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比较(自己整理)汇编

合集下载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赏析比较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赏析比较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赏析比较假如从诗歌的成就来比较李杜的诗歌,我觉得没有可比性。

一个被称为天才,一个被称为地才;一个被称为天上的诗人,一个被称为人民的诗人;一个如天上翱翔的鹰,一个如地上狂奔的虎。

他们都是诗坛的强者,尽管他们也是好朋友,但他们谁也不能取代谁,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所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既然李杜诗歌的成就我们比不了,我们还可以比较一下他们诗歌的风格差异,诗歌的思想内容的差异,诗歌的艺术手法等。

要说李杜的诗歌就先从他们的人生经历说起。

李白,生于701年,见证了大唐的盛世辉煌。

杜甫,生于712年,洞悉大唐的繁荣和衰败的原因。

李白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大起时,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大落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杜甫的一生几乎都很潦倒,“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李杜的人生经历对他们的写作有很大影响。

一.李杜诗歌的比较:(1).创作上:李白写虚,杜甫写实。

1.李白他乐观、豪放、自信,他是天才的骄子,盛世的歌手,所以写出了“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很虚的诗句。

2.杜甫他生在危机四伏的盛世和创痍满目的乱世,他过的是屈辱艰难,颠沛流离的生活。

所以他用大笔忠实记录了严峻的现实。

如《悲陈陶》中“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2).象征寓托上:1.因为李白性格纯真,崇尚自然,洒脱不羁、傲世独立,又有老庄的浪漫主义思想,所以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大鹏凤凰·黄河大江·青山明月·仙境醉乡等。

如写大棚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他用大鹏自比,大鹏的自由豪迈,扶摇直上,都是他向往的。

如写黄河大江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涛似山喷雪来”,在气势磅礴的江河之间的壮美意境中抒发豪情壮志。

李白vs杜甫表格

李白vs杜甫表格

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
、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 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
的高度

翰林待诏,等级为六品
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 华州司功参军来自主要有三种说法:蜀郡绵州昌
隆县;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城;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陇西成纪
江南西道宣州(今安徽宣州) 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太白
子美
青莲居士、谪仙人
少陵野老
唐朝
唐朝
701年(长安元年)
712年2月12日
762年12月(宝应元年)
770年
享年61岁
享年59岁
静夜思、蜀道难、明堂赋、梦 《望岳》《登高》《春望》 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 酒、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 “三别”
序号 对比项 1 别名 2 合称 3字 4号 5 所处时代 6 出生日期 7 逝世日期 8 寿数 9 主要作品
10 主要成就 11 官职 12 出生地 13 去世地 14 墓葬地
15 生平
16 相识过程
李白
杜甫
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
拾遗、诗仙
杜草堂、老杜、诗圣
二人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 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 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 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 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 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 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 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 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 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 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 国事。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 病逝。

李白与杜甫之比较研究

李白与杜甫之比较研究

《赠内》
三百六十日,
日日醉如子 去看望他,他却认为妻子冒犯了斋禁, 将其投入监狱。当时的人认为周泽不 懂得维护夫妻感情,作歌说:“生世 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 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
南陵别儿童入京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 眸子炯然,哆( chī )如饿虎。或 时冠带,风流蕴藉。曾受道箓于 齐,有青绮冠帔一幅。 (《李翰林 集序》)
? “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与韩荆州书》)
? 道教领袖人物司马承祯评价其 “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 表”(《大鹏赋》)
? 诗人贺知章曾惊叹他像一个“谪 仙人” 。
? 余光中是这样写李白:“酒入愁 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 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 唐。”(《寻李白》)
? 宋长白的《柳亭诗话》记载,有一次李白写 了一首《长相思》给夫人看,最后一句诗是: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这位相 门小姐看了微微一笑,说你听读过武后的诗 吗?我背给你听:“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 看取石榴裙”,李白听了好没面子,本来想 在夫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华,现在反被 看出自己模仿的痕迹。可见这位相门之女非 同寻常。

李白和杜甫的比较及其他

李白和杜甫的比较及其他

李白和杜甫的比较及其他“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两百多年前,赵翼写下这两句诗的时候,心里除了傲物豪情外,我想肯定还有不少的忐忑吧。

李杜,李白和杜甫,那盛世大唐里两个无比巨大的身影啊!面对他们,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长大嘴巴仰视着,他们的光芒逼迫我们不得不将手撘于额上。

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美的历程》中,李泽厚是这样比较他们二人的,“李白和杜甫,都称盛唐。

但两种美完全不同”,“这两种‘盛唐’在美学上具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

一般而言,李白是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其诗想象奇特丰富,色彩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不拘泥于形式,奔放洒脱,读来意气风发,仿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而杜甫则是一个极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被后世称为“诗史”。

在艺术特色方面,杜甫吸收和总结了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了他独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元稹说李诗“放浪纵恣”,杜诗“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宛如一个是潇洒的放浪形骸的剑客,一个是认真的一板一眼的学者。

在李泽厚先生的眼中,李杜最大的差别在于,李诗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杜诗则是将李诗的不可学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种形式、规格、律令中,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

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地就说孰优孰劣,但我们可以明确的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诗人,截然不同的两种才气,天才和地才,差别也是宛若天地。

