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重点

合集下载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包括: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

3、精神障碍的病因:⑴遗传⑵心理社会因素①应激性生活事件:可以成为直接原因。

②父母教养方式:个性和应对模式的形成。

③经济状况:差异性。

④文化背景⑤人际关系⑶人格特征: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①精神障碍的易感人格②分裂样人格③癔症样人格④偏执型人格⑤强迫型人格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精神病理学定义:研究精神症状(对症状进行描述、命名、归类)及其发生机制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深入精神病人心灵的钥匙。

精神活动是通过外显行为(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的。

2、精神症状的判定判断精神活动是否属于正常范围:首先不能脱离现实谈症状,离开现实无症状可言。

其次可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如性格改变。

②横向比较:与大多精神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如偶尔的入睡前幻觉。

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3、精神症状的特点:⑴症状的出现不受意识控制(故意就不是精神症状).⑵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⑶症状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⑷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4、精神症状间的关系及鉴别当确定某精神症状存在时,应注意:⑴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如幻觉。

⑵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与病因直接有关,具有诊断价值;哪些是继发的,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

⑶注意各症状间的鉴别,如内脏幻觉与内感不适.⑷分析各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

精神病学 复习重点

精神病学 复习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病理学:作为精神病学最基础的部分,它以心理学为基础,对异常思维、情感体验、行为等进行描述、命名、归类等,并研究精神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深层心理活动等的关系。

3以记忆为例来说明脑的可塑性:人们对各种经历的记忆最初保存在海马,运动记忆主要在纹状体,而情绪记忆则在其他区域(如杏仁核)编码。

4新世纪精神卫生的服务对象:各种适应不良行为、轻型精神障碍、药物酒精依赖、心身疾病、儿童老年心理卫生问题。

5精神病院的现代化前景:实行院内园林化、室内家庭化、管理开放化、治疗多元化。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6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是将疾病症状按照不同的组合,以以条理化形式列出的一种标准化条目。

包括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

内涵标准又包括症状学、病情严重程度、功能损害、病期、特定亚型、病因学等指标,其中症状学指标是最基本的,又分必备症状和伴随症状。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简答)7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为~。

8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是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理的学科。

9判断精神活动正常与否: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比较,精神状态改变是否明显。

②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一般限度。

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处境具体分析判断。

(是否符合当时当地的习俗规范;是否符合客观现实;是否有不可理喻的行为表现。

心理活动是否与环境协调统一;心理活动自身是否协调统一;人格是否相对稳定、完整。

)观察精神症状时,不但要观察精神症状是否存在,还要观察其出现频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精神症状一般不是随时随地表现出来,因此必须进行仔细观察和反复检查。

精神检查的主要方法是交谈和观察,能否发现患者的精神症状,特别是某些隐蔽的症状,常取决于医患关系及检查技巧,根据短暂、片面观察所作出的结论,很容易漏诊和误诊。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归纳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归纳

绪论第一节概述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

3.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遗传与环境因素、神经发育异常、感染;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应激与精神障碍(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人格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总的情绪和行为特征)4.精神健康: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

5.ICD-10主要分类类别为: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F60-F69 成人的人格和行为障碍;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F90-F98 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F99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MD中国精神障碍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 精神分裂症(分裂样)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 情感性精神障碍;4 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5 心理因素相关心理障碍;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一节概述1.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障碍的医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心理和行为异常,涵盖了焦虑、抑郁、精神分裂、躁狂、心理创伤等多种疾病。

以下是精神病学的重点总结。

1. 精神疾病的定义精神疾病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变化,导致精神活动和行为产生不正常的反应。

具体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明显的障碍,影响日常生活,有害自身和周围人。

2. 精神障碍的分类精神障碍可分为以下几类:神经症类、精神分裂症类、情感障碍类、人格障碍类、心境障碍类、依赖状态、性障碍等。

3. 精神障碍的评估评估精神障碍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必须包括对患者的个人和家庭状况、历史、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详细了解。

可以使用精神评定量表来评估患者,例如贝克抑郁量表、哈密尔顿抑郁量表等。

4. 精神病的治疗方案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案必须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确定。

