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文物保护方案

合集下载

纺织品的保护和修复

纺织品的保护和修复

一、纺织品的保护和修复:(一)纺织品文物出土时的现场保护方法1、纺织品文物一出土,应该立即拍照,录像,及时、全面、准确的记录文物的处理情况及保存完损情况。

2、在墓葬或遗址中一旦发现纺织品文物,应该立即采取保护措施,维持出土前的环境状态,最好事先准备好一个能抽真空、能充惰性气体及水蒸气的有机玻璃操作箱备用,用黑布包好后,安全运回保护实验室。

3、对出土的纺织品文物拍照、录像时要避免强光照射,尽量使用较弱的光源,以免强光中的紫外光的照射而引起颜料,特别是植物染料褪色。

4、装有纺织物的有机玻璃操作箱运回实验室后,通过操作箱上连带的橡胶手套先将纺织物上的泥土剥离、清除、并用蒸馏水清洗。

(二)纺织品文物的提取1.文字图片录像记录文物的出土情况(记录文物在墓葬中的位置,周围环境状况)2.提取实验及提取方案的制定(确定可能采取的保护修复技术,选择适宜的保护修复材料,制定完善的现场保护技术路线)3.提取工作的准备(提取工具,能抽真空能充惰性气体即水蒸气的有机玻璃操作箱)4.现场提取(清洗法,冷冻切割法,插板法,套箱法,托网法,加固提取法,卷取法)5.现场保护处理(保湿,遮阳)6.提取后包装处理(装入有机玻璃操作箱运回实验室)漆器在考古现场的提取1. 现场记录:文字绘图摄影尤其是色彩的记录2. 制定提取方案3. 提取工作的准备4. 现场起取:小件器物一人从器物底部位置用力托起放到木质托板上,并使用塑料薄膜包裹密封,饱水器物在底部放一团浸湿的棉花,干燥器物可放置硅胶干燥剂,较大件器物一人将器物托起倾斜,一人插入薄木板,当器物放置在薄木板上时,配合固定器物并托起木板放入垫有塑料泡沫的木箱内,做好标签及记录饱水器物最好包裹后用细埋起来加盖油毡防止水分散失太快5. 清除大量明显泥土污染物,可用墓内的积水或当地的井水轻轻洗去,器物盛放物品部位所积的淤泥等物应细心清理,以便弄清所盛物质的有关情况。

6. 用饱水脱脂棉包器物第一层,再用塑料薄膜将器物包好,使之基本处于密封状态,以防止水分快速蒸发。

纺织品的保护与修护

纺织品的保护与修护

纺织品的保护与修护2010级博物馆学林金涅20100510238一、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概要1、我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便以丝绸古国闻名于世,但是我国对纺织品文物的考古及保护修复工作却是由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开启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考古收藏、科研、保护修复等工作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1991年以来,平均每年十大考古发现中都有一项以上为纺织品的出土,我国也成立了第一家以纺织品文物的科技考古和保护修复为目的的专门机构──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

2、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特点主要是重视预防性保护、谨慎科学地对待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保护修复方法的选择,并且也会对与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研究相关的社会、文化、宗教、种族等因素进行探讨,充分利用积极因素,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促进工作探索。

二、纺织文物的保护(一)湿洗法湿洗法是指采用水或水溶液清洗。

清洗前应先除去泥土,然后再用水洗,一般用蒸馏水和雨水洗,而不直接用自来水,以防自来水中残留的氯或氯酸盐对纺织物产生侵蚀和漂白作用。

1.湿洗法分类(1)对于很脆弱的织物和遇水后容易褪色的织物,最好采用蒸汽法来清洗。

(2)如果织品质地较好,遇水不易褪色,可用清水漂洗。

(3)有污点的如油脂类的污斑、汗斑、果汁、动植物的变质产物等均为酸性,对于这些用水清洗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可添加些去污剂。

一般采用有表面活性作用的合成洗涤剂或湿润剂,实践证明pH 值从10 减少到中性时,清洗效果最佳。

另外也可加硼砂作去污剂,当浓度为0.1%~1% 时,pH 值为9.2。

因为硼砂可增加皂化和清洗能力,对清洗油脂类严重污染的棉织品文物,效果较好。

(4)纺织品上的锈斑处理:金属锈蚀斑如铜、铁锈或其他金属物引起的污斑,一般采用酸性清洗剂水溶液来清洗,使之变成可溶性盐。

酸性清洗剂的特点:①固色作用。

②可中和清洗过程中多余的碱。

对于特殊的污斑的去除(纺织物中)通常用以下方法进行。

文物保护的纺织品和皮革修复

文物保护的纺织品和皮革修复

文物保护的纺织品和皮革修复文物保护一直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历史记忆保存的重要任务。

在众多的文物中,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作为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由于时间的流逝和自然因素的侵蚀,这些文物往往会出现磨损、褪色、断裂等问题。

因此,纺织品和皮革修复成为了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纺织品和皮革的修复方法和技术,以及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一、纺织品修复技术1. 【技术一】内衬加固法内衬加固法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品修复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在纺织品的内部加入补强材料,提升其强度和稳定性。

修复人员首先对纺织品进行彻底的清洁,去除污垢和杂质。

然后,根据纺织品的材质和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内衬材料,如丝绸、棉布等,进行加固。

