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具一览
古代农耕工具介绍
![古代农耕工具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330b3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e.png)
古代农耕工具介绍一、东方古代农耕工具概述东方古代农耕工具是指古代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和器具。
这些工具和器具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农耕文明社会,使得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木耒木耒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主要农耕工具,用于翻耕土地。
它由木制的犁身和铁制的犁铧组成。
木耒的前端有一个尖角用于切割土地,铁制的犁铧则用于犁地和耕种。
木耒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开垦效率,使得灌溉农业得以迅速发展。
三、耒耜耒耜是中国古代用于耕地的农具,由耜和耒两部分组成。
耜是一种薄片状的农具,用来翻土。
耒是一种锐利的铁制农具,用于削平土地。
耒耜的使用可以使土地更加平整,提高水分的渗透性和保持能力,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四、曲水机曲水机是中国古代一种引水工具,用来从水源引水至田地中。
它由水车、水槽和水渠等部分组成。
水车通过水力驱动,将水从水源地输送至田地中,以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
曲水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
五、犁犁是一种主要用于耕地的农具,具有两个主要部分:犁身和犁铧。
犁身是一个用来切割土地的犁头,犁铧则用来把土壤翻覆。
犁的使用可以使得土地更松软,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六、扁担犁扁担犁是中国古代一种常用的耕地工具,也被称为手扶犁。
它由犁铧、犁身、扁担和曲柄等部分组成。
农民使用扁担犁时,扁担放在肩上或颈上,手扶犁身,通过身体的力量使犁铧深入土壤,耕地时由手扶犁向前推进。
扁担犁的使用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农田的开垦效率。
七、石锄石锄是中国古代一种常用的农耕工具,主要用于松土和除草。
石锄由木柄和铁头组成,铁头上有锐利的头刃,可以轻松切割土壤和杂草。
农民使用石锄可以将土壤翻松,同时除去杂草,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八、水车水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通过水轮的转动提供动力,将水从水源地运输到农田中。
水车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农田的水源问题,并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中国古代农具大全之欧阳歌谷创作
![中国古代农具大全之欧阳歌谷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ac801702b14e852459fb572d.png)
中国古代农具大全欧阳歌谷(2021.02.01)(耒耜)传说最古老的工具,大约在炎帝时期。
(翻土农具)(钁)最早出现商代,春秋战国时较多。
(似镐的刨土工具)(铜铲)商代(青铜器。
铲土除草用的农具)(牛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脚踏耕具)(犁耕)汉代。
(翻土农具)(都匀犁)春秋战国。
(翻土农具)(镪犁)又写作“枪犁”或“戗犁”,时间不详,产自山西。
(翻土农具)(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
(翻土农具)(耦犁)西汉。
(二牛三人一组耕地)(鐴土铁铧)秦汉时期。
(铁铧为耕犁破土的锋刃,鐴土是耕犁的翻土器)(犁錧) 战国时期。
(翻土农具)(犁鑱) 周朝。
(翻土农具)(竹莜)也叫“竹爬” 出现于西汉。
(翻土农具)(銍)战国。
(翻土农具)(镰)周朝。
(除草工具)(疀)没有出土文物,大约时间在春秋战国。
()(劐子)战国。
(翻土农具)(耨)秦代。
(锄草的农具)(锄)西周时代。
(翻土农具)(耰)先秦。
(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用)(耰钼)先秦。
(用来平田松土的农具,锄把)(镫锄)元代有记载,具体出现时间不详。
(翻土农具)(桔槔)春秋时期。
(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渠疏)汉代。
(灌溉)(椟栌)秦,汉代较为普遍。
(翻土农具)(翻车)东汉。
(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水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
(农业灌溉工具)(水转筒车)隋朝兴盛于唐。
(农业灌溉工具)(浙碓)大约元代。
(翻土农具)(代耕架)源于唐代,改进于明。
