他大师作品、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让学生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自然界中唾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从中体验材料的美感。
2、难点:启发学生利用大自然中的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
教具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沙、石、瓶盖等排列材料。
教学分析
让学生走近自然,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种材料进行造型游戏,从中体验材料的美感,并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
2、老师把这些小地毯,分成两种,一种叫有规则,一种叫没有规则。那什么是有规则的图案,什么是没规则的图案?教师举例,如:左右、上下都有同样的图形,就叫有规则的图形。请小朋友试试看,能不能找出有规则的图形?那没有规则的又是哪些呢?

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春天的颜色一、教材分析:春天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记忆。

通过组织孩子们走进山林、原野,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美好春光,通过画笔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美术表达工具,涂抹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达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他们五彩的精神世界。

二、学习目标:认知目蚌标: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感跳受春天丰富的色彩,感受季类节美。

操作目标:在看一花看,说一说,画一画的学习诚活动中,提高表达能力和想で象力,并讷讷感用自己擅长俚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情感。

情感目标:通过对廪春天的观察与表现,充分感午受春天的色彩没与季节美。

舰三、学习重难点:重点糨:感受春天的色彩没,用简偃短的语言和自己喜欢的色彩飓加1 / 3以描绘和表现,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难点:苌用什么样的美术语言表现春称天的色彩美。

四、学习准备:师:景点、授课环境樯的选择;应用与写生、示范、指导的工具材料。

生:パ学生所需的相关工具材料及羯户外活动的服装、鞋帽等。

五、学习方法:(一)引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谀是什么季节吗?生:知道龅,春天!师:对了,冬天温过去了,春天来了,那春天讧跟冬天有什么不同呢?老师崴今天就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鹊 -植物园(根据地方优势怨,也可以是公园、野外等)菱,看看春天究竟给我们带来哑了什么,你们愿意去找一找谮吗?生:好!哦!去植物弊园了,去找春天哦!(组渴织学习,讲解室外写生纪律犋要求)(二)议:师:咖同学们,你找到春天了吗?掮生:找到了,找到了,春梧天呀(请小朋友观察隗周围的环境,---------------------------------------------------------------最新资料推荐------------------------------------------------------ 从这些事物的刑生长现象和色彩变化方面加害以描述。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进程本册大纲(或“标准”)目标本《标准》的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造型表现领域要求学生尝试用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饿乐趣。

设计应用领域要求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领域要求学生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领域要求学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第1课雪教学目标:1.通过对雪的回忆和描绘,尝试用画笔来描述生活景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2.以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来创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多元的思维。

教学重点:通过表述和绘制,自由地表现雪。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表现雪。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油画棒、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图片。

教师准备:雪的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反思:第2课水墨游戏教学目标:通过水墨活动,认识笔墨工具,了解笔墨意趣,培养对水墨活动的兴趣。

尝试用线表达笔墨意趣,用笔和水墨表现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的变化,抒发笔墨情感,培养审美个性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尝试用笔和线条表现水墨情趣,自由抒发情感。

教学难点:大胆地运用笔墨,笔墨的表现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并能添加赋形,尝试各种变化,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水墨画工具、收集文房四宝的知识。

教师准备:水墨画工具、范作、欣赏用资料。

第3课调泥板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范图,了解作品的作用,尝试利用刀刻或用泥皮、泥条来做自由制作、装饰和表现,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发挥潜能。

并通过展示、相互交流、收藏等形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完整版)美术基础教程教案(第2版)

(完整版)美术基础教程教案(第2版)

喀什大学教案(2016至2017学年第二学期)学院:人文学院授课对象:小学教育课程:美术基础教程授课地点:新428教室授课时间:周四5-6节任课教师:易**第一章素描基础教案教学目的:美术初学者入门训练应从素描入手,素描是造型的基础,工具材料简单易掌握,所学知识也相对简单。

学习本章节主要是对素描的工具材料、造型的基本规律、基本技法等特征进行了解。

教学重点: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教学难点:素描造型的基本方法与步骤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一节素描的工具和材料工具准备:画板、画架、凳子、铅笔、炭笔、木炭、炭精条、橡皮、橡皮泥、纸、刀子等。

