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数字图像处理期末论文

合集下载

数字图像处理应用论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应用论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应用论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关于数字图像处理及其应用的研究摘要:首先对数字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处理设备进行详细的探讨,然后对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详尽论述。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关键技术;应用领域0 引言人类通过眼、耳、鼻、舌、身接受信息,感知世界。

约有75%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取的。

数字图象处理是用数字计算机处理所获取视觉信息的技术,上世纪20年代Bartlane电缆图片传输系统(纽约和伦敦之间海底电缆)传输一幅图片所需的时间由一周多减少到小于3个小时;上世纪50年代,计算机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才真正地引起人们的巨大兴趣;1964年,数字图像处理有效地应用于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对“徘徊者七号”太空船发回的大批月球照片的处理;但是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扔,由于离散数学理论的创立和完善,使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数字图像处理的两个主要任务:如何利用计算机来改进图像的品质以便于人类视觉分析;对图像数据进行存储、传输和表示,便于计算机自动化处理。

图像处理的范畴是一个受争论的话题,因此也产生了其他的领域比如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等等。

1 数字图像处理主要技术概述不论图像处理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一般都需要通过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如加工以及输出,所以关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图像获取:这个过程基本上就是把模拟图像通过转换转变为计算机真正可以接受的数字图像,同时,将数字图像显示并且体现出来(例如彩色打印)。

数据压缩和转换技术:通过数据压缩和数据转换技术的研究,减少数据载体空间,节省运算时间,实现不同星系遥感数据应用的一体化。

图像分割:虽然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很多种图像分割算法,但由于背景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能适用于各种背景的图像分割算法。

当前提出的小波分析、模糊集、分形等新的智能信息处理方法有可能找到新的图像分割方法。

数字图像处理结课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结课论文

摘要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或者复原以及分割和提取的技术。

该技术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农业,军事,环境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论文首先论述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现状和发展,然后简要讨论了该技术在医学图像进行伪彩色图像处理问题上的应用。

最后介绍了在车牌识别方面的应用的相关原理。

综述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自60年代以来,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一门新型学科,并且在近三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早期的图像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图像的质量,以人为对象,以改善人的视觉效果为目的,首次获得实际成功应用的是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1],并对航天探测器徘徊者 7 号在 1964 年发回的几千张月球照片使用了图像处理技术 ,并考虑了太阳位置和月球环境的影响,由计算机成功地绘制出月球表面地图,随后又对探测飞船发回的近十万张照片进行了更为复杂的图像处理 ,以致获得了月球的地形图、彩色图及全景镶嵌图,为人类登月创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推动了数字图像处理这门学科的诞生.数字图像处理取得的另一个巨大成就是在医学上获得的成果,1972 年英国 EMI公司工程师 Ho usfield发明了用于头颅诊断的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即CT(Computer Tomograph)。

1975年 EMI公司又成功研制出全身用的 CT装置,获得了人体各个部位鲜明清晰的断层图像。

1979 年这项无损伤诊断技术获得了诺贝尔奖 ,说明它对人类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深入发展 ,从70年代中期开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思维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 ,数字图像处理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人们已开始研究如何用计算机系统解释图像 ,实现类似人类视觉系统理解外部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到这项研究 ,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代表性的成果是70年代末MIT的 Marr提出的视觉计算理论[ 3],这个理论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其后多年的主导思想。

数字图像处理期末课程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期末课程论文.

1 选题课程论文选题如下,每人任选一题,题目自拟,本学期6月3日前交至计算机学院411办公室。

1.图像XX增强方法综述与MATLAB实现(至少3种)2.图像增强方法的深入研究(学习一种或两种课本上没有的图像平滑/锐化方法与课本上介绍的进行对比研究)(需实验)3.图像XX特征分析方法综述与MATLAB实现(至少3种)4.结合人脸图像讨论各种图像特征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需实验)5..灰度共生矩阵与灰度差分直方图在图像处理中实际应用(需实验)6.不同图像分割方法的分析与比较(需实验)7.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森林火灾识别方法研究基于摄像机摄取的视频图像对现场进行火灾的自动探测、监视,同时将摄得的图像,利用各种图像处理技术不断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通过早期火灾的图像变化特征来探测火灾是否发生。

测试要求:首先从彩色摄像机获取视频流图像,并转换成BMP格式图像,先判断图像中有红色区域存在。

l)火灾图像预处理,包括图像抽样、图像分割、图像灰度化、二值化、图像平滑处理;2)研究火焰目标的特征提取方法(l)轮廓特征提取:该模块主要功能为提取火焰轮廓上的尖点特征和圆形度。

在火焰轮廓特征图中,从下至上从左至右逐点扫描,将火焰的边缘编成链码。

当链码在一定步数内,出现一次有效上升和一次有效下降时,我们就得到一个尖角。

(2)颜色特征提取:火焰一般从焰心到外焰其颜色应从白色到黄色再向红色移动,在图像中表现为像素值的变化不明显,可以用图像像素方差值来反映这种变化。

8.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答题卡识别方法9.车牌识别方法研究(要求本地苏L车牌照)2 格式要求(1)页面设置:A4纸,页边距正常(上、下各2cm,左3cm、右2.0cm),页码(页面底端居中,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装订线:0.5厘米,装订位置:左侧3、7两颗钉(2)题目:不多于30字,黑体、小三号、不加粗、居中排列,1.25倍行距,段前断后各空0.5行。

