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圳实践经验分享
深圳“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践经验分享
深圳“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践经验分享作者:连樟文来源:《求知》2016年第06期“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施要以解决当前体制机制和传统环境下民生服务的突出难题为核心,改变以往技术导向、项目驱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公共服务资源,强化多部门联合管理和协同服务,鼓励市场参与,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信息体系,全面提升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46号)、《关于同意深圳等80个城市建设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1274号),2015年12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国办发[2015]86号),提出要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积极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预约办理、自助办理、同城通办、委托代办等服务,消除“中梗阻”,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圳市委、市政府精细化治理社会、精细化服务市民的一个创新性模式,是深圳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
以数据共享为基础,以业务协同为重点,以三码关联(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房屋编码)为抓手,以三统一(统一采集、统一受理、统一分拨)为原则,以三跨越(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为突破,构建以人为本、服务导向、权责清晰、流程合理、高效便捷的城市级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新体系。
一、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的背景目前我国社会转型规模大、速度快且程度深,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利益多元,新旧矛盾叠加交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重、挑战大、难度高。
深圳市委、市政府在问题面前主动变招,创造性地通过实施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将“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转化为信息惠民的手段和方法引入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下,鼓励社会多元共治、多元参与,推动政府从以行政主导的管理型政府到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转型,从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从单兵作战型管理向协作共享型管理转型,从柜台式管理向自助式全天候管理转型,从被动响应型管理向主动推送型服务转型,从拍脑袋决策到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转型。
电子化政务的优点与实践经验分享
电子化政务的优点与实践经验分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政务服务也不例外,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革新下,政务服务已经从传统的人力处理转向电子化服务。
电子化政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互联网和相关技术,将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内部流程数字化。
这种数字化的转变,在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领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极大的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电子化政务的优点以及相关实践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新型服务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一、电子化政务的优点1. 提高政府效率政务服务的电子化可以将许多复杂的程序和流程自动化,使得传统手动操作的过程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通过电子化服务,公共服务机构可以快速地收集民众的信息和反馈,避免了许多手动处理工作,缩短了政府工作流程,使政府部门的效率得到质的提升。
2. 便捷的服务体验电子化政务服务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民众可以通过政府网站、APP等方式随时随地进行在线申请、查询服务,无需到政府机关窗口排队或打电话等繁琐流程。
这样不仅节约时间和体力,也提高了政府服务的覆盖面和落地效果,使人们对政府的服务更加满意。
3. 提高数据安全性和信息透明度政府的数字化服务可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保障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通过数字化手段,政府可以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的加密、备份、实时监控及运维等控制手段,避免了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等安全隐患。
同时,数字化服务也实现了信息的追溯和公开透明,极大提高了政府部门管理能力和公信力。
二、电子化政务的实践经验分享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电子化政务的优点,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了以下的几点:1. 完善的政府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一个合理的政府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于政府的数字化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平台应该能够方便地处理并管理各类数据、信息和业务流程。
通过对这些数据和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政府服务机构可以更加轻松快捷地应对各种需求和变化的业务,提高对公众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经验材料:“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经验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经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
对于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改革起源于浙江、发展于浙江。
到2018年初,这一改革已在浙江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群众满足率也较高。
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以杭州市不动产登记领域的改革为例分析,这一改革推动了关联部门间的职能整合。
杭州市国土、房管、地税三部门领导组成协调领导小组,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再造了服务流程。
只需要在“一个窗口”、递交“一套材料”、通过“一个系统”就能办结,全面提升了业务人员技能。
业务人员不再只了解一个部门业务,而是需要掌握三个部门的办事流程。
调动了非政府部门的资源。
通过与房产中介协作,研发了中介批量录入系统,使得批量业务可以在外置软件进行提前录入、批量导入。
另外,通过与中国邮政速递合作,为公众提供可自愿选择的快递寄送证书服务,尽可能减少公众跑腿次数。
同时,还协调组织“小红帽”志愿者维持窗口办证秩序、引导业务办理、照顾特殊群众等。
这一改革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优势。
在对所有相关数据、系统、平台进行清理、整合的基础上,按照一个标准汇集到一个系统、一个平台,打破了数据壁垒。
同时,还开展了“智慧登记”,通过“多媒体自助服务终端机”实现自助缴费、自助打印、自助查询。
而且,通过“微信导航”实时地了解各网点排队情况,以避开办证拥堵,全面开展网上申请和在线服务。
以政府部门间整合为主,以多元主体间整合为辅。
由于非政府机构仍需要继续发展,因此,协调整合主要发生在政府部门之间。
同时,政府与社会机构、企业的协作也形成了良性的双赢局面。
