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跳吧!跳吧!》
《跳吧跳吧》音乐教案

《跳吧跳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跳吧跳吧》是一首热烈,欢快的,具有舞曲风格的斯洛伐克民歌。
适合四年级孩子的年级特点,表现了人们在冬日晚宴上,围着火炉,拉起圆圈,快乐歌舞时的热烈,欢乐的情景。
歌曲两个乐段。
第一乐段节奏相似,相对紧凑密集;第二乐段节奏稍宽,旋律略显舒展。
歌曲的明显特点是:连续切分、附点节奏和曲调多处反复。
乐句虽短小,但多处重音,使节奏更加鲜明突出,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适合舞蹈动作。
教学目标:1.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跳吧跳吧》,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学会分析聆听,参与体验并表现歌曲。
2.认识切分音,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重点,难点:切分节奏的教学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一、引学: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相互打个招呼吧。
同学同学你好呀,你好呀(切分)。
2.看!老师加进了什么?同学同学,你好呀,你好呀。
3.你们也来试一试,老师相信你们做的很好,我们加上音乐试一试吧。
(同学同学,你好呀,你好呀。
同学同学你好呀,你好呀。
)二、试学:感受歌曲1.你们觉得这个音乐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呢?对情绪是非常欢快、活泼,速度是快速的。
这段旋律来自于斯洛伐克,它是一个风景秀丽,古老而独特的国家。
这首《跳吧,跳吧》就是以斯洛伐克民间波尔卡舞曲的节奏写成的。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斯洛伐克经典的波尔卡舞蹈。
2.我想你们也已经感受到他们的热情,是不是已经不及待的想要学这首歌了?我们先完整的听一遍歌曲,想一想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对的,由两个部分组成。
我们先来学学歌曲的前半部分,唱一唱歌谱,想一想这个部分,有几个乐句组成?是的。
有四个乐句组成,三、共学:学唱歌曲(一)练习切分节奏1.那么我们来接龙演唱,你来唱每个乐句的前两小节,老师唱后面两个小节,咱们试试吧。
2.同学们唱的真不错,谁来说一说,老师唱的后半句都用了什么节奏型呢?切分音节奏3.这个独特的节奏在歌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给人以动感、跳跃感,我们边拍手边读一读。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跳吧!跳吧》苏少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跳吧!跳吧》苏少版一. 教材分析《跳吧!跳吧》是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苏少版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表达了欢乐的情感,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舞蹈和运动,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
此外,学生的舞蹈和节奏感能力也有所差异,教学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鼓励他们发挥潜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跳吧!跳吧》,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2.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加强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舞蹈动作的协调和节奏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欢乐的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4.视听结合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舞蹈、音乐理论知识的课件。
2.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播放歌曲和教学音频。
3.舞蹈道具:准备相应的舞蹈道具,如手铃、纱巾等。
4.音乐教材:准备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苏少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跳吧!跳吧》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谈论歌曲中的欢乐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跳吧跳吧》教案

《跳吧,跳吧》教案一、美的引入1.图片导入:出示新疆儿童歌舞的图片。
设问:图中儿童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他们在做什么?2.介绍一首短小精悍的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仅仅两句,但非常欢快,听两遍就能唱,一唱就能记住,唱了还想跳。
不信你试试——欣赏歌曲范唱。
二、美的发现1.大家说说歌曲的内容与情绪?2.这首歌曲为什么这么欢快?生:因为是2/4拍的。
师:让我们一起跟着快乐的音乐拍出我们快乐的强拍吧。
(跟音乐拍强拍)3.范唱曲调,大家看着歌谱。
