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预防手足口教案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1、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孩子们应该能够:•了解什么是手足口病,它是如何传播的,了解它的症状•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了解卫生习惯的重要性2、教学内容2.1、手足口病的知识科普•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和接触传播,如亲密接触、共用餐具、玩具等•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脚出现红疹等2.2、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衣物,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接触病患,不共用餐具、玩具,保持室内通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3、教学方法3.1、初始激发孩子们对于手足口病并不陌生,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图像等方式引起他们对细菌和病毒的好奇心反应。
然后我们可以设置小游戏,开始发放糖果。
孩子们开始轮流猜拳,赢者能得到一块糖果,失败者需要将双手用肥皂和水洗净,才能得到糖果。
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孩子想要学习如何保持卫生习惯。
3.2、学习知识通过海报、图片、声音以及互动故事等方式对于手足口病的知识进行科普。
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发孩子们对于手足口病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孩子们对手足口病的知识了解得更加透彻。
3.3、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环节,我们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基础的卫生知识。
使用带有泡沫的肥皂在水龙头下反复洗手,清洁玩具、衣服、餐具,清洁房间的固定时间,等等。
我们可以透过这样的方式,来对孩子们的卫生习惯进行逐步培养。
4、教学重难点4.1、教学重点•手足口病的知识科普•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以及卫生习惯的重要性4.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手足口病的严重性•如何培养孩子们关注自身卫生健康的习惯5、教学评价针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抵抗力来进行评价。
如果孩子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他们就能够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
在日常的观察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们是否能够清洁自身、注意避免接触病源等。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2.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3.学会使用筷子和勺子;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手足口病。
二、教学准备1.洗手液、清水;2.碗、勺、筷子;3.小玩具或照片等辅助教具。
三、教学过程1.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并和幼儿们一起探讨它的传播途径;•老师提供小玩具、照片等辅助教具,引导幼儿们认识感染手足口病的“坏家伙”(细菌、病毒等),并和幼儿一起集思广益,如何预防和消灭这些“坏家伙”。
2.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老师向幼儿介绍洗手的目的及必要性,引导幼儿认识清洁卫生的重要性;•老师展示正确洗手的方法,首先为幼儿助手准备洗手液和清水,带领幼儿们按照正确的步骤洗手;•在洗手过程中,老师让幼儿们注意手指缝、指甲等容易藏污纳垢的部位,让幼儿们认识这些地方的清洗必要性。
3. 学会使用筷子和勺子•老师首先向幼儿介绍使用筷子和勺子的好处,如防止病毒交叉感染等;•老师将装有米饭的碗子放在桌上,在幼儿面前放置筷子和勺子,引导幼儿们使用筷子和勺子吃饭,同时鼓励幼儿们学会使用筷子;•在幼儿熟悉了筷子和勺子的使用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比赛捡绿豆、用筷子夹出相同颜色的糖果等,既增加了趣味性,也让幼儿更加游刃有余地掌握了使用筷子的技能。
4.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手足口病•老师向幼儿们介绍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洗手、正确饮食、适时锻炼、勤换衣袜等,以此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在生活习惯的养成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给予幼儿肯定,激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游戏形式,设计左拐右拐、扭扭捏捏等游戏,锻炼幼儿们的协调能力、大脑反应速度,从而帮助幼儿们更好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幼儿们深刻认识到了手足口病的危害性,掌握了正确洗手、使用筷子和勺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知识和技能,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预防手足口病》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预防手足口病》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的介绍。
2.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
3.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策略:1.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介绍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2.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关注个人卫生及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3.让学生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正确的饮食习惯。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手足口病患儿照片,引起学生对手足口病的兴趣。
2.知识传递: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方法介绍: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合理饮食等。
4.个人卫生习惯养成:通过示范洗手的正确方法、讨论正确的饮食习惯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践行所学的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课堂互动环节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并对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能正确演示洗手的方法和讨论正确的饮食习惯。
3.学生表达了对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的重视。
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设计合理,通过多媒体资料展示和互动讨论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对手足口病的关注度。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对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了初步的了解。
3.在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巩固,可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
2.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手足口病的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中,病初期常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足、口腔周围皮疹等。
若不及时治疗且情况恶化,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脑炎等。
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手足口病,做好预防工作。
2. 预防手足口病以下是几个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1)勤洗手手是我们身体的重点部位,日常接触的物品、场合五花八门,如果不勤洗手,很容易将细菌、病毒带到口腔或鼻子里,造成感染。
所以,记得多次洗手,且以流动水和肥皂为主要清洁方式,每次至少20秒,使细菌彻底清洗干净。
(2)饮食卫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吃生冷食品,坚持彻底的加热煮熟。
另外,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也是非常有益的。
在饮食过程中,还要注意用餐前、后洗手,避免细菌、病毒通过口腔或鼻子进入身体内。
(3)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家居干净卫生是重中之重。
家具、玩具等物品要定期清洁消毒,被褥要勤换勤洗,通风透气,制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同时,也要避免和已经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接触。
