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案例.docx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圆里半径和直径的相互关系;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4、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和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生活中典型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验证圆的特征;难点:圆的画法。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创设问题情境——电脑出现:白兔、黑兔、灰兔和花兔骑车比赛跑。

问:谁跑得快?(圆的、方形的,椭圆的,花兔的车轮是圆形,但轴心不在圆上)2、为什么白兔跑得快?3、请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微机出示硬币、钟面、圆桌等物,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

)4、你们想进一步了解有关圆的知识吗?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二、讲授新课分组讨论,探索圆的特征。

1、借助工具尝试画圆,初步感知。

(1)让学生分组利用老师提供的工具(图钉、线绳、铅笔头)在纸上画一个圆。

(2)小组交流画圆的方法。

(在线绳的一端套上图钉,另一端套上铅笔头、图钉固定一点,铅笔头绕图钉旋转一周,就得到一个圆。

)(3)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画的圆不圆呢?(a、图钉没有固定在一点上;b线绳旋转时没有拉紧。

)(4)教师演示画图,学生口述方法。

2、认识圆各部分名称。

(1)认识圆心。

画图时图钉所固定不动的点叫圆的圆心,通常用英文字母“O”表示,板书(圆心“O”)。

教师带学生读圆心“O”学生标出所画圆的圆心,并用字母表示。

师生共同观察电脑显示,圆心在什么地方,圆就在什么地方。

(板书:圆心决定圆的位置)(2)认识半径a、连线绳的两端画一条线段,这条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用字母“r”表示。

板书:r(半径)。

带学生说一遍,学生用“r”表示自己所画的半径。

b、做一做,判断哪条线段为圆的半径?(见电脑图)c、现在请同学在圆上画几条半径,看谁画得又好又多。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 P55/56/5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课前热身游戏。

说出一个数的2倍的数(或二分之一的数)2、让学生观察课本第55页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主题图看谁在这幅图上找到的圆多?学生汇报,(车轮、花坛、水池……)。

想一想,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呢?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教师:刚才同学们真行,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么多的圆。

你们真棒,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谁还能举一些外形是圆的物体?学生汇报(钟面,呼啦圈……),老师也找了一些圆,我们一起来分享。

3、引出课题,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密切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动手发现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出示圆片图形:( 1 )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2)“我能画”环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不限定用圆规)(学生用圆柱、三角板中的小圆、直尺中小圆、茶杯盖……)(3)剪出自己画好的圆。

(三)、认识圆的特征1、剪出自己画好的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21)》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21)》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21)》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相关概念。

2.能够正确使用圆的相关术语描述圆的性质。

3.能够通过实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圆的定义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
1.圆内切圆和圆外切圆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圆的相关图片和定义。

2.教材:教材中关于圆的知识点。

3.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1. 上课准备
•确认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关于圆的基本知识。

•准备好教材和课件。

2. 导入新知识
•通过展示圆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圆的特点和性质。

3. 学习新知识
•向学生介绍圆的定义和性质。

•解释圆的直径、半径、弦等相关概念。

4. 练习与讨论
•提出几个关于圆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解决。

5. 拓展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馈
•回顾本节课教授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圆的理解程度。

•对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七、课堂作业
•布置练习册上关于圆的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八、教学延伸
•可以邀请学生自行探索圆的性质,并分享给全班。

九、教学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圆的定义和性质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圆的认识会更加深入,为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重要内容,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圆的特征和性质,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半径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我们将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来深入理解圆的相关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了解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定义,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圆的定义、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主要是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例如:“如果我们要围成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我们需要多长的绳子?”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引发学生对圆的周长的兴趣。

2. 学习圆的定义:我会通过展示圆的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即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图形。

3. 学习直径和半径:我会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直径和半径的概念,解释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半径是从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

4. 学习周长: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引入圆的周长公式C=πd。

5. 学习面积: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并引入圆的面积公式A=πr^2。

6. 练习与巩固: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圆的定义: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图形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半径:从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周长:C=πd面积:A=πr^2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约为31.4厘米,面积约为78.5平方厘米。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第【1】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圆教材第57、第58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的第1~5题。

教学要求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认识圆并掌握圆的特征。

2.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3.初步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和极限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重点:直观地认识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难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圆的大小的关系。

教具学具课件,实物投影,一些较硬的纸片,圆规。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一组平面图形(5个正多边形和一个圆)。