具有全方位、深层次整合的潜能。
“最多跑一次”旨在形成整体性政府的改革模式。
例如,杭州不动产登记领域改革,除国土、地税、房管三部门,民政(婚姻状况)、公安(身份信息)、法院、银行等机构都参与其中。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交流材料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向大家分享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工作交流材料。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以改变政府工作方式、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本次交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定义和意义、实施案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未来发展趋势等。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定义和意义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政府部门与公民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共享、协作等方式实现政务服务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改革。
它使得政府可以更加高效、便捷地提供各类服务,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推进政府与社会各界的互联互通。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政府效率: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政府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取信息、管理数据,加快决策和执行的速度,提升工作效率。
2. 优化公众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便利了群众办事,减少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使公众能够更加快捷地享受到便捷的政府服务,提升了公众的满意度。
3. 增强政府公信力: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可以更加透明、公开地向公众展示政务信息和决策过程,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二、实施案例1. 电子政务平台:各级政府建设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一站式服务,使得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办理各类证件、咨询政策等。
2. 在线申报系统:政府建设在线申报系统,使得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企业注册、税务申报等流程,大大减少了繁琐的办事流程。
3. 政务APP:政府开发政务APP,提供各类政府服务,如交通违章查询、社保查询等,让公众能够方便地通过手机进行办事。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在实施过程中,互联网+政务服务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网络安全、信息不对称、服务能力不足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政府部门应当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完善网络安全设施和管理制度,保护政务信息的安全性。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与挑战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与挑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指政府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它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1. 政务信息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首先体现在政务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方面。
政府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公众发布各类政务信息,包括政策解读、行政许可、公共资源招标等。
公众可以方便地获知政府的决策和行动,并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
2. 省时便捷的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还带来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体验。
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交各类申请和报名,避免了传统线下排队等待的繁琐流程。
政府及时处理申请,并将结果通过互联网及时告知申请人,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3. 互动参与的机会互联网政务服务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参与政务事务的机会。
政府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和网上论坛开展互动交流,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互动参与的机制使得公众能够更好地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挑战1. 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政务服务必然涉及大量的个人信息,这就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挑战。
政府需要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加强信息保护措施,确保公众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和滥用。
2. 数字鸿沟问题互联网政务服务需要公众具备一定的互联网使用能力,然而在我国依然存在数字鸿沟问题。
一些地区和人群对互联网的接触和使用仍然存在障碍,这就使得部分人群无法享受到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的便利。
3. 民众参与度不高尽管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但实际上,民众的参与度并不高。
很多公众对于政务事务没有太多的兴趣,或者对政府的互动机制不够了解。
政府需要加强对公众参与的引导和宣传,提升公众的参与热情。
三、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前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改变,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
然而,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推进下,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前景依然非常广阔。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与实践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与实践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政务服务也逐渐向互联网转型。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与实践,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途径。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与实践,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公开与透明化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将政府的工作、决策和政策等信息公之于众。
民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查询相关信息,了解政府的工作进展和政策动态,增强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信任。
2. 便捷的在线办事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了在线办事的便利渠道,民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各类政务手续,如申请身份证、驾驶证、户口迁移等。