(4)增强锻炼和身体免疫力增强锻炼和身体免疫力是平时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孩子们可以在家里做些有氧运动、多出门走走、跑跑步等,合理安排时间和运动量,帮助孩子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三、教学方法1.提供相关材料,如手足口病的卫生知识、图书等。
2.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讲解手足口病的概念和预防方法,并引导孩子们谈论、交流相关问题。
3.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读绘本、制作玩具、角色扮演等,引导孩子们深入学习以及在实践中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1.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2.饮食的健康、环境的卫生等方面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和选择健康的饮食。
2.如何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预防手足口》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预防手足口》教案内容教学目标•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掌握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教学环节1.情景交流–以故事情节启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讨论。
2.课堂讲解–介绍手足口病的概念、症状和传播途径。
3.观察演示–向幼儿展示正确洗手流程和饮食卫生知识。
4.情景模拟–模拟儿童玩具的清洗和洗手场景,让幼儿参与并练习。
教学流程1.上课准备–教师准备PPT讲解材料,洗手液等道具。
2.情景交流–教师可以讲一个关于“小明得了手足口病”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相关问题。
3.课堂讲解–介绍手足口病的概念、症状和传播途径,让幼儿明确手足口病的危害。
教师还可以通过幻灯片、图片等方式向幼儿展示相关知识。
4.观察演示–向幼儿展示正确洗手流程和饮食卫生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实践活动教授幼儿正确洗手方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情景模拟–模拟儿童玩具的清洗和洗手场景,让幼儿参与并练习,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应用。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情景交流环节,我发现幼儿的注意力难以集中,需要更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其次,在课堂讲解环节,我使用了PPT等教具来讲解知识点,但我没有及时回应幼儿的问题,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跟进幼儿的思考和问题。
最后,在情景模拟环节,我发现幼儿的参与度不够高,需要更多的互动帮助幼儿主动参与。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运用适合幼儿特性的教学方法,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我还需要调整我的教学节奏,更加注重来自幼儿的反馈和跟进。
让每个幼儿都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大班教案手足口病的预防
大班教案手足口病的预防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2.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3.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1.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2.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3.实践个人卫生习惯。
三、教学准备:1.活动材料:图片、手指操卡片、洗手操卡片;2.实物:肥皂、水盆。
四、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出示手足口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该疾病的认知。
2.学习:a.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让学生观察图片,并问他们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手、脚、嘴巴等部位,并解释这些是人体感染手足口病的主要部位。
然后,教师简要解释手足口病的病因是因为其中一种病毒引起的,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唾液、粪便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b.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教师出示手指操卡片,向学生示范一遍手指操,并带领学生一起做。
解释手指操的作用是增强手指的灵活性,提高抵抗手足口病的能力。
然后,教师出示洗手操卡片,向学生示范一遍洗手操,并带领学生一起做。
解释洗手操的作用是清洁双手,防止手足口病病毒通过手部传播给他人。
c.实践个人卫生习惯:教师向学生展示洗手的正确方法,包括用肥皂搓手、揉搓指间、清洁指甲等。
然后,教师将洗手盆、肥皂分发给学生,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洗手。
教师在旁边指导和提醒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
3.总结:复习学生关于手足口病的知识,提醒学生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课后延伸:家长可参考以下方法帮助孩子预防手足口病:1.保持孩子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经常洗手,尤其在接触到其他人或公共场所后;2.饮食卫生,避免生食食品;3.避免接触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尤其是接触到他们的分泌物;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通风;5.定期清洁家居环境,特别是常接触的物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并学会了一些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培养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注身体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三、活动准备1.手足口病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手足口病预防宣传单。
3.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
四、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讲解:详细讲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互动: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预防方法。
4.实践:带领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口腔护理方法。
五、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将手足口病预防宣传单发放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并重视幼儿的预防工作。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增加手足口病预防的相关图片和提示语,提醒幼儿注意个人卫生。
3.区域活动:设置健康角,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和互动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幼儿对洗手方法和口腔护理方法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在活动延伸方面,家园共育的落实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家长对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不足,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幼儿预防工作的重视。
重难点补充:一、活动重点补充1.认知重点: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幼儿对手足口病的症状(如发烧、手足皮疹等)有清晰的认识。
2.技能重点:通过实操环节,让幼儿熟练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口腔护理技巧。
二、活动难点补充1.情感难点:培养幼儿形成长期保持个人卫生的习惯,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采取预防措施。
2.实践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如进食前后、如厕后能够主动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三、活动过程补充1.导入环节: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手足口病吗?它又是如何传播的呢?”幼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2.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3.学习健康饮食知识,保持身体健康。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手足口病–病因: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症状:发热、口腔溃疡、手上、脚上和臀部出现红疹等;–预防措施:勤洗手、避免与患者接触、不乱吃东西等。