但纵观他们二人的经历,却是十分相似的。

公元701年,李白生于安西大都护府碎叶城的一个商贾人家。

少年时期,他仗剑走天涯,遍游名山大川,接触了广泛的社会现实。

李白出生后11年,公元712年,杜甫生于豫中巩县的一个下层官僚地主家庭。

少年时,他在苏浙鲁一带进行过游历,了解了很多社会现实。

当时,科举制确立,知识分子由试入仕参与政权治国平天下是极其自然的一个过程。

而这两位天才在仕途上都是坎坷不断,沉浮起落,最终也没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李白和杜甫:两位卓越的诗人之比较

李白和杜甫:两位卓越的诗人之比较

李白和杜甫:两位卓越的诗人之比较介绍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最具影响力的两位诗人。

他们的诗歌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对比和评述这两位伟大的诗人。

生平背景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出生在吉州(今江西九江市),精通诗、书、礼、乐等领域,被誉为“诗仙”。

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末期的伟大文学家。

他生于河南巩县(今属河南荥阳市),早年游历四方,深受社会动荡与民间苦难的影响。

作品风格对比李白•多情豪放:李白笔下的世界充满了奔放、热情、豪放和无拘无束的个性。

他写景描写宏大壮丽,但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唯美浪漫:李白喜欢描绘仙境和神话传说,常以饮酒、游乐和追求自由为题材,打造出了一系列优美动人的作品。

•艺术张力:李白的诗歌中大量运用夸张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知行合一:杜甫在诗中表现出对社会问题和政治局势的关注,并将之融入到自己实际生活经历的感悟中。

•抒发忧愤:杜甫笔下的诗歌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人们生活困苦、身受战乱之苦、民众疾苦等深刻情感。

•笔触细腻:杜甫善于用富有画面感和节奏感的细致描写来塑造形象,表达他内心深处的思想与情感。

影响与评价李白•文艺复兴:李白倡导的豪放派诗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流派创立:他自成一派,被誉为“李白体”,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赞誉评价:被尊称为“诗仙”、“诗神”,被许多后世文人推崇和崇拜。

杜甫•社会触角:杜甫深入社会底层,关注贫苦人民的疾苦和社会问题,以正义与同情心感染了众多读者。

•学术推崇:他主张反对空谈浅薄之学,注重实践与思辨相结合,给后世留下了重要的学术思想贡献。

•文化典范:被尊奉为唐代最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是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代表作家之一。

李白与杜甫的对比作文

李白与杜甫的对比作文

李白与杜甫的对比作文要是把大唐诗坛比作一片璀璨的星空,那李白和杜甫就像是其中最耀眼的两颗星星,各放异彩,超级酷炫。

咱先来说说李白,这家伙就像是一个从天上被贬下凡间的仙人。

他的诗那叫一个豪放洒脱,感觉他写诗就像喝醉酒后在云里雾里跳舞似的。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看这气势,庐山的瀑布在他笔下简直就成了银河从天上掉下来,这想象力比宇宙还广阔呢。

他整天就想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感觉他对生活那是充满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天愁不愁。

他就像是一阵自由自在的风,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游山玩水,还结交各路朋友,什么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只要能喝酒聊天,他都乐意交往。

他的诗读起来就特别畅快,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冲到九霄云外,一会儿又潇洒地驰骋在人间。

再瞧瞧杜甫,杜甫就像是一个操心的大家长,满眼都是世间的疾苦。

他的诗就像是一部沉甸甸的纪录片,记录着大唐老百姓的生活百态。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多深刻啊,富贵人家酒肉多得都发臭了,而路边却有穷人被冻死,这鲜明的对比,一下子就把社会的不公平给揭露出来了。

杜甫不像李白那么潇洒,他一生都在为生计奔波,还总是忧心国家的命运。

他自己的小茅屋被秋风刮破了,还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自己都过得不好,还操心着天下人,这境界,真的是超级伟大。

他的诗就像是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社会的病症,让人读完心里沉甸甸的,但是又对他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肃然起敬。

从性格上来说,李白那是相当的豪放不羁。

你看他敢让皇帝的宠臣高力士给他脱靴,这在当时可真是胆大包天的事儿。

他就像是一个不肯受规矩束缚的孩子,只按照自己的性子来。

而杜甫呢,比较内敛沉稳。

他就默默地观察着这个世界,把看到的一切都用他那细腻的笔触写下来。

这两位大诗人也有一些相同之处。

他们都是大唐盛世文化的产物,都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

而且他们对诗歌都有着无比的热爱,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诗歌创作。

李白、杜甫诗歌之比较

李白、杜甫诗歌之比较

李白、杜甫诗歌之比较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两位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不同,但
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白的诗作追求自由的情感表达,采用新颖的语言及独特的形式,表
达了广博的思想内涵,被誉为“天马行空”的诗人,集浪漫主义和唯美
主义于一身,注重用情追境,富有情趣和韵味。