(人力牵引的耕地机械)(孔明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
(农业灌溉工具)(龙骨水车)始于东汉,三国改进。
(排水灌溉的机械)(锸)汉朝。
(掘土的工具)(铁锹)战国出现铁,锨于西汉。
(耕地,铲土的农具)(三脚耧)战国时期就已有一脚耧车,西汉出现三脚耧。
(播种机的一种)(六爪犁)汉朝文献有记载,隋朝把“六爪犁” 注释成“楎”。
()(耙)北魏。
(翻地农具)(连枷)战国、秦汉时代。
(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簸飏)最早大约于战国,最晚大约于汉朝。
农具介绍
![农具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d1d67d4ad51f01dc281f18c.png)
农具介绍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也称农用工具、农业生产工具。
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农具丰富多彩。
就各个地域而言、不同的环境而言、相应不同的农业生产而言,使用的农具又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历朝历代农具都不断得到创新、改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一.耕地整地工具有耒[lěi] 、 耜[sì]畜力犁、犁、 铁耙[pá]子耖 [chào]、 铁锹[qiāo]锄头 耙镢[jué]头 齿镐[gǎo]铁杈[chā] 铁锨[xiān]铁筢[pá]砺礋[lìzé]、拖车、耱[mò]等。
二.播种工具耧[lóu]车、瓠[hù]种器砘[dùn]车。
三.中耕除草工具铁锄、 耘耥[yún tǎng ] 、瓜铲。
四.灌溉工具桔槔(撑杆)[jié gāo] 、 辘轳[lù lu]、人力翻车、 筒车戽斗[hù dǒu ]、 木筲[shāo]水罐、、铁桶(即洋筲)等。
五.收获工具收割工具有掐刀、 镰刀短镢[jué] 、 铡刀、等。
脱粒工具有稻桶、碡碌[zhou liù]、梿枷[lián jiā]簸箕、木扬锨[xiān](木锨)手摇风车、 木杈。
六.加工工具粮食加工工具有杵臼、 石磨盘、踏碓[duì] 、 砻 [lóng]碾[niǎn] 、 筛子罗、磨等。
棉花加工工具有棉搅车、 纺车、弹弓、 棉织机等。
七.运输工具担、 筐驮具、 太平车两轮大车 独轮推车二把手车(板车)等。
八.其他工具传统厨具:筷笼、锅、锅、碗、瓢、勺、锅盖等等。
粮食再加工工具:捣年糕工具、做松糕工具、面条加工工具、火钳饭桨笊篱[zhào li]煤球炉 夹煤球粉干加工工具、九层糕加工工具、制粽子工具、竹篮、热水瓶、捣臼、年糕印、八仙桌、饭罩、弹弓、工具、温州市第二十五中学2012年9月12日。
中国古代农具大全
![中国古代农具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80f05eb08a1284ac9504300.png)
精心整理中国古代农具大全(耒耜)传说最古老的工具,大约在炎帝时期。
(翻土农具)(钁)最早出现商代,春秋战国时较多。
(似镐的刨土工具)(铜铲)商代(青铜器。
铲土除草用的农具)(牛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脚踏耕具)(犁耕)汉代。
(翻土农具)(都匀犁)春秋战国。
(翻土农具)(镪犁)又写作“枪犁”或“戗犁”,时间不详,产自山西。
(翻土农具)(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
(翻土农具)(耦犁)西汉。
(二牛三人一组耕地)(鐴土铁铧)秦汉时期。
(铁铧为耕犁破土的锋刃,鐴土是耕犁的翻土器)(犁錧)战国时期。
(翻土农具)(犁鑱)周朝。
(翻土农具)(竹莜)也叫“竹爬”出现于西汉。
(翻土农具)(銍)战国。
(翻土农具)(镰)周朝。
(除草工具)(疀)没有出土文物,大约时间在春秋战国。
()(劐子)战国。
(翻土农具)(耨)秦代。
(锄草的农具)(锄)西周时代。
(翻土农具)(耰)先秦。
(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用)(耰钼)先秦。
(用来平田松土的农具,锄把)(镫锄)元代有记载,具体出现时间不详。
(翻土农具)(桔槔)春秋时期。
(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渠疏)汉代。
(灌溉)(椟栌)秦,汉代较为普遍。
(翻土农具)(翻车)东汉。
(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水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
(农业灌溉工具)(水转筒车)隋朝兴盛于唐。
(农业灌溉工具)(浙碓)大约元代。
(翻土农具)(代耕架)源于唐代,改进于明。
(人力牵引的耕地机械)(孔明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
(农业灌溉工具)(龙骨水车)始于东汉,三国改进。
(排水灌溉的机械)(锸)汉朝。
(掘土的工具)(铁锹)战国出现铁,锨于西汉。
(耕地,铲土的农具)(三脚耧)战国时期就已有一脚耧车,西汉出现三脚耧。
(播种机的一种)(六爪犁)汉朝文献有记载,隋朝把“六爪犁”注释成“楎”。
()(耙)北魏。
(翻地农具)(连枷)战国、秦汉时代。
(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簸飏)最早大约于战国,最晚大约于汉朝。
中国农村传统农具,大家都认识吗?