2.如何正确洗手–步骤:打湿双手、取适量肥皂、搓揉双手、洗净手指和手背、彻底冲洗干净、拭干双手;–注意事项: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钟,注意搓洗手指和手背,每次接触过物品后要洗手。
3.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健康饮食:多蔬菜、少油脂、少糖分、饮食清淡;–锻炼身体:每天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慢跑、游泳等;–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教学步骤1.引入–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手足口病吗?–引发思考:手足口病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危害?2.讲解–讲解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讲解正确洗手方法;–讲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3.演示–教师进行正确洗手的演示;–学生进行跑步、慢跑等活动。
4.练习–学生进行正确洗手的练习;–学生进行户外锻炼活动。
5.总结–总结学习内容;–再次强调预防手足口病的正确方法。
四、教学评估1.检查学生正确洗手的情况;2.观察学生在户外锻炼时的动作是否准确;3.询问学生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掌握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正确方法,学会了正确洗手的步骤和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但是,仅仅一次课程可能难以达到根治手足口病的效果,需要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更好地保护儿童健康。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地涉及疾病预防,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学习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
3.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1.手足口病的概述–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主要症状。
–学习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2.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掌握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学习如何正确洗手,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培养保持整洁和通风的环境习惯。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手足口病的概述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是否听说过手足口病,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观察。
2.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儿童。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溃疡等。
3.分析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传播。
–强调避免与患者亲密接触、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第二课时: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1.引导学生讨论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饮食部分: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吃熟透的食物,多食用水果和蔬菜。
–洗手部分: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方法,如何使用肥皂和水洗手。
–环境部分:保持家庭和学校的环境整洁、通风,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和玩具。
第三课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制定洗手的时间表和标准。
2.分组讨论如何保持整洁和通风的环境。
–每个小组提出一些建议,如定期打扫教室、保持室内通风等。
3.演练正确洗手的步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通过引导讨论和演练,学生们也学会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并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然而,本教案仅涵盖了基本的预防措施,学校和家长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
幼儿园大班手足口病健康教案
幼儿园大班手足口病健康教案一、教学内容1. 手足口病的症状:手、足、口部位的疱疹和溃疡。
2.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空气、口腔、密切接触等。
3.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拥挤的公共场所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症状和传播途径。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足口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手足口病模型等。
2. 学具:手工纸、水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讲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让孩子们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3. 实践:让孩子们动手制作手足口病的手工作品,加深对手足口病症状的理解。
4. 游戏:开展手足口病预防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卫生习惯。
六、板书设计1. 手足口病症状:疱疹、溃疡等。
2. 传播途径:空气、口腔、密切接触等。
3. 预防措施: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拥挤的公共场所等。
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画出手足口病的症状,并写上相应的预防措施。
2. 请孩子们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和卫生习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分享,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课后,可以延伸手足口病相关的话题,如邀请家长参与的手足口病预防知识讲座,或者组织孩子们参观医院,了解手足口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
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采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是一种直观且生动的方式。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图片和视频可以展示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如手、足、口部位的疱疹和溃疡。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背景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婴儿和幼儿是易感人群。
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比较简单,家庭、幼儿园、学校等公共场所很容易成为疫情发生的高风险区域。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来说,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和预防知识教学十分必要。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2.了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4.促进幼儿的社交交往,学会如何互相照顾和关爱。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1.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2.手足口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3.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2. 教学方法1.演示教学:以幻灯片、图片、视频等形式演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2.游戏教学:通过互动游戏形式,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手足口病;3.互动问答:鼓励幼儿参与讨论,能够更深地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3. 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大班幼儿进行的热身活动,比如游戏、舞蹈或视觉动画等。
(2)知识点讲解教师可以选择提供关于手足口病的知识点的PPT或视觉动画,以帮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3)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老鹰抓小鸡(幼儿会自由活动,老鹰抓小鸡),魔鬼要阻挡道路(队列行进,幼儿跨过魔鬼,注意魔鬼不让过),建筑高墙(幼儿两人链接,搭建一个高墙)等等。