修复人员将内衬材料与纺织品进行粘合或缝合,确保其牢固和稳定。

内衬加固法修复的纺织品能够保持原有的外观特征,并增强其抗拉伸和抗断裂能力。

2. 【技术二】织补修复法织补修复法是一种针对纺织品断裂和破损问题的修复技术。

修复人员首先评估纺织品的破损情况,确定织补的位置和尺寸。

然后,选择与纺织品相同或相似的材料,进行织补。

修复人员使用专业的织布工具和技术,将织补材料与纺织品进行精确匹配,使修复部位与周围区域无明显差异。

织补修复法可以修复纺织品的断裂和破损,使其恢复完整,并保持其原有的外观和质感。

3. 【技术三】色修复技术色修复技术是纺织品修复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用于修复纺织品的褪色和污渍问题。

修复人员使用各种染料和漂白剂,根据纺织品的颜色和损伤程度,进行精确的配色和修复。

色修复技术需要修复人员具备丰富的染色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修复后的纺织品色彩鲜艳、均匀,并与原有的颜色相匹配。

色修复技术使纺织品恢复了原有的色彩,延长了其保存寿命。

二、皮革修复技术1. 【技术一】皮面修复法皮面修复法是一种常用的皮革修复技术,适用于皮革表面的轻微划痕和磨损。

修复人员使用各种皮革修复剂和工具,清洁表面污垢,并涂抹修复剂。

古丝绸文物的修复与保护

古丝绸文物的修复与保护

古丝绸文物的修复与保护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曾以“丝国”和“丝绸之路”闻名于世。

丝绸的发明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美化生活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20世纪以来,尤其是近50年来考古工作者不断发现古代丝绸织绣文物。

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中,以及商周、秦汉、两晋、三国、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以及明清的古遗址、古墓葬中已出土了大量的丝绸文物珍品。

但是,丝绸是动物纤维织品,很容易受到微生物及昆虫的侵害,是微生物繁殖生长的的营养来源。

动物纤维是长链高分子化合物,在埋藏以及保存过程中,能发生热氧老化和光老化作用,从而使分子链中某些化学键断裂,变为较小的分子。

动物纤维中氨基酸或糖类化合物由于有羟基、羧基及氨基的存在,可以形成氢键,纤维有较强的吸湿性,易受腐蚀、发霉损毁,或者褪色、变色、碳化发脆,以致触手即碎。

因此丝绸文物出土之后必须采取控制温、湿度,防止曝光和微生物作用等科学措施,以延缓古代丝绸文物的损坏过程。

(一)古代丝绸文物常规保护方法1.清洗保护好古代丝织品,及时清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一件要处理的古丝绸织物,首先要了解污垢的特点及清洗程度;其次要根据丝织品的纤维种类、组成、结构和性质,按照不同的污垢类型选用不同的清洗方法。

一般来说,古代丝绸织物上的污垢大致可分为三种:油溶性的,水溶性的,水油都不溶性的。

油溶性的污垢一般为尸体腐烂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如脂肪、血蛋白等造成的污染;水溶性的污垢主要由一般的水溶性电解质如盐、糖类物质沉淀而成;非水非油性的污垢主要由体液与土壤中的金属发生沉淀反应或络合反应生成难溶物形成。

丝绸织品的清洗不仅与纤维的种类、组成和结构以及性质有关,还与织物上的颜色和污斑的性质有关。

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清洗方法,通常有湿洗法(水洗)和干洗法(机械清洗或用有机溶剂)两种。

湿洗法对于丝织物来讲,一般只需将水溶性的污垢去除干净。

可直接用水与表面活性剂配成适当的溶液,以适当的方法操作。

古代织物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古代织物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古代织物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古代织物类文物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和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古代织物类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技术的研究情况和方法,并对其进行实践应用的探讨。

一、古代织物类文物的保护技术1. 文物保管条件的控制古代织物类文物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特别是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的控制是其保护的关键。

需要建立恒温恒湿的展览室和储藏室,利用空调设备和湿度控制装置等设备进行控制,保持文物的稳定环境。

2. 文物展览和储藏陈列的合理布局古代织物类文物在展览和储藏过程中,布局合理、陈列摆放稳固是保护的基础。

根据不同材质、尺寸、形状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展示架和展示方式,以保证文物的安全和稳定。

3. 文物洁净度的控制古代织物类文物的保护,要保证其表面的洁净度。

应经常对文物进行清洁,但要注意方法和工具的选择。

一般可使用软毛刷和吸尘器等工具进行清洁,但要避免使用湿度过高的清洁剂或过滤器。

4. 灭虫、防虫古代织物类文物常常受到虫蛀的侵害,因此灭虫和防虫工作是保护的重要环节。

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如低温冷冻、高温干烘、真空除虫、化学药剂喷洒等来保持文物的状态。

5. 文物修复技术古代织物类文物的修复技术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修复的主要目的是尽量恢复文物的原貌,并延长其寿命。

修复技术需要根据文物的材质、形状、损坏程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1. 绷帖修复法绷帖修复法是修复古代织物类文物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通过在文物的损坏部分和周围进行细密的针线绷帖,以保持和修复文物的结构和形状。

2. 缝补修复法缝补修复法是修复古代织物类文物的常用技术之一。

在文物的破损部分中,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进行缝补,以保持文物的完整性和美观。

3. 补拼修复法补拼修复法是修复古代织物类文物中较为复杂的修复技术。

通过选择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将损坏的部分按照原貌进行拼接和组合,以恢复文物的整体。

4. 清洁修复法清洁修复法是修复古代织物类文物中常用的修复技术之一。

纺织品文物保护方案

纺织品文物保护方案

纺织品文物保护方案丝织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信息表一、前言为研究我国服饰、丝织品制造技术和手工水平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任务来源)丝织品文物出土后得到及时保护和修复对丝织品本身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丝织品的长期保存充分发挥其文物价值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所以尽快进行科学有效地保护修复显得十分必要。