![中国农村传统农具,大家都认识吗?](https://img.taocdn.com/s3/m/9d57da5c9b6648d7c1c746ba.png)
中国农村传统农具,大家都认识吗?如今的生活五彩斑斓,工业文明渗透了城市的每个角落,商业经济席卷了生活的每个细节也会想感受一下乡野的温情。
也许是一台老风车,也许是一件破旧的蓑衣。
让我们一起来重拾往日的回忆,重温中国农村传统农具吧!犁翻土用的农具,有许多种。
在其下方装上一块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主要用牛力牵引。
耙(春耕耙田)碎土、平地用的农具,其用处是把耕过的地里的大土块弄碎弄平。
耙主要用于平整水田,一般由牛来牵引。
为农家必备的主要大件农具之一。
耙钩子木制长柄,一端有铁齿、木齿或竹齿,用来平整土地或松土等。
有四齿耙、二齿耙之分。
辘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的牛耕工具。
作用在于犁耙过后平整水田,现在基本上没有了。
粪箕竹制而成,主要用来装盛肥料、担载稻草和蔬菜等。
可大可小,随人而定,两个粪箕用一根扁担横着即可挑在肩上,是传统农家不可缺少之工具,至今仍在使用。
打谷机脱粒机的一种,稻谷种植农户必备的农具之一,用途是把成熟了的稻谷与稻草分离。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人力(脚踏)滚动上面装满了铁齿的轴轮使其高速运转,使谷粒从稻穗上脱落。
斗房比打谷机历史更久远的传统农具,是打谷机发明之前的主要脱粒工具,现在一些偏远山区还在使用。
石磨农家用来打豆壳、磨豆浆、磨米浆。
通常是由两个圆石盘做成: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绕轴转动。
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称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
上部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槽内。
许多农村现在还在使用石磨磨面、磨米、磨豆子。
风车这其实是一种利用风力将稻谷与秕壳、稻草等杂物进行分离的粗加工农具。
风车饱经风霜,外形就像一台轿子,下面有四条粗粗的腿支撑着整架风车,两边有四根突出的抬手,为了方便搬运。
碓子碓是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竖装上一块圆形的石头,用脚连续踏另一端,石头就连续起落,舂掉下面石臼(我们叫碓涵)中糙米的皮(或捣碎石臼中的米等)。
农具明细表
![农具明细表](https://img.taocdn.com/s3/m/ba93f5ac6bec0975f565e20e.png)
禾盆
禾盆是民间较为古老的谷物收获农具,将禾盆的机器安装在上面,禾盆前先用水浸泡一阵后就可以防止漏水,通过水的浮力,在水田里移动方便。谷子通过机器落在禾盆里,从而保证了谷子的干燥。
11
箩、扁担
扁担:运输工具。扁形的称作软担或扁担,两端有铁钩者,用作挑水桶;两端钉有竹签的,用于挑谷箩。圆形两端尖锐的称为楤担,用作挑谷捆、柴草。
3
铁锹铁锄
铁锹:起土工具。西汉时有臿、铧、畚、橾、楒等多种名称。使用时,双手握柄,用脚踏锹,再向后扳,将土翻起。它可用于田地翻土、修整水渠多种作业。铁锄:铁锄是中国传统农具,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播种移栽
4
水田耙
耙是用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耙的主要用途是在耧播下种前,用耙刺拉出翻耕过虚地中的杂草与禾槎,拉碎或拉出土地,磨碎磨平,便于更好耧播下种。
12
扇柜
风扇车:又叫扇车、飏车,用人力转动扇轮,产生风力,清除谷物中谷壳,糠秕等杂物。西汉河南等地已使用风扇车,扇轮安装在两个侧板中间,或方形箱体内。元代的风扇车扇轮箱体为圆形,气流顺畅,清选效果好。
13
斗
升、斗、斛用于确定粮食的体积,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升和斗是中国古代交易最常用的量称
使用说明
图例
耕整地
1
畜力犁
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地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2
牛轭
联接耕牛和耕犁的器具。牛轭为架于牛颈上的曲木,耕盘系置于犁辕前端的横木,耕盘通过挂钩联结犁辕,通过绳索联接前部的牛轭,是牛耕地是容易发力,转向灵活,是与曲辕犁配套使用的工具。
石臼
臼:粮食脱壳去糠,使之精白的加工工具。文献记载最初见于《易·系辞》:“黄帝、尧舜氏作,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
