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四个对接的实施
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步骤
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步骤一、确定合作意向在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合作的意向和目标。
这包括确定合作的内容、合作的方向以及双方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在确定合作意向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需充分沟通,明确双方的需求和期望,确保合作的目标一致。
二、制定合作计划1. 确定合作范围和内容校企合作的范围和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
双方需要明确合作的具体内容,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 确定合作方式和方式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包括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研究中心、派驻专家等方式。
双方需要根据合作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合作方式和方式。
3. 制定合作计划和时间安排在确定合作范围和内容以及方式和方式之后,双方需要制定合作计划和时间安排。
合作计划应包括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时间表,以确保合作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资源对接和整合1. 学校资源对接学校需要对接和整合相关资源,包括教师、实验室、设备等。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持。
2. 企业资源对接企业需要对接和整合相关资源,包括技术、市场、资金等。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校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创业。
3. 资源整合和协同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整合和协调各自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实现校企合作工作的高效开展。
四、开展合作实践活动1. 学生实习实训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参与企业的日常工作,进行实习实训。
这样既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也能够帮助企业培养人才,解决有关技术和人才的需求。
2. 科研合作学校和企业可以开展科研合作,共同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科研合作,可以促进学校的科研水平提升,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3. 人才培训和交流学校和企业可以开展人才培训和交流活动。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通知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2.06.01•【字号】湘教通〔2022〕148号•【施行日期】2022.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通知湘教通〔2022〕148 号各市州教育(体)局、高等职业学校,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保障、促进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法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管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推动我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持续深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精神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省职业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在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另一方面,有部分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校企合作管理不规范,主体责任不明确,资金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办学风险隐患较大,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校企合作的正常秩序,阻碍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
各地各校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研究和把握好校企合作工作规律,加强规范管理与监督指导,形成规范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确保我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规范有序、取得实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完善管理机制(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职业学校是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的主体,应将校企合作列入学校“三重一大”事项进行管理。
学校应设立或明确专门管理部门,明确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建立“学校—二级学院(系、部)”的管理体制,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和分级组织实施。
深化“ 五个对接”,实施“ 四进”工程
46EDUCATOR 深化“五个对接”,实施“四进”工程——浙江省衢州理工学校高质量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舒明祥 姜凌飞 | 浙江省衢州理工学校(衢州市衢江区技工学校)浙江省衢州理工学校创办于1984年,位于衢州市智造新城,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亿元,功能齐全、设施一流,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浙江省首批现代化学校。
2021年11月,设立了衢州市衢江区技工学校,实行“双挂牌”。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鲜明主线、永恒话题,是撬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为此,衢州理工学校基于“政、企、校、行”一体、“产、学、研、用”贯通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形成了“深化‘五个对接’,实施‘四进’工程”的产教融合新路径。
深化“五个对接”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课堂对接车间、师资对接师傅、校长对接厂长”的“五个对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一是根据衢州市职业教育“五统筹”(专业、师资、招生、实训、就业),结合本地智造新城、空港新城、四省边际枢纽港建设的现实需求,服务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时代主旋律,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布局。
学校先后淘汰“不合时宜”专业2个,新增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2个,形成了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康养休闲旅游服务3大专业群共10个专业,其中省高水平建设专业2个(计算机应用、竹炭工艺)、省特色专业1个,基本覆盖了地方优势、特色和主导产业,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
目前,物流服务与管理、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两个专业的学生已被本地许多企业“提前预订”,达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贯通”,实现了互惠互赢、多方协同发展。
二是依托学校作为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优势,先后与本地100余家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课程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