(3)内容:不少于5000字,宋体,小四,不加粗,1.25倍行距,段前空2字符。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浅析论文(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浅析论文(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浅析论文(2)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浅析论文篇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探索》【摘要】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电脑对信号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对数字图像的优点、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数字图像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应用一、数字图像的优点(一)再现性好。

数字图像处理与模拟图像处理的根本不同在于,它不会因图像的存储、传输或复制等一系列变换操作而导致图像质量的退化。

只要图像在数字化时准确地表现了原稿,则数字图像处理过程始终能保持图像的再现[2] 。

(二)处理精度高。

按目前的技术,几乎可将一幅模拟图像数字化为任意大小的二维数组,这主要取决于图像数字化设备的能力。

现代扫描仪可以把每个像素的灰度等级量化为16位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图像的数字化精度可以达到满足任一应用需求。

对计算机而言,不论数组大小,也不论每个像素的位数多少,其处理程序几乎是一样的。

换言之,从原理上讲不论图像的精度有多高,处理总是能实现的,只要在处理时改变程序中的数组参数就可以了。

回想一下图像的模拟处理,为了要把处理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就要大幅度地改进处理装置,这在经济上是极不合算的。

(三)适用面宽。

图像可以来自多种信息源,它们可以是可见光图像,也可以是不可见的波谱图像(例如X射线图像、射线图像、超声波图像或红外图像等)。

从图像反映的客观实体尺度看,可以小到电子显微镜图像,大到航空照片、遥感图像甚至天文望远镜图像。

这些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图像只要被变换为数字编码形式后,均是用二维数组表示的灰度图像(彩色图像也是由灰度图像组合成的,例如RGB图像由红、绿、蓝三个灰度图像组合而成)组合而成,因而均可用计算机来处理。

即只要针对不同的图像信息源,采取相应的图像信息采集措施,图像的数字处理方法适用于任何一种图像。

(四)灵活性高。

图像处理大体上可分为图像的像质改善、图像分析和图像重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均包含丰富的内容。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数字图像处理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分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算法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对于图像的处理和分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篇论文主要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些基础概念、方法和应用。

首先,数字图像处理是基于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旨在改善图像的质量、增强图像的特征以及从图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包括图像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图像重建等。

在图像获取的阶段,通过传感器或数码相机等设备获取图像的原始数据。

在预处理的阶段,对图像进行去噪、平滑和增加对比度等操作,以消除图像中的噪声和提高图像的视觉效果。

在特征提取的阶段,根据图像的特定特征,如边缘、纹理和颜色等,进行特征的提取和描述。

在图像重建的阶段,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和恢复。

常见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滤波、变换和编码等。

滤波算法主要用于图像平滑和去噪,如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高斯滤波等。

变换算法主要用于提取图像的频域特征,如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等。

编码算法主要用于图像的压缩和存储,如JPEG、PNG和GIF等。

除了基本的图像处理方法,数字图像处理还有许多应用领域。

其中之一是医学图像处理,包括医学图像的分割、配准和识别等。

另一个应用是遥感图像处理,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此外,数字图像处理还在安全和认证、图像检索和图像合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学科。

通过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图像的特性和结构,提高图像处理的效果和精度,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专业班级:指导老师:XX:学号:图像增强与MATLAB实现一.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图像处理是指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从而满足人类的心理、视觉或者应用的需求的一种行为。

图像处理方法一般有数字法和光学法两种,其中数字法的优势很明显,因此,已经被应用到了很多领域中,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应用空间将会更加广泛。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其实就是利用各种数字硬件与计算机,对图像信息通过转换而得到的电信号进行相应的数学运算,例如图像去噪、图像分割、提取特征、图像增强、图像复原等,以便提高图像的实用性。

其特点是处理精度比较高,并且能够对处理软件进行改进来优化处理效果,操作比较方便,但是由于数字图像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一般很大,因此处理速度有待提高。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大大的推动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向前发展发展。

图像是人类获取和交换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必然涉及到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随着人类活动围的不断扩大,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也将随之不断扩大。

,已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日常生活中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国计民生的作用不可低估。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优点:1)再现性好:模拟图像处理与数字图像处理最大的不同在于,数字图像象处理不会因为图像的存储、复制或传输等一系列操作而引起图像质量的降低。

2)适用面宽:图像可以来自许多的信息源。

它小可以小到电子显微镜的图像,大可以大到遥感图像、航空照片或者天文望远镜得图像。

3)灵活性高: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不只可以完成线性运算,而且可以实现非线性的处理,即只要是能够用逻辑关系或数学公式来进行表达的所有运算都可以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来实现。

