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4a68979453610661ed9f4d9.png)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知识点1、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扩散速度与温度相关;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有的;固体分子间隔最小,气体分子间隔,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合称为流体;物态变化的本质是分子间隔的变化。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存有状态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热传递的条件:存有温度差。
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4、比热容: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水平的物理量。
Q=cmΔt。
c3水=4.2×10J/(kg·℃),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相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5、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九年级期中上册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期中上册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46a5d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1.png)
九年级期中上册物理知识点九年级期中上册物理主要内容包括力和运动、电磁感应和电路三个模块。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物理知识点。
力和运动1. 物体的力学性质: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度量,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密度是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2.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受力情况。
3. 力的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平移、旋转或形状变化。
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是影响其效果的重要因素。
4.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即惯性定律。
5.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和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6.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电磁感应1. 磁感线和磁场强度:描述磁场的力线称为磁感线,磁场强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的变化会在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场变化率成正比。
3. 洛伦兹力和电磁感应: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从而产生电磁感应。
4. 电感和互感:导线中通过电流时会产生磁场,该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电感;两个或多个线圈之间的相互感应称为互感。
电路1. 电流和电流强度:自由电子在导线中的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强度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压和电压源:电压指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电压源是提供电流所需的能量。
3.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电阻率表示单位长度导线材料的电阻大小。
4. 欧姆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电压与电阻和电流强度成正比。
5. 并联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流,电压相同;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6. 电功和功率:电功表示电能的转化和传输,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转化和传输的电能。
以上就是九年级期中上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力学、电磁感应和电路等物理概念,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79da3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8.png)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必考知识点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科学,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物理期中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学习成果的机会。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备考,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必考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力和压强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导致物体形状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学生需要了解力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单位。
压强是压力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小,是力在垂直于力作用面上的分布情况。
学生需要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理解压强与力、面积和厚度之间的关系。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若干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合成力是使物体产生相同效果的力。
力的分解是指使一个力等效于若干个力的合力作用在物体上,将力分解为垂直于物体上的力和平行于物体上的力。
学生需要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和应用,能够通过图示或计算求解合力或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是由质点的振动引起的能量传播现象,包括横波和纵波。
学生需要了解机械波的特性、传播规律和传播速度的计算方法。
在横波传播中,学生需要了解波峰、波谷、波长和振幅的概念,并能够通过波形图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纵波传播中,学生需要了解压缩区和稀疏区的概念,并能够通过波形图进行分析和判断。
四、光的反射和折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边界时改变方向的现象,学生需要了解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测量得到实验数据并计算。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方向的现象,学生需要了解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测量得到实验数据并计算。
五、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流动的过程,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能力。
学生需要了解电流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单位。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能力,学生需要了解电阻与电流、电压和导体材料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测量得到实验数据并计算。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6d468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2.png)
1.物理量和单位
-物理量的概念和分类
-国际单位制和国际标准单位
-常见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2.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计算-图像法分析运动过程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适用条件-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和解题方法4.物体的平衡和力的分解
-物体平衡的条件和判定方法
-力的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和公式
-平面力系统的合力和平衡
5.动量和能量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动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6.电学基础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伏安特性和欧姆定律
7.电能与电功
-电能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8.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和定向性
-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规律
-镜子和光束的反射
9.光的折射和色散
-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
-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透明介质和实际折射
10.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主要公式-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11.声音的传播和声强
-声音的传播过程和特点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因素-声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2.声音的反射和干涉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现象
-声音的干涉现象和条件
-声音的共振和声学效应。
九年级物理期中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期中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afee5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a.png)