设问:这个短曲中有哪两个主要音?这两个主要音是怎样行进的?4.师生讨论。
答案:一个“2”(re)一个“5”(sol)。
教师提示:我们学过上行、下行,那么re与sol行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平行。
5.放慢速度,划着2/4拍指挥图式,每人自选一句即第1-4小节或第5-8小节,有困难举手,老师过来教。
唱会了就停止划拍指挥动作,说明你会了。
6.请自学第1-4小节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进行二句接唱。
7.交换自学另一句→交换接唱→齐唱(按原速要求)。
8.填入歌词歌唱。
9.请孩子们根据书上的打击节奏,为歌曲伴奏吧。
四个大组每组选择一个节奏型,四人小组进行节奏练习。
10.三组唱歌一组打节奏,依次演奏完所有的节奏,然后进行节奏合作。
三、美的升华1.表演《跳吧,跳吧》,请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合着歌声即兴舞蹈。
(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时间的可能,可以表演数次,让更多学生参与,体验新疆地区载歌载舞的风格。
)2.小结:音乐与舞蹈一体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
3.结合本地区舞曲跳一跳、唱一唱,进行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今天上了一节四年级的音乐课,这节课的内容是,《跳吧跳吧》。
是新人音版八册二单元的歌曲。
上完课后我的心里似乎有些美滋滋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
静下心来反思这节课,有成功也有不足。
首先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在自己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在同学们聆听完音乐范唱之后,我提出问题,你听到这首音乐之后有什么样的想法时,同学们都很兴奋的说想要和音乐一起跳舞。
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跳吧!跳吧》教学设计

《跳吧!跳吧》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跳吧!跳吧》,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学会2-3个新疆舞蹈动作,抒发“我能唱,我能跳”的愉快心情。
2、掌握歌曲难点节奏,能用难点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在歌曲《青春舞曲》中,师生舞蹈律动进教室。
【在充满新疆风情的图片、音乐和舞蹈动作中感受欢快的气氛,同时带领学生进入到新疆的异域风光中,感受新疆的美。
】导入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啊?(新疆)你是从哪些动作看出来的?谁能来表演一下?(生自由展示)师:这些同学真能干,我们请她们来当当小老师带领我们合着音乐跳一跳吧!(师生共同表演舞蹈,同时熟悉音乐旋律。
)师:是啊,今天我们要跳着好看的舞蹈,带着欢乐的心情一同走近新疆塔塔尔族,和新疆塔塔尔族的朋友们一起踏歌起舞吧。
二、节奏练习1、听辨鼓点师:听,迎宾的乐声响起来了。
你能听出给音乐伴奏的是什么乐器吗?它的节奏是怎样的?(生聆听手鼓演奏的声音,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的小耳朵可真棒!是啊,这就是新疆最有特色的乐器——手鼓。
(出示手鼓,简单介绍)师:你能从下面四张节奏卡片中找出手鼓的正确节奏吗?(听辨节奏,选出真确的节奏。
)A.手鼓节奏练习师:手鼓的热情演奏,让我们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好客,我们也来学一学简单的手鼓演奏吧。
出示节奏:| ||(先练习拍节奏,再用模拟手鼓演奏)【徒手给音乐伴奏】B. 其他节奏练习师:同学们可真能干,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新疆特有的打击乐器——铃鼓吧。
铃鼓:| || 手鼓:| ||C.打击乐器伴奏,熟悉歌曲旋律师:真不错,如果能为歌曲伴奏那就更好了。
王老师真想演唱一首新疆歌曲,请能干的小乐手们为我伴奏,好吗?(完整表演,师表演唱)三、学唱歌曲1、听情绪,引出旋律师:刚才同学们在为老师演唱的歌曲伴奏,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热烈的)师:对啊,欢快热闹的歌声还引来了两只小舞鞋,瞧,它们跳得多欢啊!(出示课件)2、轻声哼唱旋律师:小舞鞋“嗒嗒嗒”地唱着,跳出欢快的舞步,让我们一起踩着它的舞步跳起来吧!【用手指随音乐旋律线舞动,用“嗒”跟琴模唱。
四年级下册音乐设计《跳吧,跳吧》

四年级下册音乐设计《跳吧,跳吧》《跳吧,跳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第八册《跳吧,跳吧》。
教学目标: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2、掌握歌曲《跳吧,跳吧》的节奏。
3、学会演唱歌曲《跳吧,跳吧》。
教材分析:《跳吧,跳吧》是一首精悍短小的新疆塔塔尔族民歌,全曲仅仅两个乐句。
节奏轻快,曲调易唱。
体现了塔塔尔族儿童的快乐和热情。
重点难点:前八后十六和全十六节奏。
课型:新课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方法:欣赏法、模唱法、视唱法一、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总共有多少个民族啊?(生)56个。
(师)对,56个,那么现在老师带你们走进一个少数民族地区。
同学们请看图片(播放图片),仔细观察,想想这是哪个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情,为什么?看完后要回答问题。
(图播完)同学们这是哪个少数民族地区啊?(生)新疆(师)为什么呢?(生)A因为他们的服装很特别。
