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
意识与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如何影响意识状态
意识与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如何影响意识状态意识与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如何影响意识状态意识与认知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方面。
然而,有时候认知的失调可能会对意识状态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认知失调对意识状态的影响及其机制。
一、认知失调的概念和表现形式认知失调是指人们对于信息、观念或信念的认知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或矛盾。
认知失调可以表现为认知和知觉之间的冲突,以及与现实不符的信念或观点之间的矛盾。
二、认知失调对意识状态的影响1. 引起认知冲突:认知失调可能会导致人们的思维过程中出现冲突。
当人们面临相互矛盾的信息时,他们的意识状态可能会变得混乱或不稳定。
2. 影响注意力分配:认知失调可能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任务或思考上。
这种分散的注意力可能会导致意识的模糊或困惑。
3. 增加认知负荷:认知失调会增加人们的认知负荷,即处理信息的能力。
当人们在面对认知失调时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他们的意识状态可能会变得疲惫和压力增加。
4. 导致情绪不稳定:认知失调可能会引起情绪的波动。
在人们对信息、观念或信念进行冲突评估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愤怒或沮丧。
这样的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意识状态。
三、认知失调对意识状态的机制1. 认知冲突解决:当人们遇到认知失调时,他们可能会主动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
通过调整、调解相互矛盾的信息或信念,人们可以减轻认知冲突带来的意识不稳定。
2. 情绪调节:情绪是人们意识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人们面临认知失调时,他们可能会尝试通过调节情绪来改变意识状态。
例如通过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来减轻认知失调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3. 认知调整: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来适应认知失调。
这包括改变自己的信念、观点或认知策略,以便更好地适应信息或观念的冲突。
四、认知失调的影响和应对策略1. 影响人际关系:认知失调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矛盾。
人们在处理认知失调时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这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和冲突。
认知失调的名词解释
认知失调的名词解释引言认知失调是指个体的思维、信念和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和冲突的心理状态。
当个体的认知结构与外界的信息、经验以及其他认知要素发生冲突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本文将深入探讨认知失调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方法。
认知失调的定义认知失调是一个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里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的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内部的认知要素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感到不舒服,产生压力和不满。
这种冲突可能涉及到个体的价值观、信念、知识、态度等方面。
认知失调的原因认知失调的产生可以有多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信息不一致当个体接收到的信息在某些方面存在矛盾或不一致时,就会引发认知失调。
例如,一个人同时接收到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就会在思考中产生认知失调。
2. 错误的决策和行为当个体做出错误的决策或采取不一致的行为时,也容易导致认知失调。
个体会产生内部冲突,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与他们的价值观和目标不一致。
3. 自我认知冲突个体的自我认知与他们的实际行为之间的不一致也可能导致认知失调。
当人们的行为与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和理解不符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4. 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是一种常见的引发认知失调的原因。
当个体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某些方面存在差距时,就会感到内部不一致和压力。
认知失调的影响认知失调对个体的影响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1. 心理不适认知失调会导致个体产生心理不适,包括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
个体感到自己的认知要素之间存在不一致,无法解决这种冲突会导致内心的不满和不安。
2. 决策困难认知失调会干扰个体的决策过程。
个体在面对冲突的认知要素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迷茫,由此导致决策的困难和犹豫。
3. 信念改变认知失调可能导致个体的信念和态度发生改变。
当个体的认知要素产生冲突时,他们可能会重新评估自己的信念,并作出调整。
4. 行为调整为了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个体可能会调整自己的行为。
认知失调当我们的信念与行为不一致时
认知失调当我们的信念与行为不一致时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当个体的信念与行为出现不一致时所产生的不适感。
这种不一致可能引发矛盾冲突,影响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
本文将探讨认知失调的成因、表现以及应对方法。
一、认知失调的成因认知失调的成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的价值观与行为不一致:当个体所认同的价值观与自身的行为发生冲突时,就会引发认知失调。
例如,一个人认为健康很重要,但却沉迷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不一致会产生认知失调。
2.社会压力和期望:社会对个体的期望和压力也常常导致认知失调的产生。
当一个人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期望,但无法满足这些期望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比如,一个职场上优秀的员工在工作中经常被迫迎合上司或同事的意愿,导致自己的个人价值观与行为发生不一致,引发认知失调。
3.自我形象和自我认同:个体对自己的期望与实际行为不符也会引起认知失调。
例如,一个人认为自己很有能力,在某一领域有很高的期望,但实际行动中却不能达到这些期望,那么就会产生自我认知失调。
二、认知失调的表现认知失调常常表现为个体的情绪不稳定、焦虑、自我贬低以及对外界信息的过滤和扭曲。
下面具体介绍其中几种典型的表现:1.情绪不稳定:认知失调会导致个体不安和情绪波动,常常表现为焦虑、愤怒、烦躁等负面情绪。
2.自我贬低:个体在发现自己的行为与信念不一致时,常常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贬低的情绪,觉得自己不够好。