(文物情况)二、文物的基本信息与文物价值1、基本信息a藏品名称、种类、登录号、登记、年代、来源、出图时间、收藏时间、质地、尺寸b藏品所在的收藏单位及收藏时间c公开发表的有关藏品资料的书名、期刊号2、文物价值a从历史、科学、艺术等角度说明藏品的文物价值b说明藏品在其收藏单位中的地位及在本地区历史研究中的作用c说明在同类别藏品或在同时代文物考古研究中的重要性三、文物保存现状调查与评估1、保存现状调查a、保存环境状况调查b、主要病害类型的调查与分类c、病害现状的总体评估d、保护修复史e、病害现状的记录方式2、监测分析a、纤维鉴别b、织物结构组织分析c、染料颜料的检测d、颜色记录e、污染物分析四、保护修复工作1、保护修复的指标应明确需保护修复的藏品数量2、保护修复的技术指标示例:a、揭展与清洗整理把粘连叠压在一起的丝织品展开祛除表面污垢, 5 倍放大镜下无明显污迹,且丝织品不掉色,强度不发生变化。

b、加固处理通过生物法加固,无粉末掉出,丝织品的强度达到80mN/m 以上。

不影响丝织品的颜色,以及丝织品质感。

c 修复处理破裂,残缺的丝织品采用衬托,拼对等方法进行修复,并进行除皱褶等整理工作,使丝织品恢复其整体效果。

d 感官效果纹饰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色泽丰润,手感柔润,丝织品固有光泽得到很好的恢复,强度、柔韧度提高。

能满足展览需要e 信息资料文物修复档案记录完整,数据完整、详细、真实。

从保护修复后的颜色、柔软度、完整性、稳定性等方面确定考核本次保护修复工作的技术指标。

五、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及操作步骤1、技术路线在对藏品的保存现状、保护修复工作目标、丝织品保护修复原则、国内外丝织品保护修复方法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纺织品文物的保存

纺织品文物的保存

纺织品文物的保存纺织品的老化实质上是化学变化,存储环境的光、温度和湿度、微生物、害虫、大气污染物质等, 都是影响纺织品老化的因素, 每个因素都可以单独讨论。

光辐射会导致有机质文物发生光化学作用;温度降低至露点, 则会产生结露现象。

纺织品易于吸水, 在温度低于零度时会引起纤维内部结冰, 破坏内部结构; 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以文物材质本身为载体和营养源, 分泌出多种强腐蚀性酶类、有机酸、氨基酸、核酸及有害霉素, 使文物褪色、泛黄、材质受损;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会导致织物颜料褪色或变色, 粉尘中含有极细微的形状尖锐的硬质颗粒, 与湿气结合降落并沉积在物品上, 诱发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的寄生, 对纺织品造成危害。

但一般情况下, 上述因素都是联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于纺织品, 对纺织品起着不可忽视的破坏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合理的方法对纺织品进行保管,并严格控制纺织品的保存环境,减少外界因素对纺织品的侵蚀,对纺织品进行预防性的纺织品文物保管方法可分为以下5种1. 折叠法这是博物馆目前最常用的贮存方法。

将纺织品如同衣服一样折叠起来。

优点是占地方少,缺点:经过折叠的纺织品容易发生变形甚至断裂2. 悬挂法将纺织品如服装、挂毯、旗子等悬挂起来保存。

缺点纺织品的自重会使承重的纺织纤维变形,撕裂。

3. 卷筒法对于成卷的纺织品,卷起来加以保管,然后保存在抽屉或柜子中,此法适用于大幅面、成卷的纺织品。

4. 平摊法将纺织品摊开平放在托板上,加以存放。

5.密封除氧法将纺织品放在聚乙烯聚醋复合薄膜塑料袋或其他密闭容器中除氧封存。

目前已有只种方法,其一,抽真空,充氮。

其二,置放除氧剂,使之与氧隔绝。

其三,使用一型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吸收封存空间内的氧气和各种有害气体,与用于文物保存的专用封装袋,一起使用可以有效防止纺织品由于氧化引起老化、发霉、虫蛀的损坏和褪色,并能保持封存空间内的相对湿度,从而起到长期保存的作用纺织品保存环境可从以下5各方面考虑,1.温度设定值:18~20±2°C,温度波动数≤2°C。

纺织品类文物保护技术

纺织品类文物保护技术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07月/14日/
纺织品类文物保护技术
闻波
古代纺织品的保护技术主要有:控制温湿度。

温度过高,容易使纺织品造成干裂、发脆。

温度剧烈变化,会降低纤维强度。

湿度过高,纺织品易生霉、生虫,受到蛀蚀和污染。

收藏:纺织品的温度最好能控制在14~18e之间。

夏季温度不高于25e。

一天温度变化不超过2~5e。

相对湿度控制在50%~65%之间。

相对湿度变化不超过3%~5%。

避光: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对纺织品都有影响。

防菌:藏品要经常检查,定期放防菌、防虫剂,保持清洁。

使用杀虫灭菌的药物,对文物要无副作用。

清洗:水温在35e左右,或加入少量中性洗涤剂。

水洗前要做纺织品掉色试验,如不能水洗,则干洗。

清洗古代纺织品必须慎重选用洗涤剂,严禁用市售加酶或加荧光增白剂等洗涤剂,也不要用碱性洗涤剂,否则会使古代纺织品失去其原有的特性。

洗时切忌揉、搓、拧、晒。

洗涤后的纺织品应平放在竹帘或塑料网上,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更要注意理顺织物的经纬方向,防止变形。