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还减少了纸质材料的使用,提高了办事效率。
3. 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这样可以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办事的问题,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 数据驱动的决策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收集和分析大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政府可以通过分析数据,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意见,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案例:1. 中国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国政府推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行动计划,通过建设政务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办事、在线支付、在线评价等服务。
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2. 美国的“数字政府”美国政府致力于建设数字政府,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平台和开放数据,提供更加透明和高效的政务服务。
美国政府还鼓励公民参与政府决策,通过在线投票和意见征集等方式,实现民主参与。
3. 英国的“数字化公共服务”英国政府通过建设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在线申请福利、缴纳税款、查询医疗信息等服务。
这一举措大大简化了民众的办事流程,提高了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2篇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2篇文章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前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政府积极拥抱互联网,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旨在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在此背景下,我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目标,全面推动政务服务改革。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1.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按照“一网通办”的要求,整合各部门政务服务资源,构建了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务公开等功能于一体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平台上线以来,注册用户突破50万,办理各类事项150余万件,办结率98%以上。
2.推进电子证照应用。
梳理电子证照目录,实现身份证、户口本、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的制发和应用。
目前,已有30多个部门、100多项业务实现电子证照共享,累计制发电子证照500余万张。
3.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
通过优化流程、精简材料、数据共享等手段,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目前,全市“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到98%,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4.推广“指尖上的政务服务”。
充分利用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推出100多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指尖办理”。
截至目前,累计访问量突破2000万人次,办理事项300余万件。
5.加强政务数据共享。
与省、市大数据管理部门紧密合作,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目前,已与50多个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为政务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1.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程度不高。
部分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申请材料、承诺时限等仍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群众办事体验不佳。
2.电子证照应用范围有限。
目前,电子证照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部分高频事项,尚未实现全领域、全流程覆盖。
3.政务数据共享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政务数据尚未实现共享,影响了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
政务网经验交流材料
政务网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某某某,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各位共同交流政务网的经验。
在过去的几年里,政务网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政务网的建设和发展在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政府公开透明度、推动政务管理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我所在的单位也是政务网的建设和运营方之一,通过几年的实践经验,我对政务网的发展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心得。
首先,要提高政务网的用户体验。
政务网作为服务于公民和企业的信息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为用户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在我单位建设政务网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倾听用户的需求和反馈,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包括在线办事、实名认证、业务查询等,以提高用户体验,增强其对政务网的认可度和使用率。
其次,要加强政务网的安全保障措施。
政务网作为一种涉及大量敏感信息的公共平台,必须要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我们在政务网建设的初期,便注重引入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和设备,建立了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用户在政务网上的信息得到有效的保护。
最后,要推动政务网与各部门信息系统的整合。
政务网作为综
合平台,要实现与各个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共享共用。
我们在政务网的建设中积极推动各部门信息系统的整合,通过接口、标准的统一,实现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提高了政务网的整体效能和服务水平。
以上便是我在政务网建设和运营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感谢评委老师的聆听!。
深圳市政务管理办公室推进数字化转型总结
深圳市政务管理办公室推进数字化转型总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化转型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政府机构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深圳市政务管理办公室作为深圳市政府的具体执法和指挥机构,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为深圳市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下是本次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总结。
一、推进“互联网+政务”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成为了新时期政府政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渠道。