4)信息压缩潜力大:由于数字图像中各个像素不是相互独立的,相关性大。

所以,在图像处理息压缩的潜力比较大。

二.图像增强的概念图像增强是指依据图像所存在的问题,按特定的需要突出一幅图像中的某些信息,同时,削弱或去除某些冗余信息的处理方法。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

滨江学院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题目彩色图像灰度化专业通信工程姓名范佳欣学号201023340042012年 5 月31 日彩色图像灰度化学号20102334004 姓名范佳欣专业通信工程摘要:图像灰度化是指只含亮度信息, 不含色彩信息的图像,广泛应用于图像模式识别、图像分割、图像增强等数字图像处理的各个领域。

本次设计通过加权平均法、平均值法和最大值法这三种方法,实现了彩色图像的灰度化处理,并对它们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加权平均法;平均值法;最大值法;彩色图像;灰度化。

数字图像处理就是采用一定的算法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人眼视觉或者某种接受系统所需要的图像处理过程。

图像处理的基础是数字,主要任务是进行各种算法设计和算法实现。

目前,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在许多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得到重视,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根据应用领域要求的不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分为许多分支技术。

重要的分支技术有:1、图像变换。

图像阵列很大时,若直接在空域中处理,计算量将很大。

为此,通常采用各种图像变换方法,如傅立叶变换、沃尔什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小波变换等间接处理技术,将空域处理转换到变换域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量,提高处理性能。

2、图像增强与复原。

主要目的是增强图像中的有用信心,削弱干扰和噪声,使图像更加清晰,或者将其转换为更适合人或机器分析的形式。

图像增强并不是要求真实地反映原始图像,而图像复原则要求尽量消除或减少获取图像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些退化,使图像能够反映原始图像的真实面貌。

3、图像压缩编码。

在满足一定保真度条件下,对图像信息进行编码,可以压缩图像信息量,简化图像的边式,从而大大压缩图像描述的数据量,以便存储和传输;图像压缩在不同应用背景下可以采用不失真压缩和失真压缩。

4、图像分割。

图像分割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为了将图像中有意义的特征提取出来。

它是进一步进行图像识别、分析和理解的基础。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究论文_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究论文_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究论文_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究论文篇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究》【摘要】目前,图像处理技术得到较好的发展,本文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简述,并对此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制约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概述了此项技术在日后发展中的应用范围。

通过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分析,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此项技术,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就图像处理技术而言,可分为模拟图像与数字图像处理两大类。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多门学科,其中包括生物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

因此,数理与边缘学科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在最近几年中,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逐步趋于完善,在遥感、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并促进相关学科得到较好的发展。

1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VLS与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并不断完善、成熟的一项新技术。

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实际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进步。

在早期,图像处理主要是为了使图片的质量更加完善。

输入图像的质量较低,而输出图片的质量较高,通常采用复原、压缩等方式进行处理。

此项技术首次应用成功是在美国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中。

此后,在航空领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促进了此门学科的发展。

除此之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之后,计算机与智能化得到很好的发展,也促进了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

人们开始研究怎样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系统的解释,这被称作计算机视觉或图像理解。

上世纪几十年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大力发展。

截止目前,此项技术在医疗设备、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2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特点2.1优点(1)再现性较好。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不会因为各种变换操作而造成图片出现质量退化的现象,始终确保图像可以真实的再现。

(2)处理精度高。

根据当前技术,基本上能够把一副模拟的图像通过数字化做各种二维数组,与图像数字化设备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 “数字图像处理”是⼀门利⽤计算机解决图像处理的学科。

并且,现代多媒体计算机中⼜⼴泛采⽤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下⾯是店铺给⼤家推荐的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希望⼤家喜欢!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篇⼀ 浅谈“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实践 摘要: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种发展迅速且应⽤⼴泛的新兴技术,就“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段和⽅法、教学理论和实践等⽅⾯进⾏改⾰与实践,增强了学⽣的实践创新能⼒,提⾼了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段;实践 作者简介:刘忠艳(1975-),⼥,⿊龙江依安⼈,⿊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程学院,副教授;周波(1963-),男,⿊龙江绥化⼈,⿊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程学院,教授。

(⿊龙江哈尔滨 150027) ⼀、“数字图像处理”概述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集微电⼦学、光学、应⽤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门综合性边缘技术。

[1,2]是当今信息社会中发展迅速且应⽤⼴泛的新兴科学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泛应⽤到通信、计算机、交通运输、军事、医学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处理的技术和理论不断完善和丰富,新的理论、技术也不断涌现,并逐渐进⾏应⽤。

⾯对这样⼀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既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的⼴泛前景所吸引,也时常对课程的抽象理论感到苦恼,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提⾼教学质量,对该课程进⾏教学改⾰,势在必⾏。

经过两年半的教学改⾰与实践,取得了⼀定的教学效果。

⼆、教学改⾰措施 为了提⾼“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对本门课程进⾏改⾰,采取以下措施: 1.整合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

近⼏年来,有很多新的应⽤点和研究涌现出来,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加⼊新技术的介绍,对于学⽣了解国际的研究和应⽤热点,尽快地投⼊相应的研究与应⽤中去⼤有益处。