一般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交治疗等。

例如利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此外,行为治疗、认知疗法、催眠疗法等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5. 精神障碍的预防精神障碍的预防应该从家庭教育、社交和日常生活的健康习惯等方面着手。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锻炼身体、合理饮食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6. 精神障碍的急救处理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及时处理。

正常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失去对现实的掌控能力,出现自杀或暴力行为。

紧急情况下,我们需要采用安抚和引导的方法来避免事件的发生。

7. 精神病的社会关怀患有精神病的患者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怀和理解。

社会不应该歧视精神病患者,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

让患者融入社会和家庭是帮助精神病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8. 精神病的研究精神病的研究可以为治疗精神病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精神病的遗传和治疗两方面。

精神病的研究不仅是治疗患者的原因,也有助于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特点。

总之,精神病学是研究和治疗精神障碍的重要学科,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精神病学 重点

精神病学 重点

精神病学(Psychiatry).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病机,临床表现,诊治及预防等方面的临床医学科学.精神病(Mental disorders).由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紊乱,导致个体出现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明显异常的疾病的总称,主要指重性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研究精神疾病的社会防治.促进群体的心理健康.预防各类心理,行为问题发生,最终达到提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精神障碍病因学:①遗传因素: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高危因素②躯体因素:CNS,感染,中毒,物理化学因素,生理因素③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应激等.精神疾病的传统分类:重性精神病、神经症、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

精神疾病的分类诊断系统:ICD-10、DSM-Ⅳ、CCMD-3。

CCMD-3分类系统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心理障碍、生理心理障碍、人格障碍、意向控制障碍以及性变态、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其它精神障碍。

精神病学诊断和研究手段:①精神检查(晤谈和观察,自由、半定式和定式检查)②临床心理测验:诊断性心理测验,IQ,MMPI等.症状评定,PANSS、HAMD、HAMA等③实验室检查/1.神经生化和内分泌(如HPA 轴、HP③T轴的研究)2.神经电生理(脑电地形图,多导睡眠图,事件相关电位,水平眼跟踪检查等)3.脑影象学(如fMRI的进展)4.精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分子遗传、药物遗传学等)。

感觉障碍包括:1.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

2.感觉过敏3.感觉减退知觉障碍.1.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2.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是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幻视*幻听*内脏幻觉.患者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那个异常知觉体验.*真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一样.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

精神病学考试重点

精神病学考试重点

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反映出来的症状。

精神病理学: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

幻觉:是指无客观存在的刺激作用于感官而出现的类感知觉。

(错觉,草木皆兵)思维扩散和思维广播: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即为尽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人共享,毫无隐私而言,为思维扩散。

如果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是通过广播而扩散出去,为思维被广播。

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

情感淡漠:指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哪怕与自身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

多见于单纯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

矛盾意向:表现为对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和情感。

木僵:指行为动作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

刚赛综合征:又沉心因性假性痴呆,即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问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

自知力: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能力,能够认识哪些表现是疾病引起,不要求患者对病因有认识,更不要求有符合医师观点的认识。

精神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

精神活性物质:指来自体外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成瘾)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之学科。

精神症状的检查方法主要是面谈和观察。

物理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感。

患者觉得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都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控制,如受到电波、超声波,或特殊的先进仪器控制而不能自主。

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情绪障碍:情绪高涨,情绪低落,焦虑,恐惧,易激惹,情感不稳,情感淡漠。

记忆障碍:记忆分为识记、保持、回忆(再生)、认知(再认)四个部分,其中的特征症状是柯萨可夫综合征,是近事遗忘、定向障碍、虚构症合并所称的一个症状群。

意志障碍种的矛盾意向:表现为对同一种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和情感。

动作与行为障碍中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分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多见于躁狂症,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的紧张型和青春型。

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1.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旧称精神疾病(mental disease),是指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伴有主观痛苦体验和社会功能损害的个人情绪、认知和行为改变。

2. 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医学门类中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

医院精神病学、综合医院精神病学、社区精神病学。

3.精神医学发展史▲(1)第一次革命:法国精神病学家皮奈尔(Pholippe Pinel,1745年—1826年)在1793年去掉精神病患者身上的铁链,主张人道地对待患者。

