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
中班音乐幸福的种子教案

中班音乐《幸福的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喜欢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表达,促进幼儿的情感交流,培养幼儿的幸福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幸福的种子》。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意义,并能够用动作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CD、歌词卡片、种子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适当的照明和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倾听并感受音乐的韵律。
2.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幸福的种子》,教唱歌词,讲解歌曲的意义。
3. 歌曲演唱: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4. 动作表达:教师教授歌曲中的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用动作表达歌曲情感。
5. 结束: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给予鼓励和表扬,播放轻音乐,让幼儿放松。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唱歌曲《幸福的种子》,并尝试创作自己的动作。
2. 活动延伸:在下次音乐活动中,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演唱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对歌曲的理解。
2. 技能评价:评估幼儿在集体演唱时的节奏感和音准。
3. 情感评价: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的情感投入和兴趣。
七、教学内容拓展1. 同类歌曲学习:引入其他与植物生长相关的歌曲,如《种太阳》、《小种子》等,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
2. 艺术创作: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出种子的样子,或者用废旧材料制作种子模型,增进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音乐教室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物品。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整音量,避免对幼儿的听力造成伤害。
3. 对有特殊需求的幼儿提供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九、家长沟通与协作1.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议或家访,与家长沟通幼儿在音乐课上的表现。
幼儿园幸福的种子教案

幼儿园幸福的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幸福的概念,培养幼儿幸福的意识和追求幸福的能力;2.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快乐心理;3.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4.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5.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分享和关爱他人,培养其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幸福的含义与追求:–幸福是什么?幸福的样子是怎样的?–幸福来自哪些方面?–幸福的追求有哪些方式?2.快乐心理的培养:–如何保持快乐的心情?–快乐心理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快乐心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社交能力与合作精神:–与他人交往时应注意的礼貌与规则。
–如何与他人友善相处?–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4.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会接受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鼓励幼儿尝试新事物,培养自我肯定感。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学习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5.感恩、分享和关爱他人:–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如何与他人分享快乐和困难?–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人?三、教学方法1.游戏体验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幸福的感觉,激发其追求幸福的欲望。
–利用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2.观察学习法:–利用幼儿园周边环境和生活场景,观察和讨论幸福的表现形式。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言语,引导幼儿从中学习幸福的秘诀。
3.互动讨论法:–在小组或整体活动中,引导幼儿讨论和分享关于幸福的经历和感受。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4.情景模拟法:–创建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和实践幸福的行为和情感。
–利用真实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和模拟幸福的表现方式。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段小故事或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思考幸福的含义。