B因为那里特产有葡萄。
C因为那里的民族乐器有手鼓。
(师)对,看来同学们对新疆的民族风情也有一定的了解了。
新疆的服装比较鲜艳,而且图案复杂。
特产方面有葡萄和哈密瓜等等。
而他们具有代表的性的民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等。
欣赏新疆舞蹈和歌曲。
2、初步感受歌曲《摘葡萄》(师)下面老师带大家去欣赏新疆的舞蹈,同学们要一边看一边去感受舞蹈的情绪究竟是轻快地还是缓慢的?(播放舞蹈视频《摘葡萄》------完毕)(师)同学们觉得这舞蹈是轻快的还是缓慢的呢?(生)轻快的。
(师)对,新疆的音乐和舞蹈都是比较轻快的。
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首新疆很有代表性的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同学们要用心去感受歌曲的轻快。
(播放音频《掀》----完毕)进入新课。
3、揭示课题《跳吧,跳吧》(师)通过刚才的欣赏让我们了解到新疆少数地区的人民都是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
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唱一首新疆民歌《跳吧,跳吧》。
(师)这也是一首轻快的歌曲,因为这首歌曲有着这两个节奏(画板书前八后十六和全十六节奏)。
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动:集体舞(跳吧!跳吧!) 律动(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

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动:集体舞(跳吧!跳吧!)律动(我的家在日喀则)》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集体舞(跳吧!跳吧!)律动(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人音版苏少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本节课通过集体舞和律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西藏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舞蹈和音乐带来的快乐。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特色,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和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西藏音乐风格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接受。
此外,学生在集体舞和律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需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藏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歌曲的美感。
2.学会歌曲《跳吧!跳吧!》,并能参与集体舞和律动活动。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音乐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集体舞的编排和表演。
2.歌曲《跳吧!跳吧!》的学唱。
3.律动动作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范集体舞和律动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集体舞和律动表演,相互交流、学习。
3.视听法: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西藏音乐风格。
4.实践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舞蹈和律动带来的快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舞蹈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视频。
3.舞蹈道具:如手鼓、纱巾等。
4.教学图谱:集体舞和律动的动作图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西藏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引导学生感受西藏音乐的特点。
同时,为学生简要介绍歌曲《跳吧!跳吧!》的背景。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跳吧!跳吧!》,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集体舞和律动动作。
先进行集体舞的编排,教给学生动作要领,然后分组进行练习。
在学生熟练掌握集体舞后,加入律动动作。
跳吧!跳吧!音乐教案

《跳吧!跳吧!》音乐教案许宁教学内容:《跳吧跳吧》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了解《跳吧跳吧》又名《土风舞》,主要表现人们载歌载舞庆贺丰收的热闹场面。
2、能用热烈奔放的情绪演唱歌曲。
3、能和着音乐跳一跳。
教学过程一. 导入1.欣赏录像片段并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录像选自那部电影作品?选自《宝莲灯》中的“望月节”土风舞片段。
②录像中这段舞蹈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热闹场面。
2.由以上内容引出本课《跳吧!跳吧》,又名《土风舞》。