(2)第二次革命:精神障碍分类体系的建立。

(20世纪初期,冯特的学生德国医生克雷丕林(Emil Kraepelin)详细描述了早发性痴呆和噪狂症的临床特点、病程和预后,以及妄想痴呆与妄想狂的区别。

在他所著的精神病学中,对精神疾病作了系统的分类,为精神病的分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第三次革命:心因性病因论与心理治疗。

(犹太裔奥地利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心理分析学派,利用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去了解人类的心理症结,并奠定动力精神医学的基础,弗洛伊德的成就将精神医学带入心因性病因论的研究范畴。

)(4)第四次革命:精神卫生运动展开。

(1909年美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1930年召开了首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开始重视精神障碍的预防。

比尔斯与美国心理卫生协会。

比尔斯得到各方面的赞助和鼓励后,于1908年5月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

1909年2月,又在纽约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协会(比尔斯任顾问)。

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30年5月5日)有3042人代表53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会议(中国也有代表参加)。

同时产生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卫生协会)(5)第五次革命:生物精神医学发展。

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包括: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体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如焦虑、抑郁,再外围是一些人格、适应不良等问题。

)3、精神障碍的病因学:⑪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1、遗传与环境因素:多个基因相互作用,使危险性增加,加上环境因素(社会心理、营养、健康保健等)的参与,产生了疾病。

2、神经发育异常3、感染⑫心理社会因素1.应激性生活事件:可以成为直接原因。

2.情绪状态3.人格特征:人格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总的情绪和行为特征,此特征相对稳定并可预测;性格是在气质(一个人出生时固有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性)的基础上由个体活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有些人的性格自幼就明显偏离正常,适应不良,达到了害人害己的程度称为人格障碍,有些人格障碍与精神障碍关系十分密切,如:表演型性格与癔症,强迫性格与强迫症,分裂样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

4.性别5.父母教养方式:个性和应对模式的形成。

6.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差异性。

7.种族、文化宗教背景8.人际关系问答题:简述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答:大脑是一切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均由大脑调控。

正常的大脑功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异常的大脑功能与结构可能导致精神活动的异常。

大脑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形成了神经环路,构成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结构基础,脑通过不同环路处理信息,并对所处理的信息进行整合,并结合与之有关的触觉、听觉体验,既往的经历、记忆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觉体验。

神经递质在这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然后通过第二、第三信使系统调节其效应的时程和强度。

精神病学精选重点

精神病学精选重点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

感觉:是大脑对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光、颜色、气味等,感觉障碍多见于癔症。

知觉:在感觉基础上,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整合,并借助于以往的经验,形成的整体的印象其障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感知,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幻觉: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体验称为幻觉。

功能性幻觉:指现实刺激引起同类感觉分析器出现幻觉。

反射性幻觉:即当现实刺激引起一种感官出现知觉体验时,另一感官立即出现幻觉体验。

反射性幻听:当某一感觉器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知觉体验时,另一感觉器官出现幻觉;如听到关门声即闪现人影。

见于精神分裂症。

感知综合障碍:是指病人能够正确认知事物的本质,但对它们的部分属性,如大小、形状、比例、色彩、或空间、时间关系去产生了歪曲的知觉。

包括空间感知综合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运动感知综合障碍、体型感知综合障碍。

妄想:是一种病理性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

特征①病理性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②妄想内容以患者为中心,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患者的个人利害有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④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原发性妄想:一种无法以病人当前环境和以往心境解释、有非源于其他异常精神活动的病理信念,具有突然发作、坚信不疑、非常显著的特点;常在下列原发性妄想体验的基础上产生,如妄想直觉、妄想心境等。

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这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心理活动,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及现实基础,而没有逻辑推理错误,解释、环境的变化或时间的变化可以使患者改变想法,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名词解说1、被害妄图: (delusionof persecution)是最常有的一种妄图。

病人深信某人或某个公司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诬陷,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恶运或死地。

如被追踪、被监督、被诋毁、被隔绝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2、关系妄图:(delusion of reference) (牵涉观点)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没关的事物都以为与他有关。

常与被害妄图陪伴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3、思想被洞悉感( experienceof being revealed)又称内心被揭露。

患者以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他人知道了,可是经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必定能描绘清楚。