2.探究:–利用图片、物品展示等方式,引导幼儿讨论幸福的来源和追求方式。
3.实践:–进行一些团队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4.体验:–创设各种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和实践幸福的表现和行为。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幸福”这一概念,并尝试让他们感受幸福的感觉。
2.让孩子们通过歌曲的方式理解帮助别人和爱的含义。
3.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录制好歌曲《幸福的种子》的音乐。
2.打印歌曲歌词并准备歌曲PPT。
3.准备画纸、颜料、刷子等绘画工具。
教学内容•歌曲学唱及动作表演1.开始上课之前和孩子们打招呼并带上动作:向大家笑,并举起双手打招呼。
2.放上音乐,让孩子们边听边跟着模仿动作。
动作如下:–伸长手指,比划播种的样子。
–用手掌拍打着土壤的样子。
–比划种子发芽的样子。
–摘花瓣的样子。
–把幸福的种子送给别人的样子。
3.让孩子们反复听歌,学唱歌曲并加上动作,练习至熟练。
•绘画活动1.讲述幸福的定义和幸福的体验,准备好绘图用的素材。
2.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幸福”的感觉,拿起画笔开始画。
3.在绘画完成之后,鼓励孩子们向大家分享自己作品的思路和想法。
4.合作将孩子们的作品拼贴成一个板块,并在板块上添加“幸福的种子”字样,让孩子们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法:通过活跃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孩子们领悟课程的实质,了解幸福的含义。
•报告结构法:通过带有问答的交流方式,提高幼儿对幸福的认识和表达,对幸福的理解和认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注意事项1.学唱歌曲时,注意不要过于注重唱歌准确性,更加注重孩子们的动作和感受。
2.让孩子们在画画时自由发挥,不要给予过多的限制。
3.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保证教学环境的整洁卫生。
教学结构分析该教学内容采取了课堂教学法和报告结构法,针对幼儿园学生开展综合性的音乐教学。
通过音乐学习、绘画活动等互动形式,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幸福”的感觉,同时也对一些基本的音乐技能进行了提升和巩固。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运用孩子们自主学习、轻松愉快的体验和创新思维活动,力求使所有孩子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评价: 1. 整体上该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开发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幸福的认识。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幸福的种子教学内容:《幸福的种子》是一首简单、动感的歌曲,旨在让孩子们学会感受和传递幸福的情感。
通过学唱和表演这首歌曲,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1. 理解歌曲的基本情感和主题,并培养对幸福的感悟。
2. 学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提高儿童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3. 锻炼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完成表演。
教学准备:1. 《幸福的种子》歌曲原版录音。
2. 歌曲歌词的卡片或投影片,以便学生跟读。
3. 部分简单的舞蹈动作设计,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播放《幸福的种子》歌曲原版录音,让学生们先听一遍,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2. 引导学生们分享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幸福的期望和愿望。
Step 2:学唱歌曲1. 准备《幸福的种子》歌词的卡片或投影片,让学生们跟读歌词。
2. 教唱歌曲的第一段,带领学生们一起跟着节奏和旋律唱。
3. 渐进式教唱,逐步学唱整首歌曲,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Step 3:舞蹈动作设计1. 设计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歌曲的节奏和歌词,增加表演的趣味性。
2. 和学生们一起练习舞蹈动作,并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进行动作的练习。
Step 4:团队合作表演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歌手、舞者、乐器演奏者等。
2. 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包括学唱歌曲、练习舞蹈动作和乐器演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们在课后继续感受和传递幸福的情感,可以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
2. 鼓励学生们多参与音乐演出和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探讨其他与幸福有关的主题,如友谊、爱心等,帮助学生们全面理解幸福的含义。
总结:通过学唱和表演《幸福的种子》这首歌曲,帮助孩子们理解和传递幸福的情感。
幼儿园情感教育主题课堂——幸福的种子教案

幼儿园情感教育主题课堂——幸福的种子教案课程名称:幸福的种子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幸福感和积极情绪,增强幼儿的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2.帮助幼儿学会正确表达感受,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3.鼓励幼儿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材料:1.幸福的种子讲稿2.班级照片和幸福记事簿3.彩笔、白纸和贴纸教学步骤:一、热身活动1.老师在黑板上贴上班级照片,让幼儿找出自己和同学,并说说自己今天的感受。