九年级物理期中上册知识点1.九年级物理期中上册知识点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二、热机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和飞轮转2圈,对外做一次功,有四个冲程。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2、燃料的热值(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2)燃料的热值①定义:l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5d6266b3c1ec5da51e2701c.png)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C、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1.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 2.电路为路
4、导体和绝缘体:
A、导体定义、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B、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③解释事例: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
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
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
木头的燃点而燃烧。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
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
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
能(热能)
5、热值和热量的计算
A、定义:。
B、单位:
C、关于热值的理解:
①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
“完全燃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
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
6、比热容
A、比热容:⑴定义:。
⑵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
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
3J(kg·℃)表示:
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B、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人教版9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考点复习参考
![人教版9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考点复习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fcc6158e4afe04a1b071dee8.png)
初三期中考试知识点考点复习参考1.1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三句话)2、扩散现象及其生活中的例子和现象说明的观点(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存在间隙)3、分子存在斥力和引力的实验(现象)1.2内能和热量1、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2、内能的概念及认识(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种类)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做功。
5、物体的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
6、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大,物体向外界放出热量,物体内能减小。
7、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是一个定值。
q与Q、m、是否充分燃烧无关。
8、q=Q/m和q=Q/m的计算1.3比热容1、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实验中两物体是等质量,加热时间相同表示吸收相同的热量)2、Q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c的大小与Q、m、∆t无关,比热容只跟物质种类、状态有关。
3、理解:比热容越大,其吸、放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吸收和放出热量后,变化的温度越大。
4、5、利用比热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简答题)2.1热机1、热机的定义和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热机的分类2.2内燃机1、汽油机和柴油机结构和点火方式)2、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四个冲程的名称和工作图片的辨别、压缩和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要通过飞轮的惯性或说动能来完成)3、4个冲程、飞轮曲轴转2圈、活塞往复2次、对外做功1次的相关计算。
2.3热机效率1、%100%100W⨯=⨯=放吸放有用炉子的效率热机效率QQQηη2、热机的含义及常见热机的效率值3、提高热机的效率的途径3.1电现象1、摩擦起电的定义及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tcmtmc∆=∆=QQ推导式:关于比热容的公式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和正负电荷的规定3、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验电器的原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ec2369a216147916112848.png)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方法: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1J的物理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 N·m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4、机械功原理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5、功率功率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符号表达式:P=W/ t推导式p=Fv(F单位是N,V单位是m/s)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W= 1 J / s6、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
公式: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 W=Gh。
额外功(W额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W=FS。
总功等于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
7、“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8d55a8c240c844768eaee15.png)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D、内能与机械能不同:(二者是不同形式的能,没有联系)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E、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3、内能的改变、热量A、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4、改变内能的方法:和。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③解释事例: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
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
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九年级期中物理常考知识点
![九年级期中物理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9b3c31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7.png)
九年级期中物理常考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学习中,有一些常考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会介绍九年级期中物理常考知识点。
一、力学1. 力的概念和计算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作用,可以通过公式 F=ma 计算。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描述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 第二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外力大小和方向的关系,即 F=ma。
- 第三定律:描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性质,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上。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可以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合成。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可以使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分解。
4.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物体的平衡、加速度和压力。
物体在力的合力为零时处于平衡状态,当力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发生加速度。
压力是力在物体上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用公式 P=F/A 进行计算,单位是帕斯卡(Pa)。
5. 重力和重力加速度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可以通过公式 F=mg 计算。
重力加速度是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的加速度,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 9.8m/s²。
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速度的度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可以通过公式Q=mcΔT 进行计算,其中 Q 表示热量,m 表示物体的质量,c 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 表示温度变化。
2.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通过分子碰撞传递热量的过程。
对流是指物质具有流动性质时通过对流现象传递热量的过程。
辐射是指热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通过辐射传递的过程。
3. 热膨胀性质热膨胀是指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的性质。