该症状对诊疗精神分裂症拥有重要意义。

4、病理性激情( pathogenicpassion)[课本无,见于百度百科]:患者忽然发生的激烈而短暂的感情迸发状态,经常伴有激动和损坏行为,过后不可以完好回想。

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阻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阻碍、癫痫、酒精中毒、反响性精神病、智能发育不全伴发的精神阻碍、精神分裂症等。

5、默然症 (mutism) :因为语言运动区处于克制状态,病人默然不语,也不回答以下问题,可用手表示。

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戒断状态( withdrawal state ):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有受体后所出现的特别心理生理症候群,其机理是由于长久用药后,忽然停药惹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7、原发性妄图症(primary delusion ):是忽然发生,内容不行理解,与既往经历、目前处境没关,也不是根源于其余异样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8、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

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行逆,临床上以智能伤害为主。

9、创伤后应激阻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PTSD):也称延缓性心因性反响,是因为遇到异乎平常的威迫性、灾害性内心创伤,致使延缓出现和长久连续的精神阻碍。

精神病学重点内容

精神病学重点内容

精神病学重点考试内容:症状学、心境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一、症状学: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与客观环境不相称;多伴随有痛苦的体验;引起社会功能损害。

影响精神症状表现的因素:个体、环境因素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2知觉障碍:(1)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影响因素有感觉条件差、情绪因素、疲劳、意识障碍)(2)幻想性错觉:把实际存在的事物,通过主观想象,错误的感知为与原事物完全不同的事物。

(3)幻觉:是一种虚幻的错觉(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病症状,常与妄想并存)真性、假性幻觉的区别?无论真性幻觉还是假性幻觉都是没有外界客观刺激的,区别它们的关键是患者对幻觉的感知有没有通过感觉器官。

3感知觉综合障碍(非幻觉性知觉障碍):是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觉,但对个别属性产生错误的感知,(视物变形、空间知觉障碍、周围环境改变感、自身躯体结构的感觉障碍),常见于癫痫患者4思维障碍: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与思维内容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思维奔逸:观念飘忽,联想速度加快、内容丰富生动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涣散思维破裂病理性赘述等(2)思维内容障碍:主要是妄想、超价值观念和强迫观念①妄想:是一种病理性歪曲的信念(原发性妄想:直接产生于大脑的某种病理变化,找不到心理学的解释(突然性);继发性妄想:继发于其他心理障碍,可找到心理学的解释。

)②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信念,有事实根据。

③强迫观念或强迫性思维,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

5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焕散、注意减退、注意转移、注意衰退6记忆障碍:(1)记忆增强:病前不能够或不重要的事都回忆得起来。

(2)记忆减退:记忆四个过程都减弱。

(3)遗忘症:回忆的空白(4)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并坚信不移(5)虚构:容易受暗示的影响7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缓及痴呆两种痴呆:智能、记忆、人格的全面受损,但没有意识障碍真性痴呆与假性痴呆有何区别?①真性痴呆是相对于假性痴呆而命名。

精神病学重点内容

精神病学重点内容

《精神病学》复习资料1、锥体外系反应:(1)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最早,男性和儿童比女性更常见。

呈现不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张口困难、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

易误诊为破伤风、癫痫、分离障碍等。

处理:肌注东莨菪碱0.3mg或异丙嗪25mg可即时缓解。

(2)静坐不能:在治疗1~2周后最为常见,发生率约20%。

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

易误诊为精神病性激越或精神病加剧。

处理:苯二氮卓类药和β-受体阻滞药,而通常抗胆碱能药通常无效。

(3)类帕金森症:最为常见。

治疗的最初1~2个月发生,发生率可高达56%。

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最初始的形式是运动过缓,体征上主要为手足震颤和肌张力增高,严重者有协调运动的丧失、僵硬、佝偻姿势、慌张步态、面具脸、粗大震颤、流涎和皮脂溢出。

处理服用抗胆碱能药物盐酸苯海索,抗精神药物的使用应缓慢加药或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4)迟发性运动障碍(TD):多见于持续用药几年后。

用药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

女稍多于男,老年和器质性患者中多见。

TD是以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为特征。

其严重程度波动不定,睡眠时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

最早体征常是舍或口唇周围的轻微震颤或蠕动。

处理:关键在于预防、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或换用锥体外系反应低的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会促进加重TD,应避免使用。