3.信息过滤和扭曲:个体为了保持自己的认知一致,常常会过滤和扭曲与自己认知不一致的信息,产生认知偏见。
三、认知失调的应对方法认知失调产生后,个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应对:1.重新审视信念:个体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信念,评估其合理性和真实性。
如果某个信念与现实发生冲突,或者对个体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可以尝试调整信念。
2.思维重构:通过思维重构的方法,个体可以学习如何合理地解释自己的行为和信念之间的不一致,从而减轻认知失调带来的负面情绪。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原因与对策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原因与对策认知失调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认知失调的情况。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面对两个或多个不一致的认知元素时,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
本文将详细讨论认知失调的原因以及对策。
一、认知失调的原因1.认知不一致:认知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个体的认知元素之间的不一致。
例如,在一个人的价值观里,道德和实际行动不一致,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2.认知冲突:当个体同时接收到矛盾的认知信息时,也容易引发认知失调。
例如,一个人接收到关于健康的两种信息,一方面是“健康饮食可以延长寿命”,另一方面是“人生苦短,应该多吃美食”,这种矛盾的信息容易引发认知失调。
3.外部压力:外部压力也是导致认知失调的原因之一。
例如,如果一个人工作中有很大的压力,但他又无法辞职或改变现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二、认知失调的对策1.自我调整:个体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来减少认知失调。
比如,当个体面对认知不一致时,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调整其中不一致的部分,以达到内心的平衡。
2.改变环境:个体也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减少认知失调。
例如,如果一个人因为工作压力产生了认知失调,他可以寻找新的职业机会或改变工作环境,从而减轻认知失调的程度。
3.接受现实:有时候,个体无法改变认知元素之间的不一致,这时他可以学会接受现实。
接受现实并调整自己的态度,也能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负面影响。
4.寻求帮助:如果个体无法独自处理认知失调问题,他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他们可以通过专业的技术和方法帮助个体解决认知失调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
5.自我反思:认知失调不仅是个体内部认知元素之间的不一致,也可以是与他人的沟通之间的不一致。
因此,个体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言行来减少认知失调。
例如,当个体的行为与他人的期望不一致时,他可以深入思考原因并改变自己的行为。
三、结语认知失调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个体的心理状态有重要影响。
认知失调费斯廷格讲座ppt课件ppt
认知失调的行为结果
01
行为改变
为了减少认知失调,个体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以使其与认知相一致。
例如,一个人可能会戒烟以减少吸烟与健康信念之间的认知失调。
02
信息寻求
个体可能会积极寻求支持自己认知的信息,以减少认知失调。这种信息
寻求行为可能会导致信息偏见和选择性注意。
03
避免或减少冲突
为了避免或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个体可能会避免与认知相冲突的
社会问题中的认知失调
概念理解
应用策略
案例说明
在社会问题中,认知失调表现为个体 在面对社会现象时,自身的认知和态 度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或伦理道德产生 冲突的状态。
解决社会问题中的认知失调,通常需 要个体进行自我反省,或者通过社会 教育、宣传等手段,引导个体调整自 身的认知和态度,使其与社会主流价 值观相协调。
THANKS
感谢观看
认知失调的研究意义
解释心理现象
认知失调理论有助于解释许多心理现 象,如态度改变、决策制定、群体行 为等。
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领域可以利用认知失调理论指导 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认知冲突 ,促进深度学习。
促进心理健康
了解认知失调的原理和解决方法,可 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内心矛盾,维 护心理健康。
推动社会进步
认知失调的来源
认知失调可以来源于个人内心的矛盾、不一致的信息、价值观冲突 等,它引发的不适感会推动人们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
认知失调的解决策略
人们通常通过调整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行为等方式来减轻认 知失调引起的不适感。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拓展应用领域
目前认知失调理论主要在心理学领域得到应用,未来可以进一步 拓展其在社会学、教育学、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ຫໍສະໝຸດ 认知失调的心理结果心理压力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及对策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及对策引言:认知失调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指的是个体在思想和行为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
本文将详细介绍认知失调的定义、原因、后果以及如何应对认知失调。
一、认知失调的定义及特征1.1 认知失调的定义: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思想、信念或态度等方面存在矛盾或冲突的状态。
例如,一个人初次尝试吸烟,并且知道吸烟对健康有害,但又无法抑制吸烟的欲望,这种心理上的冲突就是认知失调的表现。
1.2 认知失调的特征:a. 矛盾冲突:认知失调指的是个体内部存在的思想、信念或态度方面的矛盾与冲突。
b. 焦虑与压力:认知失调常常伴随着焦虑与压力的增加。
c. 自我合理化:为了减轻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个体可能会进行自我合理化,选择无视或否认矛盾之处。
二、认知失调的原因2.1 认知不一致:认知失调通常源于个体对同一问题的认知产生不一致。
例如,一个人既想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又喜欢吃高脂肪食物,这就导致了认知的不一致。
2.2 阻碍行为改变:认知失调也可能是因为个体感知到行为改变的阻力过大,导致思想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例如,一个人明白吸烟对健康有害,但由于长期吸烟形成的瘾症,无法改变吸烟行为。
三、认知失调的后果3.1 心理健康问题:认知失调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3.2 决策困难:认知失调下的个体常常面临决策困难,因为无法平衡不同的思想和信念。
四、应对认知失调的对策4.1 意识提高:个体需要意识到认知失调的存在,并明确认识到其中的矛盾和冲突。
4.2 信息获取:通过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帮助个体解决认知失调问题。
例如,一个人对某种食品存在矛盾的态度时,可以获取关于该食品的营养和健康信息,从而更好地平衡自己的认知。