提问:观察下面的图形,你能把它们分类吗2.圆与正多边形的关系。

提问:你是以什么为标准进行分类的(学生可能以边的数量为分类标准)提问:让我们想象一下,当正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时,它就会越来越接近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用电脑验证)二教学实施1.介绍“神奇的圆”。

老师可以查阅一些资料。

例如:圆是一种看来简单实际上却很神奇的图形。

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

约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在兽牙上打的孔是圆的,他们还发现圆圆的木头可以滚动,搬动重物时可以省力;大约六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制成了第一个轮子;大约四千年前,人们发明了车子。

古埃及人认为圆是神赐予的。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在描述圆时说到“一中同长也”,也就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等。

2.初步感知圆。

老师:圆是如此的神奇,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学生借助圆形的实物,画圆并剪下来。

组织交流:画圆与画用线段围成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言,初步体会圆的特征——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3.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

(1)认识圆心。

让学生拿出剪下的圆形纸片,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打开,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引出圆心,让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画出圆心,并用字母O表示出来。

板书:圆心O(2)认识直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定义与性质。

2.掌握圆的相关术语。

3.能够通过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是否为圆。

4.能够应用圆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点1.圆的定义。

2.圆的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3.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具、圆规、圆形物体等。

2.学生准备:学习用书、笔、笔记本等。

四、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与性质•圆是由平面内到点的全体构成的。

•圆的半径是由圆心到圆周上任一点的线段。

•圆的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与圆周上点相交的线段。

2. 圆的相关术语•圆心:圆心是圆中心的点。

•圆周:圆周是圆心到周围的距离。

•圆的半径:圆心到圆周的距离。

•圆的直径:穿过圆心的两个点。

3.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圆的周长公式:周长= 2 * π * 半径•圆的面积公式:面积= π * 半径的平方五、教学步骤1.引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不同直径和半径的圆形物体,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圆的特征。

2.讲解圆的定义与性质:介绍圆的定义,并讲解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

3.练习与小结: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并进行小结,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4.拓展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课堂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分享解题思路,达成共识,并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及时进行帮助和解答,保证教学质量。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教案设计,相信学生能够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真正领会圆的奥秘,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内容分析“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学生由认识平面上的直边图形到认识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是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

它与本单元中“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下学期要学的“圆柱和圆锥”内容关系十分密切。

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4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对于乡镇学生,家庭辅导能力较低,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鉴于以前学习长、正方形等是直边平面图形,而圆是曲线平面图形,预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5教法学法教法教学中理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产生问题意识,自己探究、尝试,修正错误,总结规律,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运用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法与教法相对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将演示、观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圆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创新意识。

学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

在动手中引导学生认识圆,理解圆的特征,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等动手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心去辨析同学们的结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 》人教版 (4)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 》人教版 (4)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人教版 (4)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圆的直径、半径、弧、圆心的概念;3.能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物展示和绘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圆的性质;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逻辑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圆的直径、半径、弧、圆心的意义。

难点1.弧的概念和计算;2.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圆形的特点。

2. 讲授圆的概念(15分钟)•圆的定义:圆是由一个平面内到一个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组成。

•圆的要素:直径、半径、弧、圆心。

3. 计算题讲解(10分钟)讲解书上的相关计算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圆的概念。

4. 练习(20分钟)让学生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现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钟表、轮胎等。

6.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结合本节课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四、板书设计•圆:定义•圆的要素:直径、半径、弧、圆心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展开,通过实物展示和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对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对弧的计算理解有困难,下节课需要加强相关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们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节课更好地理解圆的相关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圆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圆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3.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想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如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和感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此外,我还设计了多个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课堂总结环节,我采用问卷调查、学生互评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心、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圆的特征和计算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特征。例如,提出问题:“圆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圆的特征。例如,首先提出问题:“圆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圆的特征。然后提出问题:“圆的周长和面积如何计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在教学准备方面,我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和教具,以直观展示圆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同时,我还准备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所需的材料,如圆形的卡片、绳子、剪刀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圆的特征,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深入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在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性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人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圆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

2. 圆的性质:(1)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

(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的对称中心是圆心。

(3)圆的半径相等。

(4)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

3. 圆的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4.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1)周长公式:C = 2πr(2)面积公式:S = πr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定义、性质、直径的概念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圆的性质。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圆的定义:讲解圆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圆的概念。

3. 探究圆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圆的性质,如轴对称、中心对称等。

4. 讲解圆的直径:讲解圆的直径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5. 总结本节课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圆的认识。

6.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轮子、圆形桌面等。

2. 探讨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1)圆是______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______。