第一学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工作模式;第二、三、四学期,让学生到企业参与教学实训,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任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感受企业工作环境,学习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和生产工艺要求等内容;第五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实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
校企对接实施方案
校企对接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校企对接实施方案,对于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1.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
2. 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创业。
3.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需求。
4. 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推动校企合作,实现双赢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a. 建立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定期举办校企交流会议、专题讲座等活动,促进信息共享、资源对接。
b. 设立校企合作专岗,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对接、协调和推进工作,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2. 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a. 建立校企联合研究机构,共同开展产学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b. 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3.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a. 开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b. 鼓励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4. 建立长效机制。
a. 建立校企合作档案,记录合作项目的过程和成果,为长期合作打下基础。
b. 定期评估校企合作项目的效果,及时调整实施方案,确保合作的持续发展。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领导支持,树立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2.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部门,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3.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师生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五、总结。
校企对接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校企合作的实施
学生三 方获利。 ③实事求是原则 : 我司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 和 上 交 日期。
在 同学校 的交流 和合作 过 程 中 , 必须 尊重事 实 、 序渐 进 、 循
( 接第 2 6页 ) 上 3
培 训 人 员 由企 业 委 派 , 定 学 生 实 践 登 记 表 , 记 内 制 登
供新 的动力 和 方 向。
关制 度、 机制 ; 及时 总结 经验 , ④ 持续 改进 , 保 成果。 确 2 合 作原 则 32 校企 双 方共 建 实训 管理办 法 学校 制定 顶 岗 实 习 _ ( D育人 为本原 则 : 是根本 性原 则 。学校 的出发 点在 相 关 内容 的 管理 规定 , 实 习安 排 规定 、 习具 体 内容 及 这 将 实 于 提高 教育 教学 质量 , 业 的出发 点在于 培 养优 秀的 企业 要 求 、 岗 实 习纪律 与 管理 、 岗实 习成 绩评 定 均 纳入 管 企 顶 顶
人才, 这一原 则也 实现 了校 企 无缝 对接。 合作 共赢原 则 : 理 规定 中 , ② 发到 每一 名 项 岗 实 习的学 生手 中 编 写 学生 顶 共 同受 益是校 企 合作 的基 础。 要通 过搭 建合 作平 台, 强 岗实 习工 作 程序 , 善 工作 的条理 性和 自觉 性 , 复 杂 的 加 完 使 互 动 , 同推 进学 校 发展 , 进 企 业经 营 , 学校 、 业 和 工作 程序 化 ; 定 顶 岗实 习资料 收缴 目录 、 容撰 写 要 求 共 促 使 企 规 内
关键 词 : 企 合作 校 合作 目标 合作 原 则
养 一 批有综 合 技 能的专 业型 人才 , 为社 会 的人 才需求 提供 组 织机 构 与分工 : 组长 : 校企 各 一名( 学校领 导和 企 业 稳 定 的生 源。⑤ 学校 形 成特 色专 业 , 渐成 为特 色 品牌学 领 导 ) 副组长 :校企 各一名 ( 习负责人 和 企业 管理 人 逐 。 实 校, 为学校 的发 展 找到 新 的突破和 血液 。⑥ 企业 能够 从 学 员 ) 员 : 。成 选拔 学生 与企业 技术人 员若 干名。小 组主 要职 校 筛 选适 合企 业 的优 秀人 才 , 解决 企业 招聘 难 的 问题 。⑦ 责 : ①研究、 立校企合作 的模式、 确 方式及具体步骤 ; ②领 学校 和企 业磨 合 为成熟 的合作 模 式 , 为学校 的师资力 量 提 导 、 织校 企 合作 的实施 工作 ; 建 立 、 组 ⑧ 完善校 企 合作 的相
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四个对接的实施
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四个对接的实施近年来,校企合作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为了更好地实施校企合作,我校制定了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四个对接的实施方案。
一、对接需求与资源在深化校企合作中,对接双方的需求与资源是关键。
学校需要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人才需求等,而企业则需要了解学校的科研能力、人才培养方案等。
因此,我们将设立校企合作对接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需求对接。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校内资源的整合,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合作资源。
二、对接机制与平台为了更好地对接校企合作,我们将建立起多层次的对接机制与平台。
首先,我们将建设一个校企合作对接的信息平台,旨在为学校和企业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需求对接。
此外,我们还将建立一个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负责协调、推动校企合作的进行,确保对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对接项目与项目评估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项目的具体实施。
我们将根据学校与企业的需求,共同策划、规划一系列校企合作项目。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一个项目评估机制,对每个校企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合作提供参考。
四、对接结果与成果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因此,我们将设立一个成果展示平台,展示各个校企合作项目的成果和效益。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将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向社会进行推广,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通过以上四个对接的实施方案,我们相信可以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更加稳固、密切的合作桥梁。
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注:本文章仅以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四个对接的实施为题,为方便阅读,无需出现标题或其他重复内容。