收藏时尽量平放,不要折摺,以免受到机械损伤。

珍贵纺织品文物应避光充氮保存。

织绣收藏品的保存与养护

织绣收藏品的保存与养护

织绣收藏品的保存与养护随着收藏热和人们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追求,纺织品文物正愈来愈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

除了出土和传世纺织品文物外,高品位的现代纺织艺术品如染织品、刺绣品、织锦、布艺作品等也是很好的收藏品。

纺织品文物、艺术品属有机类物质。

相对于无机质文物来讲,更容易受到外力和外界环境因素的破坏与侵蚀。

在收藏纺织品文物、艺术品的同时,应该加强纺织品的科学保存和养护意识。

一、织品文物造成破坏的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湿度、微生物、害虫、空气污染物等都会对纺织品造成危害。

光辐射会导致有机质文物发生光化学作用,使文物褪色、泛黄、酥脆;温度升高会增加发生霉菌和虫害的可能性,并可导致纺织品纤维老化;温度降低至露点,则会产生结露现象。

纺织品易于吸水,在温度低于零度时会引起纤维内部结冰,破坏内部结构;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以文物材质本身为载体和营养源,分泌出多种强腐蚀性的酶类、有机酸、氨基酸、核酸及有害毒素,使文物褪色、泛黄、材质受损;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会导致织物颜料褪色或变色;粉尘中含有极微细的形状尖锐的硬质颗粒,与湿气结合降落并沉积在物品上,诱发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的寄生,对纺织品造成危害。

二、藏品保存环境控制一般收藏者可根据自己的藏品存放条件,依据纺织品文物的物质特性,自行采取必要措施,做好纺织品藏品的保管、养护工作。

(一)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环境温度在15~20℃之间,相对湿度在55%一65%之间时,比较适宜纺织品的存放。

温度太高,可放置冰块、加厚墙壁、加装隔热层、密封窗户及遮蔽光照。

一般舒适性空调工作时会降低室内湿度,一般不要单独使用;温度太低时,可在室内采用取暖设施;湿度太大时,可以加强自然通风、采用去湿机去湿,或放置硅胶来降低室内湿度。

湿度太低时,应使用加湿器或采取在室内地面洒水、悬挂湿水布匹、放置浸水的锯末或纸张等措施调节。

另外,室内应放置温湿度计,或购置能长时间记录温湿度变化的温湿度自动记录仪,给出环境变化曲线,以指导收藏者采取必要措施;(二)有害气体和灰尘。

古代纺织品的保护丝织品文物清洁及贮藏的研究

古代纺织品的保护丝织品文物清洁及贮藏的研究

五、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1、案例一:某博物馆丝织品文 物的清洁实践
某博物馆在2019年开展了丝织品文物的清洁工作。在清洁过程中,工作人员根 据文物的材质和污染程度选择了不同的清洁方法和清洁剂。
参考内容
古代纺织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不仅代表着古代人们的智慧 和勤劳,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价值。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环境因 素等影响,这些珍贵的纺织品文物往往会出现损坏、腐蚀等现象,为了保护这 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次演示将围绕古代纺织品的保护、丝织品文物清洁及贮 藏的研究展开探讨。
3、防尘:灰尘会对纺织品的纤维和色彩产生磨损和污渍,因此应采取封闭式 展示和贮藏方式,定期清理和维护。
丝织品文物清洁
清洁是保护丝织品文物的必要步骤,它包括清除文物表面的污渍、霉斑、虫害 等,同时不会对文物本身造成损害。在清洁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 的清洁方法:
1、水洗:对于一般的污渍和霉斑,可采用温和的水洗方法。但需注意,应使 用脱离子水或特殊清洁剂,避免对丝织品文物造成损害。
二、丝织品与文物清洁及贮藏概 述
丝织品是一种以丝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纺织品,具有轻盈、柔软、光滑、有光泽 等特点。由于丝织品在历史和文化上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也是文物收藏的重要 对象。然而,丝织品文物容易受到污染和损坏,因此清洁和贮藏成为保护丝织 品文物的关键环节。
文物清洁是对文物进行维护和修复的重要步骤,包括去除文物表面的污垢、霉 菌等污染物,以恢复文物的原有外观和质地。在清洁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 清洁剂和清洁方法,避免对文物造成损害。
贮藏的研究
贮藏是保护丝织品文物的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保护丝织品文物,我们需要以 下几个方面:
1、选用合适的容器:用于贮藏丝织品文物的容器应具有一定的密封性,避免 外界环境对文物的影响。同时,要选择对文物无害的容器材料,如玻璃、陶瓷 或特殊的塑料材料等。