(2)圆的半径______相等,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______相等。

2. 选择题:A. 轴对称B. 中心对称C. 三角形D. 半径相等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加深对圆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相关术语;–能够辨别圆的不同部分;–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深入理解圆的特点;–通过教师指导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圆形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1. 圆的基本概念; 2. 圆的相关术语; 3. 圆的不同部分。

难点: 1. 掌握圆周率的概念; 2. 运用圆形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圆形的图片、图形、实例等;2.教具:圆规、量角器、直尺等;3.学生:让学生带直尺、圆规等相关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圆形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圆的美丽,引发学生对圆的好奇心。

2. 讲授圆的基础知识(15分钟)1.讲解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2.介绍圆周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圆的相关术语。

3. 讨论与实践(2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如何利用圆的相关概念计算周长和面积;2.实践操作:让学生使用圆规等工具画出圆,并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 拓展应用(10分钟)组织学生围绕圆的认识展开一些拓展性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的特点。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圆的基本概念、相关术语以及部分特点,掌握了利用圆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够对圆形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圆的相关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服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及时复习,做好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57-58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半径、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作用。

2、在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辨析、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并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及关系。

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课件、圆规、剪刀、若干白纸、彩色笔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吗?(出示主题图)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征?(预设:圆)师:是的。

同学们真细心!从奇妙是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精巧的手工艺品到气势宏伟的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能找到这样的圆呢?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平面图形---圆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画圆中感受“圆”---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2、剪圆,一边剪一边体会,它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从剪圆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从“不好剪”中充分体会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圆是曲线图形。

3、认识、直径的特点及关系----请同学们动手把刚才剪下来的圆不停地对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通过活动,使学生发现:一个圆里的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圆是轴对称图形。

4、认识圆心、半径作用-----阅读教材第57、58页,思考:圆的中心位置由什么决定的?半径决定圆的什么?“画圆”得出:圆心确定了圆的中心位置就确定了。

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三)练习中深化认识圆1、看图填空。

3、择优录取。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5.1圆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5.1圆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资源,创设与圆形相关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通过展示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圆形图案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圆形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圆形。
3.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如圆形公园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等,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二)问题导向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容易混淆,对于圆的画法也不够熟练。针对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以下优秀教学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理解圆与直线、射线的关系。
2.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掌握画圆的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通过对圆的认识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5.1圆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5.1圆的认识是学生在掌握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形这一几何图形。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和合作的活动,如共同探究圆的画法、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引导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情景中创造“圆”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小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的寻宝活动。

玩过吗?(笑笑)呵,没玩过。

我带着我们学校的学生一起玩过。

非常好玩儿。

就是不断地在空旷的地方会得到一张纸条。

得到一张纸条告诉你下一个方向,下一个目标往哪个方向走?走多远会得到哪一个纸条?会告诉你。

然后小明得到了一个这样的纸条。

纸条上面写的是:宝物距离你左脚三米。

嘿,想一想。

宝物可能在哪儿呢?师:宝物距离你左脚三米。

说明宝物的位置已经确定好了。

不少人现在都有想法了。

你刚才桌面上那张白纸上有个红点。

那个红点就代表是小明的左脚。

如果纸上的1cm表示实际的1m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达出来吗?生:能。

师:嗯,真好,来。

生:(学生们开始动手操作。

)师:除了你表示了的这个点,还有其他的可能吗?想一想。

师:真好!真好!真厉害!嗯,来同学们。

这个红点就是小明左脚的位置,(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到距离这个点三米的点)刚才我看了一圈很佩服我们长春第一实验小学的孩子们。

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

同意吗?生:同意。

师:找到这个点的举手。

师:手放下。

(课件演示:带红点右9侧再找到一个距离这个点三米的点)还有人找到这个点的人请举手。

生:很诚实,对,少了一些了。

师:还有人找到了这个吗?生:有。

师:还有吗?生:有。

师:刚才我看到了还有人是斜着了的。

是吧?生:嗯。

师:还有吗?生1:有!生2:有很多。

师:(笑笑)对!不但有,还有很多。

还有吗?生:有。

师:(课件演示:越来越多的点,越来越密着点围成一个圆)这是什么?生:圆!二、追问中初识“圆”师:对,这个同学们都认识是吧。

是圆。

一年级就认识了。

那现在怎么告诉小明宝物可能在哪呢?刚才想到圆的人请举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 (1)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能够用语言和图形来描述圆。