2篇数字图像处理论文

2篇数字图像处理论文

基于并行计算的图像灰度匹配摘要:灰度匹配是数字图像处理中一项重要的技术,以往的匹配方法虽然精确度高,但计算量大、时间长。

针对这一问题,将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的集群并行处理思想引入到图像灰度匹配中,对待匹配的图像采用数据分割处理,结合并行处理的一般步骤对图像灰度匹配进行并行建模、实现,对传统的图像灰度匹配算法进行并行化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并行化处理能显著地缩短灰度匹配时间,达到较高的加速比和效率。

通过对图像灰度匹配的并行化处理,验证了并行计算的高性能。

关键词:MPI;并行计算;灰度匹配;集群1.引言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图像匹配是根据已知一幅图像在陌生图像中寻找对应子图像的过程,它在计算机视觉、航空遥感、医学图像、飞行器制导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图像匹配算法很多,基于灰度匹配算法简单、精度高,但计算量大、对旋转形变等敏感[1]。

基于特征匹配方法计算量小,对灰度变化、形变及遮挡等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它取决于特征提取的质量,匹配精度不是很理想[2]。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具有良好的并行性和非线性全局作用,良好的容错和记忆能力,但计算代价高、参数选取对结果影响大[3][4]。

其中经典的灰度相关算法具有匹配精度高,易于硬件实现等特点,但计算量大、速度慢,应用受到限制。

现今针对灰度相关匹配改进的算法较多,如灰度归一化相关匹配,基本上是从相似性度量的函数着手进行算法的改进[5],但很多是基于串行处理。

随着近几年硬件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大型工作站可由多微机的集群系统代替,从而使得计算量大的问题可由后者解决。

在图像处理的研究中,并行处理的引入极大地缩短了计算时间,成为图像处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4]。

本文基于灰度相关匹配进行并行化处理、改进,提高运算速度。

2.灰度相关匹配匹配的图像称为模板,记为T (m, n) ,大小为N X N,被匹配的陌生图像为S(m, n) ,大小为M X M ,其中陌生图像被模板覆盖的部分称为子图,记,在陌生图像中起始位置为(i, j) ,匹配的过程是由模板从源图像左下角开始逐点匹配。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姓名:日期: 2015.6.24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方法探讨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的要求,《数字图像处理》是作为一门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的新兴学科,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注重基础理论和科技前沿的有机结合,来改进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教学以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图像处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方法引言:图像是人类视觉的基础, 是自然景物的客观反映。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数字化信息时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视频通信、生物医学、遥感测绘、智能交通、建筑安防、刑侦破案等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数字图像处理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是电子信息类重要的专业课,主要讲授对数字图像进行加工、分析的方法和原理,其作为一门交叉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涉及的学科领域和理论知识非常广泛,面对这样一门复杂性较高、理论性较强、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对课程进行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势在必行。

近20 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网络课程等相继产生,全世界网络远程教育的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作用进行教学,使其优势互补,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一.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传统教学(1)课程定位不准确传统的《数字图像处理》教学中,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从图像的数字化、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到图像的压缩编码、图像的分析等依次来介绍图像处理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介绍占用了大部分课时,而与实际应用相关的前沿内容学生接触太少; 由此造成课程定位不准确。

(2)课程体系结构不规范大量理论推导、公式推理证明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们对于数字图像处理没有直观上的了解,就算是掌握了图像处理算法的原理也不明白具体的实现效果。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

认识数字图像处理通过一个学期的多媒体应用知识的学习,我了解了有关多媒体的理论知识并且进行了对软件的实际操作,使我更加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我对数字图像处理这个部分的知识比较感兴趣,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来了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下面主要总结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四方面内容。

一、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况及简要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它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计算机的发展;二是数学的发展;三是广泛的农牧业、林业、环境、军事、工业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需求的增长。

20世纪20年代,图像处理首次应用于改善伦敦和纽约之间海底电缆发送的图片质量。

到20世纪50年代,数字计算机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数字图像处理才真正引起人们的兴趣。

20世纪60年代末,数字图像处理具备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

20世纪70年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现在,各个应用领域对数字图像处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进了这门学科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

数字图像处理已从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变成了科学研究和人机界面中的一种普遍应用的工具。

二、数字图像处理常用方法首先是图像变换方法,由于图像阵列很大,直接在空间域中进行处理,涉及计算量很大。

因此,往往采用各种图像变换的方法,如傅立叶变换、沃尔什变换、离散余弦变换等间接处理技术,将空间域的处理转换为变换域处理,不仅可减少计算量,而且可获得更有效的处理(如傅立叶变换可在频域中进行数字滤波处理)。

目前新兴研究的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中都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它在图像处理中也有着广泛而有效的应用。