而杜甫以节俭务实的态度,用诗歌反映历史现实,反映社会现实,常
常写出淋漓尽致,生动而真实的形象。

他的诗歌以抒发情感,展现古
典叙事艺术为主,他被誉为“实事求是”的诗人。

总而言之,李白宣泄心中的情感,在艺术表达上更加的浪漫洒脱;而
杜甫则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反映历史现实,表现出更加真实的生活景象。

李白与杜甫的比较

李白与杜甫的比较

导语:唐诗,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盛唐之诗则为峰上的奇葩,李白、杜甫即是照耀这高峰的两个璀璨的星座,正所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和杜甫,一个诗仙,一个诗圣。

他们的名字就像两颗光彩照人的明珠,镶嵌在波澜壮阔的盛唐历史上,给大唐盛世锦上添花。

然而,李白和杜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诗人。

李白是诗仙,仙是超凡脱俗的。

他天马行空、豪放飘逸、傲岸不羁,他用众人不能理解的方式来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

杜甫是诗圣,圣是超凡人俗的。

他感时忧国、绪密思深、沉郁顿挫。

他用诗冶炼苦难,他用诗书写血泪,他用诗将现实展现在人们眼前。

若以音符来作比喻,李白是高音升调,银瓶乍破水浆迸;杜甫是低音降调,幽咽泉流冰下难。

因此,无论为文、为诗、为歌,甚至为人,李白和杜甫可以算作是两条道上的火车,很难走到一起。

然而,公元744年至745年,这两位诗人的运行轨道曾有过短暂的交接.公元744年,李白由于在政治上不得意,从长安来到了洛阳,时年44岁。

而34岁的杜甫自从十年前考试不第后,就一直在外游历,恰好也在这时漫游到了洛阳。

这两位大诗人的相遇,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

这时候的李白,虽然已丢掉了御用诗人的宝座,却仍然是天子钦定的桂冠诗人,诗名满天下。

而杜甫却是初出茅庐,诗名未就。

时年34岁的杜甫,对于长他10岁的李白十分仰慕。

他们在当时的东鲁,也就是现在的兖州同行同止、同唱同和、同饮同酌、同醉同酣,给杜甫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当年的秋天,他们又一起游玩了梁、宋两地。

第二年,李杜又同游齐、鲁两地。

后来,杜甫总是在诗中提到这次齐鲁之行的愉快经历:“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醉舞梁园夜,行歌泅水春”等等。

到了秋天,杜甫西上长安再求功名,李白则南下漫游,一个定居成了渭北春天树,一个漂游犹如江东日暮云 (《春日忆李白》),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

重道的李白和崇儒的杜甫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李白为时代所选,杜甫为历史所选。

李白与杜甫的比较

李白与杜甫的比较

李白与杜甫的千年比较摘要: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潮,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最辉煌最令人神往的时代。

站在那个时代的最顶点上,歌唱出整个民族面貌与命运的最伟大的诗人,无疑是李白与杜甫。

一个是放荡不羁,饮酒把诗作的谪仙人,一个是忧国爱民,用泪把诗作的爱国者。

关键词:李白、杜甫、唐诗我喜欢李白的豪迈,也喜欢杜甫的深沉,我喜欢李白的重情重义,同样也喜欢杜甫的忧国忧民,我喜欢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也喜欢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

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李杜创作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裴斐先生在《李白十论》一书中说:“李杜创作的最根本区别,简单讲来,乃在于对待主客观的不同态度,用王国维的话说,李白属于‘主观诗人,杜甫属于‘客观诗人’,杜甫擅长客观描写,代表作是叙事诗,他的抒情诗也带有客观色彩;李白擅长自我抒情,绝大部分是抒情诗,他的叙事诗也带有抒情色彩。

杜甫诗的社会内容是通过一幅真实的生动的社会生活图画直接呈现的。

因而容易被人认识,李白诗歌形象主要是诗人自己,而不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因而他的社会内容不容易被人认识。

”李诗想象独到、恣意汪洋,难以模仿和学习,可说是内容溢出形式,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等,痛快淋漓,天才之极,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又美妙奇异,不可思议。

杜诗有雄豪壮伟的气势,但在内容上更贴近现实,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形式上更为工整规矩。

因有形式和内容上的规整,杜诗可成为效行的范本。

我们可以在他建立的规矩方圆中去寻求美、开拓美和创造美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务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

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同的。

李白与杜甫诗歌不同点和相同点

李白与杜甫诗歌不同点和相同点

李白与杜甫诗歌不同点和相同点李白与杜甫诗歌不同点和相同点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与杜甫诗歌不同点和相同点,欢迎大家分享。

李白与杜甫诗歌不同点和相同点1——以李白的《将进酒》和杜甫的《登高》为例唐朝是文化繁荣的朝代,在诗坛上,涌出了许多名家,大师辈出。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更是其中两颗璀璨的巨星。

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

从诗歌史的地位上来说,两者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李白是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杜甫则把诗歌创作提到了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因此两人的文学成就可以说是“平分秋色”。

从诗歌思想的角度,他们同样关心百姓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反对侵略战争,诗歌思想上有着一致性。

如李白的《古风》、杜甫的《兵车行》都对当时黑暗和腐败的政治予以否定,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忧民之情。

