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品牌形象提升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品牌形象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酒店业的实证研究
范秀成张辉
2012-8-6 15:04:54 来源:《当代财经》2012年3期
【内容提要】由于大多数的服务具有体验和信任属性,因而消费者购买服务的感知风险要高于购买产品。作为可以把“无形因素有形化”的一种外在线索,服务品牌形象在降低消费者搜寻成本和感知风险方面的作用就变得异常突出。以218个酒店企业作为样本,作者对服务品牌形象的改进是否会提升企业的绩效表现,以及何种服务策略会提升服务品牌形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服务品牌形象对市场绩效有正向的影响,而市场绩效又进而正向地影响财务绩效;服务定位、品牌管理和服务创新管理对品牌形象具有
显著的正向影响,顾客参与管理、顾客关系管理和服务补救管理对品牌形象不具有显著影响。服务企业应有效地管理服务定位、服务品牌和服务创新来提升服务品牌形象。
【关键词】品牌形象服务定位服务创新品牌管理
一、引言
相对于有形产品,大多数的服务具有体验和信任属性,即消费者在实际消费这些服务以前很难对服务质量做出评价。正是由于产品与服务的这种固有差异,使得品牌在降低消费者搜寻成本和感知风险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正如Berry所预言,“未来服务营销的
关键在于使‘无形的因素有形化’,而增加服务有形性的方式之一便是品牌”。[1]对于服务型企业而言,企业即是品牌。因此,如何通过内外部的服务营销与管理实践来打造强势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了服务企业管理者日益重视的问题。
学术界对品牌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主要针对有形产品。考虑到产品与服务的固有差异,品牌理论在产品与服务之间应有所区别。Onkvisit和Shaw(1989)指出,由于在消费者眼里服务都是同质化的,因而,品牌在实现服务的差别化优势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2]总之,现有针对服务品牌的研究较少,而且以概念性为主,实证研究匮乏。基于这一理论现状,本文以品牌研究核心概念之一的品牌形象(Brand Image)为主要研究变量,以酒店业作为研究行业,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提升服
务品牌形象是否有助于最终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2)企业应怎样对服务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来提升服务品牌形象。(3)在服务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的服务营销与管理体系中,哪个环节对提升服务品牌形象的作用更大。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自Levy和Gardner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品牌形象概念以来,学者们从品牌形象的定义、构成、测量、影响因素(价格、促销、
广告)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品牌形象的主要目的是回答服务品牌形象是否及怎样为企业和顾客创造价值这一基本营销命题。
(一)品牌形象的内涵
对于品牌形象定义的研究,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Dobni和Zinkhan(1990)在总结大量品牌形象文献基础上得出,品牌形象的定义可以归纳为四种角度:基于品牌个性的角度、基于象征意义的角度、基于心理认知的角度、基于综合意义的角度。[3] Biel(1992)认为,品牌形象是消费者脑海中与某个具体品牌相联系的属性集合和相关联想,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主观感知。[4]
Keller(1993)认为品牌形象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定义品牌形象为基于消费者记忆模式的网络联想,并认为属性、态度、利益共同构成了品牌联想。[5]
尽管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品牌形象的内涵达成一致,一般认为品牌形象是消费者与品牌接触互动而产生的“消费者对品牌的总体感知和看法”,[6]通常被消费者作为评价产品品质的外部线索,并用来推论或维持其对产品的知觉品质。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品牌形
象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营销努力和管理实践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特殊关系。鉴于此,本文把服务品牌形象界定为,消费者在对服务企业各种营销努力和管理实践感知基础上形成的对服务品牌的总体印象和看法。
(二)品牌形象的结构维度
在品牌形象的构成维度上,同样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就主流研究而言,学者们一般认为,品牌形象由多重不同性质的复杂要素
构成。目前主要的分歧并不在于品牌形象是仅由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物质和功能要素构成,还是仅由与产品无关的社会和心理要素构成,而在于不同的理论模型所包含的具体要素之间的差异。
Park等(1986)认为品牌形象包括功能、象征和体验三个维度。[7]Biel(1992)认为品牌形象由公司形象、产品形象及使用者形象构成,并进一步把三者划分为硬属性和软属性。硬属性是有形的或功能性的属性,软属性是情感方面的属性。其中,公司形象和使用者形象属于软性属性,而产品形象则属于硬性属性。[4]Keller对品牌形象结构的分析沿认知方向做了进一步的细化,他认为属性(分为产品相关属性和非产品相关的属性)、态度以及利益(功能、情感和象征利益)构成了品牌联想的类型。[8]Aaker(1997)运用品牌
个性理论,把品牌个性融入了品牌形象,赋予品牌人性化的特点。强调品牌个性可以帮助消费者表达自我或理想中的自我,并提出了测评品牌个性的五个维度。Aaker的品牌形象模型由产品属性、品牌个性、企业形象三个维度组成。[9]
以上品牌形象维度的构成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他们的研究也成了后来学者参考的重要依据。国内也有学者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对品牌形象的结构维度进行了研究,如罗子明(2001)和范秀成、陈洁(2002)等。通过对这些文献回顾发现,这些关于品牌
形象结构模型都是针对于有形产品,对于服务品牌的适用性有待于进一步检验。由于许多服务在消费者眼里是同质化的,因而硬属性(或产品相关属性)在服务品牌形象中的作用就不如在有形产品中那么重要;然而,由于服务的无形性给消费者带来的高感知风险,品
牌形象中代表情感连接的软属性(或非产品相关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与以往研究服务品牌文献一致,本文在对服务品牌形象进行测度时忽略硬属性方面,聚焦于服务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品牌个性两个软属性方面。
(三)服务品牌形象与企业经营表现
由于服务无形性给消费者带来的感知风险,消费者需要依赖一些有形的线索来降低这种感知风险,而品牌形象可以把无形的因素有形化,起到“风险缓冲器”的作用。良好的品牌形象无疑会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和购买意向,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表现。此外,服务品牌所传达的品牌个性可以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成为连接消费者和品牌之间坚固的情感纽带,并形成品牌差异化优势,从而使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和忠于此品牌。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市场占有率为40%的品牌产生的投资回报率为市场份额10%的品牌的3倍,品牌越强劲,利润就越丰富。Kim等(2003)的运用酒店业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证实高财务绩效企业的品牌形象显著高于低财务绩效企业的
品牌形象。[10]Prasad和Dev(2000)基于酒店业的实证研究显示,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提高入住率,进而产生高的运营绩效。[11]基于此,本文做出如下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