其次是图像编码压缩,该技术可减少描述图像的数据量,以便节省图像传输、处理时间和减少所占用的存储器容量。

压缩可以在不失真的前提下获得,也可以在允许的失真条件下进行。

数字图像处理毕业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毕业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 (3)1.1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3)1.2数字图像评价研究现状及关键技 (3)第二章基本原理 (4)2.1 直方图均衡化 (4)2.2 小波变换 (4)第三章数字图像评价的原理 (5)3.1主观评价方法 (5)3.2客观评价方法 (6)3.3本章小结 (7)第四章数字图像处 (8)4.1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基本组成 (8)4.2图像变换 (8)4.2.1:傅立叶变换 (8)4.2.2、其他常见变换概述 (9)4.3 数字图像处理容 (9)4.3.1、图像增强 (9)4.3.2、图像恢复 (10)4.3.3、图像压缩 (10)4.3.4、图像分割 (11)第五章总结和展望 (11)5.1总结 (11)5.2对未来的展望 (11)致谢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绪论1.1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已经广泛应用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遥感,工业检测,医学,气象,通信,侦查,智能机器人等。

作为数字图像处理重要环节的图像评价技术的研究也受到广泛关注,在图像处理各项技术,如图像采集,图像压缩,图像增强与复原,以及图像去模糊等算法中,图像质量评价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图像质量评价的主要应用有以下几方面:运用于图像或视频系统,使其能够获得最佳图像;作为图像系统的一项基准指标,用以评价图像或视频质量;作为反馈量,优化算法中的各项参量,改善系统性能等[1]。

由此可见,数字图像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图像评价是图像处理的重要技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视频监控成为了现在数字图像处理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而且在实际的应用当中非常有实用价值。

如在由于车辆的牌照在交通道口经常会受到对面车灯强光等或外部光源的照射,使得摄像机拍摄出来的车牌照片反光,人眼根本无法识别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处理而不断改善图像质量,提取有效信息,从而分辨汽车牌照;又如通过数字图像评价系统的研究,改善摄像机对于一些由于逆光、弱光、暗光、偏色或综合因素影响的监控质量等等。

数字图像处理期末小论文题目

数字图像处理期末小论文题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期末小论文题目1、车牌识别图像预处理技术主要内容:车辆自动识别涉及到多种现代学科技术,如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光学、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等。

汽车作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被广泛的使用,实现自动采集车辆信息和智能管理的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求:1>对原始车牌图像做增强处理;2>对增强后的彩色图像进行灰度变换;3>对灰度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处理;4>选取自适应的阈值,对图像做二值化处理;5>显示每步处理后的图像;4>分析此种图像预处理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简要叙述车牌字符识别方法原始车牌图像处理后的车牌图像2、医学细胞图像细胞分割图像增强算法研究主要内容:医学图象处理利用多种方法对各种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期得到更好的显示效果以便医生根据细胞的外貌进行病变分析。

要求:1>通过对图像的灰度变换调整改变细胞图像的灰度,突出感兴趣的细胞和细胞核区域。

通过直方图修改技术得到均衡化或规定化等不同的处理效果。

2>采用有效的图像平滑方法对细胞图像进行降噪处理,消除图像数字化和传输时所混入的噪声,提高图像的视觉效果。

3>利用图像锐化处理突出细胞的边缘信息,加强细胞的轮廓特征。

4>显示每步处理图像,分析此种细胞分割图像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原始细胞图像图像处理后的细胞图像3、利用中值空间滤波去去除波形噪声要求:1>掌握空间滤波原理;2>了解中值空间滤波在实际中的应用;3>利用MATLAB实现对波形的中值滤波;5>改进算子,使图像达到标准对照图像效果。

待处理图片处理后图片4、利用拉普拉斯算法对扩散现象引起的模糊进行图像锐化要求:1>掌握拉普拉斯算法的原理及常用算子形式;2>分析扩散现象引起的模糊属于哪种类型;3>实现拉普拉斯算子对图像的锐化,并实现显示;4>改进算子,使图像达到标准对照图像效果。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浅析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浅析论文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浅析论文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可以说与计算机的发展同步,数字图像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越广泛,目前已经应用到了广告摄影创作、视听资料、地质勘探等众多领域,在各领域均不断实现着突破。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浅析论文篇一《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浅析》【摘要】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就是把图像中的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可以说与计算机的发展同步,数字图像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越广泛,目前已经应用到了广告摄影创作、视听资料、地质勘探、公安领域、智能交通以及航空航天、医学等众多领域,在各领域均不断实现着突破。

文章从数字处理技术的内容和特点出发,对其在广告摄影创作、视听资料、公安领域及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内容;特点;关键技术;应用;展望【中图分类号】TP39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129-021.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内容及特点1.1 研究内容不管应用到哪个领域的图像处理图像数据都要输入、加工和输出图像,其研究内容:(1)获取、表示和表现图像――把图像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形式,并把数字图像显示和表现出来。