2024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2024校企合作实施方案2024校企合作实施方案(通用5篇)2024校企合作实施方案篇1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和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为指针,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为紧密结合点,积极探索开展学校与企业间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模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性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
二、合作内容1、学生校外实习:与企业签定学生校外实习协议,企业接受学校一定数量、专业对口的学生实习,学生实习结束毕业时,企业可优先选择录用学生,补充企业的生产一线人员。
2、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合作企业需培训在职职工时,学校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企业培训在职职工,帮助企业提高职工素质。
培训专业、培训目标由企业确定,培训计划和内容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商定,培训师资由学校安排或企业委派,教材由学校提供。
具体可签培训协议。
3、教师实践: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
实践时间一般为两个月,利用假期进行。
实践教师填写企业实践登记表,登记内容应包含实践内容、实践期限、实践企业评价、学校意见等,并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培养、提高。
4、学校积极与企业联系,由企业每年适当安排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技术专家到学校任课,指导充实专业课教学,弥补师资的不足。
5、学校与企业共同成立教学咨询委员会,企业委派技术专家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参加,学校有关校领导、部门负责人或专业课教师参加,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为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安置等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6、加强校企交流,通过联谊活动、校企互访、联办文体比赛、工学技术比武等,增进双方感情,密切校企关系,促进教学教研和学用结合,提高实用人才培养质量。
2024年学年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学年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一、引言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校企合作效果。
二、目标本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是:1. 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建立以共同发展为导向的长期合作机制;2. 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3. 推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重点任务1. 建立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校企合作联席会议,推动校企合作的战略规划和具体合作项目的推进。
2.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共享各方资源,促进信息流通和项目对接。
3. 深化产学研合作,重点推动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前沿科研,推动技术创新和转化。
4.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交流,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5. 推动学生实习实训,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6. 开展技术创新竞赛,组织校企合作的技术创新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升创新能力。
7. 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专利申请和商业化运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四、工作计划1. 2024年第一季度:召开校企合作联席会议,明确校企合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合作计划。
2. 2024年第二季度: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信息交流和项目对接平台。
3. 2024年第三季度:组织师资实践交流,推动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4. 2024年第四季度: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5. 2024年全年:举办校企合作的技术创新竞赛,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五、工作保障1. 加大资金支持,增加校企合作经费,保证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
2.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进度,保证合作任务的完成。
校企合作实施计划方案
校企合作实施案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的职业教育,实现我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学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案。
一、指导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式(一)“定向”培养模式根据我校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国各大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从第5学期开始,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决定培训期限,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然后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学生接受企业的分配和管理企业付给学生相应岗位的劳动报酬。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案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二、合作原则1.服务企业原则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
学校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则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
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学校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来学校讲座。
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领导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各科室正、副科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四、基本任务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一专业方向要至少建立两至三家有实质性合作、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
校外合作基地应是该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
校外合作基地的基本任务:1、接受学生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2、接受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3、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人员讲学、培训;4、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5、优先满足合作基地的用人需求;6、其它方面的合作。
2024学年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
2024学年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校企合作是大学教育与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特制定了以下的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促进双方的互利共赢。