2.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使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圆的概念和性质。

3.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练习和实例,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如圆形物品、圆规、直尺等。

2.练习题和实例,用于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圆的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对圆有什么认识和理解?”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的形状、圆心、半径等。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圆规和直尺来演示圆的画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概念和性质。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圆的问题,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来实际操作和测量。

例如,让学生画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并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圆的性质的理解。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范文(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重点圆的特征的进一步体会难点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研究各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教具纸片(圆形,方形,椭圆形)电化教具动画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2、按下列要求画圆:(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1)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圆;(2)画一个圆,使所画的圆经过这个点A;(3)画一个圆,使A点为圆心,半径为2厘米。

3、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

(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二、新课探究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3、学生动手探究(用准备好的纸片试一试),把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想办法描出来。

4、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

三、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

四、拓展应用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写的练习。

可先让一些学生说,其他人补充。

五、课后延伸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要使学生明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应从哪方面入手,最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探究车轮做成圆会是什么情况,做成其它形状又是什么情况,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了。

观看动画,进一步加深印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5—57页。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教材。

首先讲圆的认识,通过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们长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通过对圆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圆柱、圆锥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圆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容易明白,可是圆的特征比较抽象,通过引导、归纳、概括才能得出,画圆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同时理解圆的特征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合作、探究、游戏等活动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发现圆的特征。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通过体验圆与人类生活的不解之缘,感受圆的美、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圆的特征,画圆。

教学难点:圆的特征。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取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等。

学具准备:圆形物体、圆形纸片、圆规、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我想问一下,大家喜欢动画片吗7(喜欢)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想)播放:”四个小动物骑单车比赛的动画”的动画,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请往下看,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你能猜一下,最后谁能得第一?(小狗),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

那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那你为什么不说它得第一呢2(因为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上册57—58 及相教学目:1、通察、操作、画等活,学生感受并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心、半径和直径;2、学生能借助工具画,能用画指定大小的。

能用的知解一些日常生活象;3、学生在活中一步累形的学,体形与生活的系,感平面形的学价。

教学重点:的各部分名称,感受的基本特征,会用画指定大小的。

教学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材料:生——、直尺、剪刀、、A4 、形物体。

(提前学生回去玩,着画)——教学用的一把、直尺一把、件、“研究”、白一些。

事先画好一个在黑板上,并将大“定” 。

一、情境,入新在生活中,我常能看到,能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学生交流出生活中表面是形的物体。

)瞧,盛开的向日葵,碧的荷叶,宁静水面上激起的波,雄的建筑,精巧的工品,美的舞蹈⋯⋯(件出示)欣赏完了,有什么感受,圆真的是——太美了,正如古希腊的数学家所说,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圆,走近圆,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板书:圆的认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圆,让学生在交流中建立圆的初步表象。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揭示概念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圆,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个圆,我们可以借用身边的圆形物体或工具来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1)学生动手画圆。

(2)引导学生交流所画的圆,并说说是怎么画的。

(学生介绍,教师作出恰当的评价)【设计意图:感知圆的基本特征,激发对认识圆的兴趣】(3)闭上眼,想象一下圆的样子。

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投影出示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基本形状,突出圆)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评析: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圆的初步感受与其他平面图形作比较,突出圆是曲线图形这一特征。

】2、学习画圆看看我们刚才画的圆,有大——有小,要想画出一个指定大小的圆,就得借助画圆的工具——圆规。

认识一下圆规,拿在手上,这是圆规的顶端,指一指。

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随意叉开。

试一试,用圆规画出一个圆。

学生用圆规画圆,师注意观察学生的画法。

谈话:有的同学的圆画得很漂亮,有的同学画得不够流畅,没关系,大家帮他想想,可能在那里出问题了?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用圆规画圆是有技巧的,你们觉得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手拿着圆规的顶端,针尖要固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还得旋转一圈。

(教师配合演示)【设计目的:在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由于对于“圆规”许多学生并不陌生,因此我没有直接教学画法,而是让学生独立尝试,,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画圆的过程。

并通过让学生展示所画的圆反思画圆时出现的问题,水到渠成地总结出画圆时要注意的地方和画圆的技巧。

】谈话:知道了画圆的技巧,有信心画一个漂亮的圆吗?想再画一个证明一下吗?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我们全班同学画的圆一样大。

学生提出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规定为同样的长度。

我们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 3 厘米,把这个圆画下来。

学生动手画圆,并剪下这个圆。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谈话:如果有人问你这是一个多大的圆,该怎么介绍呢?还真不好说,我们课本上介绍了几个概念,能帮我们的忙,打开课本,自己阅读例2下面的一段话。