2.老师发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给每位幼儿,让幼儿画出自己最幸福的事情,然后用贴纸点缀。
二、主题讲解1.幸福的种子讲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幸福的种子。
所谓幸福,就是拥有快乐感和满意感,而这些感受都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收获。
幸福的种子,就是我们内心的感受,每个人心中都会长出幸福的种子,只要我们好好培育,它们就会茁壮成长。
2.讲解幸福记事簿为了帮助大家记录生活中的幸福时刻,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幸福记事簿。
在里面,我们可以记录下每天最开心、最满意的事情,随时翻阅,让我们的幸福种子不断生长。
三、幸福分享1.让每个幼儿分享自己今天记录在幸福记事簿中的内容,再让大家一起欣赏自己班级的幸福记事簿。
2.让每位幼儿找班级中的一位同学,互相分享自己发现的对方的幸福点和优点,让彼此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得到提升。
四、小结与延伸1.在教学结束前,让每位幼儿自己画出心中的小幸福,并把它们贴在班级门上,让班级充满幸福的气息。
2.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定期开展幸福回忆活动,让幼儿们再次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优点和幸福经历,并提醒大家要好好培育自己的幸福种子。
教学反思:今天的课程让幼儿们对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身边到处都是幸福点,增强了他们的幸福感和积极情绪。
在随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注重幼儿的情感培养,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班音乐幸福的种子教案

中班音乐《幸福的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会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3. 技能目标: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名称:《幸福的种子》2. 歌曲歌词:小小的种子,大大的梦想,开出幸福的花朵,传递快乐的能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能够独立唱出《幸福的种子》。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种子道具。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教师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 教学新歌(5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幸福的种子》,并播放歌曲让幼儿聆听。
b.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幼儿跟唱。
c. 教师解释歌词的含义,让幼儿理解歌曲主题。
3. 实践活动(5分钟):a. 教师分发种子道具,让幼儿拿着种子跟随音乐节奏摇晃。
b.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中的动作,如种种子、浇水等。
c.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动作表现歌曲情感。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
b.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c.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听音乐,用音乐传递快乐。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听音乐的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共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音乐角,放置各种音乐器材,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由探索,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欲望以及动作准确性。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 教学目的本节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1.帮助幼儿了解“幸福”的概念和内涵;2.通过歌曲、声音、乐器等媒介激发幼儿内心产生愉悦活泼、幸福和感恩之情感;3.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教学要求本节音乐课的教学要求是:1.幼儿能够听懂歌曲《幸福的种子》中的歌词,并能够唱出完整的歌曲;2.幼儿了解乐曲主旨与情感,把握音乐的基本节奏;3.孩子能够通过模仿、体验和表现等方式,感受幸福的内涵与意义;4.幼儿可以表现出对音乐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1.歌曲:《幸福的种子》2.乐器:小手鼓3.声音:节奏打拍、欢快的笑声、幸福的笑声等2. 教学步骤1.渲染情境,启发幼儿感受“幸福”的内涵在开课前,老师可以问幼儿,“什么是幸福?你们都有什么事情让你们感到幸福呢?”这能够帮助老师了解幼儿对幸福的认识并启发幼儿内心对幸福的情感。
2.引入歌曲《幸福的种子》,介绍歌曲的主旨和结构老师给孩子介绍歌曲《幸福的种子》的主旨和结构,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歌曲中表达的“幸福”的内涵。
3.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幸福的种子》老师首先向孩子唱一段歌曲,然后让孩子跟着唱。