(1)铅笔初学绘画一般先用铅笔。

因为铅笔较易修改,易固定,色调层次丰富而细腻,有利于深入刻画。

铅笔有软硬之分,一般情况下分为8b、7b、6b、5b、4b、3b、2b、b、hb、h、2h、3h、4h、5h、6h等。

b的型号越大铅笔就越软,h的型号越大就越硬。

越软的铅笔画出的线条就越深,越硬的铅笔画出的画出的线条就越浅。

在用铅笔上调子的时候要注意用笔的先后次序,一般情况下先软后硬、先钝后尖。

就是先用软铅笔后用硬铅笔,先用未削尖的笔后用削尖的笔。

因为铅笔上调子,颜色的深浅需要层层叠加,很多遍才能达到所要的深度。

而硬铅笔和削的太尖的笔画几遍之后容易打滑,不好往里画了,容易“腻”。

(2)橡皮橡皮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既能擦掉笔迹,又不损伤画面。

用来擦掉画坏的部分,用时可以将橡皮从中间割开留一个相对尖的角,用起来更方便。

作画时尽量少用橡皮,以免将纸表面擦毛弄花。

另外橡皮作为工具皴擦画面,可丰富层次感。

(3)纸绘画所用的纸张品类繁多,不同的纸表面纹理、薄厚不同。

初学者一般采用150克到200克素描纸为宜。

铅笔画用纸一般应以纸质密实,纸面纹理较粗糙的为好。

纸质密实,能多次擦拭修改,不易起毛,不留笔道痕迹。

纹理较粗糙,易显现线条笔触及深浅轻重的色调变化,利于深入刻画形象。

(4)炭笔炭笔的笔芯较粗,其质地较铅笔软,颜色深重浓黑,附着力强,难于用橡皮擦净,不易修改,且易弄污画面。

人教版美术第二册教案

人教版美术第二册教案

人教版美术第二册教案影子的游戏学时:2学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画自己的影子,你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形状之美。

2、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教学重、难点:通过合理的构图,使作为主体的阴影图形生动、充分地反映在画纸上。

培养观察事物形状变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和理解能力。

突破措施: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指导学生作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皮影、剪影作品、录像,准备投影仪。

学生:收集剪影,寻找自然中的影子。

准备手电筒、彩纸、画板、作业纸和铅笔。

教学活动过程:A部分活动一:看影子播放有关皮影表演的视频,体验其中的乐趣。

使用投影仪进行类似的表演。

带领学生走进校园,观察自己、树木和其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怪形状。

试着在阳光下玩手影游戏。

活动2:复制阴影以游戏的形式与学生一起通过阳光的照射画影子。

学生们自由组合,一人在灯光下做手影游戏,另一人将投影在作业纸上的手影描画下来。

活动三:再造影子通过物体的旋转,观察不同的阴影变化,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与阴影之间的关系。

活动3:创建阴影学生在阳光下做出各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

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活动四:美化影子:联想并添加阴影画,使其成为一幅完整的创意画。

第二课时活动一:观看剪影欣赏民间剪影作品,体会其简洁图形的艺术美。

活动二:把影子留住师生一起以游戏的形式,在投影仪的帮助下将一位小朋友的影子轮廓画在一张彩色纸上,然后用撕或剪的方法作成剪影。

活动三:我来抓住你的影子学生自由组合,利用手电筒将同学的侧影投射到彩卡纸上画下来并用撕或剪的方法使其变成剪影。

活动四:我们一起玩皮影戏将作好的剪影放到投影仪上动一动,请大家猜猜表现的是哪位同学。

附言:1合理的构图使的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而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

2描画的影子清晰并准确的造型。

3.是否有助于学生观察事物的形状变化。

【教育学习文章】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教育学习文章】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春天的颜色一、教材分析:春天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记忆。

通过组织孩子们走进山林、原野,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美好春光,通过画笔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美术表达工具,涂抹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达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他们五彩的精神世界。

二、学习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感受春天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

操作目标: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并讷讷感用自己擅长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情感目标:通过对春天的观察与表现,充分感受春天的色彩没与季节美。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感受春天的色彩没,用简短的语言和自己喜欢的色彩加以描绘和表现,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难点:用什么样的美术语言表现春天的色彩美。

四、学习准备:师:景点、授课环境的选择;应用与写生、示范、指导的工具材料。

生:学生所需的相关工具材料及户外活动的服装、鞋帽等。

五、学习方法:(一)引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知道,春天!师:对了,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那春天跟冬天有什么不同呢?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植物园(根据地方优势,也可以是公园、野外等),看看春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你们愿意去找一找吗?生:好!哦!去植物园了,去找春天哦!(组织学习,讲解室外写生纪律要求)(二)议:师:同学们,你找到春天了吗?生:找到了,找到了,春天呀——(请小朋友观察周围的环境,从这些事物的生长现象和色彩变化方面加以描述。

)师:那么,你们觉得春天美吗?你想怎么表现?生:有——师:好,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的眼中春天最美丽,颜色最漂亮!.学生绘画或制作(可分小组协作),教师指导。