李杜诗歌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两者的生活的时期的不同、生活的经历的各异,李杜诗歌在艺术特色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下面就以李白的《将进酒》与杜甫的《登高》为例,试比较两者诗歌艺术特色的差异:一、诗歌风格的不同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中都形成了特有的风格。

李白的诗歌主导风格是飘逸俊美,而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则是沉郁顿挫,这在他们的许多代表作中都有体现。

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把黄河在天地之间浩荡奔流的气势与声势充分表现出来,意境开阔,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浪漫主义情怀。

而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描绘了一幅惨淡的秋景画面,高天之狂飙,深谷之哀猿,惊心动魄,使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同时也反映诗人凄凉之感。

二、诗歌思想上的不同李白与杜甫都有满腔抱负,想为国家尽一份力,但是他们在仕途中都又不得志,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伤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但两者又有不同: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忧国伤时的思想。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欢迎阅读与收藏。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

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

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

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

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

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

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尤其是宋代江西诗派更是杜甫视为宗祖。

他的影响力巨大。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

(《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

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

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

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

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

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

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

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李白终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仕与高蹈之间。

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他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

李白与杜甫:两位伟大诗人的对比与比较

李白与杜甫:两位伟大诗人的对比与比较

李白与杜甫:两位伟大诗人的对比与比较1. 引言1.1 概述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最著名、最伟大的两位诗人。

他们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丰富的主题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对比和比较这两位诗人,从他们的生平背景、诗歌风格以及主题与思想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李白和杜甫的生平背景,包括他们的成就和影响以及在历史背景下的位置和作用。

然后,我们会比较这两位诗人的诗歌风格,探讨他们在表达方式、意象运用等方面的异同点。

接下来,我们将着重讨论他们在主题与思想上的差异,并比较他们对国家、社会以及人生观念等方面的表达方式。

最后,我们将总结整个文章,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1.3 目的通过对李白和杜甫这两位伟大诗人进行比较与对照,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同时,通过分析他们在不同主题和时代背景下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对于文学与人生的认识和追求。

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我们可以对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产生更深入的了解,并欣赏他们所创造的文化瑰宝。

2. 李白与杜甫的生平背景:2.1 李白的成就和影响:李白(701年-762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父亲是一位知名的文人学者。

李白自幼聪慧好学,在少年时期就展示出卓越的才华。

他游历于各地,与许多知名诗人交往并受到启发。

李白以其豪放狂放、奔放灵动的诗风而闻名,情感奔放,笔调豪迈。

他用浓墨重彩和丰富多样的意象描绘了大自然、爱情和饮酒等主题,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他的作品充满了热情和个人感受,表达了对自由、独立以及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

李白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代表之一。

他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了大胆夸张和丰富形象,并以自由主义态度批评和反抗当时社会政治现状。

他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望庐山瀑布》、《静夜思》和《将进酒》等,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2.2 杜甫的成就和影响:杜甫(712年-770年)是唐代另一位伟大的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李白与杜甫的诗风比较5篇范文

李白与杜甫的诗风比较5篇范文

李白与杜甫的诗风比较5篇范文第一篇:李白与杜甫的诗风比较李白与杜甫的诗风比较李白与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及价值取向。

我们可以从下列几点来比较李白和杜甫:一、思想: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

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二、风格: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

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

三、擅长的体裁:两人都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但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得最好,而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好。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但自唐代以来,人们多喜将他们并论,更有学者对他们的进行比较,以致很多诗评家都卷入了对李杜孰优孰劣的争论。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虽然学界还存在着李杜优劣论,但人们更喜探讨李杜之间的交谊、李杜诗歌思想和艺术之异同。

一、李杜之交谊和相互影响本世纪较早探讨李杜交谊的学者是闻一多。

他在《杜甫》一文中用饱含感情的笔墨,描述了李杜二人的交往和友谊。

如他在写到李杜第一次会面时说:“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出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

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四十年代,陈叔渠在《唐代两大诗人的风义感及其他》中也论及李杜之交谊。

他认为,“杜甫对于李白,一片怜才之忱,在他的诗中,时时可见”;“最奇怪的是,李白对于杜甫,却是很为冷淡”,“这可见老杜的怜才爱友,一热烈至诚,出于无情的了。

”五十年代,林庚在《诗人李白》中较为细入地探讨了李杜之间的交谊。

他认为,“李白是杜甫生平最倾心的诗人”,而其因素又有政治和诗歌两方面。

李白与杜甫相会游从的半年中,李白影响杜甫的成分要多一些。

他们真无愧于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对于政治的警惕性,对于现实的敏感,乃是时代真实的镜子。

李白杜甫比较(自己整理)

李白杜甫比较(自己整理)

一、诗歌创作方法上的不同创作方法是作者根据一定的观念和原则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文学史上两种主要的创作方法。

李白以浪漫主义为主,杜甫以现实主义为主。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火热的激情来描绘生活图画。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对生活的真实描写,如实反映生活,因此也叫“写实主义”。

对朝廷的腐败。

李白、杜甫采用不同的形式来抨击这社会的不公。

李白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梦游的方式,抒写了他对山水名区的喜爱,对仙界的向往,表现其鄙弃世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心情的表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他可以“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人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骑着白鹿游山玩水,与神仙驾着鸾车一起游玩,这是何等自在.又怎能使其委屈地伺候这些权贵呢 !杜甫十年长安政治生活结束后,由京城回奉先,写下了一篇记述自身遭遇和旅途见闻的诗篇。