(2)图像复原――已知图像发生退化的缘由时,对图像进行修复,关键是建立退化模型。

复原是以模型和数据的图像恢复为基础,消除退化的影响。

(3)图像增强――对图像质量的常规改善。

当不知道图像退化原因时,还可用此技术比较主观的改善图像。

(4)图像分割――人类视觉系统可以轻松地将观察到的对象区分开来,但计算机却很难。

分割的基本问题目前是将各种方法融合使用,以此提高处理的质量。

(5)图像分析――检测和测量图像中的目标,获取其客观信息,是从图像到数据的过程。

(6)图像重建――指从数据到图像的处理。

(7)图像压缩编码――为减少数据容量、降低数据率、压缩信息量,在不影响其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图像的数据量。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简述论文(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简述论文(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简述论文(2)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简述论文篇二《浅谈数字化图像处理系统》[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电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中数字图像检测就是其重要应用。

采用这种自动成像检测系统能克服人工检测带来的不利因素,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检测;精度;效率随着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零部件尺寸检测和质量评价已成为工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对尺寸检测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背景当前,工业零部件尺寸有多种测量方法,但检测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

工业零部件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工业的正常生产,由于尺寸的检测缺陷,会影响生产并产生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采用一种行之有效的尺寸检测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不仅要求检测效果好,而且还要求检测速度快。

二、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概述数字图像处理的英文名称为“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通常所说的数字图像处理是指用计算机进行的处理,因此也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

数字图像处理就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其他数字硬件,对从图像信息转换而得的电信号进行某些数学运算,以提高图像的使用性。

总的来说,数字图像处理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点运算。

主要是针对图像的像素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图像的点运算可以有效地改变图像的直方图分布,这对提高图像的分辨率以及图像均衡都是非常有益的。

2.几何处理。

主要包括图像的坐标转换,图像的移动、缩小、放大、旋转,多个图像的配准以及图像扭曲校正等,几何处理是最常见的图像处理手段,几乎任何图像处理软件都提供了最基本的图像缩放功能。

图像的扭曲校正功能可以将变形的图像进行几何校正,从而得出准确的图像。

3.图像增强。

图像增强的作用主要是突出图像重要的信息,同时减弱或者去除不需要的信息。

常用方法有直方图增强和伪色彩增强等。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1

数字图像处理论文1
算法是这样进行设计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性灰度变换函数:
灰度变换方程为:
其中:fA为线性函数斜率。fB为线性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表示输入图像的灰度, 表示输出图像的灰度。当fA=1,fB=0时,输出图像和输入图像相同;当fA=-1,fB=255时,输出图像的灰度正好反转,也就实现了图像反色。
以下是实现反色的关键代码:
当-width<tx<=0时,图像区域的X范围从0到width-|tx|,对应原图的范围从|tx|到width;当0<tx,<width时,图像区域的X范围从tx到width,对应原图的范围从0到width-tx;当tx>=width时,图像完全移出了屏幕,不做任何处理。Y轴方向同理。
关键代码如下:
image_s[(height - i - 1) * www * 3 + 3 * j + 2] = 255-image_s[(height - i - 1) * www * 3 + 3 * j + 2];
2.图像的黑白化
图像的黑白化也就是图像的二值化,是图像灰度处理的一种特殊情况。图像的二值化处理就是将图像上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0或255,使得整幅图像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效果。
关键代码如下:
image_s[(height - i - 1) * www * 3 + 3 * j] = image_s[(height - i - 1) * www * 3 + 3 * j + 1] =image_s[(height - i - 1) * www * 3 + 3 * j + 2] =(image_s[(height - i - 1) * www * 3 + 3 * j]+image_s[(height - i - 1) * www * 3 + 3 * j + 1]+image_s[(height - i - 1) * www * 3 + 3 * j + 2])/3;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2)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2)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2)数字图像处理相关论文篇二《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针对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的课程特点,开展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建立基于MATLAB实现的教学示例,并应用于课堂与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且促进课程由传统课堂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化。

关键词: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教学;MATLAB;教学示例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93-02随着计算机和微处理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以现代滤波器技术、现代谱分析理论、智能信息处理方法等为标志的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及技术,并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新型雷达、精确遥测、医疗等众多领域。

目前,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主要面向研究生层次学生开设。

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且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因此教师教好和学生学好该课程都很重要。

一、课程特点及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困难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具有数学理论推导较多、内容广泛、概念抽象等特点。

由于工科研究生的数学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同时课程的学时有限,若教学方法不当,学生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易造成学生畏惧学习的心理,失去学习兴趣。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同时是一门以算法为核心,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算法的应用实现主要基于计算机的数值计算。

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讲授基础理论和算法的推导,学生则主要利用大量的公式、算法及推导进行学习和解题,而忽视让学生采用计算机动手设计、调试和分析课程中大量的、应用性较强的内容,会使得学生感觉该课程是一门数学理论课,不利于他们深层次理解数学概念中所蕴含的物理和工程意义,从而造成课后实践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学生以后从事有关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工作。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是本课程教学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论文题目:基于GIS的安吉市玉米种植适宜性评价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班级:地理科学122班学号:姓名:联系方式:上交时间: 2015年1月8日分数: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制基于GIS的安吉市玉米种植适宜性评价(浙江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摘要:中国可利用人均耕地面积小于世界水平,通过对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合理的布局,GIS技术被广泛用于土地农作物适宜性评价。