在孩子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帮助孩子揣摩歌词的意思,帮助孩子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4.用乐器小手鼓配合歌曲节奏,让孩子感受“幸福”当孩子学习好歌曲后,老师可以使用小手鼓让孩子打节拍,并让孩子用小手鼓配合歌曲的节奏,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幸福。
5.制造幸福气氛,让孩子感受“幸福”老师可以让孩子模仿“幸福”的声音和表情,例如发出欢快的笑声、幸福的笑声等,让孩子内心感受到“幸福”的情感。
三、教学课后活动1.孩子们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幸福的摆件。
2.回家后,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家人、朋友和生活的感恩之情。
3.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他们自己在生活中的幸福体验,这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幸福”的概念和内涵,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幸福的感受和追求。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

定期总结反思,优化教学方案
教学效果评估
每个阶段结束后,对音乐教学活动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幼儿的学习 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教案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案,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和效果。
经验分享
定期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成功案例,促 进共同成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节奏游戏
节奏乐器演奏
引导幼儿使用简单的节奏乐器,如响 板、沙锤、三角铁等,进行节奏练习 和演奏,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协作能 力。
设计各种有趣的节奏游戏,如“节奏 接龙”、“节奏模仿”等,让幼儿在 游戏中掌握和运用节奏知识。
乐器演奏技巧传授
乐器介绍与选择
向幼儿介绍常见的乐器及其特点,让他们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并根据兴趣选 择适合自己的乐器。
目的
通过《幸福的种子》这一音乐教案的 实施,使幼儿能够感受音乐的美,理 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幼儿的音 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音乐课程目标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如 节奏、旋律、和声等;学 习使用简单的乐器进行演 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仿、表演等 多种方式参与音乐活动,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 表现力。
基本演奏技巧
针对幼儿选择的乐器,教授基本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如钢琴的指法、小提琴的弓法等,帮 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动作。
乐曲练习与表演
安排适当的乐曲让幼儿进行练习和表演,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和自 信心。同时,鼓励幼儿在音乐会上展示自己的才艺,培养他们的表现欲和舞台经验。
04
歌曲演唱与表现能力培养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共同 完成任务或游戏,培养幼儿的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2. 让幼儿通过音乐欣赏与演唱,感受幸福的力量;3. 启发幼儿表达自己内心的幸福感受。
二、教学准备:1. CD或音乐播放器;2. 绘本《幸福的种子》;3. 花朵图案卡片。
三、教学过程:1. 音乐欣赏播放《幸福的种子》音乐,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话语来形容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2. 绘本欣赏展示绘本《幸福的种子》,逐页读给幼儿听。
让幼儿注意绘本中的细节,例如画面中的人物、花朵等元素。
3. 音乐与动作结合指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例如,音乐变得快速时,可以让幼儿跳起来;音乐变得轻柔时,可以让幼儿做轻盈的舞步。
4. 表演歌曲教唱《幸福的种子》歌曲,通过反复跟唱,让幼儿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幸福的情感。
5. 幸福花朵手工发放花朵图案卡片和彩色笔、彩纸等材料。
指导幼儿将自己认为代表幸福的颜色绘制在花朵上,并让他们描述并贴心中感受到的幸福。
四、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合作将音乐欣赏和手工制作的成果展示给家长。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分享他们内心的幸福,并邀请他们一同完成一个幸福感受的家庭作品。
2. 角色扮演根据绘本《幸福的种子》中的角色,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例如,让幼儿分组表演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3. 幸福日记鼓励幼儿写下每天发生的具有幸福感的事情。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发现幸福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音乐和幸福的理解。