4.3 逐渐改变思维:个体可以通过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减轻认知失调。
例如,通过思考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并寻找其他更健康的方式来排解压力,逐渐改变自己对吸烟的认知。
4.4 寻求支持:在认知失调中,个体可以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共同探讨及解决问题。
关于学生认知失调的例子
认知失调是指人在面对两种或多种相互矛盾的认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不适和紧张状态。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人会采取一些方式来调整自己的认知,使之更加一致和协调。
学生认知失调的例子有:
-一个学生明明知道考试很重要,但是却没有好好复习,而是玩手机或者看电视。
这时他的行为和他的信念不一致,产生了认知失调。
为了减少这种失调,他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放下手机或者电视,开始复习;或者改变自己的信念,觉得考试不那么重要,或者自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或者增加新的认知,比如自己有特殊的学习方法,或者考试有运气成分等。
-一个学生喜欢上了一个同学,但是他觉得自己不够优秀,配不上那个同学。
这时他的情感和他的自我评价不一致,产生了认知失调。
为了减少这种失调,他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情感,放弃对那个同学的喜欢;或者改变自己的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觉得自己也有优点和魅力;或者增加新的认知,比如那个同学也对自己有好感,或者爱情不在乎外在条件等。
-一个学生在做选择题时,犹豫不决地选了A选项,但是后来发现正确答案是B选项。
这时他的决策和他的结果不一致,产生了认知失调。
为了减少这种失调,他可能会改变自己的决策,承认自己选错了;或者改变自己的结果,怀疑正确答案是否有误,或者觉得这道题本身就有问题;或者增加新的认知,比如自己当时也有想过选B选项,或者这道题对自己并不重要等。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及其影响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及其影响认知失调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信念和行为之间存在的冲突或不一致。
认知失调会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和心理健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认知失调的定义和原因认知失调在心理学中是指人们在面对矛盾信息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适感或焦虑感。
这种不适感源于一个人的思想、信念、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当个体的实际行为与自己的价值观或认知不符时,就会发生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可能。
首先,这可能与知觉和认知加工的过程有关。
个体对信息的感知和加工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信息有不同的解释和感知。
其次,社会因素也可能引起认知失调,例如个体受到社会压力、期望、规范等的影响,导致认知上的不一致。
此外,个体自身的心理特征和经历也可能是认知失调的原因之一。
二、认知失调的类型认知失调主要包括三种类型:认知-认知失调、认知-情感失调和认知-行为失调。
1. 认知-认知失调认知-认知失调指的是一个人内部的思想、信念或态度之间的冲突。
例如,一个人同时持有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或者一个人的行为和他的信念不一致,就会发生认知-认知失调。
2. 认知-情感失调认知-情感失调发生在个体的思想和情感之间存在冲突时。
例如,一个人知道某个行为是不正确的,但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这种情况就是认知-情感失调。
3. 认知-行为失调认知-行为失调是指一个人的信念和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例如,一个人口头上表示对环境保护非常关注,但实际行动上却没有采取任何环保措施,这种情况就是认知-行为失调。
三、认知失调对个体的影响认知失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1. 情绪影响认知失调会导致个体产生负面的情绪,例如焦虑、内疚、烦恼等。
个体会感到自己被矛盾的思想和行为束缚,从而引发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2. 决策行为影响认知失调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决策行为。
当个体的认知出现不一致时,会影响其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进而影响其决策行为。
认知失调与思维偏见
认知失调与思维偏见认知失调和思维偏见是人类认知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们对我们思考、决策和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认知失调和思维偏见的概念、原因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并提出一些应对的方法。
一、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在接受到矛盾信息时,产生一种不舒适或紧张的心理状态。
当我们的信念、态度或行为与我们接收到的新信息相悖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的原因可以有多种。
首先,人们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愿意改变已经形成的信念体系。
其次,人们往往会寻求和自己相似的人或信息,以确认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最后,社会和文化环境也会对认知失调产生影响,因为它们塑造了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认知失调的表现。
比如,当我们购买一件昂贵的物品却发现它并不符合我们期望的效果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为了减轻这种不舒适感,我们可能会寻找其他人的反馈来确认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或者找到其他解释来证明我们的行为是明智的。
面对认知失调,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接受新的信息,并重新评估我们的信念和态度。
其次,我们可以寻求不同的观点和反馈,以便更全面地了解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以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二、思维偏见思维偏见是在思考和决策过程中产生的系统性错误。
它们是由我们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方式所导致的,使我们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和偏见。
思维偏见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人们往往倾向于寻找与自己现有观点相符的信息,而忽视与之相悖的信息。
其次,人类的大脑在处理大量信息时,会采用启发式的方式进行简化和归纳,从而导致思维偏见的产生。
最后,社交因素也会影响我们的思考过程,例如,我们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做出盲从的决策。
思维偏见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多种形式。
比如,我们往往更容易相信权威人士的观点,而忽视来自普通人或少数群体的声音。
我们也倾向于过度自信,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而低估他人的观点。