常见的热膨胀包括线膨胀、面膨胀和体膨胀。
九年级上册物理考试期中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考试期中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9827d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9.png)
九年级上册物理考试期中知识点【导语】学习时集中精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
作者搜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考试期中知识点》,期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九年级上册物理考试期中知识点【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真空中)2、声速:V=340m/s(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103kg/m3(3)、1kw•h=3.6×106J2.九年级上册物理考试期中知识点物态变化(1)融化:固→液,吸热(冰雪融解)(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3.九年级上册物理考试期中知识点电能和电功1.电流做功的进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情势能的进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转变成了多少其它情势的能。
2.能量的转化:电灯亮:电能转化为热能,再由一部分热能转为光能。
电动机转: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池充电:电能转化化学能。
光电池工作:光能转化为电能。
3.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运算公式:W=UIt电压1.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2.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aeecb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a.png)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最小粒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物质,分子的排列非常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肯定的体积和形态。
液态物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液体有肯定的体积,没有确定的形态,具有流淌性。
气态物质,分子间距很大,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有很强的流淌性。
4、原子结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5、纳米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探讨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原子、分子。
二、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 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相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鸡蛋50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不随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变更,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⑴ 日常生活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等,试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天平。
⑵ 天平的运用方法: ①看清天平的称量及分度值。
②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整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心刻度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从大到小依次加减砝码,并调整游码,直到横梁复原平衡。
⑤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的质量⑥留意事项: 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C 要用镊子夹砝码⑶ 方法:A 、干脆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别测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kg/m 3,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37287b02d276a200292efb.png)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知识点1、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固体氢原子间隔最小,气体分子间隔,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合称为流体;物态变化的本质是分子间隔的变化。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胡尔坎的总和。
内能任何质点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冲击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存在状态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会增加(将作功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磁能内能会减少(将度规张量转化为机械能)。
耗散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严寒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干燥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水蒸气。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高温等同于物体吸收的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低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位能上是等效的。
4、比热容:表示物体吸热或粒子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Q=cmΔt。
c3水=4.2×10J/(kg·℃),水常用来调节平均温度、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热容是固体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深浅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5、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四个冲程为一个科研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复习重要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复习重要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6b8f7a02d276a201292e56.png)
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动理论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且分子之间有间隙。
(1)分子、原子的直径为10-10米量级,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不出,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
(2)固、液、气三态物质特点(3)证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实验:①1L水和1L酒精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2L(用手压缩海绵会变瘪,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吗?不能)②扩散现象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热运动】。
(1)分子在不停运动的证据——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气体扩散液体扩散固体扩散提问:NO2可以放在空气上面吗?不可以,放在下面可以避免重力的干扰。
注意:①属于分子级别的现象不是肉眼可见的,所以灰尘、柳絮、水雾、病毒、细菌等都不是分子运动。
属于扩散的常见现象与味道(香味、甜味……)、颜色等有关。
②樟脑球逐渐变小(升华),闻到了樟脑球的味道(扩散)(2)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
红墨水实验:这句话常用来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如为什么炒菜时放盐很容易咸,腌菜时放上盐要很久才会咸等。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两种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时,作用力又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之间的距离过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2)证明引力存在的实验:①铅块实验②玻璃板实验③胶带粘东西④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3)证明斥力的存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注意:破镜难以重圆是因为距离太大,引力不起作用,不是没有引力。
二、内能1、概念及影响因素概念: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初中物理] 期中备考: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 期中备考: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cc4cf75866fb84ae55c8d16.png)
人教版期中备考: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第十五章电流与电路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1、电荷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
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接触带电后的两个物体将带上同种电荷)(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4、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1、电流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①必须有电源;②电路必须闭合(通路)。
(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有持续电流。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3、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