17件农村常用农具,认识2件正常,10件点赞,都认识的太牛了
![17件农村常用农具,认识2件正常,10件点赞,都认识的太牛了](https://img.taocdn.com/s3/m/da3f6fd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2.png)
17件农村常用农具,认识2件正常,10件点赞,都认识的太
牛了
木犁,干农活用来松土或者施肥时可以用到。
脱粒机,割完麦子,可以用它进行脱粒。
木锨,农村晒粮食时用的,打麦子时可以用来扬麦子。
耱,耕地之后,可以用其来平整土地。
独轮车,现在很少能见到木轮推车了。
锄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用的就是这类农具。
铁锨,一般用来铲土用的。
耙,一种农村常用的翻地农具,也可做兵器。
辘轳,北方农村以前常用来提水的设施。
镰刀,用来割麦子割草
梿枷,用来打谷脱粒,打上一天还是很累的。
杵臼,用来捣碎谷子,豆子或者药材用的工具
碾子,石碾子是用于碾压谷物粮食成面的农具。
竹筐,盛放东西
提篮
铁镐,敲开、破坏硬质物体(如木头,冰面等)
谁知道这叫什么?我只知道它是用来播种的。
寒露分秋天的传统农具与农耕工具
![寒露分秋天的传统农具与农耕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90258c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5.png)
寒露分秋天的传统农具与农耕工具在中国农村,秋天是一个繁忙而重要的季节,农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收割农作物,准备过冬。
而为了应对这个季节的农耕工作,传统的农具和农耕工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寒露分秋天常用的传统农具和农耕工具。
1. 犁:犁是农田开垦和耕作的基本工具。
它由犁柄、犁身和犁铧等部分组成。
农民可以通过犁来破土、翻晒、松土和翻耕,为种植作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锄头:锄头是秋天农耕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由铁头和木柄组成,用于锄地、除草和翻土。
农民们经常用锄头来清除田地中的杂草和杂物,以保证作物的生长环境。
3. 钻地犁:钻地犁是一种专门用于种植蔬菜和水稻的工具。
它比传统的犁更加便捷和高效。
钻地犁由操作手柄和钻头组成,可以轻松地将种子插入土壤中,减少了种植的时间和劳动力。
4. 背篓:背篓是农民们在收割季节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通常用来收集庄稼和蔬菜,并将它们从田地中运回农舍。
背篓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能够提高农民们的工作效率。
5. 粮食碾磨机:秋天是农民们收获庄稼的季节,他们需要将庄稼加工为食物以供储存和食用。
粮食碾磨机就是用于磨碾庄稼的工具。
它可以将庄稼磨成面粉,并将其保存下来,为农民们储存粮食提供了便利。
6. 手摇播种机:手摇播种机是一种方便快捷的种植工具。
它可以帮助农民在不浪费种子的情况下均匀地将种子播种到土壤中。
手摇播种机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农民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物的种植效率。
7. 镰刀:镰刀是农民们收割庄稼的工具。
它由弯曲的刀片和握柄组成,有助于农民们快速而干净地收割庄稼。
镰刀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熟练的农民可以准确地割取作物,确保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8. 灯笼:秋天是收获季节,很多农民需要在晚上进行收割工作。
为了提供照明,他们使用灯笼。
灯笼是一种传统的照明工具,通常由纸和竹子制成。
它可以为农民们提供方便的照明,确保他们在晚上工作时能够清楚地看到庄稼。
传统农耕春季农具介绍
![传统农耕春季农具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431fe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e.png)
传统农耕春季农具介绍
传统农耕春季的农具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具:
1. 犁:用于耕田的农具,由犁铧、犁架和犁辕等组成。
在春季耕田时,农民会用犁来犁田,使田地松软,为播种做好准备。