认知失调
什么是认知失调,它与态度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1)不协调意味着不一致,认知失调理论泛指任何情况的不和谐。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的行为与之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识(通常是正面、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即态度之间或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时产生的不舒适、不愉快的感觉。
例如,个体可能感受到的是两种或多种态度之间的不一致,也可能感受到的是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和谐。
认知失调理论致力于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作出解释。
(2)联系:个体寻求的是一种能把失调降到最低程度的稳定状态,但并不是所有的失调都会得到控制。
个体减少失调的愿望由下面三个因素决定:①造成失调的要素的重要程度(理性判断)——如造成不协调的因素相对来说不太重要,调整这种不平衡的压力就比较小,调整态度的可能性也就较小;反之则较大。
②个体相信自己受到这些要素控制的程度(信念)——当个体感到这种不协调是一种不可控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无选择的余地时,就不太可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反之,他们选择的余地越大,选择越多时,他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③个体在失调状态下的受益程度(奖赏):如果与高度失调的行为相伴随的是极高的奖赏,则二者之间就可能会因为受益达到平衡,失调产生的紧张程度也就会降低。
而调整认知失调的途径主要有改变态度、增加认知、改变认知、减少选择感、改变行为几种。
总之,认知失调引起的的不和谐感可能会导致态度的改变,态度的改变也可能会使认知失调得到调整,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描述了人们在面对信息时如何会根据自身的价值观、信念和期望来选择解释和理解这些信息,从而在不同情境下产生认知的不协调状态。
这种不协调状态在人们的心理体验中被称为“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列夫·维戈茨基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在面临认知冲突时会产生不愉快和矛盾的体验,而这种体验会推动他们寻求跟自己观点相符合的信息和证据。
维戈茨基认为,认知失调不仅仅是一种负面情感体验,它也是一个阶段,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更改和发展,进而帮助人们在未来更好地应对新的情境和信息。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的核心观点,研究者发展出了多个研究范式和实验任务,来探究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经历认知失调的过程和影响。
最常用的实验范式包括经典的“对臃肿行为的评价”实验、“偏见保护”的实验、以及“旋转木马”的实验等等。
这些实验任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是如何调整他们的信念和期望,以及如何平衡信息的矛盾之处,从而维持一个相对的思想平衡。
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成果被广泛用于许多领域,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治疗、广告学和市场营销等等。
例如,在广告和市场营销领域,设计者使用认知失调来推销商品或服务,通过引起潜在消费者的认知不协调感来提高他们购买意愿。
而在教育心理学领域,认知失调被用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多样性和思考深度,使其在学习中更加有成效。
尽管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广泛,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但该理论仍然面临着一些争议和挑战。
例如,一些批评者质疑它的适用范围和普适性,认为该理论忽视了社交、文化和个体差异等因素。
而其他人则认为,认知失调理论基于一个过分简化的心理模型,无法很好地描述人们复杂却常常矛盾的认知状态。
总的来说,认知失调理论提供了一个解释人们为何会面对认知不协调的框架,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思想流程和决策制定过程。
然而,对于这个理论的未来发展,我们需要持续地从更复杂的角度出发,关注人们思维的多元性和认知状态的多样性。
心理学认知失调模型解释
心理学认知失调模型解释认知失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滕格尔德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概念,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领域,并为我们理解人类思维过程中的冲突和心理不适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认知失调模型是描述人们如何在面对冲突和不一致信息时产生心理不适的理论模型。
本文将对认知失调模型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在解释人类思维过程和行为中的应用。
认知失调模型的核心概念是认为,当人们面对与其已有信念、态度或价值观相矛盾的新信息时,就会产生一种心理挫败感或不适感。
这种心理不适感促使个体寻求消除认知失调的方式,以恢复认知和情感的一致性。
认知失调模型主要包含三个组成部分:认知元素、认知失调和认知调整。
首先是认知元素,它指的是人们的信念、态度、价值观以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结构。
这些认知元素是从我们的经验、环境和社会学习中形成的,它们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框架。
当新的信息与我们已有的认知元素相矛盾时,就会引发认知失调。
接下来是认知失调,它指的是人们在面临认知冲突时产生的心理不适感。
认知冲突可以来源于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元素之间,或者是由于一个认知元素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认知失调会导致个体感到焦虑、困惑、压力,或者出现认知紊乱的情绪。
最后是认知调整,它是为了解决认知失调而采取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策略。
认知调整的目的是减轻个体的认知冲突和心理不适感,恢复认知和情感的一致性。
个体可以通过四种策略来调整认知:改变认知元素、寻求一致的信息、忽视或遗忘冲突信息,以及调整行为和态度。
改变认知元素意味着个体可以重新评估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或态度,以与新的信息保持一致。
这种调整可能包括修改已有的观点、寻求新的证据或进行深入思考。
寻求一致的信息是指个体会倾向于寻找与自己已有信念相符合的新信息,以使认知一致性得到恢复。
忽视或遗忘冲突信息是指个体可能会选择忽视冲突信息,或主动消除对这些信息的记忆,以避免面对认知不一致。
最后,调整行为和态度是指个体会采取行动或改变自己的态度,以与新信息保持一致。
人类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和心理偏差
人类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和心理偏差认知失调是人类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内部的观念、信念或价值观之间出现矛盾或冲突的心理状态。
心理偏差则是指人类在思维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和结果出现的偏向性。
本文将介绍人类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和心理偏差,并探讨其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一、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菲斯勒在1957年提出,他认为认知失调源于个体内部不一致的认知元素,当个体面临认知冲突时,会出现一种不适应的心理状态。