本文通过模糊数学函数模型和自然要素评价指数,采用arcgis技术和安吉市土壤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别对安吉市玉米种植适宜分布地进行相关分析。

选取土壤孔隙度、土壤肥力、供水能力、坡度四个参评因子,计算得出安吉市最适宜、适宜、轻适宜、不适宜的旱地面积分别为9.27Km2,8.65 Km2,8.71 Km2,14.88 Km2,最适宜和适宜区面积大于已种植面积。

并根据玉米种植适宜和不适宜区分布位置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合理布局。

关键词:安吉;玉米;gis;适宜性1 引言土地评价是农业科学领域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国内在其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较多的介绍,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近年来,GIS技术被广泛用于农业用地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并已成为土地适宜性评价中重要的技术手段。

目前对于玉米种植适宜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北方地区,根据贾超杰的研究,我国玉米种植最适宜区位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黄淮海平原,对于北方来说,种植玉米的限制性因素是水量的问题。

[1]在南方地区由于降水量充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玉米的水量需求,但由于南方主要生产经济价值更高的水稻、茶叶等作物,玉米的布局地的总体条件相对较差,但单产的收成较高。

玉米是安吉市重要的经济作物。

由于玉米的适宜性较强,需水性较强。

南方的水热较为充足,可以为玉米的种植提供丰富的降水等。

安吉市玉米的种植主要是在旱地上种植,利用对于需水量较大的水稻、油菜等不宜种植的地块进行耕作。

安吉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全县耕地面积总量41035公顷,占总面积21.76%,种植玉米面积1484公顷,占总面积的0.7%,占耕地面积的3.6%。

如何在总耕地面积较少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旱地区域进行玉米种植的合理布局,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2.资料和方法2.1研究区概况安吉(30°22′-31°11′N,119°14′-120°29′E),地处浙江西北部,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境内“七山一水二分田”,多为低山丘陵,主要种植茶叶和水稻,适宜耕地面积较少。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400mm,年平均气温16.6℃,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图1 研究流域图Fig.1 The study area2.2 数据地理数据:2010年安吉市土地利用类型,安吉市DEM数据(空间分辨率30*30),安吉市土壤类型数据,安吉市区域图,全国基础数据。

统计数据:查询《2013年安吉统计年鉴》,得到安吉玉米作物面积和产量。

2.3 技术流程收集数据和查阅资料,从已有的研究中吸取评价方法;选取评价指标,确定单因素权重,即建立隶属函数模型及层次分析模型,此步最为重要的是找到关于土壤类型与土壤孔隙度以及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对于其他地方的玉米适宜性研究,估计各评价因子在安吉市中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比重;利用安吉土壤利用类型图,土壤类型图以及DEM数据,提取评价因子属性;根据建立的评价模型对各因子的作用进行评价,计算出不同单元的适宜度,从而对安吉的玉米种植产生指导作用。

[2]2.4 评价单元的确定评价单元是玉米种植适宜性评价的最基本单元,直接关系到评价质量和计算量的大小。

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安吉市玉米在旱地上种植的适宜性,故本研究将在县级尺度上,将旱地类型与坡度图像、供水等级、肥力和孔隙度图像做叠加分析,从而对旱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到单元734个,单元大小273.98*273.98m。

2.5 因子选择根据全国公用的玉米适宜性指标体系,以及侍慧宇,卢祖瑶,闵程程,方海宝等人对于贵州、广西、太湖等地的油菜、茶树、玉米适宜性研究[2-5],笔者选择坡度,灌溉条件,土壤肥力、土壤孔隙度4个因子。

参评因子权重拟采用层次分析模型但由于数据量的缺失,各参评因子下均只选择了一个主因子,权重的选择参照了方海宝对于太湖区域的油菜适宜性研究和王路明对于陕西玉米种植适宜性的研究,其中坡度,灌溉条件,土壤肥力、土壤孔隙度的权重设置分别为0.22,0.21,0.35,022。

2.6 参评因子等级赋值对于土壤孔隙度和肥力的划分由于缺少具体的数据来源,故从安吉土壤类型图中,根据土壤类型,结合前人所做的关于土壤类型与肥力、孔隙度的关系,推测得到安吉地区的不同土壤类型所具有的肥力和孔隙度大小的比较。

根据陈玉真,王峰等对于福建省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的物理性状特征的研究,且由于武夷山地区和安吉市所处的纬度带、气候带、地形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形成不同土壤类型所具有的外部条件相似,故土壤类型对应的孔隙度大致相同[6]。

故不同的土壤类型的孔隙度排序为:粗骨土>石灰土>潮土>红壤>黄壤>紫色土>水稻土。

詹江渝对重庆市农用地土壤的不同类型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评判出养分不同类型的土壤养分高低状况,[7-8]为石灰土、黄壤、水稻土、紫色土、潮土,红壤,粗骨土。