同时,收集幼儿制作的作品,评估他们在手工制作中的表达能力和幸福感受的表达方式。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幼儿们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和表演歌曲,发展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绘本《幸福的种子》的引入,帮助幼儿理解幸福的含义,并用手工制作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音乐、绘本和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案--幸福的种子(第1周)

月亮一班教师何贤梅第 1周星期五 2017 年 9月 1 日教育目标1、欣赏学习传统儿歌。
2、知道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的区别。
活动名称《幸福的种子》:一二三四五活动形式内容、过程及指导重点一、情景游戏“打动物”。
事先在幼儿椅子下摆放小松鼠图片,请幼儿和老师一起上山打老虎。
二、欣赏、朗诵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
2、集体朗诵。
3、小组朗诵。
三、找找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
1、出示教学大书《虫虫飞》,让幼儿一起念一念,找一找。
2、分男女朗诵。
四、认读汉字“一”、“二”、“三”、“四”、“五”环境与材料老虎图片、五只小松鼠汉字“一”、“二”、“三”、“四”、“五”观察与效果分析月亮一班教师何贤梅第2周星期三 2017 年 9 月 6日教育目标1、欣赏理解古诗并学习朗诵古诗。
2、认读汉字“东、西、南、北”。
活动名称幸福的种子:江南活动形式集体内容、过程及指导重点1、游戏:小鱼游。
---播放背景音乐,幼儿扮演小鱼,自由缓慢的在莲叶间嬉戏。
---第二次游戏,教师请幼儿听音乐,当音乐停止时,小鱼要游向某个方向停下。
2、欣赏古诗。
---教师介绍古诗江南的名称以及背景。
---欣赏配乐古诗。
---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你听到古诗里说了些什么?3、学念古诗。
4、认读汉字“东、西、南、北”。
---认你认读一读汉字。
---游戏:小鱼游。
教师在四个方向分别放好,东南西北四个汉字,请幼儿半年,小鱼跟着古诗内容,跑跑玩玩。
环境与材料教学大书虫虫飞,图画书。
教师自制字卡“东、西、南、北”。
古筝背景音乐。
观察与效果分析注:一、1、备课需要填写时间的教师一定要填写清楚班教师第周星期 201 年月日。
2、备课表格空框内容字体用楷体、字号:五号、行距:单倍行距。
二、其它文档(材料)如计划、总结等1、标题字号:小二、字体:宋体加粗,2、正文内容字号:四号、字体:宋体、行距:1.5倍行距。
中班幸福种子的教案

中班幸福种子的教案教案标题:中班幸福种子的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中班幼儿了解幸福的概念,并能够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
2. 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态度,培养他们的幸福感。
3. 通过活动和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幸福的概念和幸福感受的表达。
2. 幼儿积极乐观的态度培养。
3. 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幸福感受的图片或卡片。
2. 幸福相关的故事书籍或绘本。
3. 幸福种子的手工材料。
4. 社交技能游戏道具。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 展示幸福感受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幼儿讨论幸福的含义。
- 通过幸福相关的故事书籍或绘本,向幼儿介绍幸福的概念。
2. 主体活动:- 制作幸福种子手工活动:给每个幼儿提供一颗小种子的模型或手工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创意,装饰自己的幸福种子。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并分享自己的幸福感受。
- 幸福感受表达活动:让每个幼儿使用自己制作的幸福种子,通过绘画、贴纸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幸福感受,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3. 拓展活动:- 幸福感受分享游戏:使用社交技能游戏道具,让幼儿模拟不同情境下的幸福感受表达。
例如,假装是生日派对,幼儿可以轮流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并向其他幼儿传递幸福种子。
- 幸福感受的绘画活动: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幸福感受绘画。
鼓励幼儿用图画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教学延伸:1.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经常提醒幼儿关注自己的幸福感受,并鼓励他们与他人分享。
2. 利用故事、歌曲等资源,进一步拓展幼儿对幸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制作幸福种子和表达幸福感受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和描述,评估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案中的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2. 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能够理解幸福的概念,并能够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3. 是否需要调整活动的难易程度,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音乐《幸福的种子》,让幼儿了解幸福的含义。
2.培养幼儿的听觉、观察力和创造力。
3.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幸福的种子歌曲录音。
2.幸福的种子绘本或图片。
3.幸福的种子种子、花盆和土壤。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歌曲1.教师播放《幸福的种子》的歌曲录音,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2.教师问幼儿大家是否听过这首歌,了解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和了解。