2.请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价。

3.收拾整理:强化环境卫生的维护。

美术.第二册教案

美术.第二册教案

《美术》第二册教案一、《画纸传传传》(造型•表现)教材分析:这是一节集体创作课,用我的智慧加上你的智慧,一起创作出一幅有趣的作品。

区别于旧教材第一课安排欣赏•评述的做法,更有利于学生从假期的思维方式向学习状态的转换。

在这节课中,绘画的内容是极其偶然出现的,所以画什么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新学期伊始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构建更融洽、更和谐的精神环境。

学生分析: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的美术课的学习,在师生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交流、表达、认知、理解等诸方面都有便利的沟通。

学生也初步的掌握了儿童画、纸贴、泥塑、拓印、拼摆等一些基本的表现方法。

新学期刚刚开始,二十多天没见面同学们之间又急切的交流渴望,这样一节集体创作课的安排,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找回默契的支点。

设计思路:可以自由结组,也可以有教师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画的接力跑。

可以几个人共同创作一幅大画,也可以几张小的作品传着画。

总之给予学生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放心大胆的进行自由创作。

教师在这里只扮演一个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组织者的角色。

教学目标:情感领域:体会合作交流的乐趣。

认知领域:学习其他同学的划线、涂色的方法。

能力领域:能够在现有形的基础上,发挥自己想想继续创作。

教学准备:素描纸若干(一部分整张的、一部分裁成小张的)教学流程:一、激趣结组好久不见了,一起画一张画好吗?自由结组。

二、提出要求由于休息了一段时间,学生对课堂创作要求有些生疏了,所以要求要尽可能的具体一些。

如:保持安静,尽可能不打扰别人。

尊重创作,不批评别人的作品。

大胆添画,使作品变得更有趣。

三、集体创作小组内自己决定时使用大纸还是小纸,派代表找老师领纸。

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集体创作。

四、展评交流把学生作品贴在教室里的“成功起跑线”上进行集体交流。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请一些同学谈谈自己的创作想法。

五、教学反思二、《彩色的圆形》教材分析:圆形作为基本形之一,在自然界物象中随处可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喀什大学教案(2016至2017学年第二学期)学院:人文学院授课对象:小学教育课程:美术基础教程授课地点:新428教室授课时间:周四5-6节任课教师:易**第一章素描基础教案教学目的:美术初学者入门训练应从素描入手,素描是造型的基础,工具材料简单易掌握,所学知识也相对简单。

学习本章节主要是对素描的工具材料、造型的基本规律、基本技法等特征进行了解。

教学重点: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教学难点:素描造型的基本方法与步骤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一节素描的工具和材料工具准备:画板、画架、凳子、铅笔、炭笔、木炭、炭精条、橡皮、橡皮泥、纸、刀子等。