有机文物的保护_纺织文物的清洗与修复保护

有机文物的保护_纺织文物的清洗与修复保护

较好的韧性,常用规格 7~12 号。主要用于 穿入织物正面,轻轻向右移动,并在位置 2
(二)防止保护性的破坏,处理后不能留
绫、罗、纱、缎、绢等轻薄纺织物。
将针插入织物反面,继续运针大概一个针角 有隐患。
2. 弯缝针:为医生用眼科的手术缝针, 长至 3 位置从正面出。如此反复。
(三)要将治理与预防两者结合,既要消
—棉麻布等,它们的清洗保护对于文物修复 过 45 摄氏度或低于 30 摄氏度以下。操作时 7(重量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工作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必须使溶液与污斑充分接触,一般恒温一 二、纺织文物的针法修复法
关于纺织文物的保护,可根据其具体情 个半小时左右。具体时间可依据文物的情况
出土的丝织物经过上面提到的清洗后,
(2 )会使纤维溶胀、收缩和变形等。
变迁,世界遗产在保存过程中可能会经受
(2)如果织品质地较好,遇水不易褪色, (二)干洗法
风、雨、雷、电、火、地震、虫害、霉菌等 可用清水漂洗。
干洗法是指采用无水的有机溶剂来清洗
自然因素的破坏,以及因为保护未妥、搬运
(3)有污点的如油脂类的污斑、汗斑、果 纺织物的方法。因为许多污斑,既不能溶于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物修复过程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况
深化,设施的现代化,文物保护教育的普及 化、深入化等方向发展着。每一位将来的文 物保护者、修复者与研究者,都应该注意提 升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对各学科都应抱有 好学态度与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保护技术手册.国家文物局博物馆
与社会文物司 2.宋迪生.文物与化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3.王蕙贞.文物保护学.文物出版社
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涉及多个学科,文 物保护就是采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在尊重文 物人文因素的前提下,恢复文物的完整性, 并尽量延长文物寿命的科学技术,对文物 进行的修复和保护,必然要采用许多的技 术手段和物质材料。虽然我国对于文物保 护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近十年来,我国 文物保护工作在总结国内外实践和理论研 究的基础上,已形成一门有自己独特的研

博物馆纺织品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分析

博物馆纺织品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分析

博物馆纺织品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分析摘要: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的主要机构,一方面对考古文物进行研究、保护,是文博行业进行专业工作的主要场所;另一方面对考古文物进行展览、宣传与教育,是普通观众进行历史文化学习的重要地点。

预防性保护措施在博物馆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业内的保护意识已经形成,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多方机构应协调配合,文博部门也要应不断完善文物保护机制,有效推动资源整合,进而提高博物馆纺织品文物整体保护水平。

关键词:博物馆纺织品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引言在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支持下,各博物馆应结合自身博物馆纺织品文物特色,积极提高文物展览的趣味性,使博物馆纺织品文物的文化传播效能得以发挥。

1博物馆纺织品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意义1.1博物馆文物陈列和保护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衍生出大量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不但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还见证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

文物作为文化探索的基础,能够帮助历史学家研究文物背后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自然变迁等,有助于深入了解历史上朝代更替、思想变化和文化变迁。

随着现代社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先进科技手段在各行业领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互联网平台全方位展示博物馆纺织品文物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实现纺织品文物保护与历史传承的根本举措。

目前,我国大部分博物馆纺织品文物的陈列经费、展览方式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大部分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保护设施有限,侧面反映出加强博物馆纺织品文物预防性保护的迫切性。

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社会公众对精神文化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博物馆也需要与时俱进,加大博物馆纺织品文物的开放力度,为公众提供近距离观察馆藏文物的机会,同时严格做好博物馆纺织品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

1.2拓展博物馆纺织品文物存储空间的必然选择在博物馆纺织品文物预防性保护过程中,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博物馆纺织品文物珍藏质量,同时将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修复与还原为原始状态。

文物保护的纺织品和皮革修复

文物保护的纺织品和皮革修复

文物保护的纺织品和皮革修复文物保护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而其中又涉及到纺织品和皮革的修复问题。

作为文物的一部分,纺织品和皮革同样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以确保其历史和文化的完整性。

本文将就纺织品和皮革修复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1. 文物纺织品修复纺织品是文物中常见的一种,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变迁。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纺织品的修复尤为重要。

首先,需要进行材料的鉴定和分析,以确定纺织品的材质和工艺特点。

然后,根据纺织品的具体损坏情况,采取适当的修复方法,比如局部补缀、清洁和保护措施等。

最后,在修复完成后,还需要做好文档记录和定期检查维护工作,以确保纺织品长期保存。

2. 文物皮革修复与纺织品一样,皮革作为文物的一部分同样需要得到妥善的修复和保护。

在进行文物皮革修复时,首先需要对皮革的材质和工艺进行认真研究,以便确定合适的修复方法。

然后,根据文物皮革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复工作,比如清洁、润色、缝补等。

最后,需要做好文档记录和防护措施,以确保文物皮革的长期保存。

3.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文物保护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视和尊重,而纺织品和皮革作为文物中的一部分,同样需要得到有效的修复和保护。

只有做好纺织品和皮革的修复工作,才能更好地保存文物的原貌和历史信息,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继承文化遗产。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为纺织品和皮革的修复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总之,文物保护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工作,而其中纺织品和皮革的修复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只有通过专业的修复工作,才能更好地保存和传承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文物的保护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让文物之美永恒流传。