早发现早处理有可能逆转TD。

2、抑郁症的最核心症状是负性情绪,患者记忆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不明显。

(抑郁症的最核心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3、酒精中毒形成脑病的原因:Wernicke脑病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所致,表现为眼球震颤、眼球不能外展和明显的意识障碍,伴定向障碍、记忆障碍、震颤谵忘等,大量补充VitB1可使眼球症状很快消失,但记忆障碍较困难,一部分转为Korsakoff综合征,成不可逆疾病。

4、精神分裂症的4A级症状:联想障碍、情感淡漠、矛盾意向及内向性。

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

概念:1、感觉: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整合,并且借助过去的经验,所形成的一种综合印象。

3、幻觉: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而产生的异常知觉体验。

4、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指用无关的、不被大家所理解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5、妄想:与事实、社会背景和患者的文化水平不符,但患者坚信并且难以纠正的一种病理信念。

6、影响妄想(被控制感):患者觉得自己的行为言语都受外界某种力量的控制因而不能自主,如电波、仪器、光等,常伴有与妄想内容相应的行为。

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7、强迫思维:反复出现的思维,尽管患者明知不正确、没必要,但也难以克服。

抵抗是强迫思维的特征。

8、心境: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在一段时间内的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9、焦虑: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刺激,内心极度不安,伴有大祸临头的恐惧感。

10、木僵:患者动作明显减少,保持一种固定姿势,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等。

11、记忆:是储藏在脑中的信息或经历再现的功能。

包括识记、保存、再认、回忆四个过程12、逆行性遗忘:指患者对发病以前一段时间的事情不能回忆,多见于脑外伤。

13、顺行性遗忘:指患者对发病以后一段时间内的事情不能回忆,常见于急性器质性脑病。

14、智能: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抽象智能、机械智能、社会智能。

15、紧张综合症:以全身肌张力增高得名,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

16、Ganser综合征:指患者能理解问题,但只能做出近似的回答,常伴有定向障碍。

表现为假性痴呆(能理解问题但回答错误)或童样痴呆(患者言语与表情似儿童)。

17、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又称为急性脑病综合征。

18、痴呆:指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而没有意识障碍。

精神病学完整重点总结

精神病学完整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精神障碍: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2、精神健康: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人际关系,能调整自己以适应不良环境3、内感性不适:是体内难以言表,难以定位的不适感。

特点为部位不固定,描述单纯,伴有难以忍受的焦虑,不伴有其它幻觉,常为疑病观念的基础,多见于神经症。

4、幻觉:无相应的客观刺激存在而出现了虚假的感知体验称为幻觉。

若以类似映像的形式重现为真性幻觉,以类似表象的形式重现则为假性幻觉。

5、本体幻觉:即内脏幻觉,特点是部位清楚,产生于某一固定器官的异常感觉,描述较为复杂,不伴有难以忍受的焦虑情绪,常和多种幻觉共存,出现疑兵妄想等。

6、真性幻觉:又称完全性幻觉、知觉性幻觉。

系指患者体验为经由感官所感知到的实际不存在的、来源于客观空间、具有“真实”鲜明生动的幻觉。

患者坚信不移,伴有相应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反应。

可见于躯体疾病伴有精神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7、假性幻觉:又称概念性幻觉或伪幻觉。

其特点是幻觉出现于主观空间即脑内,是不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幻觉形象和声音不清晰,亦不生动。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8、超价观念:是多以某种事实为基础,无明显的歪曲,推理过程大体上合乎逻辑,因受强烈的情绪影响,对此事实作出片面、偏激、超乎寻常的判断,过分的评价自我,长期存在又缓慢发展的非强迫性质的意念。

9、感觉倒错: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与常人相反或不同性质的感受。

10、错构症:为“记忆的错觉”,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事件在具体时间、人物、地点上出现错误的回忆,且不易纠正,同时伴有相应情感反应,常将生活中的远事近移。

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如:老年性、动脉硬化性、脑外伤性痴呆、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11、虚构症:为“记忆的幻觉”,以想象的、不曾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记忆的空白缺损。

多发生在严重记忆损害的基础上,即刻产生,内容可生动、荒诞,但连虚构的情节也会片刻即忘。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资料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资料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及预防和治疗的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和(或)功能损害。