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九年级期中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期中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8f174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4.png)
九年级物理期中知识点
一、行为与能量
1、能量定义及性质:
能量是物质进行相互作用而产生变化的原动力,是物质存在和活动之
基础,是构成物质的特殊性质。
能量存在形式多样,如动能、潜能、热能、光能、电能、水能等,能量具有以下性质:
(1)能量是一种守恒的量,能量的总量在物质发生变化时是不变的,
只是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2)能量可转换:任何一种能量都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能量,如动能可
以转换为热能,热能可以转换为光能,光能可以转换为电能等。
2、各种能量的定义及特性
(1)动能:指物体因具有速度而具有的潜在能量,它的大小取决于
动能物体的质量及速度,单位为joule。
(2)潜能:指物体由于处于不同的位置或处于不同的状态而具有的
潜在能量,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及其与其他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单位为joule。
(3)热能:指物体温度较高时具有的能量,热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
的温度及质量,单位为joule。
(4)光能:指光具有的能量,光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及光的强度,单位为joule。
(5)电能:指电池中具有的电子能量,它的大小取决于电流的强度和电流的时间,单位为joule。
(6)水能:指水质量及其位置变化而具有的能量。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8d4fe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3.png)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导语】要想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经太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慎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
以下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供大家查阅。
【篇一】电学初步1、静电现象: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挤。
⑹闪电是一种瞬时产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
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全部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全部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破坏电源乃至引发火灾。
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避免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连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分(辨认串连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⑵拆除法⑶支点法)3、电流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须串连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cfbdb2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8.png)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初三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本文主要介绍了物理期中考试中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内能、内能的利用、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欧姆定律等内容。
一、内能内能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及分子大小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来改变。
在实际生活中,比热容和水的比热容常被用来计算热量,公式为Q=cmΔt。
二、内能的利用内燃机是利用内能进行工作的一种机器,其中汽油机和柴油机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热值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用来计算热机效率。
能量守恒定律是内能利用的基础。
三、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不同物质的导电性也不同。
简单电路可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根据电路图画实物图,通路、断路和短路都需要注意。
实验探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电流表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事项。
四、电压、电阻电压是电路中电势差的体现,电压表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事项。
实验探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电阻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
滑动变阻器可以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五、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
伏安法可以用来测量电阻,电路故障分析和动态电路分析都需要用到欧姆定律。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可以通过扩散现象来说明。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对外不显力。
经过修改后,本文已经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问题段落,并且每段话都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得文章更加流畅易懂。
1.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包括温度、质量、材料和存在状态。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九年级上物理期中考试复习资料(超全)
![九年级上物理期中考试复习资料(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f5e2ac4eb84ae45c3a358c13.png)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复习资料学案第一部分:重难点知识梳理一、简单的机械与功1、理解力臂的概念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4、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5、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6、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7、理解功的计算公式8、知道功的原理9、理解功率的概念10、理解有用功和总功11、理解机械效率12、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二、机械能和内能1、理解动能、重力势能2、知道弹性势能3、理解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4、知道热量及其单位5、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
6、理解计算热量的公式7、知道物体的内能;8、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9、知道燃料的热值10、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1、知道热机的效率;三、初探电路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
3、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4、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5、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6、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7、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8、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二部分:必考点题型过关一、简单点的机械和功1、杠杆的五要素如图是用开瓶扳手打开瓶盖的示意图,O为支点,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是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及动力F1的力臂l1,在图中补全F2的力臂l2及动力F1。
2、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绳悬挂起来,当A端挂重物G1、B端挂重物G2时,杠杆平衡,此时OA恰好处于水平位置。