二.新课教授1.简介歌曲《跳吧!跳吧》是一首载歌载舞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歌,以波尔卡舞曲节奏写成,故被称为《土风舞》,过去主要表现了人们唱起歌儿,跳起舞蹈庆贺丰收的热闹场面。
2.音乐欣赏——歌曲《跳吧!跳吧》(感受丰收的喜悦心情)问①:听完音乐,你的心情怎样?问②: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情?(从歌词、旋律入手)生:( X X∣X X∣X X X∣X X X∣)切分节奏鲜明( X·X∣X X∣X· X∣X X∣)衬词部分情绪热烈啦啦啦啦啦啦啦啦1. 再次欣赏,加深体验2. 学唱旋律①节奏练习X X∣X X∣X X X∣X X X∣X·X∣X X∣X· X∣X X∣②视唱旋律(注意切分节奏和七度音程的音准)3. 学唱歌词,用歌声表现情绪①按节奏读歌词②填词学唱③用热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从而表现欢乐的情绪。
4. 分组讨论、交流,简单了解土风舞的有关内容。
土风舞一词是由英文Flok Dance 翻译而来的,它的形成受地形、气候、生活习惯、历史背景等影响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舞姿。
它以诗歌和舞蹈表现各国人民风俗习惯的一种综合艺术,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团体间的互动关系,还可达到活动联欢的效果。
其音乐风格大多节奏轻快、性格活泼、旋律简单、流畅。
三.实践(分组根据音乐创作土风舞,并进行现场表演)1. 学生按自己的选择自由组合,积极进行小组讨论创作。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 舞起来 《 跳吧!跳吧!》教学设计

《跳吧跳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跳吧跳吧》是一首热烈,欢快的,具有舞曲风格的斯洛伐克民歌。
表现了人们在冬日晚宴上,围着火炉,拉起圆圈,快乐歌舞时的热烈,欢乐的情景。
歌曲两个乐段。
第一乐段节奏相似,相对紧凑密集;第二乐段节奏稍宽,旋律略显舒展。
歌曲的明显特点是:连续切分、附点节奏和曲调多处反复。
乐句虽短小,但多处重音,使节奏更加鲜明突出,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适合舞蹈动作。
二、教学目标:1、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跳吧跳吧》,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学会分析聆听,参与体验并表现歌曲。
2、认识切分音,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三、教学重点,难点:切分节奏的教学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四、教学设计理念:《跳吧跳吧》这首歌基本上就是由X X ︱ X X ︱、 X X X ︱X X X︱和X . X︱ X X ︱这三种节奏连接而成的。
这节课我紧紧抓住了这三个节奏型,采用身势律动,打击乐演奏等各种方式展开教学。
在这三种节奏中,切分节奏的教学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用身边能利用的实物——杯子作为资源,导入节奏小魔术,直观形象,也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特别关注了节奏的强弱特点,由于歌曲切分节奏较多,最后一小节节奏易唱错,所以又对最后一小节的节奏通过学生观察,听辨加以强调。
在唱附点节奏时,特意用了一个推的动作加以体验。
在歌曲教学这一环节,我充分渗透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理念。
通过师生合作律动表演、师生合作接口唱,生生合作利用打击乐器表演等。
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作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结构;在学生对基本的旋律熟悉之后,再通过反复的指导纠正歌唱时的状态,最后能让学生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学会分析聆听,参与体验并表现歌曲。
整个过程也较扎实,教师示范,学生试唱,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充分的让学生参与、体验、表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跳吧!跳吧!》PPT课件

/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 .
/kejian/kexue/ 物理课件: .
/kejian/wuli/
化学课件: .
/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 .
/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 .
/kejian/dili/
历史课件: .
/kejian/lishi/
音的演唱技巧。
• 3﹒ 1︱5 5︱ 4 ﹒ 2 ︱ 7 6 ︱
歌曲表现: 人们在冬日晚宴上,围着火炉,拉起圆圈,快
乐地歌舞时的热烈.欢快的情景.歌词富于生活 情趣,并带幽默感,表现了歌舞当中相互娱乐的 风趣.
斯洛伐克民歌特点:
歌曲节奏 歌曲力度
鲜明、切分节奏多
多处重音、明显的强弱
歌曲速度
快板居多
歌曲情绪
欢快活泼、给人强烈的动感
/sucai/ /tubiao/
/powerpoint/ /fanwen/
试卷下载: .
/i/
教案下载: .
/jiaoan/
ppt论坛: . .cn
ppt 课件: .
/kejian/
语文课件: .
/kejian/yuwen/ 数学课件: .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
/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 .