具体目标如下:1. 增加企业参与度:通过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企业参与校园招聘、创业指导、校企科研项目等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的参与度。
2. 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 加强科研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加强科研项目的对接与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具体措施1. 拓展校企合作领域(1)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建立校企合作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培训服务,与企业签订就业创业指导协议,共同开展实践活动。
(2)推行产学研结合:建立科研项目对接平台,积极开展校企科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的应用。
(3)加强双向人才流动:与企业签订校企人才培养协议,开展联合培养项目,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习、见习和就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1)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校企合作信息化平台,实现校企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合作效益。
(2)完善合作机制:制定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双方的权责和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举办校企合作交流会:定期举办校企合作交流会,提供双方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促进合作活动的深入开展。
3. 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1)开展校企合作评估:建立校企合作项目评估机制,定期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合作方案,提高合作效果。
(2)加强信息沟通与反馈:建立双方快速沟通渠道,及时沟通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馈学生就业创业和科研合作的情况。
2024年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学校可以提供优秀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支持,企业可以获得创新和技术支持。
校企合作旨在促进双方的共赢和共同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以下是____年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1.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统筹校企合作工作,协调双方资源,推动合作项目的开展。
2.建立校企合作数据库,收集企业需求和学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3.组织校企对接会议和研讨会,提供交流合作机会,促进双方合作项目的对接。
二、促进人才培养1.与企业合作设立实习基地,提供实习机会和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能力。
2.推行企业导师制度,由企业专业人士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3.开设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课程,增加实践环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三、共建研发项目1.联合企业设立研发基地,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进行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将学校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企业提供创新支持。
3.联合企业申请科研项目和专利,共享科研资源,提高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效率。
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1.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提供实战培训和创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组织创业比赛和活动,提供创业机会和资源支持,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3.开设创新创业导师制度,由企业创业者担任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
五、加强校企交流合作1.开展校企交流访问活动,邀请企业代表来校交流,并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增加双方的互动机会。
2.组织企业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企业专家和学者分享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
3.开展校企共建联合研究院和实验室,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和资源支持。
六、建立长期机制1.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期合作机制,加强合作项目的跟踪和评估,确保合作效果的可持续性。
2.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倾斜,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
校企合作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因此,本文旨在提出一份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方案,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二、项目目标1. 促进学校资源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双方合作共赢;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3. 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三、项目内容1. 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的合作平台。
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合作意向和责任,建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合作事宜。
2. 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共建科研实验基地。
学校与企业共同策划科研项目,共同申报科研资金,共同建设科研实验室,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双向选题、双向指导,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开展校企合作科技成果交流与推广。
组织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成果交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四、项目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成立校企合作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健全管理机制,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项目档案,定期进行项目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建立长效机制。
3. 加强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校园宣传、媒体报道等方式,积极宣传校企合作项目的成果和效益,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五、项目效益1. 对学校:促进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2. 对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 对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最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x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x发〔x〕95号)和《XXX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x办〔x〕4号),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行,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