2. 耙:用于平整土地的农具,由木架和钢丝绳组成。
在春季土地翻耕后,农民会用耙来将土地耙平,使土地松软、细碎,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3. 锄头:用于除草、松土的农具,由锄头和锄柄组成。
在春季作物生长时,农民会用锄头来除草、松土,促进作物生长。
4. 镰刀:用于收割作物的农具,由刀片和手柄组成。
在春季作物成熟时,农民会用镰刀来收割作物,将其割下并捆扎在一起。
5. 扁担:用于挑担的农具,由竹子或木头制成。
在春季农民会用扁担来挑运农作物或肥料等物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传统农耕春季农具,这些农具虽然在现代农业中已经被机械所取代,但在过去,它们是农民们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农具大全
![古代农具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180d3e54b35eefdc9d33314.png)
中国古代农具大全(耒耜)传说最古老的工具,大约在炎帝时期。
(翻土农具)(钁)最早出现商代,春秋战国时较多。
(似镐的刨土工具)(铜铲)商代(青铜器。
铲土除草用的农具)(牛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脚踏耕具)(犁耕)汉代。
(翻土农具)(都匀犁)春秋战国。
(翻土农具)(镪犁)又写作“枪犁”或“戗犁”,时间不详,产自山西。
(翻土农具)(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
(翻土农具)(耦犁)西汉。
(二牛三人一组耕地)(鐴土铁铧)秦汉时期。
(铁铧为耕犁破土的锋刃,鐴土是耕犁的翻土器)(犁錧) 战国时期。
(翻土农具)(犁鑱) 周朝。
(翻土农具)(竹莜)也叫“竹爬”出现于西汉。
(翻土农具)(銍)战国。
(翻土农具)(镰)周朝。
(除草工具)(疀)没有出土文物,大约时间在春秋战国。
()(劐子)战国。
(翻土农具)(耨)秦代。
(锄草的农具)(锄)西周时代。
(翻土农具)(耰)先秦。
(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用)(耰钼)先秦。
(用来平田松土的农具,锄把)(镫锄)元代有记载,具体出现时间不详。
(翻土农具)(桔槔)春秋时期。
(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渠疏)汉代。
(灌溉)(椟栌)秦,汉代较为普遍。
(翻土农具)(翻车)东汉。
(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水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
(农业灌溉工具)(水转筒车)隋朝兴盛于唐。
(农业灌溉工具)(浙碓)大约元代。
(翻土农具)(代耕架)源于唐代,改进于明。
(人力牵引的耕地机械)(孔明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
(农业灌溉工具)(龙骨水车)始于东汉,三国改进。
(排水灌溉的机械)(锸)汉朝。
(掘土的工具)(铁锹)战国出现铁,锨于西汉。
(耕地,铲土的农具)(三脚耧)战国时期就已有一脚耧车,西汉出现三脚耧。
(播种机的一种)(六爪犁)汉朝文献有记载,隋朝把“六爪犁”注释成“楎”。
()(耙)北魏。
(翻地农具)(连枷)战国、秦汉时代。
(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簸飏)最早大约于战国,最晚大约于汉朝。
中国现代农具图片大全(课堂PPT)
![中国现代农具图片大全(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14a37a81a216147916112835.png)
8
农具的用途
耕作农具的用途 排灌农具的用途 运输农具的用途 农副产品加工农具的用途 收获农具的用途
9
锄头:用于旱地作物生长期间松土、 锄草、
间苗、 保墒。
10
铁锹:用于菜园及小块田地的挖 地翻土。
11
耙:有钉齿耙和圆盘耙等。用于碎土、平地 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
12
木犁:耕地的农具。用畜力、人力或机器等
耕耘机:是田地翻土犁平整地的最
佳伙伴。
29
插秧机 :机械插秧,既快又好,节省劳 动力,节省时间。
30
施肥机:以前都要用手抓肥料,很不均勻,
一把一把撒也不经济。用施肥机來撒肥料,
既迅速又均匀,真是个好帮手。
31
喷药机:以前的农民都要背着重重的铁桶,
一手抓了拉柄,一首挥舞着喷雾杆,现在
只要用喷药机,就可以喷得又轻松又有效,
17
石臼:石臼用石凿成的舂米谷等物的器具。