例如,一个人同时拥有"吸烟有害"和"我是吸烟者"这两种认知,就会导致认知失调的发生。
1.1 认知失调的解决认知失调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对认知冲突的处理方式,有三种解决认知失调的机制:改变认知、新增认知和削弱认知。
改变认知意味着个体调整其对认知元素的看法,以减少冲突的感受;新增认知则是通过加入新的认知元素,使整体认知更加一致;削弱认知是减少对认知元素的重视程度,从而减少冲突的感受。
1.2 认知失调对行为的影响认知失调会引起情绪不适和认知冲突感,从而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当个体面临认知失调时,会主动寻找解决失调的行为,例如购买冲动和行为改变等。
认知失调还可以影响个体的决策过程和风险态度。
二、心理偏差心理偏差是指人类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对特定情境或问题的判断和决策出现的倾向性。
心理偏差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可能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偏差。
2.1 选择偏差选择偏差是指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偏好某些选项而忽视其他选项的现象。
例如,人们常常对已拥有的事物更加珍惜,从而产生了损失厌恶效应;人们也容易受到零和阳性的影响,在面对多个选项时,更倾向于选择得到最多的选项。
2.2 确认偏差确认偏差是指人们在信息搜索和判断过程中更倾向于寻找和接受符合自己先前观点或期望的信息,而忽视不符合的信息。
例如,人们更容易接受和相信符合自己观点的报道,而对反驳自己观点的信息保持怀疑态度。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与情绪调节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与情绪调节【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与情绪调节】一、引言在心理学领域中,我们经常遇到认知失调和情绪调节这两个概念。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面对不一致的认知元素时所产生的内心不适与矛盾感,而情绪调节则是个体为了适应外界环境或维持内心稳定而采取的调节策略。
本文将从认知失调的定义、原因以及与情绪调节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认知失调的定义认知失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廷格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
它包含了认知要素之间的冲突或一致性不足。
这种认知冲突可能来自于个人的信念、态度、价值观、知识等方面。
当个体面对矛盾的认知元素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并体验到内心的不适。
三、认知失调的原因1. 信息不一致:个体在接收到不一致的信息时,容易产生认知失调。
例如,一个人既享受着吸烟的快感,又知道吸烟对健康有损害,就可能面临认知失调。
2. 自我认同与行为不一致:当个体的行为与其自我认同不符时,容易导致认知失调。
比如,一个人自认为环保主义者,却每天开着高污染的车,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3. 决策后悔:做出无法撤销的决策后,如果个体开始怀疑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就会感到内心的冲突和认知失调。
四、认知失调与情绪调节的关系1. 情绪调节作用:个体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负面情绪进行调节是情绪调节的重要应用之一。
当个体感知到自身认知上的不一致时,可以通过情绪调节来调整个体的心理状态,使其更好地适应矛盾与压力。
2. 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调节策略包括认知重构、正向思考、情绪表达、问题解决等,这些策略有助于个体调整情绪,缓解认知失调造成的不适。
3. 认知重建:认知重建是一种重要的情绪调节策略,它通过改变个体对认知元素的观念和理解来减少认知失调的不适感。
个体可以通过重新评估,调整对冲突信息的看法与态度,以实现情绪的调节与平衡。
五、认知失调和情绪调节的应用1. 心理咨询和治疗: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认知失调和情绪调节的理论与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和解决方法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和解决方法认知失调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内部的认知元素(例如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或不一致。
认知失调可能导致不舒适的心理体验,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和思维方式。
然而,存在着许多解决认知失调的方法,可以帮助个体重新调整他们的认知结构,缓解不适情绪和实现心理健康。
一、认知失调的原因认知失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不一致:当个体接收到的信息与其原有的信念和经验不一致时,就会引起认知失调。
例如,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2. 自我感知的差距:当个体的自我感知与他人的评价或社会期望不一致时,也会导致认知失调。
这种情况下,个体可能会对自己的形象或能力产生负面的认知。
3. 内外冲突:个体内部或个体与外界之间的冲突也是引起认知失调的原因之一。
例如,内心渴望着某种东西,但由于外界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就会造成认知失调。
二、认知失调的影响认知失调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多种负面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不适:认知失调常常伴随着不适的心理体验,如焦虑、内疚、沮丧、愤怒等。
个体常感到不安,难以摆脱负面情绪。
2. 自我伤害:认知失调可能导致个体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认知,自我否定或自责,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3. 情绪不稳定:认知失调会导致个体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脾气暴躁、易怒、情绪低落等情况。
4. 社交问题:认知失调也会对个体的社交关系产生影响。
个体可能因为无法适应他人的期待,而出现与他人难以沟通、争吵或疏远等问题。
三、解决认知失调的方法在心理学中,有多种方法可帮助个体解决认知失调问题,重建合理的认知结构,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下面介绍其中几个常用的方法:1. 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评估和挑战个体的不合理或不准确的认知,帮助个体建立更为合理和积极的思维方式。
例如,发现和纠正负面的自我评价,调整过于极端的思维模式等。
什么是认知失调它如何影响人的决策过程
什么是认知失调,它如何影响人的决策过程?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面对信息时,由于信息的矛盾或不一致性而产生的一种理不适应状态。
认知失调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斯特·福斯特在1957年提出,他认为认知失调是由于个体在面对信息时,出现了不一致的认知元素,这些认知元素可能是与个体的信念、价值观或行为相矛盾的。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面对认知不一致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适应状态,这种不适应状态会驱使个体采取行为来减轻这种不适应状态,从而恢复认知的一致性。