二、主要任务(一)构建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1.统筹产教融合规划布局。
将产教融合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
结合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xx市、人才强市战略,同步规划产教融合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
统筹中高职发展,打造一批“江淮工匠”培养基地。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1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最新)2.促进初等教育融入区域创新系统。
支持XXX、x职业手艺学院整合各类资源、平台、要素,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新创业企业建立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强人才集聚和产业牵引升级能力。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3.完善产教融合学科专业系统。
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系统,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好办学根蒂根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和专业群。
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为重点,以新兴产业培养为方向,重点提升旅行、文化、当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人才培养能力,做强旅行、文化、当代服务业、信息产业和学前教育专业。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4.强化人才培养需求导向。
加强人才需求调研,正视专业布局与人才需求的研讨。
2023年校企合作工作计划
2023年校企合作工作计划2023年校企合作工作计划1新学期,校企合作办公室将结合新形势,在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本部门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建全工作机制,本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主线,全面构建合作育人平台,实施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使我校校企合作工作步入常态化,再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健全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建立学校、二级学院组成校企合作工作机构,加强内部机构信息沟通交流,搭建与企业深度合作平台建设,促进校企合作信息互通。
全面检查现有校企合作项目协议履行情况,规范校企合作协议书签订。
实施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周报制,对所有与学校合作企业开展资质审查、信息录入、合作内容跟踪与总结,保障校企合作工作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二、突出校企合作工作的地方性加强与政府企业主管部门的联系,着力做好联系地方企业、深入地方企业考察调研,寻求在实习实训、人才培养培训、生产科研项目合作等领域校企合作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启动校级校企合作信息平台系统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校企合作信息系统,打造每个专业至少有三家企业合作支撑的校企合作机制。
收集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及服务、人才管理等资料。
把涉及校企交流的内容、形式、教师及学生参与、结果等信息建档,并建立跟踪更新机制。
四、广泛开展联系企业工作,建立足够且稳定的合作企业资源依托专业优势,多方联系合作企业,本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思想,推进教师与地方企业专家人才互动,保障学生校外实习,使学校融入地方经济开发区。
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基地,开展专业论证与合作,为满足大批学生就业需求,广泛联系省内外企业交流合作。
五、拓宽校企合作广度,深化合作工作在校企合作工作中注重校企资源共享,引入企业设备资源,开展“校中厂”及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推进教师与企业技术交流、科研项目合作;开展教师进企业工作锻炼和为企业培训员工活动;探索“现代学徒制”及“工学一体”等与企业合作招生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建立重点专业与企业建设“企业班”教学方式;总结“小学期”制教学试点经验,探索技能提升夏令营、创新创业夏令营等实践“小学期”实现方式。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成及管理办法
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成及管理办法组建建筑工程学院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深化校企合作关系、促进“四个对接”、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组织保障;对实施工学交替式和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和开展现代学徒制具有重要意义。
为有效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依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特制定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成及管理办法。
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基本定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学院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学院专业建设指导、顾问、咨询的专家机构,教学实施的辅助机构。
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组成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专业设置。
2.立足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由校内专业带头人、专业技术水平高且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以及校外业务水平高的行业或企业专家、高校的专家学者,共7-11名成员组成。
3.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2名,秘书1名。
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决定,秘书由主人委员会提名,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
4.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至少应有1名是专业带头人、有1名来自行业或企业;来自校内的主任委员,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来自于企业的,至少要有十年及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
5.企业成员的组成应具有企业类别、工作岗位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6.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中,来自行业或企业的专家人数应不少于委员总数的50%;至少有1名委员分工负责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课程与活动指导。
7.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由专业带头人推荐、教研室审核确认,提交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
所有委员由学校统一颁发聘书,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任。
任期内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个别调整,调整前须由专业带头人提交书面报告进行情况说明,并推荐新的候选人。