舂米杵:舂米杵都在一米左右长,两头粗中 间把手处较细,每个重约三公斤。把东西 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压米粉的 动作叫舂。是黎族人特有的一种劳动方式。18
石磨:石制的磨干粉、水糊的工具。下盘固
定,上盘旋转,上盘的圆洞添原料,下盘
的周围出干粉、水糊。
19
38
镰刀: 用于收割麦、 稻等谷物和豆
类。
20
风车:吹去稻谷麦类粮食的草屑瘪粒等
杂质的工具。上方朝一边的出口的出杂
质,下方的朝下的出口的出粮食。
21
簸箕:净粮工具。 竹筛:净粮工具,也可用于晾晒。
22
连枷:连枷是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 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子 粒掉下来。也作梿枷。
认识我国古代农具
![认识我国古代农具](https://img.taocdn.com/s3/m/62eba8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1.png)
认识我国古代农具农具和农业是同步产生的。
在中国至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
我国的农具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到元代我国的农具种类已达180种以上。
这些农具对我国农业发展乃至世界农具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农具的不同作用,农具可分为整地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收获农具、灌溉农具、加工农具、运输与储存农具。
1、整地农具方耙和人字耙(《农政全书》)用于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作业。
经历了从耒耜到畜力犁的发展过程。
在原始农业阶段,最早的整地农具是耒耜,先是木质耒耜,后来又发明石耒和骨耒,以后又有石铲、石锄、石䦆,铁制的耒、锸、犁铧等。
汉代畜力犁成为最重要的耕作农具。
魏晋时期北方已经使用犁、耙、耱进行旱地配套耕作。
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体系。
耙用于耕后破碎土块,耖用于打混泥浆。
2、播种农具播种农具是为了有利播种而发明的。
原始农业阶段,大多用手直接播撒种子,无需播种农具,真正的播种农具是要等到精耕细作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技术成熟以后才出现的。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耧车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播种农具,发明于汉武帝时期。
水稻移栽工具一秧马,出现于北宋时期,它是拔插稻秧时乘坐的专用工具,减轻了弯腰曲背的劳作强度。
3、中耕农具铁弯锄(北宋)中耕农具是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进行锄耘、清除杂草、疏松土壤,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确保丰收的农具。
中耕农具分为旱地除草农具和水田除草农具两类。
铁锄是最常用的早地除草农具,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
耘荡是水田除草农具,元代开始使用。
4、收获农具收获农具是作物成熟后及时收割的农具,包括收割、脱粒、清选用具。
新石器时代已有石制或蚌壳制的割取谷物穗子及稿秆的铚与镰。
金属出现后,则有青铜和铁制的铚和镰。
几千年来,铚和镰的形制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
《王祯农书》中记载的由麦钐、麦绰等组成的芟麦器,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收获小麦的农具。
谷物收割完毕要脱粒,脱粒工具南方以稻桶为主,北方以碌碡为主,春秋时出现的脱粒工具连枷在我国南北方通用。
探寻农耕文明,追溯遗忘农具
![探寻农耕文明,追溯遗忘农具](https://img.taocdn.com/s3/m/51bfab4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c.png)
探寻农耕文明追溯遗忘农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垦土地,播种希望,养育了世世代代。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许多传统的农耕工具已经被淘汰,那些曾经的劳作伙伴,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然而,正是这些被遗忘的农具,见证了我国农耕文明的变迁,承载着无数农民的辛勤付出。