•互动问答:教师在讲解完手足口病知识后,启发幼儿提出问题,辅导幼儿迅速锁定问题,找到答案并帮助其他人。
(4)总结回顾教师通过简短的总结回顾,反思教学过程,让幼儿再次记住本次教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手足口病的预防为主题,教学目标达到预期,幼儿们能够正确识别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了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演示教学、游戏教学和互动问答,让幼儿对手足口病的知识点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并且与同学们进行了友好的互动。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PPT课件: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视频素材:手足口病预防动画。
3.实物展示:洗手液、消毒液、口罩等。
三、活动过程(一)引入话题1.老师出示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手足口病的症状。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手足口病的了解。
(二)主题活动1.老师通过PPT课件讲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讲解要点:(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2.观看手足口病预防动画,让幼儿了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实物展示:老师展示洗手液、消毒液、口罩等,引导幼儿正确使用。
4.小组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实践环节1.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洗手、戴口罩等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邀请幼儿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感受。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四、教学反思1.亮点:(1)通过实物展示、视频素材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看法,培养了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2.不足:(1)在实践环节,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内容未能充分展开。
重难点补充: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过程(一)引入话题1.老师出示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手足口病的症状。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它有什么特征呢?”(二)主题活动1.讲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讲解要点:(1)手足口病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手足口病像一个小魔怪,它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的飞沫,还有我们的小手接触了病人用过的物品来传播。
”(2)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我们要怎么打败这个小魔怪呢?我们要勤洗手,每次洗手都要用肥皂认真洗。
幼儿园大班手足口病健康优质教案
幼儿园大班手足口病健康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关注健康,预防疾病》第三节《手足口病》,主要内容为介绍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提高预防意识。
3. 引导学生关爱同伴,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手足口病的基本概念及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足口病图片、PPT、视频、实物(如口罩、洗手液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手足口病图片,引发学生关注,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2. 新课导入:播放PPT,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症状等。
3. 实践情景: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预防手足口病。
4. 例题讲解:讲解预防手足口病的具体方法,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制作预防手足口病的宣传画,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宣传画,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2. 内容:(1)手足口病基本概念(2)传播途径(3)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预防手足口病的宣传海报。
2. 答案提示:(1)海报中需包含手足口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内容;(2)设计美观,富有创意;(3)文字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PPT、视频等,让学生对手足口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预防意识。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健康小卫士”主题活动,加强健康意识;(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健康,提高家庭卫生保健水平;(3)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大班手足口病健康教案
幼儿园大班手足口病健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常见疾病的预防》,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手足口病的认识与预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学会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
3.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手足口病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主要症状及正确的洗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足口病知识挂图、PPT课件、洗手液、肥皂、毛巾。
学具:画纸、彩笔、洗手盆、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讨论:最近有没有听说身边的小朋友生病了?他们得的病是什么?引出手足口病,展示手足口病知识挂图,让幼儿初步了解手足口病。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主要症状。
强调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3. 洗手方法示范与练习(15分钟)教师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讲解洗手的重要性。
幼儿分组进行洗手练习,教师逐一指导并纠正错误。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PPT课件,让幼儿判断哪些行为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教师点评,给予正确答案。
5. 创作洗手宣传画(10分钟)每个幼儿用画纸和彩笔创作一幅洗手宣传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六、板书设计1. 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文字+图片)2. 正确洗手步骤(图片+文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洗手宣传画。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洗手宣传画。
和孩子一起复习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监督孩子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幼儿对手足口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洗手方法示范环节,部分幼儿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园共育活动,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知识,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活动,学生将能够: 1. 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2. 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1.手足口病的定义和症状;2.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3.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4.活动:手洗练习。