3、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4、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增加。

5、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

6、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及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

7、自知力:是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的判断能力。

8、错觉:对客观事实歪曲的知觉。

9、幻觉:没有客观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产生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10、妄想: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

11、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

病人坚信某人或某个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厄运或死地。

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12、关系妄想:(牵连观念)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

常与被害妄想伴随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13、原发性妄想症:是突然发作,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它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14、意识: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15、思维奔逸: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16、思维被洞悉感:又称内心被揭露。

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

该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

17、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依据。

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的心理活动,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没有逻辑推理错误。

18、定向力:是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精神病学考试重点

精神病学考试重点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研究各种神经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2. 健康: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残缺,而应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好状态。

第二章精神疾病病因学分类与诊断1. 19世纪中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临床资料的积累,Griesinger于1884年指出了精神病是由于脑病变所致,精神病学从此进入现代精神病学的发展阶段,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

他以临床观察为基础,以病因学为根据,提出了临床分类学原则。

2. 1951年出版了粟宗华著的《精神病学概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精神病学著作。

精神病学病因(与疾病有关的各种致病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素质因素、性别和发病年龄)、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第三章精神障碍症状学1.感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所产生的最简单的感受,它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2.知觉:是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在脑中得到整体的映像。

3.感觉过敏:对体内外刺激的感受性增高。

对一般强度的刺激,如感到阳光特别耀眼,轻声的关门声感到震耳,普通的气味感到异常浓烈刺鼻,躯体上轻微不适感到异常难忍。

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感染后的虚弱状态等。

4.感觉减退:对外界的刺激感受性降低。

如强烈的疼痛,或者难以忍受的气味,只有轻微的感觉。

严重时对外界刺激不产生任何感觉(感觉消失)。

感觉减退和消失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

多见于疲劳瞌睡状态、抑郁状态、木僵状态以及癔症和催眠状态。

5.感觉倒错: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与常人相反或不同性质的感受。

如对凉的刺激反而产生热感。

多见于癔症。

6.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难以忍受的、异样的感觉,难以言表、难以定位的不适感。

7.错觉:是对外界真实刺激的错误感知。

8.幻觉:无相应的客观刺激存在而出现了虚假的感知体验。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1、心理社会因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2、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指什么,有什么特点3、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单纯型,偏执型,紧张型,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鉴别4、躁狂症病人睡眠不好时,有什么特点(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睡眠时间减少……)5、躁狂和抑郁发作,至少要几次循环(没听清……)6、癔症与什么有关7、恐惧症怎么治疗8、什么是被广播,思维散漫,关系妄想9、自杀最多的疾病是什么10、什么是思维奔逸,思维散漫,11、思维赘述与思维虚构有什么不一样12、重度智力发育迟滞是多少分,轻度多少分13、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有哪些14、错觉在神马情况下产生15、思维贫乏主要诊断为什么16、烦躁、幻觉、心悸心慌情绪紧张,运动不安带有什么特点17、精神疾病产生的病因有哪些18、精神医学的分支科学有哪些19、什么是精分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20、什么是自知力,发育迟滞,应激障碍,思维中断,思维奔逸21、抑郁症的特点22、躁狂症的特点以及诊断标准23、抗精神病药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24、神经症有什么共同特点25、精神分裂症分为哪些型,有哪些症状,选用哪些药物治疗26、心身疾病的概念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哪些27、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常见的症状28、神马是空间感知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29、情绪低落,强制性哭笑,情感倒错常见于哪些疾病30、情感性障碍的临床表现31、恐惧症常见的原因有哪些32、焦虑障碍有哪些症状特点33、哪些是精神分裂症有诊断价值的症状34、什么叫做痴呆综合征,超价观念,综合道教认知疗法?(目前没整明白是什么,音译过来的)35、什么叫做心理治疗,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幻觉,逆行性遗忘,顺行性遗忘,木僵,记忆障碍,错构,虚构,同样痴呆,情绪高涨,情绪低落,思维破裂,妄想,刻板语言,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七情,六淫,等级诊断,五神脏,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急性应激相关障碍,防御机制,36、什么叫酒精中毒,慢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37、什么叫抑郁症的生物学症状,被控制感,错觉,幻觉,似曾相识,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迟滞,思维贫乏,易激惹,儿童品行障碍38、什么叫木僵,以及木僵的分类39、什么叫意志增强,意志减弱,儿童孤独症,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自我意识障碍40、什么叫精神发育迟滞41、脑与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42、什么叫做躯体化障碍,定向障碍,恶性症状群,电休克治疗,情感协调障碍43、什么叫等级诊断,痴呆综合症,谵妄大家好好复习哈!。