认知失调对人的决策过程有着要的影响。
首先,认知失调会影响个体的信息加工和决策过程。
当个体面对认知不一致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感,这种情绪状态会影响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从而影响其对问题的决策。
其次,认知失调会影响个体的决策结果。
在面对认知失调时,个体可能会采取一些行为来减轻认知不一致所产生的心理不适应状态,这些行为可能并不符合个体的真实益,从而导致策结果偏离理性。
此外,知失调还会影响体信息接受。
在面认失时,个体可能会于选择那些其有信念、价观或行为的信息,而忽那些与其原有知矛盾的,这种信息选择偏可能导致个体对问题认识偏差进而影响其决策过。
总之,认知失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个体心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它会影响人们的信息加工、决策过程和行为选择。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重视认知失调对决策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提高个体的认知灵活性和心理韧性来减轻认知失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研究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研究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在面对矛盾或不一致的信息时,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适感或困惑感。
在心理学中,认知失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注个体在处理信息时的认知过程,并试图解释个体为什么会对矛盾信息产生不适感。
本文将介绍认知失调的定义、认知失调理论以及与认知失调相关的研究和应用。
首先,认知失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他的认知失调理论表明,当个体面临矛盾的认知元素时,会出现一种心理上的不适感,这种不适感需要通过改变认知来减轻。
认知失调的存在冲突着个体的认知结构,使其感到不安和紧张。
比如,一个抽烟者可能既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又无法戒掉吸烟的习惯,这种认知矛盾会引起认知失调。
其次,认知失调理论有几个重要的假设。
首先是认知一致性的假设,即个体在认知的方面倾向于保持一致。
当个体面临认知不一致时,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进而尝试恢复认知的一致性。
其次是认知失调修复的假设,即个体在感受到认知失调后,会选择通过改变认知来减轻不适感。
这可能表现为个体寻求新的信息来解决认知矛盾,或者通过重新解释既有的信息来缓解认知失调。
最后是认知失调的心理影响假设,即认知失调会对个体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
认知失调不仅会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感,还可能导致个体的行为和态度发生变化。
许多研究证实了认知失调理论的相关预测。
在认知失调的研究中,有一项经典实验是由费斯汀格和卡尔·施特勒(Carlsmith)在1959年进行的。
他们让参与者进行一个枯燥的任务,然后让他们说服下一个参与者说这个任务是有趣的。
一部分参与者只得到一美元的报酬,而另一部分参与者得到二十美元的报酬。
结果显示,只得到一美元报酬的参与者对任务的有趣程度进行了更高程度的改变,这是因为他们面临着认知失调。
为了减轻自己的认知失调,他们重新解释了任务的有趣程度,而得到二十美元报酬的参与者则没有经历这种认知失调。
心理学与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与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与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人类思维中的一种不一致状态。
当个体的信念、态度或行为与其内心的其他信念、态度或行为相冲突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不仅对认知过程产生影响,而且还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相关影响。
1. 认知失调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认知失调会导致内心的不稳定状态,个体在认知冲突的环境中感到紧张、不安和焦虑。
这种负性情绪对心理健康产生了直接而严重的影响。
透过心理学研究的视角,我们可以发现认知失调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和恢复都需要个体能够调整其认知失调,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状态。
2. 认知失调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机制认知失调给个体带来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了认知和情绪的调节能力。
认知失调会对人的自我形象、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认知失调增加了个体思维的复杂度,使得个体面临大量的选择困难和决策压力。
这些不适应性的思维和情绪状态对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 如何应对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了应对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个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3.1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与专业心理学家进行咨询和辅导,以获得适当的情绪和认知调节技巧,有助于减轻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2重新评估和调整信念:个体可以通过重新评估和调整自己的信念来减少认知失调的程度。
这样可以减少内心的冲突,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3增强心理弹性: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提高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认知失调带来的挑战,缓解负性情绪并保持心理健康。
3.4寻找心理平衡:个体可以通过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平衡方式,如运动、放松技巧、艺术创作等,以缓解认知失调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
4.心理学对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研究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有多年,这些研究为心理学家和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些指导和应用。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原因与应对方法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原因与应对方法认知失调是指个体的信念、态度或行为之间存在冲突或不一致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对于个体的情绪、行为、健康和幸福感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认知失调的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一、认知失调原因1. 跨模态一致性的缺失认知失调的一种常见原因是跨模态一致性的缺失。
跨模态一致性指的是不同感官所传达的信息之间的一致性。
当人们接收到来自不同感官的矛盾信息时,会产生认知失调。
例如,当我们观看一部恐怖电影时,欣赏到既紧张又刺激的情节,但我们的理性意识告诉我们这只是电影,不会对我们造成真实的威胁。