三、教学准备1.展示板;2.PPT或图片资料;3.带水龙头的洗手池;4.洗手液或肥皂。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或经历过手足口病。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步骤二:学习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板、PPT或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定义和常见症状,如口腔溃疡、手足口疱疹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手足口病的外观特征。
步骤三: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1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讲解和互动提问,引导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等。
强调学生之间要避免直接接触、共用餐具和玩具,以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
步骤四: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10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并通过示范动作加深学生的理解。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勤洗手:教师向学生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强调洗手前、饭前、上厕所后都要进行洗手。
- 注意个人卫生:教师提醒学生要保持干净整洁,勤换衣服,不挖鼻子、啃手指等不良习惯。
- 定期通风:教师鼓励学生家长定期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步骤五:活动:手洗练习(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洗手池前进行手洗练习。
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一遍遍示范,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进行洗手。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洗手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互相纠正。
步骤六:总结与延伸(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家和学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名称: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
2. 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
3.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手足口病?2. 手足口病的症状。
3.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4. 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
5.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过程:1. 介绍手足口病的定义和症状。
2. 分析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并讨论如何避免传播。
3. 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如勤洗手、不与病人共用餐具、保持室内通风等。
4. 强调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保持身体清洁、勤换衣服、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等。
5.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预防手足口病的经验和方法。
7. 总结教学内容,强调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四、教学资源:1. 手足口病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 讲解PPT或教学课件。
3. 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培养活动所需物品,如肥皂、洗手液等。
五、教学评估:1. 分发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个人卫生习惯培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手足口病的研究与报告。
2. 设计个人卫生习惯培养计划,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事项:1. 督促学生养成勤洗手、不与病人共用餐具等基本卫生习惯。
2. 强调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进行相应的适应和调整。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精选5篇)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手足口病是现在儿童常见的易发的一种流行性的疾病,它流行性很高,发病性高,有一定的潜伏期,很难预防。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的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重难点: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手足口病例图。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
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
(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3、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
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三、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小结:预防措施:(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幼儿园大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幼儿园大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掌握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2.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3.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鼻腔、眼结膜等黏膜传播。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掌脚底出现红色斑丘疹等,病初症状类似普通感冒,易被误诊或漏诊。
手足口病病毒可在人体内存活较长时间,易引起聚集性感染,因此应引起重视。
2.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a.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1)勤洗手,尤其是接触病毒源后更要注意进行洗手清洁;(2)妥善处理好垃圾和废弃物,保持房间干燥通风;(3)避免接触病人物品、排泄物等,避免接吻、亲嘴等行为。
b. 增强体质,提升自身免疫力(1)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2)合理膳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证营养充足;(3)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加体育锻炼时间。
3.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a. 洗手(1)教育幼儿在特定时间洗手:餐前、上厕所后、外出回来后等;(2)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水冲湿双手,取适量肥皂揉搓;(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洗手习惯,让幼儿体验到洗手的重要性。
b. 空气卫生(1)保持教室干燥通风,经常开窗换气;(2)加强教室清洁卫生,对门把手、桌椅等部位进行消毒;(3)引导幼儿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三、教学活动1. 洗手习惯展示教师在课堂上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让幼儿亲自操作,并引导幼儿注意洗手时的细节问题。
2. 消毒讲解通过讲解消毒的方法和重要性,引导幼儿养成消毒的习惯,并在课堂上对常用的教具和玩具进行消毒。
3. 游戏活动在课堂上组织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中玩乐的方式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教学和游戏活动的方式,达到了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和讲解,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发掘好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预防手足口教案【篇一: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预防传染病一、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难点: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幼儿用书。
四、活动过程1、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
)(2)、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3)、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4)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