深圳市政务管理办公室积极发挥互联网工具的优势,推进“互联网+政务”,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公正的行政服务。
政务管理办公室推出了政务服务网站。
政务服务网站为市民提供了多种在线服务,包括办理各类证照、查询政务信息、在线咨询、投诉建议等。
同时,该网站还开设了服务指南、政策法规、政务公开等板块,为市民提供全面的服务和信息。
政务服务网站的开通,让市民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大部分政务服务问题,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政务管理办公室推出了手机APP。
手机APP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援助市民更加方便地享受政务服务。
从各级政府部门的设立、政策法规发布,到市民的个人积分、信息查询等都可以通过APP完成。
手机APP还具备抢号、预约、提醒等便民服务,便于市民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及时鉴定服务。
政务管理办公室推出了“一号审批办公室”平台。
这个平台致力于整合各个业务流程的审批,以便市民只需要跑一趟就可以办好多项公务。
市民可以在政务服务大厅内的自助终端机上完成自助审批申报,实现真正的“零跑腿”,把精力投入到市场和创业。
二、推行“一站式”服务为了方便市民办理政务服务,政务管理办公室进行了“一站式”的服务改革,将政府服务在同一地方集中办理。
深圳市政务管理办公室推出了“政务服务大厅”,将多个政务服务部门整合在一起,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政府服务大厅提供集中窗口服务,为市民提供了正常情况下只能在不同窗口分别办理的几项服务流程合并办理的便民服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福田经验——刘民安先生对话录
【行家访谈】“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福田经验——刘民安先生对话录刘晓洋**刘晓洋,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广州市智慧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自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行动 框架以来,“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以新技术驱动政务服务管理创新的方 式,成为公共管理学术界新的学术增长点,也是政府管理实践改革创新的 活跃地带。
2016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 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拉开了 “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 改革的序幕。
随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 案》(国办发〔2016〕23号)、《“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 (国办函〔2016〕108号)、《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 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8〕45号)和《国 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8〕27号)等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从优化再造政务服务、融合升级 平台渠道、夯实支撑基础等途径系统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近年 来,福田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府关于深化推进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 革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务理念,积极推动以“4办服 务”、“ 4零清单”和“ 4 一体系”为代表的“ 3x4 ”智慧政务服务改革, 以提升市民政务服务获得感。
最近,深圳福田区荣获2019珠三角地区营商 环境十佳政务机构。
据此,广州市智慧治理研究中心就“互联网+政务服 务”的福田经验对话了福田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刘民安先生。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福田经验刘晓洋:请您介绍福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刘民安:福田区政务服务中心前身是“福田区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06年9月1日,是福田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上级主管单位)下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无内设机构。
2014年,更名为“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中心”。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根据对部门工作的总体规划和整体要求,结合近期工作实践情况,向您汇报我所领导的部门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成绩和经验在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我部门积极开展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下面是我部门在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和经验:1. 建立健全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我们在自己的网站上建立了“政务服务”模块,提供了缴费、查询、咨询和申请等多种服务。
同时,还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推出了多个政务服务APP和微信公众号,为群众提供在线政务服务。
2.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我们加强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建设,推进了政府数据共享,将各部门、各级别的政务服务网站通过统一平台进行整合和协调,实现了线上办理政务服务的目标。
3. 优化营商环境我们组织了相关工作人员对营商环境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对话,建立了企业投诉和反馈机制,提升了政府服务和对外开放水平,优化了营商环境,使企业投资更加便捷高效。
二、存在的问题在推进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1. 网络安全面临挑战随着政务服务大量上网,网络安全风险增加,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保护,建设安全的网络平台。
2. 政府数据管理存在问题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发展需要大量的政府数据支持,但是目前政府数据集中存放、管理和共享的工作仍面临一定困境。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建设规范的政府数据管理平台。
3. 公共服务网上整合与分类不够完善政务服务网站和政府部门网站数量众多,功能荟萃,而且目前网站的信息分类体系也不完善,用户不方便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需要进一步优化。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在深入总结“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工作:1. 健全网络安全保障措施重点加强政务服务平台网络安全保障技术和管理能力,有计划地对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进行安全检查。
“互联网+政务服务”学习心得体会
“互联网+政务服务”学习心得体会寸杨立首先,我个人的理解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即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政务服务相结合,借助网络信息传递的高效性,整合政务服务体系,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更好的实现政府职能,为人民群众服务。
因为政务工作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包括信息的发送、接收、汇总、筛选等等。
信息的传递速度与我们的工作效率息息相关。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产生是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