让我们一起探寻农耕文明,追溯那些遗忘的农具。
一、耒耜:古老的耕地工具耒耜是我国最早的耕地工具之一,早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出现。
它是由耒头和耜身两部分组成,耒头呈尖状,用于破土,耜身呈勺状,用于翻土。
耒耜的出现,使得耕作从手工逐渐转向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耒耜逐渐被更先进的耕地工具所取代,如今已经很难再见到了。
二、石磨:古老的粮食加工工具石磨是由两个圆石盘组成,上盘中心有一孔,用于插入磨轴,下盘则设有磨槽,粮食从孔中放入,随着磨轴的旋转,粮食被磨成粉末。
石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见证了粮食加工技术的演变。
然而,随着现代机械设备的普及,石磨逐渐被淘汰,只剩下一些乡村遗留有石磨的身影。
三、蓑衣:古老的雨具蓑衣是一种用稻草编织的雨具,是我国农民在雨天劳作时所穿。
它分为上衣和裤子,宽松舒适,既能挡雨,又能透气。
蓑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
然而,随着现代雨具的普及,蓑衣逐渐被遗忘,只有在一些乡村还能见到它的身影。
四、辘轳:古老的井水提取工具辘轳是一种用来从井中提取水的工具,由辘轳轴、绳子、桶等组成。
辘轳的出现,使得提取井水变得更加方便。
然而,随着现代供水设备的普及,辘轳逐渐被淘汰,只剩下一些乡村遗留有辘轳的身影。
五、犁:农耕文明的象征犁是农耕文明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用于翻土、松土,为播种创造条件。
犁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从最初的石犁、木犁,到铁犁,再到现在的机械化犁,犁的演变史就是一部农耕文明的发展史。
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犁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先进的机械化犁。
古时候农具的介绍
![古时候农具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218c0f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c.png)
古时候农具的介绍
古时候的农具种类繁多,下面就其中一些进行介绍:
1.耒耜:一种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的农具,由尖头木棍和短横梁组成,使用时插入土壤,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最后撬出所翻之物。
2.石制的圆柱形农用工具:碌碡,又称碌轴,总体形状类似圆柱体,中间略大,两端略小,材质一般为花岗石、青石,在中国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的农村被大量使用,可绕着一个中心旋转,用来轧谷物、碾平场地、碾压房屋基地和房子里的地面等,还可用来临时打夯。
3.筒车:中国古代的一种提水机具,和现在的水车类似,利用水流动力,将水从低处提到高处。
4.拌桶:人工脱粒稻谷的专用工具,在没有脱谷机等脱粒机械的时代,被用来脱粒稻谷。
5.扁担:一种主要担运工具,用坚硬且柔韧的杂木或楠竹制成,形状多为扁圆长条形,两端稍窄一些,末端分别钻二到三个小孔,钉入两到三颗5厘米的竹钉,用来固定所担东西的襻绳。
6.箩筐:用竹篾编制的圆形篾制品,一般与扁担一起从地里收粮食回家或晾晒粮食时所用到的盛装粮食的篾箕。
7.背架:一种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背运工具,用几根坚韧的杂木条制成,形状像一个“井”字,也像一架略带弓形的木梯,中空部分用麻绳或竹篾编成网状以护腰背。
背负时,将货物捆缚在背架的
凸面,凹面贴着背部,两根背带系着双肩。
8.风车:一种将收获脱粒的粮食作物和豆类、油菜籽等经济作物与碎秸秆等杂物相分离的传统木制农具。
这些古农具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部分已经被淘汰,但它们代表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对于了解历史和研究古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这10种传统农具,你认识几个?