•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表现歌曲热烈、欢快 的情结。
• 通过集体创作和表演,了解并喜欢斯洛 伐克民间歌舞。
节奏视唱练习
• Ⅹ 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 Ⅹ Ⅹ︱
• 3 3 ︱5 • 2 2 ︱4 • 1 1 ︱3 • 5 5 ︱6 • Ⅹ﹒Ⅹ︱Ⅹ
5︱5 4 4︱5 4 4︱ 4 ︱ 4 ﹒3 3 ︱ 4 3 3 ︱ 3︱3 2 2︱3 2 2︱ 7︱2 1 1︱2 1 1︱ Ⅹ︱ Ⅹ ﹒ Ⅹ︱Ⅹ Ⅹ ︱
四年级下册音乐《跳吧!跳吧!》

《跳吧,跳吧》【教学目标】1、了解波尔卡舞曲的形式及其特点,感受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必然联系。
2、引导学生在律动中感受歌曲《跳吧!跳吧!》的节奏、旋律、速度、曲式、情绪等特点,在歌唱和律动中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音乐的美好。
3、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跳吧,跳吧》的演唱情绪【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把握聆听为主,体验情感;分析比较,展开想象;评中有创,愉悦共享。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在《跳吧!跳吧!》的伴奏音乐声中有秩序地走进音乐教室。
二、导入1、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李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段舞蹈。
请你们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点击课件。
舞蹈的形式是怎样的?你们知道什么是波尔卡吗?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曲,舞曲是二拍子,快速、活泼跳跃。
通常以男女对舞为主。
三、听音乐律动师:看到这么优美的舞蹈,老师也忍不住想跳一跳了,不过,光我一个人跳可不行,我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学学波尔卡舞步。
我们就来学学一个最简单的脚步动作。
首先,两只脚同时向上起跳,在跳的同时,左腿屈膝上提,像这样,(教师师范)接着左脚落地,两只脚踏三下,然后再换右脚做。
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注意脚步要轻盈,两只脚都是半脚掌着地。
都学会了吗?好,我们跟音乐做一遍。
(在跳的过程中,师随时走下去,请跳的好的同学到前面领舞。
)第一遍:学生跟随老师听着歌曲《跳吧跳吧》的伴奏音乐律动。
第二遍:学生每一小组拉成圈做,在律动中互相交流,并用“啦”唱音乐旋律。
四、学习歌曲1、师:同学们,跳的还真不错。
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就是以民间波尔卡舞曲节奏写成的,它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名字叫《跳吧!跳吧!》。
下面请同学们完整地欣赏歌曲。
(有歌词)听听歌曲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歌谱。
2、用啦跟琴唱旋律。
好,我们用啦唱一遍旋律,在唱的时候,想一想歌曲能分成几个部分?为什么这样分?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分别用不同的色块来表示。
音乐教案《跳吧!跳吧》

十一、音乐教案《跳吧!跳吧》教学内容:歌曲《跳吧!跳吧》设计意图:让音乐成为人与人合作交流的纽带,在歌唱和舞蹈中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集体的温暖,是始终萦绕在教学过程中的。
在本课中学生能在简单的律动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曲式、情绪等变化,能在边唱边舞中感受轮舞的魅力。
学生是本课的主体,他们用声音和肢体表现着音乐,也享受着音乐。
教学分析:《跳吧!跳吧》是一首热烈、欢快的,具有轮舞风格的斯洛伐克民歌,歌词内容富于生活情趣,表现了人们聚会时的场景。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第一段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皆以模进的手法写成,突出使用了连续的切分节奏。
第二段开始用附点节奏,使音乐舒展并与第一段形成对比,随后又回到切分的节奏型,并都用“啦”来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
歌曲非常具有舞蹈性,可以配合舞蹈连续演唱。
教学目标:1、了解波尔卡舞曲的形式及其特点,感受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必然联系。
2、引导学生在律动中感受歌曲《跳吧!跳吧!》的节奏、旋律、速度、曲式、情绪等特点,在歌唱和律动中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音乐的美好。
3、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在《跳吧!跳吧!》的伴奏音乐声中有秩序地走进音乐教室。
二、导入1、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李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段舞蹈。
请你们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点击课件。
舞蹈的形式是怎样的?你们知道什么是波尔卡吗?(其实波尔卡的特点,在你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时候已经概括出来了)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曲,舞曲是二拍子,快速、活泼跳跃。
通常以男女对舞为主。
二、听音乐律动师:看到这么优美的舞蹈,老师也忍不住想跳一跳了,不过,光我一个人跳可不行,我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学学波尔卡舞步。
我们就来学学一个最简单的脚步动作。
首先,两只脚同时向上起跳,在跳的同时,左腿屈膝上提,像这样,(教师师范)接着左脚落地,两只脚踏三下,然后再换右脚做。
《跳吧!跳吧!》教案及教学反思

《跳吧!跳吧!》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跳跃技巧。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帮助学生理解舞蹈中的节奏和音乐的关系。
1.2 技能目标能够准确地跳跃,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能够配合音乐,跳出基本的舞蹈步伐。
能够通过跳跃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舞蹈。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提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跳跃技巧基本的跳跃动作:单脚跳、双脚跳、蹦跳等。
跳跃的准备动作和放松动作。
跳跃的呼吸和节奏控制。
2.2 舞蹈步伐基本的舞蹈步伐:前进、后退、侧移等。
步伐的组合和变化。
步伐与跳跃的结合。
2.3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理解音乐节奏和舞蹈步伐的关系。
学会根据音乐节奏调整跳跃的力度和速度。
通过跳跃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氛围。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跳跃技巧和舞蹈步伐。
理解和运用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舞蹈表现力。
3.2 教学难点跳跃的力度和节奏控制。