(1)铅笔初学绘画一般先用铅笔。

因为铅笔较易修改,易固定,色调层次丰富而细腻,有利于深入刻画。

铅笔有软硬之分,一般情况下分为8b、7b、6b、5b、4b、3b、2b、b、hb、h、2h、3h、4h、5h、6h等。

b的型号越大铅笔就越软,h的型号越大就越硬。

越软的铅笔画出的线条就越深,越硬的铅笔画出的画出的线条就越浅。

在用铅笔上调子的时候要注意用笔的先后次序,一般情况下先软后硬、先钝后尖。

就是先用软铅笔后用硬铅笔,先用未削尖的笔后用削尖的笔。

因为铅笔上调子,颜色的深浅需要层层叠加,很多遍才能达到所要的深度。

而硬铅笔和削的太尖的笔画几遍之后容易打滑,不好往里画了,容易“腻”。

(2)橡皮橡皮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既能擦掉笔迹,又不损伤画面。

用来擦掉画坏的部分,用时可以将橡皮从中间割开留一个相对尖的角,用起来更方便。

作画时尽量少用橡皮,以免将纸表面擦毛弄花。

另外橡皮作为工具皴擦画面,可丰富层次感。

(3)纸绘画所用的纸张品类繁多,不同的纸表面纹理、薄厚不同。

初学者一般采用150克到200克素描纸为宜。

铅笔画用纸一般应以纸质密实,纸面纹理较粗糙的为好。

纸质密实,能多次擦拭修改,不易起毛,不留笔道痕迹。

纹理较粗糙,易显现线条笔触及深浅轻重的色调变化,利于深入刻画形象。

(4)炭笔炭笔的笔芯较粗,其质地较铅笔软,颜色深重浓黑,附着力强,难于用橡皮擦净,不易修改,且易弄污画面。

由于笔芯较粗,线条粗细不易控制,在基础素描训练的初始阶段不宜采用。

(5)炭精条炭精条分黑色和棕色两种,一般为方条形,特点是既可进行较细致的刻画,又便于大面积涂抹,不可表现丰富的浓淡层次。

黑色炭精条颜色深黑浓重,棕色炭精条颜色较为柔和。

炭精条与炭笔一样,难于用橡皮擦净,不易修改,容易弄污画面,初学者不易掌握。

(6)木炭条木炭条一般以柳条烧制而成。

质地松软,颜色浓黑,使用方便,表现力强。

即可表现强烈的黑白对比,又可表现柔和的色调,既适合表现以线为主的结构造型,也适合表现层次丰富的明暗光影。

木炭条是基础训练和素描创作普遍采用的工具,一般选用质地较结实,平直均匀,粗细适中的为宜。

但是木炭条的颜色附着力不强,极易脱落而损污画面,为便于保存,必须喷上定画液。

(7)画板、画架用于固定画纸,利于作画时线条直;固定与写生实物的位置,不移位;好观察画面效果。

第二节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一、美术的概念(1)美的艺术的简称(2)造型艺术,既造型艺术是指占有一定的空间,构成一定美感形象,并通过视觉来欣赏的形象艺术。

它包括绘画,雕朔,建筑等(3)专指绘画。

二、素描用单色来画的意识。

素,指单色的意识,描;指画的意识。

三、几何形体由平面和曲面所围成,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立体图形。

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等。

四、比例比例是绘画因素寻找可比参照物进行可比因素的比较,比较的内容为长度、宽度、高度、角度、距离。

比较的程序是先整体,后局部。

(比例有整体比例和局部比例)五、素描调子是指涂明暗的意识。

所描绘的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明暗关系。

在有明暗的前提下,形体才能有一定的空间关系,远近关系,虚实关系等。

六、形体结构在素描训练中形体结构是素描训练的核心。

形,指物体的基本形状,这个形状一般指外部轮廓和外部轮廓内的形体位置安排。

体,一般指在外部形状表现完成以后,对形状体积的表现,体积一般是指形状所占空间的面积,既不同的面形成一定的体积,但要先有形而后考虑体积的问题。

体积是依附在形体的基础之上的空间因素。

结构,在绘画上,结构一词是借用建筑的名词,意识的组合与连接的意识,在绘画上,结构一般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从人物分析的角度来考虑的话,内部结构一般指人物内部的骨骼肌肉连接与组合后所形成的外在结构形式和起伏形式。

外在结构指一个形体是由若干个局部所组成的,而这些局部在形成一个整体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连接形式和组合形式,就是外部结构。

形体结构是素描的训练重点,是素描的核心理论,在素描的训练上如果把结构的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的话,那在素描的基础理论上就可以过关了。

第三节素描的基本方法与步骤一、轮廓素描造型素描时候,首先要观察,再次就要开始动手了,动手之前,就要考虑好构图,其次就是打轮廓了。

画轮廓的方法有几种:从整体到局部,先说从整体到局部,这种作画的方式,是很多的老师给学生做范画的时候画的,大多都是这样。

这种做法,我个人感觉也不太好,属于看是整体,其实不怎样。

因为只要把笔画向画的时候,物体的位置就开始因你的笔受限制了,最后做出来的画,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但是你总是看这不够细腻,特别是刚学习的同学,他们没有整体控制能力,更容易发生这样的问题。

从局部到整体,从局部到整体,是很多高手作画的动作,他们是心中整体,眼放局部,这样的画,画的一漂亮,整体,出了画的时候,纸面上不会留下一些残留的败笔痕迹。

很多素描高手、老手,特别是突破了思维框框的那些艺术家,他们都如此作画。

二、结构素描造型素描中的形体,主要指物像的外形特征,结构则主要指物像的内部构造和组合关系。

形体与结构是外观与内涵的关系。

结构是形成物像外贸的内在依据,不了解它,就无法准确把握物像的一系列外表特征。

在素描中,结构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解剖结构或构成结构;二是形体结构人体和动物的骨骼、肌肉所构成的解剖关系,是解剖结构。

熟悉了解解剖,是人物造型的基础。

其他物体的内部构成框架及其构成关系称构成结构,是物像形体的内在依据。

绘画中对物体的结构关系的把握,主要在于用面体现其基本形体特征,这样便于理解和把握复杂的结构关系,有利于形象体积的塑造。

对结构的这一形体化的概念,我们称为形体结构或几何结构。

立体是面的集合体,这是现代绘画表现立体和空间的基本观点。

因此,素描中对立体形象的把握通常是从分面开始的,分面是对物像形体的概括,是对结构的分析。

面的概括构成了物像的立体框架。

圆或接近圆的形体,也可以用概括的面来塑造。

方的面更能准确地把握圆的整体关系。

所谓造型中宁方勿圆也就是为了概括地、准确地塑造立体形象。

三、光影与明暗造型光线与明暗是创造画面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绘画表现的一个主要方面。