(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
)2、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老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3、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2)、幼儿自由回答。
(3)、老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预防针,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4、带幼儿到洗手池吸收结束活动。
中班健康教育活动:阿嚏活动目标:1、知道感冒了身体很不舒服,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了解基本的预防感冒的生活小常识。
3、知道要配合医生看病才能好得快。
活动准备:1、了解近期班上幼儿的健康状况,有无患感冒的幼儿,让幼儿了解感冒的感受。
2、多媒体课件(感冒症状记录表、故事《阿嚏》的视频、预防感冒的视频、图片、健康歌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出示小猪的图片,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呀?它怎么了?2、师:感冒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幼:吃药、打针、看医生……师:可是,小猪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故事《阿嚏》,引导幼儿欣赏。
幼儿看完故事,教师提问:1、小猪感冒了,它是怎么做的?2、小猪到大街上玩,遇到了谁?还有谁?3、它们怎么了?4、它们都感冒了,为什么?三、了解感冒后的主要症状。
1、请患感冒的幼儿说一说自己感冒后有什么不舒服?师:小朋友,你得过感冒吗?感冒了,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幼: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发烧……2、小结:(课件记录表)感冒时,人很不舒服,会打喷嚏、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发烧,严重时小朋友不能上幼儿园,大人不能上班。
四、了解感冒的原因及患病后的做法。
1、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感冒的原因。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感冒吗?(天气冷了,着凉了,被传染了,缺乏运动,睡觉蹬被子了……)2、如果你感冒了,应该怎么做呢?请和你身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3、师:感冒了,应该怎么做?(看医生、打针、吃药、多喝开水、注意休息、不去公共场所……)5、小结:(播放课件)五、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1、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感冒呢?(引导幼儿讨论)(多喝开水;感冒流行季节,不去公共场所;晒太阳;坚持体育锻炼……)2、预防感冒有很多方法,请小朋友看(播放课件)。
3、怎样做,我们才能不感冒呢?(出示图片进行小结)4、师幼共同学学说预防感冒的儿歌。
六、结束活动:师幼共同随《健康歌》的音乐跳起来,结束活动。
【篇二: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预防疾病1】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预防传染病一、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难点: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幼儿用书。
四、活动过程1、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
)(2)、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3)、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4)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
(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
)2、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老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3、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2)、幼儿自由回答。
(3)、老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预防针,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4、带幼儿到洗手池吸收结束活动。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疾病设计意图:春冬季是各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有的孩子已有一些患传染病的体验,如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所有的孩子都有打预防针的经验。
此活动旨在结合季节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有关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目标:1、通过讨论、介绍等让幼儿了解有关一些传染病的情况及预防疾病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2、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传染病的资料;张贴卫生部门有关传染病的宣传资料。
过程:一、讨论:最近幼儿园的保健老师还有老师每天要给你们检查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如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二、请幼儿讲述自己患传染病的经历和感受、治疗过程等。
请幼儿描述传染病的症状或教师介绍,三、教师介绍传染病的症状,使幼儿可以自我检查(若发现症状吻合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
)水痘的症状有:发热,头痛,咽痛,全身倦怠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皮疹多见于躯干,渐发展至头面部,四肢。
呈向心性分部。
形状为:初发为针帽大红色丘疹或丘疱疹。
1-2天内变成粟粒至绿豆大水疱,多有脐窝和凹陷,周围有红晕,伴瘙痒。
疱液清或混浊。
该病的好发季节是春秋季。
多见于儿童。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早期病人和隐性患者均为传染源。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物亦可传染。
易感人群为4-15岁的儿童。
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患儿可先有发热、倦怠、肌肉酸痛及结膜炎、咽炎症状,1-2天内出现耳下疼痛,继之腮腺肿大。
流行性腮腺炎多数无前驱症状,起病大多较急,发烧38℃-40℃、畏寒、头痛、咽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疼痛,腮腺肿胀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可一侧先肿,也可两侧同时肿胀,腮腺胀痛及感觉过敏,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
腮腺肿大多于48小时达高峰,持续4—5日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
四、讨论:疾病预防的方法。
(如预防接种,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留意天气转变增减衣服,要有足够的运动和休息,保持个人的卫生清洁及进食不同营养的食物,以增强个人的抵抗能力;少到公共场所,如茶楼、电影院等。
)延伸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留意天气转变增减衣服等。
中大班:“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一、目的:1、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方式、发病症状。
2、知道预防疾病的方法。
3、增强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准备:网上手足口病的图片、手足口病预防的资料三、学习过程:(一)疾病概述1.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目前还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
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病人症状一般轻微。
2.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
3.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
4.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一)传染源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1986年再次发生流行,而且两次均为cox al6引起。
(三)流行方式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
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
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四).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
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
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
水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