![这10种传统农具,你认识几个?](https://img.taocdn.com/s3/m/2263f7c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4.png)
这10种传统农具,你认识几个?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牛马等用于耕作的牲畜已很少见到,而一些传统的农耕用具也在不断消失,有些农具更是难觅踪影。
3月15日,摄影师在山西万荣一村庄采风时,偶然见到一户人家还保存着一些传统的农耕用具,孤独寂寥地靠在土墙边。
那么,以下这10张图中,你认识几个?木犁。
由人力或畜力牵引,利用犁具前进时的推力,使耕起的泥土沿着犁铧后面的弧形犁壁升高并翻转,把土壤表层的杂草等埋进土中,以增加肥力。
还具有开沟、复埂、盖种、起获等功能。
拥板。
木头和木板制作,用于在晾晒场将粮食摊平或堆积起来。
杈。
一般呈Y状或类似Y状,有木制和铁制之分,用于挑柴草、庄稼秸秆等。
耱。
用手指粗细的树枝条编在长方形木框上的一种农具,用于平整翻耕后的土地,使土粒更酥碎,也用来保墒。
使用时把耱平放在翻耕过的田地上,由牲畜拉着前进,操作者站在上面,以增大对土面的压力。
荆条筐。
用田间山野生长的荆条编制而成,呈圆形或长圆形,用于少量运输、盛装农作物或其它用品。
耙。
一种传统的翻地农具,通常在犁耕后、播种前或早春保墒时进行,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的作用。
铡刀。
由两部分组成,一块中间挖槽的长方形木料,一把带有短柄的生铁刀,刀尖部位插入木槽里固定,另一头有把,可以上下活动。
用于切草、树枝、秸秆、玉米秆或切其他植物类茎根。
耧。
播种用的农具,由牲口牵引,人在后面把持,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
是现代播种机的前身。
簸箕。
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清选粮食,把粮食放在簸箕内上下颠动,可扬去糠秕等杂物。
也用来晾晒粮食、食物等。
竹筛。
用竹片编制的一种农具和生活用具,漏孔的作用是使小颗粒的物品通过孔掉出去,留下大的物品。
传统农具是农耕文化的缩影,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正在逐渐消失,但看到它们,一股浓浓的乡土温情涌起,使人忆起一幕幕的故土往事,亲切而温暖。
如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大河乡土”(dahexiangtu)。
中国现代农具图片大全(课堂PPT)
![中国现代农具图片大全(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14a37a81a216147916112835.png)
8
农具的用途
耕作农具的用途 排灌农具的用途 运输农具的用途 农副产品加工农具的用途 收获农具的用途
9
锄头:用于旱地作物生长期间松土、 锄草、
间苗、 保墒。
10
铁锹:用于菜园及小块田地的挖 地翻土。
11
耙:有钉齿耙和圆盘耙等。用于碎土、平地 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
12
木犁:耕地的农具。用畜力、人力或机器等
17
石臼:石臼用石凿成的舂米谷等物的器具。
舂米杵:舂米杵都在一米左右长,两头粗中 间把手处较细,每个重约三公斤。把东西 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压米粉的 动作叫舂。是黎族人特有的一种劳动方式。18
石磨:石制的磨干粉、水糊的工具。下盘固
定,上盘旋转,上盘的圆洞添原料,下盘
的周围出干粉、水糊。
19
晒稻时最怕下雨了有了超级干燥机二十四小时的服务时间缩短人力减少而且还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免得每个人的鼻子染上过敏症
传统农具
1
农具的种类
一、农具的类型 二、农具的用途
2
一、农具的类型
1 耕作农具 2 排灌农具 3 运输农具 4 农副产品加工农具 5 收获农具
3
耕作农具
主要有锄头、铁锹、耙、犁等。 40年代海口地区曾引进少量改 良式木犁。80年代初,农民又 把犁身由木制改成轻便耐用的 钢管,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 工作效率。
镰刀: 用于收割麦、 稻等谷物和豆
类。
20
风车:吹去稻谷麦类粮食的草屑瘪粒等
杂质的工具。上方朝一边的出口的出杂
质,下方的朝下的出口的出粮食。
21
簸箕:净粮工具。 竹筛:净粮工具,也可用于晾晒。
22
连枷:连枷是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 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子 粒掉下来。也作梿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