这种矛盾的感觉会引发认知失调。
2. 心理压力与社会压力心理压力与社会压力也是导致认知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我们面临重大的决策、困难的人际关系或不确定的环境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压力。
这种压力会改变我们对事件的感知和理解,导致认知失调的出现。
例如,当我们处于工作压力过大的状态下,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而忽略了自己过去的成功经历。
3. 自我形象的冲突个体的自我形象是其对于自我认知的总结。
当个体的行为与其自我形象产生冲突时,会导致认知失调。
例如,一个一贯支持环保的人,在某个场合下做出了不环保的行为,这种行为与其自我形象不一致,从而引发认知失调。
二、认知失调应对方法1. 调整认知调整认知是应对认知失调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重新审视问题、调整观点和信念,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情境,减少认知失调的产生。
例如,在面对挫折时,我们可以尝试采取积极的态度,重新审视挫折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减少认知失调的影响。
2. 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认知失调。
通过与他人沟通、分享问题和情感,我们可以得到理解、鼓励和支持。
这种支持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认知,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负面情绪。
在面对困难时,不要独自承受,而是主动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寻求支持。
3. 接受现实与适应变化认知失调的另一种应对方法是接受现实,适应变化。
认知失调为什么我们会寻求一致性
认知失调为什么我们会寻求一致性认知失调-为什么我们会寻求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矛盾的信息或观点。
当我们接收到一条与我们已有的信念或态度相悖的信息时,人们普遍会感到困惑或矛盾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认知失调。
为了化解这种内心的不适,我们往往会寻求一致性。
本文将探索认知失调的原因,并解释为何我们会追求一致性。
一、认知失调的原因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面对矛盾信息时,产生的认知与观念的不一致心理状态。
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重要观点的冲突:当我们在意某个特定观点、价值观或信仰时,如果接收到与该观点相违背的信息,就会引发认知不一致,从而产生认知失调。
2. 威胁自我形象:当某个观点或行为与个体的自我形象相冲突时,会导致认知失调。
例如,一个环保主义者发现自己买了一辆高污染的汽车,他的行为与他塑造的环保形象不一致,进而产生认知失调。
3. 投入过多冲突行为:一旦我们在某个观念或行为上投入了较大的努力、时间或金钱时,当面对与该投入冲突的信息时,我们倾向于更难接受这种认知不一致,从而产生认知失调。
二、为何我们追求一致性认知失调状态下,我们会主动寻求一致性,以恢复内心的平衡。
以下是我们追求一致性的原因:1. 认知平衡理论:根据霍姆斯和拉姆贝的认知平衡理论,人们天生就倾向于追求认知和情感的平衡。
当我们面临认知失调时,我们会主动通过选择支持和增强我们原有认知的观点或行为,以恢复心理平衡。
2. 降低心理不适:认知失调会引起内心的不安和焦虑感。
为了降低这种心理不适,我们会努力寻找与我们已有信念相一致的信息或观点,从而减轻不适情绪。
3. 自我认同的保护:人们对于自我形象的保护是追求一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我们的态度或行为与我们自我形象相悖时,我们会努力调整态度或行为,以保持自己的一致性和自我认同。
4. 社会认同的需求: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希望被他人接受和认同。
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接纳,我们会倾向于追求与他人的观点一致,以确保社会认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编辑本段] (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其中有两个重点或难点:一是认知成分,即所谓人们的思维、态度和信念等等;二是推断,即所谓逻辑推理是否正确。
这两点同时又是产生失调的原因。
随着认知失调的不断增加,一个要求减少和消除失调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减少和消除这种由失调而产生的压力和心理紧张,通常采取以下三种途径:①减少不协调认知成分;②增加协调的认知成分;③改变一种不协调的认知成分,使之不再与另一个认知成分矛盾。
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用来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因而产生了一种不甚舒适的紧张状态。
更精确一点来说,是两种认知中所产生的一种不兼容的知觉,这里的“认知”指的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绪、信仰,以及行为等。
认知失调的理论表示相冲突的认知是一种原动力,会强迫心灵去寻求或发明新的思想或信仰,或是去修改已在心里存在的信仰,好让认知间相冲突的程度减到最低。
已有实验试图去量化此一理论上的趋动力。
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在1956年首次于其著作《当预言失灵》中提出了此一理论,其观察幽浮末日教派的成员们对这种反直觉信仰的坚持,以及其领导人的预言失败后,改信人数的增加。
因为地球灭亡的预言失败,“预期落空”增加了认知间的失调,结果使得大多数没有心理准备的成员们,为了减缓此一心理失调而改去接受新的预言;亦即,外星人已经因为他们而饶恕了这个星球。
关于认知失调理论[编辑本段]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它最早由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 1957)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
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
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
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
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1.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由费斯廷格﹐L.提出的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是认知相符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基本内容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
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
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有3种可能性﹐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
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
所谓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是指这两个因素之间不一致﹐偏重的是心理意义上的矛盾。
认知失调理论研究当人具有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时的心理体验的特点﹐以及在这种体验作用下的心理活动变化。
费斯廷格认为﹐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会引起人的心理上的紧张﹐并产生不愉快体验﹐他将其定义为失调感。
例如﹐一个平日吸很多烟的人﹐读了论证吸烟可能导致患肺癌的文章後﹐心理体验是不愉快的。