舞蹈步伐的组合和变化。
音乐与舞蹈的情感表达。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学习跳跃技巧和舞蹈步伐。
让学生观察和模仿教师的动作,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4.2 练习法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指导。
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跳跃和舞蹈练习。
4.3 反思法让学生在练习后进行自我反思,发现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准备活动组织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跑步等。
引导学生进行身体的舒展和柔韧性训练。
5.2 基本跳跃技巧教学教师示范基本的跳跃动作,如单脚跳、双脚跳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5.3 舞蹈步伐教学教师示范基本的舞蹈步伐,如前进、后退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5.4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根据音乐节奏进行跳跃和舞蹈练习。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一单元跳吧!跳吧》苏少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一单元跳吧!跳吧》苏少版一. 教材分析《跳吧!跳吧》是苏少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一单元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富有童趣,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跳跃,表现出活泼欢快的情绪;第二乐段节奏稍慢,旋律悠扬,表现出轻松愉悦的情绪。
歌曲的歌词简单易懂,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节奏、旋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模仿、勇于表现,对富有童趣的音乐作品充满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符号、乐理知识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跳吧!跳吧》,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舞蹈、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旋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了解简单的乐理知识,如节奏、拍子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节奏、旋律的掌握。
2.教学难点:乐理知识的运用,如节奏、拍子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引导法、分组合作法、游戏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设备、乐谱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跳绳游戏引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激发学习兴趣。
2.歌曲学唱:先让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情绪,然后教唱歌曲,注意节奏、旋律的准确性。
3.节奏训练:结合歌曲,让学生练习节奏,掌握基本的节奏型。
4.拍子练习:通过拍手、敲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拍子的稳定性。
5.歌曲表演:分组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动作、表情等表现歌曲。
6.音乐游戏: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体验快乐。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音乐、欣赏音乐。
苏少版小学音乐《跳吧,跳吧》教案设计(共5篇)

苏少版小学音乐《跳吧,跳吧》教案设计(共5篇)第一篇:苏少版小学音乐《跳吧,跳吧》教案设计苏少版小学音乐《跳吧,跳吧》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游戏,了解歌曲的旋律特点及模进的创造方法,感受、了解旋律、节奏在歌曲表现中作用。
2、感受歌曲的波尔卡风格,学习用活泼的歌声、舞蹈等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用歌曲舞蹈等形式感受、表现波尔卡风格的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音乐游戏,感受了解歌曲的旋律特点。
教学过程:一、节奏游戏1、同学们好,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什么游戏呢?你们见过发电报吗?发电报时,机器会有节奏的发出嘀嘀嗒嗒的声音,记录下需要传递的文字。
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发电报的游戏,不过我们发的可不是普通的电报,看…(出示三条节奏)2、听听第一条密电码。
(手腕放松、速度快一点)3、注意看、第二条和第一条有什么不同?4、最后一条,跟我一起试试。
5、同学们拍的很准确,下面游戏就要开始了。
当我走到哪组同学面前,我会拍一条电报,将我的信息告诉你们,然后请这组同学将你们听到的电报准确的拍出来反馈给我,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信息的传递。
不过我们今天拍的可是新式电码?是有伴奏的,所以我们拍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断,否则密电码的间隙也会产生内容。
(伴奏,跟着音乐动起来)6、祝贺大家顺利完成了任务。
刚才的这组电报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就是要求我们像图中的小朋友一样,围成圈,跟着音乐跳起来。
(我们围圈,向右转)注意音乐有两部分,前半部分重复同一个动作。
脚踏步时向前走,手上的动作原地做。
四遍以后,同学们面向圆心跟我做。
二、歌曲学习、旋律填充1、在游戏的过程中,王老师发现同学的节奏感真不错。
现在请你们唱一唱呢?看,这儿有三条旋律。
第一个音唱什么?2、跟琴唱,身体坐直,两肩放松,注意换气记号和跳音记号。
(换气,跳音再轻巧、有弹性些)—用lu唱(D调)—用la唱,嘴巴圆一点,像唱lu那样去唱。
3、同学们在唱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三条旋律之间相互有没有什么规律?4、横着看看,节奏一样吗?竖着看看,一起唱(123、345)原来每一句都相差了一个音。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跳吧!跳吧》苏少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跳吧!跳吧》苏少版一. 教材分析《跳吧!跳吧》是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苏少版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的歌词描述了孩子们在欢乐中跳跃的场景,体现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和快乐心情。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集体合作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节奏、旋律和歌词的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同时,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喜欢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感受和体验音乐。