若AO=BO,杠杆重力不计,则( )A.G1<G2B.G1>G2C.G1=G2D.无法确定3、杠杆的分类衣服夹是一种常用物品,如图所示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的两种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费力杠杆B.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杠杆D.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杠杆4、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一根直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如图所示,当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应是(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不变如图所示,一根直杠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的力F,将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过程中,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5、杠杆中的最小力问题(2010.河南)如图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 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6、滑轮和滑轮组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物体A重20N,物体B重8N,当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12N的拉力F时,物体B恰好匀速上升;当撤去力F时,在B物下方悬吊一重为多少的物体C,可使B匀速下降.(滑轮重、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均不计)( )A.20N B.12N C.8N D.4N7、功如图,某人通过定滑轮拉住重为98N的物体,当人拉绳子从A点慢慢移动到B点时,此人克服物体的重力大约做了_______J的功.8、功率图甲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图乙),其中正确的是( )9、机械效率(2010.荆门)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起,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忽略一切摩擦及绳的伸长,则拉力的大小是_______N,动滑轮重_______N;若使用该滑轮组提升600N的重物,其机械效率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机械能和内能1、动能势能机械能(2016•杭州)如图所示,一个静止小球从A点沿粗糙程度相同的轨道下滑,经B点到达C 点,从A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______,小球的重力势能______,小球的机械能______.(选填序号)①保持不变;②一直减小;③先增大后减小;④一直增大;⑤先减小后增大.2、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2016•湖北)“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实验时,是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类比法”、“转换法”和“等效替代法”等,本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和______.3、内能热量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4、比热容概念理解及应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B .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C .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D .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5、热值 热量的计算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同,甲的密度是乙的3倍,乙的比热容是甲的1/3,若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 ( )A .1:9B .3:1C .9:1D .1:1每到夏收季节,大量农作物秸秆在田间被随意燃烧,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而且极易引发火灾和交通事故等,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已研制出利用秸秆生产的节能环保型燃料——秆桨煤.若燃烧秆桨煤使100kg 的水从30℃升高到100℃,则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 ;若秆桨煤燃烧释放的热量有25%被水吸收,则需要完全燃烧_______kg 的秆桨煤.[秆桨煤的热值为2.4×107J/kg ,C 水=4.2×103J/(kg .℃)]6、热机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200r/min ,该汽油机每秒钟内完成_______个冲程,做功_______次.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如图所示为_______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7、热学效率计算如图所示为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图,热机效率 (η)等于 ( ) A 、14100%E E ⨯ B 、41100%EE ⨯ C 、341100%E E E +⨯ D 、412345100%E E E E E E ⨯++++三、电路初探 1、串并联电路识别如图所示,当开关1S 、2S 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___状态;当开关1S 闭合,2S 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__状态;当开关1S 、2S 都闭合时,电路处于_________状态.有一仪器中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带金属细杆的金属滑块M 与两侧金属弹簧相连接并接入电路中,金属块M 与弹簧套在光滑绝缘水平细杆上,现将该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当汽车启动时,__________(红灯/绿灯)亮;当汽车急刹军时,____________(红灯/绿灯)亮,2、简单电路故障判断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1、S 2断开或闭合时,下列关于三灯连接的情况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 ) A .S 1、S 2都断开,L 1、L 2串联 B .S 1、S 2都闭合,L 1、L 2并联 C .S 1断开、S 2闭合,L 1、L 3串联 D .S 1断开、S 2闭合,只有L 1能发光关于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L 1、L 2是串联 B .L 1、L 3是串联 C .L 1、L 2、L 3是串联 D .L 1、L 2、L 3是并联3、电路连接如图所示,要使两灯串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_;要使两灯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为避免短路,不能同时闭合开关_________.如图所示的某段电路中,A 、B 、C 、D 是四个接线柱.(1)若用导线连接A 、B ,则电流通过灯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_联的. (2)若用导线连接C 、D ,则电流通过灯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_联的.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时,将出现_________现象,若使灯1L 、2L 串联,只要拆去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使灯1L 、1L 并联,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易错点关注1(2014.河南)如图所示,当手握哑铃向上曲肘时,动力由肱二头肌收缩提供,阻力是哑铃对手的压力,此时,前臂骨骼可以看成一个 ( ) A .省力杠杆,支点是A 点 B .省力杠杆,支点是B 点 C .费力杠杆,支点是A 点 D .费力杠杆,支点是B 点2如图所示,OAB 是杠杆,OA 与AB 垂直,在OA 的中点挂一个10 N 的重物,加在B 点的动力使OA 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 )A .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 .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C .作用在B 点的最小动力等于SND .作用在B 点的最小动力小于5N3如图所示,杠杆OA 可绕支点O 转动,B 处挂一重物G ,A 处用一竖直力F ,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A .F 大小不变,但F<GB .F 大小不变,但F>GC .F 逐渐减小,但F>GD .F 逐渐增大,但F<G4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图).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最大拉力为6×103N,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_______N的建筑材料.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最多只能吊起5.4×103N的建筑材料,且将建筑材料1s内匀速吊起了1m,起重机的功率是_______W,机械效率为________.若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减小,机械效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电气化铁路的高压输电线,无论在严冬还是盛夏都要绷直,才能使高压线与列车的电极接触良好,这就必须对高压线施加恒定的拉力,为此,工程师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恒拉力系统,其简化原理图如图乙所示.实际测量得到每个水泥块的体积为1.5×10-2 m3,共悬挂20个水泥块,已知水泥块的密度为2.6×103 kg/m3,g取10N/kg.(1)请指出图乙中的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别是哪个?(2)每个水泥块的重力是多少?(3)滑轮组对高压线的拉力是多大?6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2)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 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如果这个过程用时35 s,则他的步行速度是多少?(3)小华根据自己的腿长和步距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步行示意图,对步行时重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当两脚一前一后着地时重心降低,而单脚着地迈步时重心升高,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克服重力做功.如果小华的质量为50 kg,请根据图中小华测量的有关数据,计算他每走一步克服重力所做的功.(g取l0 N/kg)(4)资料表明,人步行时消耗的能量大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请你分析一下,人步行时还在哪些方面消耗能量?(写出一条)7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1)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2)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据此你能得出结论是______,(3)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许多公交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上述(a)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______ 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b)为了探究“超速”安全隐患,应选择______ 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8小轿车的仪表盘上,有一个显示汽车车门关闭状况的指示灯.只要四个车门中有一个没关闭(此时装在车门上的电路开关处于断开),指示灯就发出提醒,下面四个电路中,能体现该装置工作原理的是( ).第四部分:典型例题1.小勇体重600 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 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 m.已知物体A重为800 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 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 JB.