完整精神病学复习重点归纳

完整精神病学复习重点归纳

绪论概述第一节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精神病学:1.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精神障碍:2.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 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

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遗传与环境因素、神经发育异常、感染;精3.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应激与精神障碍(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人格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总的情绪和行为特征)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调4.精神健康:整自己以适应环境。

-10主要分类类别为:5.ICD 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F60-F69 成人的人格和行为障碍;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障碍;F80-F89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F90-F98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F99:MD中国精神障碍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分裂样)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 情感性精神障碍; 4 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5 心理因素相关心理障碍;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8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9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二章第一节概述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滔滔不绝。
②思维迟缓:联想抑制,速度减漫,数量减少。
③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④思维散漫: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一个问题间缺乏联系。
⑤思维破裂: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和应有的逻辑性,特点是单独语句可以正确,但句与句之间缺乏联系,因而无法理解其用意。
继发性妄想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的妄想,如幻听引起的被害妄想。
②按照妄想的结构可将其分为系统性妄想和非系统性妄想
系统妄想指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的与现实生活事件交织在一起的妄想,反之则为非系统性妄想。
常见的妄想:
①被害妄想:坚信被人迫害。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毒害。
幻听:非言语性(机器轰鸣、流水、鸟叫)和言语性(评论、议论、命令、赞扬、辱骂)。
幻视:光、色、景象、人物。
幻味:特殊的怪味,可继发被害妄想。
幻嗅:难闻的气味,如尸臭、焦味、浓烈的刺鼻气味
幻触:皮肤粘膜上有某种异常的感觉,如虫爬感、针刺感。
内脏幻觉:对体内某部位、器官一种异样知觉体验,如肠扭转、心脏穿孔、虫在爬。
注意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一定对象的过程。注意障碍的类型包括:
①注意增强:为主动注意增强。如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对环境保持高度的警惕,过分地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有疑病妄想的患者过分注意自己身体的各种微细变化,常出现感觉过敏。
②注意涣散:为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降低。
③注意减退:主动及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
④注意转移:主动注意不能持久,注意稳定性降低,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⑤注意狭窄:注意范围缩小,注意于某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
⑷记忆障碍
记忆是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过程。记忆障碍的类型包括:
①记忆增强:病态的增强,对病前不能记起或不重要的事都能回忆起来。
①功能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感觉体验的同时,出现幻觉。如听到关门声时,出现:“你好”的幻觉听。
②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感觉体验时,出现另一感官的幻觉。如听到关门声时,看到一个人的形象(幻视)。
3)感知综合障碍: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正确的,但对该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
⑥病理性赘述:联想枝节过多,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描述。
⑦思维中断:思维过程突然中断。表现说话时突然停止,片该后又重新说话,但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
⑧思维被插入和强制性思维:感到有某种思想不同属于自己的,是别人强行塞入脑中的。若体验到大量的无意的联想,称为强制性思维。
⑨思维化声(思维鸣响、思维回响):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内容变成了声音。
临界 70~79 6.7
智力缺陷 69以下 2.2
智能障碍的类型包括:
①精神发育迟滞:在生长发育成熟之前(18岁),大脑的发育由于各种因素,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明显低于正常同龄人。根据智能损害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⑶注意各症状间的鉴别,如内脏幻觉与内感不适。
⑷分析各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
5、常见的精神症状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动作和行为障碍、意识障碍和自知力障碍。
⑴感知觉障碍
1)感觉障碍
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大小、形状、颜色、重量、气味、温、痛等。
⒁强迫观念:大脑中反复出现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可表现为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怀疑等。
