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按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按诊

【教学目的】

掌握按诊的方法,按脘腹的内容和意义;熟悉按诊的意义,按胸胁、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按诊的体位、方法、注意事项。按诊触、摸、按、叩等法的操作方法,按诊的意义。

2.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方法、内容与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熟悉按诊的含义和意义;按诊的体位、手法、顺序。了解按诊的注意事项。

二、按诊的内容

1.熟悉诊虚里的部位、方法和临床意义;按胸部、按乳房、按胁部的一般临床意义。

2.掌握腹部按诊的一般方法;脘腹部位的划分;按脘腹异常变化的意义;腹满、腹水、腹部肿块的按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3.熟悉肌肤寒热、滑涩、疼痛、肿胀、疮疡的常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尺肤的部位和诊尺肤的临床意义。

4.熟悉按手足寒热变化的临床意义。

5.了解按腧穴诊病的理论依据;诊断各脏腑病变常用的腧穴名称。

【教学方法和参考学时】理论讲授。2学时。

概说

【按诊的定义】

按诊是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按压叩病人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它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病方法。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诊的意义】

按诊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望、闻、问诊所得资料的补充和完善,为全面分析病情、判断疾病提供重要的指征和依据。

按诊可以进一步确定望诊之所见,补充望诊之不足,而且还可为问诊提示重点,特别是对脘腹部疾病的诊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按诊可以进一步的探明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按诊的历史沿革】

按诊的运用,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按诊的论述更多,尤其是胸腹部的按诊,已成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清代以后,按诊在一些医书中还列有

专门篇章论述,拓宽了应用范围。

近代对中医腹诊及腧穴诊断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方法上与西医的触诊和叩诊相沟通,提

高了按诊的临床诊断价值。

第一节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一、按诊的体位

应根据按诊的目的和准备检查的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体位。诊前首先需选择好体位以暴露按诊的部位。一般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

坐位:适用于皮肤、手足、腧穴的按诊。

医生面对病人而坐或站,用左手稍扶病体,右手触摸按压局部。

仰卧位:用于按胸腹等部位。

病人全身放松,两腿自然伸直或屈起双膝,医生立于病人右侧用右手或双手按诊。(PG.130 图6-1)

必要时也可以病人侧卧位(PG.131 图6-2)、或肘膝位(PG.131 图6-3)。

B 图 6-1 病人仰卧位

图 6-2 病人侧卧位

图 6-3 病人肘膝位

二、按诊的手法

有以下四法:

1.触:以手指或掌轻触病人局部皮肤(额、四肢、胸腹等)了解局部肌肤的凉热、润燥等,以分辩病属外感或内伤,是否汗出,及阳气阴津之盈亏。

2.摸:以手指稍用力寻抚局部,如胸腹、腧穴、肿胀部位等,来探明局部的感觉,有无疼痛以及肿物的形态、大小等,以辨病位及虚实。

3.按:以重手按压或推寻局部,如胸腹、四肢、肿物部位,以了解深部有无压痛、水肿、或肿块,肿块的形态、质地、大小、活动程度、肿胀程度、性质等,以辨脏腑虚实和邪气痼结的情况。

以上三法的区别:指力轻重不同,所达部浅深有别:皮肤→肤层→筋骨、腹腔,可综合运用。轻→重浅→深远→近上→下

4.叩:即叩击法,是医生用手叩击病人某部,使之震动产生叩击音、波动感或震动感,以此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叩击法有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两种。

(1)直接叩击法:医生用中指或并拢的二、三、四、五指的掌面轻轻地直接叩击或拍打按诊部位(多为腹部),通过听音响和叩击手指的感觉来判断病变部位的情况。

(2)间接叩击法:

拳掌叩击法:医生用左手掌平贴在体表,右手握成空拳叩击左手背,边叩边询问患者叩击部位的感觉,有无局部震动而痛,以推测病变部位、性质和程度(图PG.132 6-4)。

指指叩击法:医生用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病体需诊察的部位,其它手指稍微抬起,右手指自然弯曲,第二、四、五指微翘起,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节前端。用于对胸背腹及肋间的诊察(PG.132图

6-5)。

图6-4 拳掌叩击法图 6-5 指指叩击法

三、按诊注意事项:

①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体位和方法

②医生举止稳重大方,态度严肃认真,手法轻巧柔和,勿暴力或冷手按诊。

③争取病人主动配合。

④注意病人的局部反应及表情变化。

⑤注意对侧部位以及健康部位与疾病部位的比较,

⑥要边询问是否有压痛及疼痛程度,边通过谈话了解病情,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第二节按诊的内容

一、按胸胁

部位:前胸:缺盆(锁骨窝)至横膈以上:心、肺

侧胸(胁部):胸部两侧,由腋下至十一、十二肋骨的区域:肝胆

并可诊局部皮肤、经络、骨骼的病变。

㈠胸部按诊

了解心、肺及虚里等病变情况。

正常胸(肺)部叩诊呈清音,但胸肌发达者、肥胖者或乳房较大者叩诊稍浊,背部较前胸音浊,上方较下方音浊。胸部自上而下叩诊时,浊音与实音交界处即为肺下界,平静呼吸时,肺下界正常于锁骨中线第6肋(左侧可因胃脘鼓音区影响而有变动)、腋中线第8肋、肩胛线第10肋。

注意诊肺胀、气胸 、悬饮、肺痈

肺下界下移──肺胀、腹腔脏器下垂?等;

肺下界上移──肺痿、悬饮、鼓胀、腹内肿瘤或癥瘕等。

前胸高突,叩之膨膨然如鼓,其音清──肺气壅滞──肺胀,气胸;

叩之音浊或呈实音,并有胸痛──饮停胸膈,肺痨,胸腔

内有肿瘤,肺痈,痰热壅肺。

胸部压痛,有局限性青紫肿胀──外伤(胸、肋骨骨折等)。

注:肺胀:古病名,出《灵枢·胀论》 ①属咳喘之类;《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因邪客于肺,肺气胀满所致。症见咳喘气喘,缺盆中痛。②属胀病。见《杂病源流犀浊·肿胀源流》

,指胀病而见虚满 图6-6 胸腹部位划分图 1.心下 2.胃脘 3.大腹 4.小腹 5.少腹

6.胁肋

7.虚里

8.左、右胸

9.胸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