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 JC.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 W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2.质量为45 kg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估算出该同学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g取10 N/吨)( )A. 45 WB. 135 WC. 169 WD. 270 W3.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她首先测出小车重,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θ的大小多次测量,得下表所示的数据:(1)请你替小芳在上表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据.(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面倾斜角θ越,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3)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方向应与斜面 .(4)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则要保持不变,斜面的光滑程度不变,只改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 .(5)在上述实验中,物重、斜面高度不变,若不考虑斜面摩擦,如图所示,哪个图能正确表示F与斜面长度s的关系( )4.某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90 N的拉力,以0.2 m/s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空气阻力不计)(1)求物体在lOs内上升的距离;(2)求物体受到的重力;(3)如图所示,若改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用10 N的拉力使物体仍以0.2 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求lOs内人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率.5.)小明家新买的房子准备装修,为了将水泥从地面送上楼,他在楼上安装了一个滑轮组,所用的滑轮每只质量为2 kg,每次将一袋50 kg的水泥提升5m.求:(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 N/kg)(1)每袋水泥受到的重力大小;(2)每次做的有用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6.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各种新型汽车不断投放市场.以下是我国某品牌轿车的测试报告.(1)汽油的热值q=3.3×107 J/L,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是Q=qV,式中V表示燃料的体积,请计算该品牌轿车在测试过程中,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发动机牵引轿车前进所需能量的效率.(g取10N/kg)(2)近年来,我国部分省份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由10%体积的乙醇与90%体积的汽油混合而成,已知乙醇的热值q=2.4×107J/L,设混合后总体积不变,请计算乙醇汽油的热值为多少?(3)乙醇,俗称酒精.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有何积极意义?(请写出一点)7.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表).(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_______(填“A”或“B”)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__(填“A”或“B”)的位置.(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了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虚线框内画出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的电路图.9.给你电源,两个开关S1、S2,两个小灯泡L1、L2,导线若干,根据要求设计电路:(1)闭合S1、S2时,两灯同时发光;闭合S1断开S2时,L1亮L2不亮;断开S1时,两灯都不亮.(2)先合上开关S1,L1、L2都亮,再合上S2,只有L1亮.第五部分:押题1.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1<W2<W3B.W1<W2=W3 C.W1=W2=W3D.W1=W2<W32.如图所示是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过程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则下列描述重力对该球做功大小与时间关系正确的图线是(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 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拉力F=6N,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_N.4.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运动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从实验室借取了弹射器、纸盒、质量与形状不同的物体(已知m甲=m丙<m乙=m丁),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进行了实验.实验中,纸盒的初始位置始终相同,利用弹射器控制每次物体弹出时的速度相同.实验过程与结果如图(a)、(b)、(c)、(d)所示.(1)本实验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运动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2)图(a)、(c)或图(b)、(d)是在研究运动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3)他们分析比较图(a)、(b)或图(c)、(d)后认为:质量、速度相同的不同物体,球形的物体比方形的物体做功本领更大.您______他们的观点(选填“赞同”或“不赞同”),您的理由是:______.(2)物体的动能(E)与物体的质量(m)和运动速度(v)的定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是下面的哪一个______.A.E=mv B.E=C.E=mv2探究二: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为此,小明选用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和B(长度和粗细相同),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各一,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最后得出以下实验(3)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下列两个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是______.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②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4)请将探究猜想一的方案补充完整.①将弹簧A、小球、木块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安装好;②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5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s1;③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______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s2;④比较分析实验数据s1和s2的关系,得出结论.(5)为了探究猜想二,可选用实验次序②和______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______,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6.如同所示的电路中,若要使L1,L2两灯组成串联电路,开关的断开和闭合的情况是( ).A.S1、S2闭合,S3断开B.S2闭合,S1、S3断开C.S3闭合,S1、S2断开D.S1、S2、S3都闭合7.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元件连接起来,电路连接要符合以下要求:(1)只闭合开关S1,红、绿灯都不亮;(2)只闭合开关S2,红、绿灯都亮;(3)开关S1、S2都闭合,红灯不亮,绿灯亮;(4)开关S1、S2都断开,两灯都不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
做功
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牛·米或焦耳
j的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1N·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距离s的单位:米;
机械功原理
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功率
功率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符号表达式:P=/t推导式p=Fv
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符号是,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1j/s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
公式:
有用功: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Gh。
额外功: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FS。
总功等于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总=有用+额外。
“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内能与热量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
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的单位是:焦耳/,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
热量的计算:Q吸==c=ct升;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Q放=c=ct降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内能与热机
燃烧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焦耳/千克。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或者Q放=qv;,有时候气体的热值可以用Q放=qv计算
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飞轮转2周。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
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