因为“我平日吸许多烟”与“研究证明吸烟很可能引起肺癌”这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
失调感的程度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两个认知因素矛盾的程度﹔二是从个人角度看﹐两个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给人带来不愉快心理体验的失调感可成为动机作用于人﹐使人努力减弱或消除它。
采用的方法有4种﹕改变认知因素之一的方向﹐使其与另一个相协调﹔采取新的行动获得协调﹔收集新的认知因素重新调整原来的认知系统﹔改变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费斯廷格提出﹐人在减弱或消除失调感的过程中﹐一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缺乏明确的意识。
相关的研究费斯廷格在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的同时﹐也给出了实验证据加以验证。
不充分合理化实验让被试做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验助手)绕线工作很有趣﹐吸引人﹔为此﹐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
然後实验者再请他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
结果发现﹐得报酬多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持有低的态度评价﹔得报酬少的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变得喜欢这个工作了。
费斯廷格的解释是﹕当被试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时﹐心口不一致。
他头脑中有了两个认知因素:“我本不喜欢绕线工作”和“我对别人说这话有趣”﹐两者是相互失调的。
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他便要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费斯廷格认为﹐得钱多的(20美元)被试会用这笔不小的酬金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自己之所以对别人说绕线有趣是因为有明显的外部好处﹐这样说是值得的。
心口不一致所带来的失调感就削弱了。
可是对得钱少的(1美元)被试来说﹐用这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就较困难。
由於失调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会再审视两个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
其中第2个是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做出的事不易收回﹔第1个对自己内部态度的认识相对来说要较为容易改变。
所以﹐被试便不自觉地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态度评价。
新的认知因素“我比较喜欢绕线工作”与“我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就相互协调了。
结果﹐得报酬少的人比得报酬多的人更喜欢绕线工作。
这种情况被称为在不充分的合理化条件下因认知失调引起的态度改变。
决断后效应人对几个各有利弊的事物做出唯一的选择是个决断过程。
如果在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其优劣﹔但在作出选择之後﹐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
人对被他选中的事物更加偏爱﹐对未选中的事物易於采取贬低的态度。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人内部解除失调感的过程。
人作出选择意味著他放弃了未被选择事物的利处﹐接受了被选择事物的弊处﹐对这一结果的认知与他自己对自身的评价(“我是个理智而能干的人”) 之间所产生的矛盾造成人的失调感。
为了消除它﹐他可以采取行动改变原来的选择﹐但在很多情况下﹐所作选择是难於改变的﹐於是﹐便采取重新评价各种事物的方式﹐收集新的信息缓解由於决策造成的失调感。
这时﹐他更多地意识到被选事物的优点和被拒绝事物的缺点﹐致使对两种事物的评价在态度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
以削弱失调感增强信念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另一情形是﹐人为了某个目标作出种种努力﹐但後来发现结果与原来所期待的相差甚远。
当面对与期待不一致的结果时﹐有的人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却坚持原来的看法。
费斯廷格和他的同事做过一次现场调查研究﹕偶然的机会﹐他读了报上一篇报导﹐说某个地区的宗教团体向人们宣布了上帝的意思﹐在一个特殊日子﹐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将被一场洪水彻底摧毁。
费斯廷格随後来到这个地区﹐观察当地的人们为迎接这个特殊日子所做的种种准备活动。
当这个日子到来时﹐世界并没有毁灭。
随后他发现人们不但没有改变原来对上帝的信仰﹐反而更加虔诚地敬仰﹑崇拜他﹐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之所以没有被毁灭是因为他们积极的努力和热情的迎接死亡的态度感动了上帝﹐使之改变了原来的计画。
人对某种目标怀著坚定的信念﹐并为此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最终发现那个目标根本没有实现﹐这会引起很强的失调感。
消除这种由於徒劳的努力引起的失调感也是很困难的。
因为已经付出的努力是不可挽回的﹐即使改变原来的信念﹐也无法消除失调感:“我曾为某种信念投入了巨大的劳动”与“事实证明这种信念是不真实的”。
这时﹐人只好寻求其他方式﹐可作的选择是对已有的事实作少许让步。
比如说找些看上去还说得过去的理由为已存在的开脱﹐或是简单地承认在这次活动中有些小的失误﹐但总的信念系统是正确的。
在对事实作出小的让步的基础上﹐以更加坚定的方式信奉原来的信念﹐并更加努力地宣传它和维护它﹐以此缓解人内心中怀有的失调感。
费斯廷格指出﹐以削弱失调感的方式增强人的信念这种现象可以在历史上的许多群众运动中发现。
引起的争论认知失调理论在学科中也引起很多争议。
其中有两种反对的观点较有影响﹕一是以M.J.罗森伯格等人为代表的强化观点﹔二是以D.J.比姆为首的自我知觉观点。
争论主要围绕著不充分合理化实验展开的。
持强化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态度是由人所得到的酬赏数量决定的。
人喜爱一事物是因为该事物给他带来较多的酬赏。
人对没有酬赏的事物自然不喜欢。
这当中不存在失调感及其影响。
他们批评原来的实验在方法上有问题﹐并且从强化原则的角度出发﹐重新设计实验﹐获取有利强化原则的证据。
自我知觉论的观点是对认知失调理论的另一种批评﹐它接受不充分合理化实验所获得的结果﹐但不赞成用认知失调观点所作的解释。
比姆指出﹐人评价自己对某事物的态度与他评价他人对该事物的态度的方式是一样的﹐他作为观察者﹐观察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推论出自己或他人对该事物的态度。
他对别人说绕线工作有趣﹐并得到少量的钱﹐这时他会从观察者的角度评价自己对绕线的态度﹐既然在很少好处的条件下说了此话﹐则自己对绕线的态度是喜爱的。
反之﹐若是在较多好处的条件下说绕线有趣﹐则是自己并不喜欢绕线﹐只是为得到好处。
这种解释也否定了失调理论。
反对意见和相应的实验证据引起了支持认知失调理论的心理学家对失调理论本身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支持失调理论的实验证据﹐并且从理论上探讨了认知失调理论适用的领域和场合。
由争论引起的各种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突出作用是﹐它们极大地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发展和改善。
反覆的争论和探索终於使心理学家认识到﹐人的社会心理活动是极为复杂的现象﹐每一种理论都是对这种复杂性的探索﹐它们作为人的问题的理解﹐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谬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