在课堂中,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乐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任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跳吧!跳吧》这首歌曲,并体会歌曲的欢乐氛围。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和集体合作的意识。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跳音和连音的演唱,以及集体合作的协调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
2.实践法:学生通过集体演唱、舞蹈和音乐游戏等实践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3.互动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动画等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教学演示。
4.教学道具:跳绳、小球等,用于音乐游戏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歌曲《跳吧!跳吧》,并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跳吧!跳吧》,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同时,教师通过动作示范,教授歌曲中的跳音和连音演唱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跳吧!跳吧!》教案及教学反思

《跳吧!跳吧!》教案及教学反思1.1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教学内容做铺垫。
1.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1.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2.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清晰明了地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2.2 教学内容:讲解《跳吧!跳吧!》的基本知识,包括歌曲的背景、旋律、节奏等。
2.3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跳吧!跳吧!》的基本知识,能够自主演唱歌曲。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2 教学内容:教授歌曲《跳吧!跳吧!》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演唱。
3.3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跳吧!跳吧!》,并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4.1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方向。
4.2 教学方法:采用目标引导法,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4.3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跳吧!跳吧!》,提高音乐素养和演唱技巧。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5.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演唱。
5.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练习法和个别辅导法,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指导。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每个章节都包含设计意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与重点等内容,以便于您进行参考和修改。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用具:钢琴、音响设备、乐谱架、教学课件。
6.2 学具:学生乐谱、歌词本、铅笔、橡皮、录音机。
6.3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充分的教具与学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过程7.1 教学步骤:7.1.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跳吧!跳吧!》,引起学生的兴趣。
7.1.2 讲解知识点:讲解歌曲的背景、旋律、节奏等知识点。
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跳吧!跳吧!》教案

309教育网
《跳吧!跳吧!》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跳吧!跳吧!》的节奏、旋律、速度、情绪等音乐特点。
2、能够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跳吧!跳吧!》。
3、学唱歌曲,并在歌曲中加上动作或节奏。
4、欣赏管弦乐合奏,并能用图形表现乐曲强弱。
教学重点、难点:
1、歌曲旋律不难,出现的强弱节奏是一难点。
2、在欣赏中用图形表现强弱要注意引导。
教学过程:
1、完整聆听歌曲《跳吧!跳吧!》。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听完《跳吧!跳吧!》你的心情怎样?
(3)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这首歌曲《跳吧!跳吧!》情绪上热烈、活泼,节奏比较鲜明,让人听后感到心情愉悦,给人很强烈的动感,有一种想去和音乐融入在一起舞蹈的动感。
3、带着问题复听歌曲《跳吧!跳吧!》,想象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教师总结:
《跳吧!跳吧!》这首歌曲内容表现了人们在冬日晚宴上,围着火炉,拉起圆圈,快乐的载歌载舞时的热烈、欢快情景。
309教育资源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吧,跳吧》
【教学目标】
1、了解波尔卡舞曲的形式及其特点,感受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必然联系。
2、引导学生在律动中感受歌曲《跳吧!跳吧!》的节奏、旋律、速度、曲式、情绪等特点,在歌唱和律动中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音乐的美好。
3、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跳吧,跳吧》的演唱情绪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把握聆听为主,体验情感;分析比较,展开想象;评中有创,愉悦共享。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跳吧!跳吧!》的伴奏音乐声中有秩序地走进音乐教室。
二、导入
1、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李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段舞蹈。
请你们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点击课件。
舞蹈的形式是怎样的?你们知道什么是波尔卡吗?