诗以“忧黎元”为核心.抨击最高统治集团政治的腐败,聚敛的残酷.把贫富不均的社会问题概括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字当中。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诗人想辅助皇帝,为国尽力,但得不到皇帝的重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老妻离异县。

十 El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 ?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

里巷犹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诗人用鲜明的对比,写出富贵之家酒肉臭,贫穷之家饿死儿女的不公现象。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主要表现在其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上。

“自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他的《蜀道难》、《怨别离》、《梁甫吟》等都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和幻想形式来表现其思想感情的典型事例。

杜甫长期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他的《三吏》、《三别》、《北征》、《自京赴奉先咏怀>、《哀江头》等诗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并逐渐攀上现实主的高峰。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白与杜甫被公认为两位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们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李白和杜甫都属于唐代的诗人,但他们的诗歌风格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

一、题材与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创作涉及的题材广泛,他不拘一格,既有咏史抒怀之作,也有山水田园之景的描绘。

他的诗歌情感奔放豪放,表达了自由、豪迈、奋发向前的个性。

而杜甫的诗歌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他关注民生和国家命运,揭示社会的不公,对朝政往往持批评态度。

他的诗歌情感更为内敛深沉,表达了对人类苦难和社会现实的关怀。

二、形式与修辞手法李白的诗歌形式多样化,尤其擅长写长诗和乐府体诗。

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运用了大量的夸张与比喻手法,使诗句富有韵律感。

杜甫的诗歌则偏向于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在形式上比较规范。

他的诗歌用字力求准确,修辞手法多样,常借用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以突出作品的力度和感染力。

三、写景与抒怀李白的诗歌常常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色来表达自己豪放的情感。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狂热与奔放,给读者带来一种豪情万丈的感觉。

而杜甫的诗歌则更多地关注人类的苦难和困境。

他的作品中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四、艺术追求与个人特色李白的诗歌追求意境的超脱和个性的张扬。

他的作品中常常展示出自由奔放的灵魂和超凡脱俗的艺术追求。

他追求形象意境与语言音韵的统一,以及情感和思想的深远。

杜甫则强调诗歌的写实性和社会责任感。

他的作品中经常描绘社会现实,传达了强烈的社会关怀和对人类命运的忧虑。

结论:虽然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但他们的诗歌风格有很大不同。

李白的诗歌表达豪放奔放,关注个人意境和对大自然的狂热追求,而杜甫的诗歌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表达更加内敛深沉的情感。

他们各自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赋予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魅力,并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及杜甫区别解析总结计划

李白及杜甫区别解析总结计划

李白与杜甫差别剖析————————————————————————————————作者:————————————————————————————————日期 :9.Compare Du Fu andLiBo---t hei r poetry(occasio ns, topics, themes , form,etc.),the kind of personsthe ywere,their personalities . Whos e poet ry do youli k e best, why ?李白与杜甫四十余年前,中国有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曾撰文《李白与杜甫》 ,从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去剖析两位唐朝有名诗人,其主要看法是一定李白而否认杜甫。

这里 ,作者以相同的题目撰文,试图淡化阶级立场与意识形态,而从人性与文学的角度去剖析两位诗人的差别。

一、李白与杜甫的平生固然TO PIC 中未提到平生的比较,但中国对文学和文学家的议论一直有“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说法 ,所以 ,笔者第一此后处出发 ,引出其余方面的比较。

李白生于公元 701年而卒于公元7 62 年,大略生活在唐朝最盛的期间。

李白而是岁时只身出川,旅行了中国从两湖到江浙的大好河山。

他各处游览,希望经过结交朋友,拜见社会绅士 ,进而获得介绍 , 一举登上高位 ,去实现政治理想和志向。

但是 ,十年的遨游却一事无成,知道天宝元年 ,李白被召至长安 ,供奉翰林 ,名震天下。

安史之乱后 ,他参加了永王的幕府 ,以后永王与肃宗发生抢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以后,李白遇到牵涉,被流放夜郎 ,半途被赦免,暮年流浪东南一带 ,后死于中国东南部的当涂。

杜甫生于公元 712 年而卒于公元770年,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杜甫扫年在江浙一带遨游,后在洛阳参加科举但榜上无名 , 以后又在长安应试,但依旧以落选告终。

直到以后他才经过各种关系做了一个看守库府的小官。

李白和杜甫之比较

李白和杜甫之比较

李白和杜甫之比较2010级小学教育3班100121609 梁宇佳李白和杜甫,可谓是盛唐时期乃至现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诗人,其诗歌影响至今。

一个如仙人般传奇神异一生,一个如圣人般兼济天下一世。

诚然,两人的地位在中国诗坛上不分上下,但论及生平、性情、诗歌风格和思想主旨等,“诗仙”和“诗圣”依然有着明显差异。

一.谈生平先从两人生平开始说起吧。

谈及出生,不得不说太白比子美幸运得多,因为安史之乱发生之时,李白早已到了头发花白年龄,而杜甫正值壮年时期,因而其对悲惨经历的体会远不及小辈杜甫。

少年时期,李白喜好道教,因此道教中那些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崇尚以及追求心灵的宁静在李白小时候就已经潜移默化了,这对李白的性情以及诗歌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青年时期由于学纵横之术的缘故,李白功名心强,自小有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等到了蜀地生活,慢慢被这里盛行的任侠风气所感染,使得自身性情更加豪放洒脱。