B、思维内容障碍:各种妄想。妄想是一种病理性信念。妄想具有以下特征:
a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
b想均涉及患者本人,总与个人利害有关;
c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
⑤虚构:将未曾经历过的事件认为是自己经历过的。
⑸智能障碍
智能是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是进行有理智的思考及有效地应付环境的整体的或综合的能力,其涵义包括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智能必须在解决某种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并因问题的不同需要有不同的能力,如表现为理解力、分析力、计算力、创造力等。通常所讲的智能的高低,是对智能的各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智能的某个方面超常发展或受损并不表示智能高或低。如“白痴学者”,在某个方面(如推算日期、记忆枯燥的文字)远远强于一般人,但其综合智力仍明显低于常人。而神经症患表现记忆力减退,但其综合智能仍正常,因此不认为是智力减退。
①视物变形症:感受到人或物体的大小、形状、体积等发生变化。视物显大症,如看到父亲变成了巨人。视物显小症,如看到周围的人都是小人国的人。
②空间感知觉障碍:周围事物的距离发生改变,如车离自已很近,但感到离自己很远。
③时间感知觉障碍:对时间的快慢出现不正确的知觉体验,如感到时间飞逝,似乎进入“时空隧道”;或者感受到时间凝固了,外界事物停滞不前了。
第一章 绪论
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包括: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
3、精神障碍的病因:
B、按幻觉体验来源可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发生于主观空间。
真性幻觉:幻觉形象鲜明生动,存在于客观空间。真性幻觉具有感知觉的四个特点,因此患者深信不疑,甚至受幻觉的支配。
形象的生动性;
存在于客观空间;
不从属于自己;
不能随自己的意愿而加以改变。
C、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可分为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
⑴症状的出现不受意识控制(故意就不是精神症状)。
⑵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⑶症状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⑷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4、精神症状间的关系及鉴别
当确定某精神症状存在时,应注意:
⑴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如幻觉。
⑵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与病因直接有关,具有诊断价值;哪些是继发的,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
2)知觉障碍
知觉是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的印象。
知觉障碍的类型包括:①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如谵妄状态。②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A、按其所涉及的感官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
感觉障碍的类型包括:①感觉过敏:对一般强度的刺激(光、声、触)感受性增高,如更年期综合征。②感觉减退:感觉阈值增高,对强烈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觉(感觉缺失),如木僵、失聪。③内感性不适:体内产生各种不适和(或)难以忍受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定位,如疑病症。
d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也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妄想的分类:
①按其起源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
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包括妄想阵发、妄想知觉(对正常知觉“顿悟式”赋予特殊意义,如对某人的举止突然觉得是有某种意义)、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所熟悉的环境突然变得令他迷惑不解,并有不祥的预兆)。
标准化的智力测验工具是韦氏(Wechsler)智力量表,以智商(I Q)表示。
IQ=心理(智力)年龄÷实际(生理)年龄×100
WAIS智力等级分类
智力等级 IQ范围 比例% 备注
超高智 130以上 2.2
(知觉障碍还是思维障碍)
⑩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就尽人皆知,毫无隐私可言。如果是通过广播扩散出去的,称为思维被广播。
⑾象征性思维: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⑿语词新作:自创一些新的符号、图形、文字或语言,赋予特殊的含义。
⒀逻辑倒错性思维:推理缺乏逻辑性或因果倒置,或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
首先不能脱离现实谈症状,离开现实无症状可言。
其次可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
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如性格改变。
②横向比较:与大多精神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如偶尔的入睡前幻觉。
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3、精神症状的特点:
⑴遗传
⑵心理社会因素
①应激性生活事件:可以成为直接原因。
②父母教养方式:个性和应对模式的形成。
③经济状况:差异性。
④文化背景
⑤人际关系
⑶人格特征: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①精神障碍的易感人格
②分裂样人格型人格
②关系妄想:将与他无关的事物认为是与他有关。周围人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是针对他的。如别人谈话,认为是议论他;别人吐痰认为是贬低他;别人倒垃圾认为是说他是垃圾,要把他扫地出门。
③影响妄想:觉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都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控制,如:电波、超声波、特殊仪器或超自然的力量。
④夸大妄想:认为自己非凡的才智、伟大的发明、很大的权势、很高的地位、大量的财富或出生名门。
④非真实感:感到周围事物和环境变得不真实,如隔一层帷幔,人象木偶,房屋象纸做的,缺乏生机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