明暗的产生来自于光线和物体结构变化两方面的因素。

不同的光线角度和不同的结构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的明暗效果。

光线赋予物体明暗,而我们通过画面的明暗来表现空间、体积、结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光感。

现实生活中的光线往往是复杂而多变的,而我们在素描训练中则需要一个稳定的光源,便于观察和深入研究光线与明暗变化的规律,培养明确的光线意识。

常见的光线角度一般有顶光、侧光、逆光、顺光等,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对这几种光线变化有所把握,这样在光线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主动把握住画面的光线与明暗。

明暗变化的规律主要就是“三大面”和“五大调子”。

“三大面”是物体的基本黑白灰关系,物体受光角度的不同直接体现着黑白灰的变化,受光是“白”,背光是“黑”,侧受光是“灰”。

当然,物体结构的微妙变化会直接体现为黑白灰的多种层次。

“五大调子”则是物体从受光面到背光面的基本变化规律。

五大调子包括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

其中明暗交界线是受光和背光的转折线,是明暗变化中最重的部分。

明暗交界线和轮廓线是形体表现上的两条生命线。

暗部要比明暗交界线稍暗一些,在表现中要透气,在暗部里离交界线较远的部分会有一些反光,在表现中要注意适度,不要过亮。

灰部与暗部则要保持一定的对比尺度,不要混淆。

第四节室内静物写生作业点评作业点评主要从构图、色彩、形式美感等因素进行展开,并对每一位学生的作品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法。

作业布置:选择个人所喜欢的静物,用素描的方法把它画出来。

第二章素描表现教学目的:是把传统美术教学对学生写实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形式、构成、个性、风格的表现和研究。

表现素描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多元素视角体验来面对自我的设计实践,为个人的艺术潜能、设计修养的提高开拓一个较为宽广的艺术平台。

教学重点:室内陈设与建筑局部表现、建筑风景素描教学难点:素描表现的方法和技巧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室内陈设与建筑局部表现一、室内陈设表现室内设计表现图是室内设计整体工程图纸中的一种;它是通过绘画手段直观而形象地表达设计师的构思意图和设计最终结果的。

绘制室内表现图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一)真实性:就是表现的效果必须符合设计环境的客观真实。

真实性是效果图的生命线。

表现图与其它图纸相比更具有说明性,而这种说明性就寓于其真实性之中。

(二)科学性:为了保证效果图的真实性,避免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随意或曲解,必须按照科学的态度对待画面表现上的每一个环节。

都必须遵从透视学和色彩学的基本规律和规范。

科学性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方法。

建筑表现绘画中十分强调的稳定性也属于科学性的范畴。

(三)艺术性:表现图既是一种科学性较强的工程施工图,也能成为一件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绘画艺术作品。

一幅表现图艺术性的强弱,取决于画者本人的艺术素养与气质。

二、建筑局部表现视手法代表了一个新的普遍性观点,一个先验观点,即通过理智可以理解并控制空间。

因此,文艺复兴建筑结构素描在表达意图的构思上更为清晰,其对空间的处理,是被期望从设定的方向去理解。

透视能够最大限度的模拟真实的场景,因为其不仅仅能够用来描述建筑结构素描师的观点,还允许他们通过图像去预测现实中人们对建筑结构素描的体验。

室内陈设与建筑局部作业点评一、室内陈设与建筑局部写生作业点评(1)画面整体效果(2)画面的空间构成(3)画面的形式(4)画面的美学特征二、室内陈设与建筑局部写生作品范例选出学生创作的较好作品,对作品进行展示,同时指出其中的优缺点。

建筑风景素描、钢笔风景速写取景与构图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在连绵不断的视野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使之成为一张画的画面,以及怎样进行画面的安排,这就是取景构图。

风景写生教学涵盖着取景构图、色调选定、塑造、修改等众多过程的训练,而取景构图处于最前端,又可以将取景溶入构图的内容,也就是解决:怎样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这一问题。

二、常见自然景物的表现方法明暗调子的表现方法线面结合的表现方法线描的表现方法速写的表现方法三、房屋建筑的表现技法建筑表现技法同一般绘画不同,风格较为理性,不过很多时候运用一些绘画笔法,会使得画面更为灵动,这需要看具体情况来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