3.展示歌曲《幸福的种子》的绘本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第二课时:感受歌曲1.教师再次播放《幸福的种子》的歌曲录音,让幼儿跟随歌曲摇晃身体。
2.教师打开幸福的种子绘本,引导幼儿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和感受。
3.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如摇动、跳跃等。
第三课时:创作手指游戏1.教师设计手指游戏,让幼儿用手指表演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引导幼儿找到歌曲中的关键词汇,如幸福、种子等,并帮助幼儿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3.教师和幼儿共同编创手指游戏,让幼儿用手指表达歌曲中的关键词汇和情感。
第四课时:播种幸福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播种幸福的种子。
2.教师分发种子、花盆和土壤,让幼儿亲手将种子播种在花盆中。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种子的生长过程和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生长得好。
第五课时:展示成果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花盆中幸福的种子的生长情况。
2.教师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展示对幸福的理解和表达。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幸福的分享,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是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包括听歌、讨论、表达等。
2.观察幼儿在手指游戏和创作活动中的表现和创意程度。
3.观察幼儿对幸福的理解和表达是否准确、丰富。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和丰富多样的音乐体验,为孩子们播下幸福的种子。
本文将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中班上学期的音乐教案中灌溉幸福的种子。
第一节:音乐活动的重要性音乐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班上学期的音乐教案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儿童游戏,运用歌唱、舞蹈、乐器等方式,引导孩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这样的音乐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第二节: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欣赏是幼儿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幼儿可以培养对美的感受力,激发他们的幸福感。
在中班上学期的音乐教案中,可以向幼儿介绍不同音乐风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
通过收听音乐作品,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中的美和快乐,进而培养出对音乐的喜爱和追求。
第三节:音乐与情感的培养音乐对于情感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中班上学期的音乐教案中,可以通过音乐表演、情感表达等方式,引导幼儿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感的歌曲,让幼儿通过表演和舞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同理心,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增加幸福感。
第四节:音乐与智力发展的关系音乐与智力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中班上学期的音乐教案中,可以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
音乐活动需要幼儿们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判断力等,这些都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方面。
例如,可以通过学唱歌曲、乐器演奏等方式,让幼儿发展音乐记忆力,培养听力和节奏感。
这样的音乐活动促进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为他们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五节:音乐与身体的协调训练音乐活动对于幼儿的身体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中班上学期的音乐教案中,可以通过舞蹈、游戏等方式,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中班幸福的种子教案

中班幸福的种子教案第一篇:中班幸福的种子教案篇一: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 1爆米花活动目标●理解儿歌把下雨比喻成爆米花的意象。
●在阅读学习中体验儿歌语言的谐趣。
活动准备●教学大书《青蛙噗通跳》(p6~p7),人手一本图画书《青蛙噗通跳》。
●视频:爆米花。
●汉字卡片:“雨”。
活动过程●欣赏视频“爆米花”(其中要爆米花之前操作的过程和爆米花在锅里跳动的过程)。
——爆米花之前先要干什么?(盖锅盖)——爆米花在锅里像什么?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幼儿一起模仿并发出“啵啵——啵啵——”的声音。
)——幼儿自由猜测大自然中有什么现象像爆米花。
(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一首儿歌,它讲的就是把下雨比作爆米花的事情。
)●自主阅读图画书p6~p7《爆米花》。