为什么说李白如仙人一般,我想这种风气一定对他影响极深。

青年时期,李白同很多诗人一样开始了长时间的远游,游山玩水,随遇而安,这一时期的经历赋予了李白一颗崇尚自由的心和浪漫情怀。

才华横溢的他将自己的真性情与山水融为一体,一气呵成,创作出首首名诗。

等到壮年时期,太白过上了干谒的生活。

由于自身满负盛名的才华和朋友的推举,李白终于做上了官,可有因为狂妄自负、天真随性的个性不但不收敛还愈演愈烈,使得得罪了许多官员,最终无奈地退出了官场。

晚年的李白蒙冤入狱后又长游夜郎,壮志难酬。

最终,带着一颗报国无门的郁郁之情离开了人世。

再来聊聊杜甫那坎坷的一生。

杜甫少年时期由于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家庭,环境优越,自小就被培养成一个规矩之人,因而性情也不会像太白一样自由散漫。

当然年少的杜甫和李白一样,才华横溢,少年气盛。

由于崇尚儒学,“忠君”思想和对于民生的关注在杜甫思想里已是根深蒂固了。

青年时期,杜甫在读书和漫游中度过。

然而科举不中,令他空有一番才华却无处施展;父亲去世,让他的生活困顿艰难。

李白杜甫饮酒诗比较

李白杜甫饮酒诗比较

李白杜甫饮酒诗比较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两位杰出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广泛传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饮酒题材是他们创作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本文将从诗歌主题、表达手法和情感体验等方面对李白和杜甫的饮酒诗进行比较。

首先,李白的饮酒诗多以豪放洒脱为主题,展现了他的奔放个性和豪情壮志。

他常以酒作为情感的寄托,将饮酒视为解放内心的方式。

例如他的《将进酒》一诗,以饮酒为引子,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同时展现了对自身追求的渴望。

李白的饮酒诗往往充满豪情和激情,给人一种挥洒不羁的感觉。

相比之下,杜甫的饮酒诗更多地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关怀。

他通过描绘自己在酒宴上遇到的各种人物和场景,表达了对民生苦难的关注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

例如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通过描写自己独饮月光的情景,表达了对离散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杜甫的饮酒诗往往更加含蓄而深沉,给人一种思考人生的感觉。

在表达手法上,李白和杜甫也各有特点。

李白的饮酒诗多采用辞藻华丽、意象丰富的手法,他倾向于运用夸张、幻想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抒发对人生的追求。

而杜甫的饮酒诗则更加注重真实和现实,他用平实的语言描绘生活琐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饮酒过程中所带来的情感变化。

此外,两位诗人的饮酒诗情感体验也存在差异。

李白的饮酒诗常常流露出豪情壮志、豁达乐观的情感,他倾向于将酒作为追求自由和超脱的象征,表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

而杜甫的饮酒诗则更多地展现出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情感,他通过酒来消解自己的忧虑和痛苦,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个人遭遇的思考和反思。

综上所述,李白和杜甫的饮酒诗各具特色。

李白的饮酒诗豪放激昂,寄托了他的个性与壮志;而杜甫的饮酒诗则更加思虑深沉,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无论是李白的豪情壮志还是杜甫的忧国忧民,他们的饮酒诗都体现了古代诗人的独特审美和人生态度,对于后世文人的创作和思考具有重要影响。

李白杜甫对比作文

李白杜甫对比作文

李白杜甫对比作文要是把中国古代诗坛比作一个超级大舞台,那李白和杜甫可就是舞台上最耀眼的两位大明星啦,不过这两位明星那可是各有各的风采。

先说说李白吧,这家伙就像是一个从天上降落到人间的仙人。

你看他的诗,那风格潇洒得很,自由得就像一阵狂风,想往哪儿吹就往哪儿吹。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的个乖乖,庐山瀑布在他笔下简直就成了天上掉下来的银河,这想象力就跟长了翅膀似的,一下子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李白写起诗来,感觉就没什么能难住他,喝酒喝嗨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多狂啊,他就像那种充满热血、怀揣着梦想,又天不怕地不怕的超级大侠,在诗的江湖里肆意闯荡。

而且李白特别喜欢写那些宏伟壮丽的东西,好像他眼里看到的世界都是又大又酷的。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这志向比天高,感觉整个天空都装不下他的梦想。

他的诗读起来,就像在坐过山车,一会儿带你飞到云端看美景,一会儿又拉着你在酒肆里跟他一起喝酒高歌,那叫一个痛快。

再看看杜甫呢,杜甫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智者。

他的诗啊,就像是一部反映人间疾苦的纪录片。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两句诗就像两把锋利的剑,一下子就把贫富差距这个残酷的现实给戳破了。