8纺织品、皮革、角质类文物保护

8纺织品、皮革、角质类文物保护

纺织品的修复与复制 修复对于纺织品的保护、陈
列和研究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方面,中国丝绸博物馆 已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在纺织品的复制研究研究领域,苏 州刺绣研究所和缂丝研究所对古代刺绣和缂丝也屡获成就。 南京云锦研究所以云锦织机为主复制明清妆花织物,苏州 丝绸博物馆以改装了的束综提花机来复制自战国秦汉至唐 代的各种织锦,中国丝绸博物馆尝试了用不同的织机包括 多综多蹑机等来复制不同时代的各种织物,都取得了可喜 的成就。苏州丝绸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作,成功复 制了新疆和青海纺织品的部分古代丝织品。
3.2纺织品文物保护的历史与现状
3.2.1国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尽管我国有悠久的纺织技术,有丰富多彩的纺织 品种类,但对于古代纺织品的保护技术,与国外相比 却比较落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纺织品的考古 发现及其保护研究基本出于空白。建国后,我国在纺 织品鉴定保护方面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 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第二阶段是“文革”期间, 第三阶段是“文革”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
古代纺织品的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 化学、物理学、考古学、纺织科学和生物学等多个 学科,是各学科交叉结合的综合。
古代纺织品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文 物的清洁处理、修复、复制、消毒和贮藏等,每个 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国古代丝织品
2.1古代丝织品的种类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我国的丝绸业是世界上起 步最早的纺织工业,相传四、五千年前黄帝时代,人 民就在黄河流域“养蚕治茧以供衣着”。我国丝绸产 品很早就销往世界各地,并有很高声誉。汉唐时期著 名的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向外输出丝绸及传播加工技术 的主要通道,世界上许多地区的丝绸业实际上是在接 受了我国的丝绸生产技术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我国古 代丝织物的种类很多,由于织造工艺不同,各个种类 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古代丝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纱、绢、绮、绞、锦、罗、缎等,而每一大类中又有 许多品种。

出土纺织品的保护方法

出土纺织品的保护方法
《 驻军
物 内放 察香 草 酚 如 湿 度大 了 包好 物

lC
,
经 实验 证明
的极 为 宝 贵资料
,
挥发 不 了
用时将 药 物 用小 包
,
马 王 堆 三 号 汉 墓 出 土 的 帛织 彩 绘
地 形 图 》 经 纬分 明 图》 和 《
,
,
放 在 文 物盒 内 边 角处
,
以 免 损 坏 文
,
山 水 方 位甚 为
,
,
但能 以
:
反 映 了 西 汉 独特 的艺术特 色
,

二 氧 化 碳 气 体稳 定
1
:
其重 量 比 为 2 C
(N2 )
o H 14 o

H4 0
,
C0 2
品 的 出土 造技 术
为研 究 我
) 9

聚 乙 烯袋 内充氮 气
(
以及 织
,
刺绣 工 艺 的 历史 发 展
提 供 了大量
我省 霉雨 季 节 ( 约 四 一 六 月 ) 空气潮 湿
,
出 土 纺 织 品 的 保
气温 较 高
,
,
生 虫 发 霉 现 象十 分 普 遍

,
不利于
出土 丝 织 物 的 保 存
据此

,
如 发 现 织 物生 了

护 方 法
侯泳 梅
湖南省 博 物馆珍 藏 的从 战 国 宋到 明 清 出土 的 纺 织 品 化 宝 库的 一 部分 的纺 织 品
定期 检 查 库房
物 保存
对 文 物 破 坏 的 基 本因 素主 要 是不 恰 当 的 湿度

纺织品类文物保护技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纺织品类文物保护技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本科教学大纲专业:文物保护技术课程名称:文物保护基础2周学时:4总学时:72授课班级:本科二年级任课教师:孙丽娟文物保护基础2一、课程名称:文物保护基础2二、课程类型:学科方向课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二、三年级四、计划学时:72课时五、学分:4六、任课教师:孙丽娟七、课程简介:本课程纸质档案文物保护包括纸的发明与发展及传统造纸工艺、纸质文物糟朽劣变原因、纸质文物的保护处理、纸质文物分析测试、纸质文物保护方案的设计、纸质文物的保管等方面内容,其中纸质文物糟朽劣变原因及保护处理技术是该部分核心内容;纺织品文物保护包括我国纺织品的考古发现与收藏、纺织品保护研究的发展概况、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工作的任务、古代纺织技术及纺织品文物鉴定、纺织文物损坏腐蚀机理、考古纺织品的起取、出土纺织品的清洗、纺织品的消毒、纺织品的加固与修复、纺织品的贮藏与展示等方面内容,其中纺织品文物损坏腐蚀机理机、考古出土纺织品起取、清洗、消毒及加固保护与修复技术是该部分的核心内容;、漆木竹器文物保护包括、漆木竹器基本知识、大漆成膜机理、简牍的发展与意义、古漆木竹器腐蚀损坏机理、脱水前保养与现场保护、饱水漆木竹器脱水定型保护、糟朽漆木竹器加固材料和方法及日常养护等方面内容,其中饱水漆木竹器脱水前保养与现场保护、脱水定性方法介绍为该部分核心内容;皮革文物保护与保养、骨角象牙尸体文物保护等主要介绍皮革文物基本特征、保存保养方法,骨角象牙等文物保护修复一般技术,不同尸体类型养护保护方法等。

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授课内容组织同学总结讨论与学生互动;开展有机质文物模拟墓葬包埋、考古清理、保护修复实验,了解有机类文物埋藏条件与腐蚀劣变特征,通过课程实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辅助教学参观提高认知能力;指定参考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八、课程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档案、纸质文物保护第一章中国古代造纸工艺第二章纸质文物变质糟朽的主要原因第一节内因第二节外因第三章纸质文物的保护处理第一节纸质文物的污染第二节纸质文物的酸性及去酸处理第三节纸质文物的加固处理第四节纸质文物字迹材料的保护及退色字迹的恢复第四章纸质文物分析测试第五章纸质文物保护方案的设计第六章纸质文物的保管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纸质文物变质糟朽的主要原因及纸质文物的保护处理方法研究。