现在,高速信息网络已经联通全球,在这一背景下,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政务方式进行变革,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利用网络来实现电子政务,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
通过这一平台,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入口,能够有效的帮助人民快捷的办理相关事务。
我国比较重视电子政务与在线公共服务的建设,1999年就提出了“政府上网”的工程,如今“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进行放管服改革,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4%,其中利用手机上网的占到了96%,网络已经走进了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广泛应用于通信、搜索、新闻、娱乐、支付、购物等领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但是,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差距非常明显,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互联网络普及速度不相匹配。
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互联网+政府服务”成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
未来,如果能解决好网络基础接入就绪情况、用户的感知可用性和易用性体验、无缝隙的公共服务供给等问题,那么我国的电子政务将会获得较大发展。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体现形式包括一站式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客户端等。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一站式服务网站利用浏览器直接访问、方便快捷;政务服务中心负责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提供了政务服务的场地和服务模式;政务微博作为“点对面”的即使通讯工具,具有权威性、实时性和亲民性;政务微信具有精确性、交互性、亲民性、定制化的特点;政务客户端则是对政务服务的集成整合,具有较好的专一性和安全性。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政府立足于互联网+时代,
开始探索和实践新一代政务服务模式,我们也一直被积极参与到这一
运动中。
首先,抓住互联网先进技术的发展机遇,以新的思路重新设计政
务服务模式,在政府提供各项服务方面采取科学、规范、便捷的措施,并且尽最大可能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促进政
务服务的转型升级。
其次,下沉政府服务,将政务服务更加精准、智能化地推送到基
层群众,努力运用智能硬件和AI 等技术,加快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政务服务改造进程。
此外,加强政务服务的跨界融合,开发政府与金融、商业等业务
的有效联系,形成健全的全民政务服务体系,普及政务信息翻译,助
力全民阅读、理解政务信息,消除政务服务信息流向不均衡的瓶颈。
为此,我们以满怀激情的精神,以专业的团队进行策划实施,不
断探索实践,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提升政府提供政务服务的水平,努
力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理想。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总结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总结《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将政务服务的办理流程、信息公开、公共参与等环节与互联网相结合,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在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将从政府推进、平台建设、服务创新等方面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一、政府推进(一)政策指导:政府根据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相关政策文件,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政府机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二)机构设置:政府在各级政务大厅设立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整体负责机构,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统筹整个工作推进。
(三)人力资源:政府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升其互联网应用和政务服务知识水平。
(四)宣传推广:政府通过宣传报道、宣传片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普及“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二、平台建设(一)系统建设: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建设了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务服务内容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发布。
(二)信息资源整合:政府整合各部门的政务信息,建设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政务信息的互通共享。
(三)技术支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平台进行技术升级,提升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四)多渠道接入:政府推出了多种接入平台,包括网页、手机APP等形式,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政务服务。
三、服务创新(一)一站式服务:政府将原来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办理的手续整合到一站式服务中,用户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就能完成所有的办理事项。
(二)在线办理:政府提供了在线办理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交申请材料,减少了传统办事流程中的人员聚集,提高了办理效率。
(三)信息公开:政府加强了政务信息的公开,通过互联网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宏观经济数据、行政审批结果等信息,提高了政府透明度。
(四)公共参与:政府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公众意见征集、在线问答等活动,增加了公众参与政务事务的机会,提高了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与实践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与实践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政府部门也开始加强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与实践,重点关注其带来的便利和挑战。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意义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各类政务服务,旨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优化服务体验,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与实践对于建设数字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方式1. 网上办事平台的建设:政府通过建设统一的网上办事平台,整合各类政务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提供便捷的办事流程和服务路径。
2. 数据共享与整合:政府部门之间通过数据共享和整合,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填写、核验等繁琐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3. 大数据分析与运用: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民众需求,优化政务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实现智能化、个性化服务。