三、工作职责1.组织专业建设与改革调研,包括调研方案设计、调研活动实施与调研结果分析。
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步骤
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步骤1.确定合作目标和需求•确定合作的目标和需求,为合作的具体实施奠定基础。
•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需求,以及校方能提供的资源和优势。
2.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在确定合作目标和需求后,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合作伙伴,包括与企业展开对话、参加行业展会和合作洽谈会、通过校园招聘等方式来寻找合作伙伴。
3.制定合作方案•在确定合作伙伴后,制定合作方案是关键的一步。
合作方案应具体、清晰,并满足双方的需求。
•合作方案中需要明确合作的时间、地点、资源等具体细节,并确保双方对合作方案的理解和认同。
4.签订合作协议•在制定合作方案后,需要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作协议中应包括合作的具体内容、目标、各方的责任和权益、合作期限、解决纠纷的方式等内容。
5.资源对接和整合•在签订合作协议后,双方需要进行资源对接和整合,确保双方的资源能够相互补充和协同工作。
•校方需要提供给企业合适的人员、设备和场地等资源,而企业则需要提供给校方相关的项目、实践机会和资金等资源。
6.实施合作计划•在资源对接和整合完成后,双方开始实施合作计划。
•校方需要派遣教师或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培训或项目落地,以实现校企间的深度合作。
7.合作成果评估和总结•在合作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合作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双方可以根据合作目标和需求,对合作成果进行评估,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调整。
8.持续跟踪和改进•合作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双方在合作成果评估和总结后,需要持续跟踪合作的效果,并不断改进合作方案和合作模式,以实现更好的合作效果。
以上是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步骤,希望能够对校企合作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明确合作目标和需求、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制定合作方案、签订合作协议、资源对接和整合、实施合作计划、合作成果评估和总结以及持续跟踪和改进,可以实现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为双方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高职“四个合作”模式下的校企合作与利益机制
高职“四个合作”模式下的校企合作与利益机制蔡飞;施佩娟【摘要】目前高职校企“四个合作”存在的若干难点,院校和企业的目标差异和利益机制缺失是其深层次原因。
为了使校企“四个合作”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校企双方的利益作为保障基础。
政府在校企“四个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应通过深化改革夯实校企“四个合作”的利益基础,建立起公平科学的利益机制。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管理》【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2页(P75-76)【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利益机制【作者】蔡飞;施佩娟【作者单位】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以下简称“四个合作”)是我国应用性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然而,在目前校企“四个合作”中普遍存在着若干问题和难点,其原因是相当复杂和深层次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夯实合作双方的利益基础出发,通过深化改革,调动企业参与高技术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在政府主导下形成一套公平科学的利益机制。
一、校企“四个合作”的主要难点及其深层原因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根据教学目标和专业特点,大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选择了一批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战略伙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然而,由于高职校外实践教学不同于校内课堂教学,学生十分分散,形式比较复杂,时间不易集中,组织也较松散,加大了在管理方面的难度。
同时,由于许多合作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加上职业分类的复杂性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的多变性,目前校企“四个合作”面临着相当复杂的问题。
一是许多校外实践教学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不少校外实践基地既没有按照实践性教学计划真正开展实践,也没有根据企业的要求让学生认真学习职业技术。
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四个合作”仅仅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甚至徒具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四个对接”的实施
——以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为例
潘有崇
作为首批国家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通过摸索与实践,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对校企合作力度进行了深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本文结合我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四个对接”的实施做一阐述,以供参考。
一、实施背景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2007年开始,新钢集团围绕“打造绿色精品基地,成为基业长青、共享繁荣的钢铁强企”的企业愿景,通过三期技术改造,全面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实现跨入1000万吨级钢铁企业行列的宏伟目标。
当时,新钢公司拥有高级技师116人、技师1013人、高级工6656人,高技能人才占员工总数的29.5%,要实现年产千万吨钢的目标,只有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新技术、新装备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新钢公司推出高技能人才“十百千万”工程和“十二五”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等一系列员工培训项目,为公司实现1000万吨级钢铁企业目标提供人才支持。
新钢公司与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有着“血浓于水”的渊源,该企业多年来全力以赴地支持着学校的发展。
2009年,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熊小星来校调研时郑重表示,新钢公司将义不容辞、全力以赴支持学校的发展,不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将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作为公司员工培训基地,所有技术培训任务全部交由学校承担,并且连续三年提供400万元员工培训专项资金支持。
2011年7月25日,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正式通过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复。
学校将“校企合作培训基地建设”作为示范校建设的一个特色项目,旨在以该项目建设为契机,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打造企业员工培训品牌,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服务。
二、主要目标
(一)企业员工培训。
围绕新钢公司高技能人才“十百千万”工程和“十二五”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技师培训、员工素质提升培训、一专多能培训等各类培训,年培训量2500人次。
(二)教师挂职锻炼与学生顶岗实习。