——图画书中的黑云像爆米花的什么?——雨点像爆米花的什么?——落下来时发出的声音像爆米花的什么?●欣赏儿歌《爆米花》。
——教师示范念儿歌。
——儿歌中的哪一句你觉得不理解?大家一起来帮它解答。
——幼儿跟念。
●游戏:爆米花。
——游戏玩法:爆米花,黑云盖锅,一半小朋友站成圆圈,两手向前斜上举,做成一个屋顶的形状,一半小朋友手抱头蹲在屋顶下;乌啊一乌啊一,下雨啦,圆圈里的小朋友慢慢向下蹲,手指上下抖动做下雨的动作;锅里小伞,啵啵——啵啵——,蹲着的小朋友站起来在圆圈里轻轻地跳动;爆开啦!圈上的小朋友蹲下不动,圈里的小朋友双手往上举并且静止不动。
—一圈内圈外的小朋友可以互换动作。
2池塘活动目标●阅读理解图画书儿歌中重复出现的象声词。
●学习小组合作制作《我的青蛙噗通跳》小书。
活动准备●人手一本图画书《青蛙噗通跳》。
●配套dvd。
●象声词卡片。
活动过程●欣赏儿歌,观察画面。
——看,这里有个大池塘,里面有许多小青蛙,它们在干什么呢?请你的小眼睛仔细观察。
——小青蛙在干什么?小青蛙跳进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青蛙跳起来荷叶上的水珠怎么样了?水珠在荷叶上滚动会发出什么声音?●学念儿歌。
——教师示范念儿歌。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幸福的种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幸福的种子》这首歌曲的歌名和歌词;2.培养学生对幸福的认识和感受;3.学习唱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歌曲:《幸福的种子》三、教学准备:音乐教室、音乐器材、录音机、CD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幸福的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学生可以自由回答。
2.学习歌曲a.教师播放《幸福的种子》的歌曲,让学生先聆听歌曲。
b.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律动。
c.播放歌曲,让学生一起跟唱。
教师可以先从歌曲的前奏部分开始跟唱,然后再让学生一起来唱。
d.教师可以逐句领读歌词,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发音。
然后再一起合唱。
e.分段学唱歌曲,教师可以将歌曲分为若干个段落,逐段教唱。
教师先领读歌词,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
3.学唱整首歌曲a.教师再次播放整首歌曲,让学生跟唱。
b.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唱歌,每个小组负责唱一个段落,最后再一起合唱整首歌曲。
4.加强练习a.让学生把歌词抄写下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b.让学生带着歌词回家,进行每天的自主练习。
五、教学拓展:可以将《幸福的种子》这首歌曲制作成音乐视频,展示给学生观看。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比赛,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六、教学反思:本堂音乐课以歌曲《幸福的种子》为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听歌、学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感受音乐的律动和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幸福的情感。
同时,通过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幸福的思考,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
在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首歌曲。
幼儿园教案-幸福的种子(第5—8周)

月亮一班教师何贤梅第5周星期三 2017 年 9 月 27 日教育目标1、学习根据图示念儿歌玩游戏。
2、用记录关键信息方法阅读图画书。
3、体验游戏儿歌的快乐情绪。
活动名称幸福的种子:拍花箩活动形式集体内容、过程及指导重点过程:一、通过游戏方式,让幼儿了解图书的封面和封底。
1、藏找游戏:请幼儿根据教师对图书的封底和封面的描述,寻找相应的图书。
2、通过对应确认,巩固对封面、封底的认识,并让幼儿知道书的名称。
二、集体阅读图书,用记录关键信息的方法,理解图书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看故事大书,初步了解图书的内容。
你在这书里看到了什么?2、幼儿分组阅读图书,选择用图书或文字记录图书的内容。
3、集体完成整本书的阅读记录,根据表格记录的顺序,请幼儿进行儿歌串读。
4、教师示范,帮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图表。
5、教师邀请一个小组的幼儿介绍他们找到的有趣的事情。
三、观察动作图示,根据图示学习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1、引导幼儿观察书中第一页的图示,学习理解图示内容。
2、采用不同方式一边阅读和理解图示的含义,一边请幼儿进行表演。
3、逐步请幼儿自己阅读并理解图示。
环境与材料《拍花箩》教学大书,图纸表格一张汉字一到十及对应数量的形象图片10张观察与效果分析月亮一班教师何贤梅第5周星期五 2017 年 9 月 29 日教育目标1、阅读画面,尝试根据童谣中的句式来概括画面的内容,学习朗诵童谣。
2、感知童谣幽默诙谐的情绪,感受与同伴、成人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名称幸福的种子:玩玩游戏《拍花箩》活动形式集体内容、过程及指导重点过程:一、复习图画书《拍花箩》儿童。
1、翻看图书,引导幼儿用概括的言语表述画面内容。
这些图画上画了谁?在干什么?2、教师引导幼儿查看上次活动记录的关键信息,记忆朗诵儿歌内容。
二、表演儿歌内容。
1、一只蜗牛上楼梯呀。
蜗牛上楼梯会是什么样子?会发出声音吗?2、两只蚂蚁抬着大花瓣呀。
两只蚂蚁抬着大花瓣会是什么样子呢?会发出什么声音呢?3、逐项与幼儿讨论,并请幼儿自由表演,然后挑选代表性动作集体练习。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幸福的含义,培育幼儿幸福感。
2.学习歌曲《幸福》的歌词,培育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
3.学习八音律,认得不同音高的音符,培育幼儿的音乐感知本领。