4. 移动端应用开发: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政府可以开发移动端应用,方便民众随时随地查询和办理政务事项。
三、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案例1. 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设了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如中国的“政务服务网”、美国的“政府门户网站”等,通过这些平台提供全面的政务服务。
2. 在线办事服务:民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填写申请表格、提交材料,并进行在线支付等操作,避免了排队和跑腿的繁琐程序。
3. 数据共享与整合:政府通过数据共享和整合,实现了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例如纳税信息、就业信息等数据的共享,提高了办事效率。
4. 人工智能应用: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客服、智能导员等,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咨询和服务。
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挑战1. 信息安全:互联网政务服务涉及大量个人和机密信息,政府需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
2. 信息鸿沟:部分老年人和农村地区仍面临互联网使用障碍,政府需要加强普及教育,提高民众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总结一、引言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下,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对各个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政务服务领域也不例外。
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手段,在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联系、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定义、主要实施措施以及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定义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将互联网技术与政务服务相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
其核心理念是将传统的政务服务模式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实现政府与市民的互动、信息分享和服务提供。
三、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要实施措施1.政务网站建设与优化政府建设和优化官方网站,为市民提供在线办事、政策解读、信息发布等服务。
通过合理规划网站结构、提升信息公开透明度和用户体验度,提高政务网站的服务能力。
2.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开发政务移动应用程序(APP),通过手机终端实现随时随地的政务办理。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完成诸如申请办理证件、查询政府政策、提出意见建议等操作。
3.大数据应用于政务服务政务部门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市民的需求和行为,提供个性化、精准的服务。
通过数据分析,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市民的实际需求,从而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
4.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集成政府各个部门的信息和服务,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政务协同。
该平台不仅可提供便捷的政务办理服务,还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成果展示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在许多地方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1.山东省“阳光政务”平台山东省政府建设了“阳光政务”平台,提供了在线办事、文件下载、政务查询等一系列服务。
市民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政务办理的全程线上化,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2.上海市“一网通办”上海市政府推出了“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了政务办理的线上一站式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圳实践经验分享
抓住”互联网+政务服务”契机
打造“信息惠民”政府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施要以解决当前体制机制和传统环境下民生服务的突出难题为核心,改变以往技术导向、项目驱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公共服务资源,强化多部门联合管理和协同服务,鼓励市场参与,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信息体系,全面提升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46号)、《关于同意深圳等80个城市建设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1274号),2015年12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国办发[2015]86号),提出要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积极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预约办理、自助办理、同城通办、委托代办等服务,消除“中梗阻”,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为促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城市之间横向经验交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发挥先行行业、先试城市的示范作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及信息惠民工作在更大范围取得成效,电子政务云计算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收集整理了各地的创新服务案例材料,重点选取了各地在信息惠民工作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建设模式等方面具有创新和示范借鉴意义的案例,供有关单位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惠民工作中参考。
下面是深圳实践经验。
以信息惠民为目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圳实践
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深圳市委市政府精细化治理社会、精细化服务市民的一个创新性模式,是深圳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以数据共享为基础,以业务协同为重点,以三码关联(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房屋编码)为抓手,以三统一(统一采集、统一受理、统一分拨)为原则,以三跨越(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为突破,构建以人为本、服务导向、权责清晰、流程合理、高效便捷的城市级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新体系。
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的背景
目前我国社会转型规模大、速度快和程度深,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利益多元,新老矛盾叠加交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重、挑战大、难度高。