纺织品文物的提取保护

纺织品文物的提取保护

纺织品文物的提取保护南方潮湿环境下提取(托出织物)虹吸法抽水北方干燥环境下尸身上纺织品的提取纺织品文物属于有机质类物质,主要分为棉、麻、丝、毛四大类,其中前两类属于植物纤维,由纤维素组成;后两类属于动物纤维,由氨基酸组成。

它们都具有易吸湿、易损、强度低,易受化学药品、光、热、氧、水等的作用而老化糟朽,受温湿度影响大,还易发生虫蛀、易生霉菌等“质弱”的特点。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特点,如何保存、保护它们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出土的纺织品文物。

由于纺织品文物一般靠近尸身或在棺内,所以能在考古现场单件提取的可能性较小,一般采用的是将整体运回,在室内进行提取的方法。

棺外纺织品文物的现场提取棺外随葬的纺织品文物,多是盛装在竹笥内或用其他东西包裹,这时只需连同竹笥或其他文物一起提取,拿回室内再继续清理、展开。

如果棺盖上放置有帛画类文物,应先将这类文物用卷取法提取,并妥当存放,再拿回室内继续清理。

如果棺材上有棺罩和幔帐,则要在外围随葬品都提取完后,方便时再作提取,但需事先做好避光保湿防护。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纺织品文物极易受到紫外线和空气的影响而变色,因此在提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的直射,在室内清理时最好使用冷光源,避光保存。

同时要注意纺织品文物在提取和清理过程中的保湿,绝对不能让其在此过程中完全干燥,否则极易粉化。

在新疆、甘肃等干燥地区出土的纺织品文物,提取时更应注意因丝纤维过分干燥而引起粉化、断裂,必要时应使其在大环境中慢慢平衡湿度,甚至人为局部加湿,待恢复一定的强度后再做下一步的工作。

1.南方潮湿环境下纺织品文物的现场提取这种情况下的纺织品文物是完全浸没在棺液中的,有的看起来十分完好,实际上却很脆弱。

服饰类的一般是放置在竹笥中,布料的则是成匹放置。

首先应将棺液用虹吸法抽干,稍微晾干增加其强度后,再将其从棺椁中小心取出。

在清理前以及清理过程中都要注意保湿,清理完毕后要控制干燥速度。

库房温度应控制在16℃左右,湿度应控制在65%左右。

文物纺织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文物纺织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物纺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众对文物纺织的认识与兴趣,特举办此次文物纺织活动。

以下为活动策划方案:二、活动主题“传承匠心,织就华章——走进文物纺织的世界”三、活动目标1. 提高民众对文物纺织的认识和了解;2. 激发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3. 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纺织技艺;4. 增强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四、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2022年X月X日五、活动地点XXX博物馆(或相关场所)六、活动对象1. 纺织爱好者;2. 大学生;3. 社会各界人士;4. 学生及家长。

七、活动内容1. 开幕式:由主办方致辞,介绍活动背景及意义。

2. 专题讲座:邀请纺织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文物纺织的历史、技艺及传承。

3. 实践体验:组织参与者亲手体验文物纺织技艺,如手工织布、绣花等。

4. 展览参观:参观博物馆内文物纺织展品,了解我国纺织文化的博大精深。

5. 纺织技艺展示:邀请民间艺人现场展示传统纺织技艺,如手工织布、绣花等。

6. 文化交流:组织参与者进行互动交流,分享纺织心得,增进友谊。

7. 闭幕式:总结活动成果,颁发奖品,合影留念。

八、活动流程1. 活动前期:宣传推广,报名参加。

2. 活动当天:签到、领取资料、开幕式、专题讲座、实践体验、展览参观、纺织技艺展示、文化交流、闭幕式。

3. 活动后期:收集反馈意见,整理活动资料,总结经验。

九、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2. 人力资源费用;3. 宣传推广费用;4. 活动用品费用;5. 奖品费用;6. 其他费用。

十、活动保障1. 组织保障:成立活动筹备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安全保障:做好活动场地安全检查,确保参与者人身安全。

3. 物资保障:提前准备活动所需物资,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宣传保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活动知名度。

5. 后勤保障:做好活动期间的后勤服务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品文物保护方案
一、前言
为研究我国服饰、丝织品制造技术和手工水平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任务来源)丝织品文物出土后得到及时保护和修复对丝织品本身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丝织品的长期保存充分发挥其文物价值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所以尽快进行科学有效地保护修复显得十分必要。

(文物情况)
二、文物的基本信息与文物价值
1、基本信息
a藏品名称、种类、登录号、登记、年代、来源、出图时间、收藏时间、质地、尺寸
b藏品所在的收藏单位及收藏时间
c公开发表的有关藏品资料的书名、期刊号
2、文物价值
a从历史、科学、艺术等角度说明藏品的文物价值
b说明藏品在其收藏单位中的地位及在本地区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c说明在同类别藏品或在同时代文物考古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文物保存现状调查与评估
1、保存现状调查
a、保存环境状况调查
b、主要病害类型的调查与分类
c、病害现状的总体评估
d、保护修复史
e、病害现状的记录方式
2、监测分析
a、纤维鉴别
b、织物结构组织分析
c、染料\颜料的检测
d、颜色记录
e、污染物分析
四、保护修复工作
1、保护修复的指标应明确需保护修复的藏品数量
2、保护修复的技术指标
示例:
a、揭展与清洗整理
把粘连叠压在一起的丝织品展开祛除表面污垢,5倍放大镜下无明显污迹,且丝织品不掉色,强度不发生变化。

b、加固处理
通过生物法加固,无粉末掉出,丝织品的强度达到80mN/m 以上。

不影响丝织品的颜色,以及丝织品质感。

c修复处理
破裂,残缺的丝织品采用衬托,拼对等方法进行修复,并进行除皱褶等整理工作,使丝织品恢复其整体效果。

d 感官效果
纹饰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色泽丰润,手感柔润,丝织品固有光泽得到很好的恢复,强度、柔韧度提高。