组织专业教师到新钢公司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双师教师比例力争达到85%以上。
组织学生到新钢公司企业顶岗实习,把课堂搬到车间,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三)企业兼职教师聘用。
聘请新钢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搭建企业人员与专业教师交流平台,提升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专业建设与教材开发。
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新钢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指导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方案,联合开发特色教材和实训教材。
(五)实训基地建设。
在新钢公司原有12家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每年递增2家。
在校内新建一栋实训大楼,建筑面积1万平米左右,预算投资350万元。
三、实施过程
(一)校企合作思路
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符合岗位资格标准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骨干教师、企业专家的深入交流为支撑,打造员工培训基地,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与新钢公司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二)校企合作方式
1.校长与厂长对接。
校长与厂长是校企合作的决策者和“总工程师”,通过充分沟通、洽谈确定双方在员工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目标规划和运作模式,签署校企合作纲领文件和框架协议,为推进具体合作开山辟路。
学校校长、副校
长分别与新钢公司总经理、劳动人事处处长、各厂厂长建立了联系议事制度、交流学习制度。
校长与厂长对接
2.课堂与车间对接。
通过安排学生下厂顶岗实习和教师下厂挂职锻炼,把课堂搬进基地,把理论应用到车间,让学生、老师真枪实弹的当一回工人,掌握新设备、新工艺,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学校每年在新钢公司16家实训基地均安排了学生顶岗实习,每年会定期派遣教师在基地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挂职锻炼,寒暑假期间也会批量安排教师下厂见习锻炼。
学生顶岗实习与教师挂职锻炼
3.培训与需求对接。
企业员工培训既要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又要根据员工实际量身打造。
学校每年年底都会组织工作组到新钢公司各二级单位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对员工培训期望进行座谈或问卷调查,根据新钢公司员工岗位技能要求量身打造培训方案,确保大纲设置、课时编排、教师选配、教材配备、培训形式、培训绩效考评等都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和员工个人期望。
到企业开展培训调研
4.教师与专家对接。
教师与专家对接是提高教师“双师”素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
新钢公司人力资源丰富、能工巧匠众多,本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学校通过引进新钢公司工程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和培训讲师,与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工作组,一起探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方案,并合作开发校本教材。
教师与企业专家对接
四、实际成效
(一)打造了得天独厚的特色培训基地
学校在新钢公司原有的烧结厂、焦化厂、第二炼铁厂、第一炼钢厂、中厚板长、线棒材厂、自动化部、检测中心、技术中心、销售部、新余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新钢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12家企业的基础上,新增了良矿公司、建设公司、第一动力厂、汽运中心4家企业。
这16家培训基地承担了我校相关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挂职锻炼。
投资560万元新建的一栋建筑面积10045.38
平方米的实训大楼,显著改善了我校培训硬件条件。
(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员工培训成绩
学校每年为新钢公司培训员工2500人次左右。
近三年,新钢公司高级技师由原来的116人上升到298人,技师由原来的1013人上升到1885人,高级工由原来的6656人上升到9663人,高技能人才占员工总人数百分比由29.5%上升到56.4%。
学校出色的培训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充分认可:2012年,被江西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授予“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201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新钢公司也因学校出色的培训成效而获得了2012年江西省唯一的“第十届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新钢公司员工技能明显提升
学校和新钢公司在培训方面获得的荣誉
(三)建立了全面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
学校与新钢公司签署的1个校企合作框架协议、3个专项协议、88个具体协议,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操作均为校企合作铺平了道路。
从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锻炼,企业员工培训,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联合开发教材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亲密合作。
近两年,学校聘请了新钢公司陈湘宁等26名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聘用员工培训讲师126人次,在实训基地组织了2286人次的学生
顶岗实习和214人次的教师挂职锻炼,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制定了5个国家重点支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创新与教学手段改革等方案,合作建成了《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高炉炼铁》、《炼钢生产》、《炉外精炼》、《连铸生产》5门优质核心课程,合作编写了《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高炉炼铁》等10本校本教材和与之对应的实训教材,合作开发了《冶炼基础知识》、《冶金机械基础知识》、《冶金电气设备基础知识》3本冶金专业校本教材。
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培训教材
六、努力方向
学校与新钢公司的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多年的“血脉”关系,这种靠感情促成的合作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显得比较脆弱,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合作的层面还比较低,稳定性、长期性有待考验。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紧密联系企业,共同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引入企业建立“校中厂”;二是加大校外顶岗实习力度,走进企业建立“厂中校”;三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模拟、仿真实验室(车间),达到在仿真环境的校内实训室和真实环境的企业实训基地所进行的交叉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大力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教学模式;五是按照企业需要大力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冶金类专业群支撑钢铁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六是鼓励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进行应用研究和技术攻关。
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 JXZJJG-13-024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