4.学习编曲,发挥幼儿的创意想象力。
5.提高幼儿的集体合作本领,将个体本领与集体意识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1.幸福的含义讲解与肢体表达2.歌曲《幸福》的学习与演唱3.八音律的学习与练习4.编曲创作5.班级演出三、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向孩子们介绍“幸福”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告知他们什么是幸福,然后请幼儿们肢体表达本身心中的幸福,激励他们相互共享,加添班级的凝集力。
2.歌曲学习老师播放歌曲《幸福》,提示幼儿们认真听歌词,然后教唱歌曲,让幼儿们跟着节拍轻轻摇摆,引导幼儿们感受歌曲的情感,并讨论歌曲中包含的幸福感与本身的幸福感。
由于是中班的幼儿,对于一些难词可以跟着老师学习:“幸福”“爱心”等。
学习完歌曲后,幼儿们可以在家里连续跟唱,培育语言表达本领和口语发音。
3.八音律学习老师向幼儿们讲解八音律的学问,并结合敲击乐器对八音律进行演示。
然后拿出钢琴模板,让幼儿们本身依照音阶演奏,让他们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音符组合。
4.编曲创作在引导幼儿娴熟把握乐器技巧的同时,老师激励幼儿们尝试改编《幸福》这首歌曲,并进行编曲创作。
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依据本身的想象力和感觉,尝试将不同的乐器组合在一起。
5.班级演出在孩子们的努力尝试和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成功地创作了一份属于本身的《幸福》。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音乐的美妙,了解了用音乐表达本身的方式。
为了呈现他们的成果,老师可以组织一个小的演出,让幼儿们向家长呈现本身创作的作品。
四、教学评价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幼儿们不仅仅是学习一首歌曲或者一种技能,更紧要的是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渐渐体会到了音乐的魅力和艺术的本质。
从肢体表达、歌曲学习和编曲创作,到班级演出,每一环节都通过各种形式,重点培育幼儿的创新本领、音乐感知本领以及个体协作本领。
中班幸福的种子教学反思

中班幸福的种子教学反思大班幸福种子《这里有什么》反思绘本,即图画书,简单地说就是以图画为主,辅以简单文字或者没有文字的书,通过动感的图画来引动幼儿思考,想象,表达作者的意思。
书中的图与文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有时候图画的重要性甚至比文字要来得高。
目前绘本中的图画部分,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让孩子在阅读时既享受文学,也感染美学。
好的绘本,不仅图画精美,构图、色彩是孩子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绘本阅读把孩子带入美好的故事情节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怡。
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让创造力无限扩大。
我班从小班开始就进行了《幸福的种子》绘本阅读,在两年的教学中我也感悟颇多:在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时,不要先读文字。
让孩子先看图画,任想象驰骋,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
而阅读之后,应避免说教,不要急于说明、询问、测评。
所以说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多一点分享,少一点要求,多一点欣赏,少一点问题,多一点乐趣,少一点枯燥,多一点体验,少一点传授。
只有这样,我们的图画书才能让孩子越来越喜欢,而不是讨厌。
小班语言教案小熊埋种子的反思《玩泥巴做泥塑》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设计与制作”中的活动内容。
“泥塑活动”贴近生活,易于学生主动去尝试,既能锻炼其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创造能力。
在泥塑活动中通过老师引导、启发,使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我创造、创新形式的学习方式,同时在活动中体现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劳动素养,开发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制作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我从哪里来教师:屈老师活动名称:我从哪里来(科学)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
活动准备:1、课件《我从哪里来》。
2、教学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初步理解音乐三段体的结构。
2.根据音乐节奏及乐句变化创编健身动作。
3.了解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瑞典狂想曲》片段(附后),胖鸭、瘦鸭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完整倾听一遍音乐,初步感受音乐节奏。
1.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与小朋友们分享。
2.请你们说说,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3.音乐里讲了一个小动物的故事,猜猜看是哪个小动物啊?
二、观察图片,并且分段感受及表现音乐。
1.出示胖鸭图。
嘎嘎嘎,谁来了?它长得怎么样?(胖胖的。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你们来学学它的样子。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胖鸭的大肚子。
)
3.探索第一段动作。
①鸭子自从长大以后就开始变懒了,每天吃很多食物,又不爱运动,结果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
你们听,它来了。
②幼儿听第一段音乐,感受音乐节奏。
③在这段音乐里,鸭子是怎么走路的?(探索表现鸭子摇摇摆摆、笨。