能满足展览需要
e 信息资料
文物修复档案记录完整,数据完整、详细、真实。

从保护修复后的颜色、柔软度、完整性、稳定性等方面确定考核本次保护修复工作的技术指标。

五、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及操作步骤
1、技术路线
在对藏品的保存现状、保护修复工作目标、丝织品保护修复原则、国内外丝织品保护修复方法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主要包括保护修复的方法、材料和工艺。

2、操作步骤
应根据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制定保护修复技术步骤,主要包括检测、消毒、揭展、清洗、加固、修复、包装、保管等步骤。

保护修复过程中,操作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藏品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a 消毒:使用物理方法或化学试剂杀灭或消除藏品上的有害微生物和害虫。

需进行消毒处理的藏品,应列出主要的消毒方法,简述消毒过程对藏品可能的影响。

b 揭展:用物理方法或化学试剂分离粘连糟朽的藏品。

需采
用化学试剂揭展的藏品,应列出主要揭展试剂,简述揭展过程对藏品可能的影响。

c 清洗:使用物理方法或化学试剂清除藏品上有害污染物。

需采用化学试剂清洗藏品,应列出主要清洗试剂,简述清洗过程对藏品可能的影响。

示例:水湿去污的介质,但由于本身表面张力太大,润湿性差,去污能力不强。

混合溶剂如水和乙醇,是不溶于乙醇的盐类溶于水中,是不溶于水的色素溶于乙醇(霉菌污染色素)。

再添加洗涤剂后,洗涤剂分子以亲油基朝向固体表面或污垢的方式吸附,使水和污垢之间的界面张力降低,通过机械作用,污垢开始从固体表面形成吸附层,使污垢脱离表面而悬浮在水相,因此很容易被冲走,这样就达到了洗涤的目的。

单独使用洗涤剂中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效果并不显著,还要添加某些助剂才能提高去污力。

去污是复杂的过程,它与渗透、乳化、分散、增溶等都有关系。

污垢一般分为液体和固体污垢,不同的污垢要求不同的洗涤剂。

如,配置混合洗剂形成乳液达到去污的效果,即在水和亲油形溶剂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稳定的乳化液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把水溶性和油溶性污垢一起祛除。

(乙醇9ml:乙酸乙酯6ml:丙酮1ml:四氯乙烯4ml:乙酸2ml:丝洗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
中浓度很低时就可以显著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0.5——1.5ml加蒸馏水至100ml,洗液中的试剂及使用浓度需根据织物的污染程度、污迹的种类及轻重作调整)
d 加固:是在保持现状的前提下,用物理方法或化学试剂使藏品总体强度得以改善。

需进行加固的藏品,应列出主要加固试剂,简述加固过程对藏品可能的影响。

e 修复:
§背衬材料:选择背衬材料的原则能加固纺织品,又与修复对象相匹配(质感、强度、色泽等)
§针线法:跑针、回针、鱼骨针、交叉针、缭针、带针、加固针(临时固定)、钮孔针、铺针
f 包装:应标明具体的包装材料、形式以及包装过程中注意事项,简述包装过程对藏品可能的影响。

六、可能的技术难题及应对措施
应说明在检测、消毒、揭展、清洗、加固、修复、包装、保管等保护修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并制定具体应对措施。

七、风险评估
应说明可能的技术风险及应对措施
八、工作量与进度安排
应确定整个保护修复项目各环节的工作量,根据拟保护修复的藏品数量、种类及其难度,在具备一定场地、设备的情况
下,确定所需技术人员的数量、工作时间。

九、保存条件建议
1、应就藏品保护修复后的保存条件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陈列环境、库房环境、保管方式、包装形式等。

2、应说明在保护修复工作完成后的保存期内,在符合藏品保存环境的条件下,藏品可能出现的变化及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

十、安全措施
简述保护修复过程中因化学剂生物材料的使用而造成的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

十一、经费预算与管理
馆藏丝织品保护修复经费是指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与保护修复活动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

预算经费:根据馆藏丝织品保护修复的合理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文物保护修复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编制预算。

经费管理:属于国家专款或单位自有资金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使用规则;属于社会捐赠德尔,制定使用原则时应特别考虑到捐赠单位或个人的有关要求。

十二、各方签章
§现藏保护
资料的收集
a信息资料
b影像资料
c图纸、图片、照相、录像等
d文字资料
e记录卡片、工作日志、实验记录、档案记录等
现场调查
A以墓葬或遗址为对象的实地勘察和观测
B了解该墓葬或遗址的若干特点。

调查结果是调查者凭借感官、经验和知识、借助设备仪器等做出的认知。

主要内容
a 墓葬或遗址的保存现状以及名称、时代、性质、地理位置等;
b已经暴露的遗址、遗物的种类、质地、腐蚀程度等。

预案的制定
对考古发掘提供的信息和从现场调查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相关技术作为支撑,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

·工作准备
材料类
常用化学材料、生物材料、包装材料、其他材料等
仪器设备类
考古发掘常用仪器设备以及各种便携式常用分析检测仪器等
工具类
考古发掘常用工具以及各类自制的专用工具等。

防护用品类
遮阳布、工作服、口罩、手套等。

资料记录类
电脑、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各类纸质记录表格、卡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