由于重庆的气候条件和植被状况与安吉相似,故采用詹江渝对于土壤类型的孔隙度划分。

表1 土壤孔隙度与土壤类型关系Tab.1 Soil porosity and soil types土壤孔隙度土壤类型1 初骨土2 紫色土3 黄壤土,红壤4 水稻土,潮土,石灰岩土表2 土壤肥力和土壤类型关系Tab.2 Soil fertility and soil types土壤肥力土壤类型1 石灰土、黄壤2 水稻土3 紫色土,潮土4 初骨土,红壤将划分好等级的坡度图、供水等级图、肥力等级图、孔隙度等级图,转换成栅格数据,得出每一不同类别的图层中的四类等级。

由于不同级别的参评因子对评价对象的贡献函数值不同。

参评因子的各级贡献分数,前人多采用专家经验法进行参考和改正,故笔者根据何鹏对于宜宾市油菜种植的研究,[9]将各级的贡献对象划分为如表。

表3 各因素不同等级贡献率Tab.3 The factors’contribution rate of different levels坡度B1 灌溉条件 B2 土壤肥力 B3 土壤孔隙度 B41 0.21 0.22 0.35 0.222 0.13 0.13 0.21 0.133 0.06 0.06 0.1 0.14 0 0 0 01.5评价方法玉米种植适宜性评价采用目前常用的自然要素评价的指数进行,其关系式为:IFI=bl*Xl+b2*X2+…+bi*Xi式中:IFI耕地玉米种植适宜性指数;Xi耕地某自然属性(评价指标);bi该属性对耕地玉米种植适宜性的贡献率。

在arcgis中计算出四个参评因子图层对玉米种植适宜性的自然要素的总指数,采用自然断裂法,分出四类等级。

制图结果如下。

表3 旱地玉米种植适宜性划分Suitability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dryland corn growing in Anji图2 安吉玉米种植适宜性分区Fig.2 Classified figure of suitability assessment for corn growing in Anji3 结果与分析经计算,旱地面积为41.52km2,占总耕地面积的10%,远高于目前所种植的玉米地面积,可见部分旱地资源并未被利用或者旱地的耕地条件较差。

其中最适宜、适宜、轻适宜、不适宜区域分别占旱地面积的22.34%,20.84%,20.98%,35.83%,面积分别为9.27Km2,8.65 Km2,8.71 Km2,14.88 Km2。

总的来说最适宜区和适宜区总面积为17.92 Km2,大于目前所种植的玉米的面积,说明利用的空间还是很大。

3.1最适宜和适宜区从图中可以得出,安吉地区旱地区域适宜种植玉米地区呈点状分布,其中最适宜和适宜区的地区主要集中位于东北端,中部偏东北方位,该地区地形坡度在0-7°之间,地形平缓,土壤肥沃,便于耕作,另外距离水源地较近,可以便利的获得水利灌溉,但总的来说这一区域孔隙度等级较差,排水,通气能力较差。

不适合于玉米根系众多,要求土壤质地疏松的条件,但满足其需水量大的需求。

在这一区域可以大面积开展旱地玉米种植,提高耕地的利用率。

在进行耕作时可对该地区土壤孔隙度进行改良:(1)可以增施有机肥,像农家肥,牲畜粪类,绿肥类(2)向土壤中增添些沙子,改善土壤结构(3)进行中耕松土除草,可以明显的改善土壤的孔隙度或对土地进行深耕,充分使土壤变得疏松。

(4)可以在土地上种植不容易使土壤板结可以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物。

3.2轻适宜区轻适宜区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集中分布在安吉县城附近,占据了旱地的大部分,这一部分区域坡度在7-16°,距离水源距离稍远,土壤类型主要为粗骨土和红壤,土壤肥力较差,但是其由于距离城镇聚落较近,主要位于梅溪镇和安吉县城附近,当要继续规划设计玉米种植地时,可适当考虑这类地区,采用人工增肥的方法,提高土壤肥力。

3.3不适宜区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距离河流较远处,具有无法满足玉米需水量大的特点。

由于当地人们主要种植水稻等,故在条件不足的地区旱地地区,修建农田灌溉措施进行玉米地的浇灌等,热情不高且经济效益较低,同时这些地区的坡度较大,整体坡度大于16°,不适宜大范围的进行开发种植,易引起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地质灾害。

这些区域的土壤类型同样为红壤和粗骨土,土壤肥力较低,不宜种植玉米。

总的来说,该区域土壤肥力差,不具备灌溉能力,且改良的费用和难度大,这一部分区域适合用于退耕还草、还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和水土保持率。

结论(1)在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中引入GIS技术,一方面方便获得具体和详细的土地利用类型和适宜性大小,可以为农业规划提供帮助,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分析,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实地的考察和勘探等,可以提高数据的更新速度,及时作出反应和调整。

(2)在安吉市,可运用于玉米种植的旱地面积17.92km,高于目前用于玉米种植的14km2且这一部分已用于玉米种植的适宜性并不是很高,利用GIS技术,可以对后期的玉米种植地的分布进行调整。

(3)金志凤等认为选用的指标越多,由于采用的指标之间具有的关联性,导致评价的工作更复杂。

笔者选用的四个参评因子之间的联系性较小,且对玉米的种植具有主导性另简单容易获取,对开展实时的更新具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