深圳市委市政府在问题面前主动变招,创造性地通过实施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将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转化为信息惠民的手段和方法引入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下,鼓励社会的多元共治、多元参与,推动政府从以行政主导的管理型政府到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转型,从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从单兵作战型管理向协作共享型管理转型,从柜台式管理向自助式全天候管理转型,从被动响应型管理向主动推送型服务转型,从拍脑袋决策到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转型。
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内容和做法
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一库一队伍两网两系统”的基本架构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促进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信息互联互通及融合共享,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打造服务型、智慧型、阳光型政府。
一是建设全市统一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公共信息资源库,为各区、各部门建设一个共建共享的大数据库。
打破“信息壁垒”,强力推动各区、各部门通过市政务信息共享
交换平台实现横向联通和纵向贯通,建立全市公共信息资源库,并为各区提供经过数据关联比对后的基础信息镜像库,确保全市基础信息“一数一源、权威发布”,为各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共享协同奠定基础。
二是整合网格信息员队伍,完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整合现有各部门在基层的信息采集队伍,统一组建网格管理机构和成立一支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采集的网格信息员队伍,建立“一格一员、定格定责、采办分离、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网格化工作模式,通过综合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信息采集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减少反复扰民和信息不准确问题。
三是深化信息惠民协同工作网的建设,及时响应公众诉求。
按照“及时发现、联动化解、限时办结、反馈评价、监督考核”的要求,发挥社会管理工作网作为全市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事件受理、分流、调处、整治、指挥、监督、考核的业务系统作用。
进一步完善事件分类和分级处置机制,规范各级各部门之间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处置的联动和协作;基于市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纵向、横向联通,全方位掌握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管理和服务事件。
四是建设和完善社区家园网,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运作,统一规划、体现个性,贴近居民,实用方便”的要求,在统一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整合政府各类公共服务信息资源,为全市642个社区开发建设内容丰富、特点鲜明、贴近居民生活的社区家园网子网站,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社区家园网参与社区事务、办理个人事项、享受公共服务,将社区家园网打造成居民信得过、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得力助手。
五是构建社区综合信息采集系统,统一信息采集和传输路径。
按照“统一采集、集中分发”的原则,在全市部署统一的综合信息采集系统,规范信息采集内容,统一信息采集路径,明确将采集的数据直接上传到市里再分发到各业务系统和各区,从源头上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
同时,通过建立信息自主申报机制,逐步实现以单位和居民自主申报为主,网格信息员上门核实登记为辅的信息采集模式。
信息惠民工程成效显著
一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已具规模。
目前市公共信息资源库已联通10个区以及公安、教育、卫生计生、劳动社保、民政、住建、统计等23家市直部门的业务数据。
通过自动清洗比对,已关联1800多万人口(含流动人口)、180多万法人、120多万间房屋的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实现可视化呈现。
公共信息资源库的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和应用体系已经建成,为加快推进信息融合与共享提供了保障。
通过信息共享,全面推进各部门进行公共服务的改革创新,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包括提供一站式办理、同城通办、就近办理、网上办理、主动服务等各种创新服务。
根据2015年底各单位报送情况,涉及到民生领域的10家部门到2015年底已完成32项一站式办理、105项同城通办、59项服务就近办理、135项网上办理、342项服务主动服务。
到2016年底计划新增7项服务就近办理、8项服务网上办理(无需开纸质证明)、115项服务主动服务。
一站式办理
实现一站式办理32项,面向个人25项,面向企业7项,其中市公安局9项,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局8项,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4项,市住房建设局9项,市交通运输委2项。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联合深圳市国税局、深圳市地税局、深圳市公安局通力合作、积极探索,率先实现了商事主体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刻章许可证和社保登记证的“五证合一”,并实现了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理。
同城通办
实现同城通办113项,面向个人67项,面向企业46项,其中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13项,市交通运输委19项,市住房建设局55项,市公安局20项,市人力资源保障局6项。
户政“全城通”服务突破了传统户籍业务属地办理的基本规则,九类二十一种户籍业务申请人可自愿选择全市任意同级窗口办理,为全国首创,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得到社会各界及办事群众的高度评价。
就近办理
实现就近办理66项,面向个人53项,面向企业13项,其中市卫生计生委1项,市公安局20项,市人力资源保障局29项,市民政局3项,市交通运输委11项,市住房建设局2项。
一网通办
实现一网通办143项,面向个人34项,面向企业109项,其中市教育局7项,市人力资源保障局7项,市住房建设局17项,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11项,市公安局7项,市交通运输委54项,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9项、市民政局11项。
以南山区改革项目“e事通”为例,以往户籍和非户籍人口子女办理小一、初一学位申请时,学生家长需要提前一至两个月往返政府6个部门开具各类证明材料,如就业证明、参保证明、计生证明、房产登记证明、房屋租赁证明等,然后携带各类证件的原件、复印件前往学校办理入学申请手续,经学校初审合格后逐级汇总到市教育部门进行复审,相互证明,交叉证明,学生家长不怨其烦,但又无可奈何,整个核验过程耗时20天以上,工作量也非常大。
改革后,依托全市统一的公共信息资源库建成的自动比对系统,学生家长只需在网上申报或到现场一次性提交申请,就可以实现从新生入学申请、后台电子证照数据比对、审核等全过程无纸化办理,平均每项信息比对耗时0.26秒,至少省去了3万人次原件的携带和12万份复印件的产生。
此外,还将后台数据电子比对应用到中考报名、民办学校学位补贴以及幼儿园儿童成长补贴申请等其他教育业务,每年可惠及至少50多万学生家长。
全市居民申办港澳通行证签注时,只需通过网上预约申请以及双向快递物流服务,即可实现足不出户,网上办理港澳通行证业务。
主动服务
实现主动服务457项,面向个人75项,面向企业382项,其市公安局8项、市住房建设局121项、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171项、市民政局35项,市人力资源保障局38项、市文体旅游局30项,市残联2项,市教育局21项,市交通运输委31项。
申办敬老优待证时,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全市人口基础库的大数据,社区凭老人姓名及身份证号,即可在人口信息库中一键调出老人的个人信息和数码照片。
减去了以前老人照相、送交纸质材料、领取证件等来回跑路的麻烦。
(电子政务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指导专家组成员连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