学生阅读。

现在你会介绍了吗?生:这是一个半径 3 厘米的圆。

(板书:半径)那么什么叫半径呢(引导学生看书说出半径的概念)什么是圆的圆心呢?(学生说出圆心的概念)教师在黑板的大圆上标出圆心。

圆心通常用大写字母O表示,在自己的圆上标出圆心,写上O。

谁能在老师黑板上的圆上画一条半径。

(让一名学生上黑板来画)(问其他学生):是半径吗?怎么知道的?(学生说明半径的特征)圆上任意一点,还能找一个吗?(让刚才的学生指一指)能找多少个?教师帮助学生区分圆内、圆外。

半径通常用小写字母 r 表示(板书)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半径,用字母表示。

学生画半径。

谈话:把圆规再放在圆上,你能想到什么?生:圆规两脚之间的长度和圆的半径相等。

还有直径,(投影出示一个圆,圆内有三条线段:一条是直径,另两条不是:一条两端在圆上,没有通过圆心;一条通过圆心,但有一端不在圆上)谈话:这个圆内的三条线段,哪一条是直径?学生判断并说出直径的特征。

为什么另外两条不是?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直径,直径通常用小写字母 d 表示。

(老师和学生一起画)【设计意图:在想办法使全班同学画出的圆一样大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是一个多大的圆,更易于了解学生的“现实状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探索新知创设条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解读,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经验、确证知识。

】三、操作活动,研究圆的特点。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想不想再深入地研究圆,圆心、半径、直径里就蕴藏了很多知识,想不想自己去发现?2、课件出示:实践思考谈话:研究时四个人合作,可以借助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圆片、直尺、圆规,研究方法可以是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等,如果不知道研究什么,可以参考老师屏幕上的问题进行。

研究提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课前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张作业纸, 把你研究过程中的发现记录下来。

有了自己的观点,得想办法证明,让大家同意你的观点。

3 、学生操作,教师参与学生中讨论。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依次展示,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 1)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

学生有画的,有折的,在全班同学同意的基础上肯定他的想法。

(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学生动手量的,也有动手折的,在大家信服的基础上也加以肯定。

(3)同一个圆的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 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1。

2学生有量的,又有观察得出的,要让学生明确,这个观点在同一个圆内,才正确。

并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 d=2r 或 r= d。

2( 4)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学生通过对折发现的,并让学生指一指圆的对称轴。

如果学生有其他的发现,教师让他将自己的观点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具体的操作活动, 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圆的一些主要特征。

让学生把任意画出的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画、量、折等方法展开研究。

画、量、折既是发现特征的方法,也是验证特征的手段。

考虑到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所获得的发现可能是零散的,这里就给学生提供了四个讨论题,引导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四、巩固练习,应用提高谈话:下面我们就运用圆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1、填表:学生口答,说说自己的想法。

判断选择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汇报)你觉得今天这节课的表现怎么样?(还不错)对于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对于圆的知识我们只是认识了一部分,只能写上——省略号。

(投影:句号、省略号的形状)上面有圆吗?圆真是无处不在。

六、布置作业。

课外实践:在课间活动时,想一想不借助工具,如何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可以让两名学生上来演示,作为给学生的提示。

(一名学生站着不动,另一名学生拉着他的手走一圈。

)主要想法是:把节奏放缓,以求真知。

体现以人为本,终归学生是学习的主一、联系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圆形的。

课末引导学生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1、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节课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如教学圆心、直径、半径,不急于传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圆,发现圆中心的一点,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发现圆的一些特征;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看书,发现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 2 倍,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懂得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同时学会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并伴随新知识的获得,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2、在画圆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圆的画法,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画圆的经验了,就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

在学生介绍画圆的经验时, 我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借助学生的实践操作,我很自然地解决了“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问题,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了圆的画法。

3.应用知识,体验价值。

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机演示自制教具车轮,让学生再好奇,愉悦的氛围中明白了车轮做成圆的车就跑的既快又稳道理。

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体现了学习的乐趣。

正真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又服务生活。

不足之处:1、在本节课画圆的部分,没有在黑板上示范圆的画法,因此并没有规范学生对圆的画法的认识,学生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感觉,没有创设出一个理解的空间。

2、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

3、在尊重学生方面还应注意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时庄街道中学朱艳萍2015 年 10 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