杜甫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他的眼睛就像一台摄像机,把老百姓生活中的那些艰难困苦全都记录下来。

杜甫写东西可不像李白那么潇洒,他就像是一个细心的工匠,一个字一个字地雕琢。

他对社会、对人民充满了深深的同情,感觉他的心里总是沉甸甸的,装着无数人的悲欢离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自己都住在破房子里,还想着让天下所有的穷苦人都能住上好房子,这种胸怀真的是宽广得像大海一样。

如果说李白是个爱做梦的浪漫少年,那杜甫就是个忧心忡忡的老大哥。

李白写诗的时候,可能是在美酒和美景的陪伴下,灵感就像泉水一样咕噜咕噜往外冒;而杜甫写诗呢,更多的是在他经历了无数的颠沛流离之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李白杜甫

李白杜甫

• 面对现实的态度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 杜甫决不在它的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的予以揭露, 表示自己的是构成杜甫人格的一 个重要因素。不论社 会多么黑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 • 杜甫杰出的地方在于他突破了所谓“穷”“达”的思 想,始终采取面对现实、投身政治的积极态度,而把 个人的穷达放到极次要的位置。 • 安史之乱之后,很多诗人忘情于山水田园之中,被和 尚、道士、真人、禅师、上人、炼师们香炉中冒出的 乌烟瘴气缭绕着,不肯正视现实,另一部分人虽然敏 锐的看到了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疾苦,并且努力运用 诗歌去反映社会现实,但艺术性比较弱。
三、李杜不同的气质: 从张扬到内敛
• 李白信奉道教,喜欢求仙访道,而且有任侠的精神, 他的思想比较复杂,总的说是张扬的;杜甫谨承家庭 的“奉儒守官”的传统,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处处以儒道自守。诗人因此显得非常内敛。 • 李白《庐山谣》:“我本楚狂人,讽歌笑孔丘。” •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近者逸人李白自峨嵋 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 • 李白以自我为第一、唯一,并且傲视权贵,表现了其 自我张扬、傲岸不屈的特点。在生活方式上,李白纵 情诗酒,追求享乐,奉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 樽空对月”的准则。
• 杜甫处处谨守本分,失意时回首怅望:”夔府孤城落 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得意时手舞足蹈:“白日 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 严羽《沧浪诗话》:“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 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 李杜的诗歌风格的明显不同,是因为他们的不同的性 格造成的。所谓“诗品出于人品”,就是这个道理。 • 李白的性格是飘洒灵逸,在洒脱之中蕴含灵动;杜甫 的性格是沉雄郁勃,在深沉中饱含雄勃。
李白与杜甫的比较
杨义《李杜诗学》:
• 李白举重若轻, • 杜甫举轻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诗歌创作方法上的不同创作方法是作者根据一定的观念和原则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文学史上两种主要的创作方法。

李白以浪漫主义为主,杜甫以现实主义为主。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火热的激情来描绘生活图画。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对生活的真实描写,如实反映生活,因此也叫“写实主义” 。

对朝廷的腐败。

李白、杜甫采用不同的形式来抨击这社会的不公。

李白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梦游的方式,抒写了他对山水名区的喜爱,对仙界的向往,表现其鄙弃世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心情的表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他可以“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骑着白鹿游山玩水,与神仙驾着鸾车一起游玩,这是何等自在.又怎能使其委屈地伺候这些权贵呢! 杜甫十年长安政治生活结束后,由京城回奉先,写下了一篇记述自身遭遇和旅途见闻的诗篇。

诗以“忧黎元”为核心.抨击最高统治集团政治的腐败,聚敛的残酷.把贫富不均的社会问题概括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字当中。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

诗人想辅助皇帝,为国尽力,但得不到皇帝的重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老妻离异县。

十EI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

里巷犹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诗人用鲜明的对比,写出富贵之家酒肉臭,贫穷之家饿死儿女的不公现象。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主要表现在其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上。

“自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他的《蜀道难》、《怨别离》、《梁甫吟》等都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和幻想形式来表现其思想感情的典型事例。

杜甫长期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他的《三吏》、《三别》、《北征》、《自京赴奉先咏怀>、《哀江头》等诗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并逐渐攀上现实主的高峰。

二、诗歌风格的上不同所谓“风格”就是指作品的整个风貌和格调的基本特点,是反映一个作家从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性.是作家成熟的标志。

李白、杜甫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都形成了特有的风格。

李白的诗歌主导风格是飘逸俊美,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是沉郁顿挫。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李白、杜甫诗歌主导风格的表现之一是在语言方面的不同。

太白诗歌是自然朴素,所咏之物脱口而出,不加雕饰。

子美诗歌语言力求锤炼,加以推敲。

一个是“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一个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如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他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清新自然的语言脱口而出,毫无雕饰之处。

“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孑L 丘”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这种毫无遮饰的情绪,大胆的表露。

构成太自豪放纵逸的特征,也是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的具体表现。

杜甫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他吸取古人的长处,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有人说过杜诗“无一字无来处”.他力求诗句的表达效果达到最高境界。

他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他之所以被称为“诗圣” “诗史”就是他能通过语言把民族矛盾以劳动人民的苦难表达出来。