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曲,舞曲是二拍子,快速、活泼跳跃。
通常以男女对舞为主。
三、听音乐律动
师:看到这么优美的舞蹈,老师也忍不住想跳一跳了,不过,光我一个人跳可不行,我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学学波尔卡舞步。
我们就来学学一个最简单的脚步动作。
首先,两只脚同时向上起跳,在跳的同时,左腿屈膝上提,像这样,(教师师范)接着左脚落地,两只脚踏三下,然后再换右脚做。
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注意脚步要轻盈,两只脚都是半脚掌着地。
都学会了吗?好,我们跟音乐做一遍。
(在跳的过程中,师随时走下去,请跳的好的同学到前面领舞。
)
第一遍:学生跟随老师听着歌曲《跳吧跳吧》的伴奏音乐律动。
第二遍:学生每一小组拉成圈做,在律动中互相交流,并用“啦”唱音乐旋律。
四、学习歌曲
1、师:同学们,跳的还真不错。
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就是以民间波尔卡舞曲节奏写成的,它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名字叫《跳吧!跳吧!》。
下面请同学们完整地欣赏歌曲。
(有歌词)听听歌曲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歌谱。
2、用啦跟琴唱旋律。
好,我们用啦唱一遍旋律,在唱的时候,想一想歌曲能分成几个部分?为什么这样分?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分别用不同的色块来表示。
)
3、出示歌曲前两句的旋律线。
师:这是这首歌曲前两句的旋律线,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生会发现两条旋律线是一样的)
师:这种将音符整体“搬家”的创作形式叫旋律模进。
请你们也试试,以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为原型,用旋律模进的形式创作出第三句旋律。
(生创作)
师:让我们来看看歌曲的第三乐句是怎么写的?出示乐谱。
同学们可真棒(老师竖起大拇指),看样子,未来的作曲家要从你们中间诞生了。
歌曲的第四乐句的前两个小节稍作变化,用了一个八度音程,但后两个小节还是按照旋律模进进行的。
4、唱第一部分。
师:我们来唱唱第一个部分的旋律。
①你们唱每个乐句的前半部分,我来唱后半部分。
谁来说说老师唱的后半句大量运用了什么节奏?(切分)(学生回答)
答对了,是切分节奏。
谁来用切分节奏表扬他一下,如:汤米奇你真棒。
切分节奏一般强拍在长音上。
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切分节奏上有一个符号,它叫做重音符号,在切分节奏的第一个音上有重音符号,该怎么唱?相对哪个音要弱一些?重音符号不仅出现在休止符上,还有别的地方也出现了休止符。
凡是重音出现的地方,我们都要把这个音唱的强一些。
②接下来老师唱前半部分,你们唱后半部分,注意强弱。
③出示整首歌曲的乐谱。
请你们唱唱第一部分的第一段歌词,然后唱唱第二段歌词。
(师解决学生唱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对声音做处理。
问学生这一乐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
5、唱第二部分。
大家观察一下第二部分歌谱,它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两条旋律有什么特点?(两个乐句基本相同)
在第一乐段中出现的切分节奏,第二乐段有吗?还有重音符号也第二乐段普遍出现,演唱的时候请注意。
学生跟琴唱。
(当学生最后一小节出现问题时,请学生观察这一小结节奏是不是切分节奏,看请楚了唱;如果还有人出现问题,请学生在这设计一个动作,提醒自己唱准节奏。
)(如果学生在唱附点节奏时出现问题,老师用加一个压手腕的动作解决。
)(老师在教唱的时候,对学生声音方面做一下正确引导。
问学生第二乐段应该用什么声音演唱?)
6、完整演唱歌曲。
四、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