并且诗歌的艺术性很强。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咏怀》),“云雷屯不已,艰难路更蹋” (《观水涨》),“废邑狐狸语,空村虎豹争”,“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北征》)。

写下这些诗句杜甫的心情是多么地悲痛啊。

李白诗歌气势豪迈。

他以“大鹏一日同风起”的气势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

他笔下的黄河景象十分的壮观“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西岳睁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洪波喷流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崔丹谷高掌开”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他的蜀道之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他的天姥之高,“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他的“一风三日吹到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

李白诗中的长江、黄河、蜀山、天姥都是那么地雄伟壮观,气势都是那么地豪放。

杜甫诗歌气势雄浑。

在他的笔下山水都是悲、凉、寒的。

如“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大声吹地砖,高浪蹴天浮” (<江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封寒” (<九日蓝田崔氏庄)),在他的笔下花鸟会伤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李白诗歌飘逸俊美,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他们风格不同还表现在对同一事物描写流露的感情不同.对待它们的心境也不一样。

对山、对水、对月、对酒、对友情.他们的风格迥异同是登岳阳、游洞庭,李白是“铲却君山好。

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刹洞庭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杜甫是“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一个是豪言壮语,把君山铲却,让洞庭水不受阻碍地流:另一个是感慨流涕,家人飘零,战争未息,国与家皆不稳。

对此痛哭流涕。

一个是飘逸豪放;一个是沉郁低沉。

月是诗人经常吟咏的对象之一。

李白对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月是他的知己,他笔下的月常是一轮高挂的明月。

李自在回忆小时侯见月的情景时写下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他在游玩时总有月来陪伴,游秋浦白箭坡时,高兴得“天借一明月。

飞来碧云端” (<游秋浦白箭坡二首>),他泛舟沔州城南湖时,也深喜“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 (<泛沔州城南湖郎官湖》),他游洞庭,醉心于“湖心泛月归”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天上那轮明月总能给诗人带来兴奋.他愿与月相对,与月徘徊,“花闻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他能够“欲上青天揽明月” .他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杜甫笔下的月又别有一番风味。

他笔下的月是思家之月,他望月怀人。

“今夜郫州月,闺中只独坐。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笔下月是凄凉的是寒冷的.“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北征》,寒冷的月照着这白骨.气氛如此凄凉,这是令人伤感的月。

他笔下的月是哀愁的,“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疾愁”,他笔下的月是孤单的,“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同是诗人笔下的月亮。

一个使人快乐,一个使人悲伤:一个是明月当空,一个是一弯新月;一个是陪伴诗人的知己。

一个是引起诗人思家之物。

对此月亮,两人的心境不同,因此表现的诗风也不同。

三、诗歌意象上的不同意象是一种“表意之象”,一种象征性的形象。

意象可分为写实意象、浪漫意象和象征意象。

李白诗歌表现的意象是浪漫的,杜甫诗歌表现的意象是写实。

浪漫意象是选择了按理想化原则塑造意象的艺术表达方式。

运用夸张变形、驰骋想象以求理想的完美表达。

写实意象的艺术表达方式是按事物本来的样子塑造意象。

李白诗歌的浪漫意象在诗中充分表现出来。

惊人的想象力,大胆的夸张,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使他的诗歌特别富有诗意。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山能懂他的心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月能替他遣愁解闷。

蜀道的艰险他用“扪参历井仰协息”来形容;北方的严寒他用“燕山雪花大如席”来形容;自己的愁思他用“白发三千丈”来形容:瀑布的雄伟壮观他用“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来形容,这些众所周知的句子,表明了诗人的想象何等丰富,夸张运用的恰到好处,也是其浪漫主义的完美表达。

杜甫是按照生活本身来塑造形象。

在他的笔下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朱门鸟雀噪。

归客千里至”这些花鸟都成为心烦意恼之物了。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罢病虎纵横”。

这里的山水不再是“相看两不厌” 而是令人伤感的。

对战争的描绘对社会的批判是直接的。

李白可以上天“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而杜甫却是“边庭流血成海水,古来白骨无人收” 。

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害,杜甫按生活的本来面貌融人他的诗歌当中.按照生活的本来塑造意象。

“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这是韩愈对他俩的评价。

李白、杜甫诗歌思想上有着一致性,他们同样爱祖国、爱人民。

关心国家的命运。

关心人民的疾苦。

但他们采用不同的创作方法,追求的诗歌风格不同.诗歌表现的意象也不同。

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人。

一个是现实主义诗人。

李白诗风飘逸俊美,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一个表现的是浪漫意象,一个表现的是写实意象。

我们不能不为我们文学史上同时出现的这两位伟大的诗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李杜创作的最根本区别,简单讲来,乃在于对待主客观的不同态度,用王国维的话说,李白属于, 主观诗人,杜甫属于, 客观诗人?,杜甫擅长客观描写,代表作是叙事诗,他的抒情诗也带有客观色彩;李白擅长自我抒情,绝大部分是抒情诗,他的叙事诗也带有抒情色彩。

杜甫诗的社会内容是通过一幅真实的生动的社会生活图画直接呈现的。

因而容易被人认识,李白诗歌形象主要是诗人自己,而不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因而他的社会内容不容易被人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